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兒科急救知識培訓范文

        兒科急救知識培訓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兒科急救知識培訓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兒科急救知識培訓

        第1篇:兒科急救知識培訓范文

        [關鍵詞] A、B、C理念;基本技能;小兒院前急救

        [中圖分類號] R059.7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4)07(b)-0191-03

        開放氣道(A)、人工呼吸(B)、胸外按壓(C)是對心搏呼吸驟停需心肺復蘇基礎生命支持(BLS)的經典古老話題,已被所有醫護人員所掌握,但筆者認為A、B、C對所有高?;颊?,包括心搏呼吸未停危重患者亦有重要意義,特別是在院前急救這一特殊環境的特殊群體中有其重要意義?;炯寄苁且粋€醫務工作者必須具備的基本業務素質,將基本技能落實在患者身上尤為重要。本科于2010年2月以來應用A、B、C理念及盡早正確實施基本技能在小兒院前急救中取得一定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8年1月~2014年2月本院小兒院前急救病例175例,根據時間點將2008年1月~2010年1月75例分為甲組,2010年2月~2014年2月100例分為乙組,兩組病例入選標準均按國際治療分類為紅色區域患兒,甲組75例,年齡0~14歲,其中小兒呼吸道疾病21例(28%),交通事故、外傷15例(20%),腹瀉病伴中重度脫水12例(16%),小兒驚厥8例(10.7%),溺水6例(8%),異物吸入4例(5.3%),其他9例(12%)。乙組100例,年齡0~14歲,其中小兒呼吸道疾病26例(26%),交通事故、外傷22例(22%),腹瀉病伴中重度脫水14例(14%),小兒驚厥10例(10%),溺水9例(9%),異物吸入5例(5%),其他14例(14%)。兩組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本科在2010年1月在科室進行小兒院前急救討論,對基本技能進行規范化培訓,并根據本院的實際情況制訂相應流程,于2010年2月開始應用A、B、C理念及盡早正確實施基本技能在小兒院前急救中,經實踐4年,將應用A、B、C理念及盡早正確實施基本技能前后(甲、乙)兩組病例,查看當時轉運回本院的交接記錄,送到醫院時有生命體征定為成功,無生命體征或途中死亡定為失敗?;仡櫺圆捎枚辔会t師分析兩組急救過程中是否規范存在缺陷,統計兩組的成功率和規范率。

        2 結果

        甲組75例中院前急救成功67例(89%),失敗8例(11%),急救過程中規范66例(88%),不規范、存在缺陷9例(12%);乙組100例中院前急救成功94例(94%),失敗6例(6%),急救過程中規范95例(95%),不規范、存在缺陷5例(5%)。乙組急救成功率、規范率明顯高于甲組。

        3 討論

        3.1 A、B、C理念在小兒院前急救中的意義

        院前急救患兒多為突發、病史多不詳、環境復雜、輔助檢查缺如,診斷一時不明,但要求在有限時間內盡快實施有效救護,如處理不當,可能會失去搶救機會,造成不可逆傷害,甚至引發醫療糾紛,在這一特殊情況下,有時醫生不知道如何處理患者,應該先做什么,最該處理什么臨床問題,筆者認為,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哪種疾病、小兒情況如何,均應遵循A、B、C,把A、B、C作為首要的重中之重問題來解決,任何處理均應建立在A、B、C之后。任何患者均應首先開放氣道,保持良好的呼吸、良好的循環,院前急救只有首先做好A、B、C三點,才可能挽救小兒生命,或為之創造其他更多治療機會。A目標為通暢氣道,實施手段:擺,清除異物;手法開放氣道;口咽通氣管;喉罩;氣管插管(必要時)。B目標為有效呼吸,維持一定氧飽和度及氧分壓;實施手段:鼻導管、頭罩給氧;必要時仍需氣囊面罩通氣或機械通氣。C目標為良好循環,維持重要臟器灌注;實施手段:液體復蘇,血管活性藥物,正性肌力藥,止血,輸血,胸外按壓(必要時)。

        3.2 基本技能在小兒院前急救中的意義

        到達某一目標的手段有很多種,醫護人員應盡可能掌握院前急救更多基本技能技術,很多院前急救經過簡單、有效、及時的基本技能處理,有可能挽救小兒生命或為之贏得更多搶救時間,或進行手術的機會,基本技能為“三基”核心,有時不需要更高醫療技術及昂貴醫療設備即可達到目標。

        常見基本技能技術,其中一般技術包括手法開放氣道、擺、清除異物、普通氧療技術、包扎、止血、固定、搬運。更深一步技術:液體容量復蘇、氣囊面罩通氣給氧、環甲膜穿刺、氣管插管、電除顫等。氣管插管是最可靠的通氣途徑,但氣管插管的操作在兒童較困難,且有可能產生并發癥。所以只能由受過兒科急救培訓、有良好插管經驗者才能操作[1],且在搶救中如果沒有給患者通氣時,千萬不要反復地嘗試氣管插管,氣囊面罩給氧與氣管插管的兩種通氣方式具有相同治療效果[2]。選擇插管通氣方法應依據患者的臨床情況、轉運到醫院急診所需的時間和急救人員的實際經驗進行確定,急救人員必須熟練掌握給氧的操作技術。低氧血癥及低血容量是可避免的危及生命的主要危險因素,必須及時發現并積極治療。兒科醫生還應掌握王一鏜教授推薦的異物卡喉海姆立克(Heimilich)手法[3-4],這些基本技術關鍵時可挽回患者的生命。現代醫務工作者在掌握高科技醫療技術同時,切不可忘記基本技能操作技術。

