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藥學結業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撰寫畢業論文的要求
一、 撰寫論文的重要性
畢業論文,是大學教學的最后一個環節,是對整個大學階段學習的回顧與總結,是學生綜合能力的體現,也是對學生的一次語言及相關科學研究的一次基本訓練,因此,要求學生以高度認真負責的態度對待此項工作。
做好畢業論文的指導工作是整個大學教學和教育的重要和必要內容,也是理論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每一位教師都要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敬業精神投入到此項工作中去,指導學生順利完成畢業論文任務。
二、 指導資格
論文一般由講師以上(含講師)有科研工作經驗的教師指導;
三、 論文選題的范圍及時間
論文選題內容可涉及文化、文學、跨文化交際、翻譯、教學法、語言學六個方面。題目在三年級上學期論文寫作課教師的輔導下初步擬訂,在三年級上學期末確定指導教師。
四、 論文的內容要求
(1) 論文要有一定的思想性,論點明確,論據充分,條理清晰,語言準確、規范、流暢;
(2)論文應由學生獨立完成,不得抄襲;
(3)論文內容應與英語國家文化、社會等問題相關。
五、 論文的格式要求
(1) 一律用英語撰寫;
(2) 長度為3500-4000字之間;
(3) 結構完整,且中、英文摘要、中英文關鍵詞、提綱、參考書目等應符合論文寫作課上所講述的要求
(4) 初稿和定稿必須采用A4標準紙張,經電腦打印完成;
(6) 終稿必須采用的基本編輯格式應符合要求,格式具體要求參見外語系畢業論文模板。中文摘要、關鍵詞統一用A4標準紙張,4號宋體字打印。
六、論文進度安排
(1)三年級上學期為論文準備階段,包括資料的收集與整理、閱讀文獻、撰寫提綱。
(2)在論文指導教師指導下,2005級英語教育專業的學生于2008年1月10日前須將論文題目確定下來,并撰寫畢業論文提綱。
(3)第一稿(Rough Draft)完成時間為3月31日。
(4)第二稿完成時間為4月25日。
(5)第三稿即論文終稿完成時間為5月25日。同時按外語系論文寫作模版打印成文。
七、 畢業論文的階段及要求
論文工作主要分以下幾個階段:準備(資料的收集與整理、閱讀文獻、撰寫提綱)、第一稿、第二稿、第三稿、定稿及答辯。
(一)準備:學生可以根據外語系論文寫作范圍選擇研究內容,但要在教師的指導下對研究對象進行資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來確定畢業論文題目。
(二)撰寫提綱:學生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分析和研究所采集的資料的基礎上,撰寫畢業論文提綱。同時也要求每一位指導教師在學生形成畢業論文提綱前一定要與被指導的學生進行討論,畢業論文提綱應盡量做到全面縝密,理順所要論述內容,避免以后反復修改。
(三)第一稿:要求學生必須嚴格按照指導教師審定后的畢業論文提綱進行寫作,不可自行其是,隨意更換主題。第一稿完成以后,指導教師主要檢查學生是否按照既定的提綱和思想在寫作,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如學生采取不認真的態度,指導教師應對其提出嚴肅地批評教育,拒不接受者,指導教師有權提出相應的處理意見,或交系畢業論文工作小組處理。如果教師不認真指導,隨意放學生過關,以后階段出現的問題由該教師本人負責。
(四)第二稿:要求學生不僅要繼續補充第一稿之不足,同時要求在表達上要有所提高。在接到第二稿以后,指導教師閱讀后應指出存在的問題,以便學生及時改正。
(五)第三稿:要求學生在文風、文章格式、修辭等方面有所提高。指導教師要對第三稿進行全面地審閱,并提出修改意見,以保證定稿打印時所有的錯誤和疏漏都得到更正,錯誤率控制在規定范圍內,即2%。同時,教師還要提醒學生在打印前再校對,以保證盡可能地將正確的版本打印出來。
(六)畢業論文答辯:畢業論文的答辯是畢業論文工作的最后階段,要求學生予以充分的準備和重視。論文答辯前,學生們必須充分熟悉論文,答辯時,要求學生能脫稿進行5-10分鐘的畢業論文內容的陳述,并流利、準確地回答答辯委員提出的問題。在答辯過程中,參加答辯的教師要對答辯人的語言技能(語音、語法、詞匯、語用)、口筆頭能力、論文內容和答辯的表現進行認真記錄,客觀公正的評分。
