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醫療設備的運維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摘要】社會發展離不開科技作為推動力,各行各業在先進科技設備中業務開展得錚錚向榮。醫療行業并不例外,設備要與醫術發展相匹配,才能更好地發揮醫術的尖銳之處。可見,醫療行業少不了追隨社會現代化發展,利用先進設備和科學醫術相結合,推動醫學界更上一層樓。然而在其相得益彰的環境下,如何正確使用醫療設備,如何進行故障維修與保養,更好的發揮設備的最大效能,從而提高醫療技術。本文進行論述。
【關鍵詞】醫療設備;常見故障;保養維修
醫療設備的引進,給醫學帶來更先進更科學的醫療手段,在使用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各種故障問題,給醫療過程中帶來不便。應此只有提搞維護意識和急時維修,減少故障的發生和故障的延期性,確何安全有效使用。在醫療過程中,有了先進設備作為醫療輔助手段,讓醫院的發展帶來更多機遇,提高醫療手段也提高經濟效益。
1 故障分析
1.1 一般故障:醫療設備的使用由于操作人員不一定經過對設備專業技術培訓,操作不熟練,往往誤操作造使得在診療中把握不準確,誤診等情況。平時,由于操作人員的更換期比較平凡,從熟手操作變成生手操作,也是導致故障發生和誤診的因素。如果由于各種因素對設備操作經常出錯,這樣一來對設備的運行程序由人為轉換成設備數據的混亂,更容易給設備帶來故障的嚴重性。為此,平時的操作給設備帶來的故障嚴重性來自人員熟練技術因素,提高操作人員的技術培訓,專人使用,專人維護對平時減少設備故障發生的最好辦法。
1.2 老化與磨損故障:醫療設備和任何機械設備都一樣,都會有一個老化磨損現象。經過長時間的超負荷運轉,設備部件或者程序混亂平凡出現,給設備帶來磨損和老化產生故障。如果故障的出現不能急時維修維護,故障將會越來越嚴重,造成故障不能修復。如果發現故障問題應極時修復,并定時檢查設備的部件運作情況,如果發現部件有磨損或都其它操作性不準確問題,在維修后也應該提前購買部件預備使用,防止停止工作的情況,帶來醫療不便。比如醫院常見的CT管球設備,當管球不能發光或者修復不了才會更換,發生此故障之前都會有一定的征兆狀態,比如CT會發出頻繁報警,或者洗片機齒已損壞等情況。這種情況的出現大多數造成部件損壞并且導致大功率電真空類器件的各種問題發生。
1.3 電路故障:電路故障的發生與操作流程有很大關系,頻繁的錯誤操作造成內部程序的混亂,導致部件功能失靈,檢測不正常,誤診等情況,如果不能及時修復,嚴重時導致設備的損壞無法再修復。這種電路故障多數出電流的切斷造成,比如不按操作流程開機關機,焊點脫落、部件受到撞擊或者突然斷電等類似情況,突然間沖斷信號導致電流對部件程序的沖擊,混亂數據的正常運行造成電路故障。
1.4 軟件故障:軟件故障時有發生,比如由于光盤的損壞引起設備無法讀取數據,或者同一臺計算機按裝太多版本的軟件導致運速度,或者又有版本的沖突導致數據的丟失等情況。相對而言軟件的故障容易維護和修復,一般情況下對設備重啟動即可解決,如果是數據丟失或者軟件程序損壞,則進行重新按裝則可以修復故障正常工作。
2 維修與保養
2.1 崗位培訓:醫療設備的引進是醫生從事診治的一種先進科學醫療手段,同時也是救死扶生的重要手段,不容任何誤診確保病者的人身安全。對于各類設備的操作,技術性含量高,許多設備結構復雜等特點。進行操作的人員必須經過針對性的技術培訓,并且考核其操作的熟練情況。設備的引進需要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安裝調試,確保設備的證確安裝,以免對設備造成損壞。在使用過程中,操作人員應該急時向科室反映設備的情況,認真學習設備使用常識和基礎維復知識。如果設備出現問題,急時通知技術人員到場解決。應該建立一定的使用管理制度,對設備操作管理等進行有效的管理方案。
2.2 檢查制度:設備在使用過程中需要保養維護,從而減少設備的老化、故障等問題。檢查對于預防問題、早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是很有必要的。在日常的保養里需要維護人員對設備定期地進行內部清潔,需要維護人員對設備定時進行檢查維修,觀察設備部件的損壞程度,在修復同時是否應該急時更換部件,以免對其它部件帶來損壞,或者是否對出現問題的部件備件,預防部件突然失靈或者嚴重損壞不可恢復,誤診使用等情況。同時,還應該將設備劃分重點設備、重點保養、重點維護對象,比如CT、MRI、直線加速器、心電監護儀、血球計數器等實驗室設備,這些設備價格高,診治技術含量高與意義大,可以劃分為重點設備對象。再者,設備的使用一定要求注意安全,設備直接和病人接觸時預防漏電問題,預防漏電或者接觸不良誤傷病人等事故發生。
2.3 醫療設備在使用中的維修與管理:對醫療設備的維修與管理在使用中占相當關鍵的核心環節。在醫療設備的使用過程中要發揮出高效的性能,帶來相應的利用效益必須做好設備的日常使用記錄和保養。通過以下幾點進行。
2.3.1 對設備進行日常使用記錄:在醫療設備的使用過程中,要求相關操作人員在每天每次使用時要對設備進行詳細的使用情況進行如實的記錄。如有發現異常問題一定要及時向設備管理部門報告,以確保設備在出現問題時能及時發現,及時排除故障處理,確保設備的正常工作。
2.3.2 對設備的日常維修進行記錄:在醫療設備的使用過程中如果發生故障,必須在短時間內對設備進行故障維修,排除故障后要做好相關維修記錄。如設備名稱,型號,故障時間,故障現象和位置,故障有的分析和排除時間,發生本次故障原因,對設備故障的處理方法,設備恢復使用狀況等。
3 總結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醫療部門引進各種醫療器材提高醫學技術手段,給病者帶來更多醫療的機會,值得很欣慰的事情。但是在設備的使用過程中如何把握好器材的正確使用,不但給病者更多的康復機會更是關系到病者的人身安全。正確使用減少誤診,提高設備醫療技術,提高醫療質量和醫療效果,從而達到真正的醫療手段意義。本文對醫療引進設備的常見故障,比如電路、軟件等故障進行分析,并而論述如何對設備正確的維修保養等問題。給予醫院引進設備使用與維護保養注意的問題與經驗,提高以醫療設備為診治手段的醫療技術。
參考文獻
[1] 云浩、楊東奎.醫院醫療設備故障應急維修體會[J].中國醫療設備,2009.12
關鍵詞:醫院 管理系統 設計
中圖分類號:TP311.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416(2012)07-0137-02
1、引言
以重慶市衛生信息系統“服務民生、統一規劃、集成開發、共建共用”的建設思路,重慶市縣醫院能力建設項目信息化建設將于2011年全面達到衛生部規定的高級水平,即在遵循重慶市市區兩級衛生信息交換平臺相關規范和標準的前提下,建立醫院管理信息系統,落實“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目標。
2、醫院信息系統日常運維模式
由于醫院信息系統運維管理的工程技術人員要求高、成長周期長,考慮到我市縣醫院大多數信息科技術力量嚴重不足的實際情況,為加速我市縣醫院信息系統建設進程,保證醫院信息系統正常穩定運行,各縣醫院可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參照《衛生部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征求意見的通知》(衛信息辦函[2009]16號)精神,在以下三種運維模式中選擇其中之一:
(1)完全外包模式:由系統的原開發商或運維外包公司負責運維,即IT資產擁有單位通過與其他單位簽署運維外包協議,將所擁有的全部IT資源的運維工作外包給其他單位,由外包單位為本單位提供IT運維服務。一般情況下,由本單位IT部門負責運維外包管理工作。這種運維模式技術響應迅速,但業務適應性稍差。
(2)自運維模式:由建設單位的信息中心負責運維,即IT資產擁有單位自行負責對所擁有的所有IT資源的運維工作。一般情況下,相關的維護工作由本單位IT部門負責,即本單位IT部門為本單位提供IT 運維服務。這種運維模式業務適應性好,但技術響應性稍差。
