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編為你整理了5篇高效養豬技術參考范文,供你參考和借鑒。希望能幫助你在寫作上獲得靈感,讓你的文章更加豐富有深度。
1養殖概況
玉屏縣是全省唯一一個侗族自治縣,以水流如玉、青山為屏得名,素有“黔東門戶”之稱,是著名的“中國油茶之鄉”、“中國簫笛之鄉”。全縣轄三鎮兩鄉兩街道辦事處,面積523km2,耕地面積5733.33hm2。2014年3月廣東溫氏畜牧集團入駐玉屏,短短2年內,已建成年產35萬t飼料加工廠1個、年產16萬頭仔豬擴繁場1個;發展代養戶460戶,每批養殖規模可達15.2萬頭;另一個年產30萬頭全自動化、集約化仔豬擴繁場正在建設之中;截至2016年6月30日,代養戶存欄生豬60211頭,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出欄生豬63157頭(已接近玉屏縣2013年出欄生豬量64530頭),代養戶收入12484.35萬元,出欄頭均利潤181.09元,按投苗數計算農戶頭均毛利為238.98元,代養戶每批毛利平均為10.22萬元;公司仔豬擴繁場存欄豬8711頭,其中:基礎母豬2403頭,后備母豬4883頭,后備公豬33頭,生產公豬119頭,產房仔豬1273頭;創造了溫氏集團成立32年來的“玉屏速度”。以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廣東溫氏集團為引領,生豬產業迅速成為全縣農業主導產業。
2研究內容與結果
肉豬高效養殖豬舍建造模式研究:俗話說“養豬無巧,欄干食飽”,充分說明了豬舍環境對肉豬高效養殖的重要性。肉豬高效養殖的重點內容是場址選擇與豬舍設計。
2.1場址選擇
玉屏縣地處武陵山區,擁有天然防御屏障,可減少病原傳播途徑;并配套有油茶基地、中草藥基地、農田、果園等,建立循環農業,雙向減污可解決環境問題。玉屏縣雨量充足、氣候炎熱,特別是夏季高溫高濕,應考慮防暑降溫。生豬家庭牧場應建在坡地、薄地上,不占用耕地。在選址上要符合《畜牧法》相關要求,選擇在遠離村莊、城區、居民點的地方,距交通干線和居民區500m以上,土地使用符合相關法律法規與區域內土地使用規劃,必須保證不對飲用水源產生污染;同時要與糧食、蔬菜生產基地、林、果園基地、優質牧草基地等結合選擇落實,大力發展生態循環農業,實現種養結合和糞污資源化利用。
2.2豬舍設計
摘要:近年來,隨著國家對農業發展的大力扶持,畜牧養殖業也得到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現代農業育肥豬基地應運而生,高效化是養豬業能夠順利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而這個關鍵在于用好自動化等設備,與此同時豬場設備的維護也是需要我們關注和加強的。
關鍵詞:現代農業;育肥豬;設施;維護
現代化豬場設備的有效管理,是決定豬場管理高效化的關鍵因素,優秀的豬場管理人員可以同時做到豬場的有效管理和設備設置的維護。在養殖生產過程中,筆者認為有兩點比較重要,分別是養豬設備清糞系統和養豬設備環控系統。下面筆者就主要圍繞這兩項做探討。
1養豬設備清糞系統
對于豬的養殖技術來講,糞便的處理十分重要,目前很多大型集約化養豬場都引進了豬場自動清糞系統,代替了手工清糞。該系統能夠無害化、簡約化、合理化地處理糞便。自動清糞系統可以實現完全自動化,其工作原理是電動機帶動機器上的鋼繩,鋼繩牽動刮糞板進行移動,將豬糞從糞溝刮到儲糞池中[1]。糞溝在豬舍的下方,刮糞板只能單向運動,將糞便從一側刮出,可重復操作,當刮糞板被檢測到運行結束時,系統自動停止并將刮糞板復位,準備下一次刮糞。刮板分為平刮板和V形刮板兩種,平刮板相對工藝簡單,將糞尿一起刮出舍外,由于糞溝一般較淺,尿液易濺到外面,造成環境污染;V形刮板可以實現干濕分離,尿液可以迅速排出,但其制作工藝較為復雜,成本略高,盡管如此,我國目前還是以V形刮板多。糞便被清理出去后,也是需要處理的,可以進入異位發酵床處理糞污,還可進入沼氣池無害化處理等,總之要實現糞污的零排放的資源化利用。一般豬場每天刮糞3次,工作人員可設置時間使系統自動刮糞,也可手動啟動刮糞系統。該系統可應用于多種場地,比如育肥舍、保育舍等。由于該系統造價較高,所以平時要注意設備的運行維護、定期檢修,有利于延長使用年限。自動清糞系統不僅大大減少了人工清糞的成本,而且有利于改善豬舍環境衛生,提高生產效率[2]。該系統實現了對豬舍糞污的及時清理,綜合利用,為豬場的合理化設計及后期的運行管理都產生較大影響。
2養豬設備環控系統
