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五年學習計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數與代數方面
本冊教材安排了小數乘法,小數除法和簡易方程。小數乘法和除法是在學生掌握了整數的四則運算、小數的意義和性質以及小數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繼續培養學生小數的四則運算能力。簡易方程中有用字母表示數、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關系進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等內容,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在空間與圖形方面,安排了觀察物體和多邊形的面積兩個單元。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探索并體會各種圖形的特征、圖形之間的關系,及圖形之間的轉化,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公式及公式之間的關系,滲透平移、旋轉、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進一步發展。
(三)在統計與概率方面,本冊教材讓學生學習有關可能性和中位數的知識。通過操作與實驗,讓學生體驗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戲規則的公平性,學會求一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在平均數的基礎上教學中位數。
(四)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一方面結合小數乘法和除法兩個單元,教學用所學的乘除法計算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另一方面,安排了“數學廣角”的教學內容,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培養他們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五)本冊教材還安排了兩個數學綜合應用的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索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悅,培養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二、教學重點
小數乘法、除法,簡易方程,多邊形的面積,統計與可能性等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三、教學難點
理解小數乘、除法的算理,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公式,理解方程的意義及等式的基本性質,根據題意分析數量間的相等關系,理解多邊行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四、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理解小數的意義和性質的基礎上。比較熟練地進行小數乘法和小數除法的筆算和簡算。
2、使學生學會用字母表示數,表示常見的數量關系,初步理解方程的含義,會解簡易方程。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會計算它們的面積。
4、能辨認從不同方位看到的物體的形狀和相對公式。
5、理解中位數的意義,會求數據的中位數。
6、體驗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戲規則的公平,會求一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能對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作出預測,進一步體會概率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爭做環保小衛士,向周邊的居民宣傳有關禁毒知識,做禁毒宣傳的小能手。
7、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8、初步了解數字編碼的思想方法,培養發現生活中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0、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五、教學措施
1、加強學習目的性教育,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2、增強學生的動手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3、加強個別輔導,提高學困生的學習成績。
4、多創設學習情景,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學,解疑問難,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
5、注意加強數學與實際生活聯系,讓學生在活動中解決數學問題,感受、體驗理解數學。
6、合作探究,拓展引申。
6、給特殊群體更多的關心與愛心,因材施教,分層次作業,適當降低要求。
六、課時安排
1、小數乘法———————————————(8課時)
2、小數除法————————————————(11課時)
3、觀察物體————————————————(3課時)
4、簡易方程(16課時)
(1)用字母表示數(3課時)
(2)解簡易方程(12課時)
整理和復習(1課時)
量一量找規律(2課時)
5、多邊形的面積——————————————(9課時)
量一量——————————————————(1課時)
6、統計與可能性——————————————(4課時)
鋪一鋪——————————————————(1課時)
7、數學廣角————————————————(3課時)
8、總復習—————————————————(4課時)
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美育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努力把教書育人提高到一個新階段,使學生成為:“四有”新人,培養他們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的優秀品質。并通過各種題材歌曲的學唱,中外名曲、名歌的欣賞,讓學生感受美的藝術和高尚的情
操,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合作精神、環境意識、心理條件等,努力進取,為中國的明天奮發向上。
二、音樂知識和技能訓練
1.指導學生運用正確的姿勢和呼吸方法來演唱歌曲;
2.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練聲方法;
3.初步欣賞一些小型的器樂曲,掌握音樂欣賞知識,并能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4.通過“拍拍敲敲”、“聽聽想想”、“唱一唱”等練習,提高學生的樂感和節奏感;
5.通過集體舞教學,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教學內容
本學期通過對學生坐姿、唱姿、合理呼吸的培養,為學生的學習打下基礎;通過對綜合課、唱歌課、欣賞課、器樂課以及歌舞唱游課的教學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靈活運用,融會貫通,提高他們的素質。本學期,我還加強了欣賞課、器樂課、歌舞唱游課的學習力度,注重音樂知識和技能、技巧訓練,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并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改革進取,加快教育現代化,使學生能在他們的薄弱環節上加強學習,通過綜合訓練,使學生的藝術修養、音樂素質大大提高。
主要措施
1.指導學生學習正確的坐姿、唱姿,以及合理的發聲練習曲;
2.注重學生的音樂綜合技能、技巧、知識訓練,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歌唱;
3.在教學中指導學生了解歌曲的情緒,并能用正確的情緒來演唱不同的歌曲。
4.每節唱歌課給學生三分之一的時間練習,教師正確處理、引導;
5.合理安排時間進行音樂欣賞,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愛好,開拓學生的視野,并了解一些音樂知識;
6.通過律動以及集體舞的訓練,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和樂感,加強學生的全面素質;
7.在綜合課、唱歌課、欣賞課、器樂課、歌舞唱游課中滲透德育,深化教育改革;
8.利用多媒體開展教育活動,使
學生參與耳、眼感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課堂生活,開拓音樂視野。
9.以素質教育為本,不斷提高音樂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并落實于教學,充分發揮音樂課益智、促體、輔德的功能
學生情況分析
陳
靜
復習目標:
時臨復習階段,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素質和能力,幫助學生能更好地汲取知識,獲得能力,使尖子生能在原有基礎上更上一層樓;為使后進生能掌握最基礎的英語知識,能對一學期來所學的知識有一個系統的整理,使他們學有方向,學有目標,特制訂本復習計劃。
復習要點:
(一)、突破重點和難點
1.學生明確各單元學習要求,教師引導學生課后多讀、多記、多寫。
2.單詞記憶是小學生英語學習的難點,教師要幫助學生養成記憶單詞的良好習慣,如根據兒歌記憶、根據詞義記憶、聯想記憶等等,并幫助學生由單獨記一個詞轉為記幾個。
3.對于重點和難點內容,教師要通過多檢查、多反饋的方式促進學生對語言知識的掌握。
(二)、回歸課文、聯系實際
語言知識轉化為語言技能,須經過意義性的訓練。教材內容有情景、有意義、有完整的情節,所以引導學生把語言知識放入語篇中記憶,復習階段宜回歸教材,對教材內容要求學生讀得滾瓜爛熟。在復習日常交際用語和句型時,更宜聯系實際,學用結合,培養學生初步的語言運用能力。
學生狀況分析:
1.大部分學生對學習英語有興趣;
2.學生兩極分化現象較嚴重,年齡越大,
這種狀況越明顯;
3.學生記憶單詞、句子有困難;
4.學生對單詞掌握不好,學過就忘.