(3)混合模式:IT資產擁有單位對所擁有的一部分IT資源自行運維;同時,通過與其他單位簽署運維外包協議,將所擁有的另一部分IT資源的運維工作外包給其他單位。一般情況下,由本單位IT部門負責運維工作和外包管理,即本單位的IT部門和外包單位共同向本單位提供IT運維服務。這種運維模式技術響應性好、業務適應性強,但組織管理難度較大。
3、設計思路
對于建設一個符合當今標準的現代化數字醫院而言,信息系統整體解決方案圍繞“以病人為中心,以疾病和治療為主線,以安全和質量為主題”這個思路進行設計,以電子病歷為中心,業務支持為核心,醫院醫療行為監管為目標,為醫院管理提供可持續更新的管理支撐體系,提高醫院的服務質量和效率,提升醫院的形象和競爭力。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面向病人:以病人為中心,建立病人主索引,關注病人的診療安全和就診體驗,保障病人隱私,增強患者服務意識,建立患者服務系統,為病人提供更細致、高效的服務。提升醫院的服務質量和競爭力,改善患者就診的效果。
(2)面向醫療:以臨床為重點,通過專業知識庫和輔助治療,為醫院內部的醫療安全和質量管理提供有效手段,從“疾病、治療、用藥、手術、護理、感染、服務”等各個關鍵點提供有效的管理和跟蹤手段,幫助醫生、護士以及醫院的管理層更好的開展工作,建立風險和危機管理機制,提升醫院的醫療服務質量。
(3)面向管理:以醫院醫療質量為重點,醫療行為監控為核心,通過解決“信息孤島”和“應用孤島”,提升整體信息系統的整合水平,優化整體應用系統的運行流程,為管理層提供及時準確的醫院運營數據,協助醫院管理層進行決策。
4、邏輯架構組成
綜上,應用軟件系統整體架構如下圖所示:
整體架構共分為三個層次:
(1)管理層次:實現全院范圍的各類管理功能,主要包括辦公自動化(OA)、人力資源管理、經營核算與績效評估、醫療質量控制等管理類應用,并在此基礎上建立面向全院整體管理經營的綜合統計與決策支持應用;
(2)信息層次:統一整合全院的各類信息,將全院的醫療信息、管理信息、經濟信息等基于醫院整體模型整合為統一體,為各類應用提供全局性、及時性及一致性的信息支持;
(3)業務層次:為全院各類業務提供操作支持,主要包括:HIS、PACS、LIS和其它面向醫療的臨床信息系統(CIS),以及輔助醫療過程的院內多媒體信息及其它配套系統等。
整體架構設計
根據醫院業務應用的發展、國家政策的促進以及行業趨勢的變化,醫院內部信息化的建設越來越需要按現代“企業信息基礎架構”的方式進行整體設計,需要突出“系統架構”的建設。在良好“架構”與體系結構的支撐下,實現應用所需要的各項具體功能,同時實現全系統的松散耦合、靈活組合、順利擴展、低成本維護,達到系統建設全生命周期的成本優化及效益增值。本次建設需要利用好國家集中投資建設的機會,從架構上全面構建適用先進的醫院信息化基礎設施,為在新醫改的大潮中,把握方向,取得我市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的跨越式發展,促進全行業的整體進步與產業提升。
根據醫院的應用及技術應用基礎,基本的邏輯架構如上圖所示:
從大的方面來看,醫院的內部業務可劃分成兩個大的層級:“業務應用層”、“管理應用層”。劃分的依據主要來業務的數據類型、訪問頻度、實時性要求、安全性要求、可靠性可用性指標等。
5、結語
通過對基于教學過程管理的實驗室系統的探索、研究和應用,提高實驗室的管理水平,和資源的綜合利用,促進計算機專業實驗課教學改革,培養實踐創新人才具有積極的作用。實踐表明,該模式對其他同類高校實驗室信息化管理改革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因此,該系統功能的實現能夠有助于醫院進一步加強規范行業行為、完善監督與管理機制,為院長及時掌控醫院運行狀況提供手段與依據,能夠有助于提高醫院的綜合競爭力,更好地為患者、醫院服務,符合醫院管理發展方向,對醫院管理的信息化、自動化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王票利,陳金雄,余輪.HIS與醫保系統間基于HL7標準的接口探討[J].醫學信息,2005,4(4):291- 293.
一、地市級醫院信息化建設的體系內容
1.數字化便民服務系統加強“以病人為中心”的數字化便民服務系統建設,重構新型就醫服務系統,推行就診“一卡通”,優化病人就醫流程,實現患者病歷電子化,掛號無紙化,改變傳統看病就醫樓上樓下跑,科室病房到處詢問的混亂局面。在醫院就醫通道設置便民就醫終端,動態反映醫院各科室的分布和各專業、專家門診的出診時間;“菜單式”點選電子化預約門診、掛號和選定醫師;在候診區電子公告屏幕實時反映患者就診、檢查和取藥的時間狀態;在病歷綜合查詢終端,患者刷卡顯示診斷結果和醫囑建議、自動劃款收費。開通網上便民服務系統,實現網上掛號、預約就診,在線咨詢等服務,減少患者在醫院就醫時間。
2.公共管理信息系統信息管理系統主要是對醫院業務實施電子化操作,改變傳統辦公方式和服務模式,優化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為管理層提供決策依據。信息中心:信息中心是醫院信息化建設的核心與樞紐工程,對上連接省部級醫院和國家衛生系統,對下連接醫院各醫療科室中心、對鄰連接各地市級醫院和社區醫療機構。通過各種交換設備和存儲設備,實現醫院各業務數據存儲、交互和轉發。公共辦公系統:通過安裝部署衛生系統公共辦公平臺,改變靠紙張辦文辦事的傳統工作流程,實現辦公網絡化和無紙化;同時通過加裝電子簽名,實現網上行政審批和行政監管;集成財務和人事等專業軟件系統,為醫院業務管理提供網絡化、智能化平臺。信息網站:醫院信息網站是提供綜合性網絡資源和相關信息服務的應用系統,是醫院面向社會的一個重要窗口。通過實時醫院重大活動和工作動態等信息,全面、準確、及時地向社會公開醫院衛生醫療、政務信息,可以為患者提供便捷的網上咨詢和資料查詢服務。安全防護:采取計算機網絡攻防、病毒查殺、防火墻、入侵檢測和數據加密等技術,實時監視醫院內外部網絡運行狀態,阻止用戶以非法手段越權訪問、篡改醫院信息資源和惡意破壞網絡設備,確保醫院聯網系統和數據的安全。
3.醫療信息系統醫療信息系統主要包括醫療管理信息系統和醫療專業信息系統,需要同時支持語音,視頻和數據等多種業務,設計時要預有接口,便于功能擴展。醫療管理信息系統,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子系統。電子病例:包含紙質病歷記錄的醫療診斷字符和數字,同時拓展紙質病歷欠缺的圖形、影象、語音等非文本信息,可以形象、具體的反映與疾病過程有關的臨床發現、診斷和檢驗結果,為醫生醫療診斷提供智能化輔助決策。臨床信息系統:通過病床條形碼注冊和病房網絡無線全覆蓋,實現移動醫生工作站和護士工作站功能。醫生和護理人員可以使用手持式監護終端掃描患者識別碼,便捷的調取患者病歷資料和影像信息,實時記錄病情數據,優化醫護工作流程,有效進行醫囑處理。遠程醫療系統:通過遠程信息技術和通信網絡,借助微電子醫療設備實現遠距離醫學檢測、救護、咨詢、急救、保健、診斷、治療以及教學。可以為病人提供遠程監護、遠程會診和遠程診療,也可以為醫護人員提供遠程學習資源。醫療專業信息系統,主要包括:血庫管理系統,影像信息系統、檢驗信息系統、生理信息系統和病理信息系統等。這些專業的信息系統以業務數字化為目標,需要借助成體系的軟件平臺,通過連接相應的專業設備,對醫療活動各階段中產生的數據進行采集、存貯、處理、提取、傳輸、匯總、加工生成各種信息,便于實時調用,實現醫療業務數字化。
4.保障信息系統通過引入物聯網技術,改變傳統手動保障方式,實現保障數據交互和保障工作網絡化,促使保障決策由經驗型向智能型轉變,保障方式由逐級向扁平化發展,實現保障水平由概略向精確轉變。藥品管理系統:將藥庫、藥房藥品管理與藥品會計核算相結合,集醫院的購、用、制、管于一體,通過粘貼藥品二維識別碼,實現藥入庫與出庫、藥屬性和藥購鏈式管理,智能、動態反映藥品發放、盤點、統計和使用情況。物資管理系統:電子化管理物資,將醫院物資詳情統計到數據庫,智能檢索物資屬性,實現醫療物品購置、安裝、維修、報廢等工作流轉處理,減少了各種低值易耗品的積壓和重復采購等問題,實現衛生材料和勞保用品規范化管理。安防監控系統:在醫院重要庫所和出入口位置布防網絡攝像頭和紅外探頭,通過值班室監控終端設備,遠程遙控云臺,對監控區域自動感應、動態控制和實時監察,實現醫院重要目標遠程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管理,提高安保力度。同時加裝巡更系統,對重要位置巡查實行電子刷卡簽到制度,實現值班巡視管理電子化和網絡化。