八、 與導師的聯系
(1) 建議學生在第五學期結束之前在寫作課教師輔導下初步確定論文選題方向,但第一次與導師見面的時間不得遲于第五學期指導教師排定后一周;
(2) 學生第一次與導師見面時必須準備好暫定的論文題目、主題與提綱以便討論,否則導師有權不予指導; (3) 對無故不主動與導師聯系的學生,導師有權不予指導;
(4) 對于未遵循上述要求的學生,系論文指導委員會不再另行為其安排指導教師;
九、 “指導紀錄單”的填寫
學生應用(英文)認真填寫論文題目(需附中文題目),認真保存指導記錄單,并于上交論文終稿的同時上交指導記錄單。
呼和浩特職業學院外語系
關鍵詞:藥劑學;研究型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44-0052-02
《藥劑學》是藥學專業的主干課程,是研究藥物制劑的處方設計、基本理論、制備工藝和合理應用的綜合性技術科學,對研制出安全、有效、穩定的藥劑和充分發揮藥物療效具有重要意義。本學科講授的內容是藥品生產及新藥開發等領域必備的知識和技能,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和應用性。傳統的《藥劑學》教學以教材內容為主體,按照定義、分類、特點、賦形劑、制備方法、質量檢查的順序詳細介紹各類劑型。這種LBL(Lecture Based Learning)模式“以教師為主體,以講課為中心”,基本上是一種“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學生處于被動接收地位,往往覺得課程內容抽象、枯燥,往往通過考前突擊,死記硬背來獲得高分,知識體系并不牢靠,知識點考完就忘,也完全無法靈活應用所學知識。我院雖開設了實驗教學,以求加深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但學生往往根據實驗講義模仿學習,缺乏縝密的思考和創造性的實驗能力培養,僅能達到操作工的培養水平,不能從根本上激發學生的主動求知欲望,離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教育目標相差甚遠。
受到美國藥學教育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模式的啟發,我們認為,樹立研究型教學的思想,即以教師為引導,以學生為主體的現代教育思想,根本上摒棄“填鴨”式的傳統教育模式,將“授之以漁”和教會學生學習作為課堂授課的根本目的。建設基于能力培養的《藥劑學》研究型教學體系,必須從理論教學、實驗教學及結業考評3個方面進行全面的教學改革。這一改革是對現代藥學教學模式的探索性研究,對培養出具有獨立思考、善于交流、解決問題、聯系實際的復合型創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理論教學的改革
1.角色轉換——確立教師的引導地位,樹立學生的主體角色在課堂授課中,由教師系統講解《藥劑學》基礎理論、最新學科研究進展的同時,課前為每位學生設置一個討論題目,引導學生查閱資料自主學習,并組織學生課堂討論,理解本學科前沿技術。以學生為主的自主學習,不僅給學生創造鍛煉口才、造就良好心理素質的機會,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自主獲取知識及綜合表達自我的能力,形成教與學的積極互動。同時,也可彌補教學課時不足的缺陷,通過課堂討論盡可能地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例如,在介紹自微乳化給藥系統的基本理論后,指出該系統存在儲存不穩定的缺點,由學生課后查閱如何解決這一問題,進行匯報及討論,教師當場點評,根據學生思路及發言情況記錄平時成績。
