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股票市場價值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價值投資;成長型優質公司;安全邊際;適用性
一、文獻回顧
在20世紀30年代的《證券分析》創刊中提出由哥倫比亞大學的本杰明格雷厄姆教授的投資價值,價值投資理念主要包括內在價值原則和安全邊際原則。彼得林奇在《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資》一書中提出了成長股的投資理論:投資目標應該是一個成長型公司,應該有一步的計劃作出實質性的長期收益,使新進入他們的高增長股內在品質非常困難;地產持有的股票,直到該公司從根本上改變,或者公司成長到不再能夠高于整體經濟的增長速度的地步。國內對于價值投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價值投資的闡述和價值投資是否能夠在中國市場適用上。蔣曉全,丁秀英(2007)證明了高B/M類上市公司存在明顯的超常投資回報,該投資的價值適用于中國股市。
二、恒瑞醫藥價值投資分析
1、行業分析
醫藥行業是關乎國計民生的產業,是國家一直以來重點支持的行業,符合國家經濟發展方向,具有良好的長期前景。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醫藥工業發展進入快車道,整個醫藥行業生產年均增長率達17.7%,遠遠超過了經濟增長速度,該行業目前正處于成長階段。因此,醫藥行業符合價值投資對優質企業行業標準的要求。
2、經營分析
目標公司主要經歷了以下三個發展階段:一、1992年前公司主營業務主要是原料藥加工制造;二、1992年公司重金購買腫瘤新藥異環磷酰胺的專利,之后公司堅持把抗腫瘤藥最為主攻方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三、2000年以后,公司開始斥巨資打造創新平臺,先后在上海連云港舊金山創建了三個主要的科研中心,依托強大的研發能力已經進入了藥品經營,抗感染的藥和心血管領域。
3、主營業務構成分析
通過對恒瑞醫藥進行分析得出:目標公司滿足優質企業投資管理的標準值的要求。
三、恒瑞醫藥估值分析
恒瑞醫藥屬于增長型優質企,通用的市盈率和市凈率不適合對恒瑞醫藥進行估值。PEG估值法和絕對估值法適合對恒瑞醫藥進行估值。
1、PEG估值
2012年每股收益為0.9358,預計2013年每股收益為0.9358*1.2=1.1230,2013年12月6日的股價為33.88,所以PE=33.88/1.1230=30.17,PEG=30.17/20=1.49。經計算恒瑞醫藥2013年12月6日的PEG為1.49,處于1到1.5之間,可以考慮謹慎買入。
2、絕對估值法
由于恒瑞醫藥分紅少,所以DDM股利折現估值法不適用。自由現金流量折現自由現金流量股東由于貼現。
四、結論
價值投資方法及標準總結:
(作者單位: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參考文獻:
[1]本杰明格雷厄姆.證券分析[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
[2]彼得林奇.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資[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年.
[3]蔣曉全,丁秀英.我國證券投資基金資產配置效率研究[J].金融研究,2007(2):11-20.
【關鍵詞】股票市場 價值投資理論 解決策略
一、引言
推廣及運用價值投資理論對我國股票市場的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促進作用。從上市公司方面考慮,應用價值投資理論可以完善治理結構;從中小投資者方面考慮,應用價值投資理論可以讓投資充分實現理性化原則。所以,無論從理論層面還是實踐層面上考量,推廣及運用價值投資理論均能夠充分有效地促進我國股票市場的發展。鑒于此,本課題對“價值投資理論在我國股票市場的應用”進行分析與探究具有尤為深遠的重要意義。
二、基于推廣與運用方針,價值投資理論的現狀及其作用
我國股票市場中的價值投資理論在推廣與運用方針的基礎上,主要的表現出了兩大現狀和一大作用。兩大現狀便是“我國A股已經基本具備投資價值”與“推廣價值投資理論符合市場要求”;一大作用便是“QFII對價值投資理論的應用具有激進作用”。下面筆者便從這兩大現狀和一大作用進行分析與探究。
(一)我國A股已經基本具備投資價值
有人認為我國A股沒有投資價值,原因在于他們把市盈率的概念強加運用于我國A股市場上。這種淺顯的想法無疑是錯誤的,我國股票市場同種股票在不相同的市場有著不同的價格源于我國實行了部分股權上市策略。而用某一類股票的特殊價格除以全部股權的每股盈利所求出來的市盈率是沒有意義的。通過許多充分有效的案例與數據證實,就價值投資理論的現狀而言,基于推廣與運用方針之下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充分擁有了投資的價值。
(二)推廣價值投資理論符合市場要求
讓投資者的個人利益能夠得到充分有效的保障是股票市場賴以生存之根本。把投資者當作主導者,股票市場才能健康并長久地發展下去。股票市場應該減少市場的系統性風險。而推廣價值投資理論便符合股票市場的這一要求,價值投資理論是可防守的,它以保護投資者的角度出發,進而對被低估的股票通過價值的發現進行投資并規避風險。這一點在切合投資者的自身利益上考慮與市場要求相輔相成,具有共同推進的作用。
(三)QFII對價值投資理論的應用具有激進作用
《QFII管理暫行辦法》是由征監會與人民銀行聯合的,簡稱QFII,表示科學規范的國外機制投資者制度。QFII制度的掌控對象是國外機制投資者,通過對國外機制投資者的限制,允許他們對部分外匯資金的有效匯入,匯入之后經過一系列的法律程序交換成為當地貨幣。這是股票市場的一種開放模式,在目前貨幣還沒有實現自由兌換的狀況下,實現此開放模式對整個證券市場具有盤活的效果。通過QFII制度對價值投資理論的激進,相信價值投資理論勢必能讓我國的股票市場越愈繁榮。
三、價值投資理論在我國股票市場應用方面所存在的問題
雖然,無論從理論層面還是實踐層面上考量,推廣及運用價值投資理論都能夠充分有效地促進我國股票市場的發展;但就目前而言,價值投資理論運用在我國股票市場中還存在一系列的問題。例如:股票市場所面臨的誠信與道德危機、只存在單邊做多機制、股票市場嚴重匱缺資金扶持以及關聯交易現象日益嚴峻等。下面筆者便從這些方面對、價值投資理論在我國股票市場應用方面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
(一)股票市場所面臨的誠信與道德危機
近年來,許多上市公司在企業誠信、包裝上市有效性、包裝利潤真實性、信息披露完善性以及莊家操縱股市等一系列問題上發生偽劣造假的行為,這些現象直接讓股票市場面臨巨大的誠信與道德危機。其次,很多績優股形象的破裂,如東方電子、銀廣夏等,這些都導致了投資者對股票市場失去了信心。另外,在中小投資者中,因為他們是股票市場的弱勢群體,所以對股票抱有懷疑的主流思想,一昧地熱衷于短期投機。根據有效數據顯示,我國A股市場的投機性的流通股周轉率長期以來都是非常高的。
(二)只存在單邊做多機制
價值投資理論運用在我國股票市場存在的主要問題其中便有“只存在單邊做多機制”。從交易機制層面考量,成熟的股票市場既可以做多,又以做空。單邊的做多機制是我國股票交易機制的主要表現特征,而明顯的“單邊市”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匱缺做空機制。“單邊市”的存在隱患是非常困難降低中小投資者的系統性風險。據統計,我國股票系統性風險大約占總風險的61%。這是缺乏做空機制所導致的,做空機制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價值投資理論的運用,也讓價值投資理論很難發揮出作用。
(三)股票市場嚴重匱缺資金扶持
目前,我國股票市場在對資金的需求上遠遠大于供給。據統計,2013年我國A股和B股的市價總值高達六萬億元人民幣,大約占當年GDP的58%。從可流通方面考量,資本市場化率約莫僅有15%。由此可以看出我國股票市場對資金的需求方面遠遠大于供給。從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現如今我國股票市場嚴重匱缺資金上的扶持。
(四)關聯交易現象日益嚴峻
上市公司關聯教育的主要表現為上市公司和關聯方之間有著資源轉移的傾向,且在很大程度上實現非常規商業義務。從雙方利益層面考慮,其關聯交易是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必要性,它能形成一種經濟節約機制。但是我國的關聯交易的條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沒有競爭以及自由的交易市場,往往會出現大股東利用權力控制上市公司的運營利潤,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偷竊上市公司資金的不良現象。此不良現象必須在關聯交易中被禁止,因為這種現象非常不利用股票市場的未來發展。
四、基于我國股票市場,價值投資理論在運用層面上存在問題的有效對策
面對上述價值投資理論在我國股票市場應用方面所存在的問題,提出相關的有效對策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樣才能使價值投資理論充分有效地運用到我國股票市場當中。筆者主要從以下四大方面的有效對策進行分析與探討。
(一)以引導為方針,徹底改變中小投資者的主觀意識
股票市場的主導者是中小投資者,中小投資者在股票市場中一定處于劣勢地位。在我國股票市場的整合工作里,需要通過合法有效的法律手段保護中小投資者的自身權益,還需要對中小投資者進行引導教育,進而轉變他們的主流觀念,讓他們充分認識到價值投資理論的重要意義。事實和理論都證明了價值投資理論能給投資者帶來超額的經濟效益。因此,不但要讓中小投資者認識到價值投資理論的重要性,還需要加強他們的法制意識。讓他們充分了解自己的合法權益,對價值投資理論的運用也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推動作用。
(二)通過分紅的策略增強投資者的信心
