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生物醫藥行業調研報告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河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對策
中圖分類號:F2
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1.007
1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現狀
以建設中原經濟區為契機,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我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穩增長、調結構,適應經濟新常態的重要途徑。近幾年來,在政府大力支持下,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產業基礎和技術積累,形成了一定規模的特色產業聚集。但也應看到,阻礙其進一步發展的瓶頸和制約因素也逐步顯現。2015年高技術產業實現增加值同比增長20.0%,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4%個百分點,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達到8.8%。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201.9%,信息產業產值增長51.0%。2015年以來,我省繼續推動對外開放,增大投資空間,提高產業轉移吸引能力,優化產業結構和推動產業集聚的形成,全年我省產業集聚區高成長性制造業增長10.2%,已經成為拉動我省產業結構調整的新動力。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試驗區2015年前三季度生產總值增長2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9.4%,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0.5%,遠高于我省平均水平。從整體上看,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初具成效,產值穩步提高,增速加快,產業技術水平實現一定突破,產業聚集效果顯現。
2目前面臨的問題和制約因素
首先,產業發展目前仍處在初級階段,規模小,競爭力弱,難以形成帶動增長作用。以生物醫藥為例,產業規模僅僅是廣東省同業產值的7%,江蘇省的8%。今年以來,受藥品價格市場化影響,以低端藥品為主的我省醫藥行業產值增幅和盈利增幅具有所下滑。其次,持續創新能力仍然較低,科技人才缺乏。戰略性新興產業報保持持續創新能力,就需要有長期穩定的研發投入和創新人才,而我省相關創新企業在吸引人才,尤其是高水平的科技領軍人才和團隊,仍然面臨困難。再次,審批流程繁復且不統一,市場機制不完善。一種新型藥品要進入市場,要在各省逐次申請申報審批,耗時長,極大影響新產品上市的時效性,且部分地方仍然存在著嚴重的地方保護主義,這對創新企業的持續發展造成了很大的困難。部分醫藥用原料也需要行政審批和許可,導致資源無法按照市場機制進行有效配置,影響和制約了企業的發展。最后,融資渠道不暢。主要存在投融資渠道狹窄、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種類過少,不能有效滿足科技型企業的需要,缺乏有效的融資機制和制度安排。對于投資門檻和技術水平均較高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還應強調一個好的投融資政策環境的重要性。政府扶持基金的入駐需要與金融機構的大力支持相配合,形成合力;此外,還需要完善的投融資中介,在構建企業征信和擔保方面提供支持。
3前景與對策
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實現未來經濟持續增長的先導產業,對國民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轉換具有決定性的促進作用,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引導科技進步的能力,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落實質量優先的新常態發展理念具有重大的實踐意義。
根據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規律,部分產業前期投入大、技術含量高、資金密集、技術密集、產業鏈密集等特征非常突出,進入門檻較高。一般企業難以進入,即使進入后,也很難與國外先進企業在同一起跑線上進行競爭。此外,當前全國各省市對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熱情高漲,產業重構、產能過剩等現象已經凸顯。以多晶硅為例,它作為清潔能源、太陽能光伏產業的重要原材料而備受市場青睞,利潤較高,進入門檻也較低,使得部分企業不顧環境污染,高能運轉,超額排放。如果不加以規劃和引導,不僅錯失了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掘出經濟增長的新引擎的機遇,還有可能造成資源浪費,與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初衷背道而馳。因而本文從以下幾個角度提出進一步促進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建議和對策。
3.1加強政府的規劃引導
在現有產業政策下,繼續順應經濟發展規律、市場規律,利用政府的“有形之手”,綜合利用各種財政手段推動產業升級和合理布局。
(1)資金的投入上,繼續創設多元化、多渠道的財政支持體系。綜合運用貸款貼息、風險投資、償還性資助等多種投入方式,引導社會資金流向。此外,還要根據現階段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情況,及時靈活調整引導、投入方向,促使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合理、健康發展。
(2)持續完善風險投資體系建設,鼓勵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市融資。通過建立風險基金,以參股、融資擔保、投資跟進、風險補償等機制來吸引社會資金投入戰略性新興產業。
(3)持續推進市場推廣。對于評估認可的科技成果,提供用地、貼息、稅收、市場推廣等一系列支持。進一步完善政府采購制度。
3.2培育龍頭標桿企業
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是掌握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持續創新的能力,而不是低水平的盲目擴張。一個地區某個產業的絕對競爭力往往是依靠地區內少數大型龍頭企業支撐起來的。龍頭企業產出大,原材料需求多、對交通運輸的依賴較大,這就直接刺激龍頭企業對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同時,龍頭企業用于供應鏈建設,行業規范的確立以及市場體系完善方面的私人投資也可使其他成員企業節省本該用于該方面的投資并降低交易成本。通過龍頭企業帶動整個產業鏈企業的發展,從而形成產業集群效應,是快速培育具有競爭力新興產業的有效途徑。
扶持龍頭企業,關鍵在于為企業掃清資金、制度、環境的障礙,為企業的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公平的、公正的環境。產業的優化和企業做強做大,則仍在于市場驅動。
3.3加強服務平臺建設
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要積極突破傳統發展模式和思維界限,加強制度和政策創新,通過體制、政策和市場的綜合設計,建立適應戰略性新興產業良性發展的運行機制,搭建服務平臺,繼續完善服務體系。
(1)構建人才引進平臺。構建人才優先發展的戰略布局,明確高端引領、整體開發人才隊伍建設思。
(2)加快建設創新基礎設施,搭建新興產業公共服務平臺,重點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的空間載體,加強創新園區建設。
(3)強化產業標準化和認證體系等基礎的完善。
(4)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推動科技成果轉化。
參考文獻
[1]戰略性新興產業調研報告―河南戰略性新興產業―崛起在中原[J].中國風險投資,2011:57-61.
[2]劉向耘.金融政策力推高新技術產業[J].華東科技,2008,(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