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信息安全防范范文

        信息安全防范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信息安全防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信息安全防范

        第1篇:信息安全防范范文

        【關鍵詞】信息社會,企業,信息安全

        【中圖分類號】C931.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5158(2013)07-0151-01

        一、我國信息網絡安全存在的問題

        網絡安全本質上指的是網絡信息安全,目前的公共網絡存在著很多安全漏洞,涉及到諸多領域。只要涉及到網絡信息的保密性、可用性、完整性、真實性和可控性,都屬于網絡安全研究范圍內的。威脅網絡安全的因素主要是黑客攻擊、電腦病毒、數據監聽和攔截。

        1、黑客攻擊

        黑客通過技術手段,選擇有漏洞的路徑,進入網絡或者個人電腦竊取數據信息、破壞文件或程序,阻礙合法用戶使用網絡,對企業的信息安全帶來威脅。

        2、病毒入侵

        電腦病毒隱藏于文件或程序代碼內部,并自動復制,通過網絡、磁盤進行傳播擴散。

        3、數據監聽和攔截

        直接或間接獲取網絡定的數據,并分析數據,以此來獲取所需信息。

        二、企業信息安全的影響因素

        企業信息安全包括信息系統的安全、信息的安全和人為的因素。企業信息安全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影響因素:

        1、信息環境

        影響信息環境的因素是外部網絡環境,外來攻擊分為闖入、拒絕服務、信息竊取三類。最為常見的是闖入,黑客通過第三方電腦闖入企業主機內,使用主機內的信息。他們通過搜索系統尋找軟件或者磁盤的漏洞或者配置錯誤,從而侵入系統。

        2、系統軟件和數據信息

        系統軟件中,對信息安全構成影響的是系統設計漏洞和程序兼容性的問題,這些漏洞和問題會使系統出現故障,給黑客入侵帶來條件。系統安裝的應用軟件中,應用軟件設計開發的錯誤和漏洞,也會造成數據錯誤或者丟失。

        數據信息往往存儲在硬盤上,硬盤的故障,軟件的故障,病毒入侵,黑客入侵,人為破壞都有可能使數據丟失。

        3、人為原因

        人為的一些因素對信息安全的影響最為深刻,在企業內部,管理信息的人員如果操作不當或者其他原因造成數據丟失,導致巨額資金打造的網絡安全機制形同虛設。

        三、企業信息安全防范措施

        信息安全防范措施在不影響網絡正常功能的前提之下,在網絡系統的不同層面進行安全規劃,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

        企業采取的信息安全措施包括防火墻技術、數據加密技術、入侵檢測技術、漏洞掃描技術。

        1、防火墻技術

        系統安全最為常見的技術就是防火墻技術,防火墻意思是在外網和內網之間架設一個防火墻隔離開來。

        對于企業來說,設立防火墻必須要設定網絡安全策略,網絡安全策略是用來過濾交換信息,對外網和內網之間的數據傳遞信息進行篩選,符合條件的可以繼續訪問,不符合條件的不能進行交流活動。但防火墻僅限于外網訪問內網時使用,內網安全還是要通過控制和管理實現。

        2、數據加密技術

        數據加密技術用來提高信息系統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防止內網的資料信息被外網破解。數據加密技術分為數據傳輸、存儲和完整性的識別和密鑰管理。數據加密是信息安全的核心所在。

        3、入侵檢測技術

        通過網絡或者系統內的關鍵點采集信息,分析這些信息中是否有非法企圖或其他行為,并做出回應。

        4、漏洞掃描技術

        自動檢測遠端和內部,查詢各個服務端口,記錄目標的響應,收集特定項目的有用信息。

        四、信息社會環境下企業的信息安全防范的長遠策略

        1、加強信息安全意識

        我國社會的信息安全意識逐步提高,但是將信息安全問題提到議事日程的情況并不是很多,每當發生網絡安全威脅時,很大程度上是安全管理疏漏引起的,很多企業的信息網絡系統于毫無防備的狀態。

        加強信息安全管理,提高信息安全意識,增強網絡信息的安全防護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2、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體系

        一個信息化程度非常高的企業,網絡信息安全不單是一個技術層面的問題,同樣是一個管理模式的問題。很多病毒、漏洞出現之后,網絡中會及時出現相應的殺毒補丁或插件。企業要形成良好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系統安全維護措施,即是技術與制度相結合,制定恰當的管理策略,并認真執行,才能夠提高企業的信息安全。

        總結

        信息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也是評定一個企業甚至國家的重要指標。隨著信息化社會的不斷推進,人們對信息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在這個過程中,信息安全顯得尤為重要。企業發展壯大的前提是要有一個安全的信息系統,所以說,科學的管理制度和技術是企業求得生存和發展的必經之路。

        參考文獻

        [1] 黎繼子,劉春玲.基于互聯網的企業信息安全防范策略[J].CAD/ CAM與制造業信息化.2008(1):22-24

        [2] 周學廣,劉藝.信息安全學[J].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8):195-214

        第2篇:信息安全防范范文

        一、前言

        隨著時代不斷加快的步伐,更多更新的企業都如雨后春筍般迎著科技時代的潮流迅速發展起來。在這之中,企業電子信息無疑是電子科技技術下的領軍人物,近年來伴隨著我國科技信息行業的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就。對于正蓬勃發展的我國經濟來說,電子信息企業的崛起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經濟發展與經濟結構的良好調整,這也為我國電子信息科技行業的發展取得了長遠的進步。

        然而,在一片欣欣向榮的繁榮發展景象下我們也不可避免地能看到企業發展中存在的許多問題,在此其中,對于信息企業來說安全防范工作無疑是影響企業發展成功的一重大必須解決處理好的問題。企業的信息安全問題往往能影響到企業發展的各個方面,例如企業未來發展方向的重要決策等。因而在我國電子信息企業快速發展的同時,必須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來解決企業的安全防范問題,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規避企業信息安全上的隱患從而促進電子信息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二、企業電子信息安全的簡單論述

        1.企業電子信息安全防范的意義

        近年來,隨著計算機等科技技術應用逐漸融入人們的生活,與之相關的科技信息行業也不斷發展壯大起來。然而實際上,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并不僅?H于此??v觀當今,隨著我國電子商務平臺等產業的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傳統商務形式都逐漸被當下處于新潮流的電子商務的各種模式所替代。因而可見,在如今信息技術的高效利用與高速發展下,任何企業的生產發展、管理等工作都必然與信息相關。于是,對企業各方面發展都極具重要作用的信息發展的安全防范引起了人們強烈的關注與重視。

        對于專營信息技術方面的電子信息企業來說,信息化建設是企業發展的核心。所以,為了確保電子信息企業能在當下日新月異科技企業中長久健康發展下去,電子信息企業在不斷創新改進向前推進發展進程的同時,對企業自身信息的安全防范工作也應有著合理高效的計劃措施。信息安全的目的本就是保障企業的現有發展的信息不會受到任何不良因素的威脅,使得企業能夠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下去。

        而對于電子信息企業,信息獲取的時效性以及各方面必須具備的高度保密性都是決定企業成敗的關鍵所在。擁有優質信息技術并優先領軍開發出高效能的優質應用,無疑是任何電子信息企業正努力追求發展的目標。因而,在此形勢下,電子信息產業必須在增強自身科技技術發展的同時更要注重自我信息安全防范的問題。

        2.企業電子信息目前存在的安全問題

        隨著信息時代的悄然到來,信息科技為人們生活帶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和生活便利的同時,也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了大部分企業的商業架構,更有許多符合發展潮流的新興企業適時崛起。因而,在一片欣欣向榮的繁榮之景下便隨處可見企業間的激烈競爭。企業的安全防范問題引起了人們的充分重視。

        當談及信息安全問題,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實用性、真實性以及占有性這六點都是做到有效信息保障的基本要求。然而,不具備高強的安全防范工作措施的企業一旦涉及到以下的幾方面情況都極容易遭受到信息泄漏等不良問題。

        (1)網民法律意識淡薄

        由于網絡具備極強的開放性、虛擬性、隱蔽性等特征,人人都能成為網絡信息的制造者與傳播者。此外,更有不少人借此在虛擬世界里利用自身手段為己牟利。黑客入侵企業系統的事件事件時有發生,不管是商業競爭,抑或是不經意犯錯,都體現出了網民對計算機網絡犯罪相關法律知識的疏忽與淡薄。

        此外,網絡資源共享近年來無疑是一個極為火熱的行為。動一動手指,即可與世界分享。然而,由于部分網民存在科技保護等法律知識欠缺的問題,分享過程就極容易發生危害相關電子信息企業經濟發展等的問題,更造成企業信息安全管理出現大量漏洞的隱患問題,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此外,網絡上廣泛出現的虛假信息等不良信息也極容易混淆網民視聽,從而誤導網民而引發許多對企業不利的群體性攻擊事件,更為蠢蠢欲動的犯罪分子入侵盜取企業信息提供給了可竊之機。