增加投資者的信心對股票市場的發展有著尤為重要的推動作用。我國股票市場在其封閉式的狀態下形成了一種“隨機漫步”的特征,這種特征主要表現為股票市場不能呈現谷峰與谷底、也沒有泡沫與破滅。由此可以看出增強投資者自身信心的重要性。特對對于中小投資者,由于自身對股票市場的不了解和對價值投資理論在認識上的不充分,導致投資不能、投機不易,從而進一步造成了股票市場持續低迷的現象。在增強投資者的信心上可以通過分紅的策略,這一策略不但可以讓投資者充分認識到各上市公司的優劣狀況,而且還可以以此盤活整個股票市場。
(三)對國有股與法人股的控股權進行控制
近年來,股權結構處于非均衡狀態是我國上市公司呈現的一大問題。非均衡狀態表現為國有股與國有法人股大約占擁61%,社會公眾股大約占擁28%。國有股和國有法人股所造成“一股獨大”的現象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我國股票市場的發展。另外,中小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沒有對上市公司直接的控制力,這樣便讓中小投資者和上市公司之間產生了嚴重的隔閡,更進一步讓中小投資者的自身利益沒有得到充分的保障。因此,在弱化國有股和法人股的控股權措舉上,首先應該對大股東的投票權進行限制;其次是設立優先股,以此減少大股東的投票權。
(四)杜絕不正規的關聯交易
關聯交易是具有必要性的,但是對于非正規的關聯交易必須嚴加防范。防范非正規的關聯交易工作就需要重視評估環節,這樣做有利于優化關聯交易的價格,讓中小投資者的自身利益不受到侵害;從另一方面考量,完善評估制度能夠防范大股東對交易價格的操縱。其次,應該建立相應的回避制度;回避制度的建立有利于防范大股東在表決權上濫用、錯用,進一步控制了非正規關聯交易的生成。另外,需要在救濟措施上做到盡量的系統化。系統化救濟措施的救濟對象為中小投資者,系統化救濟措施的建立可以充分有效地保護到他們在股票投資上的合法權益,并且應該賦予中小投資者相應的決策權力,讓他們可以通過請求法院的有效途徑否認股東大會上一些不合理的決議。
五、結語
本課題通過“對價值投資理論在我國股票市場的應用”進行分析與探討,了解了推廣及運用價值投資理論的重要意義,并充分認識到價值投資理論在我國股票市場應用方面所存在的一些問題,面對問題制定相關的應對策略是非常重要的,其主要應對策略有:通過引導的方式轉變中小投資者的主流觀念;通過分紅的策略增強投資者的信心;弱化國有股和法人股的控股權;杜絕不正規的關聯交易。相信把價值投資理論通過正規、有效的途徑運用在股票市場,我國的股票市場將會擁有更加廣闊的前景。
關鍵詞:宏觀經濟;股票價格;協整檢驗;FMOLS
一、引言
股權分置改革后,中國股市在2006年至2014年間屢經大起大落,股票市場波動于宏觀經濟變量波動之間的關系問題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Fama and Schwert (1977)[1]的研究表明股票市場收益率與通貨膨脹成負相關關系,工業增加值和實際GNP增長率代表的經濟增長與收益率成正相關關系。Balduzzi(1995)[4]在向量自回歸的框架下,檢驗了Fama的代表變量假說(proxy hypotllesis)。并且,他分析了通脹率與股票收益率之間相關性的強度。提出通脹率與股票收益率之間動態關系的絕大部分可由通脹率自身決定;而股票收益率與通脹率之間的負相關關系可由利率來解釋。Pierdzioch,Dopke 和Hartmann (2007))[5]的研究發現實時的宏觀經濟數據能夠有效預測股票市場波動。
本文選取2004年股權分置改革前夕到2013年12月的月度數據進行分析,這是我國股市逐漸走向成熟的一段時間。同時引入前人研究較少涉及的政府債券和進出口總量,希望能更全面地考察中國股市和宏觀經濟變量之間的關系。
二、理論假說
一般來說,股票的價格由股票的內在價值決定,現實中,股價通常圍繞著股票的內在價值上下波動。股利貼現模型(Dividend Discount Model),簡稱DDM,是一種最基本的股票內在價值評價模型,其基本公式如下:
V=∑nr=1Dt(1+r)t+m(1+r)n+1
其中,其中V為股票的內在價值,Dt是第t年每股股利的期望值,r是股票的預期收益率或貼現率(discount rate),m為期末出售價。DDM表明,股票的內在價值與預期股利成正比,與預期收益率或貼現率成反比。預期股利與公司的經營狀況有關,很自然地,也與宏觀經濟大環境有關;而預期收益率或貼現率一方面與利率有關,另一方面也反應了市場對風險的理解,因而也與宏觀經濟有關。因此,DDM為股票市場價格波動與宏觀經濟變量波動之間存在關系打下了理論基礎。
1.貨幣供給與股票市場價格
在不考慮通貨膨脹的情形下,貨幣供給與股票市場價格存在正相關關系。這是通過以下三種效應實現的:首先是預期效應,當中央銀行宣布實行擴張性的貨幣政策時,公眾會以此為預期,將資金投入股票市場,從而增加股票市場的需求,使股票市場價格上升。其次是投資組合效應,貨幣供給量的增加降低了貨幣的邊際效用,從而改變了貨幣與股票的邊際效用比。投資者出于效用最大化的考量,會增加對股票的投入,股票市場價格由此提高。最后是價值效應,擴張性的貨幣政策會降低利率,從而刺激投資需求。投資的增加會使公司業績得以提升,從而提高預期股利,根據DMM模型,股票市場價格會上升。但是,當過高的貨幣供給導致高通貨膨脹時,股票價值又會受到影響。
2.利率與股票市場價格
利率除了通過投資影響股票市場價格外,還從另外兩個層面上對股價產生影響。其一,利率會正向地影響股票的預期收益率。根據DMM模型,預期收益率的上升會使股票的內在價值、股票市場價格下降。其二,利率變化會改變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的預期收益。假如利率上升,投資股票的機會成本會因此上升,投資者將資金從股票市場中抽離,供求關系的變動將使股票市場價格下降。反之,股票市場價格上升。綜上,利率與股票市場價格成負向關系。
3.匯率與股票市場價格
根據Dornbusch 和Fischer(1980)[11]提出的匯率流量導向模型,匯率升高將對股票價格產生兩方面的影響。一方面,本幣貶值將增加以外幣標價的負債,從而使公司股票的價格下降,同時會增加公司持有的以外幣標價的資產價格,從而提高公司股票的價格。同時,本幣貶值會影響公司的進出口業務。
4.通貨膨脹與股票市場價格
通貨膨脹與股票市場價格之間存在一種不十分確定的負相關關系。[12]溫和的通貨膨脹會提高包括股票在內的商品價格。然而,當通貨膨脹上升到一定程度(接近或超過10%),其對社會經濟將產生嚴重影響,公眾對整個經濟信心不足,且預期中央銀行將緊縮銀根,流入股票市場的資金減少,利率上升,公司業績由此下降。
5.政府債券與股票市場價格
政府債券的發行一方面會擠占進入股票市場的資金,使得股票市場價格下降;但另一方面,政府以此募集到了建設資金,從而通過政府購買和基礎設施建設刺激了總需求,使股票市場價格上升。
三、實證結果
本文對股票價格指數和宏觀經濟的研究主要采用完全修正的最小二乘法(FMOLS)方法。研究主要遵循如下步驟:首先進行ADF檢驗,對不平穩的數據差分后進行協整檢驗,然后進行Granger因果檢驗,進一步驗證變量之間的關系。最后利用FMOLS對變量間的系數進行考察。
1.變量選擇
上證指數(SH),貨幣供應量(m1),實際有效匯率(EER),居民消費指數(CPI),同業拆借7天加權平均利率(I),進出口總量(TEIV),政府債券(BOND)
2.平穩性檢驗(ADF)
ADF檢驗結果顯示,時間序列貨幣供應量(m1)、居民消費指數(CPI)、拆借利率(I)與進出口總量(TEIV)沒有單位根,即其本身就是平穩的I(0)過程,可直接通過OLS進行回歸。時間序列上證指數(SH)、實際有效匯率(EER)與政府債券(BOND)接受存在單位根的H0,對其差分序列進行ADF檢驗則發現其為平穩的I(1)過程,
3.協整檢驗
對一階平穩的三個變量,即在SH與ERR、BOND之間做協整檢驗。結果顯示,在5%的顯著水平下,政府債券與股市價格存在協整關系和共同的隨機趨勢,即股市價格波動與政府債券之間存在著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
4.格蘭杰因果檢驗
格蘭杰因果檢驗顯示,上證綜指與政府債券間不存在特定的互動關系
5.FMOLS
FMOLS結果顯示,SH與BOND及EER存在顯著性關系:SH與BOND之間正相關而與EER之間負相關。然而,M1、I、CPI以及TEIV之間的關系并不顯著。詳見表5.
表1FMOLS回歸結果
VariableCoefficient Std.Errort-StatisticProb.BOND0.0036150.0013572.6643560.0094C17338.453090.6095.6100430.0000M10.0021510.0041870.5137840.6089I-192.5218133.3986-1.4432070.1531CPI75.8380168.37093-1.1092140.2708TEIV-0.5306610.408351-1.2995220.1977EER-137.431832.30460-4.2542480.0001
五、結論
實證結果顯示,中國股票市場的波動與政府債券和實際有效匯率存在顯著關系。首先,股票市場價格與政府債券交易量正相關,這說明政府債券發行刺激總需求的作用還是比較明顯,充分抵消了其對股票市場資金的分流作用。中國人民銀行也可以通過公開市場操作,熨平股票市場的波動。另外,股票市場價格與實際有效匯率負相關,根據匯率流量導向模型,這說明在目前的狀態下,人民幣升值帶來外幣資產萎縮的影響遠大于外幣負債減少的影響,且以出口為主導的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遠高于以進口為主導的企業。
但是,對于通貨膨脹、貨幣供應量和利率的實證分析卻未能驗證先前的假說,也與已有的國內外研究成果有較大出入。其原因可能是因為我國股票市場仍然不成熟,有其獨有的行為模式以及特定的影響因素。(作者單位: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Fama E,Schwert W.Asset Returns and Inflation[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77,5:115-146。
[2]Balduzzi P.Stock Returns,Inflation,and the‘Proxy Hypothesis’:A New Look at the Data[J].Economics Letters,1995,48:47-53.
