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天地人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這間病房在老叔住院的當天就被滿天包了下來,病房里的三張床位,只有老叔一個病人,躺在中間的那張床上。
滿地緊溜地放下手中的飯盒,挺身從靠近窗臺邊的那張床上彈下來,落地時嘭的一聲,竟把老叔嚇了一跳。
老叔的頭動了一下,臉仍舊沖著頂棚,眼珠子卻滾了過來,撞到了眼角上咚的一下停住了,用白眼珠盯著滿地。
滿地頗不好意思地抬手撓了撓他過早謝了頂的頭發,俯下腰來對老叔說,沒嚇著你吧?問完,他沒等老叔回答,便把手貼著枕頭伸進老叔的脖子下邊,嘴里喊著:“預備,起。”老叔被輕飄地掀了起來,老叔的眼睛也跟著正當過來了。
滿天也從另一側跟著放下手中的飯盒,下地,上前,兩手掐住老叔的膝蓋處,往懷里一帶,老叔的身體被擰動了90度,便和滿天面對面了。滿天把老叔的雙腿落下,貓腰,拿起老叔的右臂放在自己的右肩上,左手繞在老叔的腰際,口中招呼著:“來,預備,起。”這時滿地在老叔的身后一摳老叔的屁股,老叔被戳在了地上。
滿地繞過床頭,到了滿天的這邊。他在老叔的面前蹲下,把老叔的秋褲扒到了膝蓋處,順手從床底下拿出一個痰盂來,遞到了滿天的右手上。滿天把痰盂貼在老叔的兩腿之間,滿地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老叔那東西上面稀松的外皮,拎起來搭在痰盂的邊上。
滿地接著蹲下去,從床底下拖出一個早就盛滿水的另一個痰盂,用腳把放在床下的一個鐵盆勾了出來,開始往臉盆里滴滴嗒嗒地倒水。
隨著稀稀拉拉的水聲刺激老叔的耳鼓,焦黃的液體從老叔體內稀稀拉拉地擠到了滿天手中的痰盂里。
在滿地手中痰盂里的水將盡之前,老叔激靈了一下。滿地問:完事了?滿天說:完事了。
滿地放下手中的倒水的痰盂,把哥手中接尿的痰盂也接過來放到老叔的床下。哥倆一起架著老叔的雙臂把他拎起來,讓他坐到床沿上。滿天又掐起老叔的雙腿,抬起,擰回90度。滿地繞到床的那邊,把胳膊搭在老叔的脖子后,倆人按著老叔的肩,老叔又被擺放在原來的位置上。
哥,你吃吧,我去倒。滿地說完,拎起床下盛尿的那個痰盂出去了。
滿天沒急著吃飯,他把鐵盆里的水又折回到盛水的那個痰盂中,放回到老叔的床下。再從自己的床下扯出一個紅塑料盆,盆里面有水,他洗了洗手。
滿地拎著空痰盂回來,又放回到老叔的床下,也在那個紅塑料盆里洗了把手。
滿地在轉身找毛巾的時候,他看見滿天喝過的那個大茶缸子里還剩一小底啤酒,就端起來一口喝了。
滿天瞅著滿地擠了擠眼,他對滿地說,這些天你的量還真漸長啊,兩瓶子沒好干啥唄?是不是還想喝,那我去再弄點。說完,拿起那個大茶缸子出去了。
幾分鐘后,滿天端著大茶缸子回來了。他沒撂下,直接就遞給了滿地,他說,就著涼快,快喝吧。
滿地接過來,沖著滿天舉了舉,示意他還要不要再來點,滿天搖了搖頭。
滿地一口氣喝了半缸子,他停下來,打了個飽呵,又沖著滿天舉了舉。
老叔看著了,老叔又叫了起來,我也要喝涼水,我也要喝涼水。
滿天剛端起飯盒扒拉了兩口,聽到老叔的喊聲,他倏地轉過身去,給老叔一個后背。
滿地趕緊把手里的茶缸子放在床頭柜上,他對老叔說,大夫不讓你喝涼水的,你要是渴了,這有涼開水,你喝嗎?
老叔眨巴了幾下眼睛,算是同意了。
滿地從床頭柜上拿起一根細塑料管,把一頭放在老叔的嘴里,另一頭插在床頭柜上的水杯中,一只手按著,另一只手端起大茶缸子咕咚咕咚地喝著,老叔也在稀稀溜溜地吮著。
滿天對滿地小聲說,少給他點,喝多了一會又該尿了。
滿地就把按著塑料管的手往上抬了抬,吱的一聲,老叔喝的最后一口是空氣。
等滿天滿地哥倆吃完了飯,老叔早睡著了。哥倆站在病房外的走廊上抽煙。滿地對滿天說,哥,咱這樣一頓四五瓶子地喝,這到時候咋跟滿仁交帳啊?
滿天瞅著滿地很得意地笑著。他對滿地說,這你甭管,我都弄好了,老叔一針藥錢就能夠咱倆喝好幾天的,怕啥。
滿天大大地吸了一口煙,把手中的煙屁股從窗口彈向樓外,又從煙盒里抽出一棵來,橫在鼻子下面,來回地拉動了幾下,嗅夠了,才叼在嘴上,舉起手里的“七匹狼”搖了搖,他對滿地說,還有這煙,你沒煙就上醫院的小賣部去拿,讓他們記在我的賬上,到時候我跟他們算。
滿地拿出打火機,上前給滿天把煙點著后,滿地說,哥,成嗎?滿仁走時可是說了,不論買什么都得開票,沒票的就得自己掏腰包。
滿天說,沒事,有票。
滿地說,滿仁只告訴咱們吃飯在醫院食堂賒賬,他回來算,可沒說管著咱們抽煙喝酒,這煙酒的票他能給報嗎?
