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培訓管理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這次中小學培訓活動,為我們教師創造良好的學習機會,帶給了優越的學習條件。在培訓期間,我用心學習,認真聆聽專家講座,學習教學相關策略,并進行課堂教學實踐,用心去領悟教育理論觀點,這次培訓使我在教學理論和教育觀念上得到了超多的補充,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同時也解決了一些我以往教學中的困惑。下方是我透過培訓獲得的點滴體會:
專家講座,讓我有一種與名師對話的感覺,我收獲著專家們思想的精髓、理論的精華。其中,教師的語言藝術尤其重要,語言藝術中的趣味性不容忽視,因為學生天生活潑好動,需要搞笑的東西來吸引他,帶搞笑味性的語言更能吸引他的注意力,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了,才能更好地進行教育教學。課堂教學過程中的課堂提問藝術也至關重要。教學中不僅僅教師要善于提問,還要善于啟發學生自我提出問題。”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認真的學習和掌握教育科學文化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深入到教育的改革和研究中去,這樣才會始終沉浸在幸福的海洋里。此外,教師應將自我學習和研究的理論運用到教育實踐中去,并不斷地進行自我反思和批判,這樣才會在教學中獲得進步,逐步轉向研究型教師,也才會體驗到工作的快樂和幸福。
教育信念,就像一盞明燈,指引著教育工作者的行動方向。有理想,才會有行動,當今社會多元價值并存,容易讓人迷茫,失去方向。在這次遠程培訓學習中我對自我的職業有了正確的認知,不管教師的社會地位、降級地位如何,就應以教師這一職業為榮,我自身也感受到了一種深深的職業幸福感。“追求自我的教育之夢,是每一位優秀教師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質。
注重教師人格魅力的塑造和培養,教師的人格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好教師是引領學生進行用心選取的向導,好老師能飛無助的心靈帶來期望。優秀教師應加強個人品味的修煉,用熱情去點燃學生,用人格魅力去影響學生,用生命去關照學生。我從課程中、從教師們的教學魅力中感悟到了:教師的品味在于內外兼修、在于人格與專業的共同提升,修煉、激-情與創新是成為優秀教師的不可缺少的因素。
教育是終生事業,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因此,一名優秀的教師要有豐厚的學識。優秀教師應在繁重的教學工作之余,擠時光去學習充電,“問渠哪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深深感悟到:讀書學習,永無止境,方能使自我知識淵博、觀察敏銳、充滿自信,永葆教育智慧之活水永不干涸。
教育是終生事業,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因此,一名優秀的教師要有豐厚的學識。優秀教師應在繁重的教學工作之余,擠時光去學習充電,“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深深感悟到:讀書學習,永無止境,方能使自我知識淵博、觀察敏銳、充滿自信,永葆教育智慧之活水永不干涸。
向書本請教,聽專家講座,聆聽名師的課堂,學習同伴的長處,這都是為自我的教育教學實踐水平的提高作好準備。一切的學習都是為了自我的實踐,為了教育好我們新世紀的接-班人,否則皆為空談。于是,在培訓期間,我用學到的東西來改善我以后的教育教學工作。
一、是關于班組長的定位:
1. 是企業經營管理的最基層負責人,是企業的執行層;
2. 對于一個企業來說,是企業目標達成的最直接責任人;
3. 是主管人員的左右手,輔助、協助上司的工作,形成配合和互補;
4. 在下屬員工面前,則是他們工作的領路者,指出工作的方向和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
二、是對班組長所提出的工作要求
1. 提高產品質量;對于我們酒店行業來說,就是按照酒店的規范和要求,帶領和督促下屬員工努力提高酒店的服務質量,為酒店贏得好的口碑,創造好的品牌。從而帶來良好的社會效應和經濟效益;
2. 降低成本;在酒店工作中,力行節約。對于水、電做到人走燈滅,客人走后及時關閉不必要的電器,控制易消耗品的使用量,回收可重復利用的物品等,達到降低酒店經營成本的目的;
3. 解決和預防問題;這是作為管理者的價值體現。在日常工作中,妥善、合理解決已經發生的問題,在員工例會上講解以后出現類
似事件的處理方法,并記錄在案。嚴格規范和要求員工遵照就得規章制度和標準操作程序,預防和減少有損酒店聲譽和經濟效益的事件發生。
三、是班組長處理工作關系的技巧和方法
1. 對下屬堅持高度的要求,達成良好的溝通,形成共識,共同完成工作;對于下屬工作上的失誤要提出批評,但要多給對方說明的機會,給對方留下退路,不可讓對方難堪;和員工需要多交流、溝通。
2. 讀上司要多傾聽上司的意見和看法,了解上司的處境和想法,隨時向上司匯報工作的進度;在同事中不能散步不利上司的言語和抱怨上司,認同、服從上司;正確面對上司的批評,不推卸責任,知錯能改,保全上司的權威。
3. 與同級同事要及時溝通,相互支持,減少誤會,共同努力。
四、自我成長和提升
大家上午好
首先非常感謝賓館領導和夏經理對我的信任和關愛,在四月份安排我去南京進行餐飲經理班培訓班的學習。自從在學校接受了酒店管理的學習之后,在思想上和理論上一直沒有太多的進展,眾所周知,現代酒店發展的非常迅速,現在已經進入了品牌餐飲階段,如果沒有新理念、新思想、新的經營模式,那么我們就會落后。在南京學習的這段時間,感受特別深,授課的老師也是全國知名的酒店專家,期間也參觀了一些酒店,更是和來自全國各地的酒店經理進行了交流,每個酒店都有自己成功的經營理念。總體來說,這次學習使我在思想上、理論上和專業知識上有了很大提高。現在很榮幸有機會向大家匯報一下學習的一些心得,可能在認識上還不夠深刻,還望大家見諒。
下面對匡家慶老師和鄭曦老師所講到的關于培訓這一科目,我談一下自己的一些認識和想法:
關于培訓,我們大家經常聽到和接觸到這個詞語,可自己仔細一想,什么叫培訓?培訓的含義是什么呢?如果在去南京之前問我的話,我還真給不了大家一個準確的答案。所謂培訓就是一種培養和訓練的活動,是一個有系統的連續不斷的過程,它的目的和目標是改善和提高受訓者的知識、技能、態度和行為,以保證組織的績效和個人的發展。我以前也接受過培訓,也培訓過別人,但我始終沒有找到有效培訓的切口。我們夏經理特別重視培訓,以前每當安排培訓時,我心里就犯愁,因為我不知道怎么培訓才能讓員工從內心里接受培訓,怎么才能讓員工有效的吸收培訓的內容。通過在南京的學習和交流,在對于培訓的認識上有了更大的提高。培訓者有四個等次,1、盲目式——不知何為培訓,不知道培訓什么。2、嘗試式——知道培訓什么,不知如何培訓3、因循式——知道如何培訓,不能有效培訓4、策略式——注意有效性并強調變通創造性。我想我以前應該介于嘗試式和因循式之間吧!
