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高中英語說課稿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更新觀念,提升英語教師整體素質
隨著新課程改革發展的深入,高中英語教師也需要更新教學理念,提高自身的英語素養,為學生創設精彩英語交流課堂,營造英語口語交際環境,讓學生們大聲說英語,提高英語聽說能力,告別啞巴英語尷尬狀態。
要讓高中生有信心進行聽說練習,英語教師的能力水平不容忽視——如果高中英語教師自身的英語水平不過關,說得一口地道的“方言”英語,還指望學生一口標準的英腔、美言,那是不可能的。因此,英語教師要加強自身英語聽說能力的提高,強化標準化英語發音以及日常交流對話句型的積累,為學生做出正確聽說示范,讓學生們“親其師、信其道”,在一個高效的聽說交流環境中提高進步。
同時,高中英語教師還要更新教學方法,反思教學課堂經驗,積極探究促進學生自覺學習英語,鍛煉提升口語表達能力的有效措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促進高中生英語口語應用能力的提高,實現高質量的教學課堂效果。
二、增強學生口語表達自信心,體驗英語交流樂趣
英語是國際交流語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對于高中生來說,高考升學、大學學習乃至以后人生發展有著重要意義。高中英語教師要讓學生明確學習動機,這是社會發展對人才綜合素質的要求需要,幫助學生把學習英語鍛煉口語內化為一種自身發展的愿望,而不是應試教育下高分的炫耀。有的高中生自尊心較強,不敢張嘴說英語,害怕出錯丟面子。有的學生詞匯量少、句型掌握不好,不知如何表達。有的學生更是自卑與羞怯,不敢大膽張口,用英語交流……。種種原因學生比較害怕英語說出口中,所以,英語教師要增強學生口語表達的自信心,將所學句型用于談話當中,將話題引入自己所熟悉的話題和表達法中,增強英語交流愉悅體驗,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用英語進行交談,收獲口語能力的提高和進步。英語教師還要指導學生英語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英語思維和習慣,讓學生明確英語只是一種交際工具,只要多說多煉就能練好英語口語,這就像普通話一樣,都需口語能力的鍛煉,才能交流順暢無障礙。
三、多種途徑培養學生口語能力,形成英語聽說技能
1.突擊詞匯量,扎實口語交流基礎
沒有足夠的英語詞匯量,那交流起來肯定斷斷續續不順暢。會出現口語交流過程中,你竭力收索可用的英語詞匯,怎么來表達語意,這就會出現交流空白,影響正??谡Z表達溝通。所以,為順利口語表達,貼近生活實際,英語教師引導學生掌握課本詞匯量的同時,拓展詞匯量,多記憶常用單詞,多背誦常用句型、對話、短文,積累大量實用口語材料,隨著詞匯量的豐富、常用對話句型的積累,為口語交流打下扎實基礎,假以時日,自然達到“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的 “出口成章” 的口語水平。
2.跟讀復讀,強化模仿
現在信息時代,英語聽力聲音、視頻、多媒體資源數不勝數,大部分網絡上都是免費共享的—教學中,英語教師要充分利用好這些多媒體視聽資源,給學生反復播放洋腔洋調,引導學生針對正版英語錄音資料進行強化模仿,并充分利用復讀機、電子詞典等的跟讀、對比讀等功能,提高模仿的效果,力求“地道純正”,越‘洋腔洋調’越好。通過模仿“呀呀學語”,口語語音語調會越來越純正。
3.學做“瘋狂英語”,高聲朗讀,做到音準語情并茂
英語朗讀是提高學生英語口語能力必不可少的環節,高聲朗讀,既有助于學生積累語言素材,同時有利于英語口語習慣的養成,形成日常英語交際語感。英語教師要引導學生學習“瘋狂英語”的大聲把英語喊出來的訓練方式,做到大膽表達,大聲說英語,做音準語情并茂,培養學生說英語的自信心。英語教師在指導學生朗讀英語時,要求學生做到發音清楚,“字正腔圓”,語音規范、聲情并茂的境地,從而有效提高英語口語能力。
4.創設語境,角色表演,做到活學活用
英語口語的學習得需要交流的語言環境,不能脫離生活。一個在美國本土生活的孩子,能夠熟練地使用英語,不需要特別的鍛煉提高。而在中國,英語不是母語,這就需要英語教師充分發揮想象力,創設類似的生活環境情景,讓學生在模擬的語言環境中去習得語言,活學活用。
高中生表現欲望強、希望得到別人認可,教師可廣泛開展分角色表演活動,或利用各種道具開展英語游戲活動,有效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另外,新課程改革,英語課程的教材內容都貼近生活,取材于生活場景片斷而精心設計的情景對話是每課或每單元的重要內容,旨在讓學生能活學活用,舉一反三,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課堂教學中,英語教師讓學生掌握對話內容后進行角色表演,模擬生活情景,讓學生在愉悅、活潑的如臨其境學習過程中完成英語學習任務。通過這樣的語境表演訓練,學生的膽子大了,勁頭足了,興趣濃了,勇于開口了,一向基礎特差的學生也能脫口說出一些簡單的日常會話,教學效果顯著。另外,靈活的多媒體教育技術手段在實際教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英語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輔助,創設集聲音、影像、圖形、文字于一體的圖文并茂、賞心悅目的英語交際情景和氛圍,使英語教學過程生活化,提高學生英語口語能力也在情理之中。
5.課外拓展強化,做到持之以恒
隨著大連市EPU教學模式的深入開展,結合《英語課程標準》的推廣和普及,初中英語聽說課的課堂千姿百態,同校老師間差異較大,課堂效率低等問題相應出現,對于高質量課堂的呼聲就越來越高了。
本學期開學初,學校開展了“百師百課”教學課題研究活動。我受到啟發,想趁此機會研究適合我校發展、適應我校學生學習的聽說課模。三月初開始,我自己開始收集資料,確立了以力求創新,在高品質課堂的大前提下盡力開發亮點課堂。以聽說課Module6 Unit1 《Could you tell me how to get to the National Stadium?》為研究課例,展開了教學研究,先后通過個人備課、集體研討、集體備課、課前修改整合教學設計、教學實踐、反思修改、再次教學實踐、再次反思修改等若干步驟完成了聽說課模的建立。從教學效果來看,研究成果是喜人的。
二、具體研究的步驟與方法
初中英語聽說課模研究的具體實施過程是這樣的:
Module6 Around town
Unit1 Could you tell me how to get the National Stadium?