2.更新教學內容——知識領域多元化依賴于現代科技的進步,《藥劑學》的發展較為迅速,至今已經歷了5代劑型的變化,一些藥物制劑新技術在較短的時間內不斷涌現、發展、成熟,并逐漸被應用于生產實踐中。只有不斷地更新教學內容,拓展知識領域,才能使學生跟上學科的發展,將其培養成為合格的藥學人才。這就需要教師合理組織教材和教學內容,與實際應用相結合,在講授基本理論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科研工作和文獻資料,有一定前瞻性的教授這門學科。其中,將科研成果引入課堂教學,尤為重要。科研成果是科研人員多年實踐的經驗總結,多是針對學科中存在的問題而進行的研究,以專題報告等形式將其引入課堂,可以增加學生對這門課程的興趣與思考,調動其學習積極性,開闊學生的思維和眼界,加深對課堂內容的理解,為靈活應用課堂所學奠定基礎。
3.發揮多媒體優勢——教學趣味化、具體化自制多媒體教學課件,吸收相關院校的先進經驗,時時進行補充和更新,充分應用現場錄像、動畫等趣味手段,將抽象的原理形象化,復雜工藝直觀化,不斷提高課件的質量,激發學生的新鮮感,使學習更輕松和實用。
二、實驗教學改革
1.更新實驗內容,改善實驗條件《藥劑學》的發展可謂日新月異,新型給藥系統尤其如此,且有相當大部分已在臨床上得到應用,現有實驗教材嚴重滯后于學科的發展進程,迫切需要更新。重新編寫實驗教材,引入固體分散技術、環糊精包合技術、緩控釋給藥系統、靜脈脂肪乳、脂質體等新技術和新型給藥系統。同時,增添相應的實驗儀器和設備,如滴丸機、高壓乳勻機等,增強學生對現代《藥劑學》知識的認識和掌握,提高教學效果。
2.引入綜合性設計實驗綜合實驗能力是考察學生學習效果的最好方法,在完成原有實驗教學任務基礎上,引入綜合性設計實驗內容。教師提前為每位學生選擇1種藥物,學生通過查閱文獻,選擇合適的給藥途徑及劑型,并初步設計處方和制備工藝,根據《中國藥典》要求設計評價方案。通過教師指導確定實驗方案,動手操作,分析實驗結果。
3.開放科研實驗室向本科生開放教師科研實驗室,讓學有余力的高年級學生從大二,大三開始就能夠進入實驗室,做教師或研究生的科研助手,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科研興趣和科研創新能力,鼓勵并幫助學生申請國家、學校和學院的大學生科創基金,盡早參與發表核心期刊以上的科研論文。
三、結業考核改革
現有考核方式采取期末成績加實驗成績的評價方法,死記硬背也可能取得不錯的成績,這種考評方式不可能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也無法客觀地評價學生的個人能力。因此,結合上述理論及實驗教學的改革內容,對結業考核方式進行改革,總體思路為降低理論考試所占比例,增加能力考核比重。考核成績將由理論考試成績、平時成績、設計實驗成績及實驗課成績4個部分綜合評定,各部分所占比例可在具體實踐中予以調整以求合理。這樣,強調學生的主動參與,調動其積極性,才可能改變學生死記硬背的被動接收方式,達到《藥劑學》創新型人才的培養目的。
參考文獻:
[1]孫珊珊.改革藥劑學課程教育方法,促進藥劑學專業人才培養[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0,4(7):233.
[2]關延彬,賈永艷,田效志.PBL與PLTL教學法相結合在藥劑學教學中探索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02):43-45.
[3]何勤,張志榮.新形勢下藥劑學教學改革之我見[J].藥學教育,2007,23(3):37-39
[4]程亮.提高藥劑學課程授課質量的幾點思考[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05):128.
[5]宋亞玲,楊宜華,趙子明,杜倩,劉曉.《藥劑學》教學方法改革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0,(10):150
[6]黃秋潔,葉勇.淺談藥劑學教學的體會[J].廣州化工,2013,41(1):201-202.
[7]鄧莉,魯瑩,鄒豪,鐘延強.藥劑學課程教學的改革[J].藥學教育,2007,23(4):30-31.
[8]繆菊連,王成軍,郭建偉,吳俊珠,高鵬飛,楊志勇.藥劑學設計性實驗的教學內容及方法初探[J].云南中醫學院學報,2011,34(3):62-63
[9]蘇瑾,于蓮,孫維彤,于敏.流程教學法在藥劑學教學中的實踐與體會[J].黑龍江醫藥科學,2010,332):58
[10]王秀,張勁,邢蓉.藥劑學教學改革探討[J].現代醫藥衛生,2013,(297):1092-1093.