        (2)信息安全管理技術落后

        眾所周知,計算機網絡里處處充滿著未知的不確定性。就拿計算機病毒來說,計算機用戶不經意打開惡意網站或是被植入的木馬病毒入侵等是計算機操作中常有的事。在此形勢下,對此而生的便有許多病毒查殺軟件,軟件的特意針對性得到了包括大多企業在內的大多用戶的認可并廣泛加以使用。

        然而,正是病毒軟件擁有極強的針對性,是專門應對已發生問題而開發,并不能做到完全的即時高效,有著嚴重的滯后性。對于電子信息企業來說,合理高效的信息安全防護軟件能為很好輔助企業的信息安全防護,而不合理不適合的軟件卻很可能在安全防護過程中起著反效作用。不僅不能帶應有的安全防范效用,更讓企業的信息安全管理中出現嚴重的漏洞,嚴重情況下甚至能引起企業管理系統的癱瘓從而嚴重阻礙了企業的健康發展。

        此外,軟件開發者由于考慮到軟件常有的更新與維護問題,會有意為更新維護人員留下進入軟件內部的小門,因而便為企業的信息安全留下了許多安全隱患。正是網絡協議實現的過程充滿復雜性,這就容易使得企業的操作管理系統難免不即時而出現許多缺陷漏洞,給網絡犯罪分子可乘之機。例如黑客入侵便是基于網絡操作系統漏洞對企業操作管理系統的一種惡意攻擊,這便是無意間將企業的生命交給惡意分子,從而造成企業的巨大損失。

        (3)企業安全管理意識不足

        在如今信息技術的蓬勃發展下,電子信息工程發展迅速但因而誕生的行業競爭也尤為激烈。為了充分實現企業利益的最大化,許多企業都存在著只重視企業的生產經營而忽略了與此同樣重要的企業信息安全管理問題。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沒有建立完善高效的信息管理機制便從自身認知上為企業信息安全帶來了許多隱患,更體現出企業對此的防范意識極為不足。

        此外,正由于企業更重視能充分得利的生產經營,在企業信息安全管理上預警和問題處理方便措施不完善,也容易出現相關人員分配不足,問題解決滯后的情形。而相關人員對安全防范意識的欠缺,也容易導致在安全管理工作上操作敷衍,只做表面功夫。這不僅浪費了企業為此投入的資金和人力,更為企業發展埋下了許多未知的安全隱患。

        三、企業電子信息的安全防范方式

        從企業信息安全防范層面上看來,信息安全防范的相關工作可歸結于兩個大的方面,一是能從計算機技術上保證計算機與網絡軟、硬件信息安全的基于為企業信息管理奠定良好基礎的技術方面,二是從企業人員工作管理約束上出發的對信息安全管理機制進行設計完善的管理方面。

        1.信息安全技術概述

        (1)網絡隧道技術

        網絡隧道技術,顧名思義即通過隧道協議構建出信息隧道從而用來傳送信息數據流量包,達到隔絕外來入侵盜取等威脅。主要來說,網絡隧道技術是通過計算機等多樣網絡設備產生的網絡數據的流通進行鏈條式安全管理,也即是隧道數據包安全管理。

        在隧道傳送過程中,隧道協議會對信息數據流量包進行檢測,只有符合協議的流量包才能進入隧道并傳輸通過。因而便于在出現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問題時,操作者能利用這一特性對流量包進行預警和攔截從而實現信息安全的控制與有效管理。

        (2)信息加密技?g

        信息加密技術即是對客戶信息進行安全加密管理,是許多企業在信息數據傳輸過程中常會采取使用的技術方式。電子信息在加密之后往往能得到很好的安全性與完整性的保護,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企業信息數據的泄漏。

        信息加密技術來源于數字電視信號的加密管理技術,通過加密使得計算機內信息不同于一般代碼從而讓盜取者難以識別,從而提高了信息安全的隱蔽性和完整性?,F今常用的加密技術分為對稱型和非對稱型兩類。對稱型加密技術由明文、密鑰、加密算法以及解密算法組成,而非對稱型加密技術則是與對稱型相對應,并包含公開密鑰和私有密鑰兩個組成部分。因而很容易理解的是,就如同鑰匙和鎖一般,只有配對合適的密鑰才能成功解開密碼。常??梢姷谋闶瞧髽I商務常使用的加密電子郵件,經過加密后的電子郵件在傳輸過程中遭到了惡意攔截沒有合適的密鑰也是無法解開密碼,從而竊取郵件內容。

        (3)防火墻技術

        防火墻技術是與加密技術遙相呼應的一門常用技術。防火墻,墻的顧名思義便是從一開始杜絕外來危險攻擊,并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木馬病毒等入侵計算機的概率。在計算機網絡信息的竊取中最常見的便是黑客攻擊計算機系統漏洞從而導致系統癱瘓來充分竊取其信息??上攵?,在此情況下企業信息的泄漏對企業發展必然是嚴重性的影響,更為企業帶來了不可估計的損失。

        防火墻技術為此應運而生。用戶往往可以根據自身工作種類的不同從而對防火墻設置不同的權限,并時常更新和優化防火墻技術以來不斷提高防火墻性能,最后達到維護企業信息安全防范的目的。此外,防火墻還能在發生信息泄漏的情況下隔開一個網絡與另一個網絡,做到了“網絡火災”下真正意義上的防火墻效用。

        (4)身份驗證技術

        由于虛擬網絡將人物信息數據化等,在企業進行商務過程中充滿了未知的不確定性,因而人物身份信息的驗證對企業商務交易等過程來說也極為重要。

        而為此研發出的身份驗證技術就是在計算機等網絡設備中針對網絡使用、信息接收等過程進行身份驗證的管理技術方法。身份驗證技術基于網絡信息來對用戶身份進行特殊編碼表示,使得計算機與用戶進行指令交換時是秘密的身份信息安全交換,成為了企業信息管理的一道重要防火墻。

        2.企業電子信息企業安全管理措施

        (1)企業應用系統的安全風險評估

        保險行業從始至終都是一個興盛不衰的行業,它所具有的經濟安全保障對客戶來說無疑是一顆強有力的定心丸,讓其心甘情愿吞咽入肚。而對于企業發展來說,對目前應用系統實時進行安全風險的預判、分析與評估也是一份企業保險,作為企業健康良好發展強有力的安全后盾保障。

        因此,在信息安全管理過程中也可以利用相似的理論來根據安全風險評估來對可能存在的風險漏洞進行預判分析,時刻關注需要重點保護的企業信息。在詳細精確的風險分析后憑借最后結果來選擇規避或降低風險的措施與方法,盡可能地擁有高效有力地準備來應對可能出現的信息安全風險。

        (2)信息安全技術創新

        信息時代日新月異,技術發展的變化常常便有翻天覆地的變化。而對于傳播信息最為迅速廣泛的虛擬網絡來說,攻擊竊取企業信息的技術方式也很可能隨著時代潮流的變換不斷改進而更加多樣而充滿極具不確定性的變化性。對此企業應不斷更新改進原有的信息安全技術,發展創造新的信息安全技術,從多個層面上來對企業信息安全進行立體高效保護。

        在技術發展中,資金財力的支持與研發人員資源同樣重要。企業對此不僅要優化提高相關技術人員的理論知識和技術操作能力,還要加大技術創新技術上的資金投入來充分實現技術的改進與創新。實際上,在電子信息企業對信息安全防范不斷加強下,越來越多的企業也會同樣意識到企業信息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從而帶動出企業發展的遠程商機。

        簡單說來,時代的發展往往建立在創新的基礎之上,要想更全方面保證企業信息的安全,就要抓住機會努力創新更新技術時時防患于未然,有效預防可能存在的信息安全隱患從而促進電子信息企業健康長遠的發展。

        (3)充分應用防火墻技術

        在企業的信息安全管理中,防火墻技術無疑是一種極為常見的高效安全技術。防火墻技術能被廣泛使用,主要是因為其往往能按照特定的規則來允許限制信息數據的通過。防火墻技術在面對大量信息數據泄漏時能真正做到一面“防火墻”,來隔絕其他一面又一面墻從而來有效阻礙企業信息數據的大范圍泄漏。

        此外,防火墻還能有效阻止黑客惡意訪問用戶的行為,從而防止其篡改企業內部信息來保障企業的信息安全。而且防火墻還擁有極強的抗攻擊性,這使得它不容易被病毒控制從而導致入侵癱瘓等嚴重事件的發生。同時防火墻還能將重點保護網段進行隔離保護,更進一步加強了對企業內部信息安全的安全保障。

        (4)建立合適的系統信息管理體系

        盡管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企業采用的對于信息安全防范的技術軟件也多種多樣。然而,對于企業信息安全的整體保障來說,構建具有針對性的信息安全管理體系來完成高效的信息數據整理和安全保障也是科學高效發展的良好體現。

