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集成電路設計過程范文

        集成電路設計過程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集成電路設計過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集成電路設計過程

        第1篇:集成電路設計過程范文

        【關鍵詞】水電站;設備技術改造;回顧

        牛路嶺水電站位于海南省萬泉河的中上游,在瓊海市會山鎮境內,距市中心約60km。電站設有4臺(4×20MW)混流式水輪發電機組和2臺容量50000KVA雙繞組變壓器,按擴大單元方式接線。牛路嶺水電站于1979年12月投產發電,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水利電力事業的技術革新,近10年來,牛路嶺水電站也投入大量的技改資金對有關設備進行了集成化、模塊化、數字化的改造,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確保了電站持續穩定安全發供電,實現了連續安全發電運行4094天(截止2013年7月31日)。

        1 電站機電設備狀況及主要技術改造項目

        在電站建設過程中,由于當時大量使用民工,技術水平較低,在設備安裝時就遺留下一些缺陷,經過逐年的大修、小修、還有技術革新,設備的安全健康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但是這僅局限于20世紀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這一段時間內,在隨后的一段時間內,水電工程相關技術與設備,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凸現出原有的設備在技術上還存在著一些薄弱環節。在新技術的推動下,這些薄弱環節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成了電站發展的阻礙。為了完善和適應新型電力系統的發展要求,牛路嶺水電站的機電設備又開始逐漸進行了改造:

        1.1 調速器的改造

        調速器是水輪發電機中的重要控制設備,它基本運行特性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水輪發電機組的正常運行,并影響電網的安全優質供電。因此,調速器的可靠性也成了衡量水輪機組調速器品質的重要技術指標之一。電站原選用T—110A型調速器,控制部分屢屢出現電液轉換器故障以及因調速器電氣部分出現超頻、誤調現象,從而導致整個發電機組不能穩定運行,影響電站正常供電的現象。這其中的主要問題在于:

        (1)電液轉換器故障頻繁,轉換器的工作線圈、脈動線圈引線易斷,電液轉換器采用的滑套式線圈,操作力小,液壓回路節流孔耐油污能力差,容易堵塞造成十字彈簧變形;

        (2)頻給與功給由電機帶動旋轉電位器來實現,因自身的特性,控制精度較差;

        (3)各調節參數在設定時有著明顯的缺陷,例如永態、暫態、緩沖時間常數等都是通過電位器調節設定的,電位器的無規律性導致發電機組的參數改變,使發電機組在運行時出現不穩定現象;

        (4)機組在空載時和負載時運行功能調節緩慢,機組在系統運行中因為操作壓力不穩的問題,而導致超頻、誤頻現象時有發生。

        鑒于這些基本的問題,公司在綜合考慮了機械調速器的結構原理以及相關的機械運行參數后,在其基礎上采用PCC微機步進式技術改造,選用WBT—110A型調速器。該調速器實現頻率調節、開度調節和功率調節三種運行模式;設有自動、手動和純手動三種運行方式,并具有三種模式之間的跟蹤功能,可實現平穩無擾動切換功能。在采用了PCC微機步進式技術后,機械和電氣部分的故障率有了明顯的降低,調速器的可靠性也有了大大的增強,并且增加了一次調頻的功能,滿足了電網對發電機一次調頻的性能指標要求。

        1.2 勵磁調節系統的改造

        原電站使用的勵磁系統是電壓源—三相全控整流勵磁自并勵系統,該類設備是與機組的電氣調節器相配合工作。在電氣調節器因為在諸多技術上存在著一些缺陷,而導致調節器不能正常運行。2004年選用了EXC9000型微機靜止可控硅勵磁勵磁裝置,系統成為以三相全控微機勵磁裝置為主的新型勵磁系統。新型的勵磁系統在裝置上有了自動、手動、恒功率因數、恒無功方式運行等多種選擇模式,零起升壓、過勵、欠勵限制、過壓保護等功能也均采用了現代的模塊化結構。在工作時,可以調節到自動方式,其他的工作模式會自動進行跟蹤,并隨時進行替換。該系統的軟件和硬件均采用了模塊化設計,不僅功能齊全,而且操作簡單,工作起來更加的靈活可靠。尤其是在電壓、無功、功率因數調節等方面在技術上,有明顯的提高。PCC作為調節器硬件,故障率幾乎為零,為此勵磁系統的可靠性更加的高。PCC是專門為工業控制而設計的,所以整套勵磁系統裝置抗干擾能力強,不會發生其它種類的微機受到電磁的干擾,控制過程更加的人性化。

        1.3 ZZQ—3B型同期裝置改造

        牛路嶺水電站在海南電網中擔當電力調峰、調頻、事故備用的重要地位,發電機組的起、停相當頻繁,所以水輪發電機組需要經常的并列操作,為保證發電站機組的安全、快速的運行,所以必須要提高并列裝置運行的可靠性和穩定性。2004年,公司對同期裝置進行了完善與改造。原同期裝置系統是常規邏輯繼電器控制的ZZQ—3B同期自動裝置,該裝置自從1997年開始投入使用以來,暴露出了調節度差、精度差、同期參數調整困難等問題,造成發電機組并列時沖擊電流大,機組與系統并列時間長等。改造后電站選用SID/2V微機自動準同期裝置,用于發電機差頻和同頻并網。該型裝置具有自動識別并列點并網性質的功能,在差頻并網的同時,能夠準確的捕捉到并列時機,準確地在相差角為零度的時候完成無沖擊并網。微機自動準同期裝置采用計算機編程控制,減少了在并列時出現的并網沖擊,簡化了操作人員的工作程序,可靠性有了極大的提高。

        1.4 計算機監控系統改造

        早先,電站監控系統采用二極管插件來控制,維護和管理已經出現困難,更不能滿足現代電站的自動化監控功能要求。電站于2003年選擇使用了H9000計算機監控系統。H9000采用了分層分布式的開放布局,對電站的自動化進行全面的監控。它結合了當代電子計算機軟硬產品、網絡技術、工業控制等產品以及對于未來的發展趨勢,全面面向水電站的監控和自動化應用。該類系統可靠性好,在可變性和可擴充性也有著優良的表現,并設置有AGC和AVC功能,滿足電網對電廠提出的新的自動控制要求:

        (1)實現計算機自動監控系統,實現運行值班人員在進行監控的同時也可以在計算機上進行對其它生產設備進行有效的監管。

        (2)實現全站數據收集和分析處理;人機聯系;安全運行監視;綜合參數的分析與計算;報表打印等。

        (3)實現計算機監控的實時指標;系統運行的可靠性指標;系統的可利用率;適應工作環境與抗干擾能力等。

        2 設備技術改造成果回顧

        在進行了一系列的機電設備的技術改造和革新后,牛路嶺水電站的安全生產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別是在汛期確保機組持續安全穩定滿發做出了貢獻。在電力供應上,也改善了海南電網東部地區的電能品質,提高了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3 結束語

        牛路嶺電站在海南電網中是東部地區重要的電源點,它的設備與技術可靠性是保障電站能否正常運行供電的重要保證。在設備與技術不斷革新的今天,電站能夠抓住機遇,革新技術和管理系統,全面推行新技術,在堅持安全與可靠、先進和使用的兩大原則下,采用新技術和新設備,提高了電站的安全可靠性,同時促使電站發揮其更好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第2篇:集成電路設計過程范文

        關鍵詞: 公路 路面大修 舊路加鋪 路面設計 瀝青路面

        Abstract: the national highway G324 line for cloud city highway is the thing to the outside and yunfu channel, is the guarantee of yunfu city pillar industry-stone industry development life channel. This paper national highway G324 yunfu city cloud city line for repair engineering for example, road, introduced the pavement design considerations and overhaul the structure design key points.