以前培訓效果不好的原因有很多,這也可以說是培訓無效果的弊端,通過和老師以及同學的交流,許多酒店包括我們有以下幾點弊端:1、培訓選擇不恰當的時間。比如在班前會時培訓員工,或者選擇在下午,中午大家經過對客服務的疲勞活動,下午本來想休息,卻又被我們強行拉出來接受培訓,怎么會有結果呢?2、內容有偏差。太多的強調技能和程序的培訓,但忽略了態度和理念上的培訓。3、培訓的方式太原始、太陳舊。只是一味的講,卻少了問員工需要什么,少了和員工之間的互動。這么多的弊端,怎么會收到很好的效果呢?
同時通過和老師、同學的交流,我們又總結了針對培訓弊端找出了對策。1、班前會解決核心問題(控制在15分鐘左右)指令濃縮為5分鐘,10分鐘培訓。培訓只講一個問題,重點不超過三個,因為專家認為,員工在站立時精力只有2分鐘的集中時間。講完之后要求反饋,讓員工重復。2、案例討論解決共性問題,找到問題和員工一塊討論,共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但是一定要控制話題,以免跑題,既浪費時間,又找不到解決問題的方法。3、個別指導解決個別問題,一定要結合實際,因為不同的問題需要不同的解決方法,有些問題并不是必須一個團隊共同解決,要看問題的特殊性。掌握好時機、場合和方法。
我們餐飲前臺,最重要的是服務,餐飲服務其實是由有形實物和無形勞務組成的一種特殊的飯店產品,餐飲服務還是一次性的。它的一次性是不能被儲存,只能當次使用,當場享受。所以每天面對不同的客人,我們就會出現不同的問題。所以我們就必須制訂部門培訓計劃,我們部門經理夏經理制訂了專題性的培訓計劃,并制訂培訓目標。按照夏經理的指令,我們重點進行專業性和業務性進行培訓,逐步開展復合型、交叉型的培訓,定期進行考核并評估培訓效果,及時溝通和反饋。我們每次進行培訓夏經理都參加進行督導,及時糾正我們培訓的不足。
大家知道,我們餐飲服務員都是成年人,而我們成人學員又有他固有的心理和特點,比如:1、學習動機和他的需求息息相關2、注重實效和應用3、肯定自我,很難接受他人4、固守經驗,難以接受新事物。還有注意力時間短,遺忘速度快等特征。成人的溝通交流方式又有一定的比例性,文字占7%,語言占38%,55%的情感交流。這就說明,成年人以非文字形為主。另外員工包括我們的認知渠道的方式又有許多種,1觸覺類型——指是親身運動,體驗實踐。這占37%。2、聽覺類型——背景音樂,輔助錄音占34%。3、視覺類型——指閱讀文字,觀看圖象又占29%。這些數據就給我們提出了問題。我們員工接受培訓,學習的途徑在哪兒?我們學習一般通過5+1學習,5+1就是五個感官加上思維。而五個感官是指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和嗅覺。
綜合以上的問題,我認為以后培訓要進行深入化,具體化和切實化。在培訓活動中,應該分為六大部分,觀察與分析、設計與計劃、激勵與調動、實施培訓、評估和認證。
1、觀察與分析
員工的管理者就是員工的培訓師。培訓師在日常的工作和服務中,要隨時進行觀察和分析,其重點內容包括:目前的服務標準和程序做得如何?餐廳服務員的知識、技能怎樣?服務的持續性是否令人滿意?客人反饋意見是否達到餐廳的質量要求?餐廳服務員情緒、工作熱情符合工作要求嗎?培訓師通過這樣的觀察和分析,才能準確了解培訓需求,制定出有效的培訓計劃。 (1) 2010年酒店管理培訓學習工作總結相關:
· · · · · · · ·
查看更多>>
2、培訓的設計與計劃
培訓活動的設計與計劃職能包括三部分內容,即:預測培訓結果與擬訂培訓目標,安排地點、時間、人員、設備等,根據輕重緩急安排培訓課程。
3、培訓中的激勵與調動
培訓師要解釋培訓的原因和重要性,帶領員工共同描繪出參加培訓對他們自己和賓館分別有哪些好處。在整個培訓過程中要尊重員工,并適時提出對他們的挑戰與鼓勵。要為員工提供成功的機會,如鼓勵發言、鼓勵展示等。當員工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后,他們將更樂于參加培訓。
4、培訓中的問題與處理
培訓活動中總是會有不同的問題發生,訓導師要有能力隨時解決問題,排除培訓中的障礙,傾聽員工的反饋并做出回答。培訓師反饋的首要目的是使員工了解及自己的行為產生的效果,給出有價值的信息。信息必須是建設性和沒有威脅成分的。培訓師給出反饋信息時,要將注意力放在被反饋人身上,反饋內容要具體而不能籠統。反饋應針對行為表現,而不是個性,應基于培訓師的觀察,而非推斷。建設性的反饋強調長處,而非弱點。反饋要針對可以改正的表現,要在適當的時間、適當的地點,適量提供。反饋的目的在與幫助員工,要求對方改進表現。因此,正確評價餐廳員工的學習狀況,有助于增強培訓效果。
5、培訓工作的實施
實施培訓是為了增加部門中的技術人員人數,提高餐廳服務員的自信心和工作滿意度,提高服務和產品水平,建立餐廳服務員的榮譽感。
6、評估和認證
培訓師要隨時評估與認證餐廳服務員的學習效果,以保持餐廳服務員工作的趣味性。要展示和承認餐廳服務員的進步。培訓結束前,要針對餐廳服務員工作進行總結。
以上是在學習后對培訓工作的認識和一些心得,我相信我們在夏經理和郭經理的支持和指導下,餐飲部的培訓工作會做的更好。我們有信心,我們的員工就更會有信心。
在南京學習過程中還學習了餐飲品牌建設、高效餐飲運作管理、餐飲生產與廚政管理、餐飲成本控制、管理藝術與技巧等十二門課程,從中也學到許多的知識。培訓班結束后,我們餐飲班還建立了qq群,經常在網上交流經驗,互相幫助,互相支持,和許多酒店成為好朋友。
以上是我在南京學習的一些心得體會和學習成果,在此向大家簡單的匯報了一下,有認識不足之處,還希望大家能夠諒解
謝謝大家
餐飲部:王鋒