二、提升地市級醫院信息化建設水平的對策
1.地市級醫院信息化建設要凝聚共識,注重理清“建”的思路醫院信息化建設是一項全局性、復雜性、創新性于一體的便民工程。首先要成立院領導親自掛帥信息化建設領導小組,明確責任分工,理順工作關系和檢驗評估體系。(1)注重科學謀劃,搞好頂層設計。信息化建設技術含量高、專業性強,僅依靠醫院自身力量難以實現,需要借助專業技術團隊,需要醫院領導決策和醫療工作人員共同參與,把信息化建設納入省市級衛生事業發展的總體規劃,搞好整體設計,加強資源整合。要分階段細化建設目標、建設標準和建設方法,在建設指導上強調需求牽引,在建設籌劃上注重體系設計,在建設組織上突出過程管控,在建設內容上重視全面發展。(2)把握重要環節,加強基礎建設。醫院信息化建設是一項長期積累、漸進式發展的過程,需要加強基礎工程建設,打好“根基”,建設過程要由“點、線”逐步向“網絡化、集成化、系統化”推進;需要把握重心、重點突破、急用先建,首先要實現醫院基礎網絡互聯互通,優先抓好便民服務項目建設。(3)重視系統集成,提升軟件實力。醫院信息化建設軟件開發系統性強、要求高,需要遵循國際通用的醫療衛生規范、標準及法規,規范信息化建設標準;需要優化整合系統功能,統一接口和數據標準,實現與省市級及友鄰醫院無縫對接和資源共享;需要考察大中發達城市醫院信息化成果,搞好系統改造和缺項引進工作,需要走院地融合發展道路,購置開發成熟穩定的系統為我所有。
2.地市級醫院信息化建設的支撐是運維環境,注重提高“管”的效能醫院信息化水平越高,對信息系統運維管控環境要求越高。只有通過更新管理理念、規范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才能真正實現信息化。首先加強統管,科學建立運管機制,重點完善組織領導、指導督評和獎懲問責等制度機制,逐步規范建設規劃、組織運用、協作攻關和配套保障等建管模式,以規范化促進標準化、以標準化推動法制化,才能為信息系統穩定運行提供一個良好的支撐環境。其次,建設一支技術創新人才、科學管理人才和使用維護人才隊伍,為醫院信息系統良好運轉提供智力支撐。
【關鍵詞】 大數據 醫院數據中心 創建 結構框架 重點環節
網絡計算機的迅速發展和廣泛應用,使得社會迎來了云計算時代,各項數據在社會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改變生產生活方式的同時,也對數據處理、分析和應用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對數據潛在價值進行深層挖掘,就需要借助云計算平臺,結合先進的大數據技術構建數據中心,實現對數據的統一存儲、高效處理和充分利用,更好的服務于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這已經成為當前計算機領域的研究熱點。
一、基于大數據的醫院數據中心創建困難
當前醫院在創建數據中心過程中,需要解決的問題主要包括數據存儲問題、系統設計問題、數據處理問題等幾方面,首先,面對呈爆發式增長的海量數據,醫院要采取更加高效的方式對各項信息進行妥善保存,既要保證信息數據的完整性,又要保證數據信息的安全性,這是醫院數據中心構建的基本原則。其次,利用分布式系統對數據信息進行更新時,需要先對數據進行本地預處理,才能在全網實現共享,存在較大的局限性,數據中心構建亟需一種適應性更強的\行系統。最后,對數據進行科學處理,是發揮其應用價值的前提,這就要求醫院在創建數據中心的時候,引入各種先進的智能化技術和設備,完成對數據的分類和分析,這對醫院來說是一個新的挑戰。
二、基于大數據的醫院數據中心結構框架
基于大數據的醫院數據中心結構框架主要分為整體架構和CDR架構兩部分[1]。根據功能的不同,又可以將醫院數據中心整體架構分為物理架構、業務架構、安全架構和運維架構四部分,物理架構主要是指數據中心運行所依賴的硬件設備,比如計算機、服務器等,這是構建數據中心的首要前提,同時也是確保數據中心作用有效發揮的基礎。業務構架主要指醫院數據中心不同類別的運行系統,每一種系統都對應著一項醫院日常事務的運行管理,是數據中心功能的具體體現。安全構架主要是服務于數據中心的穩定、良好運行,既要確保硬件設施工作性能的良好性,又要保證軟件系統運行的高效性,對各類數據信息的安全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起到保障作用。運維構架是技術人員操控和維護數據中心的平臺,主要作用是使數據中心按照規范程序運行,并定期對其進行優化升級。
CDR架構的組成包括功能模塊和執行模塊。CDR架構功模塊是由數據倉庫和數據集市兩部分組成的,數據倉庫通過操作性數據存儲完成數據信息的采集,以數據應用范圍為分分類原則,對數據進行整合、歸納后進行保存。數據集市是指醫院根據自身業務需求,采用邏輯集市方法和物理集市方法,將某一類別的所有數據集中到一起,建立專門的數據分類庫,方便數據的檢索和利用。執行模塊主要是指數據中心的運行程序和邏輯原則,其各項功能和作用的有效發揮,都需要依賴執行模塊才能順利實現,主要功能包括數據的采集、清洗、轉換、加載等[2]。
三、基于大數據的醫院數據中心重點環節
設計完成醫院數據中心結構框架之后,還需要對其創建過程中的重點環節進行討論,確保可以順利完成數據中心的創建。首先,醫院需要制定規范、標準電子病例記錄方式和流程,要求醫療醫護人員嚴格遵守并執行,完成病例數據信息的存儲,確保病例信息數據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并將其與醫療設備操作、藥液藥劑使用等信息數據進行單獨存儲,制定相應的分類標準。其次,在對醫院文字式信息數據進行處理時,可以以詞語、含義作為數據分類原則,進行分批次集中處理,確保數據處理的高效性和科學性,對于影像類信息數據,需要將其轉化為對應的文字數據,將影像資料中的所包含的信息清晰、直觀、全面的描述出來,然后才可以采用文字式信息數據方式加以處理。另外,醫院所產生的數據每天都是持續更新的過程,在創建數據中心時,需要將云計算、運處理技術加以有效利用,以便滿足數據更新需求,既可以完成不同類型數據的分析、處理,又可以對數據信息進行持續更新,確保數據的有效性和真實性。最后,數據潛在價值的深層挖掘,是醫院數據中心創建時必須實現的功能,既要將各類數據的屬性及特征完全呈現出來,又要理清各類數據之間的關聯性,進而實現數據利用價值的最大化。
結束語:大數據時代的帶來,有效的推動了醫院管理方式的革新,數據中心的創建已經成為現代化醫院建設中的一項必要工作,但是,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有待解決,醫院數據中心創建難度較大。要想確保醫院數據中心創建的順利完成,就需要科學設計結構框架,對其中的重點構建關節進行深入分析,充分利用以大數據為基礎所構建數據中心的價值和作用,提升醫院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促進醫院的良好、穩定發展。
參 考 文 獻
【關鍵詞】腹部超聲;小兒腸套疊;診斷價值
【中圖分類號】R722.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8-0517-01
腸套疊是兒科常見的急腹癥之一,發生的年齡以2歲內居多,男嬰比女嬰多,據報道與小兒腸系膜發育不全,腸管活動度大有關[1],隨著超聲
診斷儀的普及,超聲已經成為診斷小兒腸套疊的主要手段。
1 一般資料
1.1 臨床資料:選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小兒外科經手術或臨床治療證實的腸套疊患兒80例,其中手術證實36例,臨床治療證實44例;其中男54例,女26例,年齡最小4個月,最大6歲;臨床癥狀以腹痛、哭鬧、惡心、嘔吐,進食困難為主要癥狀,其中56例患兒體格檢查腹部可觸及類球樣包塊,24例出現果醬樣大便;其中發病24h入院54例,3d內入院2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X線透視或拍片檢查,51例提示腸脹氣,25例提示腸梗阻,4例未見異象,所有患兒均入院后24h內行腹部超
聲檢查。
1.2 儀器:應用多功能彩色超聲診斷儀,3.5-7.5MHz凸式探頭和7.5-10MHz線陣探頭。
2方法