對于養豬設備環控系統來說,每年按照不同季度和不同月份,一些裝置、設備零件、參數設置等都要進行檢查與維護,因為關乎養殖生產效率,所以說每個月的定期檢查顯得格外重要。筆者總結出三點:首先要說的是設備環控系統中的兩個裝置和兩個電機:斷電開啟裝置、報警裝置,自啟動發電機和發電機這四者相互配合,缺一不可[3]。這四項是需要每個月都要檢查的,要檢查它們是否可以正常運行,因為只有在日常狀態下擁有風險管控意識,才能避免出現在緊急情況下豬的生產安全問題。其次是要定期對風機扇葉和百葉進行清掃。相對而言,風機是豬場整體內是比較容易被忽視的設備,不能覺得風機只要工作運轉就可以了,其他不重視。事實上卻恰恰相反,風機作為整個環控裝置的動力源,其有效運行十分關鍵。如果風機內出現布滿灰塵且不及時清掃的情況,扇葉和百葉的工作效率將直線下降,直接會導致風機風量降低50%,甚至更多。所以說要定期使用空壓機高壓噴氣清掃或低壓水洗的形式對風機進行清理。最后,則是需要重新確認溫控器參數設置,針對這個問題,筆者認為在養殖生產過程中,十分有必要加強對豬舍內管理人員做好使用培訓。除了上述問題,按照月份更細化地說,每年第一季度也就是前3個月,需要檢查的內容不是很多,重點是在于3月份時風機冬季保溫蓋的及時更換。在第二季度中4月份需檢查的內容有卷簾繩索、滑輪、絞車維護等,5月份相對多一些,比如濕簾降溫系統檢查,注意風機上油,特別要注意是緊皮帶的問題。進入夏季比較炎熱的7、8月份要格外留意的問題是檐口進風口清理,受環節溫度等影響,豬舍根據情況會安裝紗網防止蚊蟲進入,在這里筆者需要說明的是,要注意安裝的位置,安裝后要定期對紗網進行清理,原則是不要影響舍內環境通風。9、10月份天氣逐漸轉涼,隨著天氣的變化就需要注意加強相關加熱器和管路的檢查,特別是加熱器的參數設置,這里面需要避免加熱器中開啟溫度和溫控器設置的溫度一樣,減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費。再一個是要保持適宜的走廊預加熱溫度,不能過高,合適就好。在每年最后2個月,主要的檢查內容有3點,首先是檢查豬舍各處氣密性,要保證冬季豬舍內的保溫和通風效果。其次是檢查最小通風設置,特別要注意變速風機的設置。最后是調整好進風口風速,做好氣密性之后,調節好進風口設置達到合適風速(3~6m/s)[4]。
摘要:規?;B豬場養殖廢水的有效處理是畜禽養殖業面臨的重要難題。本研究通過對某示范基地污水工業化處理模式的案例分析,發現該模式能很好地實現養豬場廢水的達標排放處理。結果顯示,系統對CODCr、NH3-N和總磷的去除率高達99.32%、99.94%、99.94%,其平均出水濃度低至37.62、0.56、0.03mg/L,經運營成本分析,其平均水處理成本為7.76元/t。在保證污水達標排放的情況下,本模式具有較強的經濟和技術可行性,適合在南方等可利用土地較少的規?;B豬場推廣應用。
關鍵詞:規模化養豬場;養殖廢水;達標排放;處理成本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市場對豬肉的需求持續增長,我國的畜禽養殖業也逐漸向規?;图s化發展,隨之而來帶來大量的糞污排放也給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大的壓力。養豬場廢水普遍含有大量懸浮物、有機物和氮磷,是一種典型的高濃度有機廢水[1]。廢水中還攜帶一定量的病原體,未經有效處理,會對人體健康帶來安全隱患,廢水中氮磷的超標排放也會使得自然水體出現惡化[2],這類養豬場養殖廢水急需有效處理。本研究擬結合前期建立的養豬場廢水處理示范基地,采用污水達標排放的工業化處理模式,對整套系統的處理效果、穩定性和經濟性進行分析,以期為規模化養豬場養殖廢水處理提供一定的技術參考[3]。
1試驗部分
1.1試驗概況
試驗基地建在廣東云浮新興某規?;B殖場,試驗豬場配備有1500頭基礎母豬,年產3萬頭豬苗,采用機械刮糞+液泡糞方式,設計最大污水處理容量為120m3/d。養豬場進水水質如表1所示。
1.2處理流程
[摘要]安徽省焦崗湖農場按照生態循環理念,將養殖業和大田常規農業有機結合,農牧配套、種養結合、區域匹配、循環共生,形成了豬-沼液、渣-菜(果)、豬-沼氣-發電、豬-沼液-稻(麥)、鵝-糞-草-鵝、雞、鵝糞-果等多樣化應用的生態循環農業模式。為生態循環農業模式的推廣應用,介紹了焦崗湖農場生態循環農業模式的核心技術與配套技術,并進行了效益分析,結果表明,生態循環農業模式具有較好經濟和生態效益,可進行大面積推廣應用。
[關鍵詞]焦崗湖農場;多樣化應用;生態循環農業模式