2 2010年酒店管理培訓學習工作總結相關:
今年以來,在公司裝備部的正確領導和支持下,工程技術開發培訓中心的全體設備管理人員齊心協力,緊緊圍繞中心年度經營方針目標,積極面對中心經營業務,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真抓實干,克服困難,不斷提高對設備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認識,積極探索管理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強化對設備全過程管理,使管理水平有顯著提高,并在各部門的通力協作下,努力工作,確保了中心培訓、施工、科研工作的設備保障。現將2010年工程技術開發培訓中心設備管理工作總結如下:
一、2010年中心設備現狀
工程技術開發培訓中心目前共有在賬設備130臺套(作業隊移交之后),其中全自動焊機:M300C型2臺、CRC-P260型1臺;半自動焊機:PIPEPR0450RFC型14臺、XMT456 CC/CV型12臺、MPS-500型27臺、ZD7-500型8臺、V350 型5臺、DC400型1臺;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機:STT型12臺、NBC-350型1臺;坡口機:PFM 28"-32"型1臺、OCE-1230型1臺;逆變焊機ZX7-400型6臺、米勒200DX型2臺、WSME-500型1臺、飛馬特 350P型2臺;內燃手工焊機:MPM250型2臺;內燃半自動焊機RANGER 305G型2臺;檢測設備11臺(鐵素體測量儀1臺,油建容器廠2004年借用,自今未還,且下落不明);切割設備4臺;金屬切削機床4臺;特種設備3臺;車輛3輛;加熱器(熱處理儀)2臺;其它設備3臺。
報廢(資產)設備共78臺。其中焊接切割設備62臺,檢測設備7臺,金屬切削機床8臺,發電機1臺。中心設備新度系數78%、設備完好率93.77%,設備利用率67.66%,設備事故發生率0%,實驗設備年檢率達100%。
待處置設備6臺;新購設備1臺,型號為:PMI-MASTER PRO移動式直度光譜儀。
2010年報批處置報廢設備17臺套;外部租賃設備3臺;內部租賃設備1臺。
二、設備管理主要工作:
1、設備管理組織機構
中心現有設備管理領導小組1個,由中心主任任組長,分管設備的副主任任副組長,各部站及作業隊分管設備的部(隊)長為成員。設備管理歸口部門為中心生產運行部,由生產運行部負責設備的全面管理工作,設備具體管理工作由生產運行部2名管理人員完成,1名設備計劃、統計員,1名庫房管理員。
2、設備臺帳清晰、管理規范、制度健全,開創設備管理工作新局面
生產運行部成立兩年多以來,結合中心設備管理的特點和現狀,圍繞確保滿足生產要求,規范了設備管理流程和完善了設備管理制度,建立了各類設備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對所有的設備均建立了設備臺帳,并設立了設備履歷本和設備運行記錄。根據公司裝備管理要求,結合設備大檢查中發現的一些管理上存在的問題,中心今年又重新修訂了“中心設備管理制度”,增補了設備管理目標責任制,加強了設備日常維護管理,進一步完善了檢查總結與評比。在設備管理中做到四點基本要求:即設備有檔案、有運轉記錄、維修有記錄、檢查有標準。設備使用方面做到“四化”目標:管理規范化、調度統一化、維護科學化、使用高效化。為公司和中心生產經營提供堅強的保障。
3、設備內部租賃收支情況
在近幾年公司施工任務多、時間緊的情況下,為了更好的發揮設備的技術效能,中心大力配合公司裝備部的統一安排調配,先后為西氣東輸二線東段工程提供了78臺套施工設備,深然項目部8臺套施工設備,新疆項目部1臺套施工設備,為公司工程如期進行提供了保障。全年設備租內部租出使用費(收入)999116元(1-10月),設備租內部租入使用費(支出)19351.6元。
4、設備的大修及維護情況
設備的日常維修保養管理制度由使用部門負責,生產運行部負責監督。設備維修由設備使用部門向生產運行部填報維修申報表后由生產運行部按公司統一要求送外定點維修。全年完成大修計劃,計劃支出158000元,實際支出136094元,節約21906元。設備常規維修支出21547元(1-10月),車輛維修支出13681元(1-10月)。
5、設備調入、調出情況
調入設備:
(1)內燃叉車(CPCD30N-RW15A)1臺(原公司物資庫);
(2)半自動電焊機V350型5臺(原重慶分公司);
調出設備:
(1)半自動多功能電焊機:PIPEPR0450RFC型40臺套,XMT456 CC/CV型10臺套;
(2)全自動焊機:M300型6臺套,M300B型8臺套,M300C型26臺套,CRC-P260型2臺套;液壓管道坡口機(Φ1016-1219)4臺套,越野車(獵豹 CFA2030C型)1輛。
三、存在問題
1、生產運行部沒有設備維護專業人員,對進出庫設備機情況鑒定工作帶來困難。
2、設備的現場管理工作還有待加強,特別是調配到中心以外的施工作業隊使用的設備,分布較廣,設備管理較困難,經常出現設備退場時設備附件不齊備、衛生狀況差、運轉記錄不齊等現象。
3、在設備檢查中發現部分使用設備的運轉記錄填寫不規范、不完整,給設備基礎管理資料統計存檔工作造成較大難度,使用設備的
日常維護保養不夠,使用部門未按管理制度對在用設備進行自檢自查。
四、改進措施:
1、進一步完善設備管理制度;
2、加大設備定期檢查力度,確保設備正常運行。
總之,這一年來,在公司裝備部的指導和支持下,在中心領導正確領導下,通過部門全體員工共同協作,以及部門之間的相互配合,