學生年級:初中一年級下
教學內容:外研版《英語》(新標準)Module6 Unit1
(一) 教學內容分析
本模塊的主要教學內容是學習“指路與問路”的各種表達方式,并能通過閱讀地圖標出路線及具置?!皢柭放c指路”是貼近生活的話題,易喚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使用語言表達的意愿,教師應充分利用這個話題展開教學活動。
本模塊中的聽、說、讀、寫等活動都圍繞指路、問路、地點和方位等展開,給學生提供了充足的體驗(Experience)和運用(Use)語言的機會。
第一單元的課文修訂后變動較大,雖然還是圍繞在天安門廣場進行問路與指路的話題,但是弱化了使學生產生為難情緒的專有名詞,將它們改成了一些普通名詞,突出了“問路與指路”的表達方式,也體現了教學中的“教新句型用簡單詞匯”這一符合學生認知特點的原則。我將圍繞這一話題積極整合和拓展教學資源,設計豐富的活動,創設生動的情境,引導學生參與教學實踐,發揮主體作用,以便提升其綜合語言運用的能力。
本單元的主要教學重點內容是學習“問路與指路”的各種表達方式;本單元難點在于“問路與指路”的各種表達方式易混。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能夠熟練使用turn,take,excuse me等動詞和動詞短語;street, bank, museum等名詞;方位介詞along, across, opposite等詞匯。
2.語法目標
能夠掌握指路和問路的功能句,并對一區域進行描述;注意地點和方位介詞的準確使用。
3.技能目標
聽力目標:能夠聽懂有關問路和指路的簡短對話,并能用英語問路和指路。
說的目標:能夠使用問路和指路的功能句描述路線和位置關系。
4.情感目標
樂于參與運用英語的實踐活動,樂于了解著名景點及其文化,對家鄉充滿熱愛。
(三)教學資源與工具設計
1.教師教學資源
主要包括教材提供的資源,外研通點讀筆,OHP和PPT教學課件。
2.學生學習資源和工具
多媒體教室、教材、PPT教學課件。
*注:PPT教學課件中的聽力錄音材料及圖片等內容均取自教師用書配套光盤。
(四)教學過程
略
三、課題研究取得的成果
(一) 學生方面
1.學生學習積極性大大提升,且師生關系十分和諧。創設的教學情境符合實際生活,使得學習氣氛較為寬松,學生心理上不壓抑。自信心得到了提升,自尊心得到了維護。聽說訓練和語言知識的學習漸漸形成良性循環。
2.先后在本校和周邊兄弟學校――濱海學校的不同班級講授同一節聽說課,在學情基本一致的兩所學校中,課上學生都表現出積極參與的熱情。在調動學生方面,這一聽說課模有效地調動了學生應用語言解決實際問題的意愿,感知先行,應用在后,這中間充實的是知識和能力的學習過程,技能和方法的訓練把關。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凸顯出來,這些喜人的變化都是符合《英語課程標準》理念的。
(二)教師方面
通過對教學資源的整合,進一步提升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達到運用得心應手的境界。教師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也更加切合實際,真正做到發現學生的問題,找到符合學生認知特點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在聽說課上大膽發言,上臺展示語言學習成果,同伴之間合作互助完成教學任務。這樣的教學研究與實踐,有以下幾方面的意義:
第一,可實現在教師指導下,落實學生主體地位,為實現學生聽說課主動發展的主觀意愿提供了方法。
第二,可實現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提高起學生課堂學習活動參與度與構建語言知識學習新模式。
第三,可以在重新整合教材的過程中,不斷創新,最大化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在創新課模的過程中拓展高品質課堂的內涵。
四、存在的問題
1.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能力存在教師間差異,難以做到人人運用自如。
2.優化課堂教學模式上還需探索。
3.如何更加合理、整合更多的課程資源,需要更多的同伴加入到這個聽說課模的建設中來。一己之力始終不足以成就非凡的效果。
五、結語
在英語課程改革的過程中,中學教師在新課程理念下的聽說教學中,應著力探究聽說課模建設,準確把握聽說教學的廣度與深度,不斷探索和研究聽說教學的理念和方法。
【參考文獻】
關鍵詞: 新課程高中英語“聽、說”教學
為適應新的教育形勢的發展需要,在眾多省實行課改之后,我省從2010年秋季開始,實施新一輪高中課程改革?,F使用的《高中英語》教材采用分模塊教學的編寫體系,課程內容圍繞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目標,著重讓學生通過學習,用英語來獲取各種語言信息,然后,篩選并處理信息,以培養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聽說自然是英語學習的重中之重。
一 目前的高中聽說現狀
長期以來,我們的英語教學方法局限于語法翻譯法,偏重于知識的傳授,片面地追求卷面成績,忽視了對學生聽說能力的進一步培養和提高,造成了我們現在的“啞巴英語”。 許多老師發現,他們的學生在課堂上似乎英語很好,但是一到課堂外面似乎什么都忘記了。更常見的現象是不少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懶于動口,無論是平日的口語練習和課堂隨機表達,都有嚴重的困難。
教師除了趕進度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外,還因自身水平各有參差而難以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導和分階段的訓練。現在,除少數省份外,各種形式的考試(包括筆試和面試),聽說部分所占比重都很大。雖然師生在認識上能統一看法,但在實際操作時卻有不少的出入,有的英語教師將考試和素質教育對立起來,認為進行英語素質教育就保證不了考試成績。有些教師還進行著傳統的應試教學,雖然學生考試成績還可以,但學生沒有語言能力的提高。多數情況下,中學英語教師只是簡單地把它當作每周上一節聽力和口語課,而不是從整體上讓學生感知把握聽力和口語學習的隨機性,部分學生盡管在課堂內能跟上老師的全英式教學,但進行日常訓練時,由于受教師長期教法的影響,往往只專注于單項選擇類的純語言知識的小問題,而對依據聽力材料補充所缺信息卻很難把握。