[3]Pierdzioch C,Dopke J,Hartmann D.Forecasting Stock Market Volatility with Macroeconomic Variables in Real Time[J].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2007, 3:1-21.
[4]彭浩東,周星辰.關于我國宏觀經濟變量與證券市場關聯性的時政研究[J].生產力研究,2012,1:70-73.
[關鍵詞]股票價格 股息 市盈率
股票作為一種重要的金融產品,股票持有者憑股票從股份公司取得股息收入。優先股股東可以獲得固定金額的股息,而普通股股東的股息是與公司的利潤想關的。股票只是對一個股份公司擁有的實際資本的所有權證書,是參與公司決策和索取股息的憑證,不是實際資本,而只是間接地反映了實際資本運動的狀況,從而表現為一種虛擬資本。股票本身沒有價值但是卻代表一定的價值和價格,即內在價值和市場價格,股票的內在價值代表實際價值,外在價格表示交易價格,但股票的內在價值和外在價格并不相等,股票價格在實際交易中總是被高估或低估,價格高于價值稱為股票泡沫。下面我們介紹內在價值和外在價格的計算方法。
一、股票內在價值計算方法
1.現金流貼現模型
此模型是運用收入的資本化定價方法來確定普通股的內在價值。按照收入的資本化定價方法原則,資產的內在價值是由未來時期的現金流決定的。由于金錢的時間價值的存在,因此我們必須將現金流按一定的貼現率貼現成現值。也就是說,一種資產的內在價值等于預期現金流的貼現值。對股票來說,預期現金流即
為股息。則貼現現金流模型的公式如下:
式中,V為股票在期初的內在價值; 為 時刻每股股息; 為必要收益率。
現在我們引出凈現值的概念。凈現值等于內在價值與成本之差,即: 。其中 為在 時購買股票的成本。
如果 0,意味著預期現金流的現值之和大于投資成本,股票價格被低估,市場存在套利機會,投資者會大量買入股票,從而導致市場上該種股票需求變大供給減少,供需關系最終導致套利消失。如果 0,意味著所有預期現金流的現值之和小于投資成本,股票價格被高估,投資者不會購買這種股票而持有者卻會賣出股票。導致在市場上此種股票的供大于求,進而使得股票的市場價格下降,所以由無套利原則我們總能得到 =0。我們把使得 的貼現率稱為內部收益率。如果用 代表內部收益率,由內部收益率的定義可得下式:
因此,若 ,則此時應該選擇購買這種股票;若 ,不要購買此股票。因為普通股票沒有一個固定的生命周期,所以此模型的有其局限性。
2.零增長模型
零增長模型假定股息增長率 。也就是說,未來的股息按一個固定數量 支付。由一般公式推導出零增長模型公式為:
例如,某公司股票每年獲股息5元,必要收益率為25%,且準備永久持有,即,則該公司股票的購買價格應為 元。
3.不變增長模型
不變增長模型可以分為股息按照不變的增長率 增長和股息以固定不變的絕對值增長兩種形式。前一種更為常見,我們下面主要介紹前一種情形。
我們假設股息永遠按不變的增長率 增長,假設時期 的股息為:
則我們就可以建立不變增長模型為:
例如,某公司去年支付每股股息2元,預計未來股息年速率增長率10%,即 , 。則下一年股息為 (元)。假定必要收益率 ,由模型知股票價值為: (元)。
4.可變增長模型
假定在時間L以前,股息以一個 的不變增長速度增長;在時間L后,股息以另一個不變增長速度 增長。在此假定下,建立二元可變增長模型:
其中,
例如,某公司現在股息為每股0.2元,預期收益率為16%,未來5年中不變增長率為20%,隨后的增長率為10%,即,。代入公式可得該公司股票的理論價值為5.45元。
綜上可得股票的內在價值當股息確定之后也就隨之確定了。而由經濟學原理又可以得出股票的市場價格會圍繞內在價值波動,并由供求關系調節價格。
二、股票市場價格計算模型
1.市盈率估價模型
市盈率又稱價格收益比,是每股市價與每股收益之間的比率,其計算公式為:市盈率=每股市價/每股收益。如果我們能分別估計出股票的市盈率和每股收益,那么我們就能由此公式估計出股票價格。這種評價股票價格的模型就是市盈率估價模型。
每股收益的計算有平均攤薄法和加權法,按平均攤薄法可得:每股收益=稅后利潤/總股數
按加權法計算則得:每股收益=稅后利潤/[發行前總股數+本次公開發行數×(12-發型月份)/12]
2.市場競價模型
這里是指投資者在指定時間內通過交易柜臺或網絡,以不低于發行底價的價格并按限購比例或數量進行認購委托,申購期滿后,由交易所將所有有效申購按照價格優先、同等情況下時間優先原則,將投資者的認購委托由高價向低價排序,并從高價到低價計算有效認購數量,認購數量達到或超過發行數量的價格,即為本次發行價格。若申購數低于發行數量,則競價底價為發行價。
3.凈資產倍率模型
凈資產倍率法是指通過資產評估和會計手段確定發行人擬募股資產的凈現值和每股凈資產值,并根據證券市場將每股凈資產值乘以一定的倍率或折扣來確定股票發行價格。凈資產倍率法常用于房地產公司或資產現值有重要商業意義的公司。此方法不僅應考慮公平市值,還須考慮市場所能接受的溢價倍數或折扣倍率。公式為:發行價格=每股凈資產值×溢價倍數(或折扣倍率)。
三、實證分析
2002年7月19日,深圳交易所上市的A股公司的深圳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000063,以下簡稱“中興通訊” )董事會公告稱:計劃于2002年第四季度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發行后H股所占總股本的比例不超過發行后總股本的30%;H股發行定價將參照同類公司在國際市場的估值水平。消息傳來,中興通訊A股股價大跌。當天中興通訊的換手率達到了1400萬股,是平時換手率的3倍,占深圳交易所當天交易量的10%左右。
內地和香港地區股票市場市盈率比較表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A股 上海 34.5 37.5 N.A
深圳 38.2 40.6 N.A
B股 上海 30.6 43 N.A
深圳 17.5 25.3 N.A
香港主板 14.9 12.2 12.8
注:香港創業板不具有可比性。資料來源:巨潮資訊,香港聯合交易所。
從上表內地股票市場的與香港主板股票市場市盈率比較,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出香港主板市場的市盈率遠遠低于內地A股市場,而根據上面介紹的股票市場價格計算方法中的市盈率估價法公式:市盈率=每股市價/每股收益。我們可以進一步推導得出在每股收益確定的情況下當市盈率下降時會導致股票的每股市價降低,反之如果市價不降低就會導致股票的每股的收益降低。
四、結束語
1.利用市盈率估價法計算股票市場價格和利用股息貼現法計算股票的內在價值方法簡單易懂。而且所有的參數簡單易得,計算方便。本文從各個方面給出了股票內在價值和外在價格的多種確定方法,并且引入套利原則來分析股票內在價值和市場價格的關系,多種方法對比可以看出市盈率法更清楚明了,簡單易懂。而且由此方法得出的股票價格更接近理論價值。
2.文中對內地A股股票市場與香港H股股票市場市盈率進行比較得出A股市盈率遠遠高于H股市場,從而套入股票價格計算公式得出H股股票發行價格應遠低于A股發行價,并進一步分析得出H股股票的發行價會影響A股市場價格。還通過市盈率和股票定價公式解釋了2002年發生的中興通訊H股股票風波發生的原因。認為H股發行價被低估且影響了A股市場。最后通過對比多家公司的A股股票和H股股票的發行價得出兩者有很大差距而且比率不穩定。
對中興通訊在香港市場增發H股的事實,利用已經介紹的股票內在價值和市場價格的計算方法,利用無套利原則和經濟學原理中價格和價值之間的關系,從理論上分析得出了增發H股導致A股股票市場價格大跌的原因,并從理論上解釋了此次增發H股最終失敗的原因。以上充分說明了股票內在價值和外在價格的計算方法對現實股票市場中的股票市場價格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威廉.F.夏普.投資學(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51-68
[2]都紅雯,楊愛文,田穗等.現代金融學基礎[M].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203-206
[3]楊立洪,楊霞.二叉樹模型在可轉換債券定價中的應用[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2005,(3):99-101
[4]袁明哲.股票定價模型[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5,11-17
[5]唐國正,劉力.金融學案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25-37
[關鍵詞]有效市場假說;隨機游走模型;股票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4051
1前言
有效市場假說中隨機游走模型一直是支持有效市場假說的重要檢驗方法之一,隨機游走模型的要旨是:股票價格就像一個喝醉酒的醉漢,無法預測下一步要走到什么地方,也就是說股票價格是無法被預測的,利用以前的數據是無法分析預測股票價格的。這一結論直接證明了任何技術分析都是無效的,分析股票的圖表模型是無意義的。
法瑪使用隨機游走模型研究了1957―1962年道指的走勢,檢驗結果表明其并無顯著規律大于零。我國許多專家學者也對我國股票市場是否遵循隨機游走模型進行了驗證,國內一些學者也根據隨機游走模型對我國的股票市場價格波動進行了檢測,結果發現,從中短期看股票價格的波動符合隨機游走模型。
該結論體現在無數對基金業績的研究中,經濟學家發現,今年成績好的,明年可能表現得最差,一些往年令人失望的基金,今年s可能脫穎而出,成為升幅榜首。所以無跡可尋,買基金也要看你的運氣,投資技巧并不實際,而我國王亞偉管理的基金業績前幾年令人驚訝,而最近幾年業績明顯回落。