        Keywords: highway pavement overhaul that add a store old road pavement design the asphalt pavement

        中圖分類號: U412.36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 工程概況

        國道G324線云浮市云城段路面大修工程,起于云浮與高要交界處,樁號K1106+031,途經腰古、安塘、河口、高峰四鎮,止于云浮市區內與云安段交界處,樁號K1144+331,全長38.3公里。

        國道G324線云城段公路改造工程于“八五”、“九五”期間實施,經過多年的運營,長期受到超重車作用,部分路面墊層、基層的承載力嚴重下降,導致路面沉陷、變形破壞、整體路況較差,需要對G324云城段公路進行路面大修。

        2 路面設計考慮因素

        舊路的路況破損狀況調查結果,路段損壞嚴重,全線路段的路況評價均為“次”以下,采用局部修補辦法不能根本解決問題,需全面修復。

        路面加鋪方式選用的理由:在舊路面板上加鋪瀝青混凝土(俗稱“白+黑”),瀝青混凝土加鋪層較薄,容易控制路面標高,對原有路容的影響很小,行車平順、安靜,較適用于城鎮路段,而且,作為一種較成熟的加鋪方案,已有大面積推廣的趨勢,結合上級主管部門以及當地政府的要求,本路段采用“白+黑”的方案。

        2.1 盡量利用舊路,降低工程造價

        鑒于本項目舊混凝土路面破損嚴重,對特別是普遍存在板底脫空現象的路段,舊混凝土路面進行灌漿、換板等修復無法滿足未來行車荷載的要求,或者大面積修復后再鋪筑加鋪層也不是一種經濟有效的技術措施。因此,路面大修方案對不同路段采用不同的處理方法,其中部分路段考慮對舊混凝土路面進行破碎(壓裂)及壓實穩定處理,用于作為新加鋪面層的底基層,其上再加鋪基層、面層。這樣既可以減少大量廢料堆環境的不利影響,有可以保留舊路面一定的結構完整性。

        2.2 舊路加鋪層設計

        舊路加鋪層設計的關鍵是對路面損壞原因的正確分析及對其結構狀況和承載能力的準確把握。對國道G324線云浮市云城段進行交通量調查、路面表觀調查、FWD檢測、平整度檢測、鉆芯取樣、排水設施調查以及線形、路基狀況調查等,經全面了解原有線形路基路面及結構物的破損狀況、承載能力,并對路面的破壞原因進行深入的分析,使路面加鋪層能設計更加成功。

        2.3 瀝青路面加鋪層最少厚度的確定

        在原有混凝土板上加鋪瀝青混凝土面板,加鋪層的最少厚度是一個關鍵技術問題。主要考慮以下問題:首先,從云浮當地的氣候條件和交通量情況,為防止產生比較嚴重車撤,加鋪的瀝青面層不宜太厚。再者,根據路線的縱斷面設計,設計高程與原有路面高差一般在10cm左右,為避免過多地破碎和替換原混凝土板,加鋪瀝青混凝土面層的最小厚度一般為10~12cm。最后,還要考慮減少反射裂縫、預防水破壞、提高瀝青混凝土的高溫強度等等。另外,《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范》的規定,“在穩定的原水泥混凝土板上”加鋪瀝青層時,對高速公路、一級公路(或中等及中等以上交通)厚度不宜少于100mm,其它公路不宜少于70mm。國道G324云浮市云城段兼城市干道和過境公路的功能,考慮到廣悟高速通車后,可分流大部分過境車輛,可顯著降低本路段的交通軸載水平。目前國內有不少加鋪90mm瀝青的成功例子,而且云浮市地處山區,財力有限,工程造價受限較大。綜合以上因素,本設計將本路段加鋪瀝青層最小加鋪厚度確定為9cm。

        2.4 減少或延緩反射裂縫的措施

        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上鋪筑瀝青路面,防止反射裂縫是一個重點考慮的問題。在僅鋪2層面層的路段上為減輕今后產生的反射裂縫,在原混凝土板上鋪筑了土工布和改性瀝青應力吸收膜中間層。使用一布兩油是國內外公認的可用于減少瀝青混凝土路面反射裂縫的技術措施。它是采用改性瀝青,按2~2.4%kg/m2的灑布量,形成大約2mm厚的瀝青膜夾布,然后再鋪設瀝青混凝土層。通過這層改性瀝青的優良彈性恢復性能可明顯吸收混凝土板縫展開產生的應力;同時又可有效防止進入瀝青混凝土層的水到達混凝土板表面,是一種很好的防水層。

        3路面結構設計要點

        3.1 主要指標

        1)自然區劃:Ⅳ6區;

        2)路面類型:瀝青混凝土路面。

        3)設計使用年限:一級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15年;

        4)標準軸載:BZZ-100;

        5)使用年限內一個車道上的累計當量軸次:1.852×107次,屬重交通路面;

        6)瀝青混凝土路面設計彎沉值:19.9(1/100mm)。

        3.2 直接加瀝青層結構

        本路面結構適用于路況相對較好(依據現場調查統計數據)、石材廠分布相對不是很密集路段。為防止產生比較嚴重的車轍,加鋪的瀝青混凝土面層不宜太厚。根據路線縱斷面設計控制原則,設計高程與原有路面高程差控制在11cm左右,首先,加鋪瀝青混凝土面層的厚度為9cm(上面層4cm+下面層5cm),考慮到舊路多年行車,平整度不夠,需要0~4cm的調平層。調平層的用料與下面層的相同,一般情況下,調平層和下面層一起施工。最下面層是破損的舊混凝土面板,要進行壓漿或者換板處理。

        行車道路面結構組合設計:上面層為4cm厚AC-13C改性瀝青混凝土+乳化瀝青粘層油+下面層5cm厚AC-20C普通瀝青混凝土+0~4cm 厚AC-20C普通瀝青混凝土調平層+乳化瀝青防水粘結層+土工布+舊面板處理。

        3.3 加水穩層后鋪瀝青層結構

        本路面結構適用于路況相對較差、石材廠分布相對密集路段。根據路線縱斷面設計原則,設計高程與原有路面高程差一般在26cm左右,加鋪瀝青混凝土面層的厚度為9cm,加鋪水泥穩定碎石基層厚度為15cm~20cm。舊面板要用大型沖擊破碎機進行破碎并壓實,然后再加鋪面上的兩層瀝青混凝土。

        行車道路面結構組合設計:4cmAC-13C改性瀝青混凝土+普通瀝青防水粘結層+5cm AC-20C普通瀝青混凝土+下封層和透層+15cm~20cm水泥穩定碎石+舊面板破碎壓實。

        3.4 上面層

        采用AC-13C SBS改性瀝青多碎石型混合料,設計空隙率為5%,瀝青飽和度不大于75%,構造深度要求大于0.7,可提高高溫穩定性、抗水損壞能力及抗滑能力,降低路面行車噪音。

        3.5 下面層

        采用AC-20C密實型瀝青混合料,設計空隙率為3.5%。

        3.6 防水處理

        普通瀝青防水粘結層當采用AH-70號瀝青時撒布量為1.6~1.8kg/。瀝青撒布后,應及時撒鋪經加熱及預裹的潔凈、干燥的單一粒徑碎石,碎石粒徑要求為13.2~16mm,碎石的粉塵含量應不大于0.8%,撒布量為滿鋪的80%,約14±2Kg/。

        透層應在基層養生結束、經檢驗合格并清掃干凈后施工。透層油可采用柴油稀釋瀝青。透層施工后,應適時灑布乳化瀝青粘層油,進行下封層施工。下封層可采用撒布式或攤鋪式的稀漿封層方法施工,但為了保證質量宜采用攤鋪式方法。乳化瀝青可選擇陽離子乳化瀝青(BC-1)、陰離子乳化瀝青(BA-1)。

        3.7基層

        路面存在一定破損,需要對原有路面進行適當補強后,在加鋪瀝青面層。經處理后的舊面板加鋪水泥穩定碎石進行結構補強。水泥穩定碎石宜選擇CCS25。

        3.8粘層油

        瀝青鋪裝層間應使用粘層油,以提高層間的聯結強度及防水作用。瀝青混凝土與水穩材料間撒布透層瀝青采用稀釋的A級70號瀝青,稀釋瀝青可用煤油或柴油摻配,摻配比例應通過實驗確定,使技術指標符合規范要求,在透層瀝青上再撒布A級70號熱瀝青作為下封層。

        3.9抗剝落劑

        由于云浮地區多雨潮濕,選用石料是中性的輝綠巖和酸性的花崗巖,都應摻加抗剝落劑。抗剝落劑應選用無毒或低毒的鐵鹽類產品,其摻量一般為瀝青用量的0.4%-0.6%,具體用量應根據實驗確定。

        第3篇:集成電路設計過程范文

        【關鍵詞】集成電路;EDA;項目化

        0 前言

        21世紀是信息時代,信息社會的快速發展對集成電路設計人才的需求激增。我國高校開設集成電路設計課程的相關專業,每年畢業的人數遠遠滿足不了市場的需求,因此加大相關專業人才的培養力度是各大高校的當務之急。針對這種市場需求,我校電子信息工程專業電子方向致力于培養基礎知識扎實,工程實踐動手能力強的集成電路設計人才[1]。

        針對集成電路設計課程體系,進行課程教學改革。教學改革的核心是教學課程體系的改革,包括理論教學內容改革和實踐教學環節改革,旨在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現已做了大量的實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成效。改革以集成電路設計流程為主線,通過對主流集成電路開發工具Tanner Pro EDA設計工具的學習和使用,讓學生掌握現代設計思想和方法,理論與實踐并重,熟悉從系統建模到芯片版圖設計的全過程,培養學生具備從簡單的電路設計到復雜電子系統設計的能力,具備進行集成電路設計的基本專業知識和技能。

        1 理論教學內容的改革

        集成電路設計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半導體材料、半導體制造工藝、半導體器件原理、模擬電路設計、數字電路設計、版圖設計及Tanner EDA工具等內容,涉及到集成電路從選材到制造的不同階段。傳統的理論課程教學方式,以教師講解為主,板書教學,但由于課程所具有的獨特性,在介紹半導體材料和半導體工藝時,主要靠教師的描述,不直觀形象,因此引進計算機輔助教學。計算機輔助教學是對傳統教學的補充和完善,以多媒體教學為主,結合板書教學,以圖片形式展現各種形態的半導體材料,以動畫的形式播放集成電路的制造工藝流程,每一種基本電路結構都給出其典型的版圖照片,使學生對集成電路建立直觀的感性認識,充分激發教師和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動性和互動性,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2 實踐教學內容的改革