2.1 檢查方法:盡量選擇患兒平靜狀態下檢查,可由家長幫助安撫患兒,耦合劑適度加溫,不宜過涼,先用低頻探頭進行全腹掃查,觀察肝、膽、胰、脾、腎超聲表現,排除實質臟器病變,再觀察腹部腸管情況,記錄腸管擴張程度,有無腹部包塊及包塊大小,有無“同心圓征”,“套筒征”等腸套疊征象,然后應用高頻探頭觀察包塊內部結構特點,記錄腸壁厚度,腸間積液量,血運狀況,以及腹腔積液、腹腔內淋巴結腫大情況。
2.2 超聲診斷標準。診斷標準為:①腸管橫軸切面可見“靶環征”或“同心圓征”;②腸管縱軸液;④臨床表現:反復發作性腹痛、哭鬧,腹部包塊,果醬樣大便[2]。
2.3 CDFI分級。血供分級:利用CDFI觀測套疊包塊內血流狀態,采用低速血流模式,取任一切面彩色多普勒血流圖,①桿狀血流信號>20個或血流呈環形者,為Ⅳ級;②桿狀血流信號為10-20個,為Ⅲ級;③桿狀血流信號為5-9為Ⅱ級;④
2.4 統計方法:所得數據應用SPSS17.0醫學統計軟件進行統計,計數資料應用χ2 檢驗。
3結果
超聲檢查小兒腸套疊:72例明確診斷,6例疑似診斷,2例患兒因表現不典型漏診,其中確診病例中5例,檢出率93.75%,其中所有確診病例均提示“同心圓征”與“套筒征”。腸壞死組血運差、腸間積液量多,腸壁水腫較重。
3.1 腸壞死組與非腸壞死組血運情況比較:經手術治療證實,腸壞死31例,腸壞死組與非腸壞死組血運情況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3.2 腸壞死組與非腸壞死組套疊腸管間積液情況比較:腸壞死組套疊腸管間積液34例,無套疊腸管間積液2例;非腸壞死組套疊腸管間積液16例,無套疊腸管間積液28例。
3.3 比較腸壞死組與非腸壞死組腸壁水腫程度比較:腸壞死組腸壁水腫≥15mm 26例,腸壁水腫
4討論
腸套疊是小兒常見的急性腸道梗阻性疾病,95%的患兒腸套疊發生于回盲部,以回盲部套入結腸或回腸套入回腸后在套入結腸最為多見,該__病起病急,進展快,短時間內就可因血液供應不足導致腸管絞窄壞死[3],該病癥更易導致患兒休克、死亡,所以盡快的查明病因,確定腸管壞死程度,采取合理的治療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超聲在檢查小兒腸套疊方面具有顯著的優勢,主要表現在該檢查方式簡單、方便、可重復性強,不僅可以用于治療前診斷,也可以應用于治療后對療效的評價,常規腸套疊常規二維超聲的典型表現特征主要是“同心圓征”又稱“靶環征”和套筒征,“同心圓征”表現為超聲的橫斷面有2個低回聲區中存在1個回聲區,都類似圓形;“套筒征”為矢狀面觀察到4層腸壁征象,當套疊程度較輕時可表現為“偽腎影”;腸套疊復位后,在B超圖像上可見較小的類“面包圈”樣環形回聲,據報道是回腸末端和回盲瓣發生水腫所致。
有學者研究證實監測血流、測量腸管壁水腫程度及套疊腸管間積液情況可以幫助判斷套疊腸管是否發生壞死,也是是否適合采取手術治療的關鍵依據,該研究也可以證實,壞死腸管血流較差,甚至失去血液供應,腸壁高度水腫,通常>15mm,大部分發生腸管壞死的患兒,套疊腸管間可以探查到液體回聲。超聲檢查小兒腸套疊由于無痛苦性,患兒容易接受,可以多次重復檢查,但是,由于患兒不配合,腹腔內氣體量過多,或者檢查人員手法操作不當,有漏診的可能,所以對超聲檢查陰性,而臨床癥狀高度懷疑的患兒,應當密切觀察,必要時短時間內復查。
綜上所述,腹部超聲在診斷小兒腸套疊檢查的首選以及檢查手段,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和診斷價值,研究前景廣闊。
參考文獻
[1]李雪芹,田曉先,梁潔梅.《彩色多普勒在小兒腸套疊診斷中的應用》
【關鍵詞】醫院信息化 醫療服務 問題 措施
1 醫院信息化建設意義
1.1 醫院信息化建設可以提高醫生的工作效率與病人的服務質量
醫院信息化建設將建成集合就醫、診斷、處方等多個流程環節,醫生可以更加快速方便地調閱病人的就診記錄,病人可以較快實現劃費、取藥等,節約了就診時間,提高了服務質量。
1.2 加強經費管理,提高了經濟效益
醫院信息系統集成了物資管理與財務管理系統,對醫院庫存藥品、經費信息等可以進行更加有效的管理,最大程度上降低了就醫環節、醫院內部管理中因人為原因產生的減少了各類漏費、錯費等誤差。同時藥品和物資材料管理子系統結合管理中的盤存等工作,對可以對藥品消耗、安全庫存等方面的數據進行實時監控,提高了庫存管理的準確性,降低了資源浪費。
1.3 有助于提高醫療人員的整體素質,增強醫院核心競爭力
在醫院各個部門、各個業務流程、各個運作環境深入廣泛應用信息系統,可以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與信息化辦公水平,也促使醫院工作人員接觸新科技、學習運用計算機的積極主動性,進而可以使全體人員素質得到普遍提高,提高了醫院的核心競爭力,為建設現代化醫院打下基礎。
2 醫院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信息化建設不是簡單地通過計算機、網絡等手段代替傳統的手工辦公,而是從信息化處理的角度對整個醫院運作流程進行優化。雖然我國多數醫院已經實現了無紙化辦公,但信息化應用的效果并不好,信息化的深度、廣度依然不夠。主要存在的問題分為如下幾個方面。
2.1 醫院對信息化建設的重視不夠
由于醫院信息化建設需要巨大的投資,而且建設過程較為漫長,短期內往往無法收到明顯的成效,且經濟效益不明顯。這就使得部分醫院領導對醫院信息化建設不夠重視,而且對信息化關于醫療流程改革的意義不清晰,信息化建設成效不明顯,而且不同崗位、不同部門也缺乏合力推進信息化建設工作。
2.2 信息化的技術手段應用深度不夠,無法對醫療主體業務管理進行有效的決策支持
由于部分能部門對醫院信息化建設的本質意義認識較落后,且沒有積極主動參與到建設過程中,所以醫療信息化建設往往集中在操作層次,真正的管理優化作用發揮有限,海量的數據資源無法對醫院戰略決策起到真正的幫助。
2.3 對信息化建設的重點和關鍵把握不夠準確
實際上由于醫院大部分工作人員從業背景都是醫學方面,僅僅從業務幫助方面考慮信息化建設的功能。對數據安全、穩定運行、數據備份等方面缺少正確的認識,這導致軟件開發人員無法得到最準確的功能需求,在需求分析階段收到的數據不夠。
2.4 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安全風險越來越多
醫院信息化建設不僅包括技術的因素,也包含管理因素,還涉及到醫院財務安全、病患的隱私安全等。目前網絡環境越來越復雜,醫院的科研、診斷數據越來越珍貴,以上資料都面臨的較嚴重的安全風險。
3 提升醫院管理信息化建設的管理措施
3.1 建立有效的開發管理體系
醫院信息化建設必須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體系,需要建立與醫療流程、醫院管理體制相適應的應用軟件操作規程。技術必須服務于醫療管理,因此,在信息化系統建設過程中需要醫療人員的全程參與,由其提出全面的功能需求,開發人員在調研醫院運作流程基礎上進行軟件開發,使信息系統更好地服務于醫院工作。
3.2 加大信息化建設的投入,與時俱進
醫院信息化建設雖然在短期內無法產生明顯的經濟效益,但可以通過更加簡潔、快速的流程降低醫務人員工作勞動強度,并提供科學的決策支持,進而實現醫療水平的提高。而且由于管理需求是在醫院發展過程中不斷變化的,因此信息化建設需求會隨著醫療條件的改變而會不斷調整,需要根據技術需求調整信息系統功能。例如醫改政策的調整,醫院信息共享、遠程醫療協助的政策導向等新事件的發生,均需要醫院信息化建設與時俱進,集成新的功能技術。
3.3 以降低風險為目標,進行全方面安全建設
醫院信息安全建設需要從事前預防,事中減損,和事后糾正三個方面提供全面的防護結構。工作重點在于降低數據泄露風險、支撐WEB可用性以及控制惡意訪問,并提高主動防御能力,通過多角度、全方位的風險分析,提高信息系統運行的穩定性。例如可以考慮采用VPN技術保證醫院與上下級機構安全數據交換;并按照信息安全保護等級,對業務系統進行多等級保護建設等。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醫院信息化建設是一個長期的、不斷完善的過程,需要全員參與,保障信息化的技術手段可以對就醫服務、醫院管理工作帶來真正的幫助。在未來還需要從提高醫院信息系統安全可靠性、提升安全運維效率等角度完善,制定有效、準確的政策來推進醫院的信息化建設。
參考文獻
[1]趙建中,詹群生.基于信息化的醫院成本管控精細化[J].中國衛生經濟,2011,30(06):66-69.