因此,既然實證研究股票價格呈現隨機游走模型,市場是不可戰勝的,有如下結論:
(1)股票價格由于是隨機游走無人知道其下一步走到什么地方,股價只受到以后新的信息影響,個股的以前的走勢是已知的,因此,根據以前的個股走勢企圖分析出以后的走勢無疑刻舟求劍,如果有這樣的機會其他投資者早已經買進該股票,因此這種方法是徒勞無益的。長期看不可能獲得比簡單地買進任何幾種股票獲得更多的超額投資收益。
(2)交易成本應該是最小化。投資者應當采取買入并持用策略,并盡可能地減少交易使得交易費用最低,主動地頻繁買賣股票只會使交易成本昂貴。
(3)最好的投資管理風格是被動式的。投資者分散風險投資,直接投資于ETF指數基金是最有效的,無須費心挑選各種股票進行組合投資。
(4)在市場上,總是存在贏家和輸家。僅僅因為投資者或基金經理在一定時期勝過市場,這并不意味著市場不是有效的。要么他們具備別人不具備的特殊能力,要么他們比別人更幸運。但是從足夠長的時間看主動型基金不可能跑贏被動型指數型基金。
2現實總是比理論復雜得多,證券市場中總是呈現各種異象(1)市場價格與內在價值的關系。羅伯特?席勒是有效市場假說的主要批評家,他曾證明股票市場價格不可能由基于基本面建立的標準經濟模型解釋。格雷厄姆在1934年《證券分析》一書中也認為股票價格的波動是建立在股票內在價值基礎上的,盡管股票價格會由于各種非理性原因暫時偏離內在價值,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偏離會得到糾正而回到內在價值。股神巴菲特就是憑借這樣的信念長期獲得驚人的收益。
奇怪的是股票市場價格不是短期而是長期偏離基礎價值。股票市場價格波動比單純由內在價值來決定的更大。更為重要的是股票價格是長期偏離基礎價值的,不是被市場高估就是被市場低估,使得股票價值決定股票價格的基礎理論受到挑戰。大量研究實證表明,股票價格除了新信息做出反應外,還存在一些非信息的影響。
(2)股市的大幅波動性與信息無關。1987年10月19日道瓊斯工業股票價格指數一天暴跌指數50832點,幅度為226%,創下美國股市自1941年以來最大單日跌幅的紀錄(相比之下,1929年10月29日大崩潰下跌15%)。10月19日則在歷史上留下了難以磨滅的痕跡。當天開盤后,道指一路狂跌,最低曾到達1677點,比周五高點下跌30%之多!接下來的周二,道指繼續大跌7%,盤中低點一度到達1616點!累計不到兩個月,道指暴跌412%,從8月25日的2746點跌至1616點!在1987年“黑色星期一”期間以及后來,股票價格的波動性大幅度上揚。通過全球通信設施,此次崩潰很快地傳播到其他金融中心。而在這一天并沒有什么有重要意義的信息影響了美國股市,而且我們也不能說,美國整體公司的業績突然一天下降了22%。事實上美國經濟那一時期是運行平穩的。
而中國近期發生的2015年6月中旬至7月中旬的股市大跌,大部分股票跌幅超過一半以上,但是我們總不能認為這些暴跌的公司在一個月的這段時間業績發生了大幅下降。
(3)股票溢價之謎。是指股票市場的總體歷史收益率水平高出無風險收益率(同期國債收益率)很多,盡管股票比債券風險大,但投資股票市場的溢價要遠遠大于所承擔的風險,這無法用標準金融理論中的“風險溢價”做出解釋。一些經濟學家在對發達國家的股票市場追蹤后發現,普遍存在股票溢價之謎。
(4)小市值效應。從股票市場看,市值大的公司競爭力也該會比市值小的公司競爭力更高,從風險的角度看,大公司發行的債券溢價率要小于小市值公司的股票,小市值公司的風險大于市值大的公司,獲得更高的溢價是正常的,但是從小市值公司獲得的收益率看遠遠高于其風險。小市值組合高收益的研究最早源自美國,美國的學者研究表明小市值股票雖然風險比大市值的公司風險更大,但是卻獲得遠遠高于其本身風險更大的溢價。A股同樣存在小市值效應,從2014年開始到目前為止,將小市值股票和大市值股票進行對比研究會發現,小市值股票漲幅遠遠高于大市值公司的股票,但風險并沒有那么大。最小市值組合的收益率完勝絕大部分基金經理。市值越小的股票,通常它的資本或資產規模也越小,相應地,該上市公司在所在行業中的地位也就越低,競爭力越弱,按照傳統的投資理論,小市值的股票與大市值的股票(例如績優藍籌股)相比,前者的投資回報應低于后者。
參考文獻:
[1]安德瑞?史萊佛并非有效的市場[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2]麥基爾漫步華爾街[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2
【關鍵詞】 非流通股解禁 托賓Q值 供求關系 股票市場估值中樞
一、前言
2005年的股權分置改革和2006年開始的非流通股解禁是為了解決我國股票市場中股權分置這一制度性問題而進行的創新。股權分置這一制度性缺陷造成了金融資本與產業資本的割裂,使占總股本三分之二的非流通股不具備流動性,股權分割為價格懸殊的流通股和非流通股,撐起了高市盈率的流通股價總體水平。股權分置改革以及非流通股的逐步解禁使得原來不能在二級市場流通的法人股可以公開在二級市場減持與流通。這就打通了金融資本與產業資本之間相互轉換的渠道,開啟了國內A股市場金融資本和產業資本之間的套利機制。
經濟學獎得主詹姆斯?托賓(James Tobin)在1997年所著的《貨幣、信貸與資本》指出,Q是指市場價值MV與重置成本RC的比率,即Q=MV/RC,Q比率決定了廠商的投資水平。托賓Q值事實上就是股票市場對企業資產價值與生產這些資產的成本的比值進行的估算。高Q值意味著高產業投資回報率,此時企業發行的股票的市場價值大于資本的重置成本,企業有強烈的進入資本市場變現套利動機。當Q值較大時,企業會選擇減持后將金融資本轉換為產業資本;而當Q值較小時,企業會將產業資本轉換成金融資本,即繼續持有股票或選擇增持股票。
我國上市公司的托賓Q值的高低將決定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轉換策略和解禁后非流通股股東的行為,進而改變股票市場供求關系。市場供求關系的失衡將導致股票價格的波動,直到市場整體價格水平調整到一定合理區域后供求關系將達到的新的平衡。本文目的在于利用托賓Q值實證分析非流通股解禁對我國股票市場估值水平的影響,判斷現階段我國資本市場估值中樞的變化趨勢。
二、實證分析設計
研究前提假設,一是我國股票市場達到了弱式有效或市場有效性逐步增強。在有效市場中,股票的價格是圍繞價值波動的,市場價格是真實價值的無偏反映。二是托賓Q值(以市價估算)偏高的情況下,原有非流通股股東拋售意愿強烈,市場供求失衡后將會尋求股票價格和交易量的新均衡。三是在有效股票市場中,市場整體價格水平的調整是市場估值回歸于公司內在價值的必然過程,是市場對此前估值水平過高的一種修復。
本文以我國A股市場中證100成份股為研究對象,實證分析非流通股解禁對股票市場估值水平影響。根據戈登模型估算的各樣本股票價值與其凈資產的比值,統計樣本股票理論托賓Q值集Q1;再根據各樣本股票市值與其凈資產的比值,統計樣本股票市價托賓Q值集Q2;在此基礎上對Q1和Q2進行對比分析。
以全部A股公司總市值合計與凈資產合計的比值來估算A股市場托賓Q近似值,并且統計出從1993年至2008年4月18日Q值的變化情況和2008年4月18日國際主要股票市場同期的市價凈資產比率(托賓Q近似值)的平均值。然后把我國股票市場整體Q值和樣本股票托賓Q值的算術平均值分別與國際市場托賓Q值橫向對比分析。
根據戈登(Gordon)提出的股票估值模型,股票的價格等于未來現金股利的折現價值。假設股票未來的每股贏利以固定增長率g增長,分紅時的派現率為固定比例k,這樣,股息也將以固定增長率g增長。再假設投資者的股權期望收益率為市場無風險利率和股權風險溢價ERP之和。則股票價格為:
股改對上市公司分紅派現的提振作用在2006年報中充分顯現。多數上市公司在股改方案中附加了分紅承諾,履行這些承諾將對上市公司中長期的經營行為構成約束,客觀上使得上市公司在承諾履行期內保持業績的持續穩定增長和較高的分紅派現比例,而且藍籌公司始終保持了比較高的派現比率。因此,本文的研究中取k為45%。
股票估值的本質是將未來收益折現,所以這里采用流動性較好的中長期國債的到期收益率作為市場無風險利率。Rf取2007年12月最新10年期記賬式特別國債(八期)的票面年利率,為4.41%。
2005年、2006年和2007年我國股票市場每股收益增長率都是大幅增加,其中2006年超過40%,2007年為41.46%。根據北京大學宋國青教授(2003)的研究,我國經濟的黃金增長時期已經持續了25年,并且這種高速增長還將持續20年,至少前10年GDP的增速應該在8%以上。本文謹慎的只取g為7.48%。
在本文中,ERP采用周游的研究結果6.02%。
綜上所述,戈登模型中各變量賦值如表1。
根據戈登模型得到各樣本股票價值Pt,統計出樣本股票理論托賓Q值集Q1。再根據樣本股票2008年4月18日市價P,統計市價托賓Q值集Q2。樣本股票(601001)當日停牌,取前一個交易日的市價;而樣本股票(600887)由于異常變動,年度為負,取上一年度數據為Et。
三、實證結果分析
1、樣本股票理論托賓Q值集Q1與市價托賓Q值集Q2對比分析
根據戈登估值模型估算樣本股票理論托賓Q值集Q1,即各樣本股票戈登模型估值與其凈資產的比值的集合。再根據2008年4月18日樣本股票市價估算樣本股票市價托賓Q值集Q2,即各股票市值與其凈資產的比值的集合。其算術平均值參照表2。
從樣本股票市價托賓Q值集Q2與樣本股票理論托賓Q值集Q1的對比中,Q2算術平均值遠高于Q1算術平均值。
從樣本股票托賓Q值取值的分布來看,Q2中數值主要集中在偏高的Q值區域:86%的大于等于2;41%的大于等于4;15%的大于等于6。而中數值相對處于偏低的Q值區域:32%的小于2;88%的小于4。現階段,樣本股票中81%的上市公司的市價托賓Q近似值高于用戈登模型估算的理論托賓Q值;市價托賓Q近似值集Q2中數值整體上明顯高于理論托賓Q近似值集Q1中數值。樣本股票托賓Q近似值集Q1和Q2數值分布如圖1。