        實踐教學的目的是依托主流的集成電路設計實驗平臺,讓學生初步掌握集成電路設計流程和基本的集成電路設計能力,為今后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傳統的教學方式是老師提前編好實驗指導書,學生按照實驗指導書的要求,一步步來完成實驗。傳統的實驗方式不能很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再加上考核方式比較單一,學生對集成電路設計的概念和流程比較模糊,為了打破這種局面,實踐環節采用與企業密切相關的工程項目來完成。項目化實踐環節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教學當中,從而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同時也能夠增強學生的工程意識和合作意識。

        實踐環節選取CMOS帶隙基準電壓源作為本次實踐教學的項目。該項目來源于企業,是數模轉換器和模數轉換器的一個重要的組成模塊。本項目從電路設計、電路仿真、版圖設計、版圖驗證等流程對學生做全面的訓練,使學生對集成電路設計流程有深刻的認識。學生要理解CMOS帶隙基準電壓源的原理,參與到整個設計過程中,對整個電路進行仿真測試,驗證其功能的正確性,然后進行各個元件的設計及布局布線,最后對版圖進行了規則檢查和一致性檢查,完成整個電路的版圖設計和版圖原理圖比對,生成GDS II文件用于后續流片[2]。

        CMOS帶隙基準電壓源設計項目可分為四個部分啟動電路、提供偏置電路、運算放大器和帶隙基準的核心電路部分。電路設計可由以下步驟來完成:

        1)子功能塊電路設計及仿真;

        2)整體電路參數調整及優化;

        3)基本元器件NMOS/PMOS的版圖;

        4)基本單元與電路的版圖;

        5)子功能塊版圖設計和整體版圖設計;

        6)電路設計與版圖設計比對。

        在整個項目化教學過程,參照企業項目合作模式將學生分為4個項目小組,每個小組完成一部分電路設計及版圖設計,每個小組推選一名專業能力較強且具有一定組織能力的同學擔任組長對小組進行管理。這樣做可以在培養學生設計能力的同時,加強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在整個項目設計過程中,以學生探索和討論為主,教師起引導作用,給學生合理的建議,引導學生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項目完成后,根據項目實施情況對學生進行考核,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

        3 教學改革效果與創新

        理論教學改革采用計算機輔助教學,以多媒體教學為主,結合板書教學,對集成電路材料和工藝有直觀感性的認識,學生的課堂效率明顯提高,課堂氣氛活躍,師生互動融洽。實踐環節改革通過項目化教學方式,學生對該課程的學習興趣明顯提高,設計目標明確,在設計過程中學會了查找文獻資料,學會與人交流,溝通的能力也得到提高。同時項目化教學方式使學生對集成電路的設計特點及設計流程有了整體的認識和把握,對元件的版圖設計流程有了一定的認識。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集成電路的設計方法,但要達到較高的設計水平,設計出性能良好的器件,還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3]。

        4 存在問題及今后改進方向

        集成電路設計課程改革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問題:由于微電子技術發展速度很快,最新的行業技術在課堂教學中體現較少;學生實踐能力不高,動手能力不強。

        針對上述問題,我們提出如下解決方法:

        1)在課堂教學中及時引進行業最新發展趨勢和(下轉第220頁)(上接第235頁)技術,使學生能夠及時接觸到行業前沿知識,增加與企業的合作;

        2)加大實驗室開放力度,建立一個開放的實驗室供學生在課余時間自由使用,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并且鼓勵能力較強的學生參與到教師研項目當中。

        【參考文獻】

        [1]段吉海.“半導體集成電路”課程建設與教學實踐[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07,05(29).

        第4篇:集成電路設計過程范文

        關鍵詞:火電廠;鍋爐安裝;施工組織設計

        前言:鍋爐是火電廠整體運作的基礎,鍋爐安裝工程的科學性與合理性直接決定了火電廠整體的安全,并直接影響其供電區域內的用電安全,所以針對火電廠鍋爐安裝工程的施工組織設計進行深入研究是經濟發展的必然需求。

        一、火電廠鍋爐安裝工程的施工組織設計的基本組成

        由于鍋爐安裝工程在火電廠運行中有重要作用,所以其組織設計的基本構成并不是由設計人員自主決定,我國頒發了《火電建設安全施工管理規定》明確指出了其組織設計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具體工程概況分析、設計編制的依據和與原則、施工進行的總體部署和相關的組織管理機構、對于施工關鍵部位和特殊季節以及突發事件影響下的具體施工辦法也要有明確的說明,根據不同火電廠鍋爐安裝的實際情況,對所規定的基本組成劃分側重點著重進行分析,由此可見此項組織設計要實現科學合理,不僅要考慮鍋爐自身質量包括型號、材料等,還要考慮到參與施工的人的技術水平、施工方法的準確性等[1]。

        二、火電廠鍋爐安裝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的重點

        (一)火電廠鍋爐安裝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

        1. 現階段編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由于我國對火電廠鍋爐安裝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的重視相對西方國家相對較晚,所以整體雖呈現出發展的趨勢,但應用的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工作人員在進行編制的過程中經常根據以往的經驗或將組織設計文件進行簡單形式化的改編,這樣使編制與過路安裝工程的實際情況會存在較大差異,如果施工過程中以這種自身存在問題的編制作為施工依據,必然導致鍋爐的安裝質量難以符合現實需要,甚至給熱電廠整體安全埋下隱患,由此可見端正設計者的態度,以客觀實際為依據,進行全面合理的科學設計是現階段火電廠鍋爐安裝工程的必然要求[2]。

        2. 應采用的編制方法

        在對火電廠鍋爐安裝工程施工組織設計進行編程的過程中首先要通過對技術文件的詳細閱讀對工程的概況有整體的了解,并根據圖紙設計對工程實施過程中技術難度、施工量、施工環境等基本信息有比較全面的掌握;然后將技術文件信息與現實情況進行對比,確定文件信息的準確性,并根據真實的基本信息和個人的設計經驗對施工過程中應用的技術進行深入分析,判斷圖紙中涉及的每一項技術可行性及實施效果,在這個過程中對于施工處理難點及鍋爐安裝的難點要予以足夠的重視,根據現實施工環境及工人的施工技術水平對施工人員的選定和施工設備的配備做出科學合理的預算,保證工程進展在不會因為技術難度而被影響的同時,施工質量滿足圖紙要求;除此之外施工過程可能會受到一些不可抗力的影響而發生突發事件,所以在進行編制的過程中要對突發事件進行全面的考慮,切實保證編制的科學性,例如隨著季節變化降雨量不同,鍋爐安裝地理位置的選擇和施工的進程等就會受到影響;施工人員在技術難點環節出現技術事故也會影響施工進程能否按照原有的編制順利進行;甚至在施工的過程中可能出現鍋爐型號與圖紙設計不符等由于工作人員疏忽而導致的問題,這些問題都是有一定幾率存在的,設計人員不能理想化的全部否定,所以要根據現實情況在編制的過程中設計出應急方案,盡可能使設計的編制滿足現實施工過程中的各種變化需求,這樣才能為后期的設計執行提供完整、準確的參考依據,使安裝工程更加具有科學性[3]。

        (二)火電廠鍋爐安裝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的執行

        1. 現階段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由于施工設計人員對編制重要性沒有準確的認識,所以對施工組織的設計目標也不可能準確的定位,這就造成現階段在執行的過程中實際操作與設計目標方向很難保持一致,執行的力度缺乏統一的標準,執行的體系也不夠完善,施工工作人員難以劃分各自的工作重點和職責,使執行過程被迫以個體的形式開展,不僅不能夠保證執行整體的質量,而且對于人力、設備、技術難點等方面都無法實現合理安排與控制。由此可見想要按照設計目標執行設計,需要有科學全面的編制做基礎,需要有明確的設計目標做指引,需要有合理的執行規劃和體系作保證。

        2. 應采用的執行辦法

        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出科學合理的編制,在執行的過程中不僅要嚴格按照編制進行而且要積極的根據現實情況的需要進行調整,兩者看似矛盾但在執行的過程中卻互相促進,只有嚴格按照編制執行才能夠對執行整體運作狀態及進行有全面的把握,并能夠有計劃的面對即將出現的技術難點,使執行有據可依,但在現實的執行過程中必然會出現一些編制中未考慮的問題,如果仍盲目按照編制進行,就會忽略問題的嚴重性,在執行的過程中留下隱患使鍋爐安裝質量難以保證,與設計的目的背道而馳,所以在面臨突發事件的時候要根據現實情況以及編制對后期工作的安排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這樣才能夠將人力、技術、設備等有效資源在突發問題上得到集中優化使用,而且將執行對下階段編制的依賴可信度調制最高,降低對接下來執行的影響程度,由此可見,執行的過程就是將編制與現實情況相融合的過程[4]。