[2]丁劍,岳建,毛睿等.以患者為中心建設信息化示范醫院[J].中國數字醫學,2015(08):114-115.
[3]王友俊,肖明朝,胡磊等.集團化醫院平臺的信息化建設模式探討[J].重慶醫學,2014(31):4142-4144,4147.
[4]李明,王睿,童玲等.信息化建設在研究型醫院建設中的探索與思考[J].西南國防醫藥,2014(06):667-668.
[5]杜方冬,孫振球,饒克勤等.我國醫院信息化建設水平的實證分析與發展對策探討[J].情報雜志,2009,28(05):42-47,59.
[6]吳斌.醫院醫療設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信息化建設對策[J].武警醫學,2013,24(06):537-538.
[7]陳勇.新制度下醫院財務管理思路的探討[J].中國衛生經濟,2015,34(12):105-107.
作者簡介
何偉,男。大學本科學歷,系統架構師。
【關鍵詞】室內定位 導航技術 醫院的應用 部署
【Abstract】Queue for 3 hours 3 minutes, which is the current typical medical phenomenon. With most of the time may be wasted in the parking lot line, find out the Department, queue up to register, sometimes done after checking the registered specialist has to work and need to come another day. What is the role of indoor positioning and navigation for the improvement of medical experience?
【Key words】Indoor positioning; Navig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of hospital; Deployment
引 言
近年來,隨著智能手機、醫療物聯網應用以及無線網絡技術成熟,醫院室內定位導航技術作為一種改善就醫體驗、提高管理效率的增值應用而備受關注。
一、定位導航在醫院的適用場景
室內地圖導航
即使大部分醫院在門診會有樓層分布圖以及科室引導標志,很多人還是在就醫過程會因為迷路或尋找科室耗費時間,有些人也為在醫院停車廠找不到自己的車或停車位而苦惱。近兩年,基于Wi-Fi和智能終端的掌上醫院應用而生。掌上醫院定制化開發醫院室內地圖,同時可以結合醫院掛號與分診系統,提升用戶就醫體驗。
在停車場,借助掌上醫院,就醫前可以提前了解停車場擁堵情況,是否有車位。如果沒有,可以提前分流,避免擁堵帶來不必要的時間浪費。如果車位空閑,進入停車場后可以借助室內地圖,迅速找到車位,并標記停車位置,方便就診結束后迅速回到車位。
在門診樓,借助室內地圖導航功能,不但可以快速找到去一個科室的路徑,如果需要到達多個科室,室內導航功能可以結合各科室擁擠情況,規劃出最短路徑以及最少耗時的路徑。根據定位于掛號信息,醫院將會推送預計等待時間與排隊信息到掌上客戶端,病人可以自由安排時間而無需一直在門口排隊。同時,醫院可以向病人推送與就診內容相關的醫療常識和養生保健等內容,也可以推送醫院周邊的住宿、餐飲等信息。
人員資產定位
隨著物聯網技術的成熟,基于Wi-Fi和RFID的有源標簽的產生,使得人員和資產的定位變為可能。給醫院中的貴重設備配置有源標簽,一方面可以通過無線網絡實時定位,確定設備的具置與工作狀態,從而防止設備被盜,并回溯設備的運動軌跡。同時,醫院在設備清點時,通過查詢連接入網絡的Wi-Fi有源標簽,可以快速查看設備的類型、狀態、位置,提高工作效率。RFID人員定位系統,一方面可以結合門禁系統,方便不同權限的人員進出相應區域,如感染病房、手術室等。另一方面,部分RFID標簽支持自定義鍵,如果將自定義鍵設置為報警鍵,當患者出現生命危險,或者醫患糾紛出現時,醫護人員可以通過觸發自定義按鍵,結合定位系統,快速定位人員位置,防止意外事件發生。
醫療大數據
基于Wi-Fi定位的大數據分析已經在各行各業興起,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醫療行業也不例外。在門診,借助Wi-Fi定位終端的移動路徑以及停留時間,醫院可以分析科室設置、就醫流程的合理性,也可以根據各科室人員擁擠程度智能分診,通過流程再造提高運營效率,提升就醫體驗滿意度。
二、室內定位技術
無線局域網絡(WLAN)是一種全新的信息獲取平臺,可以在廣泛的應用領域內實現復雜的大范圍定位、監測和追蹤任務,而網絡節點自身定位是大多數應用的基礎和前提。當前比較流行的Wi-Fi定位是無線局域網絡系列標準之IEEE802.11的一種定位解決方案。該系統采用經驗測試和信號傳播模型相結合的方式,易于安裝,只需很少基站,能采用相同的底層無線網絡結構,系統總精度高。
藍牙技術通過測量信號強度進行定位。藍牙室內定位技術最大的優點是設備體積小、易于集成在 PDA、PC以及手機中,因此很容易推廣普及。理論上,對于持有集成了藍牙功能移動終端設備的用戶,只要設備的藍牙功能開啟,藍牙室內定位系統就能夠對其進行位置判斷。采用該技術作室內短距離定位時容易發現設備且信號傳輸不受視距的影響。其不足在于藍牙器件和設備的價格比較昂貴,而且對于復雜的空間環境,藍牙系統的穩定性稍差,受噪聲信號干擾大。
射頻識別技術利用射頻方式進行非接觸式雙向通信交換數據以達到識別和定位的目的。這種技術作用距離短,一般最長為幾十米。但它可以在幾毫秒內得到定位信息,且傳輸范圍很大,成本較低。同時由于其非接觸和非視距等優點,可望成為優選的室內定位技術。目前,射頻識別研究的熱點和難點在于理論傳播模型的建立、用戶的安全隱私和國際標準化等因素。優點是標識的體積比較小,造價比較低,但是作用距離近,不具有通信能力,而且不便于被整合到其他系統之中。
三、室內定位導航方案部署
室內定位導航技術是一種基于Wi-Fi的室內導航定位技術,基于802.11b/g/n或最新的802.11ac標準,在不需要增加額外硬件設備的情況下(如讀卡器、天線等),就可以利用現有Wi-Fi無線網絡實現室內環境的定位導航。
常規的無線網絡部署承載數據業務,對覆蓋信號強度與漫游丟包有要求,要求終端信號強度優于-75dbm,漫游丟包小于3個。室內定位導航對Wi-Fi信號的要求與常規的室內Wi-Fi覆蓋對無線部署方案要求不同,不但對信號強度要求提高,需要整體無線信號強度優于-65dbi,而且對AP布置位置也有講究。 基于Wi-Fi的定位技術依靠三角定位的形式實現,至少需要三個無線AP來接收信號,無線網絡覆蓋信號強度為40dbi~65dbi最佳。然后通過定位Wi-Fi設備到達這三個無線AP的場強值(RSSI)不同來計算出位置,在無線AP密布的區域準確度是最高的,但并非越密越好,一般Wi-Fi設備在某一位置可與4~5個無線AP通訊為宜。無線接收器AP形成接收器網絡,需要完全覆蓋定位區域,并消除"盲區",確保定位標簽在任意位置的發射信號都可以被接收到。
基于Wi-Fi的室內定位導航技術可以分為兩種方式:終端側定位方式和AP側定位方式。AP側的定位方式一般在醫院運維管理下應用,管理者可以看到無線覆蓋區域中終端的位置。終端側定位方式通常需要借助第三方APP,為無線網絡用戶實現室內定位導航,同時支持基于位置的服務于信息推送等應用。
AP側定位方式是由各個基站接收移動終端上傳的信號,通過定位算法計算接收到的終端信號強度,進而獲得終端位置信息;移動終端側定位方式則是由移動終端利用各個基站下傳的信號做定位運算,從而獲得位置信息。兩種定位方式都需要根據電子地圖,預先在定位范圍內學習Wi-Fi設備在所有位置的信號強度,并作為終端位置的指紋信息記錄下來。
