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醫學專業環境分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自我認知
通過人才測評分析結果以及本人對自己的認識、朋友對我的評價,我認真的認知了自己。
1.職業興趣:研究型,希望日后能在科研方面工作。
2.職業能力:邏輯推理的能力相對比較強,而信息分析能力也不錯的,比較喜歡對復雜的事務進行思考,將復雜事物簡化。
3.個人特質:喜歡追求各種不明確的目標;觀察力強,工作自覺、熱情,能夠吃苦耐勞;主張少說多做;愛學習;喜歡獨立工作。
4.職業價值觀:基于家庭條件,首先考慮待遇較高的工作,對所選擇的職業要有能從中不斷學習并獲得新知識的機會;當然,如果沒有工資收入限制,我會先考慮自己最喜歡的工作,同時考慮這份工作是否能實現自己的目標或者自己的理想;最后,也考慮這份工作我是否合適去做,我的能力是否能勝任,等等的一些相關的問題。
5.勝任能力:
1)能力優勢:頭腦靈活,有較強的上進心,邏輯推理能力比較強;相信自己行,能全神貫注,能夠客觀地分析和處理問題,對自己要求嚴格,經常制定目標.
2)能力劣勢:一件事做第二遍定會出錯;做事過于理性,而有時候應該是按常規出牌的;有嚴重的個人中心主義,有時聽不進別人的勸導;
自我分析小結:
我認為自己明確職業興趣及方向,有一定的能力優勢,但是也有一定的能力劣勢,所以要發揮自己的優勢,培養自己不夠的能力。平時要多對自己的不足進行強化的訓練,譬如,要多練練寫作,多看一些課外書,拓寬自己的視野,等等。
二、職業認知與決策
職業認知
1.家庭環境分析:
家庭經濟能力僅能維持正常的生活,我的學習費用為全額貸款。我的父母親的工作不夠穩定,所以經濟收入不穩定。家庭文化氛圍一般,姐姐從醫,妹妹鋼琴彈得不錯,父母親均未完成九年義務教育,但支持我們最低完成大學教程。
2.學校環境分析:
我就讀于天津醫科大學,生活環境一般,教學設施齊全,且比較先進,教學水平也較先進,只是學校更重視研究生,我們本科生不受重視;所在預防醫學系雖不是全校的學科,但專業課的科目開設受到一致好評,畢業的就業率百分百;教學質量高,師資雄厚,總的來說,整體教學還是在不錯的。
3.社會環境分析:
我國人才的競爭日趨激烈,大學生就業難、失業率居高不下等等,都使我們的就業環境看起來不容樂觀,而現在大學生畢業漸漸增多,而且需求量漸飽和,有些地域還存在性別歧視,女性就業前景不是很好。不過,政府愈來愈重視預防專業,我正在提高自己的專業才能,以在千萬應聘者中脫穎而出。
4.職業環境分析:
在我國,由于預防醫學為新興專業,這方面的人才需求量目前很大,社會分工還行,前景不錯,但也因此,專業知識技能不夠發達,(要干實事去國外進修發展),報酬也不高。
5.行業環境分析:
將來我希望進CDC工作。預防醫學目前還處于幼童期,不夠壯大;但就業范圍比較廣,現在的醫藥、食品、衛生等方面均可,容易找工作,只是待遇不高,且國內此類高端人才及技術缺乏;不過經歷非典、禽流感、甲流及此時正猖獗的麻疹(年年猖獗)后,國家越來越重視預防,正提倡培養該方面人才,全國各地都逐漸設立有CDC;現在自己多考些證,以更易游刃于上述就業范圍。
職業決策
綜合前面的自我認知和職業認知這兩部分的內容,我得出本人的職業定位的SWOT分析如下:
內部因素:優勢因素(S)弱勢因素(W)
頭腦靈活,邏輯推理能力較強具有個人中心主義,頑固
具有創造力,認真,負責不喜歡模式化工作,偶爾會有厭倦心理
有毅力,觀察力強
外部因素:機會因素(O)威脅因素(T)
新興專業的工作崗位相對社會環境不斷變化,
多些,疾病預防發競爭激烈,就業形勢日益嚴峻。
展前景較大。
結論:
1)職業目標:
我根據自己的職業興趣和個人能力,最終成為一名在預防醫學專業的科研工作者。
2)職業的發展路徑:
考多種證----公務員-----CDC工作者-----進華中研究院
三、計劃與途徑:
1.大學期間:20xx年~20xx年
1)大四、五學好各科專業知識,掌握預防醫學的基本知識。
2)大四前英語6級爭取過600分,積極考托福,希望能用英語與外國人自由交談。
3)大四前考取全國計算機二級證書。
4)大三開始業余學習韓語,希望能用韓語和商務伙伴自如溝通.