        企業信息安全管理體系信息安全管理體系的建立,一方面不僅對可能存在的信息安全隱患起到了多方面的安全防范,另一方面還能加強對企業信息的利用,充分實現企業的效益最大化。

        然而目前許多電子信息企業卻存在著忽略企業信息安全管理體系完善化的問題,這常常就會導致當企業內部信息出現問題時,信息安全防范工作就會因此無法正常運轉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因此,企業應該結合自身發展與市場的變化發展,構建合適的信息安全管理體系,從而提高信息安全管理的效率。

        (5)加強網絡管理

        在企業內部建立局域網加強企業各部門間聯系與工作,是企業在發展管理中常常見到的采取模式。因而在電子信息企業安全管理防范工作中,就可以從利用局域網切入加強信息安全防范工作。

        局域網作為企業員工的一個有效交互平臺,就可以也用來企業內部信息安全公告和企業相關規則指令等,并使員工都在局域網內進行安全軟件的下載,從而有效解決了在外網下載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問題。

        就我們所知,局域網具有很強的區域性和安全性,電子信息企業便可以借此加強企業內部的信息安全建設。通過局域網來進行交流,避免了互聯網交流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從源頭上有效防止了信息的泄漏。對此,企業也應定期對使用的局域網進行維護與檢測,分析數據流動情況來判斷是否有遭受惡意入侵竊取等,從而提高企業的信息安全指數。

        (6)增強企業信息安全防范意識

        在曾有的多次黑客案例可知,有時企業操作系統遭受攻擊從而導致的巨大損失往往很可能是安全管理人員甚至是上級領導的大意疏忽加速造成的。此外,企業信息安全防范意?R的不足更體現在遇到安全威脅時,相關人員更容易處于被動應付的局面,而不是從一開始便有的主動防御。

        顯而易見,企業在注重生產發展與一時的安全技術投資的同時,更要實時完善企業信息安全的管理體系,包括安全技術的管理應用和對員工的安全意識的增強與管理安排。做好做足前期預防措施,而不是問題出現才準備著手亡羊補牢,應擁有一套完整的建立在充分科學有效的風險評估基礎上的動態的持續改進的管理方法。

        第3篇:信息安全防范范文

        關鍵詞:網絡層安全;網絡;安全;防火墻

        1 計算機網絡受攻擊的常見形式

        (1)對加密算法的攻擊。在互聯網上,使用密碼是最常見并且是最重要的安全保護方法。用戶時時刻刻都需要輸入密碼進行身份校驗。而現在的密碼保護手段大都認密碼不認人,只要有密碼,系統就會認為你是經過授權的。加密算法的攻擊主要集中于破譯某段密文或分析加密密鑰,通常破譯者會選擇密文攻擊和選擇明文攻擊及窮舉攻擊。對特定算法還有特定攻擊方法,如對DES這類迭代分組密碼可選擇差分密碼分析法、能量攻擊法,對公鑰算法RSA可采用公用模攻擊、低加密指數攻擊、定時攻擊等方法。

        (2)遠程攻擊。指在目標主機上沒有賬戶的攻擊者獲得該機器的當地訪問權限,從機器中過濾出數據、修改數據等的攻擊方式。信息泄露破壞了系統的保密性,它使信息被透漏給非授權的實體。

        (3)常見的計算機網絡安全威脅表現形式主要有竊聽、重傳、偽造、篡改、拒絕服務、行為否認、電子欺騙、非授權訪問、傳播病毒。竊聽攻擊者通過監視網絡數據的手段獲得重要的信息,從而導致網絡信息的泄密。重傳攻擊者事先獲得部分或全部信息,以后將此信息發送給接收者。攻擊者對合法用戶之間的通訊信息進行修改、刪除、插入,再將偽造的信息發送給接收者,這就是純粹的信息破壞,這樣的網絡侵犯者被稱為積極侵犯者。

        2 網絡層安全措施

        (1)防火墻技術

        防火墻技術是建立在現代通信網絡技術和信息安全技術基礎上的應用性安全技術。越來越多地應用于專用網絡與公用網絡的互聯環境之中,尤其以接入Internet網絡為甚。防火墻是指設置在不同網絡(如可信任的企業內部網和不可信的公共網)或網絡安全域之間的一系列部件的組合。它是不同網絡或網絡安全域之間信息的唯一出入口,能根據企業的安全政策控制(允許、拒絕、監測)出入網絡的信息流,且本身具有較強的抗攻擊能力。它是提供信息安全服務,實現網絡和信息安全的基礎設施。在邏輯上,防火墻是一個分離器,一個限制器。也是一個分析器,有效地監控了內部網和Internet之間的任何活動。保證了內部網絡的安全。

        第4篇:信息安全防范范文

        關鍵詞: 網絡信息; 安全防范; Web數據; 數據挖掘

        中圖分類號: TN711?34; TP30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373X(2017)04?0061?05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 protection and

        Web data mining system

        ZHAO Yuepin

        (Hebei Jiaoto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Shijiazhuang 050091, China )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information mining method has narrow mining face and poor scalability, so it cannot effectively dig out the unsafety information in the network. Therefore, the 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 protection and Web data mining system was designed and realized. It is composed of Web text acquisition module, text classification module and category judgment module. The Web text acquisition module is used to collect text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Web pages, and feeds the information back to text classification module. The text classification module is made up of training module, classification module and classifier. The training module adopts the text completing classification to train text classification model to obtain the correlation among different category feature words and establish vector space model. The classification module is used to conduct the segmentation processing of words in Web text under classification and diescribe the text feature words through vector. The classifier is used to operate the similarity between the character vector of the text under classification and all kinds of central vector to ensure that the Web text is divided into the text type with the highest similarity. The category judgment module identifies whether the network text information under analysis belongs to the unsafety information, and gives an alarm for the unsafety information through the alarm module. The system function structure and program implementation code of the text categorization module are given in the software secti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designed system has a high recall ratio, high precision ratio and high detection performance.

        Keywords: 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 protection; Web data; data mining

        0 引 言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其在人們的生產和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促使網絡經濟發展速度提升,網絡信息安全問題限制了網絡經濟的發展。因此,尋求有效的方法,確保網絡信息安全,成為相關人員分析的熱點問題[1?3]。傳統的信息挖掘方法,挖掘面窄,擴展性差,無法有效挖掘出網絡中的不安全信息。而在網絡中充分運用Web 數據挖掘技術,可大大增強網絡信息安全的監測質量,具有重要應用意義[4?6]。

        當前針對網絡不安全信息的挖掘方法大都存在一定的問題,如文獻[7]分析依據規則的網絡不安全信息檢測方法,其采用人工事先設置好的推理規則,對Web資料進行推理分析,檢測出不安全信息。但是該方法對待檢測資料的可理解性要求較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文獻[8]分析了基于回歸模型檢測網絡不安全信息,其統計不安全信息發生的概率,塑造概率的回歸模型,完成不安全信息的歸類。該方法可在實際運用中獲取滿意的結果,但是需要大量的數據為分析依據,且檢測效率較低。文獻[9]通過基于連接的形式,實現網絡不安全信息的檢測。其通過一定的算法模擬人的思維,完成網絡信息的有效分類。但是該方法檢測到的結果較為粗糙,存在較高的誤差。文獻[10]提出了基于向量的網絡不安全信息挖掘方法,塑造網絡信息的向量空間,通^分析網絡信息向量空間的相似度,挖掘出不安全信息。但其檢測精度較低,無法獲取令人滿意的檢測效果。

        針對上述問題,設計并實現了網絡信息安全防范與Web數據挖掘系統,其由Web文本采集模塊、文本分類模塊和類別判斷模塊構成。實驗結果表明,所設計系統具有較高的查全率、查準率和較高的檢測性能。

        1 網絡信息安全防范與Web數據挖掘系統

        1.1 系統的體系結構

        塑造的網絡信息安全防范與Web數據挖掘系統的體系結構如圖1所示。

        圖1描述的系統體系結構由Web文本采集模塊、文本分類模塊和類別判斷模塊構成。Web文本采集模塊從網絡Web網頁中采集文本信息,同時將獲取的Web文本信息傳輸給文本分類模塊。文本分類模塊包括訓練模塊、分類模塊以及分類器,訓練模塊采用完成分類的文本對文本分類模型進行訓練,獲取不同類別特征詞間的關聯性,塑造向量空間模型。分類模塊對將要進行分類的文本進行分詞處理,過濾其中的停用詞,采集其中的特征詞,并通過向量描述獲取特征詞。分類器對比待分類文本特征向量同各類中心向量間的相似度,將Web文本劃分到最高相似度的文本種類內。類別判斷模塊分析待分析的網絡文本信息是否屬于不安全信息類,并通過報警模塊對網絡不安全信息進行報警,同時通知管理人員對不安全信息進行相關的處理。