滿天瞪著滿地,有些不耐煩了,他說,我讓你拿你就拿得了,別的事就甭跟著瞎操心了。煙酒的票他不報,藥費的票他還不報嗎?真是死心眼。
滿地看大哥有些要急眼,只好順從地點了點頭。
滿天和滿地是被滿仁雇來伺候他爹的。十八天前滿仁跟他們倆講好了,每人每月五百元工錢,吃飯由他負責,每頓倆人不得超過八元,直到他爹好了為止。
滿仁走后,滿天在老叔睡著后忿忿地說,什么直到好為止,是直到死為止吧。
滿地聽了,說,哥你別這么說,老叔咋說也是咱親叔,別說滿仁還給咱們工錢,就是不給,他沒工夫,讓咱們幫他看幾天,還不應該嗎?
滿天睨了滿地一眼,輕輕地哼了一聲,說,什么親叔,啊屁,他們爺們都是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的手。這你還不知道?就說當年老叔在工業局當局長那會,我去求他找個工作,多大個事,不就是他一句話嗎,他推三推四地到底沒給我辦。沒辦法咱爸才提前退休讓我接的班。現在不也是嗎?滿仁在市里地稅局當一把,按說咱這輩兒人就咱們哥仨,他有尿,他應該管咱們吧,他不是也大瞪著兩個眼看著咱倆下崗嗎?我跟你說滿地,你是不是覺著滿仁給咱那兩個B錢你挺知足的,就是咱倆伺候他爹一年的工錢,也沒他收一個紅包多。你覺著是他滿仁在照顧咱們,啊屁,這是咱們在成全他,要不信讓他把老叔接到市里照量照量,不用別的,不出三天,就滿仁那媳婦,不把老叔掄打死才怪呢。你還記得老嬸是咋死的吧?老嬸不也是這病嗎,滿仁接到了市里,晚上他睡著了,老嬸從床上都轱轆到地下去了。他們才不像咱哥倆這樣,你半宿我半宿地大眼瞪小眼地守著呢。
滿地聽滿天說話,一直點著頭。滿地聽人說話時點頭的習慣打小就有,即使罵他的時候,他也點頭。
滿地點完頭后問滿天:哥,照你說,老叔這病是沒好了?
滿天很有把握地回答:好個屁,你沒聽人說嗎?這叫富貴病,是吃好的才撐壞的,這就是給醫院拉贊助的病。就這病,像咱這道號的,想得都得不上,得上的都是有錢有勢的主,治還治不好,不治吧,還不好看。等多暫錢造沒了,罪受足了,人也就完蛋了。照我看,老叔鉚足勁也就挺個個月期程的。
滿地聽后竟憂心忡忡地說,看來咱們又快下崗了。
滿天滿不在乎地從床頭柜上抓起一串葡萄,邊吃邊說,下就下唄,反正又不是沒下過,老叔是死活咱都得下崗,依我看,這活還不如跟建筑隊去干省心呢。
事還真打滿天的話一來,就在老叔住進醫院的第三十三天早上七點半,正好醫院大夫交接班的時候,老叔也交班了。
老叔走的時候顯得很匆忙,連一句話也沒顧得交待,靈魂就像一只放飛風箏,一下子就把心電圖里的那條線抻直了。
九點十分,滿仁從那輛黑轎車里走下來的時候,他爹已經搬出了病房,到后院的那間看起來很太平的屋子里休息去了。
滿天看滿仁下車后,他悄悄地囑咐身邊的滿地,你別多嘴,我跟他說,一會我刺激刺激他,讓他難受難受。
滿地點頭。
滿仁進了太平間就撲到他爹身上哭起來,滿仁媳婦也撲到滿仁的背上跟著哭。
隨著滿仁同來的還有六輛轎車,從車上下來一群男男女女,跟在滿仁的后面。
這些人,有的在用手絹擦眼睛,有的在用手背擦眼睛,有的在用眼鏡布擦眼鏡。
三五分鐘后,有人上前拽開了滿仁的媳婦,接著便拽滿仁,拽了兩三次,總算把滿仁拖了出來。
滿仁出來,跟滿仁來的那些人都過來和滿仁握手,說局長節哀。
滿天也過來和滿仁握手。這是滿天第一次和滿仁握手,以前他們兄弟見面只是打個招呼,并沒有握手的習慣。
滿天握著滿仁的手,左手拍了拍滿仁的肩,他說,兄弟,你爸也沒遭啥罪,你就別太傷心了,一大堆子事都等著你辦呢。說完,把手抽出來,在眼睛上揉了揉。
那伙擦完眼睛或眼鏡的人也都圍過來,在滿仁的身后圍成一道雨過天晴的彩虹。
滿仁問滿天,我爸臨終前都說了些啥?