5)假期實習(和本人專業相符合的)積累社會經驗.
2.大學畢業的五年:20xx年~20xx年(隨機應變)
1)若考上研究生,則繼續勤奮學習。
2)考公務員,去CDC工作
3)進科研院
4)去國外留學,學習本專業,繼續深造.
5)去國外工作.
3.長期計劃:
1)在努力工作之余,不斷學習各方面的知識,增長各方面見識。
2)堅持鍛煉身體。
關鍵詞 動物解剖學 實驗室 無害化建設
中圖分類號:Q9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s.2015.12.081
Strengthen Animal Anatomy Laboratory Harmless Construction
MA Lin, WU Yongjie, XU Yongping, CHEN Shulin
(College of Veterinary Medicine, Northwest A & F University, Yangling, Shaanxi 712100)
Abstract Animal anatomy animal medical profess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basic course is an introductory course, has far-reaching implications for the future courses of study,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teaching environment,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imal anatomy, the paper from the use of environmental preservation solution introduced plasticized specimens, improved ventilation systems, and building virtual simulation laboratories, and other aspects of strengthening animal anatomy laboratory to explore the construction of sound, so in the future so that more perfect teaching laboratory build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human culture.
Key words animal anatomy; laboratory; harmless construction
動物解剖學是動物醫學專業的一門重要基礎課程,也是本專業學生接觸的第一門專業課,該課程是一門形態學課程,畜體結構復雜,名詞繁多,①且難以進行邏輯推理,學習難度較大。如何將課堂上的知識真正轉化為對牛、羊、豬、馬、雞等畜禽有機體各系統、器官標本的形態結構、位置關系及異同點的現場認知并為后續的專業課程做好扎實形態學基礎,是動物解剖學實驗教學的最終目標。而這一目標需要通過多種實驗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實驗室通過對標本大量的操作和觀察,才能實現。
之前我動物解剖學實驗室主要使用1.6%的甲醛溶液(即4%的福爾馬林溶液)制作浸制標本用于示教。由于在常溫下,標本中的甲醛極易揮發,動物解剖學實驗室長期充斥著刺鼻的甲醛味道,常常引起教師和學生眼睛疼痛、流淚等癥狀。②可以想象,在此種條件下,教師的授課熱情,學生的學習熱情必將大打折扣,也嚴重制約著動物解剖學教學質量的提高。本文對我們在實驗室無害化建設中所遇到的問題和積累的經驗,進行了論證總結,以期為下一步的工作做出有益指導。③
1 甲醛保存液對人體危害