        1.2 Web文本采集模塊設計

        Web文本數據采集流程如圖2所示。

        圖2 Web文本信息自動采集流程圖

        其中的Spider采集模塊位于Web 信息采集中底層,其通過不同Web協議自主采集互聯網網頁中的信息。Web 頁面的采集,應先過濾Web頁面的圖像、聲音等非結構數據,再從頁面采集鏈接、文本的標題以及正文,確保在Web網頁中僅存在文本信息。

        超鏈接采集獲取URL,按照超鏈接分析算法,分析Web頁面種類,刪除無價值的分析鏈接頁面,保留頁面種類為“tex/html”的分析連接頁面。按照應答頭以及URL的文件擴展名分析頁面的種類。

        規范文本將Web文本信息劃分成文章的標題和主體,確保分類模塊可基于不同的標題和主體,設置相應的參數。具體的過程如下:

        (1) 分析正文開始位置,順次檢索文章的段落,直至某段長高于設置的正文最小長度,則說明該段文字為正文中的某段。

        (2) 在正文位置向文章開始處檢索,按照字體大小,是否居中等特征,獲取最滿意的一段文字,將其當成標題。

        (3) 檢索文章直至獲取非文字字符,將對應的內容當成文本的主體。

        (4) 將獲取的標題和主體存儲到數據庫或格式文件內。

        1.3 文本分類模塊設計

        文本分類模型由訓練模塊、分類模塊和分類器構成。訓練模塊通過大量完成分類的文本進行訓練,獲取文本分類模型,獲取不同類型特征詞間的關聯性,塑造向量空間模型SVM。分類模塊將待分類的Web文本進行分詞處理,過濾其中的停用詞,獲取其中的特征詞,同時通過向量描述文本特征詞。分類器可運算待分類文本特征向量同各類中心向量間的相似度,將Web文本劃分到具有最高相似度的文本類型中。塑造的文本自動分類模塊的結構圖如圖3所示。

        圖3中,本文訓練模塊通過分類文本訓練對文本分類模型進行訓練,獲取不同類別特征詞的關聯性,塑造向量空間模型。新文本分類模塊過濾將要進行類型劃分的文本中的分詞,獲取文本中的特征詞,并通過向量描述該特征詞。對比將要分類的文本特征向量同各類中心向量的相似度,確保文本被分類到具有最高相似度的種類中。文本訓練模塊持續進行自我學習,并接收新文本分類模塊反饋的訓練文本,提高文本分類精度。

        其中的語料搜集是從積累的大規模不安全網絡信息資料中,采集代表性的文本資料,將其當成訓練分類模型的語料。按照不同的文本類別塑造各類專業詞表,其中含有文本的專業詞編號、所屬類別以及專業詞等內容。采用逆向最大匹配法采集Web文本中的最大符號串,并將其同詞典中的單詞條目進行匹配,若匹配不成功,則過濾一個漢字,再次進行匹配,直至在詞典中獲取相關的單詞,最終獲取Web文本的中文分詞。

        將新文本劃分到分類體系中的某一類時,因為分類體系中的各類別間具有一定相似性,因此需要對各類別確定合理的閾值,若Web文本在該類的閾值之上,則將文本歸類到該類中,設置的分類類別閾值為65%。

        2 軟件設計

        2.1 系統功能結構設計

        系統的功能結構圖如圖4所示。主要包括Web數據采集、文本數據自動分類、文本種類分析、不安全信息報警和其他輔助處理功能。

        (1) Web數據采集:從Web網頁中采集文本信息,并將信息規范化,再通過文本形式保存在文本數據庫或格式文本文件內。

        (2) 文本數據分類:用已分配好的種類語料對文本分類模型進行訓練,獲取不同文本類別的內在特征和規律,形成分類訓練模型,通過分類訓練模型,確保新文本自主歸到最相近的種類中。

        (3) 文本種類分析:采用向量距離算法,運算新文本同不同類別訓練文本集的相似度,按照相似度分析新文本所屬的種類。

        (4) 不安全信息報警:通過類別分析模塊對文本信息進行辨識后,若新文本為不安全信息種類的文本,則系統按照新文本同類別文本集的相似度,基于信息安全不同級別對不安全信息進行報警,并且提醒管理員對網絡不安全信息進行相關的處理。

        (5) 其他處理功能:如實現數據查詢和歸檔的數據處理模塊、案件和對象管理模塊、網絡信息查詢匯總模塊和報表與統計模塊。

        2.2 文本分類模塊的程序實現

        采用SVM分類方法,完成Web文本的分類,具體的文本分類模塊程序代碼設計如下:

        LengthEEoncdme::SVMAttribute ify(EEicoudClustering &attribClustering ){

        LengthRESunder=0;

        TEXT * clustering ;

        _refer.attributeotext=m_referAttributeifier.m_strResultDir +"\\test.dat";

        If((clustering =fopen(m _refer.Attributeotext, "w"))=NULL){

        Qinstruction ::PrintError("無法創建測試文檔向量文件"+?refer.Attributeotext+ "!");

        Return 0;}

        QMoment original Moment ;

        QMoment Span summaryMoment ;

        QString str;

        int

        nNumber=0;

        Length1WordNum=m_lstTrainWordClustering.ObtainNumber();

        original Moment =QMoment ::ObtainCurrentMoment ();

        QMessage::PrintInfo(_T("正在產生文檔的向量形式,請稍后..."));

        Place posattrib=attribClustering .ObtainInitial Place ();

        While(posattrib!=NULL) //循環各類

        EEicoudAtomic &attriblogAtomic =attribClustering .ObtainNext(pos_attrib);

        Char *route=attriblogAtomic .m_strDirName.ObtainBuffer(0);

        Place pos_Mre=attriblognde.ObtainInitial Place ();

        While(pos_Mre!NULL){ //循環各類中的全部文檔

        QMreAtomic &MreAtomic =attriblogAtomic .ObtainNext(pos_Mre);

        nNumber=MreAtomic .ScanChineseWithDict(route,m_lstTrainWordClustering );

        for(int i=0;i

        if(MreAtomic .m_pTransient [i].s_tfi!=0)

        Fprintf(clustering , "%d:%f",i+1,MreAtomic .m_pTransient [i].s_dWeight);

        }

        CMessage::{PrintStatusInfo(_T( ""));

        fclose(clustering );

        summaryMoment =QMoment ::ObtainCurrentMoment ()? original Moment ;

        CMessage::PrintInfo(_T( "檢測文檔的向量生成完成,耗時")+summaryMoment .Format("%H:%M:%S"));

        CMessage::PrintInfo(_T("正在通^SVM分類器對文檔進行分類,請稍后..."))

        }

        SVMAttribute ifyVectorTEXT(_refer.Attribute fyTEXT);

        CMessage::PrintStatusInfo(_T(""));

        summaryMoment =QMoment ::ObtainCurrentMoment ()? original Moment ;

        CMessage::PrintInFo(_T("SVM分類過程完成,耗時")+summaryMoment .Format("%D:%K:%Q"));

        Return RESunder;

        }

        3 實驗分析

        通過實驗檢測塑造的網絡信息安全防范與Web數據挖掘系統的性能。為了檢驗本文方法是否能夠對網絡信息安全進行準確檢測,實驗將700篇雜志文章當成訓練資料,并另外選擇2 100篇文章當成實際的測試數據。實驗過程中,將測試數據平均劃分成三份,采用本文方法對每份中的700篇文章中的不安全信息進行檢測,本文方法的檢測結果如表1所示。

        本文檢測方法隨著時間變化的檢測結果,如表2所示。

        分析表1可以看出本文方法檢測出的不安全信息十分接近實際結果,說明本文方法是有效的。并且通過表2能夠得出,隨著時間的增加,本文方法的檢測率提升,漏判率和錯判率逐漸降低。說明隨著時間的推移,本文設計的網絡信息安全和Web數據挖掘系統的性能逐漸增強,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實驗通過查全率和查準率評估貝葉斯檢測方法和本文方法的檢測性能。查準率是檢測出的不安全信息數同實際的不安全信息數的比值,查全率是檢測出的不安全信息數同總體網絡信息數的比值。分別采用本文方法和貝葉斯檢測方法對實驗文檔中的不安全信息進行檢測,結果分別如表3和表4所示。

        分析表3和表4可得,兩種方法的查全率和查準率都較高,能夠用于監控網絡中的不安全信息。表5說明,本文方法的平均查全率和平均查準率都高于貝葉斯檢測方法,具有較高的網絡不安全信息檢測性能。

        表5 兩種方法的性能對比

        4 結 論

        本文設計并實現了網絡信息安全防范與Web數據挖掘系統,其由Web文本采集模塊、文本分類模塊和類別判斷模塊構成。Web文本采集模塊從網絡Web網頁中采集文本信息,并將信息反饋給文本分類模塊。文本分類模塊由訓練模塊、分類模塊和分類器構成,訓練模塊采用完成分類的文本對文本分類模型進行訓練,獲取不同類別特征詞間的關聯性,塑造向量空間模型。分類模塊對將要進行分類的Web文本進行分詞處理,通過向量描述文本特征詞。分類器運算待分類文本特征向量同各類中心向量間的相似度,確保Web文本被劃分到具有最高相似度的文本類型中。類別判斷模塊辨識待分析的網絡文本信息是否屬于不安全信息類,并通過報警模塊對不安全信息進行報警。軟件部分給出了系統的功能結構以及文本分類模塊的程序實現代碼。實驗結果表明,所設計系統具有較高的查全率、查準率和較高的檢測性能。

        參考文獻

        [1] 徐艷麗.Web數據挖掘及其在電子商務系統中的應用[J].軟件導刊,2015,14(11):144?145.