滿天說,其實也沒說啥,他只是叫著你的名字,來回地用眼睛找你,沒找到你就……
滿天似乎說不下去了,不住地用手背去揉鼻子。
滿仁聽了滿天的話,一下子蹲到了地上,兩手抱著腦袋,又哭了起來。
這次比剛才更傷心。
滿天在滿仁的身邊蹲下來,他對滿仁說,兄弟啊,其實咋天下午給你打電話時,老叔就快不行了。當時你說你正在市里開會,我就沒往深說,我尋思你開完會后咋地也能趕回來呢?昨晚老叔有一陣子挺明白的,老叔說他就是想見你一眼,見孩子一眼啊。我對老叔說你正在回來的路上,老叔聽了就不錯眼珠地盯著門口瞅啊,瞅啊,可等了半宿,你也沒回來,這是老叔惟一死不瞑目的事啊。
滿天還想往下說,他感覺身后有人捅他一下,他回頭見是剛才跟滿仁來的那伙人中的一個年輕的,那人正在瞪著他,眼神中還流露出一絲仇視。
滿天不說了。
滿仁在身后的那些人的解勸下也不哭了。
滿仁從媳婦手中接過一塊手絹,他擦了擦臉,招手叫走了一個人,一個戴眼鏡的胖子,二人去了墻的拐角處。
十幾分鐘后,那個胖子踱回來了。他把一同來的那些人叫到了一起,逐個地給他們交待了任務。那些領了任務的人,一個個齊唰唰地掏出了手機,四處找犄角旮旯打起了電話。
中午,滿仁要去南山賓館訂客房。在離開醫院的時候,他給了滿天五千塊錢,他讓去辦理一下醫院的各項結算。他讓滿地跟著去把病房里的東西收拾一下。
在去病房的路上,滿天對滿地說,看著了吧,滿仁這小子要發大財了。
滿地點頭。
滿天接著又說,看來咱哥倆孬種,就知道弄幾條煙,喝幾瓶酒,咋就沒尋思弄點錢呢?
滿地這回沒點頭,他直著脖子問:哥,現在咱該咋辦?
滿天說,還能咋辦,人都死了,藥條子也開不出來了。我去把病房里那些剩藥拿來,去醫院的小賣部再換幾條煙,你把那些他們看老叔時送來的凡是能吃的東西,都拿咱家去。
第二天早上,各式各樣的車輛像漲潮一樣涌到了早陽縣的南山賓館,在門前停了一大片。從車牌子上看,有早陽市的,還有早陽市所屬的早陽縣的,凌頭縣的,喀中縣的,設平縣的,票陰縣的,昌建縣的。
從車上下來的,男的西裝革履,女的西裝革履,就連司機也是西裝革履的。
滿仁戴上孝,滿仁的媳婦帶上孝,倆人站在賓館的門前,迎接著前來吊唁的來賓。
作為中國特大型能源企業,近年來兗礦集團以建設責任型、創新型、和諧型企業為目標,牢固樹立和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把先進文化建設作為企業發展的重要支撐,立足“責任”,打造“四位一體”集團文化,靠文化興企,靠文化強企,讓先進文化成為推動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
2010年1月7日,82歲的著名學者歐陽中石先生在了解兗礦集團天地人和“責任文化”的創建后,欣然題詞“忠信仁愛、天地人和”。中石先生認為,兗礦多年來在忠于黨和國家、誠信立企、奉獻社會,關愛員工、建設人本、和諧企業等方面成效卓著。兗礦責任文化內涵不僅具有鮮明的地域文化特色,而且充分體現了兗礦作為國有特大型企業主動肩負“報效國家、造福社會、關愛員工、促進和諧”的高尚情懷。
文化定位――天地人和的“責任文化”
兗礦集團始終認為,一個沒有文化創新力的企業,不可能具有市場競爭力和持久生命力。近年來,兗礦集團清醒地看到集團企業文化建設上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深刻認識到加強集團文化建設,打造核心競爭力,已經成為企業一項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
兗礦集團感到:“天地人和”是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的精髓,是兗礦集團的發展之道:“責任”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動力源泉,是國有企業的特有屬性,也是現代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通行證,作為能源企業,靠大自然的賦予,必須秉承自然之道,走綠色高效節能環保新型能源企業發展之路。以“責任文化”為統領推進集團文化整合,既有鮮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又有深厚的歷史文化淵源,既符合當今時展的潮流,又體現了企業的終極價值追求,與打造責任型、創新型、和諧型企業一脈相承、相得益彰。
文化路徑――集團文化的“五統一”
作為單位眾多、產業多元、跨行業、跨所有制的兗礦集團,在責任文化的推進實施過程中,注意把握集團文化建設的規律,以使命、愿景、企業精神、核心價值觀、視覺識別系統(VI)的“五統一”推進責任文化創建目標實現。
“奉獻光熱、創造價值”的企業使命。作為素有“光和熱的故鄉”之稱的大型能源企業,兗礦集團奉獻的是由煤炭延伸出的綠色清潔能源,創造的是支撐社會發展巨大物質和精神財富:奉獻光熱、潤澤民生,創造價值、回報社會,深刻詮釋了其生存發展的意義和價值。
“和諧兗礦、追求卓越”的企業愿景。這是因為和諧兗礦,體現了兗礦人追求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良性發展的價值訴求;追求卓越,是兗礦人堅韌執著、拼搏奉獻、勇于擔當、志存高遠精神的集中體現;“和諧兗礦、追求卓越”生動勾畫了兗礦未來發展的遠景目標。
“立責于心、公允至信”的核心價值觀。這是因為責任是誠信之基,是人類生存發展的動力之源泉,也是企業走向市場的通行證,立責于心則無愧天地,公允至信則成就偉業。“立責于心、公允至信”體現的是兗礦人責任擔當、客觀公正、履信踐行、一諾千金的核心價值追求,也是熔鑄于幾代兗礦人心靈深處的行為準則和道德操守。