由于在常溫下,保存液中的甲醛極易揮發,對人體有急性毒作用,主要表現為對結膜、皮膚、呼吸道粘膜的刺激,引起眼睛疼痛、流淚、皮炎等癥狀。長期慢性吸入甲醛濃度0.45mg/m3,可導致慢性呼吸道疾病增加;吸入高濃度(>60~120 mg3)甲醛可導致肺炎、喉和肺水腫,支氣管痙攣、喘息甚至呼吸衰竭致死。此外,甲醛還具有較強的致突變作用,長期接觸可引發多系統、多臟器的損害,并可造成接觸人群腫瘤的發病率明顯增加,屬于一類致癌物質。
2 實驗室無害化建設的主要內容
2.1 環保保存液
由于影響實驗室環境的主要因素是甲醛,因此探索使用甲醛的替代品,從根本上阻斷甲醛來源是進行無害化建設的根本。殼聚糖類環保保存液具有廣泛的抗菌滅菌功能,滲透性好,收縮性小,且能保護組織中脂肪和類脂質,使固定及保存的標本無固縮,無脫脂脫鈣,不失真,有利于學生的正確認識畜禽組織器官。④與甲醛保存液相比,其保存的標本在物理性狀等方面均有很好的穩定性和生物安全性,示教標本保濕、防腐效果好,并保持了原來的形態和韌性,經過反復多次使用未出現發脆破損現象,能夠滿足實驗教學的要求,同時對環境無污染,對人體無損傷,是目前理想的替代甲醛的環保型實驗室標本保存液,可在實驗室推廣使用。⑤
2.2 塑化標本
塑化標本技術是一種可以把組織保存得像活體一樣的特殊技術,其制作方法是通過真空物理過程,利用液態活性高分子多聚物作為生物塑化劑對標本進行浸滲,替代組織細胞中的水分和脂類,而使其塑化。⑥塑化標本具有以下特點:(1)制作過程中不使用甲醛,安全環保,符合無害化實驗室建設要求;(2)無固縮變形,能夠完美展現標本的原貌,便于學生的認知學習;(3)結構清晰,能夠展現各個系統的細微之處,方便教學;(4)使用、保存方便,且可以長期循環使用,極大的節省了資源;(5)外形美觀,可以消除學生對普通浸制標本的畏懼情緒,提高學習積極性。⑦以上優點既能夠滿足動物解剖學實驗教學的需要,又符合實驗室無害化建設的要求,得到了教師和同學的一致好評,也指導我們在下一步的工作中進一步完善各個系統塑化標本的引進和教學使用。
然而在塑化標本的使用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例如有些標本較為堅硬,活動性差,內部結構不能完整暴露;神經、血管系統中,體表較細的血管、神經較為脆弱,在學生觀察過程中容易折斷、移位,為塑化標本的維護帶來了一定困難。下一步我們將根據不同系統的特性,購置重要器官的剖面塑化標本,滿足教學需要;同時,在使用過程中對易于損傷的標本加裝保護罩,使同學能既能對照學習,又起到保護作用。
2.3 改善通風系統
盡管使用環保保存液可以有效減少實驗室環境中的甲醛含量,但是在標本制作過程中,甲醛仍作為固定劑使用,無法根除,因此保持實驗室的良好通風,著力排風設施的構建,安裝通風系統,保證空氣直流式流通,不循環使用,對于降低空氣中甲醛濃度,確保解剖實驗室內空氣質量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具有重要意義。⑧本實驗室采用上送下排的直排通風模式,上課前10分鐘開啟運行使空氣不形成渦流,將室內標本所產生的有害氣體及時排除,效果肯定,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問題:一是通風系統存在一定噪音,影響課堂環境;二是排風過程中容易造成標本的干燥變形,不利于示教觀察;三是缺少凈化裝置,排出的含甲醛空氣會對周圍環境造成一定污染。針對上述問題,在下一步的實驗室無害化建設中采購安裝低噪音通風裝置,同時配套空氣凈化系統,徹底除去空氣中的甲醛分子,構建環境友好型實驗室;另外改善標本的保濕措施,配套甘油溶液噴霧器及密封實驗盒,減少甲醛的揮發和水分流失,保持標本的自然狀態。
2.4 多媒體實驗室和虛擬仿真實驗室
實驗室的無害化建設也要抓住高校實驗室發展的最新動向,秉承實驗教學科學化、系統化和現代化的原則,保證實驗室的信息化進程。結合動物解剖學教學實驗室的特點,加強多媒體實驗室建設和引進虛擬仿真實驗室,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多媒體實驗室,簡單來說就是利用以計算機為中心的多媒體技術,按照實際的教學需要和教師的教學設計,將文字、聲音、圖像、視頻、動畫等多種媒體信息集成起來,用以呈現教學內容的現代教育、教學手段。⑨對于復雜、枯燥的動物解剖學這門形態學課程來說,多媒體教學手段具有獨到的優勢,也是必不可少的。