        [2] 曹子璽,陸琦,薛質.基于數據挖掘的網絡信息安全策略研究[J].信息安全與技術,2014,5(1):26?28.

        [3] 張旭東.基于混合數據挖掘方法的入侵檢測算法研究[J].信息安全與技術,2015,6(2):31?33.

        [4] 李淵.探究信息安全下的數據挖掘的智能化入侵檢測系統[J].太原大學學報,2014,15(1):132?135.

        [5] 張小梅,龍虎,吳福生.大數據環境下的網絡信息加密與認證研究[J].凱里學院學報,2015,33(6):90?92.

        [6] 陳芳,侯卓生,劉大鐘.電力信息網絡中差異化入侵數據挖掘方法研究[J].華東電力,2014,42(12):2672?2675.

        [7] 郭遲,劉經南,方媛,等.位置大數據的價值提取與協同挖掘方法[J].軟件學報,2014,25(4):713?730.

        [8] 王星.淺談航測遙感網絡生產中的數據安全與管理分析[J].科技創新導報,2014,11(4):190?190.

        第5篇:信息安全防范范文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技術;計算機信息安全問題;威脅;防范技術

        引言

        在社會生活中,計算機網絡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在給我們帶來便捷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安全隱患。計算機信息安全問題是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關的。為了相關用戶的信息隱私安全,對計算機信息安全的防范技術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本文筆者簡要分析了計算機信息安全的威脅,提出了計算機信息安全防范技術應用的對策,希望對計算機信息安全的維護有所幫助。

        1計算機信息安全的威脅

        1.1計算機病毒和系統漏洞的存在計算機病毒和系統漏洞是影響計算機信息安全的另一重要因素。計算機病毒主要分為兩種類型,優性病毒和惡性病毒。一旦計算機被病毒侵入便會出現運行速度過慢、死機、文件無法讀取或者丟失損壞等現象,嚴重影響到了用戶的使用,對用戶的個人信息安全帶來了極大的威脅,后果非常嚴重。系統漏洞是指計算機設計者在系統操作或者設計軟件上的缺陷或失誤,系統漏洞本身對計算機信息安全并無太大的威脅,可是如果被黑客或者不良分子利用,重要的數據和信息便會被竊取。1.2失泄密問題失泄密是指一些非法用戶采用一系列特殊手段來獲取信息而導致的信息泄密的現象。非法用戶通過對一些信息進行竊取、解析、變賣,并從中獲得利益。以傳輸泄露、存儲不利泄露、內奸泄密及非法竊取等等為主要途徑。不同于其他的有形泄密,失泄密主要特點是不可見并且不容易被人察覺,所以造成的后果往往會十分的嚴重,而且災害持續的時間相對來說也會比較長。1.3數據破壞問題數據破壞主要是指計算機信息被破壞、修改。修改的途徑有很多,例如刪減信息的部分信息,增添一些無用的信息,仿造部分信息,還有改變信息的順序和次序,更改信息的時間形式等等來破壞計算機信息的完整性。我們所說的數據破壞一般是指對通信系統和硬件系統等計算機信息的破壞,例如惡意干擾或更改通信信號。

        2計算機信息安全防范技術

        2.1全面建設計算機安全防護系統設置入侵審核用來阻止一些非授權用戶和黑客的入侵,這會阻擋威脅計算機信息安全的因素。通過系統漏洞掃描及修復技術對各種系統漏洞進行修復清除,運用網絡實時監控來監測和控制信息系統,檢測病毒和一些惡意程序的入侵,并及時清理查殺病毒。

        2.2防火墻技術防火墻技術是生活中計算機信息安全防范技術中最常見的一項技術,主要是為信息安全在內部網絡和外部網絡、專用網絡和公用網絡之間設置了一道安全屏障,可以攔截外部對內部的訪問,阻隔計算機病毒在外部和內部計算機之間的傳遞,防止被竊取信息,保護內部用戶的信息安全,也可以管理內部對外部訪問的權限。除此之外,防火墻是所有信息進出的僅有通道,可以攔截查殺外部信息攜帶的病毒,從而減少由于病毒入侵而導致的失泄密問題,有效的維護了計算機信息安全。

        2.3數據加密技術對數據進行加密處理,為破譯和偵破數據增加難度,以此減少或阻止一寫重要數據被非法破壞或者竊聽以及這些行為造成的嚴重后果。目前數據加密技術有很多種,比較常用的就是文件加密和數字簽名技術,也是當中含金量較高的兩種數據加密技術。數據加密技術在維護了計算機信息安全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3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現代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機網絡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對我們的日常生活有著極為深刻的影響,但是計算機技術在給我們生活帶來便捷的同時,我們自身的信息安全和隱私也受到了很大的威脅,關于于計算機信息安全的問題,我們應該給予高度的重視。本文主要從計算機病毒和系統漏洞的存在、失泄密問題以及數據破壞問題這三種計算機信息安全的威脅,闡述了全面建設計算機安全防護系統、防火墻技術和數據加密技術等計算機信息安全防范技術。計算機信息安全防范技術應該與時俱進,不斷更新,使計算機信息安全威脅不再存在。

        參考文獻:

        [1]衛書銘.淺議計算機信息網絡安全技術和安全防范措施之我見[J].電子世界,2017,03:20~21.

        [2]宋龍澤.高職院校計算機信息網絡安全技術和安全防范策略研究[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6,10:188~189.

        [3]李憲隆.探析計算機網絡安全及其防范措施———評《計算機網絡與信息安全》[J].中國教育學刊,2015,08:121.

        第6篇:信息安全防范范文

        在檔案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對全網安全進行防范,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否則安全防范毫無章法,只會阻礙檔案信息化建設。具體原則如下:首先,全網安全原則,為了保證全網安全可靠,應該建立安全保障體系,將所有的有關全網安全的內容都納入該體系中,以此來保證用戶的信息安全以及IT資源不受干擾;其次,簡單管理原則,所謂簡單管理就是將問題盡可能的簡單化,將抽象化為具體,以使問題能夠被廣大用戶理解與使用。因為檔案信息化建設中的全網系統是一個十分龐大而復雜的系統,在應用期間,幾乎沒有人能夠完全掌握它,在設置相關問題時,有些事物會出現隱性的不安全因素,一旦在操作中,觸碰到這些因素,都有可能引發安全問題,而遵循簡單管理的原則,能夠有效的避免上述問題;再次,需求驅動原則,根據檔案信息化建設的具體要求,并且結合相關的政務辦公業務需求,將兩者進行綜合起來進行全面有效的分析,有計劃有目的的制定相關解決方案;第四,主動防范原則,相關人員應該預先采取風險規避措施,防患于未然;第五,管理是重點,安全是第一要務,雖然在全網安全防范過程中,有先進的技術做保障,但是因為如果沒有科學的管理策略,其技術與人員都不能完全發揮價值,甚至會造成大量的的浪費;第六,設置最小權限,當全網受到侵襲時,必然會受到損失,而為了減小損失,可以利用設置最小權限的方法,因此保證全網只能在最小權限內受到侵襲,進而降低損失。

        二、檔案信息化建設中全網安全的防范措施

        1、架構防火墻

        這是檔案信息化建設過程中,為了確保全網安全所采取最重要的措施。因為防火墻技術具有過濾的功能,當網絡信息數據帶有病毒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等,防火墻會自動的過濾,并且提醒用戶。通常而言,防火墻技術既能夠保障內部網絡安全,也能夠保障外部網絡安全,進而降低整體全網安全風險,提高其安全系數。

        2、利用防火墻

        因為內網系統存在著非常大的信息安全隱患,而且引發其信息安全隱患的因素也比較多,比如操作人員安全意識薄弱,違規操作;檔案信息化建設過程中,針對全網安全的問題,并沒有制定相應的安全管理制度;技術管理存著缺陷;違規外聯或者違規接入等。上述這些元素都有可能影響全網安全,而防水墻技術能夠提高內網安全系數,與此同時,還能夠有效的避免外網系統不安全因素的侵入。防水墻技術與防火墻以及內網隔離等技術有著明顯的區別,防火墻等技術主要是針對外網訪問控制系統,而防水墻針對的是內網安全系統,防水墻是最新開發出來的產品,其主要的作用是確保內部檔案信息等重要的數據信息不被竊取,目前這種技術已經被廣泛的應用在檔案內部安全管理中。