在研究的樣本中,截至2008年4月18日,按市價估算的托賓Q近似值中有86%大于等于2,41%大于等于4。另外,根據平安證券課題組的研究結果,截至2008年4月10日,整個A股市場中的行業或公司個體,90%以上的公司的市價托賓Q值都在2以上,69%以上的公司Q值在3以上,46%以上的公司Q值在4以上。這說明樣本股票市價托賓Q值較理論托賓Q值整體上要明顯偏高,整個市場中的市價托賓Q值也明顯偏高。
2、樣本股票、A股整體市場和世界主要市場托賓Q值橫向對比分析
對樣本股票、A股整體市場和世界主要市場托賓Q值進行比較,如表3。
(數據來源:平安證券課題組《“大小非”減持的影響及對策》。)
至2008年4月18日,國際市場托賓Q均值為2.63,樣本股票按市價所得市價托賓Q近似值集Q2的算術平均值為4.46,高出國際市場均值69.6%。而同期,樣本股票理論托賓Q值集Q1的算術平均值為2.64,僅高出國際平均標準0.4%。
從1993年至2008年4月18日,我國A股市場托賓Q近似值(即全部A股公司總市值合計與全部A股公司凈資產合計的比值)與上證指數變化趨勢總體情況如圖2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Q值大體在2~5之間波動,最近16年的平均值約為3.4,托賓Q值與上證指數自2005年以來的變化趨勢保持一致。在開始股權分置改革的2005年,我國股票市場托賓Q值達到最低點為1.66,而在市場指數創新高和市場整體價格水平偏高的2007年則達到歷史峰值6.38。至2008年4月18日,Q值回落至3.82,較歷史均值仍高12%。如果把同期國際主要股市平均的托賓Q近似值作為基準,則A股市場整體托賓Q近似值約較國際基準高出45%。
四、結論
在本文研究前提假設的基礎上,綜合上述實證分析,可以看出樣本股票和我國整體股票市場現階段市價托賓Q值嚴重偏高,以戈登模型估算的理論托賓Q值接近于國際水平。托賓套利機制形成后,我國股票市場市價托賓Q值有可能逐步回歸于國際平均的托賓Q值水平(相當于是以戈登模型估算的理論托賓Q值水平)。進而,隨著非流通股的逐步解禁,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套利通道打開了。在托賓Q套利機制作用下,股票市場供求嚴重失衡,上市公司股票價格將會不斷下行,尋找股價與交易量的新的均衡,新均衡的市場整體價格相對于解禁初期是呈下降趨勢的。
有效市場中股票的價格是圍繞其價值波動的,市場價格是真實價值的無偏反映。在有效的資本市場中,只有市場估值中樞的下移才會使市場整體價格水平呈下降趨勢。考慮到我國股票市場達到了弱式有效或者說是市場有效性在逐步增強,從2007年10月到2008年6月的市場下跌是供求嚴重失衡后市場估值體系重構過程中對市場估值水平過高的一種修復,即是市場估值中樞下移回歸于公司內在價值的必然過程。
通過樣本股票、A股整體市場和世界主要市場托賓Q值實證分析,可以得出如下三個結論。
一是樣本股票市價托賓Q值集Q2中數值整體上遠高于樣本股票理論托賓Q值集Q1中數值;而A股市場整體托賓Q近似值遠高于國際主要股票市場托賓Q值平均值。綜合來看,我國股票市場現階段市價托賓Q值(股票市值與其凈資產的比值)偏高。
二是在托賓Q值偏高的前提下,非流通股的逐步解禁使得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托賓套利機制形成,進而導致市場供求關系嚴重失衡。
三是股權分置通向“全流通”的過程也是我國股票市場估值體系重構的過程。在托賓Q值嚴重偏高的前提下,非流通股的逐步解禁使市場供求關系嚴重失衡,市場估值體系將重構,我國A股市場估值中樞將呈逐步下行趨勢。
【參考文獻】
[1] 詹姆斯?托賓:貨幣、信貸與資本[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0.
[2] 吳曉求:股權分置改革后的中國資本市場[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3] 平安證券課題組:“大小非”減持的影響及對策[J].證券市場紅周刊,2008(20).
[4] 劉蓬勃:中國股票市場弱式有效的實證研究[J].世界經濟情況,2006(8).
[5] 戴曉鳳、楊軍、張清海:中國股票市場的弱式有效性檢驗:基于單位根方法[J].系統工程,2005(11).
關鍵詞:價值投資;安全邊際
一、價值投資的涵義
(一)什么是價值投資
價值投資理論是由“華爾街教父”本杰明?格雷厄姆在20世紀30年代提出來的,核心思想為:股票的價格由股票的內在價值決定。股票市場短期來看是一臺投票機,長期來看是一臺稱重機,股票的價格有向價值回歸的趨勢。
(二)對資本市場的假設
股票的價格受一些因素的影響。格雷厄姆稱這些因素為“市場先生”。盡管股票的價格在市場上經常變換,但股票有穩定的內在價值,內在價值相對來說是不變的。股票價格有時小于內在價值,有時等于內在價值,有時大于內在價值。通常情況下,股票的價格與內在價值不相符合。在股票價格明顯低于內在價值時即存在很大的價值與價格差時,購買股票會產生巨大回報。
(三)價值投資的流程
價值投資的流程為:投資者先評估一只股票的內在價值,并將內在價值與市場價格相比較。如果內在價值遠低于市場價格,即存在很大的價值與價格差時,投資者就購買該股票。
二、價值評估
(一)根據資產來評估股票價值
每一家上市公司都有資產負債表,公司凈資產的賬面價值可以從資產負債表中得到。資產負債表左邊一欄最后一行的合計數字就是該公司的資產總額。右邊一欄中間有個負債總額。資產總額扣掉負債總額,剩下的就是屬于所有的股東的凈資產總額,也叫股東權益。凈資產再除以這個公司的股本總數,就得到每股凈資產。每股凈資產就說明了這只股票的賬面資產價值,也叫做每股賬面價值。
(二)根據市盈率來估值
每股股票除以每股收益,得到一個數字,這就是估值常用的“市盈率”。其中的“市”代表的是市場價格,“盈”代表的是盈利,“率”代表的是比值。市盈率的作用就是我們收回投資成本所用的時間。市盈率多少就得用多少年收回成本。用市盈率評估時,需要是非常有實力,非常穩定的公司的一個完整周期的平均每股收益。這樣就需要對股票未來的市場價格進行預測。
(三)根據現金流折現估值方法
巴菲特將現金流折現估值方法精煉為一句話:今天任何股票,債券或公司的價值,取決于在資產的整個剩余使用壽命期間能夠產生的,以適當得利率貼現的現金流量。巴菲特對內在價值的定義:內在價值是一家優秀企業在其余下的壽命中可以產生的現金流量折現的現值。這種估值方法需要解決兩個核心因素:第一,未來的現金流量是多少;第二,折現率是多少。對于第一個因素可以用存款利率比較法解決,用每股自由現金流量除以股價,若利率越高越劃算。再就是用市現法,就是用市場價格除以每股現金流量,所得值越小表明收回成本所需時間越短。對于折現率可以用長期國債利率或略高于國債利率來計算。運用現金流折現估值方法適合公司非常穩定,未來現金流量能夠長期保持穩定,接近于過去的長期的平均水平。
三、安全邊際
(一)安全邊際的涵義
安全邊際就是股票的內在價值與市場價格的差。安全邊際越大,投資該只股票越安全。巴菲特在自己的老師格雷厄姆那里學到了兩條投資規則:第一,永遠不要虧損;第二,永遠不要忘記第一條。作為價值投資的最重要的部分,說它是成功的基石并不為過。安全邊際換一種說法為價值與價格相比別低估的程度或幅度。
(二)安全邊際能降低投資風險
安全邊際可以為股票市場巨大的不確定性提供一種保障。有了較大的安全邊際,即使市場價格在很長的時間內低于價值,也可以通過凈利潤和股東權益的增長來保證投資的安全性及取得合理的報酬率。安全邊際的基礎為內在價值,在實際投資中,安全邊際越大,投資越安全。價值投資者之所以關注安全邊際,是因為影響股票市場的因素非常復雜。相對來說,人的判斷能力很有限,有了很大的安全邊際,即使投資人預測有一定失誤,也能降低投資中的風險。
四、市場波動
(一)公司所處行業分析
行業分析只要是界定行業所處的發展階段和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同時要與其它行業進行比較而進行的分析。產業有特定的生命周期,處在不同的生命周期,投資的收益也是不一樣。行業分析是研究上市公司的預備功課,是在宏觀經濟分析的前提下進行的。在國家整體經濟形勢良好,有些行業發展勢頭迅猛,并且處于生命周期的增長期,投資于這些行業能取得優異的投資業績。
(二)宏觀市場分析
1.宏觀經濟及國家政策
國家宏觀調控幾乎涵蓋了所有行業,對國民經濟會產生直接的影響,引領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的發展。股市也涉及國民經濟的絕大部分領域,自然會受到國家宏觀調控的影響。宏觀經濟主要分析對股市行業及股市周期和對上市公司的影響。宏觀經濟和國家政策的變化,對于投資股票和持股時間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2.證券所處的發展階段
目前我國證券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證券公司持續發展趨勢明顯,短期性的牛市和熊市并不會改變行業的發展趨勢。中國資本市場和證券行業的基礎雖很薄弱,但是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我國股市過去投資風盛行,今年來價值投資開始運用,這是一個必須要走的階段。
3.投資主體
投資主體包括機構投資者和散戶。投資主體的構成對股市的發展及對投資者的投資理念和投資方法都有重要的影響。機構投資者和散戶的投資理念和方法是有巨大差別的。因此,研究投資主體也是價值投資必須考慮的因素。
五、結束語
通過對價值投資的闡述,得出價值投資的核心部分為價值評估,安全邊際和市場波動。價值投資目前在我國推廣正是時候,我國A股已經具備了投資價值,股價的持續下跌正是股價向價值回歸的表現。運用價值投資,合理的利用市場的波動,正確估值,應用安全邊際,投資一定會成功。
參考文獻:
[1]徐成剛.價值投資理論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05.