二以課本為綱 重視聽說
語言的作用是為了交際。語言教學的目的是要教會學生使用語言,因此,英語課應該是技能課,是實踐課,學生只有形成用英語進行傳遞信息和交流情感的學習動機,才能在學習中產生強烈的興趣,從而大大地促進學習。在英語學習中,教師以課堂為主陣地,以科學有效的教學思路來組織、指導學生的英語學習。
應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為此目的,我們可以在教學的實踐中做如下幾點嘗試:
1注重課前活動訓練。 我在日常教學訓練中,Duty report是學生最受歡迎的一種形式,通常在課前幾分鐘進行。為了使聽說的興趣能持久下去,我盡量注意兩點:先給出題目,使學生有適當準備,做到有話可談,倡導用學過的詞語來講話,使聽者聽得明白,興趣盎然。
2抓好課堂,培養聽說結合的能力。
學生的聽、說訓練是相輔相成的,因為只有聽得懂才能說得出。有些學生根據課文回答問題時,如果不讓他們看書,往往回答不出來,因為他們聽不懂老師的提問。所以說,培養聽的能力也就為培養說的能力打下基礎。培養學生說的能力要緊密結合課文教學進行,不但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而且要增強其對課文的理解和句型、詞匯的掌握。
3在教學過程中盡可能使用英語進行教學
在目前中學,全英教學還是一條遙遠漫長的道路,但全英教學是英語教學的必然發展趨勢。教師在課堂上使用英語進行教學,對于學生的聽說能力的提高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中國學生學英語時聽的一個主要來源是課堂教學,因此,教師本身的口語表達能力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
4積極引導,使學生步入聽說訓練的良性軌道
在高一年級,由于學生詞匯量有限,且初中時期缺乏系統的口語實踐,教師應以課本教學內容為依托,完成聽說教學后,提供給學生一些關鍵詞,必用的句型結構,讓他們在課余時間練習口語.進入高二后,教師就可以適度設計與課文學習相關的課后話題(topic),先開展簡短的課堂討論,歸納要點,羅列提綱,從事指導性口語交流(guided-writing).在高中三年教學中,教師必須堅持每上一個新的單元,首先用英語敘述課文內容,讓學生合上書本認真聽,培養學生聽的能力。學生大都在上新課前預習課文,對課文內容有所了解。
三改革教法加強聽說
高中英語教材,課文長、語言點多,教學進度緊,課文中已經沒有句型訓練這項練習,故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聽說訓練容易被忽視。高中英語的教學,應強調的是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但不能忽視聽力和交際、表述能力的培養。依據Kristen在二語習得理論研究方面提出的“可理解性輸入設”理論,在外語學習中,學習者只有從事可理解性輸入活動,進行知識積累,才能獲得語言技能。離開了“聽”和“讀”的輸入途徑,學生“說”和“寫”的技能只會是無源之水。因此,在高中英語學習中,師生可嘗試多樣化的學習手段,把英語當成語言來學。
1圖片談論
新編英語教材圖文并茂,幾乎每一個單元均配有大量與該單元主題有密切聯系的插圖,有的是為了印證教材觀點,有的是為教材重點服務。
2 利用多媒體手段
采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可以定期、定時利用多媒體工具播放英文電影剪輯、英文歌曲等,也可以將一些課文制作成動畫播放,在學完課文后要同學配音等,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對英語的興趣,也可以鍛煉學生的聽說能力。
3建立課內外活動小組
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為開展語言實踐活動,可建立課內外活動小組。課內活動小組,每四人一組,由前后兩張桌組成,在課堂上進行問答,對話和表演。
4模仿訓練,
教師要選用英美原版的小故事。訓練學生用外語進行思維,要達到這樣的目的就要特別注意指導方法。聽小故事時,首先讓學生連貫地把小故事聽兩至三遍,提醒學生要耐心聽,聽不懂不要緊,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后就能聽懂。剛開始時,學生不適應洋腔洋調,可當學生對所聽內容感興趣時,就會有意模仿,達到了語言輸出的效果。
總之,聽說是相互依存的,聽是為了理解,說是為了表達。理解和表達是交際的兩個方面,這也可以說是“聽、說”教學的目的。今后的教學,一方面,教師應當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師應該“帶著學生走向知識”,而不是“帶著知識走向學生”;另一方面,在英語教與學中,必須加強聽說能力的培養,學生要聽懂英語且能說得出,就必須掌握和積累大量的詞匯,加強課外閱讀,增加語言材料,為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夯實基礎,把英語課堂變成名副其實的英語實踐課。
關鍵詞:初中英語;高效課堂;聽說課;英語聽說技能
在實際的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課堂中處理好英語知識傳授與英語能力培養的關系,注重學生獨立性和自主性的培養,在具體的聽說訓練中引導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地探索、學習。本文將結合自己的實際初中英語聽說課的教學經驗,簡單地分析如何提高初中英語聽說課的課堂效率。
一、注重新課導入