【關鍵詞】 藥理學實驗教學;實驗改革;效果
我校藥理學實驗教學自2004年開始,在大專層次的所有專業中嘗試進行了探討性實驗改革,開展實驗設計。在2007年“藥理學實驗教學改革”得到了學校學術委員會的重視和支持,被列為校級教學改革課題。在這2年中,我們加大了改革力度,不斷的摸索、更新、完善,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確定了新了教學模式。現對近2年的藥理學實驗教學作簡單分析。
1 教學安排
1.1 分組 每學期初,在專業和課時相同的班級中隨機分成兩組:普通班和實驗班。
1.2 教學方法 普通班采用傳統的實驗教學方法,開展驗證性、重復性實驗。實驗班采用實驗改革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分四個階段完成。
第一階段:掌握基本操作,了解科學研究過程。實驗前進行兩次專題講座:實驗設計專題講座;實驗基本知識和技術講座。之后安排了一次實驗教學觀摩,介紹實驗儀器和藥物配制方法并觀看教學錄像。在介紹了基本的實驗知識和操作技術之后,每位學生練習基本實驗操作。通過這一個階段的授課、示教和練習,學生基本掌握了實驗操作,如捉拿小鼠、動物編號、飼養動物、配置藥品等;了解選擇研究課題、實驗設計的基本原則;數據統計;論文答辯,論文寫作等一般科研過程。
第二階段:自由選題、自主實驗設計和可行性論證。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意識,給學生創設一個寬松、民主、創新的教學氛圍[3],使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敢想敢問,甚至異想天開、標新立異,培養其創新的意識及能力。以實驗小組(4~5人/組)為單位,查閱文獻資料,小組內討論,設計出具有科學性、邏輯性和探索性的實驗,解決在理論學習或生活中發現的疑點或感興趣的問題。以研討會的形式對課題范圍、實驗動物、觀察指標等進行科學性、創新性和可行性論證[4]。例如:“氯丙嗪對體溫調節的影響”的實驗,教材實驗設計為取3只小鼠,1只小鼠注射生理鹽水作為對照,2只注射氯丙嗪,其中1只置于室溫下,另1只與對照組小鼠同置4 ℃冰箱中,給藥前分別測定環境溫度和小鼠體溫,給藥30 min后同法再測定3只小鼠體溫,比較溫度變化。根據實驗結果學生自主設計將注射氯丙嗪的小鼠放置于高溫的環境中,根據給藥前后溫度的差異分析氯丙嗪對溫度的作用特點。學生通過自主設計實驗,對氯丙嗪的作用特點印象更為深刻,加深對氯丙嗪藥理作用的理解,同時深刻認識到,臨床應用氯丙嗪人工冬眠時必須配合物理降溫。該教學模式的改革,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參與實驗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課堂氣氛活躍,由過去的“要我做”變成了現在的“我要做”。我們同時還采取了不同的教學方法,改善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如采取變換角色的教學方法,由學生當老師向同學講述實驗理論知識、實驗的步驟及注意事項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第三階段:藥品配置、預實驗與正式實驗。探索性實驗要求設計新穎,這必然會遇到未知的實驗劑量、操作步驟和參數設定,這時就需要查閱文獻資料來支持實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但預實驗進行后并沒有得到理想的結果,導致建模失敗,只好重新查閱資料,并運用自己所學的文獻檢索知識和專業知識進行合理的篩選,或者重新設計實驗指標。這一階段的學習是最艱苦的,但收獲卻是最多的。在此過程中,學生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了,也加深了對整個實驗領域的系統認識,而且學到了對學科各個知識點的聯系,歸納綜合的方法。
第四階段:結果統計分析、撰寫論文和論文答辯。實驗結束后,數據整理,根據實驗結果寫出實驗報告和研究論文。論文最后以答辯的方式進行,由指導教師和系領導組成的答辯委員會及其他同學對實驗過程和實驗結果進行提問。通過這一階段的訓練,使學生對論文的撰寫和答辯過程有進一步的了解。
2 問卷調查
每學期末向學生發放問卷調查表,評估教學質量。
2.1 問卷調查對象 2007年實驗教學普通班:06級中醫班、06級中西結合3班、06級護理4、5、6班;總人數:270人,其中男生36人,女生234人。2007年實驗教學實驗班:06級中西結合1、2班、06級護理1、2、3班;總人數:306人,其中男生52人,女生254人。2008年實驗教學普通班:07級護理1、3、5班、07級中醫1班、07級助產班;總人數:309人,其中男生16人,女生293人。2008年實驗教學實驗班:07級護理2、4、6班、07級中醫2、3班;總人數:300人,其中男生35人,女生265人。