格雷厄姆和多德在《證券分析》一書中對股票價格波動的本質進行了分析,說明了“股票內在價值”對于投資的重要性,隨后,這個領域的研究引起了眾多經濟金融學家的興趣,經過幾十年的探索,得到了大量的重要研究成果,而且不乏廣泛應用的方法,但是,對于新興市場和普通投資者卻難以采用。這里,我們希望借用20世紀80年代興起的灰色系統理論,探索一套簡便易用的股票投資價值預測方法。本文探討了灰色預測方法及其在股票價格預測中應用的理論基礎和方法,以期能為投資者的決策行為提供一定的指導作用。
1.問題的提出
我們知道,股票市場的價格走勢是極為復雜且難以預測的。股票價格對市場信息如何進行反應,即使最高明最富經驗的分析師也難以穩操勝券,這是因為,我們缺乏信息對市場影響的傳導系統的結構和系統傳導模型,不能準確把握金融政策、利率政策、公司狀況、國際市場及投資者心理承受能力等因素的變化及其對市場的影響方式和作用,只能似是而非地對價格走勢進行把握,其結果可想而知。
于是,如何判斷或預測股票市場價格走勢引起了眾多經濟金融學家和市場分析人員的極大興趣,在許多經濟學家的共同努力下,股票定價方法向著量化方向發展,建立了大量令人振奮的定價方法。格雷厄姆和多德在1934年《證券分析》一書對1929年美國股票市場價格暴跌的深刻反思,認為股票價格的波動是建立在股票“內在價值”基礎上的,股票價格會由于各種非理性原因偏離“內在價值”,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偏離會得到糾正而回到“內在價值”,因此,股票價格的未來表現可通過與“內在價值”的比較而加以判斷。但“內在價值”取決于公司未來盈利能力,因此,對公司未來盈利能力及其現金流的準確把握將是非常關鍵的。此后,戈登在對“內在價值”進行深入的量化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著名的股票定價的現金流量模型即“戈登模型”,然而,公司未來現金流是不確定的,為該模型的廣泛應用帶來麻煩,為此,關于股票定價的早期研究就集中在確定公司未來現金流。費雪(Fisher)教授認為未來資產收益的不確定性可用概率分布來描述,馬夏克(Marschak)、希克斯(Hicks)等學者經過一系列研究認為投資者的投資偏好可以看作是對投資于未來收益的概率分布矩的偏好,并可用均方差空間的無差異曲線來表示,同時,他們還發現“大數定律”在包含多種風險資產投資中會發揮某種作用。戈登模型在股票價值分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成為單只股票估價分析的基本方法,然而,該方法并沒有解決股票投資風險與未來現金流折現率的關系,直到亨利·馬科維茨(H·Markowitz)教授的現代證券組合理論的建立才對這一基本問題有了明確的認識,從而,一定程度上消除了該模型的致命缺陷。
在現實生活中,很少有投資者會將所有的投資集中在一只股票上,基于此,馬科維茨(H·Markowitz)教授于1938年提出了投資組合的概念,建立了現代證券組合理論,以統計學上的均值和方差等概念來衡量組合的收益和風險,給出了投資者如何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建立自己的最優組合以最大化其投資收益,并將風險分解為系統和非系統風險,從而,指導投資者最優化其投資行為。此后,其學生威廉·夏普(M·Sharpe)、林特納(Lintner)等為強化該理論的應用,將其注意力從馬科維茨的微觀研究轉向整個市場,將其復雜形態簡化為以市場指數為基礎的單因素關系,并發現在均衡市場條件下資本資產的收益與風險遵循線性關系,即著名的以均值--方差模型為前提的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然而,由于CAPM所要求的前提過于嚴格限制了其應用,許多經濟學家試圖研究在一定弱化條件下的定價理論,他們是邁耶斯(Mayers,1972)的存在大量非市場化資產的投資定價理論、羅斯(Ross)的套利定價理論(APT)以及布里登(Breeden)資產收益率與平均消費增長率的線性關系模型(CCAPM)等等為數眾多的數量化投資模型,為市場投資行為選擇提供了一定決策依據。
Roberts和Osbome在對股票市場價格的長期研究后,發現市場價格遵循“隨機漫步”或“隨機游動”的規律,由此,以Fama教授為代表的經濟學家提出了有效市場理論,認為投資者對市場信息會作出合理的反應,將市場信息與股票價格相結合。進入1980年代,在探尋一般均衡定價模型進展不大的情況下,將定價理論的研究方向轉向注重市場信息的考察。經過實證檢驗,邦德特和塞勒(BondtandTheler1985)發現股市存在投資者有時對某些消息反應過度(overreact),而杰格蒂什(Jegadeesh1990)、萊曼(Lehmann1990)等則發現了股價短期滯后反應現象,由此,杰格蒂什和迪特曼(Titman1993)認為投資者對有關公司長遠發展的消息往往有過度的反應,而對只影響短期收益的消息則反應不足,關于這一點仍然存在著爭論,盡管如此,信息與股價之間應存在著某種關系得到了經濟學家們的認同,并且,弗倫奇和羅爾(Roll)的實證研究證明了股價波動幅度與可獲得信息量之間存在著良好的正相關關系。
然而,這些定價理論在現代經濟金融學家的推動下得到巨大發展的同時也遇到了嚴峻的挑戰,這種挑戰表明了“對(股票、債券等)金融資產價格變動缺乏有效的解釋手段反映了我們科學體系的不成熟”,面對這一現實,金融學家們開始嘗試利用非線性方法與混沌思想來理解股票市場行為,甚至采用具有黑盒子性質的定價核概念、半自回歸方法和半非參數估計以及近年興起的系統仿真等新方法,試圖解釋信息對投資行為的影響,這些研究方法將成為股票定價理論的新興的令人激動的發展領域。
但是,這些模型的應用都需要較為高深的專業知識和龐大的數據系統,而且,所需數據要求有較長的時間跨度,以滿足“大數定理”的要求,這些對于新興市場和廣大的普通投資者來講,難為其用,而且,市場價格的變化往往與股票“內在價值”并不一致,因此,尋找一種既簡便又能適應市場基本狀況的定價方法就自然成為了我們的追求。這里,我們希望借用20世紀80年代興起的灰色系統理論,探索一套簡便易用的股票投資價值預測模型,以期能為投資者的決策行為提供一定的指導作用。
2.股票投資價值灰色系統模型
灰色系統理論(GreySystemTheory)的創立源于20世紀80年代。鄧聚龍教授在1981年上海中-美控制系統學術會議上所作的“含未知數系統的控制問題”的學術報告中首次使用了“灰色系統”一詞。1982年,鄧聚龍發表了“參數不完全系統的最小信息正定”、“灰色系統的控制問題”等系列論文,奠定了灰色系統理論的基礎。他的論文在國際上引起了高度的重視,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系統與控制通信》雜志主編布羅克特(Brockett)給予灰色系統理論高度評價,因而,眾多的中青年學者加入到灰色系統理論的研究行列,積極探索灰色系統理論及其應用研究。
事實上,灰色系統的概念是由英國科學家艾什比(W·R·Ashby)所提出的“黑箱”(BlackBox)概念發展演進而來,是自動控制和運籌學相結合的產物。艾什比利用黑箱來描述那些內部結構、特性、參數全部未知而只能從對象外部和對象運動的困果關系及輸出輸入關系來研究的一類事物。鄧聚龍系統理論則主張從事物內部,從系統內部結構及參數去研究系統,以消除“黑箱”理論從外部研究事物而使已知信息不能充分發揮作用的弊端,因而,被認為是比“黑箱”理論更為準確的系統研究方法。所謂灰色系統是指部分信息已知而部分信息未知的系統,灰色系統理論所要考察和研究的是對信息不完備的系統,通過已知信息來研究和預測未知領域從而達到了解整個系統的目的。灰色系統理論與概率論、模糊數學一起并稱為研究不確定性系統的三種常用方法,具有能夠利用“少數據”建模尋求現實規律的良好特性,克服了數據不足或系統周期短的矛盾。
目前,灰色系統理論得到了極為廣泛的應用,不僅成功地應用于工程控制、經濟管理、社會系統、生態系統等領域,而且在復雜多變的農業系統,如在水利、氣象、生物防治、農機決策、農業規劃、農業經濟等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灰色系統理論在管理學、決策學、戰略學、預測學、未來學、生命科學等領域展示了極為廣泛的應用前景。
那么,灰色系統是否能夠在股票市場價格走勢方面發揮作用呢?以及怎樣發揮作用?這是本文要探索的問題。