        3、采用網絡隔離

        由于網絡中存在多種隱患,所以重要文件在儲存或者傳輸時,經常就受到干擾,甚至直接被竊取,而該技術基本上都能夠解決網絡中遇到一些安全隱患,以使重要的文件順利的儲存或者傳輸,進而提高電子檔案的安全性能。網絡隔離技術功能比較多,其中比較典型的功能就是解決操作系統的漏洞問題,除此之外,還能夠有效解決網絡應用以及安全策略等漏洞問題,該技術的應用主要是以安全為基礎,在此基礎上,實現互聯互通。但是在采取網絡隔離技術時,需要進行數據交換,其交換形式比較特殊,并不是利用內外網直接交換,而是需要一個中間設備,通過此設備來完成數據交換的任務,而且數據交換的過程中,內網與外網并不聯通。

        4、用戶的賬戶和數據保護

        一般情況下,全網系統中都會設置用戶賬戶,但是經常會出現用戶密碼被盜用或者破解的情況,進而導致信息數據丟失,因此針對用戶賬戶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比如設置比較復雜密碼,以此來增加密碼破解難度、設置限制權限,不允許外部鏈接或者其他用戶登錄等。除此之外,當網絡正處于通信狀態時,可以對通信過程中涉及到各種重要信息進行加密處理,以此確保網絡不被劫持,有些文件屬于機密文件,針對這樣的文件,必須加密,以使文件數據信息不被非法分子竊取。

        5、采用漏洞掃描工具

        對于網絡系統的安全漏洞可以使用一些常用的漏洞掃描工具,采取一定的修補漏洞措施,以避免進一步的危害。由于有些非法者也是使用掃描工具來發現漏洞,所以,采用漏洞掃描發現漏洞,可以有針對性的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

        6、使用入侵檢測系統

        通常系統在被入侵后,會留下一些跡象和痕跡,通過一些檢測手段,就可以及時發現非法入侵,這樣可以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避免危害帶來損失。常用的檢測手段由:查看日志、查看共享、查看進程,檢查打開的端。人為的系統檢測收到技術能力和工具的制約,難以適應網絡技術的發展。目前,已有檢測系統的產品能夠提供有效的系統檢測并采取相應的保護。

        三、結語

        第7篇:信息安全防范范文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安全防范

        中圖分類號:TP393.08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計算機網絡規模也不斷擴容,社會各領域的信息智能化水平越來越高,對計算機網絡依賴程度也越來越大,計算機網絡已經慢慢全方位融入人們日常生活當中。隨著“棱鏡門”事件曝光,整個世界都為之震驚,各國政府都憂心忡忡,都擔心本國信息泄露,一時間網絡信息安全成為全球大部分國家首要解決難題之一。

        1 計算機網絡安全概念

        計算機網絡安全是指利用網絡管理控制和技術措施,保證在一個網絡環境里,數據的保密性、完整性及可使用性受到保護。計算機網絡安全包括兩個方面,即物理安全和邏輯安全。物理安全指系統設備及相關設施受到物理保護,免于破壞、丟失等。邏輯安全包括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

        2 計算機網絡安全面臨威脅

        計算機網絡不安全因素主要表現在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和可審查性。人為因素是所有威脅因素中威脅最大的。其主要的表現方式有以下幾種:

        2.1 網絡攻擊行為

        進入21世紀,網絡技術不斷更新換代,日新月異,社會發展利用網絡程度大大提高,社會分工更細化,影響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例如啊里巴巴公司的淘寶網“雙十一”活動更創造了“網絡神話”,每年的網絡銷售數據都在不停刷新。而網絡背后非法用戶利用了計算機網絡的脆弱性,對網絡有針對性攻擊行為日趨復雜,手段和方法多式多樣,對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提出巨大考驗。而且黑客攻擊行為組織性更強,攻擊目標從單純的追求"榮耀感"向獲取多方面實際利益的方向轉移,網上木馬、間諜程序、惡意網站、網絡仿冒等的出現和日趨泛濫;手機、掌上電腦等無線終端的處理能力和功能通用性提高,使其日趨接近個人計算機,針對這些無線終端的網絡攻擊已經開始出現,并將進一步發展。

        2.2 計算機病毒感染與傳播

        計算機病毒是編制者在計算機程序中插入的破壞計算機功能或者能破壞數據,影響計算機正常使用并且能自我復制的計算機指令或代碼。它具有非授權可執行性、隱蔽性、破壞性、傳染性和可觸發性。近十年來,計算機病毒出現新的特點:一是制度周期短,傳播速度驚人,由早期的“小球”和“石頭”DOS病毒演變“耶路撒冷”和“星期天”病毒再變質為近年來臭名遠揚的“沖擊波”和“熊貓燒香”復合型病毒,編制時間由長到短,結構由簡單到復制,破壞力越來越大,傳播速度也更快,二是破壞范圍越來越廣,感染途徑多。病毒從最初單純破壞DOS系統到全方位破壞計算機功能和網絡,途徑更可通過電子郵件、軟件服務器下載,文件傳送等途徑感染,完全顛覆了以往的傳播途徑。三是繁殖快,隱蔽性強。病毒通過復雜算法進行自我復制,以幾何級數量不停繁殖,而且十分隱蔽,時隱時現,變化無常,增加查殺的難度。反計算機病毒技術總是顯得比較被動。

        2.3 網絡漏洞

        網絡漏洞存在于硬件和軟件當中,更多以軟件漏洞為主。隨著用戶深入使用,軟件中存在的漏洞就會暴露出來,開發商就會開發補丁封堵早發現的軟件漏洞,而在封堵漏洞的同時,新的漏洞和錯誤也伴隨出現。各種操作系統或多或少存在著軟件漏洞,如Windows操作系統存在RPC遠程任意代碼執行漏洞,Unix系統也存在大量可導致緩沖器溢出的漏洞,還有網絡應用軟件,即時通訊軟件QQ、MSN,瀏覽器IE、火狐等都存在漏洞。這些軟件漏洞很大程度是由于開發人員對事物認知的局限性,或者是疏忽、失誤,再或者是對網絡環境的不熟悉所造成的。網絡漏洞的存在給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埋下嚴重的安全隱患。

        3 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的防范措施和策略

        3.1 防火墻技術

        防火墻屬于計算機一種軟件與硬件結合而成防護系統,是目前比較可靠和穩固的重要網絡安全工具,是網絡之間的一道有力屏障。由訪問規則、驗證工具、包過濾和應用網關組成,主要作用是在網絡之間建立一個安全的網關,根據安全策略實時監控、過濾和控制數據流向,阻止不明用戶讀取網絡內部數據,有效減少網絡攻擊。根據網絡的規模、類型和應用范圍來確定選用不同類型的防火墻,通常安全性能高的防火墻是運用組合多類型的防火墻來加固屏障。個人PC用戶也可以根據機器性能選擇不同開發商的軟件防火墻,如瑞星、天網等軟件防火墻,從而進一步加強計算機安全防護。

        3.2 計算機網絡病毒的防范

        針對計算機病毒的特性,病毒主要是針對網絡防范病毒能力最薄弱的環節,所以需提高整個網絡病毒防范能力,采取高效的防范手段,目前主流有效的是服務器防范模式,是以服務器和客戶端組成查殺體系,同時進行對網絡和計算機病毒的查殺,可以最大限度防止病毒的破壞,而且服務器端能及時下載病毒軟件開發商更新的網絡病毒庫文件,并帶動客戶端進行更新,從而提高網絡整體病毒防范能力。個人用戶可通過安裝殺毒軟件、防病毒卡和網絡接口防毒芯片進行防護,利用殺毒軟件定時或不定時對計算機病毒進行檢測、殺毒或隔離;病毒卡可以實時對病毒檢測,但升級不方便,并占有計算機資源,影響運行速度;網絡接口防毒芯片控制讀取與防毒,效果更佳,但對網絡的傳輸有一定影響。個人用根據各自需求,可選殺毒軟件和安裝防病毒卡或防毒芯片組合方式防范病毒,提高計算機病毒的免疫能力。

        3.3 封堵計算機網絡安全漏洞

        網絡漏洞的存在有軟件、硬件和人為的多種因素影響,是網絡安全的最大威脅之一。為了提高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需要在技術上更新軟、硬件的安全漏洞補丁,在管理上可根據“橘皮書”對計算機網絡進行安全級別定級,不同等級的網絡在訪問權限、安全策略等都有嚴格管理規定,有效降低人為因素而產生的安全漏洞。

        3.4 入侵檢測技術

        入侵檢測技術是計算機網絡的新型技術手段,作為一種用于檢測計算機網絡中違反安全策略行為的技術,通常由入侵檢測軟件和硬件組合形成入侵檢測系統。它能夠主動快速對網絡外部的入侵和內部用戶非授權行為進行實時檢測、分析用戶和系統活動。通過設定特定安全策略對受保護網絡系統實時監控和檢測,在技術方法上利用異常檢測模型和誤用檢測模型完成網絡入侵檢測各項任務,例如識別已知活動模式并預警,異常行為統計分析,對重要信息數據的完整整體評估,跟蹤審計等。

        總之,進入信息高速發展時代,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不容忽視,不僅關系個人和集體的發展,還影響國家著長遠發展,意義非同凡響,所以,我們要樹立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意識,在技術上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管理上完善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法律法規,不斷提高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防范水平,創建一個安全、文明、高效的網絡,使計算機網絡發揮最大用處。

        參考文獻:

        [1]曾艷.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與防護措施[J].理論導報,2011.