        三、火電廠鍋爐安裝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的細節優化

        火電廠鍋爐安裝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是一項對細節要求極為嚴格的項目,所以傳統的粗放管理并不能夠滿足其需求,所以在設計的過程中必須要采用精細化管理模式,不論是在編制的過程中還是在執行的環節都要對問題進行細化,從工程招標工作開始對施工方的優劣勢與安裝施工的具體情況進行細化分析,然后對施工方工作人員技術水平及施工難點技術要求進行細化對比,分析安裝工程實施的可行性,進而對施工文件、施工領導組織、施工管理體系、施工成本、施工條件、施工進程安全性等一系列問題進行細化分析,在編制的過程中細化管理可以使編制與現實情況的符合程度得到有效提高,為執行提供更可靠的參考依據,使執行更加具有與科學性和合理性,為優質的鍋爐質量做好理論基礎,而在此基礎上對執行進行細化管理,可以及時發現執行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而且將人員的職責、工作重點進行了詳細的劃分,可以使人力物力在面對重難點技術環節或突發事件時得到合理的整合,為優質鍋爐質量做好實踐準備。由此可見,火電廠鍋爐安裝工程施工組織設計雖然基本構成并不復雜,但是在實際編制和執行的過程中卻要面臨和解決很多問題,每一個問題都會影響到鍋爐安裝質量甚至發電廠的整體運作,所以作為設計者要用把握全局的眼光,對其中涉及的人、設備、突發時間進行全面細致的分析,將優化配置作為設計的核心[5]。

        結論:火電廠鍋爐安裝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與執行質量直接影響了鍋爐安裝工程的進度、成本、甚至質量,所以在設計的過程中必須予以重視,通過對編制和執行的細節優化可以有效地提升設計質量,從而使鍋爐施工工程更加的順利,使熱電廠的整體運行安全性更加得到保障,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可以有力的推動火電廠企業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海波.火電廠鍋爐安裝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探討[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2,11(25):104-107.

        [2] 熊柳智.火電廠鍋爐安裝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分析[J].科技資訊,2013,09(23):109-111.

        [3] 譚吉.施工組織設計優化實證研究[D].沈陽:沈陽建筑大學,2011.

        第5篇:集成電路設計過程范文

        關鍵詞:IP技術 模擬集成電路 流程

        中圖分類號:TP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3)03(b)-00-02

        1 模擬集成電路設計的意義

        當前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突飛猛進。以信息產業發展水平為主要特征的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集成電路(IC,Integrated circuit)作為當今信息時代的核心技術產品,其在國民經濟建設、國防建設以及人類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已經不言

        而喻。

        集成電路技術的發展經歷了若干發展階段。20世紀50年代末發展起來的屬小規模集成電路(SSI),集成度僅100個元件;60年展的是中規模集成電路(MSI),集成度為1000個元件;70年代又發展了大規模集成電路,集成度大于1000個元件;70年代末進一步發展了超大規模集成電路(LSI),集成度在105個元件;80年代更進一步發展了特大規模集成電路,集成度比VLSI又提高了一個數量級,達到106個元件以上。這些飛躍主要集中在數字領域。

        (1)自然界信號的處理:自然界的產生的信號,至少在宏觀上是模擬量。高品質麥克風接收樂隊聲音時輸出電壓幅值從幾微伏變化到幾百微伏。視頻照相機中的光電池的電流低達每毫秒幾個電子。地震儀傳感器產生的輸出電壓的范圍從地球微小振動時的幾微伏到強烈地震時的幾百毫伏。由于所有這些信號都必須在數字領域進行多方面的處理,所以我們看到,每個這樣的系統都要包含一個模一數轉換器(AD,C)。

        (2)數字通信:由于不同系統產生的二進制數據往往要傳輸很長的距離。一個高速的二進制數據流在通過一個很長的電纜后,信號會衰減和失真,為了改善通信質量,系統可以輸入多電平信號,而不是二進制信號。現代通信系統中廣泛采用多電平信號,這樣,在發射器中需要數一模轉換器(DAC)把組合的二進制數據轉換為多電平信號,而在接收器中需要使用模一數轉換器(ADC)以確定所傳輸的電平。

        (3)磁盤驅動電子學計算機硬盤中的數據采用磁性原理以二進制形式存儲。然而,當數據被磁頭讀取并轉換為電信號時,為了進一步的處理,信號需要被放大、濾波和數字化。

        (4)無線接收器:射頻接收器的天線接收到的信號,其幅度只有幾微伏,而中心頻率達到幾GHz。此外,信號伴隨很大的干擾,因此接收器在放大低電平信號時必須具有極小噪聲、工作在高頻并能抑制大的有害分量。這些都對模擬設計有很大的挑戰性。

        (5)傳感器:機械的、電的和光學的傳感器在我們的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例如,視頻照相機裝有一個光敏二極管陣列,以將像點轉換為電流;超聲系統使用聲音傳感器產生一個與超聲波形幅度成一定比例的電壓。放大、濾波和A/D轉換在這些應用中都是基本的功能。

        (6)微處理器和存儲器:大量模擬電路設計專家參與了現代的微處理器和存儲器的設計。許多涉及到大規模芯片內部或不同芯片之間的數據和時鐘的分布和時序的問題要求將高速信號作為模擬波形處理。而且芯片上信號間和電源間互連中的非理想性以及封裝寄生參數要求對模擬電路設計有一個完整的理解。半導體存儲器廣泛使用的高速/讀出放大器0也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許多模擬技術。因此人們經常說高速數字電路設計實際上是模擬電路的

        設計。

        2 模擬集成電路設計流程概念

        在集成電路工藝發展和市場需求的推動下,系統芯片SOC和IP技術越來越成為IC業界廣泛關注的焦點。隨著集成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集成度的迅速提高,集成電路芯片的設計工作越來越復雜,因而急需在設計方法和設計工具這兩方面有一個大的變革,這就是人們經常談論的設計革命。各種計算機輔助工具及設計方法學的誕生正是為了適應這樣的要求。

        一方面,面市時間的壓力和新的工藝技術的發展允許更高的集成度,使得設計向更高的抽象層次發展,只有這樣才能解決設計復雜度越來越高的問題。數字集成電路的發展證明了這一點:它很快的從基于單元的設計發展到基于模塊、IP和IP復用的

        設計。

        另一方面,工藝尺寸的縮短使得設計向相反的方向發展:由于物理效應對電路的影響越來越大,這就要求在設計中考慮更低層次的細節問題。器件數目的增多、信號完整性、電子遷移和功耗分析等問題的出現使得設計日益復雜。

        3 模擬集成電路設計流程

        3.1 模擬集成電路設計系統環境

        集成電路的設計由于必須通過計算機輔助完成整個過程,所以對軟件和硬件配置都有較高的要求。

        (1)模擬集成電路設計EDA工具種類及其舉例

        設計資料庫―Cadence Design Framework11

        電路編輯軟件―Text editor/Schematic editor

        電路模擬軟件―Spectre,HSPICE,Nanosim

        版圖編輯軟件―Cadence virtuoso,Laker

        物理驗證軟件―Diva,Dracula,Calibre,Hercules

        (2)系統環境

        工作站環境;Unix-Based作業系統;由于EDA軟件的運行和數據的保存需要穩定的計算機環境,所以集成電路的設計通常采用Unix-Based的作業系統,如圖1所示的工作站系統。現在的集成電路設計都是團隊協作完成的,甚至工程師們在不同的地點進行遠程協作設計。EDA軟件、工作站系統的資源合理配置和數據庫的有效管理將是集成電路設計得以完成的重要保障。

        3.2 模擬集成電路設計流程概述

        根據處理信號類型的不同,集成電路一般可以分為數字電路、模擬電路和數模混合集成電路,它們的設計方法和設計流程是不同的,在這部分和以后的章節中我們將著重講述模擬集成電路的設計方法和流程。模擬集成電路設計是一種創造性的過程,它通過電路來實現設計目標,與電路分析剛好相反。電路的分析是一個由電路作為起點去發現其特性的過程。電路的綜合或者設計則是從一套期望的性能參數開始去尋找一個令人滿意的電路,對于一個設計問題,解決方案可能不是唯一的,這樣就給予了設計者去創造的機會。

        模擬集成電路設計包括若干個階段,設計模擬集成電路一般的過程。

        (l)系統規格定義;(2)電路設計;(3)電路模擬;(4)版圖實現;(5)物理驗證;(6)參數提取后仿真;(7)可靠性分析;(8)芯片制造;(9)測試。

        除了制造階段外,設計師應對其余各階段負責。設計流程從一個設計構思開始,明確設計要求和進行綜合設計。為了確認設計的正確性,設計師要應用模擬方法評估電路的性能。

        這時可能要根據模擬結果對電路作進一步改進,反復進行綜合和模擬。一旦電路性能的模擬結果能滿足設計要求就進行另一個主要設計工作―電路的幾何描述(版圖設計)。版圖完成并經過物理驗證后需要將布局、布線形成的寄生效應考慮進去再次進行計算機模擬。如果模擬結果也滿足設計要求就可以進行制造了。