“創新領先、合力致遠”的企業精神。這是因為創新是支撐企業發展的動力之源。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只有源源不斷地創新才能永葆生機與活力。“創新領先、合力致遠”是支撐兗礦30年發展的寶貴精神財富,也是支撐未來發展、打造百年基業的動力源泉。
推進視覺識別系統(VI)統一。以統一的標志、標識、標準字、標準色、輔助色、輔助圖形、專用字體、組合規范、應用要素等,強化兗礦集團獨特的企業形象和品牌形象。
根據“五統一”要求,兗礦集團確立了責任文化建設的目標任務,即力爭用3年左右的時間,建立起適應時展,符合企業發展戰略,遵循文化發展規律,體現員工根本利益,以天地人和的“責任文化”為統領,以安全文化、管理文化、廉潔文化、美德文化“3+6”模式為支撐,具有兗礦特色的“凹位一體”的企業文化。其具體任務是從2009年到2012年,重點打好理念整合、管理創新、行為規范、視覺識別“四大戰役”,形成價值理念、行為規范、精細管理、視覺識別“四大體系”,實現企業凝聚力、創新力、競爭力“三個明顯提高”。階段目標規劃為:2010年啟動實施集團文化建設,制定下發《深入推進集團文化建設的實施意見》,編制《集團文化手冊》和《企業視覺識別系統應用規范》,推進企業使命、愿景、精神、核心價值觀和視覺識別系統“五統一”。2011年深化集團文化建設,通過唱響企業歌曲、開展企業禮儀、征集企業小故事、開動媒體宣傳等活動載體和平臺,深入推進集團文化貫徹落實。抓好典型培育和推廣,建立企業文化運行、考核和測評機制,推動企業由傳統管理向文化管理轉變。到2012年基本完成從行業品牌、國家品牌到世界品牌的歷史性跨越,基本建成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文化品位高、國際化企業集團。通過卓有成效的集團文化建設,企業凝聚力進步增強,員工創造力得到充分發揮,企業核心競爭力明顯提高,實現企業文化與企業戰略協調一致,企業文化優勢與競爭優勢和諧統一。
文化落地――促進企業跨越發展
安全文化――“三為六預”。安全是煤炭企業永恒的主題。安全為天,突出一個“預”字。安全管理重在預防,本質安全必須超前預控,實現人、機、物、環的本質安全。為此,兗礦集團確立了以“以人為本、安全為天、預防為主”和“預教、預測、預想、預報、預警、預控”為主要內容的“三為六預”安全文化模式。兗礦集團建立了以井口、廣場、社區立體化的安全文化輻射陣地。另外,還建立了安全文化長廊,編印了《安全文化手冊》、《安全警句600條》,制作了具有安全文化內涵的排版、燈箱等,以“警示不忘、警鐘常鳴”為主題,開展安全警示教育,舉辦安全專題展覽、安全文化演出、安全知識競賽、安全教育征文等,持續營造了良好的安全行為環境條件和濃厚的人文氛圍,推動了本質安全型礦井建設。
管理文化――“三自六精”。管理為“責”,突出一個“精”字。兗礦集團確立了以“自覺、自動、自優”和“精心、精細、精確、精準、精益、精美”為主要內容的管理文化模式。管理重在目標明確、責任落實。近年來兗礦集團引入軍隊管理理念,借鑒軍隊管理模式,實行全員軍訓教育,努力打造一支鋼鐵隊伍。在企業內部推行經營機制市場化,按照經濟規律辦事,用市場的手段提升企業經營績效。同時,還開展“四大活動”,培育了市場意識,提高了勞動生產效率,增強了協同效應、應變能力,提升了企業經營績效。
廉潔文化――“三廉六端”。廉潔為“氣”,突出一個“端”字。兗礦集團確立形成了以“學廉、思廉、勤廉”和“端心、端身、端言、端行、端責、端權”為主要內容的“三廉六端”廉潔文化模式。兗礦集團確立的“清廉是和諧之本”、“威信來自勤廉”、“和諧源于正氣”等廉潔文化核心理念,通過媒體傳廉、讀書思廉、典型導廉、文藝唱廉、活動促廉,讓廣大黨員干部知榮明恥、規范言行,為深入推進廉潔文化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
美德文化――“三德六立”。美德為“魂”,突出一個“立”字。兗礦集團確立了以“重品德、樹公德、修職德”和“立仁、立義、立禮、立智、立信、立儉“為主要內容的美德文化模式,旨在引導干部職工以德為先、崇尚和美,重視個人品德、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的修煉,并將其貫穿到個人成長和企業發展的全過程。兗礦集團舉辦大型榮辱觀教育展覽,編輯出版《中華傳統美德警句名言》,與國家煤礦安監局聯合舉辦“尋找感動中國的礦工”活動,開展首屆道德模范評選,編印《文明新事匯編》,教育引導廣大職工群眾熱愛祖國,忠誠企業,以人為本,創業拼搏。在 “四位一體”企業文化框架指導下,集團所屬各單位積極開展實體文化建設,“三為六預”、“興隆鼎”、方圓文化、陽光預控等文化體系的構建,極大豐富了企業文化內涵。
在三字經中天地人被稱為是三才之道,《三字經》,是中國的傳統啟蒙教材。在中國古代經典當中,《三字經》是最淺顯易懂的讀本之一。《三字經》取材典范,包括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學、歷史、哲學、天文地理、人倫義理、忠孝節義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義,誠,敬,孝。”背誦《三字經》的同時,就了解了常識、傳統國學及歷史故事,以及故事內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在格式上,三字一句朗朗上口,因其文通俗、順口、易記等特點,使其與《百家姓》、《千字文》并稱為中國傳統蒙學三大讀物,合稱“三百千”。[1]《三字經》與《百家姓》、《千字文》并稱為三大國學啟蒙讀物。《三字經》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它短小精悍、瑯瑯上口,千百年來,家喻戶曉。其內容涵蓋了歷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說,所謂“熟讀《三字經》,可知千古事”。基于歷史原因,《三字經》難免含有一些精神糟粕、藝術瑕疵,但其獨特的思想價值和文化魅力仍然為世人所公認,被歷代中國人奉為經典并不斷流傳。
