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誠信漫游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急性有機磷農藥中毒 綠色通道流程信息化 搶救室滯留時間 護理滿意度
急性有機磷中毒(acute organphosphorus pesticide poisoning,AOPP)為常見急診科疾病,對機體神經功能危害極大,可促進副交感神經興奮,增加腺體分泌,誘發腦水腫及肺水腫等,從而可加重缺氧癥狀,嚴重時甚至可造成呼吸衰竭致死。臨床實踐表明,經及時、科學的搶救,并輔以適宜急救護理,能顯著提高急救效果,降低病死率,對維護患者安全有重要價值[1]。因此建立一種高效、快捷、安全的急救護理流程極為關鍵。綠色通道流程信息化為新型急診模式,采用電腦軟件將綠色通道數字化、信息化,能顯著減少護士工作量,提升工作效率,在臨床危急重癥搶救中應用廣泛[2]。本研究選取AOPP患者96例,旨在探討綠色通道流程信息化對其搶救效果、搶救室滯留時間、家屬滿意度的影響,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選取2018年7月—2020年6月五四一總醫院AOPP患者96例,納入標準:有明確的有機磷農藥接觸史,首次中毒,符合《急性有機磷農藥中毒診治臨床專家共識》[3]中AOPP診斷標準;伴有心率增快、呼吸困難、口吐白沫、大汗、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瞳孔縮小、陣攣性肌肉顫動等AOPP癥狀及體征,且可配合研究。排除標準:催吐、洗胃、導瀉禁忌證;接診時無生命體征;凝血功能障礙、嚴重臟器功能不全、精神異常、惡性腫瘤。根據入院時間分組,2018年7月—2019年6月間48例為常規組,2019年7月—2020年6月間48例為信息化組。常規組女26例,男22例,有機磷農藥種類:18例敵敵畏,13例樂果,9例內吸磷,5例甲胺磷,3例對硫磷,年齡22~43歲,平均年齡(32.76±5.01)歲;信息化組女23例,男25例,有機磷農藥種類:20例敵敵畏,15例樂果,8例內吸磷,3例甲胺磷,2例對硫磷,年齡23~45歲,平均年齡(33.58±5.15)歲。2組一般資料均衡可比(P>0.05)。
1.2 方法
常規組給予常規急救流程,了解患者基本信息,幫助醫生評估中毒程度,根據醫囑行溫水催吐,排除毒物,并進行補液、洗胃處理;協助醫師創建靜脈通道,予以對應解毒藥,同時詳細記錄出入量,出現水電解質紊亂、脫水者及時補液。
信息化組于常規組基礎上聯合綠色通道流程信息化措施:(1)開通綠色通道權限,采取先開通、再上報原則。(2)急診接診中,急救護士根據醫院急救標準實施預檢分診,開放綠色通道,于急診護理系統中完成患者掛號、建檔,患者基本信息、急救需求經急診系統轉換成短信形式,發送至院值班室、相關科室。(3)急診系統連接急診醫囑系統,生成所需檢查項目、藥品、輸血需求電子申請單,并發送到急診醫囑系統,自動添加綠色通道標識,有關科室電腦終端可顯示綠色通道標識,允許先使用、再繳費,同時保證急診患者優先就診、檢查、治療;急診醫師能及時接收檢查、化驗回執信息,促使醫師盡早準確、客觀判斷患者病情,以采取針對性搶救措施。
1.3 觀察指標
(1)比較2組轉運時間、搶救室滯留時間。(2)搶救效果。包括中毒癥狀消失時間、全血膽堿酯酶(Ch E)活性≥70%時間、搶救成功率。(3)家屬滿意度。采用自制滿意度問卷評定,內容涵蓋醫護配合協調性、應急處理能力、護理技能熟練度、急救過程流暢性、急救措施時效性5個面,均為20分,滿分100分,>85分、75~85分、<75分依次為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基本滿意、滿意計入總滿意度。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臨床指標比較信息化組轉運時間、搶救室滯留時間較常規組短(P<0.05),見表1。
表1 2組臨床指標比較
2.2 2組搶救效果比較
信息化組中毒癥狀消失時間、Ch E活性≥70%時間短于常規組,搶救成功率97.92%,高于常規組的83.33%(P<0.05)。見表2。
表2 2組搶救效果比較
2.3 2組家屬滿意度比較
信息化組家屬滿意度95.83%,較常規組的79.17%高(P<0.05)。見表3。
表3 2組家屬滿意度比較
3 討論
AOPP是一種常見急危重癥,病情復雜、進展快,短時間內病情可迅速加重,若未及時救治,可嚴重損害機體呼吸功能、神經功能,危及生命。有研究表明,AOPP搶救關鍵在于減少檢查等待用時、檢查用時及滯留搶救室時間[4]。故優化綠色通道搶救流程,對提升急救效率有重要價值。
常規急救流程雖能幫助糾正中毒癥狀,然而其信息化、數字化程度低,各科室協調搶救效率較低,易延誤治療時機。而綠色通道流程信息化是由多學科、多部門互相配合、協作的服務系統,采用電腦軟件將綠色通道進行信息化、數字化,可減少急救中的不必要環節,提高急救效率[5]。本研究顯示,信息化組轉運時間、搶救室滯留時間、中毒癥狀消失時間、Ch E活性≥70%時間短于常規組,搶救成功率97.92%,高于常規組的83.33%(P<0.05),可見綠色通道流程信息化可優化急診急救流程,保證搶救時效性,提高搶救效果。分析原因在于電腦終端建檔,以短信形式將患者信息告知有關科室,便于急救人員預先做好準備,而采用管理系統將檢查、藥品需求發送到對應科室,并自動生成綠色通道標識,利于各科室識別;另外在先使用、先檢查、先治療原則下,有利于患者盡快完善檢查,得到及時治療,故能縮短檢查等待時間、搶救室滯留時間,提高搶救效果[6]。另外本研究發現,信息化組家屬滿意度95.83%,高于常規組的79.17%(P<0.05),可見綠色通道流程信息化可提高家屬認可度。究其原因在于綠色通道流程信息化作為一種高效、快速的醫護系統,除可優化急救流程外,還可提升醫院整體急診、急救應對能力及醫護人員配合、協調能力,因此可增強搶救效果,提高家屬對護理工作的認可程度。
綜上所述,AOPP患者應用綠色通道流程信息化措施,可減少轉運用時,縮短搶救室滯留時間,提高搶救效果,增強家屬滿意度。
參考文獻
[1]李明蓮,李榮霞,何伍健.院前院內一體化急救模式對急性有機磷中毒患者救治效果的影響[J].工業衛生與職業病,2019,45(4):324-325,327.
[2]王海虹,丁銳,何彩娣.綠色通道信息化在急診搶救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中國數字醫學,2017,12(8):106-108.
[3]中國醫師協會急診醫師分會.急性有機磷農藥中毒診治臨床專家共識(2016)[J].中國急救醫學,2016,36(12):1057-1065.
[4]張德芬,毛世芳,陳妮,等.優化急救護理流程對急性有機磷中毒患者急救時間、負性情緒及并發癥的影響[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17,44(3):563-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