        3.3 模擬集成電路設計流程分述

        (1)系統規格定義

        這個階段系統工程師把整個系統和其子系統看成是一個個只有輸入輸出關系的/黑盒子,不僅要對其中每一個進行功能定義,而且還要提出時序、功耗、面積、信噪比等性能參數的范圍要求。

        (2)電路設計

        根據設計要求,首先要選擇合適的工藝制程;然后合理的構架系統,例如并行的還是串行的,差分的還是單端的;依照架構來決定元件的組合,例如,電流鏡類型還是補償類型;根據交、直流參數決定晶體管工作偏置點和晶體管大小;依環境估計負載形態和負載值。由于模擬集成電路的復雜性和變化的多樣性,目前還沒有EDA廠商能夠提供完全解決模擬集成電路設計自動化的工具,此環節基本上通過手工計算來完成的。

        (3)電路模擬

        設計工程師必須確認設計是正確的,為此要基于晶體管模型,借助EDA工具進行電路性能的評估,分析。在這個階段要依據電路仿真結果來修改晶體管參數;依制程參數的變異來確定電路工作的區間和限制;驗證環境因素的變化對電路性能的影響;最后還要通過仿真結果指導下一步的版圖實現,例如,版圖對稱性要求,電源線的寬度。

        (4)版圖實現

        電路的設計及模擬決定電路的組成及相關參數,但并不能直接送往晶圓代工廠進行制作。設計工程師需提供集成電路的物理幾何描述稱為版圖。這個環節就是要把設計的電路轉換為圖形描述格式。模擬集成電路通常是以全定制方法進行手工的版圖設計。在設計過程中需要考慮設計規則、匹配性、噪聲、串擾、寄生效應、防門鎖等對電路性能和可制造性的影響。雖然現在出現了許多高級的全定制輔助設計方法,仍然無法保證手工設計對版圖布局和各種效應的考慮全面性。

        (5)物理驗證

        版圖的設計是否滿足晶圓代工廠的制造可靠性需求?從電路轉換到版圖是否引入了新的錯誤?物理驗證階段將通過設計規則檢查(DRC,Design Rule Cheek)和版圖網表與電路原理圖的比對(VLS,Layout Versus schematic)解決上述的兩類驗證問題。幾何規則檢查用于保證版圖在工藝上的可實現性。它以給定的設計規則為標準,對最小線寬、最小圖形間距、孔尺寸、柵和源漏區的最小交疊面積等工藝限制進行檢查。版圖網表與電路原理圖的比對用來保證版圖的設計與其電路設計的匹配。VLS工具從版圖中提取包含電氣連接屬性和尺寸大小的電路網表,然后與原理圖得到的網表進行比較,檢查兩者是否一致。

        參考文獻

        第6篇:集成電路設計過程范文

        IC設計工程師是當今最受人尊敬的金領職業之一,不但收入相當豐厚,而且工作極富挑戰性和成就感。在全國就業形式比較嚴峻的今天,IC設計工程師就業卻是另一片天地,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IC設計人才都做為緊缺人才被列進重點引進人才目錄,具有經驗的設計人員更成為各IC公司高薪爭搶的對象,IC設計人才嚴重供不應求。廣大在校學生和初入IC設計行業的工程師也因為缺乏項目經驗和實踐環境,很難在這一領域獲得進一步提升和發展,而IC設計公司也苦于找不到具有工作能力的設計人才。

        北京集成電路設計園第五日IC設計培訓中心獨家推出數字集成電路前端設計就業班,在最短的時間里讓學員學習數字IC設計流程,設計方法,常用EDA工具,更以實際專題項目帶領學員完成一個從最初的設計規范到門級網表實現的整個前端設計流程,手把手帶領學員完成實際項目作品,使學員在領會IC設計知識的同時具備IC設計經驗,并學會IC設計公司的團隊分工與合作。學成后可以勝任IC設計公司一般性設計工作,最終的專題設計和作品更可以做為求職和職位提升的有力證明。

        北京集成電路設計園是全國七個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化基地之一,園區花費數百萬美金購置的EDA設計平臺,是北京乃至北方地區唯一可以提供完善的國際頂級EDA設計工具和試驗環境的產業基地,同時園區有多家國內外知名IC設計公司入駐,吸引了眾多設計人才在這里工作,濃厚的IC產業氛圍為學習IC設計提供了絕佳的環境。

        “數字集成電路前端設計就業班”已于2005年成功舉辦兩期,學員有來自高校研究生、在職工作人員、應屆畢業理工科學生等,實踐性的課程使學員完成從對IC設計的陌生到熟悉的過程,親歷IC設計整個前端流程。開班以來得到學員的廣泛認可,學員在本課程中學到的技術在求職中起到了關鍵性作用,先后有多名學員就職于國內知名IC設計公司,包括威盛、華大、六合萬通、華為等,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同時,在實踐過程中積累的經驗和新的方法,將在第三期中得到提升和發展。

        如果您正在為就業發愁,正在苦苦尋找一份高薪工作在北京上海這些大城市大展宏圖;

        如果您想從事IC設計行業卻不知道從哪里入手;

        如果您剛剛踏入IC設計行業,感覺技術和工作壓力很大;

        那本課程將會帶你踏上這條充滿前途的金光大道,您的職業人生將從此與眾不同……

        課程特色

        教授IC前端設計全部流程

        特別實用、常用的IC前端技術和方法

        真實實踐環境,先進設計平臺,實際項目設計、親自動手制作

        以直接就業為目的

        招生對象

        電子、計算機、通信等相關專業大學應屆本科畢業生和低年級研究生

        參加工作不久,需要提升技術水平和熟悉設計流程的在職工程師

        或其它理工科背景有志于IC設計工作的轉行人員

        開課時間

        2006年3月27日

        課時數

        共70學時

        上課時間

        每周一、三、五晚18:30-21:30

        每周二、四、六自修及作業

        上課地點

        北京集成電路設計園量子芯座5層培訓教室

        費用

        報名費100元

        學費2800元,包括聽課、講義、資料、輔導、上機軟硬件費用、證書等,食宿自理。

        優惠

        2006年3月20日前報名,免收報名費

        在校學生2006年3月20日前報名,可享受優惠價2300元!

        5人以上團體報名可九折優惠!

        食宿

        外地學員可幫助聯系住宿,可以就近選擇北京大運村學生公寓,或方便實惠的公寓、單間、招待所、床位等。

        附近有大運村食堂、北航食堂、小吃一條街及多家飯店可供選擇,經濟實惠,非常方便。

        交費方式

        銀行匯款

        開戶名稱:北京集成電路設計園有限責任公司

        開戶銀行:招商銀行北京大運村支行(649)

        帳號:6381001510001

        報名現場交款

        地 址:北京市海淀區知春路27號量子芯座5層IC設計培訓中心

        報名流程

        1. 索取或下載報名表

        2. 按要求填表、將報名表傳真或Email給我們

        3. 電話或Email確認報名信息

        4. 交納報名費和學費

        5. 領取交費收據、確認函、聽課證

        6. 報名成功

        聯系方式

        電話:82357175/83/84-850/851/852/858/859

        郵件:.cn

        課程大綱和更多信息請查詢網站:.cn

        注:本班招生30人,招滿截止,名額有限,預報從速!若報名人數少于10人則不開班

        數字集成電路前端設計人才班

        實戰提高班

        課程簡介

        北京集成電路設計園第五日IC設計培訓中心獨家推出具有極強實踐性“數字集成電路前端設計實戰提高班”課程,針對具有一定工作經驗的在職工程師、高年級研究生以及需要項目經驗的高校任課教師,按照IC設計公司產品開發流程,采取強化訓練、項目實踐、專題制作等方法,帶領學員在真實的實踐環境中提升技術水平。本課程為前端設計高端精華課程,在特別精簡的時間內講解非常完整的流程以及更實用的設計方法,課程涵蓋了相關技術的核心內容,老師將自己的實踐經驗傾囊而授。

        本課程在“數字集成電路前端設計就業班”成功舉辦的基礎上,為學員提供技術進階,目標直指培養較高水平IC設計工程師,在保證學員獲得IC前端設計全部技術要點的同時,重點鍛煉學員的實際動手能力,更為關鍵的是在長達45個學時,跨度近兩個月的時間內,學生將以一個簡單標量流水線處理器的設計為核心,進行RTL設計、邏輯綜合、時序分析、芯片測試、綜合驗證、以及高級技術和設計優化的技術學習和項目實踐。學員可以選擇參與處理器設計或系統芯片IP模塊設計,要求至少參與完成此處理器芯片或獨立完成一個系統芯片IP模塊從設計規范到網表實現的整個前端設計過程,最終的設計是可以拿去layout和流片的。

        同時,本培訓中心位于北京集成電路設計園――全國七個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化基地之一,園區花費數百萬美金購置的EDA設計平臺,是北京乃至北方地區唯一可以提供完善的國際頂級EDA設計工具和試驗環境的產業基地,同時園區有多家國內外知名IC設計公司入駐,吸引了眾多設計人才在這里工作,濃厚的IC產業氛圍為學習IC設計提供了絕佳的環境。

        如果你具有相關專業學歷,但缺乏一定的項目實踐機會;

        如果你面對學習或工作挑戰,感覺壓力很大;

        如果你對芯片設計充滿興趣,希望用最短的時間學到人家需要兩三年才能跨越的技術;

        那么本課程將會成為你提升技術水平、躋身IC設計高級人才的理想選擇!