2.2 問卷調查內容 調查學生開展實驗教學后學習興趣、動手能力、分析問題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創新意識及對專業學習幫助等幾方面綜合評價,見表2。
2.3 問卷調查統計 共發放問卷調查表1185份,收回1178份,其中普通班收回573份,實驗班收回605份,見表1。
3 期末成績分析
表1
問卷調查統計
分組
學習興趣專業幫助動手能力分析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創新意識
低一般提高弱一般大低一般強差一般強差一般強無有
普通班(573份)52483381243905917533563259291232712831949281
實驗班(605份)3182420225434952183827324274635824114591
表2
問卷調查評價
分組人數各分數段人數
90~10080~8970~7960~69不及格
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及格率(%)
普通班579125323420674941270.4787.12
實驗班60689279161 7512984984.6398.02
4 實驗改革的收獲和體會
在實驗改革過程中學生了解并實踐了科研過程,通過查找文獻,確定實驗主題;選擇課題,設計實驗方案;具體實驗,得出實驗數據,并統計實驗結果;撰寫并等,在此過程中親自踐行,認認真真考慮每一個可能出現的問題,仔仔細細進行每一步實驗操作,為今后科研工作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感受并接受了科研精神。此次實驗改革,每一個實驗小組都有專門的教師指導,他們在操作實驗時,一絲不茍,實事求是,在實驗碰到困難時,教導學生要有恒心、耐心及毅力;在實驗失敗時,鼓勵學生不要灰心,總結經驗,從頭再來;在論文寫作和制作幻燈片時,教會學生逐字修改,講究科學,嚴謹地分析問題。教師的言傳身教,使學生受到了嚴謹的科學作風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的熏陶,并從中感受到科研的魅力和樂趣。實驗還激勵了學生們堅持不懈、決不氣餒的精神。實驗改革使學生從書本和課堂中走出來,走進一個科學研究的新天地[5],開闊視野,使學生對科學研究有一個感性的認識,更進一步了解書本上的理論知識通過何種途徑發現,又是如何進一步深化,在今后遇到問題,將會通過什么途徑去解決,即對書本知識與科學實驗研究的關系有一個更正確的認識。
5 思考和建議
探索性實驗還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教師需及時發現人才,因材施教。教師可以選出設計新穎、創新性強,且動手能力強的學生組成業余科研小組,繼續深入研究課題,對一部分求知欲很強的學生還可以個別指導系統的科研知識。適量地增加科研經費,延長實驗室開放時間,改進某些實驗儀器和設備。在實驗中,某些實驗要求在晨07:00時給小鼠灌胃,但實驗室還沒有開門,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實驗的科學性。另外在做耐缺氧正式實驗時,由于動物較多,分組也較多,需要更多的規格相同、大小相同的廣口瓶同時檢測,這樣既嚴密,也可提高實驗的效率。搞好基礎學習與科研的關系,恰當的分組。醫學生學習課程重,課余也沒有太多的時間投放到科研上去,因此實驗前需要合理的分工合作,這樣既保證了學習時間,又能使實驗順利如期進行。另外建議今后可以兩個方向同時進行實驗,一方面進行驗證性實驗,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使他們對大部分的藥理學實驗操作過程有個了解,另一方面是開展探索性實驗,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激發興趣和科研潛能。
實驗改革強調調動和發揮教師和學生兩方面的積極性,把學生視為學習的主體、認識的主體、發展的主體,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實現了雙主體互動。學生動手能力、觀察能力、獨立思考能力、綜合能力及課堂學習興趣有較大提高。改革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參 考 文 獻
[1] 高允生,宋玉云,李娟,等.臨床醫學本科藥理學實驗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實踐.中國高等教育,2000,74(2):34.
[2] 王小燕,高越,章玲,等.教學過程的規范化研究.藥學教育,2004,20(1):33-35.
[3] 李康,朱佐江,張紅喜,等.基礎醫學實驗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思考.第一軍醫大學學報,2000,20(2):97-99.
