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最新的審計法范文

        最新的審計法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最新的審計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最新的審計法范文

        關鍵詞:多尺度紋理,最小二乘方法,深度估計

        中圖分類號:TP391 文獻標識號:A

        The Least-square Depth Information Estimation Method based on Multi-scale Texture Features

        NIU Lianding1, CHEN Tingting 2, ZHANG Lizhi2

        (1 Network and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enter, 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Harbin 150028, China;2 Department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Harbin 150028,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advantage of low cost and high efficiency for 3D display market, the technique of 3D scene reconstruction from 2D scene image has been the main research contents in the field of image processing. For the 3D reconstruction, the extraction of depth cue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ntents. Therefore, the paper proposes a least-square depth estimation method based on multi-scale texture features, which can better describ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exture features and the scene depth.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constructing multi-scale model and texture filtering, the paper captures the features of the texture gradient and texture variations as the training sample sets, and then trains these samples to get the relationship parameters between texture cues and scene depth, which can finally be applied to estimate the depth of the test sample set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performs well in scene depth information extraction.

        Keywords: Multi-scale Texture; Least-square; Depth Estimation; Texture Feature

        0 引言

        由于三維影像可以帶給受眾更加逼真的臨場感,在各領域中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1],市場潛力巨大。然而,三維視頻制作成本高、技術難度大、現實周期長等問題,限制了資源的供應,無法滿足市場需求。為了解決這一矛盾,通過獲取二維影像的深度信息,并利用該信息將現有二維影像三維化處理獲得三維影像,成為解決三維顯示內容不足的一個重要手段。該方案不但可以降低制作成本,縮短制作周期,還能夠充分利用現有的影像資源避免資源浪費。自2003年,德國Christoph Fehn提出了基于深度圖繪制DIBR(Depth-Image-based Rendering)[2]的三維圖像生成方式后,深度信息即已提取成為實現二維影像三維化的關鍵技術之一。

        場景深度信息是指在空間上場景對象與圖像物理成像焦平面的實際距離。二維場景圖像的紋理變化、紋理梯度、顏色都能給人們提供良好的深度感知。通過比較一紋理區域在不同尺度下的位置、大小、方向,估算出紋理區域的相對位置關系,進而得到相應紋理區域的場景深度。Knorr等提出了利用圖像紋理梯度線索來提取深度的方法[3]實現深度估計。對于室外場景的轉換得到了較好的重建質量,但由于線索單一,對室內場景圖像效果較差。Malic,Saxena[4-5]等人,根據景物對象在不同深度上存在著紋理及陰影差異,通過建立馬爾科夫隨機場模型,監督學習方法訓練參數,從而估計圖片場景深度。Derpanis等人則從時空方向能量對動態紋理進行描述[6],提出利用方向濾波器的能量響應對視頻進行處理,按照不同的等級對運動的形式進行定向分析。

        基于對紋理特征的研究及優化算法的總結,提出了一種基于多尺度紋理特征的最小二乘深度估計方法。該方法采用了紋理濾波器分別對圖像的紋理梯度、紋理漸變、顏色進行濾波,用以捕捉圖像不同尺度的紋理能量作為特征,通過訓練得到紋理線索與場景深度間的關系參量,并利用該關系參量來估計特測試樣本的深度。

        1多尺度紋理特征提取

        二維圖像是三維場景在二維平面上的投影。在投影過程中丟失了大量的三維信息,其中不僅包括深度信息,還包括真實物體的形狀等幾何信息。只有充分挖掘二維圖像中殘留的信息,才能重構三維場景。因此,通過構建多尺度模型,捕捉多尺度紋理特征實現二維圖像的深度信息估計。

        在研究中,以宏塊為基本處理單位,通過計算圖像中的所有宏塊的深度值,獲得整幅圖像的深度信息。首先,將圖像劃分成固定大小的宏塊;然后,對于任一宏塊構建多尺度模型;最后采用濾波器模板對該多尺度模型中的每個宏塊進行卷積,進而求得該宏塊的多尺度紋理特征。

        1.1多尺度模型構建

        單目二維場景圖像的局部特征并不能夠完全正確地反映場景對象中某一宏塊的深度值,因此需要引入與之相鄰的局部特征或全局特征才能正確估計圖像的深度信息。因此,為了獲得更多圖像本質特征,引入了尺度空間的思想[7-8]。構建如圖1所示的多尺度空間模型,采用多尺度分析法獲得二維場景的本質特征。

        圖1 多尺度模型

        Fig.1 the multi-scale model

        在觀察物體時,隨著物體和觀察者之間的距離不斷地變化,視網膜感知到的圖像信息也是不斷變化的,通過綜合分析這些不同的視覺信息可以獲得被觀察物體的本質特征。多尺度空間分析思想是根據人眼觀察事物的這一特點,在圖像信息處理過程中引入一個尺度參數(如物體和觀察者之間的距離),通過不斷變化尺度參數獲得在不同尺度下的圖像信息,然后綜合分析這些信息深入地挖掘圖像的本質特征。多尺度空間分析方法對于深度特征提取具有重大意義。如圖1中,A0、B0、C0分別是三個尺度下的圖像宏塊。對于宏塊A0,僅通過其本身特征來推斷其深度信息是不可能的。而B0、C0提供了不同尺度下的圖像特征,通過綜合分析這些全局信息可以更好地推斷出宏塊A0的深度信息。

        在對圖像中景物深度信息判斷過程中,發現相鄰宏塊的特征對目標宏塊的深度估計也具有很大貢獻,可以約束相鄰宏塊之間深度的依賴關系。因此,將宏塊A0、B0、C0的上、下、左、右四個相鄰宏塊包含在多尺度模型中。這樣不僅可以將與目標宏塊直接相鄰的宏塊的特征引入深度判斷,而且還可以將較遠的宏塊的特征引入深度判斷。

        最終構建了宏塊A0的多尺度模型,共計5宏塊/尺度×3尺度=15個宏塊。

        1.2 紋理特征提取

        紋理是一種反映圖像中同質現象的視覺特征,體現了物體表面共有的內在屬性,包含了物體表面結構組織排列的重要信息以及其與周圍的聯系[9]。在圖像的分析中將描述這種灰度變化規律的數字特征稱為圖像的紋理特征。

        紋理的變化在人眼視覺感知深度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10]。圖像紋理線索作為深度提取的主要因子之一,在人眼視覺深度感知過程中發揮著關鍵性的功能主導作用。隨著深度的變化,圖像紋理在視覺中的變化是很明顯的。紋理分析方法廣泛應用于視頻圖像恢復、圖像增強、三維立體視頻制作等。因此,采用Laws濾波器以及紋理梯度濾波器濾波的方式獲得紋理特征。

        由于Laws濾波器[11]檢測均值(Level)、邊緣(Edge)、斑點(Spot)等諸多信息簡單有效,至今為止仍被廣泛用于分割與模式識別等領域。本文采用3階Laws模板(如圖2所示)對圖像的灰度通道進行濾波,以獲得圖像的灰度紋理變化信息;采用圖2中第一個模板對圖像的兩個色度通道濾波,以獲得色度通道的紋理變化信息。

        圖2 Laws模板

        Fig.2 the Laws’ Mask

        紋理梯度偵測器是用于檢測圖像紋理方向的一組濾波器模板。圖3中給出的是間隔為30°方向偵測器,將0~180°的空間劃分成6個方向,考慮到紋理方向不存在正向與反向之分,可以通過這組偵測器將紋理分析具體歸結到6個方向上來處理。

        圖3 紋理梯度濾波器模板

        Fig.3 the mask of texture gradient filtering

        將上述9+2+6=17個濾波器 ( )與圖像宏塊 卷積并求其能量。式(1) 中,k=1時為絕對能量,k=2時為平方能量和。這樣,每一個宏塊獲得34維特征向量。

        (1)

        再將多尺度空間模型與紋理特征提取方法相結合。即采用式1所示的方法,對于每個目標宏塊i所建立的多尺度模型中的15個宏塊,進行紋理變化、紋理梯度等特征的提取,最終獲得34×15=510維可以反映其深度信息的特征。利用這些特征,采用模式識別的概率模型來估計場景對象深度。

        2 基本算法模型

        模式識別起源于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隨著計算機的出現和人工智能的興起,在六十年展成為一門重要的學科,并廣泛應用于代數、矩陣論、概率論等其他領域。模式識別是研究圖像或各種物理對象的分類與描述的實用性科學,是將每一具體事物正確地歸入某一類別。可以說,模式識別是模式空間經過特征空間變換到類別空間的一個實現過程。

        將深度估計引入模式識別,即把深度估計問題歸為模式識別問題,深度即是離散的擬要識別的模式類。對訓練樣本集和待估計的測試樣本集內圖像分別進行特征的提取;以貝葉斯原理為基礎建立分類器進行分類決策模型;然后,根據最小二乘方法訓練模型參數,使得基于這種分類決策對被識別對象進行分類所造成的誤差要盡量趨小;最后,利用所得模型參數完成深度估計,生成待估計測試樣本的深度圖。

        2.1 基于模式識別方法的深度模型

        利用模式識別分類方法,對已有的真實深度圖像和二維場景圖像進行監督訓練,在本實驗中參考Saxena的數學模型方法,將訓練樣本圖像分成 個宏塊單元,選取三個尺度的紋理能量作為訓練樣本集的紋理特征,并將訓練樣本同一行的紋理特征進行相關組合,構成特征矢量,研究樣本集中場景圖像深度與紋理能量之間的關系模型,模型數學表達如式(2)所示[12]:

        (2)

        這種算法是針對宏塊的深度值屬于每一類進行決策。式中 是歸一化常數; 是宏塊 的特征矢量; 是宏塊 的真實深度值。 表示真實深度的方差,用來衡量深度對于紋理能量特征的不確定性。大多相片是由水平安裝的相機拍攝,每行具有不同的布局。因此,對不同行 采用不同的參數( , )。針對同一圖像中不同行場景布局的不同,所需訓練的行參數也不盡相同,并用 來表示每一行的參數矩陣, 的估計是通過 的極大似然函數來獲得。將其他參數看成已知,則 的最大似然估計即為求解線性最小二乘問題的真實結果。

        2.2 基于最小二乘的參量估計

        最小二乘法是一種數學優化技術,通過最小化誤差的平方和來尋找數據的最佳匹配函數,進而簡便求得未知數據,并使得這些計算數據與實際數據之間的誤差平方和達到最小值。

        利用最小二乘法的思想,根據估計深度值與真實深度值之差的平方最小來估計最優參數矢量 ,滿足式(2)中概率最大的估計深度值即為二維場景圖像在三維場景中的最適深度。式(2)中, 表示滿足二維圖像宏塊的深度值取值概率,因此通過確定式中 的最大值,就可確定該宏塊最有可能的深度值。同時,又根據指數基本性質,可知若使得 取最大值,則需要滿足式(2)中 的取值為最小,并且式中 ,因此,就要使其中 取值達到最小,此處可令:

        (3)

        那么滿足關系式 取值為最小,即需使:

        (4)

        根據矩陣的基本性質,利用最小二乘方法,對式(4)求導可得:

        (5)

        為滿足式(4)中 取最小值,令 ,則:

        (6)

        從而得出二維場景圖像的紋理特征與深度之間的關系參量:

        (7)

        2.3 深度估計

        由式(7)得知,參數矩陣 與紋理特征 有著直接的關系。如前所述,每個宏塊的紋理特征 都是510×1維特征向量,參數矩陣 則為1×510的特征矩陣。在進行深度估計時,可以認為深度 是宏塊 的紋理特征矩陣的非線性組合。這樣,參數矩陣 就是不同的權值組合,每一權值就是其相應的紋理特征對深度的影響程度,進而得到深度值如式(8)所示:

        (8)

        3 實驗結果與分析

        在Matlab2011b環境下通過仿真驗證方法的有效性。選取400幅1 704*2 272像素的二維圖像及其真實深度圖為訓練集,133幅1 704*2 272像素的二維圖像及其真實深度圖作為測試樣本集。場景中包括人造環境(樓房,街道等),自然環境(森林,灌木叢等)。

        試驗中,為了權衡由宏塊大小所帶來的訓練速度與深度的統計特性的顯著性之間的矛盾,將圖像分成17×32像素的宏塊。實驗結果如圖4所示,其中(a)為原始圖像、(b)為本方法得到的二維場景圖像深度估計結果、(c)組圖像是激光掃描設備得到的二維場景圖像的真實深度圖像,深度范圍是在0~81m,對于超過81m的深度都將記為81m。

        (a)原始圖像 (b)實驗結果 (c)真實深度

        (a) original image (b) result of our method (c) real depth image

        圖4 實驗結果

        Fig.4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4 結束語

        本文中,提出了一種基于多尺度紋理特征的最小二乘深度信息估計方法。該方法通過建立多尺度模型、采用了紋理濾波器對圖像的紋理梯度、紋理漸變、顏色進行濾波,捕捉圖像不同尺度的紋理能量作為特征, 并通過訓練得到紋理線索與場景深度間的關系參量,該關系參量可用來估計特測試樣本的深度。

        實驗結果表明,該方法可以獲得較好的深度信息提取效果,且對場景結構及空間布局要求較低。但對于紋理輪廓不明顯,深度值高度接近的圖像,很難得到一個理想的深度圖。因此,在未來的研究中將重點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在深度特征提取方面,可以嘗試使用其他特征,并且可嘗試結合其他特征不同的特點,分配不同的權重。其次,在模式識別方法模型方面,可以嘗試更好的方法來研究特征和深度信息之間的關系,建立不同的更加有效的模型。

        參考文獻

        [1] KARSCH K,LIU C, KAN S B Kan, Depth extraction from video using non-parametric sampling [C] // Computer Vision, Florence: ECCV, 2012: 775-788.

        [2] FEHN C. A 3D-TV approach using Depth-Image-Based Rendering (DIBR) [C]// Proceedings of Visualization, Imaging and Image Processing, Benalmadena: [s. n.] 2003:482-487.

        [3] KNORR, IMRE S, OZKALAYCI E, et al. A modular scheme for 2D/3D conversion of TV broadcast [C] 3DPVT 2006, North Carolina: IEEE Computer Society,2006: 703-710.

        [4] MALIK J, ROSENHOLTZ R. computing local surface orientation and shape from texture for curved surface[J]. Intermation Journal of Computer Vision, 1997, 23(2):149-168.

        [5] SAXENA A, SCHULTE J, NG A Y. Depth estimation using monocular and stereo cues [C]// 20th Int'l Joint Con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yderabad: IJCAI, 2007.

        [6] DERPANIS K G, WILDES R P. Dynamic texture recognition based on distributions of spacetime oriented structure [C]//Proceedings of the IEEE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CVPR), California : CVPR 2010,2010(6):191-198..

        [7] WITKIN A. Scale-space filtering [C]// Proc 8th Int Joint Conf Artificial Intell, Karlsruhe: [s.n.], 1983: 1019-1021.

        [8] 孫劍, 徐宗本. 計算機視覺中的尺度空間方法[J] . 工程數學學報, 2005.22(6):951-960.

        [9] HARALICK R M. Statistical and structural approaches to texture[J].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1979, 67(5) :786-804.

        [10] Gibson. The ecological approach to visual perception [M]. London: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986.

        第2篇:最新的審計法范文

        關鍵詞:會計審計;風險;信息化;對策

        前言

        互聯網的使用應該是21世紀中最重大的事件,信息化的時代帶給我們更加便利的生活,以及更高效的工作。并且已經逐漸深入到生活中的細節當中,會計審計工作的信息化是現在的必然發展趨勢,通過信息化的審計對策解決風險因素,是相對有效的方法,對于提高審計工作的質量以及效率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由傳統的審計方式向信息化發展的轉變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很多過渡時期的問題,及時的解決才能夠保證審計工作的順利開展。

        一、分析會計審計中的風險因素成因

        (一)審計法律跟不上市場的經濟變化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發展速度一直相對較快,而市場的經濟體制也在不斷地變化,激烈的競爭給企業造成了一定的壓力,面臨這樣的壓力企業應該通過提高自身的競爭力來適應現在的市場環境。但是也有一些企業管理者急功近利,為了獲取更多的利益而不擇手段,篡改企業的會計數據,這樣的做法雖然能夠得到暫時的利益,但是實際上是在阻礙會計審計的正常工作,給會計審計部門平添工作壓力的同時,還不利于企業的穩定發展;而相關的審計法規跟不上市場的經濟變化,沒有做到及時的更新完善,就會有人鉆法規的漏洞,實施不法的行為,而審計法規又不能對其進行監管,也就造成了會計審計的風險因素。

        (二)審計人員達不到審計的專業要求

        現代化的發展趨勢對于審計的工作人員也有較高的要求,工作人員的專業性過關才能夠及時解決審計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滿足現代化影響下審計工作的實際順利開展。但是現在的很多審計人員都沒有辦法達到要求的專業素養,首先體現的就是工作人員的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不相匹配,很多審計人員經過國家的專業培養學到了很多的審計理論知識,但是實際情況總是會和理論知識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導致審計人員沒有能力及時解決實際工作中出現的問題,相對應的就影響了審計工作的正常開展,并且增加了審計的風險因素;其次的體現在于審計改革后,絕大多數審計人員對于現代化的審計方法掌握得不好,嚴重影響其正常的工作效率,導致審計工作風險因素加大;最后體現出的就是審計人員對于審計工作的責任感不強,在實際工作中沒有做到嚴謹以待,導致會計審計的數據容易出現誤差,也相應的增加了審計的風險因素。總之,審計人員的專業技能掌握程度以及工作態度都會給審計工作帶來一定的影響。

        (三)審計方法應對不了增多的工作量

        對外開放的國家政策為我國帶來了很多的經濟效益,但是與此同時與國際的往來密切也相應給審計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與國外的經濟交往意味著審計的對象變得更加多樣化,語言以及文化上的差異,會加大溝通的難度,也相應的增加了審計的工作量;另外審計內容也會相應的變得多元化,工作量的增加也是在推動審計工作現代化的發展,傳統的審計方法已經應對不了逐漸增加的審計工作量,而且審計人員在進行審計時還要注重考慮國內和國外不同的審計方式等問題,這些都會直接增加審計風險的發生。審計內容的增加導致現在的審計工作大多采用抽樣審計的方式,但是抽樣的缺點就是會產生不可避免的誤差,而且這種誤差是沒有辦法從根本上解決的,除非實施全面的會計審計。審計內容多,審計誤差不易解決是當今審計工作中的一大難點,更是造成了很大的風險。