設備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離領導和上級要求還存在距離,還需全體部門員工繼續努力和部門之間的通力合作以及上級部門的支持與理解,使我們的工作更上一個臺階,為公司的生產經營做出貢獻。
工程技術開發培訓中心
【關鍵詞】企業 培訓 方式
一、新經濟形勢下培訓管理模式特點
(一)結構化職工培訓管理模式對職工的培訓更加系統科學
在傳統的職工培訓管理模式中,職工培訓是由通過發現職工實際工作中的存在的問題,然后針對問題進行培訓。這樣的培訓管理模式,沒有一個完整的培訓規劃,企業職工的培訓,通常要根據企業內訓師的具體情況進行安排,不能及時地解決職工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但是,在結構化職工培訓管理模式中,企業通過企業內訓師制定具體的培訓計劃和培訓內容,在職工的工作實踐中,進行培訓教學,職工的培訓管理更加規范系統。
(二)結構化職工培訓管理模式更加注重職工的實踐能力培訓
結構化職工培訓管理模式,主要是讓企業職工在實際的工作生產中,接受知識和技能的培訓。這可以讓企業職工在真正的實踐中,把培訓的理論知識與實際的工作任務相結合,理論聯系實踐,在通過實踐檢驗企業職工對培訓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從而在實際工作和培訓中發現問題,并通過學習和實踐解決問題,有效提高企業職工的實踐能力。
(三)機構化職工培訓管理模式專業化程度高
在傳統的企業職工培訓管理模式中,許多培訓師在培訓的過程中,職業素養不夠,往往不會把真正的知識技能傳授給企業新職工,以保障自身的職位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這種錯誤的培訓管理模式,嚴重損害的企業的經濟效益,不利于企業人才的培養。但是,在機構化企業培訓管理模式能夠充分認識到團隊合作,在企業的經營發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機構化職工培訓管理模式對企業職工的培訓也更加專業化,保障企業每一位職工都能夠得到專業的培養,以提高職工的素質能力。
二、培訓管理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培訓計劃不周密
與學歷教育不同的是,企業培訓要以企業為核心精心選擇課程內容,需要通過企業培訓計劃,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因此在制定培訓計劃時,往往需要與企業相關人員進行溝通,開展調研和召開座談會。然而當前很多企業而在制定培訓計劃時比較草率,沒有合理地設計培訓內容。例如市場營銷技術培訓,安排八個課時,然而由于沒有制定周密的培訓計劃,八個課時中教師只講解了營銷一般理論,沒有講解更為重要的營銷實務。
(二)培訓教師良莠不齊
由于當前我國還沒有形成企業培訓市場體系,培訓機構良莠不齊。對于企業而言,如何選擇培訓機構和培訓教師是一個重要的問題。一些企業在不進行深入了解的情況下選擇培訓中心、名牌大學教師來進行培訓,然而由于教師對企業實際不了解,沒有達到應有的授課效果,反而造成了企業資金的浪費。
(三)缺乏動力和經費企業培訓
必須投入一定的財力、人力和物力,其中資金是企業培訓必不可少的支持。然而當前企業人才具有高流動性的特點,很多企業面臨著企業培訓的尷尬局面:投入大量資金培養人才,卻無法留住人才,最終得不償失。而對于經營困難的企業來說,保障企業培訓的資金比較困難。
三、培訓管理方式
(一)講授法
講授法是最基本的培訓方法,是通過語言表達,系統地向職工傳授知識的方式。講授法運用方便,可以同時對許多人進行培訓,經濟高效,有利于職工系統的接受新知識,容易掌握和控制學習的進度。
(二)工作輪換法
這是一種在職培訓的防范,是通過讓職工在規定的時間內變換工作崗位,使其獲得不同崗位的工作經驗,一般主要用于新進員工。企業采用工作輪換大多是為了培養新進入企業的年輕管理人員或者有潛力的在職管理員工。工作輪換法能夠豐富職工的工作經歷,認清自身的優勢和不足,從而更好地利用職工的特長,滿足工作崗位的需要。
(三)工作指導法
是由有經驗的職工或者主管人員在工作崗位上對受訓者進行培訓的方法。工作指導法能夠在施訓者和培訓對象之間形成良好的關系,有助于工作的開展和協調。
(四)研討法
研討法多以集體討論、小組研究為主。比較適宜于管理人員的訓練或者用于解決某些較有難度的管理問題。研討法能夠鼓勵職工的積極思考,有助于激發職工的學習興趣,通過彼此的互補,發現職工的不足之處,開闊思路,加深職工對于培訓知識的理解,促進能力的提高。
四、加強培訓管理質量的措施探討
(一)建立高效的企業培訓質量管理體系
企業培訓質量管理體系是一套完整有效的管理模型,包括管理流程、管理制度和管理辦法。企業應該加大對培訓體系的硬件設施投入,建立技術設備先進的實訓室。加大師資力量的建設,培養雙師型的專業培訓師。加大培訓組織的健全,要有與培訓流程重要環節相匹配的部室及人員。加大培訓工作的管理,培育企業優秀、獨特的培訓文化,形成一套健全、完善的培訓管理體系,實現培訓的模式化、程序化、整體化,促進培訓水平的全面提升。
(二)拓寬培訓途徑和范圍