(來源:文章屋網 )
特色專業:音樂表演、視唱練耳教學、作曲(電子音樂)、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音樂表演鍵盤樂器(手風琴)演奏、音樂學(音樂教育方向電子琴演奏)等。
時光荏苒,白馬過隙,我從西安音樂學院(簡稱“西音”)畢業也有幾年了。還記得那片蔥郁蒼翠的樹木之間,依稀是一排排古樸的蘇式建筑,南邊樹木無邊,下面藏著寂靜幽深的興善寺,北邊樹林里有涓涓細流,而中間的法國梧桐亭亭如蓋,掩映著那條寬闊的主干道,仿佛來自歷史的廊橋,安詳而富有詩意,巨大的圓形街心花園春來花開滿枝,秋去落英繽紛,與校園門口南北兩側的竹林遙相呼應,偃仰嘯歌……
把青春安放在美麗的西音
記得南北樓是當時最高的建筑,兩樓之間的樹蔭里有一座紅柱綠瓦的木欄花亭。沿著花亭旁的青磚甬道,一泓池水鑲嵌在圖書館前,芙蓉自在地綻放著,常使人身臨荷塘月色之中,又仿佛漫步在蘇州園林之間,而一曲婉轉的琴聲或悠揚的歌聲會將你喚醒,笙歌在耳,人在西音……在這里,春天有隨風而落的櫻花和一夜春雨過后滿地的玉蘭花,夏天有飄落的槐花和火紅的石榴花,秋天可以去摘石榴,冬天還有傲骨的梅花。多年不見,我夢里的西音,你還好嗎?
當我再次置身于母校中時,青春的記憶被打開了閘門,如流水般奔涌而來。在這里,我曾嘗盡專業學習的酸甜苦辣,汗水與淚水都已成為美好的回憶。這里無疑是莘莘學子夢開始的地方,也是大家安放青春最好的港灣。
西安音樂學院已有六十多年的建校史,是我國九所獨立設置的音樂專業院校之一,也是西北地區唯一一所獨立建制的高等音樂學府。
從面向長安路的西安音樂學院東門步入校園,東西大路兩旁綠樹成蔭,還是多年前茂盛的樹木,樹枝已為這條路搭起了壯觀的樹冠長廊。人們漫步在綠蔭長廊中,涼爽宜人的感覺拂面而來,讓人頓覺心曠神怡。東西走廊左邊和興善寺隔離的界墻一改過去的老青磚模樣,現在的整面墻是有關音樂的浮雕畫,烘托著大西北音樂殿堂的神秘。長廊的右邊,在原來學生食堂的位置煥然一新拔地而起的建筑正迎接著年輕的學子們。遠方林立的高樓為這座古老的西部音樂殿堂注入了現代的氣息,給人一種充滿青春活力的視覺沖擊,而校園里的仿古建筑則彰顯著西安音樂學院悠久的歷史文化。當你看到建于上個世紀的磚混北教學樓的同時,也會看到這個世紀直插云霄的新式現代化教學樓,這座教學樓的崛起標志著西安音樂學院從此步入了新時代。
堅守十四年的樂祭軒轅帝
黃帝是中華民族的奠基者和開拓者,《史記》中記載:“黃帝崩,葬橋山。”自此,黃帝陵成為炎黃子孫尋根祭祖的圣地,黃帝文化更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標識和文化根脈。自漢代以來,中國歷代王朝多有公祭黃帝的傳統,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每年清明節,海內外中華兒女便不遠萬里紛紛奔赴陜西,云集橋山,共同祭拜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軒轅黃帝。
2003年至今,每逢春寒料峭、乍暖還寒之時,西安音樂學院師生共千余人次都會來參加清明公祭典禮,樂舞告祭先祖,師生們懷著滿腔熱情認真排演,砥礪品質,錘煉作風,增長才干。在莊重肅穆的祭祀音樂聲中,師生們身著古典盛裝,禮拜表演《干戚》《云祭》《翎子》等眾多樂舞,彰顯著“中華第一祭祀樂舞”的文化氣象,表達出血脈同根的天下炎黃子孫慎終追遠、敬奉祖靈的情懷,增強了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文化傳統的意識和責任。
十四年來,西音人在公祭活動中以良好的專業水準和精神風貌,贏得了全球華人的關注和贊譽,為社會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能夠高質量地參加每年的公祭樂舞表演,全體參演師生會犧牲一個多月的課余時間加班加點排練,最終以強大的陣容和精彩的表演表達西音人對中華始祖的無限崇敬。同時,公祭樂舞表演也較好地檢驗了學院課堂教學的出色成果。
吸天地之靈氣,汲日月之精華
西安音樂學院承載著十三朝古都的文化底蘊,吸納了古絲綢之路的氣脈養分,沁潤著大唐帝國的古樂遺韻,在一代又一代西音人的共同努力下,逐步形成具有時代特征和地域音樂文化特色的辦學理念和辦學模式,為陜西、西北乃至全國培養了一批又一批音樂專門人才。
目前,西安音樂學院有藝術學理論和音樂與舞蹈學兩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十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九個本科專業,設有音樂學、作曲、聲樂、管弦、民樂、音樂教育、鋼琴、舞蹈、電子音樂工程九個系和視唱練耳教研室、基礎部、附中、藝術學理論研究室等教學部門,附設的西北民族音樂研究中心是陜西(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學院開設了“樂府講壇”和“博雅論壇”兩個開放性學術交流平臺,建有兩個獨具特色的博物館――西北民族音樂文化展館和西安鼓樂學術館。與此同時,學院還有由師生組成的交響樂團、交響管樂團、民族管弦樂團、西安鼓樂藝術團、秦箏藝術團和合唱團等藝術實踐團體。
中國的一句成語,叫“怨天尤人”,很常用的。
以情緒強度的次序來說,應是“尤人怨天”。人們在日常生活里遇到不公平的倒霉事情,免不了要指責旁人,但若是遇到太大的災難,就不止于“尤人”而要“怨天”了。《詩經》中就屢見怨天之語,譬如“民今方殆,視天夢夢”――人民生計艱難,老天卻是一副昏沉不醒的樣子。關漢卿的名劇《竇娥冤》中,那位無辜被處死刑的孝婦痛號道:“地也,你不分好歹何為地?天也,你錯勘賢愚枉做天!”