        課程特色

        完全不同于學校的課程體系和授課方法

        沒有冗長而無用的理論介紹,直接教授最實用的設計方法和設計流程

        真實實踐環境,先進設計平臺,實際項目設計、親自動手制作

        要求獨立完成項目設計,具備真正意義上的項目經驗

        學成后做為高級人才可以推薦工作

        招生對象

        電子、通信、計算機等相關專業本科畢業,一年以上工作經驗的在職工程師;

        電子、通信、計算機等相關專業較高年級在讀研究生;

        一般高校需要項目經驗的任課教師。

        報名要求

        有簡單或小規模電路設計經驗,或初步熟悉IC設計前端工作但缺乏項目經驗;

        有數字邏輯基礎、了解VERILOG語言,會使用UNIX/Linux操作系統。

        培訓目標

        可獨立完成ASIC/SOC前端設計,成為中級IC前端設計工程師。

        學 時

        100學時,其中實習及專題制作45學時。

        開課時間2006年3月16日

        上課時間

        每周四晚18:30-21:30,

        每周六上午9:00-12:00、

        每周日上午9:00-12:00

        周一到周五自修及作業

        上課地點

        北京集成電路設計園量子芯座5層培訓教室

        費 用

        報名費100元

        學費4800元,包括聽課、講義、資料、輔導、上機軟硬件費用、證書等,食宿自理。

        優 惠

        2006年3月1日前報名,免收報名費

        在校學生在2006年3月1日前報名,可享受優惠價4200元

        5人以上團體報名可九折優惠!

        食 宿

        外地學員可幫助聯系住宿,可以就近選擇北京大運村學生公寓,或方便實惠的公寓、單間、招待所、床位等。附近有大運村食堂、北航食堂、小吃一條街及多家飯店可供選擇,經濟實惠,非常方便。

        交費方式

        銀行匯款

        開戶名稱:北京集成電路設計園有限責任公司

        開戶銀行:招商銀行北京大運村支行(649)

        帳號:6381001510001

        報名現場交款

        地 址:北京市海淀區知春路27號量子芯座5層IC設計培訓中心

        報名流程

        1. 索取或下載報名表

        2.按要求填表、將報名表傳真或Email給我們

        3.電話或Email確認報名信息

        4. 交納報名費和學費

        5.領取交費收據、確認函、聽課證

        6. 報名成功

        聯系方式

        電話:82357175/83/84-850/851/852/858/859

        郵件:.cn

        課程大綱和更多信息請查詢網站:.cn

        注:本班招生30人,招滿截止,名額有限,預報從速!若報名人數少于10人則不開班

        集成電路封裝工藝員培訓

        招生對象 大專理工類專業及以上學歷

        招生人數 限50人

        開課時間 2006年2月13日-3月3日

        (周一至周五上課)共120課時

        課程內容

        半導體基礎制造程序、集成電路各類產品與應用、集成電路生產常用材料使用簡介、集成電路英文應用、集成電路廠務與環境、封裝基礎知識、集成電路SOP學習、集成電路設備基本操作與應急處理、質量環境及工作安全教育、集成電路封裝

        開班宗旨

        復芯微電子集成電路封裝工程師培訓為您的職業生涯鑄造輝煌的起點

        培訓優勢

        訂單培養、校企結合、高就業率

        課程特色 名校資深講師與企業主管共同授課;

        獨家使用教材;

        嚴謹治學、定期考核

        附贈行業素質、面試技巧等實用課程

        職業前景

        集成電路產業是未來全球高新技術產業的前沿和核心,是最具活力和滲透力的戰略產業。作為集成電路產業人才缺口最大的封裝產業,正需要大量有志于投身該事業的青年加入其中。

        應屆畢業生從事集成電路(IC)封裝行業,年薪3-6萬……

        封裝企業大多提供相當好的福利,包括吃、住、補貼……

        想進入集成電路行業的您,請不要猶豫了!

        招生對象 本科理工類專業及以上學歷

        招生人數 限30人

        開課時間 2006年3月4日-4月2日

        (雙休日上課)共120課時

        課程內容:

        計算機網絡與UNIX應用、半導體基礎理論、集成電路制造工藝、集成電路設計概論、集成電路設計EDA軟件、基本版圖知識

        開班宗旨:

        復芯微電子IC版圖設計師培訓為您的職業生涯鑄造輝煌的起點

        培訓優勢:

        訂單培養、保證推薦、高就業率

        課程特色 校內資深講師與企業在職工程師共同授課;

        獨家使用教材;

        嚴謹治學、定期考核

        附贈行業素質、面試技巧等實用課程

        職業前情:

        集成電路產業是未來全球高新技術產業的前沿和核心,是最具活力和滲透力的戰略產業。作為集成電路產業的命脈,目前長三角地區IC設計業的人才缺口已達20萬……

        IC設計業薪酬水平不斷攀升,應屆本科生從事IC版圖設計起薪達3000元……

        IC設計師平均月薪高達10000元……

        看到這些數字,您還需要猶豫嗎?

        誠信責任創新

        咨詢人 宣佳博老師

        咨詢電話 021-51087308*8301

        E-mail

        TEL (021)- 51087308

        FAX (021)- 50277166

        第7篇:集成電路設計過程范文

        【關鍵詞】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施工技術、驗收措施

        一、市政道路排水系統設計注意要點

        1.排水管徑給排水量的確定

        保證城市運轉的積水量的確定包含著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第一,生活用水的確定:生活用水主要是包括居民日常生活的用水以及一些公共建筑的用水量,綜合用水量的確定可以根據居民綜合生活用水定額以及最高日時變化系數綜合分析確定。第二,工業用水及其工廠工作人員的用水:工業的生產用水可以根據實際的生產工藝要求來定,而生產工人的理論用水量可以根據車間的工作性質來定。第三,城市綠化用水:此部分的用水量可以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及其路面綠化面積來確定。第四,消防用水:消防用水及其延續時間可以根據現行的有關規定作出具體的判斷。

        2.排水量的確定

        排水量的確定主要是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其一為污水的設計總流量,其二為雨水的設計流量。污水的設計總流量又包括生活污水的設計流量、工業企業的工業廢水量和工業企業的內生活污水量,這些用水量的確定可以根據國家頒布的《室外給水設計規范》及其總變化系數來確定設計用水量,并且和國家現行用水量的相關規定做一個相適應的協調。雨水的流量設計量應根據實際情況而定,比如說地形坡度、匯水面積的大小等等,地線相對于比較平坦的地方,匯水面積的確定就可以按照就近排入附近雨水管道的原則進行劃分,而在地形坡度比較陡的地方,匯水面積的確定應該根據地面雨水徑流的水流方向進行劃分。

        3.給排水水管的確定

        現在市場上比較多見的給排水管材主要有焊接鋼管、給水鑄鐵管、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管、復合管、塑料管等等。而對于排水管的選擇一般都是不采用金屬管,只有在排水管道需要承受比較大的壓力或者對滲漏規定比較嚴格的地方才會采用金屬排水管。

        二、市政道路排水系統施工環節技術要點

        1.進行施工準備,排除施工障礙、保證三通外

        開工前首先必須了解圖紙、熟悉圖紙,以免施工過程中忙中出錯。會同建設方、設計方、監理方和施工方進行四方圖紙會審及交底。結合圖紙深入施工現場了解本工程的基本全貌,如管線總長度、管線走向、管材直徑、檢查井數量等。依照圖紙確定的樁號走向水準測量復測一遍,避免出錯,因為圖紙設計前所提供地形資料存在時間差的問題,有可能因時間的變化而發生地形變化,從而影響到工程預算造價問題。要結合管線走向及施工開挖工作面和堆土堆料所占場地與地形地貌、地物、交通問題等。任何防礙施工的因素都要筆錄,呈請有關單位或部門協助排除。另外,管線有時與城市道路交叉等,這些都是絲毫不可忽視的障礙因素,開工前就應會同有關單位研究解決。

        2.雨水口位置應與檢查井的位置協調

        平面交叉口位置,應根據交叉口的豎向設計和實際地形,在適當位置布設雨水口截流;在大型平面交叉口處,雨水口可以適當串聯,并應加大出水口連接管的管徑,以增強排水能力;在汽車停靠站處 ,應對雨水口做適當調整,根據路面縱坡及橫坡情況,判斷水流方向。在下游布設雨水井口。