復習措施:
1.通過各種方式,改進教學環節,提高教學效果,不但要活躍課堂氣氛,
而且要活躍學生思維;
2.發揮小干部、優生的學習帶頭的作用,鼓勵互幫互助共同進步,盡力減小學生間的差距;
3.充分利用單詞卡片,采用填空、翻譯、聽寫等形式幫助學生記憶單詞;
一、學情分析:
現已經完成了本學期新課教學任務,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不是令人滿意,特別是學生在小數的乘除法計算和簡易方程這兩大塊內容方面,有困難的學生比較多。為了使本學期的復習更加有效,特制訂本計劃。
二、復習內容分析
本冊教材的主要內容共分為五部分:小數的乘、除法,簡易方程,多邊形的面積,位置,可能性,數學廣角。總復習的內容在編排上,同時考慮了《標準》規定的知識領域和前面教學內容的順序,并把有些分散學習的內容適當歸并,注意突出知識間的內在聯系,這樣,便于在復習時進行整理和比較,使學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的知識。例如,把小數的乘法和小數的除法集中復習,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小數乘、除法的計算法則,同時,把小數乘、除法與整數乘、除法進行比較,加強兩者計算法則的聯系。
1.“小數的乘、除法”的復習。
小數乘、除法的復習分為兩部分:小數乘、除法的計算法則,用小數的乘、除法解決實際問題。由于小數乘、除法和整數乘、除法在計算方法上的內在聯系,因此把整數乘、除法與相應的小數乘、除法對比復習,使學生在比較兩者計算方法的聯系和區別的基礎上,進一步鞏固小數乘、除法的計算法則。問題解決的復習要求學生結合具體情境,根據數量關系,綜合運用小數乘、除法的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2.“簡易方程”的復習。
簡易方程的復習分為三部分:用字母表示數,解簡易方程,列方程解決問題。本學期是學生首次正式地接觸代數知識,這些代數初步知識對于學生將來的代數思想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由于《標準》要求學生利用等式的性質來解方程,這與以往的九年義務教育教材中用四則運算中各部分關系來解方程的方法是不同的,因此復習時要結合等式的性質使學生進一步鞏固解方程的方法。列方程解決問題的復習重點是讓學生理解題中的數量關系,并根據數量關系確定未知量,列出方程,同時也應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列出形式不同的方程,以培養學生靈活解題的能力。
3.“多邊形的面積”的復習。
著重復習已學的多邊形面積的計算,本學期所學的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都可以轉化為已學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推導而來,而各種組合圖形的面積又都可以轉化為已學的多邊形面積來加以計算。因此,復習這部分知識時要注意加強知識間的聯系,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各種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使學生逐漸形成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
4.位置和可能性的復習。
在三年級上學期,學生已經學過了可能性的有關知識,但那時只停留在“概化”的層面,只要求比較可能性的大小,而本學期,要求學生借助生活中的問題,從“量化”的角度來求出可能性的值,再進行比較,體會游戲中的公平原則。因此,可把相關知識結合起來進行復習,加強知識的前后聯系。由于可能性的知識與統計密不可分,復習時也要兼顧學生統計意識和能力的提高。
三、復習目標
通過總復習,把本學期所學的知識進一步系統化,使學生對所學的概念、計算法則、規律性知識得到進一步鞏固,計算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代數思想、空間觀念、統計觀念得以進一步發展,獲得自身數學能力提高的成功體驗,全面達到本學期規定的教學目標。
四、復習重點與難點:
1、重點:
(1)小數乘法、小數除法、與簡便計算。
(2)簡易方程。
2、難點:
(1)簡易方程。
(2)解決問題
五、復習的方法與措施:
1、采用靈活多樣的形式組織復習.要根據相關內容的提點,以及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情況,通過靈活有效的形式幫助學生整理和復習相關知識,達到加深體驗與理解,形成結構,鍛煉基本技能、增進對數學的積極情感和學習自信心的目的。
2、重視整理和歸納,幫助學生形成知識結構,體驗數學的內在聯系。
3、重視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4、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有針對性進行指導,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上的困難,樹立自信心,使所有學生通過復習都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5、重視整理和歸納,幫助學生形成知識結構,體驗數學的內在聯系。
6、重視提高學生綜合應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數學總復習知識點
知識回顧
一、小數乘法和除法
1、
小數乘法的意義
小數乘整數的意義與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就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一個數乘小數的意義是求這個數的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
2、
小數乘法的計算法則
計算小數乘法,先按照整數乘法的法則算出積,再看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末位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
3、
小數除法的意義
小數除法的意義與整數除法的意義相同,是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的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
4、
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計算法則
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按照整數除法的法則去除,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如果除到被除數的末尾仍有余數,就在被除數的末尾添0再繼續除。
5、
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計算法則
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先移動除數的小數點,使它變成整數;除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動幾位,被除數的小數點也向右移動幾位(位數不夠的,在被除數的末尾用0補足);然后按照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進行計算。
6、
循環小數的意義
一個小數,從小數部分的某一位起,一個數字或者幾個數字依次不斷地重復出現,這樣的小數叫做循環小數。
小數部分的位數是有限的小數,叫做有限小數;小數部分的位數是無限的小數,叫做無限小數。循環小數是無限小數。
7、
循環節的意義
一個循環小數的小數部分中。依次不斷地重復出現的數字,叫做這個循環小數的循環節。
循環節從小數部分第一位開始的,叫做純循環小數。循環節不是從小數部分第一位開始的,叫做混循環小數。
例1
用簡便方法計算下列各題
①
②
②
③
④
例2
明明和樂樂去文具店買筆芯,明明買4支黑色的和5支藍色的,共付5元錢,樂樂買4支黑色的和6支藍色的共付5.6元。每支黑色筆芯多少錢?