虛擬仿真實驗室是多媒體實驗室的一種,主要指在各種計算機系統中通過采用多種虛擬仿真技術實現不同的虛擬實驗環境,使得實驗者能夠在接近真實的實驗環境中,完成預定的實驗項目。⑩具體到動物解剖學實驗室,就是利用計算機手段建立真實的符合學習者視覺特性的3D動物及標本模型數據庫,虛擬仿真的標本具有可透視內部器官、血管、神經,任意旋轉及觀察不同斷面等特性。
多媒體包括虛擬仿真實驗室在動物解剖學實驗教學中具有巨大的優勢:(1)資源共享,且擺脫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方便學生隨時根據自身情況安排自學;(2)增加了實驗室內容的擴展性。虛擬狀態的資源,克服了標本數量、品種上的多種限制;(3)有利于突出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提高課堂教學質量;(4)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熱情,并在此過程中鍛煉了創新思維。
與此同時,在多媒體實驗室的建設和使用過程中,也要注重適度原則,避免過度依賴。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的互動,才能把握學生的理解程度、理解難點,從而改變講解方式,使學生對講授的內容進一步加深印象、增進理解。而學生則需要把多媒體課件中二維的、虛擬的信息,通過在實驗課堂上不斷的觀察、操作才能,能方便地把局部的微細結構與器官整體統一起來,有利于學生從感性、局部的認識向理性、整體的認識飛躍。多媒體實驗技術要始終與傳統的授課方式結合在一起,才能發揮最大效果。
3 總結
綜上所述,動物解剖學教學實驗室的無害化建設涉及標本制作技術改進、通風設施、環境監測、信息技術應用等多方面的因素。目前主要措施是用環保保存液替代甲醛保存液,引入塑化標本,建立完善的通風和空氣凈化系統,并不斷加強實驗室的信息化建設,構建完善的多媒體實驗室。不斷探索總結,采取綜合措施以改善實驗室空氣品質,為廣大師生提供一個健康舒適的教學環境。
通訊作者: 陳樹林
基金項目: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學改革研究項目(JY130 202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972151)
注釋
① 劉亞琴.畜牧獸醫專業動物解剖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J].農民致富之友,2014.12:272-273.
② 梁欣冬,聶政.我國降低解剖學標本甲醛氣味的研究進展[J].中國臨床解剖學雜志,2013.31(4):3-4.
③ 尹群生,張衛民,,等.解剖學實驗室安全防護體系的建立探討[J].中國臨床解剖學雜志,2011.29(4):222-223.
④ 胡建光,潘愛華.多途徑減少甲醛在解剖學實驗教學中的危害[J].中國臨床解剖學雜志,2013.31(4):30-31.
⑤ 李香丹,金哲悟,崔琳,等.人體解剖實驗室甲醛污染及治理對策[J].中國臨床解剖學雜志,2015.33(4):276-279.
⑥ 郝麗,張晶鈺.塑化標本在高校動物解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及體會[J].黑龍江教育,2014.6:79-80.
⑦ 夏廣軍,付廣權,計雁林.塑化標本與普通標本在人體解剖學實驗教學中的比較[J].黑龍江醫學,2012.36(8):607-609.
⑧ 羅春燕.解剖實驗室的環境分析及改進措施[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5.21:73-74.
⑨ 陸恒樹.多媒體在解剖學基礎教學中的應用[J].邯鄲醫專學報,2014.5(15):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