新課的導入一般都會以學生已經掌握的“舊知識點”為依據,以一定的課堂情境為載體,逐漸地引領學生接觸、學習、掌握新知識。教師在課程設計中要注意,新課的導入要盡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極大地調動初中生的英語學習求知欲望。
例如,教師可以借助相關小組任務的設定實現新課知識點的導入。任務的設定要以學生為中心,教學要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更要結合新課英語知識點的重點和難點,設置出由易到難、層層遞進的任務鏈。整個任務的設置明確學生所需要掌握的重要的語音、詞匯、主題句、語法,另外還要設計好功能和交際相結合的對話練習,在練習過程中教師要認真地聽學生的對話,及時糾正學生語音、語法的錯誤,幫助學生對知識點進行進一步的鞏固提高。
除了課程的導入,如何更好地向學生傳授新的知識點,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點,提高自己的英語綜合能力更是高效聽說課的重中之重。在新課的學習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利用各種現代教學手段,創設一定的情境教學,有計劃、有層次、由淺入深地向學生傳授新知識點。課堂教學,不僅是幫助學生學到新的知識點,更重要的是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并幫助學生利用學過的知識進行積極思維、分析和類比,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不斷地強化自己的英語聽說讀寫等綜合運用能力。
二、創造愉悅的課堂英語環境
在初中英語教學活動中,聽說課是最為常見的一種課型。在英語教材中,每個單元都有相應的聽說訓練板塊,訓練內容也大都圍繞著學生日常生活中相關的話題展開。因此,我們教師在具體的課堂教學實踐中,更要注重教材與學生生活相聯系,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英語氛圍,加強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英語口語交流。
例如,在進行難度較大的聽力訓練時,教師可以先利用PPT等直觀的表現方式,幫助學生對聽力的內容有一個大致的預測,這樣有引導、有目標的聽材料能大大降低聽力的難度?;蛘?,教師也可以先給出一個相關的主題,讓學生展開3~5分鐘相關的Free talk,借此擴大學生相關的知識面,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聽力材料中的相關知識背景,降低聽力難度。在聽力訓練結束后,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展開相關的口語訓練,讓他們結合聽力材料的內容和自己的生活經歷自由表達自己的觀點,這樣,既可以鞏固聽力材料中遇到的重點單詞、語法,還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
積極的課前預習準備和有效的課前導入可以為聽說課教學效率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礎,但是高效率的聽說課更離不開課堂中聽力和對話的專項訓練。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有意識地去調整自己的課堂教學設計,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使初中聽說課的教學效率得到大大的提升。
(一)、掌握朗讀知識,加強基本功訓練
欲達到英語聽力的理想境界,必須先打好語言知識這塊地基。學生不規范的發音和語調直接影響他們接受信息的質量。要讓學生能聽懂,我們首先要向學生介紹基本的朗讀知識,如:音節、重讀、意群、連讀、失爆、重讀轉移、英美讀音的差異等。我一般都讓學生日常學習時大聲跟著錄音磁帶,不斷模仿這些朗讀技巧。學生還可自行錄下自己的朗讀語篇,不斷體會,加以改進等。這不僅能使學生練就漂亮的發音,也能提高聽力的辨別能力。
(二)、聽說環節與課堂教學相結合,形式多樣、激趣學習。
1、英語歌曲--教學的有效載體
唱歌是人的一種情感體現,它可以抒發一個人的喜怒哀樂,能讓人產生美的感受。許多英語歌曲簡單易懂,節奏感強,瑯瑯上口。動聽的旋律,輕快的節奏很能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英語課上可經常放上一些好聽的英語歌曲。
2、 Dialogue
就一個話題讓學生進行相互之間的對話,臺上的學生可扮演角色,回答臺下同學提出的問題。七年級上冊中有健康飲食的內容,可讓一個語言表達能力較好的學生扮演醫生來回答臺下同學提出的問題:I want to keep fit. What advice can you give me? What food is junk food? What food is healthy food? Why is dairy food good for our health? Can you eat too much of one thing? Can you tell us something about the nutrition pyramid ? 這樣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問互答所產生的效果,比老師問學生答要好很多,課堂氣氛活躍,學生也能積極開口,臺上臺下的同學都能得到聽說的鍛煉。
3、 Free Talk
這個環節是讓學生展示自己,談談自己的興趣愛好、自己的家庭、自己想要成為的職業等等,想到什么說什么。教師也可同樣采用生問生答的方式,也可進行小組競賽的形式,或男女對抗等形式來提高學生積極性。
4、 Picture Talk
圖片的教學可用于教授單詞,表明順序,分角色操練對話,編故事等。在七年級下冊中在Module7中有幾組圖片是講精衛填海的故事,于是我讓學生們分組進行編故事、講故事、演故事結果學生語言組織的想當好,受到了出乎意料的效果。這種形式的看圖說話具有省時、高效、參與面大的優點,也能引起學生興趣,提高學習的效率。
5、 Act Play