例3
7.9468保留整數是
,保留一位小數是
,保留兩位小數是
。
知識回顧
二、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和應用題
1、
四則混合運算順序
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與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完全相同,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定律對小數同樣適用。
一個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級運算,要從左往右依次計算;如果含有兩級運算,要先做第二級運算,后做第一級運算;如果有括號,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中括號里面的,最后算括號外面的。
2、
解答應用題的步驟
(1)
弄清題意,并找出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
(2)
分析題里數量間的關系,確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3)
確定每一步該怎樣算,列出算式,算出得數;
(4)
進行檢驗,寫出答案。
例4
計算
①
②
③
例5
甲、乙兩隊學生從相距17千米的兩地出發,相向而行,一個同學騎自行車以每刻鐘3.5千米的速度在兩地之間往返聯絡(停歇時間不計)。如果甲隊學生每小時走4.5千米,乙隊學生每小時走4千米,問兩隊學生相遇時,騎自行車的學生共走多少千米?
知識回顧
三、多邊形面積的計算
名稱
圖形
計算公式
平行四邊形
面積=底高
三角形
面積=底高
梯形
面積=(上底下底)高
例6
如圖,梯形的面積是63平方米,高是7米,已知上底比下底少4米,求下底的長度。
例7
如圖,長方形的面積是86平方米,寬為6米。BE長為6米,將弧AE平移到FC。求陰影部分的面積。
知識回顧
四、簡易方程
1、
方程的意義
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
2、
方程和等式的關系
3、
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區別
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過程叫做解方程。
4、
列方程解應用題的一般步驟
(1)
弄清題意,找出未知數,并用表示。
(2)
找出應用題中數量之間的相等關系,列方程。
(3)
解方程。
(4)
檢驗,寫出答案。
5、
數量關系式
加數=和
-
另一個加數
減數=被減數
–
差
被減數=
差
+
減數
因數=積
另一個因數
除數=被除數
商
被除數=商
除數
例8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下面的數量關系
(1)的7倍;
(2)的5倍加上6;
(3)5減的差除以3;
(4)200減5個;
(5)比7個多2的數。
例9
要修一段公路,平均每天修米,修了6天,還剩下米。
(1)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這段公路有多少米;
(2)
根據這個式子,分別求等于50,等于200時,公路長多少米。
例10
指出下列式子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例11
某個數與9的和的12倍等于156,求這個數是多少。
例12
王晰買了2支鋼筆和5支圓珠筆,共付17元。一支鋼筆的價格是一支圓珠筆的40倍,求每支鋼筆多少錢,每支圓珠筆多少錢?
知識回顧
五、統計與可能性
1、
在我們生活中有很多事件是不確定的,如何求事件發生可能性的大小是本節知識的重點。
2、
感受等可能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會用分數進行表示;會用數學語言描述獲勝的可能性。
3、
投擲硬幣,每次正面、反面朝上的可能性是。
4、
中位數和平均數的區別
中位數:把一組數據按照大小順序排列后,最中間的數據就是中位數;
平均數:是指在一組數據中所有數據之和再除以數據的個數。即平均數=總數總分數
例13
說出下列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多少?
1、
盒子中有紅、白、黃三種顏色的球各一個,只取一次,拿出紅色球的可能性是多少?白色呢?黃色?
1 創設物理情景,激發學生興趣,培養觀察能力
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針對學生好奇心理,要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首先從培養學生的觀察興趣入手,教師在選取與教學內容有關的自然現象和生活場景時,要注意具有一定新奇性,可以是學生常常遇到、但又不太注意的有關現象,也可以用學生熟悉的事物來做實驗以引起學生注意,還可創設與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發生矛盾、沖突的問題情境,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觀察欲望和興趣,激起學生積極主動思考.
指導學生學會觀察的方法.首先,根據教學內容、目標做好適當的預習,明確觀察目的.其次,注意觀察的順序.可按照時間的先后,也可根據空間的內外,從部分到整體進行觀察.結構復雜、過程繁瑣的實驗無法進行完整觀察,可分成幾個部分或不同階段來進行觀察.
掌握觀察的基本方法是學生形成觀察能力的關鍵.學生的觀察能力來源于日常積累,常用的觀察方法有:角度觀察、分步觀察、順序觀察等,也可采用對比觀察,如前后對比、分類對比等.教師指導學生根據所觀察的對象和任務的不同特點進行觀察,并在日常觀察中對觀察的方法進行歸納和總結,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
要積極創造條件為學生提供觀察機會.可通過課堂上的演示實驗與學生實驗,培養和訓練學生觀察能力.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還可擴充到日常的生產和生活中,這些日常觀察隨時隨地即可以進行,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和思考,獲取的學習成果會給他們帶來成功的喜悅和成就感,更能調動學生觀察的積極性、主動性,促進觀察能力的形成.
2 結合現實生活開展科學實踐,培養實驗能力
學生通過物理實驗來體驗物理探究、驗證物理規律,進而掌握物理方法,提升操作實踐和科學思維能力,因此培養學生物理實驗能力,在落實物理學科教學目標和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等方面顯得尤為重要.教學中要結合現實生活開展物理實驗,培養學生做物理實驗的興趣.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源泉,增強學生實驗的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鼓勵學生尋找身邊與物理教學內容相關的生活器材來做實驗,既能為學生創設出一個親近、真實的實驗環境,使學生感覺到物理實驗并不神秘,就在我們身邊,同時又能激起好奇心與求知欲,學生更加意識到做物理實驗的價值和意義,實現知識的正遷移,奠定學生實驗的基礎,在實驗中同時滲透科學教育思想.
例如:在對物體進行瞬時速度的測量時,就運用微元極限的思想;伽利略在研究物體下落快慢與重力的關系時,運用理想斜面實驗,就滲透了理想化模型與邏輯推理的思想方法.
科學思想方法的教學,可以滲透在實驗原理、實驗設計、實驗方法、實驗條件、實驗數據的分析與處理等各個環節中.中學物理牽涉到的探究方法,有假設法、遞推法、極限法、等效替代法、邏輯分析和推理等.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將生活現象和物理原理進行聯系,比對物理實驗的探究方法,在實驗的設計中有目的、科學地滲透思想方法,引導學生加以歸納和總結.同時可以通過物理學史的介紹,了解科學家研究物理概念和規律的成功經驗和失敗原因,學習拓荒者的探究精神和犧牲精神,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讓學生充分利用身邊的日常用品進行實驗研究,鼓勵學生自制教具和學具,在實驗的選材、實驗的時間和空間上為學生提供自主實驗的機會,自主和靈活開展物理實驗,主動地參與到物理學習和物理探究中,學生在實驗中積極動手,善于思考,教師有意識地指導和訓練學生學會的基本實驗方法、實驗技巧,鍛煉和提高學生的思考問題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在實驗過程中也成為課程資源的開發者、利用者和知識的建構者,發揮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把握學習的主動權.