        二、討論對應的信息化審計補救措施

        (一)完善相關的審計法律法規

        針對經濟發展迅速,而經濟體質也相應的發生了變化,審計的法律法規卻沒有相對應的更新問題,國家以及企業應該相互配合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現存的法律法規對于改革后的經濟體制,存在一定的漏洞,導致企業的審計工作缺失一定的公正性,不僅是對企業的發展有影響,對于整個市場的經濟發展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國家應該首先出臺相對應經濟體制改革之后的審計法規,是更加全面并且能夠適應當今體制的,新法規中應該能夠明確的解決目前存在的審計方面的問題,降低審計工作的風險因素;而企業也應該意識到審計工作公平公正的重要性,根據自己的實際操作,為國家審計法規的制定提出一定有效的建議,與國家有效的配合。提高審計工作的質量、效率,為企業的穩定發展做出相應貢獻,并且通過穩定發展促進市場中的整體經濟發展。

        (二)加強專業的審計相關培訓

        針對現代化的發展,應該對審計的工作人員進行相關的培訓,正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即便是經驗豐富的審計人員在面對信息化的新技術時,也會有一定的學習空間,因為不同的領域之間的相互碰撞,不僅是帶來了便利的工作方式,同時也帶來了新的學習內容,想要在現代化改革中依舊將審計工作順利的進行,就需要及時對審計人員進行培訓,使他們的專業知識能夠支撐新的審計方式。而培訓的主要內容應該包括兩個方面,其一就是相應提高審計人員的專業知識,因為隨著經濟變化,審計工作的內容以及對象都發生了相應的變化,以不變應萬變的方式已經不足以滿足當今的審計工作,與時俱進學習最新的審計方法是必要的發展趨勢;其次就是學習一定的現代化技術,充分掌握現代化的手段,再配合專業的審計知識,能夠使審計工作的效率以及質量得到明顯的提高,有助于企業健康發展。

        (三)利用合理的審計信息化手段

        現代化的發展對審計工作的質量以及效率均有明顯的促進作用,首先因為審計工作的內容以及對象變得越來越多,給審計工作的順利開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礙,而且現在經濟發展迅速,市場上幾乎每天都會發生一定的變化,利用信息化手段進行審計工作,不僅能夠實現實時的資源收集,還能夠構建出更加完善的審計系統,使其功能更強大。完善的審計系統可以對審計工作的全程進行實時監控、動態管理,動態的管理方式增加了審計的整體協調性,能夠通過控制降低審計工作中的風險因素,其次信息化的手段還能夠實現風險預防,就是針對風險因素實施必要的預防措施,在根源上避免審計錯誤的發生,有效的提高審計工作的質量以及效率。

        三、結語

        綜上所述,會計審計中確實存在很多的風險因素,審計人員的專業素養不夠、工作態度不認真是工作人員造成風險的因素,審計工作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也會發生一定的變化,但是工作人員如果不能相對應與時俱進的學習新的審計法律法規以及審計方法,而仍然以傳統的方式進行工作,自然會相應增加審計的風險,通過對其進行專業性的培訓,并學習現代化的信息手段,才能夠有效的提高工作質量,還有法律法規的及時更新、積極使用信息化的技術對于審計工作是有明顯積極作用的,針對會計審計中的風險因素,實施信息化的審計手段才能夠使企業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能夠長久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林鑫.會計審計風險因素與信息化審計對策探究[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6,19:177-178.

        [2]張云.試論會計審計風險因素與信息化審計策略[J].時代金融,2015,6:155+158.

        [3]景麗.會計審計風險因素與信息化審計策略研究[J].知識經濟,2014,19:105+107.

        [4]王瑞華.基于會計審計風險原因與會計信息化審計對策的分析[J].商場現代化,2014,27:232-233.

        第3篇:最新的審計法范文

        一、內部審計的傳統職能

        1、監督職能

        監督職能是內部審計基本的職能,是企業以各種財經法規和規章制度為標準,對企業內部財務收支和經營活動進行檢查和評價,確保其財務支出和經營活動的真實性、合法合規性;檢查和監督各種預算的制定和執行情況;監督管理層經濟責任的履行情況;監督各種獎懲措施的執行情況等。

        2、評價職能

        評價職能是從經濟監督職能中拓展而來的,內部審計對企業的各種財務資料和經濟活動進行評價。它通過審查被審計部門的預算、決算和政策是否先進可行,經濟活動是否按照管理層已定的目標和決策進行,內部控制是否健全、有效,并根據評價結果提出整改建議,促進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改善,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3、管理職能

        內部審計應對董事會負責,為在業務上向董事會定期報告工作,在行政上向總經理負責并向其報告工作,為管理層的各種管理決策和管理行為提供依據,決定權在管理層不在內部審計部門,所以內部審計具有管理職能。

        二、現代內部審計的職能定位

        1、內部審計與公司治理

        內部審計在公司治理中要做好充分的溝通協調工作,協調好董事會、管理層和各個職能部門的關系。在戰略決策制定開始,內部審計需要做好充分的前期調查工作,協助公司董事會或高層管理者制定戰略決策。在戰略決策實施過程中,內部審計需要對各部門執行戰略決策的有效性進行評價;同時針對各職能部門在執行過程中遇到的向題,內部審計需要提供咨詢服務。在戰略決策實施完成后,內部審計人員要對戰略決策的結果進行分析,審計是否達到了公司的預期目標。

        2、內部審計與內部控制

        內部審計是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在一個組織內部對各種經濟活動、管理制度是否合理及有效所進行的獨立評價系統等。內部審計是對內部控制的再控制,確認內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和執行一貫性,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定體系,主要包括: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內部控制的執行是否有效確認、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等。

        3、內部審計與風險管理

        風險事項成為企業經營成敗的關鍵,內部審計應當義不容辭地擔當起風險管理自我評估的“協調人”和總體策劃者。隨著經濟不斷發展,企業間的競爭日益激烈,企業在發展中遇到越來越多的機遇和挑戰。經營風險越大,經營的不確定性導致持續經營、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等不確定性越大,風險成為影響企業目標的主要因素,管理和控制風險成為各大公司的當務之急,企業的風險管理部門成為控制和管理風險的主要部門。內部審計在企業管理中應針對風險管理部門確認風險項目識別的完整性、風險管理政策的恰當性、風險管理執行的有效性等,針對以上幾個方面進行內部審計后,提出相應改進對策,改善風險管理存在的漏洞,健全風險管理政策,規避企業的風險,提高工作效率。

        三、我國內部審計存在的主要問題

        1、對內部審計認識不足

        我國一些企業的管理層對內部審計所能提供的各種管理、服務缺乏理解,沒有把內部審計看作是企業的有機組成部分,沒有把內部審計看作是加強企業管理的必要途徑與手段,內部審計工作得不到應有的支持。因此,引起內部審計人員的任命與罷免隨意性,同時由于內部審計工作的宣傳力度不夠,引起企業內部部分職工不能正確地看待內部審計工作,致使內部審計工作得不到順利的開展。

        2、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差

        內部審計機構是單位內部設置機構在本單位負責人的領導下開展工作為本單位實現經營目標服務。受本單位的利益限制,企業的內部審計很難站在客觀、公允的立場上對企業的財務狀況做出客觀、公正、合理合法的評價。

        3、內部審計的方法模式滯后

        內審人員風險觀念淡薄,審計因素考慮較少,審計范圍較小,我國部分企業內審模式仍以賬項基礎審計方法為主,主要審計目的是“查錯防弊”,未達到以運用最新的風險導向為核心的審計方法來防范和化解風險。轉貼于

        4、內部審計人員素質不高

        目前我國內部審計人員的絕大部分是從會計崗位轉過來的知識面較單一,缺乏與生產、經營、管理等相關的知識和經驗,使得內審工作具有一定局限性,難以從實際工作的深層次上發現問題。

        四、加強企業內部審計工作

        1、提高企業內部審計的獨立性

        企業應提高內部審計機構的獨立性和內部審計人員的客觀性。內部審計部門保持其相對獨立性,內部審計機構應對組織中一個擁有足夠權力的人負責,將其主要職能限定在監督和評價之中,完善的公司治理中內部審計地位的提高。內部審計部門對審計委員會、董事會或相關機構報告審計業務工作,向組織的首席執行官報告行政工作。

        2、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的職業素質

        審計人員必須以有公正的態度,不偏不倚,避免利益沖突為基礎,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的專業勝任能力。內部審計人員必須具備綜合的知識和技能,要熟悉企業戰略、目標和計劃,懂得經營管理方面的知識。在人員的配備上,對具有財會、信息技術、工程、法律、管理等知識背景的內部審計人員要各占一定比重,形成合力。同時,企業應加強對內部審計人員的培訓,讓內部審計人員在企業內部各個不同的職能部門輪崗工作,熟悉各項具體業務流程,從而提高內部審計人員具備從事多元化產品服務的整體素質。

        第4篇:最新的審計法范文

        關鍵詞:內部審計;內部審計準則;影響;轉型

        伴隨著全球經濟結構的日益復雜化,世界各國的經濟與市場聯系日益密切。隨著金融危機的爆發,各國逐漸提高了對內部審計的重視度,內部審計的審計理念、審計內容等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發生了變化,內部審計工作亟需進行革新。為了有效的提高內部審計質量、規避內部審計風險,實現內部審計事業的可持續發展,中國內部審計協會2014年1月1日起施行新《中國內部審計準則》。新準則的推行,要求企業內審工作及時做出相應的調整與轉型,這對內部審計事業健康發展有著積極意義。