在“怨天”的情緒中包含著一個潛在的前提:人世的公正和合理,在根本上應該是有保障的;換言之,人類是被一種超越的力量所關愛著的。在宗教文化中,這種偉大的力量顯身為人格化的神,它保證終極的眷顧和最后的公正。這一種信賴多少類于孩童對父母的感情。而在基督教中,我們確實看到上帝被描繪成父親的模樣,祈禱的語言往往像孩童對父親的訴求。
在古老的時代,恐怕沒有一位哲人像老子那樣冷峻而深刻地指明:“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芻狗”是草扎的狗,用于祭祀儀式,其意義類似于現在的花圈。當祭祀進行時,芻狗被鄭重其事地放置在鬼神的靈位前,而一旦儀式完畢,它就被隨便地扔到路旁,任由人豬狗羊去踐踏。天地間的萬物,莫不如此罷?各自以某種形式存在過,而后化為殘渣廢料。天地是自然的,自然的世界毫無感情,也就說不上仁愛之心。河里活著的魚蝦蟲豸,忽然水干了,多少萬生靈立即枯死。人類同樣受這規則的支配,并不特別為天意所愛,巨大的災禍降臨時,山崩地裂,洪水滔滔,人們在震驚之余會無奈地意識到這一點。
在“天地不仁”之后,是一句聽起來更為駭人的話:“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圣人”在《老子》中表示理想的統治者。在老子看來,理想的統治就是效法于道而順應自然,因此“圣人”無為;如果說一定要做些什幺的話,也僅僅是維護自然的生活方式,讓老百姓各自耕耘紡織,生息繁衍,度過他們的一生。他不需要格外地“愛護”人民,當然也不需要仇視人民。
老子的這些話常常被引用來表達悲憤的情緒,但在老子的本意,這只是平靜地說出“理所當然”之事。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其實是一個智慧的判斷。縱使它的提出不是為了激勵人們有所作為,由此作引申的思考,卻令人們能夠面對冷酷的現實,背負起自己的災難與痛苦。在這樣的處境下,人并不一定會失去信心和勇氣,相反可能變得更為堅毅有力。中國人自古以來具有一種堅韌的生命力,與“天地不仁”的認知不是毫無關系的。
“圣人不仁”也并非全然無法理解。“仁”在儒家那里固然有近乎完美的意義,但老子以及莊子卻看到它的危險性:當統治者努力“施仁政”的時候,他正在試圖用自己的情感和意志支配民眾。“愛民如子”很好吧,難道不要求民順之亦如“子”?萬一老百姓不能理解“圣人”偉大的理想,感受不到他的“仁愛”,而只想自顧自過一份小日子,難道不要把他們整個明白?當“仁愛”成為支配他人的理由時,它滑向暴虐并不需要很長的過程。
潛心品析梁啟超先生的演講詞《敬業與樂業》,鮮明的觀點、有力的論證、嚴謹的結構、豐富的引文、通俗的語言,猶如粒粒珍珠閃耀其中。然而文中有關“第一等人”的精辟論述,蘊含著炫目的思想光輝,尤其使人震撼,發人深思:
“總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勞作的。勞作便是功德,不勞作便是罪惡。至于我該做哪一種勞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
這里所說的“第一等人”,顯然沒有我國傳統思想觀念中的封建等級色彩,既不是指從事“上品職業”的讀書人,也不是指“侍于人”的勞心者、治人者,而是指能夠專心做好某件事的人,也就是敬業的人。其中有兩點還需進一步剖析:一是所做的“事”,即所敬的“業”,不是封建等級思想濃重的那些“俗人”理解的那樣,而是從學理角度理解的,不分高下,不論大小,不談輕重;二是做事的“人”,即敬業的“人”,是指所有的人,不分貴賤,不論貧富,不談長幼。可以想見,梁啟超先生所說的天地間“第一等人”,并非懸空明月,遙不可及,只要稍加努力,人人都可為之。再仔細分析文中列舉的具體事例,我們對此就會有更加清晰深刻的理解:
“只要當大總統的人,信得過我可以當大總統才去當,實實在在把總統當做一件正經事來做;拉黃包車的人,信得過我可以拉黃包車才去拉,實實在在把拉車當做一件正經事來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我信得過我當木匠的做成一張好桌子,和你們當政治家的建設成一個共和國家同一價值;我信得過我當挑糞的把馬桶收拾得干凈,和你們當軍人的打勝一支壓境的敵軍同一價值。”
在作者的眼中,黃包車車夫、木匠、挑糞工與總統、政治家、軍人是平等的,他們都可以成為天地間“第一等人”,但都必須具備相同的前提條件——實實在在把自己所做的事情當做正經事來做。身為大總統,如果你不為民著想、辦實事,不能夠治理好國家,沒有盡到大總統應該盡到的職責,那么即使你是大總統,也不是“第一等人”。如果一位挑糞工能夠“把馬桶收拾得干凈”,盡心做好自己的工作,那么他就是天地間“第一等人”,就應該受到社會的尊重和禮贊。這種人生觀、價值觀、職業觀多么先進而崇高啊!