3 聯系實際生活創設物理情景,培養思維能力
培養學生進行科學思維是物理教學的重要方面.教學中要結合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特點,來設置課程.從研究對象形象、直觀的感性認識階段,提升到聯想、類比、歸納、概括等簡單思維,再到簡單演繹、建立物理理論及實際推廣應用的高級思維邏輯,層層遞進.結合生活化的物理情景培養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創設物理問題情境,激發學生主動思維.物理概念和規律的教學方式,過去傳統教學形式大多采用灌輸法,學生只要直接記住有關結論,然后在實際應用中直接套用相關的公式即可.這樣的教學方式下,學生由于沒有理解所學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的建立過程,當他們面對復雜多樣的實際問題時,往往感到無從下手.因此,在進行物理知識的學習時,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積累的生活經驗,創設能吸引學生注意,激起學習興趣的物理問題情境,例如可設置一些與學生原有認識相悖的問題,更能激起學生強烈的學習動機,讓學生自覺、主動思考,達到思維的有效訓練,真正獲得新的知識.
例如:對于超重和與失重,學生總是錯誤地認為:當物體向上運動時,物體一定出現“超重”,而當物體向下運動時,一定會出現“失重”.這時,可以設置這樣一個問題情境:讓一個同學站在體重計上,觀察體重計指針的讀數,然后讓該同學猛地向下蹲,仔細觀察體重計指針的變化情況(先變小后又增大).學生認為:人向下運動時,發生“失重”現象,體重計的指針讀數應總是變小,與實驗的結果發生沖突,促使學生思考引起矛盾的原因,進而重構對超重和失重的概念.
通過這種“以疑引思”的方法,來有效地激發學生進行主動思維,這要比學生直接記住結論好很多.利用學生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進行聯想思維,進行類比.例如電場、磁場比較抽象,學生缺少直接生活體驗,沒有感性認識,而學生對重力比較熟悉,用來進行類比,這樣將抽象的物理概念與學生較為熟悉事物進行聯想、類比,為學生進行的抽象思維和邏輯推理思維形成一個“臺階”,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學習目標
1、知道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
2、了解幾種常見滅火器的滅火原理和使用范圍;
3、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識。
主題探究
互動課堂
設疑定綱
1、請回憶哪些物質可以與O2在點燃的條件下發生反應,并寫出化學方程式。
事
例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觀察到的現象
炭的燃燒
硫的燃燒
磷的燃燒
鐵的燃燒
2、描述燃燒與我們社會和生活的聯系(有利和有害兩方面);
3、火災來襲時該如何逃生?
解疑探究
(鼓勵學生互相交流)
探究主題一
燃燒的條件
【閱讀】課本128-129頁,完成下列空白:
1、燃燒一般是指可燃物
。
氫氣能在氯氣中燃燒,鎂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燒,這說明
。
2、合作探究:(燃燒的條件)
實驗步驟:按右圖所示連好裝置。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3、改進實驗:(如圖,教師演示)
實驗現象:試管1
試管2
水底白磷
。
要水底白磷燃燒應該進行的操作是:
。
改進實驗的優點:
。
探究主題二
滅火的原理和方法
4、合作探究:(滅火)
【閱讀】課本130頁,完成下列空白:
實驗步驟:將燃燒的蠟燭熄滅
滅火方法
這種方法的理論依據
1.
2.
3.
4.
實驗結論:
①
;②
;③
。
探究主題三
滅火器及其使用方法
【閱讀】課本131頁,完成下列空白:
滅火器
適用范圍
滅火器原理(化學方程式)
①
②
③
探究主題四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識
【閱讀】課本132-133頁,完成下列空白:
5、可燃物在
內急劇地燃燒,短時間內積聚大量的熱使
迅速膨脹而引起爆炸。除像氫氣、________等可燃性氣體外,面粉、煤粉等______也能爆炸。
6、影響燃燒現象的因素:
①可燃物的性質;②可燃物與氧氣的
;③氧氣的
。
使燃料充分燃燒的兩個條件:(1)
;
(2)
自我展示
1、什么是燃燒,燃燒需要哪些條件?
2、探究燃燒的條件如圖:
實驗現象:
。
要水底白磷燃燒應該進行的操作是:
。
2、滅火的原理有哪些?
3、試著將滅火的實例與有關的原理用短線連接起來:
①炒菜時油鍋著火,可用鍋蓋蓋滅
A移去可燃物
②堆放雜物的紙箱著火,可用水撲滅
B隔絕氧氣
③森林著火時將大火蔓延路線前的樹木砍掉
C降低溫度至著火點以下
4、常見的滅火器有哪些,分別使用哪些范圍?
5、什么是爆炸,爆炸屬于化學變化嗎?
6、怎樣使可燃物燃燒更充分?