培訓機構所開發承擔的培訓項目大致可分為內訓、外訓、合作培訓等三種形式。在工作中,我們要對“培訓”進行深加工,向“咨詢”靠攏,逐步把培訓和咨詢有機地結合起來。任何產品如果沒有經過深加工都不可能提高質量,不提高質量也就談不上產品的效益。從培訓到咨詢,實戰性越來越強,因此對教員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隨著從培訓向咨詢的延伸,教員的角色也就轉變成了教練員、咨詢師和顧問。由于咨詢比一般的培訓更能解決實際工作中的問題,更能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所以受益部門也樂于向培訓機構即咨詢機構支付較多的費用。
(三)認真進行評估
培訓的評估和總結也是十分重要的環節。做好培訓評估總結和培訓檔案資料的管理對提高培訓質量,無疑具有重要的意義。做好培訓質量指標分析,如聽課記錄、學員問卷調查分析,尤其是學員問卷回收反饋率、教師教學效果滿意率、教學組織管理滿意率和生活服務滿意率等量化指標。通過對培訓科學的評估,客觀評價培訓質量,及時發現問題,反饋給企業有關部門,總結經驗教訓并進行積極整改,以達到提高培訓質量的目的。
總言之,企業培訓管理是一個系統工作,其作為人力資源潛在能力與現實能力的開發過程,是提高員工工作效率最有效的途徑,也是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優勢的必要手段。因此在以后的實際工作中必須得到我們進一步的研究應用。
參考文獻
[1]王越明.職工培訓管理模式和培訓方式的探討[J].經營管理者,2012,15:137.
[2]徐建軍.我國農民工就業培訓模式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3.
[3]陳冰.員工培訓管理與企業績效的關系研究[D].華中農業大學,2008.
摘要:加強培訓管理,提升培訓質量,就要從計劃儲備、項目實施、督導評估、意見反饋等各環節進行監督管理,制定質量標準,對每一個環節、流程進行動態評估,摸清現狀,找對問題,選對方法,做好培訓的全過程監督管理。
關鍵詞 :培訓管理 職業 重要性 質量
一、培訓管理在職業培訓中的重要性
目前企業職業培訓一般時間短,見效快,尤其技能類崗位能力培訓,在規定的較短的時間里,首先要經過理論學習培訓,鞏固專業理論知識,再通過實操技能的操練,達到理論實踐相結合的目的,最后通過考試鑒定獲取職業資格等級證書。相比技能類,管理類的培訓見效略慢些,培訓多是對人的思想、理念的一種熏陶,以達到培訓后在工作方式、管理能力方面的提高。在較短的培訓時間里,培訓質量的保證不僅靠培訓師的淵博知識和授課能力,更重要的是取決于培訓管理工作做細做精。培訓管理能力水平高低顯得尤為重要。
培訓過程是一個有機的閉環結構,環環相扣,互相制約。如果有一個環節出問題,那么培訓的質量一定會受影響。所以說我們培訓質量的好壞不僅取決于培訓設施、設備的完備、先進適用性,師資能力雄厚的程度,更重要的是取決于我們管理水平的高低,我們要站在企業經營戰略的高度上去進行有效的管理,進行培訓全過程組織、協調、監控、督導。因此,職業培訓管理對培訓質量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加強培訓管理,提升培訓質量
1.建立高效的企業培訓質量管理體系。企業培訓質量管理體系是一套完整有效的管理模型,包括管理流程、管理制度和管理辦法。企業應該加大對培訓體系的硬件設施投入,建立技術設備先進的實訓室。加大師資力量的建設,培養雙師型的專業培訓師。加大培訓組織的健全,要有與培訓流程重要環節相匹配的部室及人員。加大培訓工作的管理,培育企業優秀、獨特的培訓文化,形成一套健全、完善的培訓管理體系,實現培訓的模式化、程序化、整體化,促進培訓水平的全面提升。
2.加強培訓實施監控和管理。職業培訓戰略的實施及成功必須有完善的計劃來予以保證。好的計劃必須要靠好的實施來實現。通過修訂培訓計劃管理工作標準、預決算及統計、檔案管理辦法,加強培訓計劃實施監控。做到準確及時分解年度培訓計劃,按月落實培訓項目開班時間和人數,協調安排培訓地點和住宿,做好計劃任務的下達。對不能按時舉辦的班,主動及時跟主辦方溝通,督促主辦方按時辦班。溝通后仍不能按時舉辦的班,上報上級領導單位相關部門。不斷完善月培訓計劃實施日志,按日填寫培訓開班情況并及時。按周統計培訓數據,及時掌握培訓項目實施狀況,發現問題及時上報,及時溝通,避免出現培訓班人數過少,浪費培訓資源的現象。嚴格控制培訓經費,做到不超支不浪費。做到計劃周全且按計劃實施。
3.完善管理制度,制定管理標準,建立健全督導工作機制。通過修定培訓項目評估實施辦法或細則、培訓項目質量管理標準、培訓項目質量督導工作標準等,對培訓項目實施過程各質量環節進行有效督導,實現培訓項目全過程管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培訓質量。督導人員認真巡查、填寫督導日志,實現培訓項目監督工作“三化”即流程標準化、操作規范化、監督常態化。構建“三層級”評估管理體系,即培訓師、班主任的“自我評估”、培訓承辦部門或項目組的“自我診斷”及督導委員會或督導專家組的“督導評價”相結合的三層級評估體系,不斷深化培訓效果總結評價,完善培訓評估機制。
4.認真進行評估,形成完善的培訓檔案。培訓的評估和總結也是十分重要的環節。做好培訓評估總結和培訓檔案資料的管理對提高培訓質量,無疑具有重要的意義。做好培訓質量指標分析,如聽課記錄、學員問卷調查分析,尤其是學員問卷回收反饋率、教師教學效果滿意率、教學組織管理滿意率和生活服務滿意率等量化指標。通過對培訓科學的評估,客觀評價培訓質量,及時發現問題,反饋給企業有關部門,總結經驗教訓并進行積極整改,以達到提高培訓質量的目的。