“我確信‘敬業樂業’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這句話明確地提出了作者的觀點,揭示了“敬業”與“樂業”密不可分的關系。綜觀全文內容,我認為,梁啟超先生所說的天地間“第一等人”,應該敬業,也應該樂業,兩者缺一不可。
正如文中所說,苦樂全在主觀的心,不在客觀的事;天下第一等苦人,便是厭惡自己本業的人;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生。作者借用孔子的話“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指出,人生能從自己的職業中領略出趣味,生活才有價值。作者還形象地描述了孔子“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的人生境界,其敬業樂業的生活場景,美好動人,可以清晰想見。在文章最后一節,作者進一步闡明了“敬業即是責任心,樂業即是趣味”的思想,并表示自己常常求這兩句話之實現與調和。在文章的字里行間,梁啟超先生的真知卓識、不斷探求生活哲理和人生真諦的執著精神赫然可見,令人肅然起敬。
通過這篇演講詞,我們屏息聆聽了梁啟超先生穿越時空的諄諄教誨,盡情領略了一代名人摒棄封建觀念、憂國愛民的深邃思想和博大情懷。讓我們勇立時代潮頭,爭做敬業樂業的天地間“第一等人”吧!
圍棋的好處
圍棋是一項智力體操,是一種靜的利于健腦的運動,圍棋對開發少兒的智力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因為在下棋的過程中,如果想戰勝對手,下出一盤令自己滿意的棋局,那必須勤于動腦,認真思考,及精確的計算。這種鍛煉可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思考能力和記憶能力,還有抽象思維能力,即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注意力。會圍棋的兒童學習成績普遍優于其他兒童。另外,學圍棋我們還可以看成是一種挫折教育,因為下棋必須要分出勝負,學生在初學時,只有經過不斷的失敗,艱苦的努力才能體會到勝利的喜悅,才知道成功是來之不易的,讓學生養成一種永不服輸、積極向上的精神。
圍棋的布局、中盤和官子三個階段都可以讓孩子學到不同的東西。布局可以提高孩子的抽象思維能力和全局思考問題的習慣。中盤的攻擊防守可以提高孩子的計算和邏輯分析能力。而官子階段可以培養耐心和細心,還有臨危不亂的能力(一般正式比賽用時間滿了60秒就必須走棋,而這時候往往人最疲勞)。
最佳學習年齡
職業圍棋教練均表示,兒童5~7歲學圍棋比較適宜,該年齡段的孩子大腦對數學和數字比較敏感,學圍棋容易“入門”。而3~4歲的小孩太小,接受、理解能力不夠,真正學到的東西很少,容易導致家長放棄。
學圍棋的方式
圍棋強調自學,過于依賴別人和老師,進步就會遲緩,家長在家要督促孩子使用圍棋軟件和書籍,另外就是多鼓勵和支持。
學圍棋的物質準備
圍棋大概是最經濟實惠的體育項目了,買套《速成圍棋》(強烈推薦:黃焰、 金成來編著的《速成圍棋》入門篇上、中、下),買副圍棋(雖然電腦上、網絡上,到處可以下棋,但還是建議買一塊棋盤、一副棋子比較好。棋盤最好是木質的,棋子最好是云子),好了,有了這些,就可以送孩子去學圍棋了。
學圍棋的思想準備
1.圍棋中的“圍”,就像孩子玩打仗游戲時的包圍與反包圍,通過這對矛盾展開的戰斗。千萬不要認為圍棋就是圍地盤,圍地只是最后的結果,如果從一開始就打定主意去圍地,第一,圍棋的樂趣全無。第二,適得其反,因為對手不會聽任你圍地。第三,單方面圍地的效率一般不高。
2.換位思考。孩子下棋容易只看自己的這方,告訴他們要多注意對方,要經常站在對方的立場考慮問題。替對方想棋子應該下在哪里,哪里就是你打敗他的重要地方。這種思考方式會讓孩子從小學會換位思考,對他將來的社交有重要啟蒙作用。
3.不能有貪念。有了貪念,心態就不可能平和,心態不平和,就不會發現最佳的著法,行棋就會過分,自然會有漏洞,有了漏洞,就會被對手抓住。這將有助于樹立孩子們可貴的品格。
4.不能欺敵。欺敵的結果,必然是自我麻痹。告訴孩子,每一個人都有優點,每個人必有他的長處。不管對手學棋時間長短,是男孩女孩,水平高低,都要把對方視為最厲害的敵人來對待。
5.一盤棋的過程,就像跑馬拉松,讓初學的孩子牢記,第一,要時刻保持集中注意力,一處疏忽大意就可能全盤崩潰;第二,要有耐心,對局雙方水平只要不是相差太大,是不太可能一下子把對手擊倒的。