全能訓練
1、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
A.只有在點燃或加熱時可燃物才能燃燒
B.只要溫度達到可燃物著火點可燃物就能燃燒
C.只有含碳元素的物質才能燃燒
D.只要使可燃物的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就能滅火
2、下列氣體與空氣混合后遇明火,
可能發生爆炸的是(
)
A.氧氣
B.氮氣
C.甲烷
D.二氧化碳
3、將燃著的火柴頭部朝上,火柴梗不易繼續燃燒,其原因是
(
)
A.火柴梗的溫度達不到著火點
B.火柴梗處二氧化碳濃度大
C.火柴梗處接觸氧氣少
D.火柴梗的著火點較
4、某同學在研究物質燃燒條件時,做了右圖所示實驗:把一條粗金屬絲繞成線,
罩在一支蠟燭的火焰上,火焰很快熄滅了。對這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該實驗表明金屬絲有良好的導熱性
B.若預先將金屬絲加熱,蠟燭火焰不會很快熄滅
C.火焰熄滅的原因是金屬絲吸熱使燭焰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
D.火焰熄滅的原因是金屬絲阻礙了氣體對流,導致燭焰缺氧
5、加油站必須粘貼的標志是(
)
6、在赤壁之戰中,周瑜的軍隊點燃戰船,熊熊燃燒的戰船借助東風直沖曹軍的木船,使曹軍的木船燃起大火,據燃燒的條件填空:曹軍的木船是_______,木船燃燒的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剛和小強用圖甲和圖乙所示實驗來探究可燃物燃燒的條件。經查閱資料知:
白磷著火點為40℃,紅磷著火點為240℃,它們在空氣中燃燒都生成有毒的白煙——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
(1)小剛用圖甲所示裝置進行實驗,觀察到的現象是
。
(2)小強用圖乙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得到以下實驗事實:①不通空氣時,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燒;②通空氣時,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燒;③不通空氣時,熱水中的白磷不燃燒;④通空氣時,熱水中的白磷燃燒。
該實驗中,能證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觸空氣才能燃燒的實驗事實是(填序號,下同)
;能證明可燃物必須達到一定溫度(著火點)才能燃燒的實驗事實是
。
(3)“化學實驗的綠色化”要求實驗室的“三廢”排放降低到最低程度并能得到妥善處理。圖甲與圖乙所示實驗相比,
(填甲或乙)更體現了化學實驗的綠色化追求。
評價小結
1.
知識總結:
(1)燃燒一般是指可燃物與氧氣發生的一種發光、放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燃燒需要三個條件:可燃物、氧氣、達到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三個條件缺一不可。
(2)滅火的原理:清除可燃物、隔絕氧氣、溫度達到著火點以下(破壞其中一個即可)
(3)急劇的燃燒發生在有限空間內易引發爆炸,爆炸既包含物理變化也包含化學變化。
2.
暢談體會:
(1)這節課我的收獲是什么?
關鍵詞:教學做一體化 五年一貫制 藥物分析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9(b)-0020-02
五年一貫制是我國職業教育中一種特色鮮明的辦學模式,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貫通了兩個教育學習階段:普通高中教育和高等職業技術教育。
通過對學生特質的分析,我們認為他們特質鮮明,優缺點同樣突出,一是可塑性強,因為入學時初中畢業,年齡較小,是接受技能訓練的適宜年齡,在學校和老師的正確引導下,能夠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動手能力。但是這些學生也存在著明顯的不足,由于年齡較小,自覺學習的意識不足,解決問題的能力比較弱;而且近年來生源質量不好,有連年下滑的趨勢,許多學生沒有養成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他們大多是強于動手而弱于動腦,強于實踐學習弱于理論學習,在學習中形象思維好于邏輯思維。但我們一直采用的傳統教學模式卻是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多于實踐操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動腦多于動手,多用邏輯思維而少用形象思維,這種反差使很多學生上課聽不懂,進而產生厭學情緒。所以,以理論為主、理論和實踐脫節的傳統教學模式不適合五年制高職學生的認知特點。
藥物分析是一門與生產實踐結合較為緊密的學科,應用性非常強,需要學生有較強的動手操作能力。通過與學生座談、調研,綜合分析傳統的教學模式,發現還存在很多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 學生很少真正接觸實踐操作,沒有從直觀上獲取知識的機會,主要靠死記硬背,這種被動的接受理論知識的學習方式,自然不能激起學習興趣;(2)由于實踐教學的硬件環境條件有限,開設的有針對性的實驗課程所占比例較小,學生動手機會少;(3)任課教師老師對實踐教學的重視度不夠,往往只注重于理論教學,卻忽視了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4)現有的成績評價模式不能很好地體現體現對學生實踐能力的考核,也局限于理論知識的考核。以上四點是進一步提高教學、學習效果的主要制約因素。
職業教育培養的學生應該是理論知識和職業技能并重。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我們通過探索一體化教學模式并應用于五年一貫制高職藥物分析課程的實際教學中,將理論和實踐教學合二為一,組成一個有機整體來施教,避免二者的分離和脫節;實現理論課與實踐課在時間和空間上的結合;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促使學生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1]
1 前期調研
1.1 企業調研、座談
有約60家制藥、經營企業,作為我們學校深度合作的實習、實訓基地,他們是最了解企業需求和學生短板的。所以我們課題組老師利用去企業實習指導和學校開招聘會的機會,進行了企業需求和畢業生情況的調研。
從意見反饋來看,專科層次的畢業生從事藥物分析檢驗工作,開始大多是從較簡單的原料、中間體分析干起,品種單一,所以對專業知識的要求并不高,最看重的還是相關的職業技能也即實操能力(見圖1)。因此,我們的學生在校學習的重點應該是基本的分析技能,如滴定分析和常用的較簡單的儀器分析。這也是我們教學、實驗實訓的重點內容。
1.2 學生調研、座談
我們課題組的調查對象主要是五年制高職藥物分析技術專業的學生,同時也兼顧了五年制高職藥物制劑技術專業,兩學期共發放了180份調查問卷,調查對象則是分別選取優、中、差的學生,強調其代表性。
從問卷反饋來看(見圖2),學生的普遍反應是上課聽不懂,沒有學習興趣,藥物分析這門課程太難學。約有63%的學生不能基本掌握課程的主要內容。說明現有教學模式效果不好,以理論為主、理論和實踐脫節的傳統教學模式不適合五年制高職學生的認知特點。
2 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實施與研究
和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一體化教學有效的融合了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內容,打破了理論課與實踐課空間和時間上的人為劃分,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
經過前期調研,我們對下一步要實施的一體化教學模式進行了研究討論,認為,確定了試行以下幾種教學模式:第一類,將課堂放到實驗室:(1)邊講理論,邊做實驗;(2)先講理論,緊接著做實驗;(3)先做實驗再講理論。第二類,教學地點還是在教室:(1)邊做演示試驗,邊講理論;(2)利用多媒體播放操作教學錄像,邊觀看老師邊講解。第三類,在微機教室:過仿真實驗軟件,模擬實驗過程。
2.1 在教室邊做演示試驗,邊講理論
在講解某些分析方法或原理時,由于學生的理解力和想象力有限,他們無法很好地理解。如講授雜質限量檢查的對照法,通過現場演示,學生對配制的對照液即是雜質限量,操作時的平行原則等內容能較快地理解。缺點是無法訓練學生的動手操作。
2.2 在實驗室先講理論,緊接著做實驗
為了能讓學生更好地提高實操能力,就要讓他們盡可能多的接觸分析儀器,并自己親自動手操作,因此,我們把課堂搬到實驗室,講完理論課程后,學生可以馬上做實驗,既可以加深所學內容的理解和記憶,又能提高動手能力,為以后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基礎。如含量均勻度的檢查,老師先講解基本的原理、方法及注意事項,學生緊跟著進行實際操作,既鞏固了所學的理論知識,又鍛煉了動手能力。缺點是需要的課時較多,正常的2課時不夠,需要調節安排。
2.3 播放教學錄像,邊觀看邊講解
由于學校實驗室條件有限,有些實驗做不了,有些分析方法耗時較長,不適合演示或在實驗室操作,如氧瓶燃燒法,薄層色譜法等的分析操作,我們就利用多媒體,播放視頻錄像,學生邊觀看老師邊講解,學生也能較好地掌握。缺點是無法訓練學生的動手操作。
2.4 通過仿真實驗軟件,模擬實驗過程
對于受實驗條件所限,學生不能自己操作或老師演示的分析方法,除了播放教學錄像外,我們還購進了大型儀分仿真實驗實訓軟件,包含了HPLC、GC、IR、AAS等主流的儀器分析,學生可以在電腦上模擬樣品分析過程,熟悉儀器操作的整個過程。缺點是軟件系統的仿真度還有待提高,與真正的實際操作還有差別。