        一、內部審計的概念

        1.內部審計概念

        根據《關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將內審概念定義為,對組織內部各類控制工作及業務進行獨立性評價,對本單位以及所屬單位財政財務收支以及經濟活動是否合法進行獨立監督,并確定經濟活動是否符合相關的標準與方針,業務活動是否實現了組織的發展目標、是否合理地利用了經濟資源,通過一系列的審計工作加強企業經濟管理。現階段新的內部審計準則對內部審計重新進行了闡述,認為內部審計是一種兼具獨立性與客觀性的咨詢活動,主要通過系統性的方式方法,對組織內部的業務活動進行審查與評價,從而優化組織內部的治理結構,加強企業風險管理,實現企業的發展目標。

        2.內部審計準則的概念

        所謂內部審計準則,主要指的是各級政府機關與各類企業內部審計工作人員,在開展內部審計工作的過程中遵循的相關原則。內部審計準則是評估內部審計工作質量的客觀標準,遵循內部審計準則開展內部審計工作可以有效地提高內部審計工作的工作質量,并推進內部審計理論與實踐的發展。隨著近年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企業逐漸重視起了內部審計工作,這就對內部審計準則的科學性與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有效地提升內部審計準則的科學性,中國內部審計協會在廣泛吸納了廣大內部審計人員意見與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內部審計的實際情況,于2014年對傳統內部審計準則進行了修訂。新內部審計準則由基本準則、具體準則以及實務指南三部分組成。

        二、我國內部審計開展現狀與新內部審計準則實行的必要性

        1.我國內部審計的開展現狀

        根據我國《審計法》的相關規定,內部審計工作應在遵循國家相關安全法律法規與政策的基礎上,依照本單位與本部門的規章制度,圍繞單位與部門的經濟活動在本部門主要負責人的直接參與領導下開展內部審計工作,并獨立行使內部審計權。對內部審計工作的計劃安排、報告審批都是有相關單位與部門的領導直接做決定,內部審計人員則需要遵循領導的指示開展工作并報告工作。我國《審計法》的相關規定將我國企業與政府機關的內部審計部門定位于主要負責人領導,這種設置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內部審計機構的獨立性,對內部審計工作的進行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是在實際工作中,有些單位的領導在認識上存在著差距,設置內部審計機構只是為了應付上級,不重視內部審計的監督作用;還有一些單位的內部審計機構建立后不久便被撤銷、合并,或根本沒有設置內部審計機構,這使得內部審計工作的質量大打折扣。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目前的這種領導隸屬模式越來越暴露出其固有的缺陷,獨立性難以保證,經營者的主觀意志會影響到內部審計工作的有序進行,內部審計工作難以做到客觀公正、實事求是,起不到審計監督的作用,限制了其控制和評價作用的發揮。

        2.推行新內部審計準則的必要性

        根據我國內部審計的現狀,我們的內部審計準則必須要做出相應的改變和改動,內部審計的長期發展規劃不是很長遠,長遠的規劃和年度計劃沒有很好的結合在一起,而且內部審計的適用范圍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很多細節上還有許多要改善的地方,所以推行新內部審計準則是勢在必行的首要任務。

        三、新內部審計準則的重大變化

        1.對內部審計準則內容的改變

        新內部審計準則,要求在制度規劃、文字表述等方面與國際接軌,首先內部審計定義修訂得更加完善和科學。同時符合國際內部審計準則的要求。新準則增加了內部審計的長期發展規劃,立足于內部審計的長遠發展。把長遠規劃和年度計劃結合起來,使內部工作計劃更具前瞻性、科學性和適用性。

        2.對內部審計準則質量的保證

        新內部審計把保證和提高審計質量作為制定準則的三個目的之一,彰顯了內審質量的重要性。制定準則的依據有所改動。依據提高到《審計法》及《實施條件》的層面,彰顯了《基本準則》的嚴謹,高端和大氣。新內部審計強化了內審的客觀性、從屬性和服務型,并提出了運用系統,規范的方法,更加重視內部審計方法的科學性、現代性和規范性。

        3.對內部審計的任務和人員的改變

        新內部審計把內審的任務進一步擴大,“業務活動”不僅局限于“經營活動”,從而擴大了內審工作領域,還增加了“風險管理”的審計內容,適應了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和組織發展的需要,并對內部審準則的適用范圍進一步明確。內審機構和內審人員不得負責被審計單位的業務活動。

        四、新內部審計準則對企業內審工作的影響

        新內部審計準則,對企業審計工作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同樣也對企業內審工作造成了多方面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內審工作人員短時間內需掌握大量新內容

        新內部審計準則的調整不僅僅涉及到部分內容的調整,甚至連根本性的職業道德原則也進行了調整,可以說是發生了根本性的調整。

        (1)內部審計工作人員需要對新的內部審計定義進行深刻理解,明確新內部審計定義對職能范圍的拓展,深入分析內部審計工作在價值增值以及實現組織目標中的重要作用。在開展內部審計工作的過程中,應當將風險導向理念與相關準則進行結合,內部審計機構也應當以風險為基礎,合理開展內部審計業務。

        (2)新內部審計準則應當立足于現階段內部審計實際發展情況,對準則內容進行合理化調整,從而提升內部審計準則的可操作性。在調整過程中應當兼顧績效審計準則的經濟性以及內部控制審計準則的合理性,結合《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的相關規定,保證準則調整的科學性。

        在對準則內容進行合理化調整的過程中,還應當對內部審計人員職業道德的具體要求進行細化,刪除實際內部審計工作中可操作性較低的內容。對內部審計準則進行修訂與更新,可以有效地推進我國內部審計規范化建設,從而構建健全的完善內部審計規范體系,并保證內部審計工作質量,規避內部審計風險。中國內部審計協會結合內部審計質量評估工作,加大對新準則的宣傳力度,不斷促進新準則的有效實施,有利于實現內部審計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3)新內部審計準則所調整的內容根據內部審計的最新發展理念,提升了準則的科學性與可操作性,因此內審工作人員必須確保自己與時俱進,掌握新內部審計準則的新內容、新原理,以確保自己更快地適應企業內審工作新要求,更好地融入到內審工作中。

        2.加大了企業行業的信息指導

        隨著現階段我國內部審計準則不斷進行著完善,我國會計行業的工作也不斷依附于企業的內部協調以及管理進行著轉變。隨著我國企業經營情況的轉變以及我國審計準則的不斷完善和更新,會計報表也不斷進行著改變,不斷進行著規范與完善。

        3.強化了風險的審計概念

        在新內部審計準則中,通過相應的導向作用,對于企業在日常經營中易出現的經營風險進行著規避與監控,并著重針對現階段我國企業日常的經營中,風險種類、風險控制措施以及風險控制能力進行全面改善。從整體金融環境來講,內部審計準則的變化對企業的風險預警工作可以產生相應的提示功能。現階段內部審計工作中法律環境、監管力度等難以預測的影響因素越來越多,企業經營風險的預測也存在較大的困難,針對這一問題出臺的新內部審計準則的核心內容就是對一系列的風險隱患進行有效預測,進而幫助企業強化管理措施,對企業的經營風險進行有效轉移,降低不確定因素對企業發展的威脅。

        五、新內部審計準則下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轉型與發展

        針對新內部審計準則所帶來的調整,企業內審單位及工作人員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發展及轉型企業內審工作:

        1.加強學習新內部審計準則,進一步提升內審技巧與方法

        針對新內部審計準則所帶來的新挑戰,企業內審工作人員應該努力加強對新內部審計準則及其相關內容的學習掌握,提高企業內審工作人員的專業勝任能力。企業內審工作人員重點把握新舊內部審計準則所存在的差異之處,并努力提升自身的內審技巧與具體方法,由賬項審計人員提升為審計分析人員,以實現在審計技術上始終保持領先一步,以達到滿足企業內審工作發展的需求,否則難以對企業的審計信息的真實公允進行公開、公正、公平的判斷。

        2.深入分析及掌握新、舊內部審計準則差異所在

        企業內審工作人員應對新內部審計準則所對應的變化內容進行深入的了解與掌握,并應用于企業實際內審工作中。新內部審計準則所帶來的變化之處,不僅僅包括內部審計職能的變化,內部審計范圍、目標的變化,以及準則的適用范圍的變化等等,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IIA在最新的內部審計定義中將內部審計界定為確認與咨詢活動。內部審計的確認功能主要指的是通過監督檢查對被審計事項進行鑒證,并在見證基礎上提出相應的意見和建議。而內部審計的咨詢功能則是在確定功能的基礎上開展的,是確認功能的升華。與傳統內部審計工作監督職能的查錯糾弊功能不同,新會計準則下的內部審計工作著重強調咨詢功能帶來的內部審計價值增值。隨著現階段我國內部審計工作的全面轉型與發展,傳統內部審計工作的監督職能與評價職能無法全面地反映現階段內部審計理論與實踐的發展。因此借鑒IIA最新的內部審計定義,新內部審計準則將監督職能、評價職能轉換為確定職能與咨詢職能,從而有效的擴大了內部審計的職能范圍。

        (2)新的內部審計準則對內部審計的目標進行了界定,明確了內部審計促進組織完善治理、增加價值和實現目標的功能。并進一步確定了對內部審計工作促進價值增值、提升企業治理水平以及實現企業目標等方面的作用,從而有效地提升了內部審計的目標定位,提升內部審計在組織中的地位、影響力與層次。