[關鍵詞]英語視聽說;職場英語;英語實際運用能力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5160
1語言學習有其自身的內在規律
它是一個長期浸潤、長期模仿、長期記憶、長期積累、長期實踐最終得以融會貫通,運用自如的漫長的過程。這一過程不以任何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對于中國內陸本土的絕大多數學生而言,英語學習作為一門外語的習得,是完全受到上述規律的支配的。這就表現為英語學習難以像一些社會培訓機構所宣稱的諸如能實現“只要會漢語,就會說英語”“流利英語,十日搞定”之類的神奇效果。如果把這類宣傳理解成商業的噱頭,姑且一笑了之倒也淡然自得,迷信種種夸張宣傳后又大呼上當那就不免庸人自擾,自討苦吃了。由于多年來我國的英語教學模式多注重詞匯、句法的記憶,以及書面文字內容的理解,偏重于語法的講解和課文的翻譯,學生的聽說能力尤為薄弱,有些學生在多年英語學習之后,英語能力仍停留在“聾子”英語和“啞巴”英語的階段,聽不懂、講不出,甚至在聽說課上,出現仍然要把想說的話事先寫下來才敢開口的窘態。由此可見,聽說能力是英語學習的薄弱環節,是體現學生英語能力不高的致命“短板”。在這個大環境下,思考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尤其是聽說和口語能力有著強烈的現實意義和應用價值。
英語教學領域內的許多專家學者在英語聽說教學這一方面做出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令人贊嘆的累累碩果。其中的外研社出版的“新視野”《大學英語視聽說》教材就是突出一例。這套書大量運用鮮活的口語素材,設計貼近現實生活的諸多場景,對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功不可沒。而且其中第一冊的主編徐鐘教授是一位德才兼備、求真務實的真正大家風范的嚴謹學者,此書的質量和影響目前還鮮有他人企及。由于“新視野”《大學英語視聽說》教材屬于基礎課,雖然對于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作用巨大,但仍然不可能更多地涵蓋學生職場所需。基于上述現實,筆者決意在視聽說領域收集、整理和編撰一些視聽和書面資料補充到英語視聽說的教學之中,針對性滿足強化職業技能英語聽說能力之所需。
目前筆者供職的上海工商外國語職業學院(下簡稱我院)是一所3年制的、以培養應用型一線操作型人才為主的高等職業院校,使畢業生具有一定的職業技能加上外語應用能力,既是學院的培養目標也是教學實踐過程的要求,同時也符合人才市場的需要。市場對于操作型應用性高等職業院校的畢業生要求他們能夠以英語作為工作語言完成各類商務活動。雖然這部分畢業生的整體英語水平可能有待進一步提高,但是如果熟悉商務活動的各個環節,尤其是熟悉如何用英語來表達這樣的各個環節,不啻是一個行之有效的關鍵因素,更為重要的是增強本校畢業生人才市場競爭力的重要途徑,至少是重要的輔助內容。
2英語視聽說課程中學生職場英語實際運用能力的現狀與背景
首先,筆者雖然極力反對割裂語言學習的系統性和完整性,片面、人為地強調所謂的“商務英語”的獨立作用。承認未經系統有效地大量英語語言基礎知識的訓練和鞏固,任何一方面的專門英語的培訓必然經不起考驗,成為建立在沙灘上的城堡――一經暴風雨的沖刷便馬上原形畢露。然而由于教學培養目標和人才市場的共同要求,結合有限的學習期限,特別是結合我院相當一部分學生較為平平的學習自主性和積極性這些綜合因素的考量,以各類商務活動為載體的英語視聽說訓練仍然十分必要。與此同時,這類材料的英語視聽說訓練仍然是英語視聽說的有機組成部分,亦能進一步促進一般英語聽說能力的提高。簡而言之,要真正有效地提升我院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二手都要抓,二手都要硬,就是抵達成功的不二法門。所謂的二手抓就是一手抓基礎的英語能力的綜合訓練,尤其是聽說能力的訓練;另一手抓專門用途的英語,尤其是各類商務活動的英語能力的聽說訓練。其次,我院學生整體上英語運用能力可能難以匹敵老牌知名的外語類院校和其他著名高校,為增強就業競爭力,就更加需要在針對性上下功夫,更加貼近市場,更加貼近企業的實際狀況。最后,教學教育質量的提高本身也像第二語言的習得一樣,是一個極其漫長甚或稱得上艱辛的歷程,絕非一日之功,這方面的思考和探索也是大量教育工作者和學者關注和研究的重心,筆者作為其中非常微小的一分子,有責任和義務積極參與,拋磚引玉,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尤其是聽說等口語能力。
3通過主持“職業技能在英語視聽說課程中的體現”的課題研究總結報告
第一,總體框架思路:由于本院學生的規模效應,學生畢業去向較為復雜,各種職業背景兼有,遠非一般訂單式人才培養那樣具有預見性。因此,行業選取就必須注重普及和通用的原則。筆者初步擬以普通商務活動的各個環節作為出發點,作為搜集視頻資料的依據。再依據這些視頻資料聽寫,整理相應的文字資料以備教學之需。另外,為鞏固所學內容,設計、編寫相應的練習題以循環往復的方式強化學生的記憶,再則進一步把所學的知識點、詞匯和句式表達內化為他們自己的知識,再轉化為靈活運用的能力。由于筆者同時也擁有國家旅游局核發的國際導游證(英語語種),為了滿足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的素質要求,掌握第一手信息,積累直接工作經驗,更好地上好精彩的專業課,筆者放棄業余休息時間,利用雙休日和寒暑假從事旅行社導游業務,接待全球各地游客數量頗多。不僅對上海本地及周邊地區的旅游景點和其他旅游資源了如指掌,更有第一手接待游客,了解游客心理的直接從業經驗,是名副其實的雙師型英語教師,因而總結這些景點知識和英文解說更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谶@些總體框架思路,筆者主要以公司運營為主線的商務英語模塊和以上海地區主要旅游景點為主線的旅游英語模塊為主線貫穿應用英語視聽說補充教材的始終。