在無線接收器AP覆蓋的地方,Wi-Fi設備周期性地發出信號,無線接收器AP接收到信號后,將信號傳送給定位服務器。定位服務器通過場強計算法計算出標簽的實時位置信息,傳送給定位應用系統進行應用。
【 關鍵詞 】 醫院;網絡安全;安全防護
Network Security Analysis and Protec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Hospital Informatization
Han Hui
(People's Hospital of Pei County,Jiangsu Province JiangsuPeixian 221600)
【 Abstract 】 Due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medical technology, the hospital of dependence on the network and system has been enhanced, hospital network security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normal conduct of business.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internal, external security risks of hospital network that may exist, to solve the security problem through the security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system, forming a system, the associated security architecture, provides a feasible solution for network security protection of hospital.
【 Keywords 】 hospital; network security; security protection
1 前言
隨著醫院信息化的不斷發展,醫院的HIS、CIS、RIS、LIS等信息系統大大提高了醫療水平與診斷準確性及效率,但是隨著業務系統的逐漸擴展,對于網絡的管理越來越復雜,而惡意軟件的猖獗,對醫院的網絡造成了更多安全威脅,網絡安全是一項動態工程,既需要技術手段,更需要人為配合,如何保障醫院網絡的健康運轉行,已成為當前醫院信息化建設過程中所需關注的重要事項之一。
2 醫院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安全隱患
2.1 影響醫院網絡安全的技術因素
醫院在進行信息化建設過程中,與其它局域網相同,涉及到基礎鏈路、網絡設備、存儲設備、服務器、客戶端、業務系統等多種元素。醫院信息化水平的不斷發展大大提高醫院的治療、服務水平,但是其網絡安全問題也日益突出,如物理環境的安全性、操作系統的安全性、數據備份的安全性等問題,采取傳統的防火墻與防病毒等被動式的防御措施已無法解決各個層面可能產生的安全問題,由此導致的重要數據損壞、丟失等問題,不僅影響了醫院業務網絡的正常運轉,同時也威脅到了患者的隱私數據甚至生命安全,需要更全面的安全解決方案。
安全設備簡單羅列,未規劃一個整體的安全防御體系。醫院在進行安全防范時,存在一定的思維誤區,認為有了防火墻就可高枕無憂,關于網絡的管理可做可不做,實際上防火墻僅是安全類產品中的之一,其功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對于基于網絡內部或旁路的攻擊無法抵御,對基于內容的攻擊也無法防范。IDS設備也是如此,僅可對存在的安全問題提供報警信息,并不能有效防御;數據庫審計,雖可以記錄到登錄到數據庫的用戶所做的操作,可定位到操作的源IP地址,但是無法防止對數據的惡意操作者,如竊取、篡改等操作的具體醫務人員,也即無法追究到最終的責任人。
安全措施操作復雜,且無關聯性。如IP與MAC地址綁定,產生的問題之一是管理人員需要單獨操作每臺交換機,對其綁定信息進行逐條輸入,工作量非常大,操作不便。問題之二是擁有網絡基礎知識的內部人員可輕松更改IP地址與MAC地址,導致綁定失效。再如醫院主機上安全了殺毒軟件,但是由于數量之多,且對各個主機的殺毒軟件缺乏統一管理,對于病毒庫是否更新、主機是否開啟了殺毒軟件都不得而知,操作系統的補丁更新也存在同樣的問題。醫院可能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制定了大量的安全措施與手段,但是對其可操作性,相互之間的關聯性未做評估,造成形同虛設。
2.2 影響醫院網絡安全的人為因素
無專門的網絡管理部門,無法在出現問題時責任到人;未制定統一的醫院信息系統建設的安全規范或標準;無強制性的安全檢查、監督機制,且無第三方專業機構介入;無網絡安全上崗人員資質認定標準,無定期的網絡安全知識培訓、宣傳、考核制度。
由以上因素可能造成嚴重的安全問題,如醫院內部的人員將個人電腦接入醫院內部網絡,可能會將攜帶的病毒感染至醫院內網,影響業務系統的正常運行;或醫院內部人員將業務網絡的電腦接入至互聯網,也可能將互聯網上的木馬、病毒傳播至醫院內網;醫院內部人員利用職務之便,直接訪問數據庫竊取重要數據、篡改醫患的數據數據,造成醫院的重大經濟損失。此外,黑客可利用電腦,非法接入醫院的業務網絡,發動攻擊,由于醫院與醫保等社保網絡是必須相聯進行相應的數據驗證,因此一旦被攻擊,其后果可想而知。
3 醫院信息化建設中的安全防護策略
醫院網絡安全構架見圖1所示,通過管理與技術兩方面對其安全性進行保障。
3.1 網絡安全技術手段
3.1.1運行環境安全
物理環境是所有設備、業務系統運行的基礎,因此它的安全性也是整個網絡安全的基礎。機房中旋轉服務器或網絡設備的機柜均上鎖,并設專人保管鑰匙。機房內安裝專業視頻監控設備,配備防雷、防靜電、防塵裝置。重要的網絡設備安裝UPS或提供雙路供電;部分重要科室的匯聚層交換機應設計為互相冗余,避免因單點傳輸故障造成的業務中斷,確保醫院重要業務的不間斷運行。醫院網絡基礎建設中應采取VPN技術,防止外部網絡未授權用戶的非法訪問。
3.1.2網絡邊界安全
安全隔離設備:用于實現醫院內網與互聯網的安全物理隔離,為各類威脅進入醫院內網設置第一道屏障,同時可根據配置實現相應的安全數據交換。
下一代防火墻:用于對醫院內部網絡與外部網絡通信內容的掃描,過濾來自互聯網的攻擊,如DOS攻擊、Java、JavaScript侵入等,還可用于通過關閉不必要的端口增強安全性,禁止來自非法站點的訪問,用以抵御不明通信,除了傳統防火墻功能外,下一代防火墻還具備應用識別功能,包括識別普通應用與移動應用中包含的風險,識別應用中的用戶信息,并具備主動防御功能。
入侵檢測系統IDS:依照相應的安全策略庫,監測網絡與業務系統的通信情況,對不符合安全策略的可能入侵情況進行告警,并可與防火墻進行聯動,阻斷攻擊事件,抵御主機資源免受來自內部或外部網絡的攻擊。
劃分VLAN劃分:用于劃分不同科室的用戶可訪問的信息資源,避免醫院內部網絡遭受廣播風暴,同時可降低工作人員的管理與維護負擔。
3.1.3重要信息系統安全
流量監測系統:此處的流量監測系統是針對醫院的重要信息系統,一般旁路部署于三層交換機,通過鏡像端口進行各個應用系統流量的分流,分別可對其訪問流量、訪問用戶、停留時間等進行全面監測與分析,通過用戶自行設置的閥值進行判斷,一旦發現異常則告警。