        3.為了對管網系統做定期檢查和清理疏通,必須設置檢查井

        因為檢查井有著連接管道和雨水井的作用。所以檢查井一般設在管道容易沉積污物的地方及經常 需要檢查的地方,相鄰檢查井必須成一直線。另外,在彎道處,應適當加強檢查井的設計。砌檢查井挖溝槽時即可將檢查井中心樁,依井基圓圈相應尺寸挖好井基,經測高程正確無誤后連同條基同時澆筑制作完成,經保養達到一定強度后即可下管,預留井筒位置即可介入砌檢查井的工序中。特別要注意不同管徑的管底高程與井底高程的連接最容易出錯。管材放穩調直管線管口,高程正確即可砌井,要注意砂漿飽滿,流糟通順,井壁尺寸符合要求,磚縫沙漿飽滿。特別注意管底高程、井底高程、井蓋高程的正確無誤,使之完全符合圖紙設計要求。經通水查驗不得有積水漏水倒流水現象。

        4.做好施工管溝的回填及壓實。

        管溝回填管頂50cm內回填又稱腹腔回填,按設計要求該處回填過篩,不得填入大于100mm的石塊或磚塊等雜物。回填時溝內不得有積水,不得使用腐植土、垃圾土和淤泥等。為此要求在施工時必須認真地對照設計要求。進行壓實時先從路邊開始,逐漸移向中央,路邊要加重碾壓,防治壓實度不夠。對壓路機無法壓實的死角、邊緣、接頭等應采用小型震動壓路機等設備進行壓實,壓實完成約半個月的時間方可允許車輛通行在城市道路排水施工中,如條件合適的話可以考慮啟用一些排水新措施,比如人行道路基的夯實程度會影響到滲水效果,導致積水匯集到主干道,增大排水負擔,但不夯實又會影響道路牢度,可以考慮在路面磚的下面鋪設井字型水泥框或者在鋪設路面地磚的時候,在磚與磚之間留有一定間距,從而達到良好的滲水效果。此外在城區利用屋頂、草坪、庭院、馬路等收集雨水雨水管道設計、用地規劃上充分考慮雨水滲透,合理充分地涵養地下水源。建筑要精心設計,使硬化面積和建筑物上的雨水能夠儲存下來,用于生活清潔和綠化。

        三、加強市政排水竣工驗收階段措施

        1.管道閉水試驗管道回填土前應采用閉水法進行嚴密性試驗。

        2.閉水試驗前的檢查工作。檢查管道及檢查井外觀質量合格;管道未還土且溝槽內無積水;全部預留孔洞均封堵且不漏水;管道兩端堵板承載力經核算并大于水壓力的合力;除預留進出水管外,其余封堵堅固不漏水。

        3.閉水試驗的方法。排水管道作閉水試驗,宜從上游往下游分段進行,上游段試驗完畢,可往下游段倒水,以節約用水。試驗管段應按井距分隔,帶井試驗,每3個井段由監理工程師任指定一段進行。試驗段上游設計水頭不超過管頂內壁時,試驗水頭從試驗段上游管頂內壁2m計。試驗段上游設計水頭超過管頂內壁時,試驗水頭以試驗段上游設計水頭加2m計。當計算出的試驗水頭超過上游檢查井井口時,試驗水頭以上游檢查井井口高度為準。滿水浸泡時間不小于24h,當試驗水頭達到規定水頭時開始計時,觀測管道滲水量,直至觀測結束時, 應不斷地向試驗管段內補水, 保持試驗水頭恒定。滲水量的觀測時間不得小于

        30min;實測滲水量應小于排水管道閉水試驗允許滲水量。

        【參考文獻】

        [1]張步云.頂管施工技術在市政管網中應用的實踐探索[j].華章.2011年(16)

        [2]馬杰、于嬌.城市道路排水、儲水一體化設計分析[j].交通科技與經濟.2012年(01)

        [3]劉斌.市政道路排水系統功能與施工初探[j].科技探索.2008年(4)

        第8篇:集成電路設計過程范文

        【關鍵詞】數字集成電路;設計方法;同步數字系統

        【中圖分類號】TN40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222(2016)04-0197-02

        數字電路設計是一個正在不斷發展著的學科,針對其設計方法一般包括了兩種:①同步設計;②異步設計。從目前市場上的產品來看,大多數的數字電路都是采用同步設計的設計方法,究其原因,同步設計主要元器件是觸發器,該技術較為成熟。但是隨著人們需求的不斷變化,異步設計也已經開始慢慢走近人們的視野之中。本文將首先對數字電路的設計流程進行簡單的論述。

        1數字電路流程設計

        伴隨著熟悉電路的發展,慢慢的,它已經有了較為完整的體系,主要包括了系統架構、RTL設計、綜合優化、布局布線、版圖設計等幾個方面。下面依次對這幾個方面進行介紹。系統架構是整個設計最基礎的環節,同時也是十分重要的環節,因為只要有了一個好的系統構架那么設計起來就會十分的方便。在這個環節中需要對模塊進行劃分,同時也需要對接口進行定義等。下一個環節便是RTL設計。這一環節是核心環節因為在這一階段需要用相應的語言來將電路描述出來。綜合優化就是將RTL轉化為相應的硬件電路。這個環節中往往是和工藝廠商進行合作,從而搭建出合適的電路。數字電路的布局布線與模擬電路相比要簡單許多,因為很對芯片制造后,生產者就會給出基準單元庫。然后利用EDA軟件,根據這些相應的限制自動布局布線。最后一個環節也就是版圖設計環節。就是在布局布線設計完成之后,結合基準單元生成具體版圖,然后通過驗證后,教給工廠代加工制造芯片。

        2同步數字系統設計

        在文章開始,筆者就提到同步設計法受到眾多設計人員的青睞。下面本文就將嚴格按照上文中提到過的幾種設計階段對同步設計法進行詳細的介紹:

        2.1同步電路的優越性

        之所以被稱之為同步系統就是因為觸發器的狀態是有統一始終控制的。各個存儲狀態的改變都是在時鐘的控制之下完成的。所以同步系統具有著多種好處。①同步電路保證各個存儲單元都有著相同的初始態,并且只有在時鐘沿到來之時,存儲單元的狀態才會發生轉變,這樣很大程度上就使得電路較為穩定,能夠避免溫度等對電路的影響。②能夠很容易實現流水線,對于提高芯片的效率等方面具有較大的好處。

        2.2觸發器

        觸發器是同步電路的基本單元,尤其指的是D觸發器。對于觸發器而言,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只有當時鐘沿到來的時候,觸發器才會將存儲狀態轉變,也就是將數據端的數據保存起來。當時鐘沿不到達時,觸發器不會采取動作,這樣就是同步電路較為穩定的原因之一。觸發器在組成時,可以采用MOS管進行搭建,也可以采用簡單的邏輯器件進行構建。

        2.3RTL級描述

        由于數字電路需要具備的功能越來越多同時規模也變的越來越大,那么系統這一理念也變得越來越強大。使用Ver-ilogHDL可以對系統進行行為級以及RTL級描述。行為級描述就是為了確認系統是否可行、可靠,同時也會檢查算法是否正確。在進行RTL級設計的時候需要注意到描述的可綜合性以及測試驗證功能的完備性。描述的可綜合性詳細來說就是設計人員大多使用mod-elsim進行編譯仿真。這款軟件雖然簡單實用,但同時也具備著不容忽視的弱點,就是VerilogHDL的容錯性較強,不能區分出行為級描述以及RTL級描述。這就意味著設計人員的設計最終可能無法被綜合成硬件電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設計人員就需要多多關注指令都能夠被綜合成什么樣的電路,同時關注哪些指令不可被綜合。RTL級描述中,功能需要是完備的。這就比可綜合性困難的多。因為到目前為止并沒有能保證功能完備性的驗證體系。為了避免這個問題的出現。設計人員需要從以下的方面入手:①對于系統級規劃中模塊盡量按照其功能進行劃分,這樣就能夠在進行RTL級描述時嚴格按照規劃設計。②保持良好的編程習慣。③成立專人的測試部門,這樣既有測試人員又有著設計人員。在測試人員的把關之下,很多的問題以及漏洞就會被發現。

        2.4利用DesignCompiler綜合優化

        DC綜合這一過程是數字電子線路設計的前端。在這個綜合設計的過程中那個,DC需要進最大的努力進行優化,但是這之后可能依然有一些違例路徑的存在。這時候就需要人工返回RTL級,進行修改然后再綜合,不斷的循環。

        2.5利用SOCEncounter布局布線

        同步數字設計的后端就涵蓋了布局布線、時序驗證、后仿等多個環節。對比模擬電路,數字電路布局布線較為簡單尤其再利用一些軟件之后能夠大大的減輕人們的壓力、提高工作效率,節省時間。

        3小結

        本文對于數字電路設計方法之中的同步設計法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同時對于在設計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案都進行了論述,希望對于今后設計人員對數字電路的設計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孔德立.數字集成電路設計方法的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2.

        [2]陳明亮.數字集成電路自動測試硬件技術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0.

