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視野》是一本極具學術價值和視野廣度的期刊,它以“絲綢之路”這一古老而輝煌的文化交流紐帶為視角,廣泛涵蓋了教育、經濟、管理、文化、法學、哲學、社會學、自然科學及工程技術等多個重要領域,為不同學科的研究者和實踐者提供了一個多元化的交流平臺。關注教育理念的創新、教育模式的變革以及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雜志促進沿線國家和地區之間的教育合作與交流,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例如,通過分析不同國家的教育體系和教學方法,為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鑒和啟示。
它分析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中的機遇與挑戰,探討如何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促進產業升級和推動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通過對經濟數據和政策的深入分析,為政府決策和企業投資提供參考依據。聚焦于企業管理、公共管理以及跨文化管理等方面。它研究如何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構建有效的管理機制,提高組織的運營效率和競爭力。同時,也關注如何通過管理創新來促進企業國際化和社會治理現代化。它深入挖掘“絲綢之路”沿線豐富的文化遺產和多元文化交融的歷史脈絡,探討如何在新時代背景下傳承和弘揚絲路文化,促進文化交流與互鑒。通過文化研究,增進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友誼。
文藝廣角、絲路視野、經管探析、教育探索、絲路視野
郵編:750001。
1、文稿自收到之日起3個月內未接到錄用通知的,作者可另投他刊。不擬用稿件恕不退還,請自留底稿。其他來稿不得一稿多投。本刊對稿件有權刪改。
2、題目:要求簡潔、精煉,能夠完整、準確地概括全文內容,并能反映文章的特定內容。不宜以阿拉伯數字開頭,字數不宜超過20個字。
3、作者簡介:姓名、性別、出生年份、籍貫、工作單位、職稱、學歷、研究方向,通訊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電子信箱,相關信息務必準確。
4、參考文獻:參考文獻一般應多于10篇,按在文中引用的先后順序標注(加方括號),并在文末按順序列出。作者、譯者、編者不超過3人時全部寫出,超過3人時只寫前3人,后加“等”。
5、注釋是作者對標題或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解釋或補充說明,須放置在當頁頁腳,注釋序號與文中指示序號相一致,一律用①、②……標注。
6、摘要用第三人稱方式書寫,不得使用“本文”和”作者(筆者)”作主語,不作自我評價,應具有獨立性和自明性,體現文章的觀點和依據。
7、文字必須干凈、靈性,拒絕平鋪直敘,反對概念化和古板的構架。投稿請用宋體、題目小二號、正文小四號,附作者簡介、地址、電話,或所載刊物名、網址。
8、圖、表和照片應盡量精簡,附圖須用計算機繪制,或掃描插入文稿中。試驗點必須準確,線條應均勻、可辨、分清虛實,應盡量避免圖內有圖注。
9、科研基金資助的課題原則上著錄國家或省、部級以上的課題,需注明科研基金機構全稱和自主好,中、英文雙語著錄,分別置于中英文摘要關鍵詞下方,并在圓括號內注明其項目編號。
10、論文引文的出處或參閱的各種書刊資料,其文獻項目和要素須集中列在論文的文末。一律用[1]、[2]……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