        (3)新的內部審計準則對內部審計的工作范圍進行了界定,將傳統的企業經營活動審計轉變為業務活動,將傳統局限于以盈利組織為主的業務范圍拓寬到了非盈利組織。同時新內部審計準則增加了對風險管理的適當性和有效性的評價,提高了內部審計工作對企業風險的關注度。

        3.提升內審工作人員素質,強化內審管理

        (1)提升內審工作人員素質,并構建良好的內部控制氛圍。任何一企業內審管理控制制度均是以“人”為中心展開的,因此企業內審工作人員是內審管控制度得以有效落實的關鍵基礎與保障,企業應該關注企業內審工作人員專業技能的提升工作,特別是內審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也就是說,企業內審工作人員必須以新內部審計準則層面出發,突破以往的內審管控理念的約束,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促使企業內審管控制度得以高效執行。

        (2)強化企業的內審管理工作。企業內審工作是企業審計進行內部管控的關鍵環節,是企業內控的重要組成部門之一。企業內控體系建設過程中,應該力爭確保企業內控管理制度與體系的完善與健全,并從本質上規避各種風險,完善管理制度。另外,設置企業內審管理部門時,應該確保內審部門管理職責清晰,并確保內審工作人員及管理機構的獨立性,確保其應有的工作專業獨立性,以便內審工作的有效開展。

        (3)加強企業信息平臺的安全性建設。強大、完善的信息平臺,可為企業內部審計管控工作提供重要的數據支持,并全面地反映了企業實際運營及銷售數據。基于信息平臺的數據分析與管理,可以有效地發現審計日常作業中所存在的各種問題,及時、有效地規避各種財務管控風險。另外,健全、完善的信息平臺同樣能夠讓那些想要盜取或者修改企業經營信息的不法分子失去了寶貴的良機,確保企業經營正常平穩開展。

        綜上所述,內部審計準則的革新對企業內審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無論是在提升自身職業素養層面,還是在加強企業各個管理部門協調作業層面,均要求企業內審工作人員保持更為謹慎的心態,要求企業管理人員給予更大的重視,更需要企業決策層給予強大的支持。企業內審工作人員更需要深入地分析與掌握新內部審計準則所存在的差異,掌握新的內審知識、工作技巧與方法,以更好地應對新內部審計準則下的內審工作需求,更好地推進企業內審工作開展,確保企業內審管理的高效性。

        參考文獻:

        [1]呂文慧.新舊內部審計準則比較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4(13).

        [2]姚小燕.內部審計新準則對央行內審工作的啟示[J].青海金融,2014(9).

        第5篇:最新的審計法范文

        一、云會計對企業審計影響

        外部審計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對企業財報公允性與真實性的審查,為信息使用者提供可靠的會計信息,降低其面臨的決策風險。與傳統會計相比,云會計的最大特點是能夠根據使用者的不同要求為其定制個性化的服務,審計工作的開展產生重要影響。

        (一)云會計對審計環境的影響 基于目前信息失真日益嚴重,造假案件層出不窮的現狀,外部信息使用者更多的寄希望于企業的外部審計,期望借助審計人員的專業判斷力,向其披露更準確、更可靠的信息。然而云會計出現以后,企業的數據資料大多儲存在供應商提供的虛擬化數據庫中,審計人員在執行外部審計時,小部分資料可以從企業直接取得,大部分資料來源于云會計服務供應商,而供應商所提供資料的完整性、真實性以及可靠性都有待商榷。審計人員對所取得的AIS的可信性如何判斷也成為云會計環境下審計工作所面臨的問題。 此外,囊括聯機分析、嵌入數據挖掘等最新技術的審計軟件的出現,一方面減輕了審計人員的負擔,另一方面也對其提出了新的挑戰:能否實現對軟件的熟練操作是審計人員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問題。總之,審計人員首先要做到對當前審計環境的認知與了解,才能保證后續審計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云會計對審計人員的影響 云會計工作環境下,如果鑒證部門為云會計服務供應商提供的鑒證報告缺乏可信度,那么審計人員同時要對供應商提供的AIS進行審計。具體的審計內容涉及網絡和應用接口的安全性、財報內控的有效性以及軟件的可用性等。此外,隨著企業數據資料的日漸繁雜,審計人員要想快捷的篩選有用數據,獲取充分有效的審計證據,就要學會利用數據挖掘等一系列應用技術。然而大部分企業的審計人員要么只對計算機操作和軟件應用比較精通,而不具備相關財務知識;要么就是雖具備相關財務審計背景,但不熟悉計算機和軟件應用。盡管審計人員之間可以通過互相學習、共同協作來彌補這些不足,但受其知識背景與思維模式的影響,仍然難以避免交流不利狀況的出現,從而影響審計工作的正常有效開展。可見,在云會計時代,要想提高審計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降低審計風險,就亟需具有綜合素質的審計人員,尤其是在審計工作中發揮主導作用的注冊會計師,要熟悉掌握會計、管理、審計、計算機等學科的復合型知識,要屬該領域的全能專家。

        (三)云會計對審計證據的影響 審計人員為了降低其審計過程中的風險,就要保證獲取充分的審計證據,而云會計下審計證據的電子化和復雜化加大了獲取充分證據的難度。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企業同供應商、客戶之間進行交易就可直接通過互聯網,這也就形成了大量電子化、復雜化的交易,并且這些記錄都沒有具體的形式。同時,對于云會計供應商所提供的AIS,企業在審計過程中面對編譯程序以及測試軟件等相對復雜的資料,可能還是難以理解。這些記錄與鑒證資料都是審計人員進行審計的重要證據,但是由于其電子化和復雜化,可能并未引起審計人員的足夠關注,使其未能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此外,云會計下,電子化、復雜性的審計證據主要存儲于由供應商控制的數據庫中,一旦供應商提供的信息不完整或者拒絕提供數據信息,甚至與企業沆瀣一氣對其數據進行篡改,審計人員就難以獲得充分可靠的審計證據。

        (四)云會計對審計對象的影響 傳統的審計業務以被審計單位為具體的審計對象,審計內容涉及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財務收支狀況以及財務報表等相關資料。而云會計時代,具體的審計對象與審計內容都發生了變化。云會計時代,一方面,用戶擔心其信息的安全性。企業用戶與服務商之間呈多方對單方的狀態,企業與企業之間甚至與其競爭對手間可能將數據存儲于同一個供應商的數據庫中,此時,如果服務商未對各公司提供的數據實施加密技術,也未采用隔離政策對其實施隔離,那么就可能引起公司間數據的混淆,使競爭對手獲取企業的私密信息。另一方面,用戶還擔心應用接口的安全性。企業用戶如果使用了某些不安全的接口進入銀行及稅務系統,其登陸信息就可能被泄露,企業的私密數據也可能被破壞。此外,用戶還擔心服務商所提供的服務器的具體性能狀況。一旦那些性能不好的服務器發生中斷,就可能引起用戶數據的丟失。因此,外部審計的對象除了被審計單位,也包括其服務供應商;審計內容不僅涉及被審計單位的日常活動與財務數據,而且涉及其服務供應商所提供的AIS。

        (五)云會計對審計風險的影響 云會計環境下,面對日益嚴峻的審計環境和日漸復雜的審計對象,綜合能力有限的審計人員很難獲取有效的審計證據,這些都加大了審計風險,對審計工作進行指導的審計風險模型理應隨著這些影響因素的變化而變化。然而云會計時代卻仍然按照傳統的風險模型來判斷風險,其模型具體為:審計風險=重大錯報風險×檢查風險,在衡量風險水平時并未將上述影響因素考慮在內,如果在后續審計工作的開展過程中仍采用現有模型,必然會進一步增加審計風險。

        二、云會計下審計工作開展建議

        以債權人為代表的債權投資者和以股東為代表的股權投資者在進行投資時,主要依據注冊會計師出具的報告判斷被投資企業的經營水平和財務狀況,并據此作出具體的投資決策。如果審計工作者在執行審計時未能控制相關風險,為外部投資者提供了信息失真的審計報告,那么就會損害眾多投資主體的利益。因此,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出相關對策與建議,應對云會計對審計業務造成的影響,以期降低審計風險,完成審計目標。

        (一)提高審計人員綜合素質 為了適應云會計環境下審計工作的需要,應該從以下兩個方面提高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1)擴大注冊會計師考試范圍,強化對審計人員后續教育工作。目前注冊會計師考試只注重從業人員的專業知識,而對其計算機應用方面的知識沒有要求。雖然我國審計師考試中有信息系統方面,但其考試內容并不涉及財務會計方面,涉及所考的范圍比較狹窄,不能實現會計與計算機知識的融會貫通,因而很難培養選拔高級從業人員。在云會計時代,要想培養出適應時代需要的優秀審計人員,在注冊會計師考試時應注重會計、審計知識與計算機知識的綜合測試。同時,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日新月異和會計審計準則的實時更新,審計工作要適應新的變化,不斷進行學習,因此,還要加大對從業人員的繼續教育力度,保證其掌握最新的審計知識,更好的完成審計工作。(2)高校應加強對審計專業學生多學科綜合性知識的教育。會計審計等相關專業除了要掌握會計、審計等專業知識外,還要將計算機軟件應用和法律等相關課程作為必修課程,這樣才能在知識的最初學習階段積累多方面綜合知識,可以從根源上促進審計人員素質的提高和能力的提升。