第二,商務英語視頻資料的內容主要有:自我介紹(內含說明姓名與職務、問候他人及談論公司情況);電話使用(內含電話用語、接通電話、電話留言);如何約會(內含請求會面、約定時間及日期、讓他人做事);接待訪客(內含介紹來訪者、寒暄、回復邀請和說明你的喜好);描述公司產品(內含產品展示,圖表信息和發表看法);旅行安排(內含預訂機票,叫出租車和租用汽車);住酒店(內含預訂房間,點菜和投訴);帶訪客參觀公司(內含參觀、描述公司設施和條件);解釋工作流程(內含描述過程,進行操作說明,解釋可行性研究);重新安排計劃(內含提出變動建議,如何禮貌地打斷等);分析競爭對手(內含詢問競爭對手情況,描述和表達相似性及可能性);商業信函和介紹情報(內含提出問題解決方案、進行比較,理解商務信函和安排信函內容);商業旅行(內含機場辦理登機手續、遵照指令、辦理離店手續等);贈送產品(內含組織正式展示會,介紹新產品和詢問細節);款待來賓;關于產品與服務的投訴(內含說明問題,要求采取行動和承諾采取措施);產品與價格的比較(內含參加會議、評價新產品、比較產品與零售商);價格談判(內含提要求,報價和討價還價);交貨談判(內含討論發貨時間、讓他人做事、提出及建議,開始及結束會談);達成一致(內含取得一致意見,進行歸納和結束談判等)。
第三,旅游英語視頻資料的內容主要有:上海人民廣場的景點視頻,上海人民廣場的講課視頻;上海外灘的景點視頻;上海外灘的講課頻頻;上海玉佛寺的景點視頻;上海豫園的景點視頻;上海豫園的講課視頻。由于筆者在旅游行業的專業特長,這部分內容為全部原創成果,便于吸收最新最本土的第一手信息和資料。有理由相信,采用這部分材料,由筆者擔綱的英語語言能力訓練能達到精彩紛呈的效果。
關鍵詞: 說課 英語專業師范生 策略
一、說課的定義
師范生在找工作中都要參加說課或講課選拔考試,所以對于英語專業的師范生來說,在學校的英語教學法課上說課的訓練尤為重要?!罢f課是在教師備課的基礎上,授課教師對同行教師或教育行政領導,系統地談自己的教學設計及其理論依據,然后由聽者評說,達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方賢忠,2008:1)。從該定義看出,對師范生來說,應先熟悉教材進行備課,寫說課稿,然后在課堂上對老師和同學進行說課,最后由老師評講。
“說課與講課的相同之處在于:最終目的都是確定實現教學目標所采取的教學策略與教學途徑。說課與講課的差異表現為:說課對象是教師、評委和領導。講課對象則為學生;說課主旨是讓聽者了解教學方案及如何達到育人的目的。講課是通過現場課堂教學實踐來體現教學設計,直接進行教書育人;說課主線是講教學設計思路。讓聽者推測教學情況。講課則以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為主線進行教學活動;說課重點是教材處理、教學設計、教法依據。說課屬于教學研究范疇,講課屬于課堂教學范疇”(王淑芳,2004:132)。
二、說課的意義
1.說課能有效地促進師范生對教學理論知識的學習
在說課過程中要分析“講什么、怎樣講和為什么”三個方面的問題,而“怎樣講”需要師范生詳細了解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在正確分析學生水平和教學材料的基礎上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講解“為什么”需要師范生詳細地分析自己使用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的原因。而這一切都需要師范生充分地鉆研教材,學習英語教學法、教育學、心理學及語言學的相關理論,從而提高他們的理論水平。
2.說課能有效地促進師范生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相結合
在撰寫說課稿的過程中,師范生需要分析教學當中的實際情況,進而采用合適的理論和教學方法來完成說課。而在說課后,經過老師的講評,他們會發現自己學習理論學習的不足,從而進一步鉆研理論知識。所以說課能有效地促進學生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二者的結合。
3.說課能有效地促進師范生未來的教學研究
在說課過程中,師范生鉆研教學相關理論為自己的說課提供理論基礎,從而培養了自己的教學研究能力。在未來的教學過程中,師范生對自己一節課的導入、呈現新知識、練習和鞏固等教學環節要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他們就會回想在大學時說課的訓練過程,采用類似的方法來研究相關的理論。他們結合教學的實際情況來檢驗相關的理論,在此基礎上寫出教學論文,從而促進了他們教學研究能力的發展。
三、說課的內容
英語專業的師范生要熟練掌握初中和高中英語說課內容。它們包括以下方面。
1.說教學材料
說教學材料應包含教科書及所選取課時的功能和地位。
(1)教材
說教材應說明出版社、第幾冊課本、第幾單元、第幾課時。比如Go for It,People’s Education Press,Grade 8,A,Unit 6,Section B。
(2)功能和地位
每一單元都側重一個功能,說課時要明確指出。比如:“Talking about weather,protecting environment,describing people...”每一單元的功能在教材的目錄里都能找到。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應簡要分析本課內容在單元整體教學中和整個教材體系中甚至在素質教育英語教學中的重要地位(羅曉杰,2002:35)。
2.說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一般包含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知識目標指的是通過本課時的學習,學生應掌握哪些詞匯、短語、句型和語法知識。能力目標指的是通過本課時的學習學生在聽、說、讀、寫方面達到哪些能力。例如:“The ability of describing people,the ability of talking about weather...”情感目標指的是通過本課時的學習學生在情感方面獲得哪些提高。例如:“loving our country,cherishing friendship,keeping a healthy living style...”
