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旅交流》雜志是一本致力于促進中外文化交流與融合的權威期刊。它以獨特的視角和專業的姿態,面向全球宣傳介紹中國在文化強國和旅游強國建設過程中取得的先進經驗和優秀成果,為世界各地的讀者呈現一個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文旅發展圖景。雜志深入挖掘中國豐富的文化遺產資源,從古老的文物古跡到現代的文化創意產業,從傳統的民間藝術到前沿的數字文化應用,全方位展現中國文化的傳承與創新。雜志通過深入報道各地文化體制改革的成功案例、文化市場繁榮的生動實踐以及文化產業發展的新趨勢,為世界提供了一個了解中國文化強國建設路徑的重要窗口。同時,它也積極關注國際文化發展的前沿動態,通過對比分析,為中國文化強國建設提供有益的借鑒和啟示。
在旅游強國建設方面,雜志聚焦中國旅游產業的快速發展和轉型升級。從世界自然遺產地的保護與開發,到鄉村旅游的蓬勃興起;從文化旅游融合的創新實踐,到智慧旅游的廣泛應用,《中外文旅交流》雜志生動記錄了中國旅游產業在提升品質、優化服務、拓展市場等方面取得的顯著成就。通過展示中國各地獨特的自然風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以及豐富多彩的民俗風情,雜志吸引了全球游客的目光,提升了中國旅游的國際知名度和吸引力。
藝術之眼、匠心之韻、 中外學苑、動感文化等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北河沿大街83號,郵編:100009。
1.凡經本刊采用的稿件,即視為作者同意授權本刊對其圖文作品行使網絡傳播、圖書出版等再使用權利;如不同意此項約定,請來稿時注明。
2.要簡明確切地反映本文的主題內容,一般不超過20個字,盡量不用副標題,不用標點符號,并附相應英文文題。
3.稿件作者的署名之下標注每個作者的工作單位全稱及所在地的省或直轄市或自治區的地名、郵政編碼,同時附英文翻譯。
4.文稿中摘編或引用他人作品,請注明原作者姓名、作品名稱及其來源,在參考文獻中列出。
5.稿件中的注釋請以腳注形式在當頁頁腳標出。引用報刊資料,請注明作者姓名、文章標題、刊名、刊期;引用書籍資料,請注明作者姓名、書名、出版社、出版時間和頁碼;引用互聯網資料,請注明作者姓名、文獻名、網址和時間。
6.摘要用第三人稱方式書寫,不得使用“本文”和”作者(筆者)”作主語,不作自我評價,應具有獨立性和自明性,體現文章的觀點和依據。
7.正文中如需對引文進行闡述時,引文序號應以逗號分隔并列排列于方括號中,如“文獻[1,2,6,9]從不同角度闡述了……”
8.文章中的圖表應具有代表性,表格使用三線表;圖片稿為TIF或JPG格式,像素不小于1M;計量單位請以國務院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為準。
9.基于委托課題形成的論文,需征得課題委托方同意公開發表。杜絕為規避重復率檢查采取變相抄襲行為。因抄襲等原因引發知識產權糾紛,作者將負全責,編輯部保留追究作者責任的權利。
10.來稿必須為原創性作品,必須由署名作者實際完成,不得違反國家法律和政策,嚴格遵守學術道德規范,不存在剽竊、抄襲現象,沒有版權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