SAN存儲系統:對數據存儲設備進行集中管理與整合,可實現存儲的冗余,并利用數據的權限設置、數據備份、容災等技術保障數據的安全性。
3.1.4桌面終端安全
防病毒軟件:建立可自動下載、統一分發、同步更新、集中管理的防病毒中心,無論是最新病毒,還是流行病毒,無論是基于Windows,還是Linux,一旦發現其入侵到任意系統,便可即刻清除。
終端管理:主要用于對終端使用USB、移動硬盤等外接設備的控制,安裝和使用互聯網非法軟件的控制,訪問非法網站的控制等功能,將安全風險降到最低。
軟件升級:主要用于進行系統補丁的即時更新與分發,修復全網的安全漏洞。
3.1.5全網安全監測與管理
安全監測平臺:通過與其它安全設備的聯動,實現對醫院內部全網的所有基礎設備與安全設備進行全面監測,包括業務的運行情況、性能、配置的分析與預警、風險分析并生成量化報告、將安全運維的流程進行標準化等功能,將單點的安全防范提升為整體的安全把控。
云安全管理平臺:一般借助虛擬化平臺,將各類安全措施進行集中管理,如數據防丟失(DLP)、安全信息與事件管理(SIEM)與終端保護方案等,用于提供相應的云服務,以虛擬化降低維護成本,同時高效地解決醫院內部網絡安全問題,例如,通過防病毒廠商與VMware vSphere 5結合實現服務器的安全檢測,實時地識別網絡通信和阻止虛擬架構的配置更改,可有效停止用戶的未授權操作,并在不影響系統正常運行的前提下抵御0day攻擊。
3.2 網絡安全管理制度
一方面,需要建立套較為完善,且操作性較強的管理制度,如業務系統管理制度、病毒防范制度、安全管理登記制度、日常維護記錄查看制度等,對于未遵守相關規章制度的人員有相應的懲罰措施。另一方面,需要制度詳盡的應急預案,并成立常年的應急小組,根據事件的嚴重事件進行適時采用,當發生災難時盡快恢復,將醫院中斷時間、故障損失與社會影響降到最低,并形成問題整改的長效機制。此外,需要對醫院網絡的所有使用人員進行安全意識培訓,尤其是對于網絡管理人員,需定期對其進行考核,以確認其崗位勝任與否。
4 結束語
網絡發展越智能,其伴隨而來的安全問題越復雜,醫院在進行病患病情分析、診斷、治療等多個環節都需要借助信息系統,醫院網絡的正常運轉直接影響到其業務與服務的開展,因此醫院網絡的安全性與醫院利益息息相關,需要從技術方面、管理方面,上至領導,下至工作中的每個員工共同來維護其安全性,共同鑄造一道牢不可破的安全防線。
參考文獻
[1] 管麗瑩,黃小蓉.醫院計算機網絡及信息安全管理[J].現代醫院,2006,6(8):144.
[2] 王瑋,魯萬鵬,牟鑫.醫院信息系統中的安全運行保障[J].中國醫療設備,2008,23(1):63-65.
[3] 雷震甲.網絡工程師教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320.
[4] 王輝.淺議網絡信息安全[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08,20(6):112-115.
[5] 陳克霞,袁耀嵐,李平.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策略探討[J].數字石油和化工,2008,4:38-40.
[6] 肖敏.穩定與高速兼顧 安全與管理并重――珠江醫院網絡改造紀實[J].中國醫藥導報,2007,4(25):11.
[7] 宋穎杰,于明臻.醫院信息系統的網絡安全管理與維護[J].中國現代醫生,2007,45(17):104.
2.EB病毒相關淋巴瘤動物模型的建立以及腫瘤治療的初步探討張彥,FENGZheling,熊建軍,WANGJiali,楊光,QIAOWenwen,朱振宇,ZHANGYan,FENGZheling,XIONGJianjun,WANGJiali,YANGGuang,QIAOWenwen,ZHUZhenyu
3.動態1
4.18F-FDGPET/CT顯像對鼻咽癌放療后復發早期診斷的臨床價值DAIJunjin,樊衛,WANGGuohui,張偉光,YANGXiaochun,DAIJunjin,FANWei,WANGGuohui,ZHANGWeiguang,YANGXiaochun
5.18F-FDGSPECT/CT符合線路顯像在鼻咽癌放療后隨訪中的價值唐彩華,XUZeqing,曾強生,JIAXiaojuan,TANGCaihua,XUZeqing,ZENGQiangsheng,JIAXiaojuan
6.p53蛋白在食管癌診斷中的應用陸楷,王文敬
7.乳腺癌腫瘤標志物——乳腺球蛋白的研究進展楊新紅,王文敬
8.新一代大腸癌相關抗原LEA的研究進展現代醫學儀器與應用 謝明,王文敬,李明
9.16層螺旋CT在泌尿系疾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張克云,WANGJiajun,程奎山,JIANGHaitao,吳天明,ZHANGKeyun,WANGJiajun,CHENKuishan,JIANGHaitao,WUTianming
10.89SrCl2聯合云克、美施康定治療骨轉移瘤疼痛的臨床療效評價LIFengmian,錢江,DONGWei,潘立群,CHENLichun,歐陽婉君,LIFengmian,QIANJiang,DONGWei,PANLiqun,CHENLichun,OUYANGWanjun
11.內科胸腔鏡在胸膜疾病中的診療價值ZHENGLixian,梅湛強,LUOZhiyang,張培芳,WENYeliang,劉劍,ZHENGLixian,MEIZhanqiang,LUOZhiyang,ZHANGPeifang,WENYeliang,LIUJian
12.速熱柔光(LHETM)治療儀脫毛的臨床應用探討鐘貴玲,YUANBaoyu,霍建珊,LISuxia,黃火姐,ZHONGGuiling,YUANBaoyu,HUOJianshan,LISuxia,HUANGHuojie
13.基于虛擬仿真技術的血細胞分析儀模型構建ZENGZhaofang,安琳,ZENGZhaofang,ANLin
14.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病原菌檢測及耐藥性分析LISiping,陸小梅,HEQingzhong,LISiping,LUXiaomei,HEQingzhong
15.骨髓干細胞在再生醫學中的臨床應用陳運賢,鐘雪云
16.流式細胞儀的原理和臨床應用沈二霞
17.臨床神經電生理檢查的應用現狀與進展王俊峰
18.醫學智能影像處理和診斷系統中存在的問題和研究的方向張
19.數字圖像專業閱片顯示器及其選配曾勇明
20.透視圖像亮度自動控制信號形成電路設計尹今揚,ChenBinghong,YinJinyang,ChenBinghong
21.家用微型血壓控制器盛水源
22.國外統計軟件的特色與風格簡介洪楠,侯軍
23.ZF-15型蒸汽發生器常見故障的排除辛麗華
24.0.618法與SORENSENDCR40-13B電源的故障檢修思路高福光
25.綿陽CX-160C型黑白超聲診斷儀特殊故障檢修一例何進
26.北京程控500mAX線機ERR4的排除總結洪國慧,尚文文
27.腹部多發囊狀淋巴管瘤張克云,程奎山,汪家駿
28.基因治療長期改善DMD模型小鼠的肌力毛小飛
29.分子診斷技術的新時代毛小飛
1.動態檢測動脈血流剪應力的研究張濱,齊濤,楊春亭,班德文,金明昱,ZHANGBin,QITao,YANGChunting,BANDewen,JINMingyu
2.多功能理療保健儀的研制石建國,陳永海,王麗娟,SHIJianguo,CHENYonghai,WANGLijuan