由于班主任有事外出,整個班56個孩子全交給了我一個人。那天一大早,我得比平常早到教室,檢查早讀情況、衛生環境、早操質量、作業完成、自習情況等等。不過,這些工作僅僅是日常的實習內容,我早已習慣,因此也說不上艱辛和勞累。倒是許多出其不意的事情,成了一道道考驗我的關卡。我很清楚,一旦無法順利完成某一項任務,我就難以得到學生的信任,難以在學生心中樹立權威,更無法獲得指導老師和班主任的肯定。所以,我必須努力地想辦法解決遇到的問題。
說也奇怪,之前班主任在班上的時候,班級沒出現任何情況。可是這一天,各種問題接踵而至。一會兒這個學生說胃疼,要開請假條去醫院看病;一會兒那個學生說新校服號碼太大,要換校服;一會兒高一年級要開班主任會議;一會兒學校領導通知全部學生務必穿迷彩服參加當天下午的軍訓匯報表演,并且通知家長代表前來學校觀看表演。于是乎,學生胃疼了,我開請假條讓她去醫院,但前提是必須由家長把學生領走,于是放學后我陪著胃疼難忍的學生站在校門外等待家長到來;召開班主任會議時,在座的是實習學校的教師以及校長和校長助理,只有我一個人是實習班主任,我只有謹慎做事、認真聽取學校領導的安排。不過這些事情都不難做到,真正考驗我辦事能力的,就是通知學生穿迷彩服參加匯報表演。
因為當天是周一,走讀的學生都是穿著校服來學校的,而軍訓時穿的迷彩服都放在家里。可是上午第三節課后,年級助理就過來通知我,讓我告訴學生,下午全班學生必須穿迷彩服來參加表演。問題就來了,大部分走讀的學生說家里人都在上班,沒人能把迷彩服送到學校來;而有些學生說家長不愿大老遠地到學校送衣服。因此,就必須開條讓學生中午放學的時候回家取衣服。從學生離開校門的那一刻起,我的擔憂也就開始了。畢竟班主任放心地把整個班給我看管,若是學生出了事情,我還怎么向班主任交代。那天中午,我就一直待在班里等待那些回家拿衣服的學生,10分鐘,20分鐘,30分鐘,40分鐘……就這樣等了兩個小時,一直等到下午第一節課上課鈴聲響。在這期間,每回來一個學生,我的擔憂就減少一分。直到第一節課下課,所有學生都回到學校時,我那顆懸著的心才終于像落到地面的重石一樣踏實了。那一刻,我才意識到每個學生的平安是如此牽動班主任老師的心,而這種擔憂也并不亞于對親人的擔憂。那天下午,全班學生都穿著迷彩服,一個個看上去英姿颯爽。值得高興的是,下午的匯報表演依然如軍訓時一樣出色、順利。
宰相肚里能撐船
三國時期,諸葛亮死后,蜀國由蔣琬主持朝政,有個叫楊敏的官吏,在背后指責蔣琬說:“辦事糊涂,比不上諸葛亮。”有人把這話傳給蔣琬,并要求治楊敏的罪。可蔣琬卻說:“我確實不如諸葛亮,楊敏沒有錯。”后來楊敏因事被捕入獄,有人猜想他這次一定活不成了。但蔣琬不計前嫌,秉公處理,免除了楊敏的重罪。楊敏很是感激,從此對蔣琬“誓死報忠”。蔣琬為人正直,氣量寬宏,為人們所敬仰,因此后人稱贊他“宰相肚里能撐船”。
六尺巷
清朝康熙年間有位大學士,名叫張英。一天,張英收到家信,說家人為了爭一塊院墻地基,與鄰居發生糾紛,要他利用職權,疏通關系,打贏這場官司。張英閱信后,坦然一笑,揮筆寫了一封回信。并附詩一首:
一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
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家人接信后,讓出了三尺。鄰居見了也主動讓出三尺,結果形成了“六尺巷”。這個寬容的故事從此成為千古美談。
退一步海闊天空
那天,我在公共汽車上,目睹了這么一幕:車里人摩肩接踵,非常擁擠。突然,司機來了個急剎車,乘客甲不小心踩了乘客乙的腳。乘客乙頓時就火冒三丈,并且口不擇言地罵起來。但乘客甲不但沒有還口,還滿臉笑容地向對方賠禮道歉。周圍的人議論紛紛,有人說甲懦弱,被罵得那么慘也不反擊;也有人對他的行為表示稱贊,說他肚量大。
后來,乘客甲的話讓眾人心服:“的確是我不小心踩了這位先生的腳,是我不對。但如果是因為他罵我而我再罵他,那就更不對了。凡事能忍就忍,沒有什么大不了的,所謂‘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嘛!”周圍的人聽后嘖嘖稱贊,連聲說有道理,乘客乙也羞愧地把頭低下,向對方說了一聲“對不起,請原諒!”
“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這便是寬容的最好詮釋。
如果天空不寬容,容忍不了風雨雷電的一時肆虐,何來它的遼闊之美;如果大海不寬容,容忍不下驚濤駭浪的猖獗,何來它的深邃之美;如果森林不寬容,容忍不了花草藤蔓的自然攀附,何來它的原始之美;如果宇宙不寬容,容忍不了星座裂變,何來它的神秘之美;如果時間不寬容,容忍不了人們的虛擲,何來它的延續之美……是寬容成就了它們。
“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是寬容締造了它們的廣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