5.加強學員成績庫管理及反饋。為引起學員對培訓的重視,保證培訓質量,提升企業競爭力,企業逐步完善了培訓機制,建立健全考核與激勵機制,將學員的培訓成績納入年底考核。為了讓各單位更及時準確地了解培訓學員的成績及獲取資格證書實情,培訓機構要及時建立培訓學員成績庫,并按月及時反饋給各送培單位。這一管理方式保證了送培單位在當月及時掌握學員的成績,對學員培訓起到了督促作用,對促進培訓的長遠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由此可見,加強培訓管理就是加強培訓全過程的控制和督導,做好培訓的戰略管理、計劃管理、實施管理及評估管理。不斷探索培訓管理模式,不斷完善培訓流程,不斷提高管理水平,促進培訓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在培訓活動正式開展之前的幾天時間里,向培訓對象們發出正式的培訓邀請,并向他們簡要介紹一下培訓內容。這一方面可以使得培訓對象對于他們所要參加培訓的項目內容有一個前期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確認培訓對象是否能于培訓當日參加培訓,以便明確參加培訓的具體人員數目,并針對于此在培訓現場準備好相應數量的桌椅。
(2)提前在培訓現場的醒目位置準備好簽到桌,并在簽到桌上整齊地擺放好簽到表與簽到筆。同時,也要在簽到桌旁提前安排好相應的工作人員負責培訓對象的簽到事宜。在這里需要注意的是,簽到桌與簽到表的數量要根據參加培訓的人員數量來安排。如果參加培訓的人員數量過多,最好在培訓現場準備多張簽到桌、簽到表與簽到筆,以便提高簽到的效率。記住,那些時間觀念很強的培訓對象們(特別是公司里的中高層管理者們)可不愿意在簽到這件在他們看來的小事情上浪費自己過多的寶貴時間。
(3)如果培訓管理者們缺乏對培訓對象在physical condition 層面的細心考慮,培訓對象接受培訓的最終效果也會大打折扣。因此,培訓現場的組織者們也要提前在培訓對象的桌子上面整齊地擺放好適量的飲用水,以供培訓對象在接受培訓的過程中飲用。同時,我們也要提前把培訓現場中的空調調試到合適的溫度,以確保培訓對象在一個舒適的教室溫度下接受培訓。從以往培訓活動現場的情況來看,大多數培訓教室中的空調溫度都調的過低,使得培訓對象在培訓過程中感到身體極為不適,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培訓對象接受培訓的效果。
(4)由于數字投影儀在開打之后要有一個預熱的過程,因此,培訓管理者們應該在培訓講師來到培訓場所之前就將培訓場所中的數字投影儀打開預熱,以便節約培訓講師進行培訓設備準備的時間。此外,培訓現場的組織者們也要關注一下坐在培訓教室后面幾排的培訓對象們是否能夠清晰地看清數字投影儀投射出來的膠片內容,如果尚不夠清晰的話,培訓管理者們可以試著關掉培訓教室前排的燈光。這樣,教室后排的培訓對象們便能夠更加清晰地看清投射出來的膠片內容了。
摘 要 培訓效果評估是培訓工作的重要環節,也是難點。科學有效的培訓效果評估,能查找出培訓工作中的不足并加以改進,為下一次的培訓提供經驗,提高培訓質量,提升人力資源管理水平。
關鍵詞 培訓效果評估 難點 對策分析
員工培訓是現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內容。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培訓在人力資源開發中的巨大作用,希望通過加大員工培訓,達到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目標。現實中,很多企業往往只重視培訓的開展,卻忽視培訓效果評估。究其原因,很多企業沒有建立相應的培訓效果評估制度,或者雖已建立但難于執行。而且,開展效果評估加大了培訓管理者協調工作的難度和工作量。另外,培訓效果不易量化,有的培訓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顯現成效,這更加增加了培訓效果評估的難度。如何建立一套培訓效果評估體系,通過科學合理的評估培訓效果,找出培訓中存在的問題,改進下一步的培訓工作,是培訓管理者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
企業要開展好培訓效果評估,應該緊密圍繞參加培訓的人員從參加培訓至培訓結束后返回工作崗位的這一動態過程,來組織效果評估。具體來說,就是讓講課的培訓師、參加培訓的學員本人、學員上下級等跟學員有密切工作關系的人來對其培訓后的工作表現進行評價,從而據此判斷培訓效果情況。
一、培訓師評估
培訓師評估是指培訓師在做課堂培訓時,根據培訓學員對講課內容的掌握情況做出的評估。在課堂上,培訓師可以就所講內容進行提問,讓學員回答,如果學員對答如流,則可以判斷學員對講課內容掌握較好,培訓效果較好。除了提問,也可組織課堂討論,并注意觀察學員的發言情況,以此來評估培訓效果。除了在課堂上師生互動,培訓師也可以組織隨堂考試,根據考試成績來檢測培訓效果。對于需要學員動手進行實際操作的培訓項目,比如消防培訓中滅火器的使用,培訓師可讓學員親自動手操作,通過觀察學員操作的熟練程度來判斷培訓效果。
采用這種方式來評估培訓效果,需要培訓管理人員在培訓開始前和培訓師充分溝通,提前做好相應計劃。需要說明的是,由于培訓時間有限,如果學員較多,培訓師就不太可能和所有學員一一互動,只能以點代面來判斷整體的培訓效果。這種情況下得出的結論往往有一定的片面性。
二、自我評估
自我評估就是培訓結束后,參加培訓的學員就自己對培訓內容的理解和掌握情況進行思考、總結,根據這種總結來判斷培訓效果。這種評估可采用培訓總結的方式進行,讓參加培訓的人員圍繞培訓內容撰寫培訓心得體會,總結自己的培訓收獲。這種方式簡單易行,便于操作。難點在于要讓學員客觀、真實的反映培訓效果,既不夸大,也不縮小。只有這樣,其評估結論才有可參考性。