勿容質疑,股票價格的“內在價值”的研究為我們認識股票價格提供了重要途徑,然而,其運用受相關專門知識的約束,同時,也受人們對公司未來現金流的預期是否合理與準確的影響,那么,股票價格偏離其“內在價值”的糾正,必然需要一定的學習過程,并付出相應的代價即“學習成本”。如果將市場有效性與信息定價機制相結合,將對股票市場的定價機制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在股票價格與其“內在價值”的關系上,人們發現股票價格不僅反映其內在價值的信息,而且反映了市場交易者的“噪聲”(Black,1986),因而,股票價格的偏離不會總回到其“內在價值”。這樣,我們根據這些所知信息還是難以預測或把握市場價格走勢,從而經常出現投資者對信息的過度反應或反應不足的現象。
我國股票市場有“政策市”、“消息市”之稱,應該說這是效率市場的應有狀況,令人遺憾的是,許多學者的研究表明,我國股市的股票價格對其反應“內在價值”的信息未能作出充分的反應,因而,認為我國股市的這種反應機制是跛足的(包建祥,1999),“有關股票市場的政策法規報道”是對投資者最有價值的信息,對股價的影響也最大(茆詩松,1997。),而且存在著對信息的反應過度及反應不足(魏剛,1998;張人驥,1998。),呼吁建立完善的信息定價機制。應該說,我國股票市場經過近年的發展,市場的信息定價機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完善,市場對信息的敏感性有了實質的提高,對影響股票“內在價值”的信息,不論是系統信息還是非系統信息,股票價格均有相應的反應,因而,為通過市場價格的一定歷史時期的反應判斷市場價格的未來走勢,提供了可能。
由于股票價格應該反應與其相關的市場信息,那么,信息在價格中的輸入和傳遞就有其相應的軌跡和強度,這種軌跡和強度取決于該股票的價格對相關信息的反應機制和靈敏性,而對于不同的股票,價格反應信息的機制和靈敏性有著相當的不同,并隨時間變化而變化,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這種差異,以及這種軌跡和強度大小是什么,難以準確把握,也就無法準確地把握和股票“內在價值”,在新興市場中,這種狀況尤甚。
但是,我們也注意到,在新興市場中,作為絕大多數投資者來講,他們難以稱得上真正意義上的投資者,更像是通常的“投機者”,即以市場交易差價獲取利益,并不是以獲取公司分紅或股利為目的,因而,對這些投資者來講,公司股票的“內在價值”是多少似乎顯得那么重要了,他們最為關心的應該是股票市場價格的近期走勢如何,以判斷價差的大小,從而決定該股票是否值得買賣,因此,交易過程中并不需要知道公司股票“內在價值”。由此可知,股票價格的市場表現的趨勢判斷就顯得非常有意義了。
由于股票價格是相關信息的綜合反應,所有的相關信息的傳導機制和靈敏度都得到了相應的反應。雖然,我們并不知道這種傳導的方式和靈敏度是什么,但是,我們仍然可以利用適當方法通過信息在價格中的歷史反應來判斷價格的未來行動方向或狀態,從而尋求信息在股票市場價格中的反應機制,這是因為歷史行為反應至少部分反應了價格行為固有規律,并反應了價格對新信息的反應能力,這種反應能力決定了價格的進一步發展的方向。我們認為,灰色系統理論的建立為測定和反應這種傳導機制和靈敏度提供了一種較好的方法。
我們知道,灰色系統是通過對原始數據的收集與整理來尋求其發展變化的規律,這是因為,客觀系統所表現出來的現象盡管紛繁復雜,但其發展變化有著自己的客觀邏輯規律,是系統整體各功能間的協調統一,因此,如何通過散亂的數據系列去尋找其內在的發展規律就顯得特別重要。灰色系統理論認為,一切灰色序列都能通過某種生成弱化其隨機性而呈現本來的規律,也就是通過灰色數據序列建立系統反應模型,并通過該模型預測系統的可能變化狀態。
灰色系統理論認為微分方程能較準確地反應事件的客觀規律,即對于時間為t的狀態變量,通過方程就能夠基本反映事件的變化規律,那么,假定某股票價格的狀態初始序列為,通過灰色一階累加生成序列和弱化關系式(k=1,2,…,n),我們就可以得到該股票價格的時間狀態的灰色微分方程為,系數a就是股票價格對信息的敏感性,是股票價格狀態對信息反應系統變化內在規律的指標,在灰色系統里被稱為“系統發展系數”,而(k=1,2,…)就是該股票在未來k+1時間的市場價格。
根據灰色系統理論,要把握市場價格走勢和發展方向,并不需要知道是什么信息或多少信息影響其價格的變化以及如何影響,諸如宏觀經濟因素的變動、公司基本面的變化、市場參與人數的增減等等因素分別對價格影響及其方式或者是這些因素的綜合影響,我們所需要的只是新信息的加入會使原有的趨勢得以改變,新信息的不斷加入是市場價格不斷變化的驅動力,而新信息的影響并不是在瞬間完成的,而是需要一定的時間進行消化在市場價格中逐步體現,這就是通常意義的歷史信息的記憶功能,這種記憶能力對于市場價格走勢的驅動力具有一定的“慣性”作用,通過判斷這種驅動力(系統發展系數)的發展變化來預測未來價格走勢正是灰系統理論所要解決的問題。
3.灰色系統模型的應用實例
3.1時間轉折預測
這里,我們以上海綜合指數的日收盤指數為標準,以2000年1月10日1545.11點為起點,如果局部低點和高點之間相差200個點以上,認為市場指數出現了一次轉折,將低點-高點的變化看作一個階段,因而,我們選擇各階段的局部最高點和最低點,并選擇相臨的指數相差200點以上的點,計算其距離起點的月份數,以構造指數走勢的量化分析,具體數據見表1。根據灰色微分方程可以得到指數轉折點的時間方程為:,其中k=1,2,…。
根據這個模型可以對指數轉折情況進行預測,計算結果和模擬誤差狀況見表2,由表可以看出,該模型對指數轉折時間點預測的殘差平方和0.54,模型預測平均相對誤差為2.6%,小誤差概率幾近為1,因此,平均預測精度為97.4%,預測精度為二級,說明該方法基本可用于市場綜合走勢轉折時間的初步預測。由此轉折預測方程,我們可得到后一階段的5個預測值為:19.4、23.3、27.9、33.6和40.3。第一個預測值19.3表明下一轉折點在從2000年1月起的第19個月左右,即約在2001年7月會出現一次重大轉折,再經過約4個月的調整后將又會有一次較大的轉折,即預計在2001年11月份可有一次200點以上的變化。
表1時間序列表
3.2上海綜合指數的預測
2001年來,上海綜合指數收盤指數從1月2日的2103點降至10月22日的1520點,跌幅近30%,如以當年最高點2245點計,跌幅更深,因此,我們應用灰色系統模型對股票指數變化狀況進行預測,以期能更好地開展投資決策和最大限度地降低風險。根據灰色微分方程建立上海綜合指數走勢預測模型,為此,我們以上海綜合指數的實際周收盤數為基礎,以2001年8月10日周收盤價1955.04點為數據系列的起點,得到指數走勢的預測方程:,其中,k=1,2,…。根據這個模型對指數的預測,結果和誤差狀況見表3,由表可以看出,該模型對指數序列模擬的殘差平方和為1259.90,模擬的平均相對誤差為0.79%,因此,平均預測精度為99.21%,最大預測誤差為1.20%,小誤差概率近似為1。從模型本身來看,應該說對上證綜合指數的預測精度基本能達到要求。
3.3新陳代謝模型與事后檢驗
事后檢驗是根據模型預測值與市場實際表現進行比較而得到的,根據該指數走勢預測模型,我們可以得到未來4周的收盤指數分別為1768.66、1741.12、1714.00和1687.31,總體是一個下降的趨勢,上海綜合指數的實際值1807.02、1764.87、1691.33和1572.45,實際誤差分別為2.12%、1.34%、-1.34%和-7.30%,表明有較為理想的預測效果。但實際結果也表明,利用某一數據系列對走勢或時間轉折進行長期的預測,隨著時間的推移,由于新信息的作用沒有得到體現,歷史信息影響程度的有限性,即價格對信息的記憶與預見能力是有限的,也就是說,信息對系統的影響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逐漸減弱,誤差將會越來越大因此,我們采用新陳代謝GM模型對2001年8月17日開始的上證綜合指數趨勢進行模擬,即利用最新的數據替換最舊的數據以最大限度地體現新信息對市場走勢的影響,計算的結果列于表4,結果表明,模型預測的最小預測誤差為-0.03%,最大預測誤差是7.73%。在趨勢判斷上,預測趨勢與市場實際表現有著較為一致的變化。從其模擬散點圖看,預測值與市場實際表現有著極為吻合的效果。
表4新陳代謝GM模擬結果與后驗表
后驗相對誤差圖
4.小結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發現,灰色投資價值模型的預測是短期的,一般地講,對3個以上時間跨度后的預測誤差較大,因此,需要利用新陳代謝模型進行重新估計,舊有的信息對系統的發展發揮持續的影響,而新信息的作用效果未能得到充分的反映,這就決定了僅根據原有信息進行的預測會比較大地偏離實際運動軌跡,從而失去了模型預測的意義。因此,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我們應在模型中不斷補充新的信息,去掉那些對于預測的作用日益減小的舊數據,以反映新的信息對系統發展的影響特征。事實上,對于絕大部分系統來講,系統對信息的記憶功能是極為有限的,舊的信息對系統發展的作用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減小,因而,在應用該模型進行預測時,不斷更新數據系列將是十分重要。