2.5 在實驗室邊講理論,邊做實驗
有些分析方法比較抽象,與學生日常的認知相距甚遠,講授時學生很難理解,我們采用在實驗室邊講理論邊做實驗的授課模式,便于學生較好、較快的掌握學習內容。如亞硝酸鈉法用永停滴定法確定終點,學生習慣了指示劑法,對儀器指示終點無法理解,我們就在實驗室進行亞硝酸鈉法測定磺胺甲唑含量的實驗,既讓學生操作了永停滴定儀,又掌握了亞硝酸鈉分析方法。缺點是限于學生的實驗能力,會手忙腳亂,影響教學效果。
2.6 在實驗室先做實驗,再講理論
有些教學內容也不易理解,但由于分析方法的要求,不適宜邊講邊做,我們就讓學生先在實驗室完成實驗,對方法、現象等有了直觀認識后,再講授相關理論知識,這也符合從感性到理性的認知規律。如藥物熔點的測定,學生直觀地看到了藥物熔融的過程后,聽課時就可以較好地理解測定的原理和方法。缺點是由于學生預習、自學能力不強,實驗的效果會受影響。
3 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優化
3.1 教學效果調研
我們對施行一體化教學的班級進行了問卷調查,同時與部分學生進行了座談,從問卷結果來看,學生普遍認可這種教學模式,認為相較于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習效果較好的達到了80.9%。(見圖3)
3.2 教學模式的優化
從調查結果和學生座談情況來看,學生最接受的授課方式是在教室邊做演示試驗,邊講理論,在教室先講理論,緊接著做實驗和播放實操錄像,邊觀看邊講解這三種教學模式,這與我們最初的預計不是很相符;因為教學做一體化模式的應用基本是在實驗室邊講理論,邊做實驗,而學生只把它排在第四位。
針對這樣的調查結果,我們專門組織了學生的座談及一對一的調查,然后我們進行了分析討論:一是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較差,如果在實驗室邊講理論,邊做實驗,他們的精力集中在如何完成實驗上,就不能了解與實驗相關的知識;二是學生自學能力較差,預習效果不好,上課時接受新課較慢。學生既要學習新知識,又要動手操作,手腦并用,能力有限,就顯得手忙腳亂,一堂課下來實驗沒做好,也沒聽懂,效果不好。在教室邊做演示試驗,邊講理論和在教室先講理論,緊接著做實驗等教學模式就沒有此問題。所以,我們改為在實驗室先講知識要點,再邊講邊做,教學效果較好。
因此,我們從六種教學模式中篩選優化出三種主要教學模式:(1)在教室邊做演示試驗,邊講理論;(2)在教室先講理論,緊接著做實驗;(3)播放實操錄像,邊觀看邊講解。兩種輔助教學模式:(1)在實驗室邊講理論,邊做實驗;(2)通過仿真實驗軟件,模擬實驗過程。
3.3 應用的效果
真正能檢驗一體化教學效果的還是用人單位,我們回訪了這批畢業生中從事質量檢驗及相關工作的企業,他們基本認可了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根據工作的復雜程度不同,大多能在1~3個月獨立頂崗操作。
“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提出: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點是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實驗、實訓、實習是三個關鍵環節。”[2]因此,保持學生在校學習內容與實際工作的一致性是職業教育教學模式的發展方向。我們探索了課堂教學與實踐操作一體化的教學模式,經過的實踐和研究,篩選出符合專業特色和學生特點的一體化教學模式,實際教學效果和社會反映良好。我們認為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不僅符合高職教育的特點,也與五年一貫制學生的認知特點相符,是與現階段五年一貫制高職教育較好的一種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輔導對象】小學一年級至高中三年級
【輔導科目】語文 數學 英語 物理 化學 地理 歷史 政治 奧數
【上課時間】署寒假 雙休日 平時 課外 隨到隨學
【輔導范圍】年級銜接課程輔導、同步課程輔導;小升初、中高考考試方向分析輔導;暑假班、寒假班;小學各科基礎知識漏洞梳理提高;初二、三物理(電學、力學基礎夯實);初三化學、初中英語(閱讀理解,作文、語法等);初中語文(寫作、閱讀理解、基礎知識等);高中理科(數理化生薄弱板塊針對性切入);高中英語(閱讀理解,作文、語法等);高中語文(寫作、閱讀理解、基礎知識等)。
====北京京翰教育金牌校區 免費咨詢電話====
海淀區 北京人大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53
海淀區 北京公主墳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54
海淀區 北京城建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55
海淀區 北京北大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59
海淀區 北京中關村教學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62
海淀區 北京世紀金源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68
海淀區 北京牡丹園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69
海淀區 北京人大附小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70
海淀區 北京學院路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71
海淀區 北京五棵松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85
海淀區 北京四通橋數碼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84
海淀區 北京公主墳天行建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86
海淀區 北京萬柳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89
海淀區 北京蘇州街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94
海淀區 北京清河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95
海淀區 北京花園橋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96
朝陽區 北京勁松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56
朝陽區 北京朝外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57
朝陽區 北京亞運村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58
朝陽區 北京團結湖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64
朝陽區 北京精學望京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73
朝陽區 北京大屯南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87
朝陽區 北京CBD國際部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88
西城區 北京宣武門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60
西城區 北京四中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61
西城區 北京崇文門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67
豐臺區 北京馬家堡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63
豐臺區 北京方莊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66
東城區 北京雍和宮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65
東城區 北京東直門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72
東城區 北京交道口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74
大興區 北京亦莊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90
石景山區 北京石景山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93
懷柔區 北京懷柔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97
【溫馨提示】家長您好,請先撥打前十位總機號碼,聽到提示語音后,輸入對應校區的五位分機號,稍等片刻即可接通校方專業老師,把您孩子學習存在和遇到的各種問題做個說明,我們的老師會熱心為您答疑。
*******************************************************
北京市口碑好的大型正規輔導機構還有:您可以貨比三家,通過免費電話溝通,比較下師資、教學位置、收費價格、學習環境等哪家更適合您.