三、崗位關聯方評估
崗位關聯方是指與組織中某一崗位有業務聯系的其他崗位,比如某一崗位縱向上的上級、下屬,橫向上的其他有業務交叉的人。崗位關聯方的評估,就是在培訓結束后一定期限內,由這些人對參加培訓者基于其工作表現對其進行培訓效果評估。這種評估的優點在于評估人能根據被評估人參加培訓前后工作表現的變化情況,判斷出其培訓效果。比如,崗位操作更加熟練了,產品合格率提高了,工作效率上升了等等。工作態度、技能有顯著、正向的提升,則f明培訓效果良好。反之,則說明培訓效果一般。
崗位關聯方評估從多個角度對參加培訓人員進行培訓效果評估,其結果具有一定的全面性、客觀性。在設計培訓效果評估表時,宜采用半結構化,既要設計固定的評估選項,又要給評估人一定自由度,讓其根據切實感受來撰寫相關評語,更大限度地實現全面、客觀評價。這種評估方法因涉及到的人員較多,所以實施起來比較繁瑣,費時費力。
四、績效評估
績效評估是通過對參加培訓人員的工作績效情況,來判斷其培訓效果。通常情況下,員工參加了崗位技能培訓后,其工作能力必然得到提升,從而促進工作業績的提升。如果參加培訓后其工作業績有明顯提升,則說明培訓起到了積極作用。現如今,企業大多開展了績效考核工作。根據績效考核的結果,能夠確定特定培訓項目的培訓效果是否對其工作能力提升起到促進作用。
五、結語
培訓效果評估確實是培訓管理工作中的一個難點。各企業具體情況縱然千差萬別,但希望通過培訓取得良好效果的目的是一致的。只有培訓效果達到了,才能提升員工的職業能力,最終轉化為企業的生產力。培訓管理工作者若能結合企業實際,選擇科學合理的培訓效果評估方法,對培訓效果進行精準測量,找出培訓中存在的問題,不斷改進和推動培訓工作向更高的水平邁進,從某種意義上說,也實現了從粗放管理向精細管理的轉變。這對提高培訓工作,提高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水平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關鍵詞:培訓管理 重要性 問題 對策
一、事業單位員工培訓管理的概述
和諧社會的發展對公共事業服務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事業單位本身是由國家出資建立的非營利性團體,其工作目的是協助各級國家機關更好地為社會公益事業服務。事業單位員工為了跟上時代變遷步伐,更加勝任本職工作就必須不斷與時俱進,通過各種形式、各種方式給自己“充電”,而參加各種能夠提高各方面素質的培訓就是其中的一條主要途徑,隨著培訓效果顯著增長,國家機關對事業單位人員培訓工作越來越重視,培訓管理工作也在近些年逐漸演變為一門獨立的學科。
我國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培訓管理工作起步比較晚,近年來才單成體系,還不夠成熟和完善,所應用的理論、方法和技術大多是在模仿西方發達國家,在培訓管理方面還普遍存在一些共性問題,造成投資和回報率不成正比、事倍功半的現象。
目前,我國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培訓管理工作正在經歷一場深刻變革,只有分析好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培訓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采取有針對性的改進措施才能夠逐步建立起科學、合理的有效培訓機制和體系,真正實現培訓目的,體現培訓的意義之所在。
二、事業單位員工培訓管理的重要性
(一)提高事業單位員工的工作履職能力
履職能力指履行崗位職責發揮自身作用的能力。自身能力的不同是換崗、晉職的主要原因,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培訓是事業單位員工更新知識、拓寬視野、提高各項技能、增強自身競爭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為了避免被社會淘汰,只有不斷地學習政策、法規和業務等多方面內容,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時,履行好本職工作。
(二)提升事業單位員工綜合素質,減少工作失誤
據統計研究調查,工作中出現的錯誤百分之八十是因為工作人員不懂相關法律、政策、法規或者違反相關操作程序造成的。培訓可以使事業單位員工更清楚的了解相關法律、法規、政策,提升綜合素質,減少各種工作錯誤率,掌握正確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
(三)增強集體榮譽感,提升集體凝聚力
通過培訓可以增強一個單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一個優秀的單位領導者必須是一個好的培訓師。不但要重視對員工的培訓管理還要通過言傳身教把單位的工作精神、服務宗旨、價值取向、發展戰略、文化氛圍傳遞給每一個單位員工,使整個單位團結起來,形成一種勇往直前的凝聚力,打造一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精英團隊。
三、事業單位員工培訓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培訓目的不明確、流于形式