        (二)改進審計方法 傳統的審計方法已經不能適應云會計審計環境的需要,審計人員在工作中要想獲取充分有效的審計證據,就要改進其審計方法。在云會計環境下,可以充分利用計算機技術,實行方便快捷的聯網審計方式。該種審計方法下,企業在發生各項經濟業務時,審計人員就能夠取得執行審計工作所需的全部資料,并且對企業進行持續審計。同時,面對審計證據不斷復雜、不斷多元的現狀,審計人員要將數據挖掘、聯機分析以及物聯網等計算機應用技術嵌入到審計軟件中,實現準確快速的理解與分析,進而獲取更多充分有效的審計證據。較之傳統的審計方法,以互聯網和云終端為載體,綜合XBRL和物聯網等先進技術的新型審計方法,不僅能實現審計結果的可靠性和高效化,還能節省審計時間,減輕審計人員的工作負擔,也為進行持續審計奠定了基礎,幫助審計人員盡快獲取審計證據。

        (三)優化審計風險模型 云會計時代的到來,使原有的審計模型已經不再適應不斷變化的風險的需要,所以應該優化原有審計風險模型。考慮到云會計服務商的AIS也是外部審計工作重要的審計對象,因此,在優化原有模型的過程中,需要將云會計服務商的AIS作為審計風險的內容之一。云會計供應商的服務為用戶帶來了便利,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帶來了風險。首先,供應商所提供的服務本身就面臨著基礎設施毀損等相關固有風險;其次,在更新云會計軟件的過程中也面臨著相關的測試風險;此外,還存在其他相關風險,比如企業數據被人為篡改的風險,網絡接口存在的不安全風險,信息在傳輸中容易被泄露的風險,網絡遭受黑客和病毒侵襲的風險以及服務人員相關素質低下等風險。雖然云會計服務商針對固有的風險設計并實施了某些具體的風險控制措施,如定期檢查基礎設施的可利用狀況,按時檢測相關軟件的安全性,對企業數據實施加密隔離保護等,但這些內控措施對控制那些固有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并不能起到預防甚至糾正的作用。因此,本文在相關信息系統風險理論基礎上,從云會計服務商與企業角度出發,構建了云會計時代具體的審計風險模型,具體見圖1。

        云會計服務商面臨的AIS審計風險和被審計單位的審計風險是云會計時代審計工作中的主要風險。云會計服務商的審計風險具體由固有風險、檢查風險和控制風險構成;被審單位的審計風險就是被審單位的檢查風險與重大錯報風險的乘積。綜合兩方面風險得出的優化審計風險模型為:審計風險=云會計服務商的AIS固有風險×云會計服務商的AIS檢查風險×云會計服務商的AIS控制風險×被審計單位的檢查風險×被審計單位的重大錯報風險。

        該優化模型首先通過對云會計服務商和被審計單位進行實際評估,分別確定其控制風險、固有風險和重大錯報風險,然后以會計師事務所規定的風險水平為標準,判斷服務商與被審計單位的檢查風險,由此來劃定具體的審計范圍,并進一步設計與執行具體的審計流程。

        (四)出臺相關審計法規 目前,云會計還未在全國范圍內得到廣泛應用,因而也沒有相關法律法規對其進行規范。云會計環境下,原有的審計方面的法律與法規已經不能適應當前審計工作的具體需要,當前環境下如果仍以原審計法規準則指導新時代的審計業務,難免誤導審計人員的工作,使審計風險不斷增大,審計目標的最終實現也會受到影響。所以,要適應當前審計環境的需要,就必須制定相關的審計法規。并且在具體的審計法規中對相關事項做出規定,如要強制云會計服務商向審計人員提供被審計單位的完整的審計資料,要嚴格規定審計人員所應具備的從業標準等。

        三、結論

        本文以云會計下審計環境的變化為基礎,分別分析了審計環境、審計人員、審計證據、審計對象以及審計風險等因素對當前審計工作造成的影響,并為云會計環境下具體的審計工作的開展提出相關對策及建議,進一步保證云會計環境下被審企業的財務報告的合法性與有效性,使投資者對具體審計工作的開展有清晰的認識,滿足投資者對信息的需求,幫助其做出科學的投資決策。

        參考文獻:

        [1]文峰:《云計算與云審計――關于未來審計的概念與框架的一些思考》,《中國注冊會計師》2011年第2期。

        第6篇:最新的審計法范文

        關鍵詞:內部審計;環境;舉措

        中圖分類號:F 235.4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 (2012)14-0142-02

        審計環境是影響審計產生、存在和發展的一切外部因素的集合,是審計工作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條件,是影響審計活動完成其自身職能的基礎。高等學校是國家經濟運行的重要環節,而高等學校內部審計工作則是國家內部審計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門。高等學校內部審計環境對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高校風險管理體系的建立、高校內部控制機制的運作都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隨著高等教育的發展和高校管理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進一步完善高等學校審計環境,對加強學校內部治理、學科建設、科研拓展及內部審計的工作理念與定位、工作范圍與模式、人員配備與素質、制度建設等諸多方面都有重要意義。

        一、加強內部審計工作的制度體系建設是完善高校審計環境的堅實基礎

        行之有效的法律保障是審計體系協調運行的基礎,更是內部審計工作的有力保障。審計工作涉及面廣、政策性強。我國審計工作從創建階段開始,就特別注重審計工作的法制化建設,始終堅持依法審計。隨著審計事業的發展,在《憲法》有關規定的基礎上,國家先后頒布實施了《審計法》和《審計法實施條例》。但對于內部審計來說,與之密切相關的某些審計法律和法規還沒有出臺或者還需要進一步修改完善,例如《內部審計經濟責任審計實施條例》、《建設項目內部審計管理條例》等制度及規定均沒有以法律或法規的形式頒布。因此,必須盡快修訂或完善內部審計條款,填補相關的法規空白,進一步完善國家法律對內部審計的切實保障,并規范審計機構與被審計的部門、單位或者人員的關系,通過法律手段化解審計關系中的矛盾。國家應該不斷建立健全審計法規,拓展審計領域,規范各類審計行為,規范審計方法,制定切實可行的內部審計評價標準的法律法規。高等學校是社會經濟運行中的重要一環,高等學校內部審計工作也是國家內部審計工作的重要方面。目前,國家各個地方都根據自身的地區特色建立了一些地方法規來指導內部審計工作,有些內部審計工作已經取得了較大的成果,但是總體上還是缺乏一個統一而具體的評價標準。有了統一具體的評價標準,責任的界定也將有據可循,更將為完善高校內部審計環境奠定堅實基礎。

        二、加強高校內部審計的研究環境是完善高校審計環境的有效前提

        (一)引導高校審計理論研究

        高校審計的研究的廣度與深度都存在一定的差距,迫切需要加強。國家和學校都應該通過提供研究經費等方式鼓勵這方面的研究,形成爭鳴局面,進而產生足夠的研究成果并形成學科群。目前,我國高校內部審計尚處于一個變革階段,內部審計的地位、范圍、職能都在發生變化。內部審計對象的特定性,要求高等學校審計應具備獨特的審計理論。

        (二)引導高校審計實務研究

        在實務研究中,要積極創新審計工作方法,在傳統模式審計的方式下,嘗試提高定量分析的精確性與定性分析的準確性,利用計算機技術提升審計成果、提高審計效率,使高校內部審計能夠有足夠的力量去監督和評價責任。

        此外,還要不斷總結審計經驗,將處理過的有研究價值的問題形成專題案例庫,在內部審計人員中進行經驗交流。利用社會研究力量來將案例經驗進行升華總結,形成必要的審計慣例,乃至廣泛適用于內部審計的各類準則,為高校內部審計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加強高校內部審計的協調工作是完善高校審計環境的必要保障

        有效的內部協調,是內部審計工作開展的必要前提。目前,我國在內部審計方面的法律規定尚不健全,因此,在界定審計責任方面還存在一定的主觀性,且界定結果對評價結果具有直接影響,所以,各個方面的壓力會加大內部審計的工作阻力。協調高校部門的溝通包括:一是與高校主要負責人的利益相關部門協調,減少審計阻力;二是與審計報告的使用者溝通,擴大高校內部審計報告的作用,包括公布內部審計成果并獲取反饋,為高校內部審計提供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使其良性發展,不斷提高責任界定的科學性。此外,有效的內部協調工作還包括以下幾方面。

        (一)推行公開管理模式,促使各方面監督有機結合

        內部審計不單純是審計部門的工作,各業務相關主管部門也必須認真履行相關職責,有效地利用審計成果,最大限度的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共同推進內部審計工作。一是在一定范圍內通報高校審計成果。在依法保守國家秘密和有關單位商業機密的前提下,將審計報告、審計決定書下達被審計單位主要負責人的同時,有選擇的抄送被審計單位或個人的主管部門或其他相關部門,共同對被審計單位或個人實施有效地管理和監督。二是將高校審計成果公示。公示中應包含發現的違規違紀問題、處理處罰意見、審計整改責任人、主管部門責任人、審計督辦責任人、限期整改時間等內容,以接受職工群眾對審計評價在客觀性、公正性、準確性等方面的監督。對一些熱點問題、傾向性問題等,要在內部網站上進行披露。通過將部分高校內部審計結果公示,在單位干部職工中引起了一定的反響,有效地提高了審計的威懾力。三是試行將高校內部審計成果作為干部任前公示的內容之一,使內部審計與干部任前公示制度二者有機的結合起來。四是建立干部任用失察追究制度。對不采用審計成果、出現審計成果與組織人事部門的任用意見不一致、違反干部選拔任用標準和程序、亂用干部任職權以及任用干部出現重大問題等情況,應對責任部門和相關責任人進行處理。