北京聚智堂:400-0066-9911 轉分機 99667
***************************************
北京精銳教育:
海淀區 海淀黃莊學習中心 400-0066-911 轉分機 99734
海淀區 公主墳學習中心 400-0066-911 轉分機 99735
海淀區 大鐘寺學習中心 400-0066-911 轉分機 99736
海淀區 牡丹園學習中心 400-0066-911 轉分機 99737
朝陽區 朝陽門學習中心 400-0066-911 轉分機 99738
東城區 王府井學習中心 400-0066-911 轉分機 99739
東城區 交道口學習中心 400-0066-911 轉分機 99740
東城區 和平里學習中心 400-0066-911 轉分機 99741
西城區 月壇學習中心 400-0066-911 轉分機 99742
西城區 白廣路學習中心 400-0066-911 轉分機 99743
豐臺區 方莊學習中心 400-0066-911 轉分機 99744
豐臺區 馬家堡學習中心 400-0066-911 轉分機 99745
以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為例,生源由五部分組成,分別是統考統招、單考單招、自主招生、注冊入學和五年制高職五種類型。在這五種類型中,其中統考統招是通過普通高考達到招生條件錄取的普通高中的學生。單考單招是由北京市統一組織考試錄取,生源主要是由職高、中專、技校三部分組成。自主招生是由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自主出題考試錄取的考生,主要有普高生、中職生。注冊入學是符合免試入學條件錄取的學生,生源主要有高中生和職校生。五年制高職是由初中招錄過來的學生,屬于3+2模式。為此,我們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對本校不同生源的學生做了隨機抽樣調查,就他們的學習心理從學習動機、學習態度、學習意志和學習習慣四個方面進行系統分析和研究。
一、學習動機
學習動機是激發個體進行學習活動,維持已引起的學習活動,并使學習行為朝向一定目標的一種內在過程或內部心理狀態。學習動機對學習活動的作用主要表現在推動和維持兩個方面,因此它是整個學習心理的基礎。學習動機方面設計了四個題目。
1.有無學習目標
從學生的答卷看,三分之二的學生有學習目標,這與平時對高職生的認識有一定出入。我們總覺得高職生不夠好,沒有學習目標,由此看來是一個認識誤區。
在五類生源中,五年制高職、注冊入學和單考單招生明顯高于統考統招和自主招生,差了將近十個百分點。這樣的調查結果出乎我們的意料,因為就平時的上課表現,老師普遍認為統考統招學生表現最好,而五年制學生表現相對較差。但調查問卷表明,并不是五年制學生不愛學習,而是他們缺乏自我管理能力,有目標但不能很好地貫徹執行,所以給人的印象是這部分學生表現不夠好。統考統招的學生經過高中階段嚴格的訓練,自我管理能力相對較好。
2.現在的學習目的
從學習目的看,五類生源均表現出內部動機大于外部動機。其中五年制學生和統考學生內部動機表現最強,使其學習具有持久性。如選擇“為了拿更多證書”和“全面提升自身素質”所占比例較大,均超過50%。自主招生和單考單招學生外部動機相對強一些,選擇“只為拿畢業證”和“迫于家長壓力”所占比例較高。外部動機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變弱,持久性相對較差。
3.學習動力的充足程度
對此問題,60%-70%的學生選擇了“一般”,可見高職生大多數學生學習動力不足,這與平時表現出的學習積極性不高是一致的。在五類生源中,選擇“學習動力充足的”,五年制學生和統招統考生所占比例最大,選擇“沒動力”選項的,注冊入學和自主招生所占比例較大。由此可見,在學習動力上,五年制和統考統招生相對好一些。
4.您認為影響學習動力的主要因素
在影響學習動力的主要因素中,“個人興趣”、“前途和未來”所占比例較大。“個人興趣”五類生源均占50%以上,“前途和未來”大致占50%左右。“家庭原因”和“應付考試”比例小一些。由此可見,是否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增強學習動力的主要方法。
二、學習態度
學習態度是指學生對學習及學習情境所表現出來的一種比較穩定的心理傾向。學習態度由認知、情感和行為意向三種成分構成。認知是指學生對學習活動或所學課程具有評價意義的認識和理解,反映學生對學習價值的認識,是學習態度的基礎;情感成分是指伴隨認識而產生的情緒或情感體驗,如對學習的喜歡或厭惡等,情感本身就能反映出學生的學習態度,因此,情感是學習態度的核心;行為意向是指學生準備對學習作出的某種反應。調查問卷針對學習態度設計了以下四個題目。
1.現在的學習態度
這是一道從學生的學習情感上考查學生學習態度的題目。學習態度整體來講不是很好,能夠積極主動學習的五類生源中最高比例不到20%。五類生源中大部分學生選擇了“能夠完成功課,但比較被動”。對學習采取應付態度的五年制學生比例最高,高出其他學生一倍的比例。由此可以看出五年制學生分層比較明顯,積極主動的學生較多,而應付的也比較多。
2.導致學習態度現狀的原因
這是從對學習的認知方面考查學生的學習態度的題目。對于導致目前學習態度的原因大部分學生選擇了“實用性不強、動力不足”和“目標不明確、迷茫”。其中五類生源中認為實用性不強、動力不足的單考單招生排在首位,占近45%。這是由于單考單招學生原來已經接觸到專業課,比較重視實用性的因素所致。認為“目標不明確、迷茫”排在首位的是統考統招生,這部分學生高中階段著重于理論學習,到了高職轉向技能,轉變幅度較大,一時難以適應。持對學習不感興趣“迫于家長壓力”的自主招生的學生所占比例較大排在首位。這些學生的學習動力完全來自于外界壓力,因而學習很難持久。
3.影響學習態度的因素