[4] 敖英,彭仁,汪暉等.藥理學實驗教學之我見.山西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學教育版),2004,6(4):404-405.
(1.北京針灸骨傷學院針灸系,100102;2.日本順天堂大學大學院 113-8421)
[摘 要] 簡單回顧了日本針灸教育的歷史沿革,從教學機構、學生來源、入學考試、課程設置、 使用教材、教學方式、師資力量、國家考試、畢業去向等方面詳細介紹了現在日本針灸教育 的狀 況,認真分析了日本針灸教育持續升溫的幾個主要原因,如廣闊的老人市場、穩定的經濟收 入、誘人的國家資格、獨立開業的可能等,指出日本的針灸教育重視法制法規教育,規范師 資培養等措施有可供我們借鑒學習之處,同時也提出了過于注重國家考試,而專業教學不足 、實習機會缺乏等缺陷應引起我們的重視。
[主題詞] 教育,針灸 日本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Educ ation in Japan
Liu Xiaoyan1,Tao Huining2(1.The Acupuncture Dept.of Beij ing College of Acupuncture & Orthopedics ,2.Dept.of Medical History, School of Medicine of Juntendo Universi ty,Japan)
[Abstract] The authors gives a brief review on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acupuncture e ducation in Japan.They present a detaile d discussion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Japanese acupuncture education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Educational organizat ion,student sources,entrance examination ,curricular setting,teaching materials,w ays of education,qualities of teachers,n ational examination,and students employ ment after graduation.They also provide extensive analysis why acupuncture becom es more and more popular in Japan.The ma in reasons include a large amount of age d patients,stable income,national acupun cturist license,possibility of opening i ndividual clinics,etc.The authors point out that the emphasis of rules and laws on acupuncture education in Japan and st andardisation of teachers in-service tr aining will be very valuable in Chinese acupuncture education.But at the same ti me,the authors warn that we should avoid some o bjections that Japanese acupuncture educ ation overemphasises the national examin ation,but the authors do not pay suffici ent att ention to the teaching of acupuncture an d moxibustion and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 Education;Ac up Mox;Japan
日本的針灸教育始于701年,具有相當長的歷史。當時的《大寶律令》規定了以針灸為業 者 必須在主管醫事的宮內省典藥寮參加為期7年的學習[1]。發展至今,已經比較成 熟、完善。現從以下幾個方面作一介紹和分析。
1 日本針灸教育的現狀
1.1 教學機構
目前,日本全國各地有20多所針灸培養機構(盲校除外),這些機構主要分為由文部大臣 (相 當于中國教育部長)認定的學校(大學、短期大學、盲學校)和由厚生大臣(相當于中國衛 生部長)認定的學校(針灸專門學校)兩類。