        [2]秦琴,曾興元.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面臨的問題與防范[J].消費導刊,2007.

        [3]孫建召.論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J].現代商貿工業,2010(08).

        [4]劉娜.淺談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之我見[J].科技與企業,2011.

        [5]張冬梅.網絡信息安全的威脅與防范[J].湖南財經高等??茖W校學報,2002(04).

        第8篇:信息安全防范范文

        關鍵詞:網絡信息;防火墻;數據加密;防范

        中圖分類號:TP393.08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9599(2012)03-0000-02

        Analysis of the Network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 Issue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Zhang Xiujuan

        (Tianjin University of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Staff,Tianjin300074,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based on the question which exists to the computer network security aspect,through to the information revelation's way,the network attack method's analysis,has discussed computer network's safety control,proposed the network security guard measure.

        Keywords:Network information;Firewall;Data encryption;Guard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網絡的應用變得越來越廣泛,給人們帶來了數不盡的便捷和好處,是企業內外各種信息交互、傳輸和共享的基礎。但由于網絡自身的開放性、互聯性以及連接形式多樣性、終端分布不均勻等特點,致使網絡易受黑客、惡意軟件等攻擊,因此網絡安全問題和有效的防范措施凸顯其重要性。

        一、網絡信息安全的基本內涵

        信息安全是指防止任何對數據進行未授權訪問的措施,或者防止造成信息有意無意泄漏、破壞、丟失等問題的發生,讓數據處于遠離危險、免于威脅的狀態或特性。網絡安全是指計算機網絡環境下的信息安全。因此網絡信息安全就是指計算機網絡信息系統的硬件設備或者軟件及其重要數據信息受到保護,不因突發事件或者惡意破壞而遭到損害、更改或者泄露,從而使網絡信息系統能夠連續安全運行。

        二、網絡信息系統面臨的主要安全性問題

        網絡信息系統面臨的安全性攻擊有被動攻擊和主動攻擊兩種類型。

        (1) 被動攻擊

        被動攻擊是攻擊者對信息系統實施的一種“被動性”攻擊,主要特征是竊密,其行為一般不妨礙信息系統本身的正常工作。

        被動攻擊主要包含以下攻擊行為。

        1.非法閱讀和復制文件

        攻擊者未經授權而非法進入信息系統閱讀或復制信息系統程序和其它文件等。

        2.竊聽通信信息

        攻擊者通過搭線竊聽、空中攔截等手段,截取他人信息。

        3.通信流量分析

        攻擊者通過流量監測,也可獲得有用信息。例如某系統平時流量大致穩定,某天通訊流量突然激增,預示著有重大事件發生,攻擊者必千方百計探知。

        由于被動攻擊不影響信息系統的正常工作,因此這種方式攻擊隱蔽性強,通過檢測等一般方法很難發現。因此對付這種攻擊的有效途徑不是檢測而是預防。

        (二)主動攻擊

        主動攻擊是攻擊者對信息系統實施的一種“主動性”攻擊,主要特征是假冒、偽造和篡改,其行為妨礙信息系統本身的正常工作。

        主動攻擊主要包含以下攻擊行為。

        1.假冒

        攻擊者假冒他人身份,欺騙合法實體。例如,犯罪分子制作以假亂真的網上銀行網頁,盜取用戶的用戶名和密碼,然后將用戶的存款通過真正網銀網頁轉移到他的賬戶上。

        2.重放

        重放攻擊(Replay Attacks)又稱重播攻擊、回放攻擊或新鮮性攻擊(Freshness Attacks),是指攻擊者發送一個目的主機已接收過的包,來達到欺騙系統的目的,主要用于身份認證過程,破壞認證的正確性。

        這種攻擊會不斷惡意或欺詐性地重復一個有效的數據傳輸,重放攻擊可以由發起者,也可以由攔截并重發該數據的敵方進行。攻擊者利用網絡監聽或者其他方式盜取認證憑據,之后再把它重新發給認證服務器。重放攻擊在任何網絡通訊過程中都可能發生。

        3.篡改

        攻擊者通過插入、修改、刪除等手段篡改所訪問或攔截的信息系統信息。

        4.偽造

        攻擊者偽造信息并通過網絡傳送給接收者。

        5.中斷

        攻擊者無休止地對網上的服務實體不斷進行干擾,使其超負荷運轉,執行非服務性操作,最終導致系統無法正常使用甚至癱瘓。

        由于主動攻擊影響信息系統的正常工作,因此容易通過檢測發現,但難以預防此種行為的發生。因此對付這種攻擊的有效途徑不是預防而是檢測和恢復。

        三、對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采取的幾點防范措施

        網絡安全既有技術方面的問題,也有管理方面的問題,兩方面相互補充,缺一不可。

        (一)網絡信息安全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技術的完善,包括防火墻、訪問控制、入侵檢測、密碼、數字簽名、病毒檢測及清除、網絡隱患掃描、系統安全監測報警等技術。

        1.防火墻技術。

        防火墻(Firewall)是指一個由軟件系統和硬件設備組合而成的,在內部網和外部網之間的界面上構造的保護屏障。所有的內部網和外部網之間的連接都必須經過此保護層,在此進行檢查和連接。只有被授權的通信才能通過此保護層,從而使內部網絡與外部網絡在一定意義下隔離,防止非法入侵、非法使用系統資源,執行安全管制措施,記錄所有可疑事件。根據對數據處理方法的不同,防火墻大致可分為兩大體系:包過濾防火墻和防火墻。

        2.訪問控制技術

        訪問控制(Access Control)技術是對信息系統資源進行保護的重要措施,它設計的三個基本概念為:主體、客體和授權訪問。主體是指一個主動的實體,它可以訪問客體,包括有用戶、用戶組、終端、主機或一個應用??腕w是一個被動的實體,訪問客體受到一定的限制??腕w可以是一個字節、字段、記錄、程序或文件等。授權訪問是指對主題訪問客體的允許,對于每一個主體和客體來說,授權訪問都是給定的。訪問控制技術的訪問策略通常有三種:自主訪問控制、強制訪問控制以及基于角色的訪問控制。訪問控制的技術與策略主要有:入網訪問控制、網絡權限控制、目錄級控制、屬性控制以及服務器安全控制等多種手段。

        3.入侵檢測技術

        入侵檢測系統(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簡稱 IDS)通過從計算機網絡或計算機系統中的若干關鍵點收集信息并對其進行分析,從中發現網絡或系統中是否有違反安全策略的行為和遭到襲擊的跡象的一種安全技術。提供了對內部入侵、外部入侵和錯誤操作的實時保護,在網絡系統受到危害之前攔截相應入侵。

        4.數據加密技術

        所謂數據加密(Data Encryption)技術是指將一個信息(或稱明文)經過加密密鑰及加密函數轉換,變成無意義的密文,而接收方則將此密文經過解密函數、解密密鑰還原成明文。數據加密是網絡中采用的最基本的安全技術,目的是為了防止合法接收者之外的人獲取信息系統中的機密信息。

        5.數字簽名技術

        數字簽名(Digital Signature)技術是將摘要信息用發送者的私鑰加密,與原文一起傳送給接收者。接收者只有用發送的公鑰才能解密被加密的摘要信息,然后用HASH函數對收到的原文產生一個摘要信息,與解密的摘要信息對比。如果相同,則說明收到的信息是完整的,在傳輸過程中沒有被修改,否則說明信息被修改過,因此數字簽名能夠驗證信息的完整性。

        6.防病毒技術

        隨著計算機網絡的發展,計算機病毒從早期感染單機已發展到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進行病毒傳播,其蔓延的速度更加迅速,破壞性也更為嚴重。在病毒防范中普遍使用的防病毒軟件,網絡防病毒軟件主要注重網絡防病毒,一旦病毒入侵網絡或者從網絡向其他資源傳染,網絡防病毒軟件會立刻檢測到并加以刪除。

        (二)人為的網絡入侵和攻擊行為使得網絡安全面臨新的挑戰。

        在做好技術安全防護措施的同時,也要加強對信息系統及相關人員的管理,只有技術與管理并重,信息系統才能真正做到安全防護。

        首先,網絡設備科學合理的管理。對網絡設備進行合理的管理,必定能增加網絡的安全性。比如將一些重要的設備盡量進行集中管理,如主干交換機、各種服務器等;對終端設備實行落實到人,進行嚴格管理,如工作站以及其他轉接設備;對各種通信線路盡量進行架空、穿線或者深埋,并做好相應的標記等。