        第9篇:集成電路設計過程范文

        關鍵詞:EDA;SoC;教學特色

        作者簡介:侯寧(1982-),男,河南鎮平人,河南城建學院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講師;趙張飛(1984-),男,安徽滁州人,河南城建學院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助教。(河南 平頂山 467000)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4)08-0088-02

        集成電路工藝的不斷進步,使得整個嵌入式系統可以集成到單顆芯片中,稱為系統芯片(System-on-a-chip,SoC)。SoC是在專用ASIC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不再是功能單一的單元電路,而是一種面向某種應用的嵌入式系統。[1,2]與由分立器件構成的板級系統相比,SoC在成本、體積、速度、集成度、功能多樣性等方面均具有極大優勢,是各種自動化設備、汽車電子、家電、消費類電子領域的核心部件。

        由于我國在集成電路設計領域起步較晚,雖然歷經十余年的奮起直追,但與國外的差距反而有逐步拉大的趨勢。2012年,國內芯片進口總量2197.17億個,總額約1650億美元,已經超過石油進口總額的1200億美元。SoC芯片的進口量更是在芯片進口總量中占有極大比重,因此,培養合格的集成電路設計人才是高校面臨的一項極其迫切的任務。

        一、EDA技術教學面臨的挑戰

        SoC系統設計包含硬件設計和嵌入式軟件設計兩個方面,需要微機原理、數字電路設計、模擬/射頻電路設計、嵌入式軟件等多學科的知識與技能。同時,由于SoC系統需要軟硬件協同實現系統功能,因此設計者必須在定義SoC功能規范時,確定SoC系統的軟硬件劃分。隨后,按照軟件工程方法學設計嵌入式軟件,按照VLSI集成電路設計方法學設計硬件。在設計過程中也需要結合軟硬件協同設計的思想,加快SoC系統的設計進度。[3,4]

        現階段,我國高校中電子類及通訊類專業均開設有導論性質的SoC系統課程,但是理論性太強,學生缺乏對SoC系統的直觀認識并且出現重嵌入式軟件,輕體系結構及硬件設計的問題。學生對系統總線、知識產權核(intellectual Property,IP)、軟硬件劃分、軟硬件協同設計等概念不甚了解。

        EDA技術是通訊工程、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及相關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也是唯一一門講述現代數字電路設計方法及流程的課程。[5]當前EDA技術實驗面臨內容單一,實驗項目常以驗證型實驗為主,學生的設計難以突破實驗箱的限制。[6]此外,在該課程教學之前,學生通過微機原理、單片機原理等課程的學習,已經對嵌入式系統的體系結構、指令集等概念建立起整體認識,但是由于面對的仍然是8051、8259等分立器件,學生還沒有建立系統的概念,特別是軟硬件協同設計的思想。因此,EDA技術教學中,在學生掌握了基本組合電路、時序電路設計方法后,利用一個真實的SoC系統平臺進行實踐教學,可以使學生進一步理解SoC系統,通過SoC系統實驗使學生初步建立起軟硬件協同設計思想。

        二、SoC系統平臺介紹

        為了滿足EDA設計課程教學中SoC系統實驗的需要,筆者開發了一款嵌入式SoC系統平臺,如圖1所示。

        嵌入式SoC系統平臺包括一款兼容ARM指令集[7]的處理核。AHB總線掛接內部存儲器,默認從設備,中斷控制器。處理核通過APB總線橋訪問常用的慢速外設,包括通用IO、定時器、SPI接口、I2C接口以及UART接口。

        嵌入式SoC系統平臺結構簡單,參數化設計,外設豐富,除了滿足SoC系統實驗要求外,還可以做為EDA課程設計的基礎平臺開展一些開放性實驗。

        筆者開設的SoC系統實驗課沒有采用Altera公司的SOPC實驗環境。[8,9]筆者認為對于初步接觸SoC系統的學生而言,該平臺涉及的自動化工具過多,容易將學生學習的注意力轉移到工具的使用上,而忽略了對SoC系統本身的學習。

        三、SoC系統實驗介紹

        已經開設的SoC系統實驗包括系統總線實驗、通用總線接口(General Purpose Input Output,GPIO)設計實驗和開放性實驗三部分。通過這部分內容的學習,要求學生掌握系統總線、IP核的概念,初步建立軟硬件協同設計思想并理解軟硬件資源開銷。

        1.系統總線實驗

        微機原理和單片機課程通常以8051作為授課對象。8051的外部總線是一種板級三態總線,要求地址和數據總線復用,完全不同于強調流水操作的現代系統總線。AMBA總線是ARM公司定義的一種系統總線規范,用于ARM處理核與外設IP間的數據通訊,是一種典型的現代系統總線。①由于ARM處理核超高的市場占有率,AMBA總線標準應用廣泛。

        AMBA總線規范內容較多,實驗僅涉及AHB-LITE總線和APB總線的基本操作。

        圖2所示為一個典型的AHB-LITE總線系統,實驗要求學生自己定義各個外設的總線地址區間,設計出總線的譯碼器模塊和多路選擇器模塊。

        APB總線橋連接AHB總線與APB總線,這部分內容作為開放實驗的一部分,供學有余力的同學學習。實驗中僅要求學生掌握APB總線的基本讀寫時序。

        通過系統總線實驗,使學生理解現代系統總線的設計思路,理解板級總線與片內系統總線的區別。

        2.GPIO設計實驗

        GPIO是SoC系統最基本的外設IP,可以用作各類總線擴展接口,還可以提供額外的控制監視功能。本實驗要求學生需要依據設計規范,設計出一款基于APB總線接口的GPIO外設IP,特別要求GPIO支持硬件“讀―改―寫”操作。通過該實驗使學生理解IP核的設計重點,重點建立軟硬件劃分的設計思想,理解軟硬件資源開銷。

        圖3所示為實驗技術規范定義的GPIO框圖,主要包括數據模塊和中斷模塊。GPIO規范要求設計具有如下特征:軟件配置輸入或者輸出;支持硬件“讀-改-寫”功能;可配置作為中斷源;可配置支持上升沿和下降沿中斷。

        在實際教學中,要求學生必須完成GPIO的數據模塊的設計。中斷模塊的設計可作為開放性實驗。在實驗中,要求學生用軟件實現“讀―改―寫”操作,與硬件的“讀―改―寫”操作比較,深刻理解嵌入式系統設計中的軟硬件開銷問題,對SoC系統的軟硬件劃分思想有初步的認識。

        3.開放性實驗

        SoC系統的內容豐富,由于EDA技術學時有限,筆者將一些課程教學無法涉及的內容放在EDA課程設計的開放性實驗環節。學生可以在利用SoC系統平臺開發外設IP,豐富平臺功能。

        開放性實驗提供的可選實驗包括:PWM電機控制實驗,要求學生根據規范要求設計PWM IP并控制電機運轉;UART通用串口實驗,要求學生根據規范設計UART IP并與PC 調試助手通訊;SPI FLASH編程實驗,要求學生根據規范設計SPI IP并完成SPI FLASH編程;I2C接口液晶控制實驗,要求學生根據規范設計I2C IP并控制液晶模塊;RTC實驗,要求學生根據規范設計RTC IP并編程支持實時時鐘;未來開放性實驗還將提供SD Card IP,USB IP,Ethernet IP等實驗。

        集成電路設計技術發展迅猛,SoC系統平臺的擴展和豐富需要教師不斷學習,以確保學生在校期間能接觸到最先進的集成電路設計知識,快速適應未來工作。

        四、 結束語

        針對當前本科教育階段SoC系統教學中重理論,輕實踐,重軟件,輕硬件設計的問題,筆者利用自己研發的SoC系統實驗平臺,積極探索EDA技術課程教學,加強實踐環節指導,提升學生對SoC系統的理解,使學生初步建立起軟硬件協同設計的思想。利用EDA課程設計的開放性實驗環節,指導學有余力的學生獨立設計一些簡單的外設IP,培養學生興趣,進一步增強學生就業競爭力。

        注釋:

        ①參見的內容。

        參考文獻:

        [1]郭煒, 郭箏,謝憬.SoC設計方法與實現[M].電子工業出版社,

        2007.

        [2][美]羅文.復雜SoC設計[M]. 吳武臣, 侯立剛,譯.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

        [3]趙川,徐濤,孫曉光.高性能處理系統的軟硬件協同設計研究[J].計算機工程與科學,2009,31(1):20-23.

        [4]于海,姚啟桂,虞躍,等.基于SoPC的狀態監測裝置的嵌入式軟硬件協同設計[J].現代電子技術,2012,(22):1-4.

        [5]周莉莉,周淑閣.EDA課程教學方法的研究與實踐[J].實驗室科學,2008,(5):55-57.

        [6]翟文正,管功湖.將EDA 技術引入計算機組成與結構實驗教學的研究[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8,(12):12-14.

        [7]周立功.ARM嵌入式系統基礎教程[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8.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日本深夜福利在线观看不卡高清 |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人守人婷 | 香蕉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亚洲 | 色场视频在线观看88 | 亚洲国产91一区二区 | 日韩噜噜噜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