大學:現有位于京都的明治針灸大學1所,全日制4年。
短期大學:現有關西針灸短期大學和筑波技術短期大學2所,均為全日制3年。
盲學校:系為盲童、重度弱視兒開辦的學校,共有70所。高等部(高中部)的理療科主要 進行針灸師、按摩指壓師的培養。
針灸專門學校:系指開設針灸學科的3年制專門學校,全國現有23所,占針灸培養機構的 絕 大多數,本文擬以此類學校(1999年度的統計資料)為重點介紹日本針灸教育的現狀。
此外,日本的醫科大學或綜合大學的醫學部(醫學院),以及一些齒科大學也開設有一定針 灸內容的講座[2,3]。
1.2 學生來源
考生不受年齡及職業的限制,但必須是高中畢業生。其生源主要為剛畢業的高中生;希望成 為針灸師的大學生;自己或家人有患病經歷而矢志學習針灸者;以及由于日本經濟的不景氣 ,想從一般企業改行者。此外,也有不少是退休后想開業的老年人。
允許盲人或弱視者報考部分針灸培養機構,是日本針灸教育的一大特點。
1.3 入學考試
考試科目由各校自主決定,大多分為學科考試(語文、生物、英語、社會、古典、常識、數 學等,部分可選考)、作文(小論文)、面試。
1.4 課程設置
厚生省制定的教學大綱,規定了統一的開設科目及課程設置,對教學內容也提出了詳細的標 準和要求。經多次調整,針灸專門學校現在的課程設置主要分為以下三部分。
基礎科目:類似于大學的一般教養范圍的科目,各校可從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3 類中自主選擇開設2門課程。
專業基礎科目:為現代醫學科目,學習范圍廣泛的現代醫學知識。
專業科目:為東洋醫學、針灸、按摩、指壓等專業科目,分理論課和實技課。
1.5 教材
基本上都采用了社團法人東洋療法學校協會組織編寫的系列教材,計有《醫療概論》、《醫 事法規》、《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概論》、《衛生學?公共衛生學》、《臨床 醫 學總論》、《臨床醫學各論》、《康復醫學》、《經絡經穴學》、《東洋醫學概論》、《東 洋醫學臨床論(針灸篇)》等。
1.6 教學方式
針灸專門學校大多在白天授課。有7所針灸專門學校開設了晚班(夜校)。
每學年的授課天數約為200天,大多為每天2個單元(1個單元90分鐘)的課程。不少 學校從2年 級開始,每周安排1~2次的實技練習時間。3年級的后期,每周有1~2次去針灸治療院 、診療所或醫院參加臨床見習和實習。實技的總學時為840小時。
1.7 師資力量
國家對針灸學校的專任教師有一定的要求。
專業基礎科目任課教師應為:醫師;取得盲人學校理療科教師執照者;由厚生省指定的針灸 教師培養機構的畢業生。
專業科目任課教師應為:醫師;取得盲人學校理療科教師執照者;由厚生省指定的針灸教師 培養機構的畢業生;取得針灸師執照并具有3年以上的實際工作經歷,在厚生大臣指定的教 師講習會學習結業者;取得盲人學校理療科教師臨時執照者。
1.8 國家考試
國家規定參加考試者必須在文部省或厚生省認定的針灸培養機構內,經過3年(視覺障礙者 為5年)的學習,才能參加針灸師國家考試。
考試科目有醫療概論(醫學史除外)、衛生學?公共衛生學、法規、解剖學、生理學、病理 學 概論、臨床醫學總論、臨床醫學各論、康復醫學、東洋醫學概論、經絡經穴概論、針理論( 針 師考試科目)、灸理論(灸師考試科目)、東洋醫學臨床論等13科目。針師、灸師考試的 試題數均為150題,同時參加針師灸師考試者為160題。國家考試不進行實技操作考試 。
日本在針灸執業資格制度上,分為針師執照和灸師執照兩種。對國家考試合格者,由厚生大 臣頒發針師、灸師執照。具有針師或灸師執照者才可以從事相應的針灸工作。
1.9 畢業去向
針灸學校學生的畢業去向主要為開業針灸師和成為醫療小組成員。
2 日本針灸教育的特點及存在的問題
日本既有培養專業指導型人才的4年全日制針灸大學,培養專業型人才的3年全日制針灸短 期 大學,又有培養實踐型人才的3年制針灸專門學校[4],多層次辦學滿足了不同層 次 人員的需求。比較成熟和完善的現代日本針灸教育,與我國現行的針灸教育相比較,具有一 定的特點,試作以下歸納分析。
2.1 重視法規教育
日本針灸學校的課程設置基本上滿足了對針灸師培養的需要,其中頗有特色的是開設法律法 規課程,講授與針灸從業人員有關的國家法律、政策法規,如針灸師執業資格制度、醫療法 、醫師法,以及與衛生、社會福利、社會保險有關的法規,具體到如何開業做廣告都有講解 ,這對針灸師將來從業十分有益。隨著我國有關法規制度的健全,特別是醫師法的頒布和實 施,我們的學生將來也會碰到各種各樣的法律問題,在學校教育中,開設類似的必修或選修 課,普及、介紹有關與學生切身相關的法律法規,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