        其次,是對網絡的安全管理。建立各項網絡信息安全制度,堅持預防為主、補救為輔的原則。制定工作崗位責任制,任務到人,責任到人,責、權、利分明,以最少的投入達到最佳安全狀態。此外還必須對管理人員進行安全管理意識培訓,加強對管理員安全技術和用戶安全意識的培訓工作。

        四、結語

        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是一個系統的工程,涉及技術、管理、使用等許多方面,我們必須綜合考慮安全因素,制定合理的目標、技術方案和相關的配套法規等。世界上不存在絕對安全的網絡系統,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網絡安全防護技術也必然隨著網絡應用的發展而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鄧元慶,龔晶,石會.密碼學簡明教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2]王可.淺談計算機網絡信息的安全技術與防范技巧[J].信息與電腦,2011(11)

        [3]楊光,李非非,楊洋.淺析計算機網絡安全防范措施[J].科技信息,2011(29)

        第9篇:信息安全防范范文

        二十一世紀以來,計算機技術隨著在人們日常生活的應用發展越來越迅速,這是一個信息網絡告訴發展的時代。計算機網絡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往往也會出現因為網絡安全而對人們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危害,尤其是一些公司或者單位的局域網安全更是尤為重要。

        2局域網信息安全的現狀

        本文所指的局域網是指各種計算機以及外部設備和數據庫在地理區域內彼此連接的計算機通信網絡,狹義上也就人們常說的內網。局域網從嚴格意義方面來講,其是封閉的,但是某些不法分子瘋狂的追求利益,對局域網所傳輸的一些機密信息十分垂涎,從而在欲望的驅動下一些人利用高科技手段查找到局域網的安全漏洞從而非法攻擊或者侵入,從而謀取自身的利益而阻礙了局域網的正常工作。早期的人們認為局域網之下工作十分安全,包括一些計算機專家都認為互聯網才會存在信息安全問題,而局域網與互聯網之家幾乎完全斷開,所以局域網不會收到安全侵害,其只是服務于某一特定群體不對外開放,所以局域網不用害怕受到外界的侵入或共計而造成安全問題。但是,事實上是伴隨著規模化的局域網擴張,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安全隱患,許多黑客們一直在探索局域網的缺陷,然后實施共計以謀取非法利益。當前局域網受到的攻擊大部分來自服務器終端攻擊,一旦黑客侵入局域網就會篡改和竊取局域網內重要信息。目前,很多政府部門或者企事業單位都使用局域網辦公,有關資料信息都是采用集中統一的管理方式,假若局域網發生被黑客侵入的情況,那么必然會造成大量機密信息的泄露,對改單位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因此局域網安全至關重要,必須結合局域網的特點制定信息安全保障措施,以保證局域網的信息安全和能夠穩定工作。

        3常見的幾種局域網信息安全威脅

        3.1內部攻擊

        所謂內部攻擊,顧名思義是其安全威脅來源于內部。一般來說,廣義的來說包括外部以及內部這兩部分網絡,這兩者之間并不直接相連。但是由于同處于一個局域網,從物理邏輯層次來說內外網絡因為使用很多相同的技術,因此兩者并不是完全孤立的,因此就可能導致出現內部網絡安全隱患。具體包括防火墻的設置、應用程序以及非加密數據的處理等幾個方面,因為防火墻設置時都采用邊界放置的方式,如果從內部發起攻擊那么防火墻不會起任何作用;而應用程序則是由于開發技術原因會產生漏洞;非加密數據的處理過程中很容易被侵入者直接獲取數據信息。

        3.2擺渡攻擊

        擺渡其實質為物理隔離兩個網絡,只需要利用移動存儲介質就可以達到攻擊物理隔離得網絡,較為容易實現。當使用者使用移動存儲介質比如U盤等與內部網絡相連時,那么病毒程序就會被激活并獲取所有網絡中存儲數據并通過病毒加密偽裝轉移至移動存儲介質中。只要該移動存儲介質連接到互聯網上,那么病毒就可以將加密偽裝得數據信息自動傳送到攻擊者得指定空間,那么這就完成了整個擺渡攻擊。

        3.3非法外聯

        一些單位或者機構得工作人員有時因為使用網絡更加便捷,便出現將計算機同時接入到互聯網以及局域網中,這就使得內部網絡的物理隔離毫無作用,沒有任何防御能力可言,這就是非法外聯。這樣就使得外部入侵者可以輕松通過互聯網來控制電腦,從而也就可以非法接入局域網,造成信息泄露。另外,還存在其他得非法外聯方式,比如說工作人員因為工作需要將局域網內得數據信息存儲到自己得筆記本電腦上,以方便下班回家繼續工作。但是,這就造成了筆記本電腦在工作人員家里極有可能連接了互聯網,若被黑客攻擊那么就會造成筆記本中的重要數據信息被獲取,即便已經被刪除得數據也有很大幾率被復原,從而對局域網得信息安全造成了威脅。

        3.4非法接入

        所謂得非法接入實際為外部信息系統非法訪問局域網,這是由于對局域網進行線路布置會給未來網絡連接需求預先留下部分網絡接口。但是由于一些單位出現人員的變化以及隨著時間推移出現一些端口無人監管,而一旦有攻擊者發現這些無人監管得端口就可以利用它從而侵入到局域網中來,對局域網造成安全威脅。

        4計算機局域網信息安全防范的措施

        4.1建立計算機局域網信息安全的管理體系

        局域網得信息安全取決于所有得用戶,單方面選擇技術方面的保護是不可取的,技術可以被攻克,但是一個完整牢固的信息管理體系是牢固的,即便被攻擊者侵入也會及時發現并采取措施加強防范。因此需要對現有局域網系統的缺陷進行客觀分析,所有用戶必須都要對局域網內的信息安全管理負責,共同建立并維護一個安全得局域網信息安全管理系統。

        4.2加強局域網信息安全的防御能力

        防火墻是一種安裝在終端設備上的軟件系統,主要負責對網絡權限得分配以及對網絡異常數據進行檢測。與專業的殺毒軟件相比,專業的局域網安全軟件十分稀少,目前局域網得安全主要都是依靠防火墻進行保護。然后防火墻并不是萬能的,反之也不會出現這么多的攻擊計算機的惡性事件。這就提醒人們,選擇正確的防火墻的同時,要對局域網用戶進行安全知識培養,不管是計算機軟硬件還是人們得意識方面都要做到信息安全的防御,從而全面保障局域網的安全。

        4.3加強局域網通信保密系統的建設

        保護局域網信息安全是加強局域網通信保密制度建設和完善的必要手段。由于系統的運行和軟件的安裝,容易造成網絡安全防范系統的破壞,導致一些安全隱患,以及包括應用技術漏洞而出現一些安全隱患,所以要下載一些安全性補丁修復,并定期更新系統軟件來修復系統漏洞。此外,防御計算機病毒是加強局域網通信機密性的重要要求,通過病毒檢測準確確定病毒感染類型,利用專業的殺毒軟件進行隔離刪除。同時,要建立信息安全應急措施,以進一步減少傷害。

        4.4強化系統認證方式

        加強系統認證,防止未經授權的訪問局域網的行為發生,因此需要進行身份認證,以防止出現問題導致攻擊者獲得局域網重要信息?,F在比較主流對認證技術是采用用戶名以及密碼進行認證,但是由于用戶名是公開化的,這就會出現攻擊者利用高端設備和技術破解用戶名和密碼。因此,用戶設置時要設置安全系數高的密碼,以加強局域網信息安全。

        4.5嚴格管理存儲介質的使用

        上文已經介紹由于移動存儲介質可能感染病毒而造成擺渡攻擊,因此在連入局域網時需要進行嚴格規定和控制,要建立起專業嚴格的管理機制,如按規定進行分類并有專人負責,且必須進行加密形式的數據傳輸方式。另外,對于內部工作人員使用移動存儲介質時進行必要得日志進行記載,防止出現意外而無據可循。

        5結論

        局域網信息安全問題必然是一個長久的研究課題,本文從局域網可能出現得安全隱患入手提出了有關防范措施,以更好的保障局域網的信息安全。由于其涉及方面的復雜性,不僅需要從技術層面來防范信息安全,還需要從用戶得意識以及局域網的管理機制方面入手加強信息安全防范。

        作者:沈亮 單位:淮海工學院

        參考文獻:

        [1]劉羽.公安計算機信息安全風險與防范研究[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6(7):200-201.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最大的AV在线影院 | 亚洲国产熟女激情精品视频 | 日韩一级欧美动漫国产 | 久久这里只精品99re66免费 | 亚洲大片在线观看网址 | 天堂国产人综合亚洲欧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