3.說重點、難點
教學目標包含很多方面,其中的幾個方面是重點,幾個方面是難點。難點不一定是重點,重點不一定是難點,但有時難點恰好是重點。難點和重點的劃定取決于教學材料、老師的專業水平和知識面及學生的學習水平。這一部分要講清楚劃定重難點的原因,也就是為什么劃定這幾方面是重點,另外幾方面是難點。
4.說學情
不同年級、不同年齡段、不同地區學生的情況是不一樣的。小學生、初中生和高中生性格特點、知識的接受能力、學習自制力和主動性是不一樣的。城市和農村的教學條件和學生的學習狀況也有差別。所以該部分師范生要正確分析學生的年齡、性格特點、認知能力和接受水平,從而為正確地確定教學重難點和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提供依據。
5.說教法、學法
在英語教學法課上,學生學習了多種教學方法。例如:語法翻譯法、直接法、情景法、聽說法、交際法和任務型教學法等。教無定法。一節課不可能僅僅利用一個教學方法,師范生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授課。
在課堂上,除了教師的教就是學生的學習活動。而現代課堂教學的發展趨勢是由教師為中心轉為學生為中心。所以師范生要設計好課堂上學生的學習方法。例如: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活動進行合作學習,或者每人獨立思考進行自主學習等。
6.說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是說課的中心環節。一節課要分幾步完成,每一步的時間等。而說課中老師除了講明每一步用什么方法讓學生做哪些活動外,還要解釋原因,即為什么這樣做。如果使用3P教學法,老師習慣采用以下步驟:“Warming up,Lead-in,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Summary,Homework.”如果采用任務型教學法,老師習慣采用以下步驟:“Warming up,Lead-in,Pre-task,Task cycle,Language focus,Homework.”
7.說教具
在課堂上老師要利用一些教具輔助自己完成教學任務。比如多媒體、圖片、卡片、實物、磁帶等。在說課過程中老師要解釋選擇某些教具的原因。
8.說板書設計
在說課過程中,盡管可以使用多媒體,老師也要使用黑板展示一下自己的板書設計和自己的粉筆字書寫技能。同時要解釋一下把黑板分部分,哪一部分寫標題,哪一部分寫重點詞匯和句型等。
四、英語專業師范生說課策略
在說課過程中,僅僅了解說課內容是不夠的。師范生還要掌握以下說課策略才能把說課成功進行。
1.充分準備
在說課前要進行充分的準備,師范生要熟悉教材,鉆研教學大綱,撰寫講稿,制作課件,并進行充分演練。
(1)熟悉教材
說課是以教材為基礎,所以師范生要認真鉆研教材和參考書,分析教材中的知識點,設計教學活動,同時要認真閱讀教學大綱,領會大綱的要求。
(2)撰寫說課稿
在熟悉教材的基礎上,師范生開始撰寫說課稿,每一部分要把握好“教什么、怎么教和為什么”。內容要條理清晰、思路分明。
(3)課件制作
在說課稿撰寫完后,師范生把說課內容做成幻燈片,借助多媒體電腦進行說課。制作幻燈片要簡潔明了,如果太過華麗、動畫太多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影響他們對內容的學習。同時要發揮多媒體的優勢:通過圖片呈現單詞的意思,使用視頻進行導入,使用音頻進行聽力訓練,等等?!俺尸F板書設計的幻燈片底色最好用黑色、長方形,字體用白色,以達到仿真效果”(羅曉杰,2003:50)。
(4)充分演練
課件制作完畢,師范生需要熟記說課稿,自己在電腦前進行多次演練。在演練過程中,爭取做到不看講稿,但也不是在機械背誦說課稿。“教師可以側身站立,用余光看屏幕。既不能無視幻燈片內容流利地背‘說’,也不能眼睛盯著屏幕照讀幻燈片內容”(羅曉杰,2003:52)。
2.熟練說課過程
說課過程要進行順利,師范生還需要充分熟練說課過程。
(1)把握好說課和講課的關系
說課不是講課,講課只講解“教什么和怎樣教”,而說課還要加上“為什么”。有的師范生把說課當成講課進行了,只注意到了說課內容中的教學過程,而忽略了其它很多環節。但在說課過程中,說課老師可適當地表演教學中的某個片段,作為例子進行講解,之后再返回來繼續說課。
(2)問候和致謝
說課當中對細節的把握也很重要,在說課之前要對聽課的老師、領導和同學們問候、鞠躬,進而開始說課。說課結束后,要鞠躬并致謝。盡管是一個小的細節,但它卻會影響評委們對講課老師的印象。而該環節在找工作的說課過程中尤為重要,他可以反映一個人的基本素養。
(3)時間的把握
說課過程一般是20分鐘左右。河南省師范生技能大賽說課的時間要求是15―18分鐘。時間不夠或超時都要扣分。所以在演練過程中,要注意對時間的把握,時間應在16分鐘較為合適。
3.教態
說課盡管不是講課,但在說課過程中,自然得體的教態也非常重要,師范生在說課過程中要充分運用面部表情、語調、手勢語等肢體語言來表達自己的說課內容。
(1)激情
老師說課時要教態自然,表現出發自內心的喜歡教學、喜歡學生,面帶微笑、富有激情,使自己的動作和語言具有感染力。
(2)著裝
師范生在找工作的說課過程中或說課比賽中,著裝也顯得尤為重要。老師要衣著得體、大方,所穿衣服不要太華麗,也不要太簡樸,要看起來像一個老師。否則也會大大影響說課的效果。
(3)課堂互動
說課過程不是平鋪直敘地對內容的講述。在說課過程中,師范生可以展示教學過程當中的一兩個例子。比如在展示“導入”、“呈現”環節,師范生可以假設教室里有學生,可適當地問一兩個問題。如果在大賽中,可以向觀眾問幾個問題,進行互動。
4.語音語調
作為英語專業的學生,師范生應該具備好的英語發音。純正流利的英語在找工作的說課過程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師范生要堅持經常練習發音。同時說課的語速要適中,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
5.微格教學
在對師范生的說課訓練中,微格教學有利于形成師范生從“要我練”轉變到“我要練”的積極提升自己的狀態,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是一種有理論有實踐、形象具體,可操作性強的教學方法,是訓練高職高師學生教學基木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林麗端,2009:71)。教學法老師可利用微格教學,在學生的說課過程中進行錄像。之后參照錄像,教學法老師進行點評,指出學生的優缺點,具體形象的錄像會使學生真正地了解自己說課過程中的優缺點,并心服口服地對缺點進行改正,對優點進行發揚。
6.突發事件
在說課過程當中會發生一些突發事件,師范生在說課前要做充分的思想準備,沉著冷靜地預防突發事件的發生。例如在說課過程中,麥克風突然掉到地上摔壞了,課件中的視頻在電腦上打不開了,突然斷電了,突然忘詞了,單詞拼寫錯了等。遇到突發事件,不要驚慌失措,一定要沉著冷靜地處理。
總之,說課對英語專業的師范生未來的教學工作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他們要認識到說課的重要性,熟悉說課內容。在此基礎上,認真鉆研教材,撰寫說課稿,制作課件,充分演練,熟悉說課步驟,把握好教態,使用合適的語音語調,并沉著應對突發事件。這樣他們在說課過程中會熟練自如,獲得成功,并為他們自己找到理想的工作做好充分的準備,給未來的教學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方賢忠.如何說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2]林麗端.高師英語微格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武夷學院學報,2009.1:68-72.