安徽省焦崗湖農場沼液應用種養一體化生產是貫徹落實中央五大發展理念和“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現代化要求,按照生態循環理念,立足大農業、大生態,將養殖業和大田常規農業有機結合,農牧配套、種養結合、區域匹配、循環共生,形成的豬-沼液、渣-菜、豬-沼氣-發電、豬-沼液-稻(麥)、鵝-糞-草-鵝、雞、鵝糞-果等多樣化應用的一種生態循環農業模式。
1生態循環農業模式實施主體概況
安徽省焦崗湖農場位于潁上、毛集、壽縣三地交界的焦崗湖西南畔,地處潁上縣魯口鎮境內。農場隸屬于安徽省農墾集團公司,土地面積1980hm2,其中耕地面積453hm2?,F有人口2000余人,其中在職職工356人,離退休職工401人。農場以種植業和養殖業為主。2016年種植業生產麥稻豆650萬kg,其中麥稻良種360萬kg。養殖業現有大型標準化養豬場2座,皖西白鵝養殖小區5處,養雞場2座,2015年出欄種豬種豬、仔豬、育肥豬3.7萬頭,皖西白鵝2萬只,土雞10萬羽。生產沼渣2000t,沼液6萬t,沼氣3萬m3。
2生態循環農業模式的核心技術與配套技術
2.1主導產業
第一篇:豬生態養殖技術研究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提高。人們在解決自身溫飽的基礎上,對生活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綠色生態養殖技術作為近年來新型的養殖技術,成功解決了傳統養殖業污染嚴重及濫用抗生素等問題,提高養殖業的安全性,極大促進了養殖業健康、持續發展?,F筆者對豬生態養殖技術進行探討。
關鍵詞:豬;生態養殖;技術要點
1豬生態養殖的環境和衛生條件
環境對豬的健康成長會產生極大影響,在豬生態養殖過程中,對環境的要求更高,這便需要養殖戶認真分析豬圈條件,特別是豬圈中地面鋪設的材料,必須符合生態性特征,具有良好的滲水性和吸水性,要注意保持豬圈的通風和干燥,定期對豬圈消毒,以防細菌滋生,影響豬的生長和健康。另外,還需要注意豬圈四周的環境衛生,控制好豬的養殖密度,及時處理好豬圈中的糞便,如此才能保證生態豬的質量。
2豬生態養殖技術分析
發酵床養殖技術屬于一類零排放、無污染的生態環保養殖技術,該養殖技術成功實現了養殖、糞便處理、環境控制以及有機肥生產充分連接起來。選擇農作物秸稈和鋸末粉與菌種混合均勻后的發酵物作為豬圈的墊料,豬排出的糞便在墊料微生物的作用下被迅速降解,最終被分解成優質的生物活性有機肥,主要可以用于農業種植中。這種養殖模式從根本上解決了豬糞便排放的問題,為生豬創造了養好的養殖環境,并且還能夠為生豬提供生長所需的礦物質、有益菌以及菌體蛋白等,有利于生豬的生長,提高了豬免疫能力,提高了飼料的利用率,降低了豬疫病發生率,保證了豬肉的質量。林下養殖技術主要是將豬圈跟林地相結合的養殖模式,林下養殖能夠成功避免污染,緩解農村用地緊張,確保豬肉質量。林下養殖技術需要選擇天然的林地,林地要通風性好、向陽、林地中的植物不會對生豬造成危害,并保證在該林地的5km范圍內無污染源。選擇好林地后需要將其使用鐵絲網、柵欄等圍起來,在林下養殖時,對豬有一定要求,若豬過大,因為其已經養成了固定了生活習慣,因此對林地的適應能力較差,反之,若豬過小,因為其免疫系統不完善,抵抗力較低,不適合林地放養。在林地中,養殖人員要選擇合適的位置為豬放置水槽和飼料,并定期更換水和飼料。在不同的時期,要為豬提供不同的飼料。由于放養的生豬跟外界環境接觸的時間過長,非常容易遭受疾病的威脅和感染,因此要定期對豬進行疫苗接種,添加驅蟲藥物等,提高生豬的抵抗力[1]。種養結合養殖技術即按照養豬-糞便-肥田-促進農作物生長-菜葉或者桔梗養豬的循環模式,實現以養促種以及以種促養的目的。種養結合的養殖技術主要具有兩大優點,第一,農作物成功解決了養豬造成的糞便污染;第二,豬排出的糞便肥沃了農田,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和經濟效益,實現了養殖業和種植業和諧發展。近年來,河北省香河縣將豬糞作為有機肥料用于蔬菜種植基地中,則蔬菜種植基地則主要為養豬戶提供白菜、胡蘿卜、菜葉等青飼料。循環養殖技術主要指的是將沼氣、種植、豬養殖三者有機結合起來的一種養殖方式。通過循環養殖技術能夠使資源得到更合理地配置,并且還能夠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從而保證養殖更加生態。具體方法為:將豬圈選擇在沼氣池的附近,利用發酵池對豬排出的糞便進行發酵,而發酵之后剩余的沼液和沼渣則可以用于農作物種植中,實現了資源的合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