我們也注意到,預測值相較于實際值似乎有一個單位時間的延遲,這種延遲表明該預測模型有一個“追漲”、“殺跌”的特性,這進一步說明了該模型的短期預測特性,這是可能因為,該模型的預測結果放大了舊信息對系統的影響程度,從而使預測結果產生一定程度的偏離,特別是在市場出現“暴漲”或“暴跌”的情況下,該模型的預測誤差相對較大。盡管該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對于短期的走勢判斷有著良好的效果,但我們認為,為避免“追漲”、“殺跌”的作用所導致的重大趨勢延遲影響,將市場變化的時間轉折周期預測結合使用是一個可行的選擇,并適當加以調整,以避免或減少在對市場宏觀走勢重大變化的判斷中犯致命錯誤。基于此,我們正努力尋求新的算法和預測趨勢與市場重大變化的實際關系,以期消除預測判斷上的失誤。在應用GM模型進行系統預測時,所應用的數據系列要求具有一定的光滑度,對那些具有劇烈跳躍性質的數據系列的系統,其預測效果不是十分理想,研究表明,系統本身的發展系數過大(大于1.5)時,用這種方法模擬的精確度不到50%,因此,對于價格變化較為頻繁且有較大波動幅度的個股,這個方法對于指導其投資決策的意義會有所限制,我們正在進一步的研究之中。
參考文獻
1.包建祥,《對股票市場信息定價機制的重新詮釋》,《證券市場導報》,1999年第四期
2.鄧聚龍,《灰色系統(社會·經濟)》,國防工業出版社,1983
3.李慶揚,王能超,易大義,《數值分析》,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89
4.李祚泳,灰色系統理論和應用的最新進展,《大自然探索》,1992,(1)
5.茆詩松等,《政策、擴容、消息對上海股市的影響》,《中國證券市場實證分析》,學林出版社,1997
6.湯敏,茅于軾主編,《現代經濟學前沿專題》,第一集
7.魏剛,《我國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實證研究》,《經濟研究》,1998年第六期
8.約翰·伊特韋爾等編,《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經濟科學出版社,1992
9.張人驥,朱平方,王懷芳,《上海證券市場過度反應的實證研究》,《經濟研究》,1998年第5期
10.Ball,R.,1995,TheoryofStockMarketEfficiency:AccomplishmentsandLimitations,JournalofAppliedCorporateFinance,Spring
11.Black,F.,1995,Noise,TheJournalofFinance,Vol.XII.No.3
12.Elton,LeonardJandGruber,MartinJ.,1991,ModernPortfolioTheoryAndInvestmentAnalysis,NewYorkUniversity,Fourthedition
關鍵詞 中小股民 投資技巧
從事股票交易現在已成人們比較普遍的理財方式,現在經濟發展了,許多家庭都有10萬、20萬的閑置存款,這些錢如果放在銀行里,增值率實在太低,但投資別的領域普通百姓又沒有時間、門路和精力,投資股市,已經成為平民百姓閑置資金增值的一個最好途徑,經濟頭腦的人,絕不會讓資金閑置在銀行里。
但股票市場風險也很大,許多人因為不懂股票和時間精力限制,總是賠多賺少。有的人不會選股,看不出哪種股好,人云亦云,跟風炒股,賠了也不知道原因;有的沒時間看盤,買支股票漲了沒時間出,結果跌了還賠進去了;有的心態不好,自己的股不漲,看別的股漲,自己就受不了,該拋出這個追那個股,原來的股又漲了,進的股又跌了,總是踏錯節奏,追來割去,最后損失巨大;有的熊市不知止損,被套70%;有的牛市不敢持有,漲100%的股票,賠10%就拋了,因此如何做好自己的投資,筆者認為為了取得好的投資效果,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一、遵守自己的交易紀律
行為金融學認為市場是非有效或不完全有效的,由于投資者受經驗法則的謬誤和情緒因素的影響,很容易做出非理性的投資,要克服這個行為帶來的損失,就必須要有一套自己的操作紀律,避免情緒交易。
1.找到自己操作理念的進場點,每個投資者的投資策略有所不同,可以從公司的盈利水平,發展潛力,當時的經濟狀況等分析,通過技術分析找出個股的買賣點。
2.找出所持有的個股的出場點,出場點比進場點更重要,只有找好了出場點才能實現投資的期望,通過分析,一旦符合離場條件,要立刻離場,絕不猶豫。
3.只做能力范圍內的交易,當市場不符合自己操作理念時要懂得休息,切勿做自己紀律之外的交易。
二、實現證券投資凈效用最大化
(一)正確評估股票的投資價值
投資者之所以對股票進行投資,是因為股票具有一定的投資價值,股票的投資價值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并隨著這些因素的變化而發生相應的變化,影響股票投資價值的因素很多,受宏觀經濟,行業形勢和公司經營管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所以投資者在決定某種股票之前,首先認真評估股票的投資價值。只有當股票處于投資價值區域時,投資證券才有利可圖;股票投資分析正是對可能影響股票投資價值的各種因素進行綜合分析,來判斷這些因素及其變化可能會對股票投資價值的各種影響,所以它有利于投資者正確評估股票的投資價值。
(二)減少非理易
中小投資者的股票應執行幾種能幫助控制認識錯誤和心理障礙的安全措施。控制這些心理障礙的關鍵方法是所有類型的投資者都要實施一種嚴格的交易策略——“購買并持有”策略,中國股票市場不僅波動幅度大,而且波動的頻率也相當高。股市的劇烈波動導致了投資者的過度交易與市場投機心理,而市場濃烈的投機氛圍則反過來會推進股價波動幅度與頻率。所以要減少噪音交易,同時避免羊群效應。
(三)價值發現型投資理念
價值投資發現型投資理念是一種風險相對分散的市場投資理念這種投資理念的前提是市場價值是潛在和客觀的,主要有三方面;其一價值發現是一種投資于市場價值被低估的投資品的過程,在投資品價值未達到被高估的閥值時,投資獲利的機會總是大于風險;其二,由于某些投資品市場價值是直接或間接與其所在的行業成長、國民經濟發展的總體水平相聯系的,在行業發展及國民經濟增長沒有出現停滯之前,投資品的價值還會不斷增值,在這種增值過程中又相應地分享著國民經濟增長的益處;其三,對于某類具有價值發現投資理念的投資品,隨著投資過程的進行,往往還有一個價值再發現的市場過程,這個過程也許還會將這類投資品的市場價值推到一個相當高的價值平臺,在我國目前經濟高度發展,其行業發展潛力大,挖掘優質的公司,能提高投資的凈效用。
三、順應趨勢
水總是往低處流”因為那是阻力最小的方向,順應著這趨勢,水才能流到大海,股票市場也是一樣,順應趨勢,也是股民在股票市場上成功的關鍵。例如:移動平均線能揭示股價波動方向,即上升趨勢或下降趨勢,并且具有助漲助跌的作用,順應趨勢從移動平均線上看很明顯的作用,并且利用移動平均線“黃金交叉”與移動平均線的“死交叉”做為買賣點,對股民的操作具有很好的指示作用(如圖1所示)。
(一)在上證指數日K線中,當移動平均線的5日均線與60日均線形成“黃金交叉”時,我們開始考慮做多股票,這時候的市場往往是在看多行情中,順應著這一趨勢,可以開始尋找個股移動平均線中的5日均線與60日均線形成黃金交叉的績優藍籌股,這就排除了很多個股,減少挑選個股的時間。
(二)在上證指數日K線中,當移動平均線的5日均線與60日均線形成死交叉時,往往是意味著后市將會下跌,此時如果空倉觀望,將避免被長期深深套牢的風險。
從幾個簡單的數據看下以上方法的作用,大盤在2008年01月21,5日均線與60日均線形成死交叉,后市跌倒了1975點才形成黃金交叉,大盤整整跌了3093點,如果此時空倉,將會避免了極大損失,2009年1月15號,從1900點形成黃金交叉到2009年8月17號的2990點,如果當時開始做多,將會獲利頗豐。從去年4月28號的2933點的“死交叉”開始空倉,到現在,相信同樣可以避免了很大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