3.微型口腔微波理療裝置鄭萬華,劉立人,ZHENGWanhua,LIULiren
4.小針刀為主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100例療效觀察康哲峰,KANGZhefeng
5.70例假肥大型肌營養不良患者的心電圖Q波改變陳浩剛,王慕璇,韓智玲,CHENHaogang,WANGMuxuan,HANZhiling
6.超聲電導儀治療慢性疼痛的臨床觀察韓秀蘭,王楚懷,賴建洋,HANXiulan,WANGChuhuai,LAIJianyang
7.3種手術方法治療腎囊腫的對比研究(附98例報告)梁健峰,陳光耀,周如鐵,關登海,何京偉,阮永同,LIANGJianfeng,CHENGuangyao,ZHOURutie,GUANDenghai,HEJingwei,RUANYongtong
8.放射性90鍶敷貼治療掌跖疣的臨床效果林拓,溫必輝,LINTuo,WENBihui
9.BC-5500五分類血細胞分析儀性能評價李煒煊,陳斌鴻,蔡早育,LIWeixuan,CHENBinhong,CAIZaoyu
10.新型超聲組織處理儀在病理快速石蠟制片技術中的應用梁英杰,羅燦嶠,林漢良,LANGYingjie,LUOCanjiao,LINHanliang
11.輸卵管功能半定量分析軟件的開發與初步應用程木華,饒國輝,張峰,陳誼,陳維真,吳春興,CHENGMuhua,RAOGuohui,ZHANGFeng,CHENYi,CHENWeizhen,WUChunxing
12.現代醫學儀器與應用 高頻超聲對副乳腺的臨床診斷價值張波,黃冬梅,任杰,陳軍,閻萍,鄭榮琴,ZHANGBo,HUANGDongmei,RENJie,CHENJun,YANPing,ZHENGRongqin
13.應用視頻喉鏡和直接喉鏡經口氣管插管的比較研究徐康清,曾朝坤,張濤,龔湛,XUKangqing,ZENGChaokun,ZHANGTao,GONGZhan
14.毛細管電泳-免疫分析法在腫瘤標記物研究中應用的進展李想,吳小林,童艷麗,李偶連,劉翠,陳纘光
15.乙型肝炎病毒標記物檢測技術的研究進展童艷麗,吳小林,李想,李偶連,劉翠,楊秀娟,陳纘光
16.PET/CT在腫瘤放療和療效評估的應用進展余豐文,馮彥林
17.流動乳腺普查車的構造簡介楊愛建,蔡曉娟
18.淺析電子陰道鏡原理及臨床應用鄭萬華
19.Brugada綜合征的心電圖特征及鑒別診斷韓智玲,王慕璇
20.實驗室的信息和網絡化建設伍志勇,龐田富
21.醫院樓宇自動化系統(BAS)在辦公自動化系統(OAS)中的嵌入應用張志斌,張詠波,何彩升,ZHANGZhibing,ZHANGYongbo,HECaisheng
22.淺談輸液系統的現狀與展望袁衡新
23.Evita呼吸機空氣壓縮機故障分析桂朝偉
24.日本泰爾茂(TE-311)注射泵的故障分析梁啟中
25.淺談北京高頻機KV工作原理及其相關故障分析洪國慧
26.東芝530A型數字化黑白超聲診斷儀故障檢修1例何進
1.微分化急性髓系白血病病人MICM特征分析(附1例報告)翟洪順,ZOUDexue,聶李平,LIUYantao,周宇,ZHAIHongshun,ZOUDexue,NIELiping,LIUYantao,ZHOUYuHtTp://
2.惡性腫瘤骨轉移全身顯像分析(附1293例報告)ZHANGRusen,胡穎堅,FENGYong,何紅園,LIYong,ZHANGRusen,HUYingjian,FENGYong,HEHongyuan,LIYong
3.肺癌基因被識別
4.喉罩與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在婦科腹腔鏡手術中的應用比較徐康清,ZHANGTao,袁福利,LIUMingji,XUKangqing,ZHANGTao,YUANFuli,LIUMingji
5.體外反搏改善冠心病血管內皮依賴性舒張功能的效果與評價朱蘇航,JIALianwang,杜永遠,ZHUSuhang,JIALianwang,DUYongyuan
6.老年肺纖維化病人纖維支氣管鏡檢查氧飽和度減低易感性探討SONGMei,謝曉鵬,ZHENGChanru,吳少銀,SONGMei,XIEXiaopeng,ZHENGChanru,WUShaoyin
7.超聲定位與解剖標志法行頸內靜脈穿刺置管的比較研究XUKangqing,曾朝坤,YUANBaolong,張濤,HUANGWenqi,XUKangqing,ZENGZhaokun,YUANBaolong,ZHANGTao,HUANGWenqi
8.調Q開關Nd:YAG激光治療太田痣療效分析(附248報告)鐘貴玲,HUANGMin,吳少珠,HUYing,李素霞,YANLing,ZHONGGuiling,HUANGMin,WUShaozhu,HUYing,LISuxia,YANLing
9.鼻內鏡鼻腔淚總管開放術治療淚囊吻合口瘢痕閉鎖張學斌,GAOYongping,趙培紅,ZENGGuojian,ZHANGXuebin,GAOYongping,ZHAOPeihong,ZENGGuojian
10.微量元素鋅對創傷病人血清TNF-α、IL-6的影響林群,LIMingjiang,張莉,YANGDonghui,王瑞,LINQun,LIMingjiang,ZHANGLi,YANGDonghui,WANGRui
11.體外診斷試劑臨床研究的基本要點現代醫學儀器與應用 徐偉文
12.蛋白質組學技術在臨床醫學中的應用王彪,徐偉文
13.FISH技術的發展及在B細胞淋巴瘤研究中的應用張應蒙,趙彤
14.微流控芯片在腫瘤標志物檢測中的應用劉翠,李偶連,李想,童艷麗,陳纘光
15.癌胚抗原(CEA)檢測技術的研究進展李偶連,劉翠,童艷麗,李想,陳纘光
16.心肌壞死的標志物檢測孫杰,謝正樂
17.納米機器殺死癌癥細胞
18.胃腸道惡性腫瘤血管生成的影像研究進展謝琦
19.PET/CT對藥物難治性癲癇病灶的定位價值李國德
20.硅塑氣管套管在喉癌康復期病人應用中的常見問題分析及處理陳秀杰,林泳琴,藍素文
21.CD1800型血球計數儀特殊故障檢修1例何進
22.FM6501-G型多參數監護儀血氧故障1例宋傳斌
23.應用紅外溫度計觀察頭頸腫瘤術后皮瓣血循環林泳琴,陳秀杰,曾憲玲
24.顱內動靜脈畸形24例的治療方法分析彭衛華,常會民,田喜光,姚雪峰,蘇軍,邱煒,胡輝華
25.優爾達壓力蒸汽滅菌系列在口腔診療器械消毒中的應用與體會趙麗萍,常纓
26.艾譜力鼻胃管在頭頸腫瘤術后病人中的應用陳秀杰,曾憲玲,林泳琴
27.監護儀常見故障分析排除王振亞
28.談醫療設備的質量控制和質量保證梁連威
29.智能高頻在線式UPS原理與日常維護周麗華
1.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時間分辨熒光免疫分析試劑盒的臨床性能評價崔曉丙,王彪,張國蘭,董志寧,徐偉文,CUIXiaobing,WANGBiao,ZHANGGuolan,DONGZhining,XUWeiwen
2.EB病毒相關淋巴瘤動物模型的建立以及腫瘤治療的初步探討張彥,馮哲玲,熊建軍,王嘉勵,楊光,喬雯雯,朱振宇,ZHANGYan,FENGZheling,XIONGJianjun,WANGJiali,YANGGuang,QIAOWenwen,ZHUZhenyu
3.現代醫學儀器與應用 環氧化酶-2可能是乳腺癌的生物標志物
4.18F-FDGPET/CT顯像對鼻咽癌放療后復發早期診斷的臨床價值戴軍進,樊衛,王國慧,張偉光,楊小春,DAIJunjin,FANWei,WANGGuohui,ZHANGWeiguang,YANGXiaoch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