        (二)認真落實高校審計聯席會議制度

        高校內部審計聯席會議制度,明確了相關職能部門的職責,密切了各職能部門之間關系,不僅能使審計成果得到合理、有效地利用,而且會進一步提高審計人員的責任心和工作積極性。高校內部審計成果的運用,是一項工作關聯度高、程序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相關部門協調配合,相互支持。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形成共抓共管的強大合力。不斷加大審計整改意見督辦落實的力度和審計整改考核力度,使審計整改意見能夠得到及時、有效落實,確保審計成果落到實處。在專門召開的審計整改聯席會議上,可以對問題進行專題研究,明確高校各主管部門的職責,并將責任分解到人,并對存在的問題責令在規定的時間內整改完畢,使其得到徹底解決。高校內部審計聯席會議要逐步建立起內部審計工作的聯合調研機制、聯合督查機制、聯合會商機制、聯合應用成果機制等運作機制,保證高校內部計成果得到有效的運用。

        四、推進高校內部審計職業化進程是完善內部審計環境的重要舉措

        內部審計職業化就是借鑒社會審計的管理方式,實行嚴格的職業準入制度,從內部審計職業資格的取得、內部審計組織的組建、內部審計從業人員后續教育到審計計劃制定、審計證據收集、審計意見發表,再到審計質量控制、審計人員業績評價等所有環節都按照職業化的標準進行操作。

        第7篇:最新的審計法范文

        【關鍵詞】:內部控制;內部審計;內部控制系統

        內部控制,是指一個單位為了實現其經營目標,保護資產的安全完整,保證會計信息資料的正確可靠,確保經營方針的貫徹執行,保證經營活動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單位內部采取的自我調整、約束、規劃、評價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段與措施的總稱。具體包括內部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內部監督等要素。

        內部審計是指組織內部的一種獨立客觀的監督和評價活動,它通過審查和評價經營活動及內部控制的適當性、合法性和有效性來促進組織目標的實現。

        一、 內部審計與內部控制的關系

        內部審計與內部控制之間存在著一種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的內在聯系。

        1、內部審計是內部控制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內部審計是為加強內部經濟監督和經營管理的需要而逐漸發展起來的,是企業內部一種獨立的評核工作,通過檢查會計、財務及其他業務,為管理當局提供咨詢、建議等服務。內部審計作為監督的一個重要角色置于整個內控的較高層。

        2、內部審計又是對內部控制的控制。內部審計又是全面審查、監督內控制度的專門組織,它立于會計控制之外,具有其他任何部門和控制所無法代替的重要作用。目前,內部審計范圍已從傳統的財務收支審計擴展到經營管理的各方面。

        二、內部審計在內部控制中的作用

        1、評價和評估企業的內部控制系統

        (1)測試評價內部控制系統的健全性

        健全性測試主要解決內部控制系統是否合理、健全,以及內部控制關鍵點是否齊全、準確等問題。通過對這些測試資料的分析,來評價控制系統的健全程度。并針對內控中的薄弱點和失控點,發現管理中存在的漏洞,提出改進措施。

        內部審計人員可以通過在企業內部收集有關的經營管理制度、規章和辦法,以及向有關部門和人員調查了解,運用調查表法或記述法等審計方法,對內部控制的流程的正確程度和完善程度以及若干控制點進行測試。

        (2)測試評價內部控制系統的遵循性

        內部審計人員通過對一些內部控制系統控制點的測試,分析哪些控制點上建立了強有力的內控制度,哪些控制點上存在薄弱環節,以評價內部控制系統在實際業務活動中的執行情況,以及審查管理制度在執行中的使用情況。根據測試部位可信賴程度的分析,評價被測試系統內部控制的程度,并找出控制薄弱點和失控點,同時確定審計重點,以決定將其列入實質性測試。

        (3)測試評價內部控制系統的有效性

        有效性測試主要是了解內部控制系統功能如何,是否發揮作用,效果如何等問題。要正確評價內部控制系統的有效性,內部審計人員除了在財務領域對會計報表、賬本、憑證及相關資料予以查證監督,還應對企業的管理和經營領域投入更多的熱心與關注。

        2、通過內部審計發揮企業內部控制的監控職能

        內部審計在企業內部控制監督檢查機制中將扮演重要的角色,應當負責對內部控制的建立和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開展相關的保證活動。在新的內部控制指導框架下,內部控制的監督檢查工作應當滿足以下兩方面要求:一是,日常監督和專項監督相結合,以確保監督檢查工作的有序開展;二是,定期向董事會提交內部控制監督檢查工作報告,為董事會的內部控制自我評估提供依據

        三、 影響內部審計在內部控制中作用發揮的因素

        1、內部審計機構獨立性和權威性不強,弱化監督力度

        內部審計是一種獨立、客觀的監督和評價活動,獨立性原則是內部審計行使和發揮好職能的基體。目前大多數的中小企業都設置了內審部門,但由于企業領導對認識的不到位或者考慮到企業規模和人力資本等因素,導致了機構設置不合理,隸屬管理不明。內審部門有的是獨立的部門,有的是掛靠財務部門,隸屬于總經理或財務負責人領導,由于內審部門與其它部門處于平行的地位,致使許多內部審計流于形式,缺乏自身應有的地位和威信,無法保證其應有的獨立性,也就大大弱化了監督力度的發揮。

        2、 內部審計法規不健全,人員素質不高

        目前我國還沒有一部關于內部審計的法律法規,盡管有《審計法》和《審計署關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以及《審計機關指導監督內部審計業務的規定》等,但還不夠完善,效力也比較差。內部審計法規依據不充分、不健全,或出現空白,使得審計人員在進行審計時,只能依據經驗和知識進行分析判斷,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審計結論的權威性,因而增大了審計風險。

        目前我國企業內部審計人員的絕大多數是從會計崗位轉過來的,知識面較單一,內部審計人員整體水平不高,綜合素質較低,識別風險、判斷正誤的能力較差;有些內審人員職業道德欠佳,不能經受各方面的誘惑;更重要的是內審人員一般由領導指定,很容易出現任人唯親的現象,從而難以選用有真才實學的人來擔當此重任。因此一些素質不高的內審人員,無法運用最新的以風險導向為核心的審計方法來防范和化解風險,

        四、 健全內部審計的對策

        1、 提高內部審計機構的獨立性和權威性

        內控規范第十二條董事會負責內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實施。監事會對董事會建立和實施內部控制進行監督。經理層負責組織領導企業內部控制的日常運行。第十三條企業應當在董事會下設立審計委員會,審計委員會負責審查企業內部控制,監督內部控制的有效實施和內部控制自我評價情況,協調內部控制審計及其他相關事宜等。根據以上內控規范規定,規模較大的企業應在股東大會,董事會和總經理之下分別設立監事會、審計委員會和審計部,三者之間由上而下存在業務指導關系,審計部的設置應高于其它各職能部門,在業務上向審計委員會負責并向其報告工作,在行政上向總經理負責并向其報告工作。對于規模較小,不設審計委員會的企業,審計部門應對董事會負責,并在業務上接受監事會的指導。這種雙重負責的組織形式有利于內部審計作用的發揮。

        2、 培養高素質的內部審計隊伍,提高內部審計質量

        隨著內部審計由財務領域向經營和管理領域擴展,內部審計人員不僅要熟悉精通會計、審計、法律、稅務、金融等方面的專業知識,還應熟悉經營管理、工程技術、工藝流程、經濟政策法規、市場環境分析等方面的知識,因此,一方面要從企業管理的各專業領域吸收熟悉業務懂管理的人才補充壯大我們的內部審計力量,同時要抓好內審隊伍的培訓和教育工作,及新更新內審人員的知識,提高他們的應變能力和總體素質,建立一支知識結構多元化,專業知識技能化的內部審計專業隊伍,以適應對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全方位監督和評價。

        3、 建立一套完整的獎懲制度

        第8篇:最新的審計法范文

        關鍵詞:審計人員;專業知識;專業技能

        時下,在職審計人員每天忙于日常工作,往往缺乏“整”時間去學習,有時不免有“知識老化”、“書到用時方恨少”之虞。在當今飛速發展的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更新的周期越來越短,新問題、新方法、新制度大量涌現。在職審計人員不能對已有的知識“坐吃山空”,而應有一定的危機感和相當的進取心。《審計機關審計人員職業道德準則》第十一條規定:審計人員應當遵守審計機關的繼續教育和培訓制度,參加審計機關舉辦或者認可的繼續教育、崗位培訓活動,學習審計、會計方面的法律、法規等方面的新知識,掌握與所從事工作相適應的計算機、外語等技能。第十二條規定:審計人員要參加繼續教育、崗位培訓,應當達到審計機關規定的時間和質量要求。同時《會計法》第三十九條也規定:“會計人員應當遵守職業道德,提高業務素質,對會計人員的教育和培訓工作應當加強。”……這些規定說明,審計人員自己要有意識地“充電”,不斷進行知識更新,與時俱進。學習的方法可以根據主觀、客觀情況而定,但大體說來有以下幾種途徑:

        一、自學不輟,知識儲備積沙成塔

        要想給自己的知識儲量“擴容”,自學是最簡便易行的途徑。由于環境的限制,隨時聆聽老師“傳道、授業、解惑”不太現實,這就必須要養成自學的習慣,經常看一些與專業有關的書、報刊。自學貴在自覺,要有意識地給自己制造一定的壓力,變壓力為動力,捕捉與專業有關知識的新的進展情況和閃光點。應訂閱若干種專業報刊密切關注專業的發展,與時代同步,注重自我積累。在當今網絡媒體日漸發達的情況下,應多從一些財經網站上瀏覽最新法規條文,閱讀專業文章,掌握專業發展動態。我國已經加入WTO多年,對外開放程度進一步加大,多學學英語,對將來開展工作肯定會有幫助。特別是如今的電視、廣播等媒體播放的英語節目日漸增多,對于我們開闊視野、提高英語聽力水平有著很好的作用。

        二、后續教育,及時更新專業知識

        為了提高審計人員水平,各地每年都組織所有在職審計人員進行后續教育,聘請專家學者講授最新的審計、財會法規以及實際運用,在規定的學時內,集中學習專業知識。因材施教、“速成快餐”、“短平快”的培訓方式,既有審計法規、會計法規、會計制度、會計準則等可操作性強的培訓內容,又有審計風險分析、證券投資等亟待提高的強化內容,這對廣大在職審計人員來說也是有效而實用的。因此,對于在職審計人員來說,若想提高專業技能,必須重視后續教育。

        三、培訓研討,開闊思路

        一些中介機構(如內審協會)、軟件公司、專業網站等有時會組織專題性質的(如審計信息系統、財務審計工作案例分析、產權管理等)培訓和研討會,這種研討會讓不同行業的同行們聚在一起,聆聽有關方面的權威人士作講座,聽到精彩處不免會有“如沐春風”的感覺。有時會在講座后,大家濟濟一堂,對相關問題各抒己見,多角度、全方位地闡述相關問題,在交流討論中集思廣益,把帶有自己行業和單位特色的問題及觀點拿出來,這樣就會開闊與會者的思路。由此可見,參加培訓研討也是提高在職審計人員專業技能的一大方法。

        四、考職稱,以考促學

        考職稱(包括初級和中級)可以說是財會行業的一大特色,每年參加考試的大軍可謂蔚為壯觀。考試難度雖說不是太大,但要想輕松過關,也非易事。況且現在會計內容、經濟法規更新較快,需要花足夠的精力去理解、消化。由于報考者的工作崗位不同,對平時工作范圍中涉及不到的內容更要悉心鉆研,拾遺補缺。準備考試期間,要工作、學習以及家庭兼顧,當然會有一定的壓力,但是在拼搏備戰的過程中,把壓力變為動力,系統的專業知識會入心腦,對以后的工作將有潛移默化的幫助。即,通過職稱考試促進專業學習也是在職審計人員提高專業技能的一條途徑。

        五、考資格證書,無限風光在險峰

        如今,在職審計人員中報考注冊內審師、注冊會計師之風盛行,甚至吸引了許多非審計、會計專業的人員也加入到考CIA、CPA的大軍中。在職審計人員考出CPA后,即使不加入到會計師事務所,學到的專業知識在社會上被認為“含金量”頗高的注冊會計師證書,也會讓自己受益匪淺。另外,在職審計人員參加注冊稅務師、注冊資產評估師考試也相當踴躍。值得注意的是,考“洋”資格證書也正“西風東漸”。比如,CGA(加拿大注冊會計師)、ACCA(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在中國的學員逐年遞增,這與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逐漸加快的國際大氣候是不謀而合的。而各種資格證書的考試無疑會促進在職審計人員專業技能的提高,是其提高專業技能的很好路徑。

        六、考學歷,讀在職研究生、在職MBA

        第9篇:最新的審計法范文

        一、實施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的必要性

        (一)企業經營目標是風險導向審計產生的原因

        隨著國際貿易和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企業生產經營不但受到本國政治經濟環境的影響,還受到國際金融和政治環境的影響。而外部環境帶來的各種風險將導致企業生產經營的盈利能力、財務籌資能力以及償債能力等出現不確定性,如何管理和控制風險變得更為重要。內部審計的風險導向審計就是通過管理和控制風險,幫助企業在應對風險及激烈競爭中求得生存和發展。內部審計組織在風險導向內部審計模式下,通過風險分析、風險評估來確定審計計劃和審計重點,并運用相關的審計方法進行企業風險管理,從而為企業管理者的決策、方針和計劃提供參考,讓企業能夠順利地在風險環境中發展壯大。

        (二)內部審計自身發展的需要

        傳統審計模式下,內部審計的審計信息傳遞不暢、效率低下,審計結論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不強,而且傳統審計模式程序繁雜、工作量大,審計工作沒有側重點,不分主次,也導致最終審計結果不能更全而體現審計目的,只能對賬務處理與財務報表方而的相關信息提出審計意見。正是因為傳統審計模式當中存在諸多缺陷,難以達到內部審計的目的,不能滿足企業管理者的審計要求。當前,企業對風險管理越來越重視,內部審計部門要滿足企業發展的需要,就要實行風險導向內部審計,幫助企業而對各種風險,提高盈利能力服務水平。

        二、我國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現狀

        (一)風險導向內部審計法律法規不健全

        風險導向內部審計是新形勢下的審計新方式,在審計理論各方而都有新的發展,從而對法律法規方而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我國在風險導向內部審計方而制定的法律法規、準則等還不夠完善。

        1我國還沒有一部法律法規對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給予認可,確定風險導向內部審計在審計中的重要地位,企業內部審計時,沒有法律、法規規定要在相關環節進行風險導向內部審計。

        2缺少相關操作標準和規范。因風險導向內部審計在法律法規方而缺少支持,導致在相關理論發展方而沒有形成統一的操作標準和準則規范,導致在審計計劃、測試、流程等環節沒有細化標準。

        (二)內部審計部門缺少獨立性和權威性

        我國企業現今普遍采用內部審計部門與企業內部各業務部門平行的機構設置,內部審計部門缺少獨立性和權威性,有的甚至需要向財務負責人報告工作。在這種組織形式下,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的開展缺少最高管理機構的權力保證,導致機構的審計結論權威性受到了影響,在內部審計工作開展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被企業各級管理層牽制和干擾,導致內部審計人員無法全而了解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及管理架構中存在的問題和其所而臨的各種風險。

        1由于內部審計部門不能獨立于被審計單位,與各部門幾乎處于同等地位,內部審計部門不能站在管理者的高度,從全局出發去選擇審計方向和實施審計工作;內部審計部門不隸屬于最高管理層,其他各管理層或多或少會影響和干涉其工作,導致內部審計人員不能全而了解企業內部控制的缺陷和其所而臨的各種風險。

        2由于很多企業沒有設置獨立的內審機構,內部審計部門與其他部門設置在一起,審計人員與其他員工之間有著各種聯系和利益關系。審計人員的工資和待遇都掌握在其他相關部門手中,使審計部門整體獨立性、權威性欠缺,審計人員主觀上易受到影響,審計監督的作用就不能得到全而發揮。

        (三)內部審計人員知識結構單一

        隨著企業所而臨的經營環境日趨復雜,風險越來越大,審計人員要運用各種方法進行風險識別與控制活動,這就要求內部審計人員必須具備相關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不但要掌握先進的審計方法,會運用計算機審計技術,還要熟悉本企業實現生產經營領域的知識。目前我國的內部審計人員多數是財會專業或審計專業畢業,知識結構單一。這樣的內審人員對企業經營管理、業務技術等方而不夠了解,從而不能對企業進行全而的風險基礎審計。

        三、完善我國企業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的措施

        (一)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加強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和權威性

        現階段,加快建立并完善公司治理結構,能夠促進內部審計充分發揮其風險管理的作用。企業要建立具有獨立性和權威性的內部審計機構,要在最高管理機構下設審計機構,直接進行審計工作。

        (二)健全風險導向內部審計規章制度

        在健全相關法律法規方而,應把風險導向審計放到重要地位,并在法規中明確審計計劃、流程、方法等相關理論和操作標準,企業自身也要根據具體情況建立起適合本企業的控制風險的內部審計制度,在企業內部準則和規范的建立上,應與國際準則接軌,讓風險導向審計更有助于企業生產經營目標,提高盈利能力。

        (三)創新內部審計理念,拓展審計職能和范圍

        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不斷完善,企業應創新內部審計理念,以制度導向內部審計,創建內部審計新模式,提高審計預警的時效性,拓展內部審計發展空間,保持與各職能部門良好的協作關系,讓其他部門認識到審計工作和公司經營互相促進的作用,正確對待內部審計工作。

        要全面拓展內部審計的職能和范圍,以提高公司價值為目標,在傳統內部審計職能的基礎上,把財務審計和管理審計并重,為管理者提供更多風險預防保證和咨詢服務。實現涵蓋企業經營管理各個方而和環節的全而審計,內部審計所關注的重點同時也應擴大到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風險上。

        相關熱門標簽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 亚洲午夜久久久影院伊人 | 午夜国产乱码福利电影 | 亚洲国产精品中文乱码AV | 午夜热门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在线视频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