[3]羅曉杰.試論英語說課講稿的撰寫[J].課程?教材?教法,2002.4:35-38.
Hello, everyone! Today I’m very pleased to have this opportunity to talk about some of my reading ideas. My topic is Movies from the East, Views from the West. It is made up of four parts:
Part1 My understanding of this lesson: the teaching material:
The 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
This is a reading passage. It’s a very important part in the English teaching of this unit. This lesson is introduced by an e-mail from Mary Carson to Li Ming. In the e-mail, Mary talks about her impressions on Chinese movies. By studying this lesson, students can improve their reading ability; learn more abou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movies and Western movies.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get th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some difficult sentence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passage better. The students should also do some listening, speaking and writing, too. Because these four skills are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Of course, the students should receive some moral education. Let the students understand movies better, love the movies and enjoy their lives. Teaching aims:
1. Knowledge aim: Understand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
2. Ability aim: Retell the text in students’ own words.
3. Emotional aim: Make the students love both Chinese movies and Western movies.
Teaching important points/ key points:
How to understand the text better?
Teaching difficult points:
1. Use your own words to retell the text.
2. Discus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movies and Western movies.
Part 2 Something about the students:
1. The students have known something about Chinese movies and Western movies (eg: Titanic) through the Internet.
2. They are lack of vocabulary.
3. They don’t often use English to express themselves and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4. Some students are not active in an English class because they are afraid of making mistakes.
Part 3 My teaching theories, methods and aids:
Before dealing with this lesson, I’ll do my best to carry out the following theories: Make the students become the real master in class while the teacher himself acts as director; Combine the language structures with the language functions; Let the students receive some moral education while they are learning the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
Double activities teaching method
Question-and-answer activity teaching method
Watch-and- listen activity
Free discussion method
Pair work or individual work method
Teaching aids:
1. a projector
2. a tape recorder
3. multimedia
4. the blackboard
Part 4 Teaching steps/procedures
I have designed the following steps to train their ability of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especially reading ability.
The entire steps are:
Greetings, revision, lead-in and preparation for reading, fast reading (scanning), listening, intensive reading, preparation for details of the text, consolidation, discussion, homework.
Step 1 Greetings
Greet the whole class as usual.
Step 2 Revision
Revise some important points of Unit 3 by asking some questions.
Step 3 lead-in
Ask some questions.
Step 4 Pre-reading
1. Let the students appreciate an English song Movies from the East, Views from the West
By listening to this English song, students can become more active in class, at the same time we can train the listening ability of the students.
2. Answer some questions according to this song.
3. Broadcast parts of Jackie Chan’s movie
Let the students discus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Jackie Chan’s movie in groups, then choose representatives to report it to the whole class. (If the students have some difficulties, the teacher can help them to organize the English language well.)
Step 5
1. Ask the students to read the passage (for the first time) quickly and answer some questions according to text.
2. Ask the students to read the passage (for a second time) in order to summarize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3. Read the passage (for a third time) carefully, Let the students comprehend the passage better by filling in the blanks.
Step 6 Post-reading
1. Ask the students to retell the text in their own words.
2. Present some important words and expressions of this lesson and help the students to grasp them.
Step 7 Homework
1. Ask the students to design a form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movies and Western movies.
2. Speak out their own opinions about Chinese movies and Western movies and write them down.
3. Download some useful information about the of this lesson and read it, students exchange it with each other.
4. Suppose you are a film-maker, how can you make your film more interesting? State your opinions.
Step 8 Blackboard design
Unit 4 Movies from the East, Views from the West
Western movies: Chinese movies:
serious and realistic funny
scenic shots, beautiful pictures of action, the fantastic special effects, high-tech
the landscape, mountains, water and the sky
romance romance missing
Summary: Chinese movies are different from typical Western movies
反思:外語不同于母語,學生的學習必須建立在生動有趣的基礎上。本課教學設計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展開,并水到渠成地進入對課文的研讀。在閱讀的過程中,應用任務型教學方法,帶著問題讀課文,并要求正確完成任務,任務的給定也遵照由易到難的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