關于影響學習態度的因素的問題,60-70%的學生選擇了“興趣愛好”,其中五年制學生高達80%多。由此可見,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高職教學的首要任務,找到了學生的興趣點也就找到了教學方法,就能解決學生的學風問題。其次是課程的實用性和學習氛圍,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就能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對于“課程的實用性”單考單招學生最為重視,高達47%,遠遠高于其他類別學生。所以這部分學生比較理性,非常注重學習課程的實用性,對這部分學生要更多地從這個角度引導,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4.學習態度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這道題主要從學生的意志力方面考察學習態度。在學習態度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缺乏學習動力、厭學”,占50%以上,其中五年制和注冊學生比其他學生高出近20個百分點,達70%。其他三類生源也不同程度地存在這個問題,但差別不是太大。“上網、玩游戲”五年制學生選擇的比例也較高,比其他生源多出10個百分點。由此可見,五年制學生控制力稍差。這部分學生沒有經歷過高中階段嚴格的學習訓練,隨意性較強,因此,要加強管理和約束,轉變他們的散漫習慣。
三、學習毅力
學習毅力是指學生有意識地控制和調節自己的學習行為,克服困難,以實現預期學習目標的心理過程。調查結果如下:
1.學習計劃的執行情況
調查顯示,大部分學生學習毅力不強,自我約束能力較差,學習有計劃但沒執行的占到一半多,且五類生源的區別不是很大。有計劃且能嚴格執行的只占10%左右,即一個班也就3-4人,其中單考單招生只占2.94%。所以不具有代表性。這也是大多數學生上課玩手機、睡覺的主要原因。
2.您目前的學習困難主要是什么
對于目前的學習困難大部分學生選擇“自控能力差,難以形成良好習慣”。只有單考單招學生占比相對較低,為26.47%,其他四類生源都在40%以上。自控能力差是高職生普遍存在的問題,也是比較棘手的一個問題,需要班主任、輔導員下大工夫解決。選擇“個人基礎較差”,五年制學生排在第一位,占48.03%,其次是單考單招學生。選擇“對學習不感興趣”最多的是自主招生學生,其次是五年制學生兩者均超過40%。這說明學生學習基礎的差別,是影響學生學習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老師上課時,應對五年制和自主招生的學生多注重基礎知識的補充,對統考統招學生幫助他們增強自控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當遇到學習困難時,您會怎么辦
大部分學生選擇了“努力后不行才放棄”。其中統招生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自主招生和單招單考的學生。同時選擇“永不放棄”和“努力后再放棄”兩項的,五年制和統考統招學生所占比例最大,分別為88.28%和87.59%。二者相差不大,一個班還不到1個學生。單考單招學生占82.35%。由此可以看出,在學習毅力和鉆研精神上,五年制、統招生和單考單招的學生的表現比較突出。自主招生和注冊學生也都在70%以上,說明大部分學生具有了一定的鉆研精神。
四、學習習慣
學習習慣是在學習過程中經過反復練習形成并發展,成為一種個體需要的主動學習行為方式。對學習習慣的調查如下:
1.是否有長期或短期的學習計劃
從調查結果來看,大部分學生有學習計劃,五年制與統招學生占比最大。單考單招、自主招生、注冊入學有一半學生沒有學習計劃。沒有計劃就會影響他們的學習效率,甚至會有學生覺得無事可干,從而產生上課玩手機、睡覺等不良現象。
2.上課是否有玩手機、看課外書或睡覺的情況
同時選擇“有、但不經常”和“偶爾”兩項的學生注冊入學學生最高,占82.29%,其他四類學生比例相差不大均在74%左右。經常玩手機、睡覺的五年制高職學生所占比例最大,占23.81%,其次是單考單招學生。這是一個非常顯性的學生學習習慣的表現指標。實際上,老師上課時發現玩手機、睡覺的學生高于這個比例,可能有一部分學生礙于面子,不愿意承認,從而選擇其他選項。選擇“從不玩手機、睡覺”的學生非常少,如注冊生只占2.08%,一個班也就一個學生。所以整個高職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狀態不盡如人意。由調查可知,由于學生學習基礎差、沒有學習計劃及有計劃難以執行等因素,因此對部分學生上課玩手機、睡覺的現象就不難理解了。
3.您每天認真學習的時間是多少
從學習時長看,大部分學生選擇了“2小時以下”和“2-4小時”之間,可見大部分學生每天能夠認真學習的時間較短。選擇“2小時以下”,自主招生和單考單招的學生占了一半多,統考統招和注冊入學學生較少,但也超過40%。學習時長在2-4小時之間的差別不是太大,統考統招學生比例最高。在學習時長上統考統招學生的表現最好,每天認真學習的時間較多,自主招生的學生表現最差,60%的每天學習在兩小時以下。
從以上調查結果可見,五年制學生有學習目標的人數比例高達70%,但是上課睡覺、玩手機的人數也最多,同時每天學習時間兩小時以下的學生占了50%,說明他們的學習目標并沒有認真執行,雖有良好的學習愿望,但是自我控制力不夠,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統考統招生學習目標與學習表現比較一致,說明他們的控制力相對較好,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自主招生的學生,學習目標與學習表現較差,學習比較消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