目前,針對事業單位組織的培訓有很多,各級部門會層層下達培訓指標,納入年底工作考核,但在實際工作中,培訓往往變成了一種單位福利,被培訓人借此機會外出旅游,或者流于形式開開會、讀讀文件等,這種走走過場的培訓失去了培訓的意義,根本無法達到培訓的效果,反而勞民傷財。
(二)培訓內容單一
培訓內容往往囿于理論,缺乏實際的可行性。比如:國外某些先進做法,相關法律法規修改綱要等,這類培訓所闡述的大道理與實際工作銜接不上,缺乏對實際工作的指導意義,沒有達到對員工的因材施教、因需施教,參加培訓人員各方面提高效果不明顯、實際意義不大。
(三)培訓體系不完善
1、沒有建立起培訓的長效機制
有些事業單位培訓的出發點是因為工作上出了一些問題,單位領導想通過培訓來提高員工綜合素質并解決這些問題;還有的單位領導覺得沒有時間鍛煉和培養員工,想通過幾星期甚至幾天的培訓時間來培養一些業務骨干,以至于缺少長期的培訓規劃,對培訓管理工作投入不足,導致培訓效果不理想。
2、培訓沒有針對性,不分層次
事業單位培訓經常出現這樣一種情況:各部門不同級別、分管不同業務的人員坐在一起參加培訓,學習相同的課程,缺乏針對某些特殊管理行業的特殊學習。
4、對新員工培訓的重視力度不夠
目前事業單位實行面對全社會招考制度,招入后對新員工實行初任培訓。有些事業單位只是對新招入的員工進行幾天理論和崗位知識技能培訓,內容片面籠統,忽略了崗前培訓的重要性。
(四)對培訓后的評估工作不重視
1、培訓總結形式化、敷衍了事
有些事業單位在培訓結束后,要求參加培訓的個人寫一份培訓報告,由相關部門負責匯總,寫成培訓總結。在此過程中,很多被培訓人員認為寫個人培訓報告毫無意義,沒有認真總結,草草幾句話,敷衍了事,導致負責培訓匯總的人員也拿不出更有借鑒意義的建議。
2、缺乏培訓后的跟蹤
事業單位員工培訓一般都是隨著課程的結束而結束,培訓部門沒有繼續追蹤受訓者培訓收獲的情況和是否在工作過程中運用了新理論、新技能情況,被培訓人員如遇到一些問題也無法向培訓講師詢問。
四、針對以上問題采取的對策
(一)轉變陳舊觀念,樹立培訓的新理念
事業單位領導要提高對培訓工作的重視程度,把“培訓是階段性、程序化的短期過程”這種陳舊的觀念,轉變為“培訓是全方位、隨時性提高全體員工各項素質的手段”。充分認識到培訓是單位的義務和責任,接受培訓是單位員工的權利。這種權利和義務的有機結合能更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如果不把培訓工作做好,實際上是對員工的不負責任。事業單位通過科學合理的培訓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全體員工的潛能,只有充分認識到培訓的重要性,并帶頭做好培訓管理工作,才能不斷提高培訓工作質量,達到培訓效果。
(二)完善培訓體系,健全培訓制度
1、各層次、各部門、各崗位要分開培訓
不同層次、不同崗位的員工對培訓內容的需求不同,應根據知識的類別,分層次進行培訓。在設計培訓內容時要充分考慮到因材施教和因需施教。
2、重視培訓的持續性,提高培訓投資比例
事業單位領導要用戰略性的眼光來培養人才、強化人力資源培訓。注重培訓的持續性,加大培訓投資比例,把造就和培養人才作為重中之重,擺在首要位置。
3、建立健全培訓制度
制度是為不遵守制度的人所設立的。如沒有完善的獎懲措施,培訓制度就得不到重視,如同虛設。事業單位應根據實際情況建立健全切實可行的培訓管理制度,并與績效考核、獎懲制度掛鉤,提高全員的重視程度。
(三)成立科學先進的培訓機構
事業單位應成立專門的培訓科室,對培訓工作進行管理。培訓科室要有層次、有針對性地把培訓工作分為三部分:領導層管理能力培訓、中層干部技能培訓、普通員工素質培訓。培訓科室要根據單位員工的實際情況制定周密、詳細的培訓計劃,設計好培訓課程和科目,并根據單位工作需要隨時進行調整;認真執行培訓計劃的同時還要做好培訓監督工作;要邀請專業講師,保證授課質量;要多為被培訓的員工提供親身實踐的機會,并及時強化被培訓員工的學習效果。
(四)采取多樣化的培訓方法
事業單位應根據每次的培訓目標、培訓對象、信息化程度等多方面因素采用靈活多變,效果最佳,效率最高的培訓方法,而不是機械呆板的沿用一塊白板、一支筆的傳統教學方式。例如:鋪設局域網,對員工進行網絡培訓。這種方法不受時間地點的制約,又可以達到自行控制學習進度、學習時間等目的,還能夠節省旅餐費、住宿費等開資。目前,現行的培訓方法很多,其中包括:脫產培訓、視聽技術、講授法、遠程教育培訓、情景模擬、計算機輔助培訓、實際案例分析、程序化教學等。這些培訓方法都有各自的優、缺點,事業單位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加以選擇。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做好培訓管理工作是事業單位各項工作中的重要工作之一,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對事業單位員工各項素質的要求會越來越高,培訓教育的重要性也就越來越大,事業單位領導要充分考慮到每位員工的發展方向,激發員工參加培訓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通過各種各樣科學、合理的培訓提高全體各方面素質,形成合力,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為社會公益事業服務。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