2.2 規范師資培養
日本文部省對教師的任職資格要求較高,師資管理比較嚴格,對針灸學校教師的任職資格也 有具體的要求。日本現有3所針灸培養機構按照文部省的要求和規定,專門開設有2年制的 針 灸按摩教員養成科(即師資培訓班),招收針灸學校的畢業生或即將畢業者。經2年在校學 習,由學校組織畢業考試,對合格者由國家發給教師執照,允許從事針灸教學工作。
我國近年來也已開始實行教師資格證書制度,規范了教師管理。但如何結合針灸教學的特點 ,為針灸教師開設一些具有專業特點的課程和內容,以提高針灸教師的專業教學水平,值得 探討、研究。
2.3 專業教學不足
在日本,能正確進行辨證施治的針灸師很少。這種現象的出現與日本現行的針灸教育指導方 針不無關系。
日本政府所制定的針灸教學大綱的重點在于現代醫學課程。以這一教學大綱為基準進行的針 灸師國家考試,專業基礎課目(現代醫學科目)占總題數的60%,而專業科目(含針灸內 容)僅為40%。這對學校的針灸教育具有一定的導向作用。
在大多數的針灸學校,3年所修課程總計在2865~3165學時之間,專業課程(東洋 醫學課 程)雖有1335~1770學時,但其中包含了實技學時(約840~1290學時), 所以,實際 理論科目的學習只有420~480學時,具體到針灸理論課只有195個學時。而現代醫 學(西 醫)課程(專業基礎課程)達1005學時,中西醫理論課相比較,相差懸殊。在現代醫學 飛速發 展的今天,加強西醫內容的教學理所當然,但過于忽視中醫(東洋醫學),特別是望聞問切 、 辨證施治的教學,對將來以針灸為畢生所從事職業的針灸學生來說,確實給人以本末倒置的 感覺。事實上,在日本,由于有非常嚴格的醫師法,針灸師實際接觸現代醫學受到很大的限 制。
此外,也有學者認為專業科目的教學不能得到加深和充實,與部分學生(指參加國家考試的 考生)是盲人,受學習條件限制也有一定關系[3]。
2.4 培養目標單一
日本針灸教育的目的比較單一,主要培養能通過國家資格考試,從而成為能夠從事針灸工作 的針灸師。即3年的在校學習,就是為了取得一個能夠參加國家考試的資格。從某種意義上 說,針灸學校是針灸師國家考試的預備校。學校的教學內容基本上也是圍繞著國家考試的范 圍進行,因此,社會衡量一個學校教學質量的高低、是否受歡迎,也往往在于看該校的國家 考試合格率如何。由于學校過于注重國家考試的合格率,忽視了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專業 基礎知識的教育。使得學生畢業時,望聞問切不會,辨證施治不懂的現象十分普遍。
2.5 缺少實習機會
針灸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沒有一定的臨床實習機會,就很難保證教學效果和教學質 量。日本針灸學校的針灸教育,沒有象醫師的培養那樣建立正式的臨床實習制度。不少針灸 學校受經濟條件限制,沒有自己的附屬診療所,不能為學生提供臨床教學基礎。所以,許多 學生往往是一邊在針灸學校學習,一邊在針灸治療院打零工,既掙學費、生活費,又獲得一 些接觸臨床的機會(主要是見習及一些輔助工作)。畢業以后,則在就職的診療所或醫院一 邊積累針灸臨床經驗,一邊再繼續學習。
3 結語
日本的針灸教育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比較成熟、完善。為滿足日益增長的針灸市場的需 求,針灸學校或針灸學科正在不斷地增加,招生規模也在不斷地擴大。從對日本針灸教育的 現狀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到,日本的針灸教育重視法制法規教育、規范師資培養等措施都有 可供我們借鑒學習之處。當然,由于受日本特有的針灸師執照制度、國家考試制度的影響, 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如注重國家考試、專業教學不足、實習機會缺乏等。隨著我國醫師法的 頒布和實施、國家醫師資格考試制度的推行,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也會碰到類似的注重國家 考試合格率,而忽視基礎知識的教育、基本理論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培養等問題。取長補短 ,未雨綢繆,是我們應該引起注意的問題。
4 參考文獻
1 石原保秀.東洋醫學通史(漢方?針灸?導引醫學の史的考察). 東京:自然社,1979:29
2 黑川清等.醫學生に對する漢よ醫學斃育を望する(醫學部?醫科大學教 育現場から考ぇる).漢方醫學,1999;(1):2
3 戴昭宇,等.日本傳統醫藥學現狀與趨勢.北京:華夏出版社,1998: 274~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