        3.3 A、B、C理念及基本技能在小兒院前急救中的注意事項

        真正以患者為中心,將A、B、C理念及基本技能真正落實到患者身上。在實際臨床工作中,僅停留在理論上、模擬人上,未真正落實到患者身上并不少見,要掌握達到目標所要采取的方法,保證采取方法的正確性,并遵循:評估決策實施再評估再決策再實施的程序,切忌一種方法到底,不評估有效性。一般30 s~2 min評估一次,一種方法達不到目標應及時更換另一種方法方法。

        要掌握快速評估小兒氣道、呼吸、循環、意識基本的方法。評估應在2 min內完成,通過患兒哭聲、問話、觀察小兒面色、呼吸是否費力,即可快速評估小兒氣道、呼吸;通過血壓測定、毛細血管再充盈時間,數6 s心率或脈搏(6 s心率×10=1 min心率)即可快速評估小兒的基本循環功能,對小兒血壓測定有困難時可通過觸摸脈搏來初步估計,筆者的經驗是觸摸到橈動脈搏動收縮壓≥70 mm Hg,觸摸到肱動脈搏動收縮壓≥60 mm Hg,觸摸到股動脈搏動收縮壓≥50 mm Hg;對意識評估可采用AVPU系統評估:清醒(awake,A),對語言指令有反應(verbal response,V),對疼痛刺激有反應(painful response,P),無反應(unresponsive,U)。

        樹立時間就是生命,生命就把握在你手中的理念。院前急救應遵循快速、簡單、安全、有效原則,快速詢問病史,快速評估病情,及時有效現場救護,切忌在問病史、查體上消耗有效時間和決策猶豫不決,如新生兒心率

        加強醫務人員的培訓,普及急救知識,科學構建急救醫療體系。兒童院前急救是急診醫療服務體系中主要部分之一,院前急救包括現場急救、院前轉運、啟動院前急救醫療服務系統,科學構建我國小兒急救醫療體系是廣大急診急救從業人員義不容辭的歷史使命[6-7]。我國兒童急救體系在直轄市和各省已基本形成規?;?,部分兒童專科醫院擁有院前急救系統,參與院前轉運,但是鑒于我國的國情和兒童急救體系的發展史,各地急救體系的模式和發展程度很不一致,醫療規范尚未基本一致[8]。目前邊緣地區醫護人員對新的急救知識和技能了解甚少,我國大多數醫護人員尚未接受過兒科急救技能培訓,因此加強院前急救人員兒科高級生命支持(PALS)培訓和初級創傷救治培訓及高級創傷生命支持培訓迫在眉睫[9-10],其次加快完善統一的兒科急/重癥疾病的診療(技術)規范[11]。據報到院外心跳驟停(CA)心肺復蘇后存活率為2%~9%,而院內存活率可達18%, CA后開始CPR的時間越晚,復蘇成功率和存活率越低,開始時間對預后至關重要[12]。因此對大眾非醫務人員普及急救知識,以便目擊者第一時間進行基本生命支持,對患兒的最終恢復非常重要[13-14]。早期傷害預防、早期心肺復蘇、早期啟動急診醫療服務系統、早期高級生命支持、復蘇后綜合救治5個環節[15]構成了兒科患者的生存鏈,只有把握好每個環節,才能確保急危重癥患兒與創傷患兒得到及時有效救治,構成真正意義上的“生命綠色通道”。筆者認為小兒院前急救應遵循A、B、C理念及加強基本技能技術操作,加強對醫護人員“三基”培訓及“適宜技術”培訓,并將“三基”及“適宜技術”真正落實到患者身上,這樣有助于提高院前急救水平,對推動急診醫療服務體系的發展起到一定作用。

        [參考文獻]

        [1] 王瑩.兒童心肺復蘇期間與復蘇后通氣策略[J].中國小兒急救醫學,2012,19(1):5-7.

        [2] 黃國英.兒科主治醫師手冊[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598-600.

        [3] 中華醫學會.臨床技術操作規范,急診醫學手冊[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11:53-54.

        [4] 王一鏜.急救醫學[M].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22-23.

        [5] 沈曉明,王衛平.兒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444-446.

        [6] 武秀昆.從“兩個體系”建設的開篇說起―院前急救機構的職能定位與規劃設計[J].中國急救醫學,2010,30(1):1-4.

        [7] 武秀昆.從戰略高度科學構建我國的急救醫療體系[J].中國急救醫學,2012,32(1):85-87.

        [8] 陸國平,任曉旭,宋國維.我國兒童急救體系建設現狀與發展思考[J].中國小兒急救醫學,2012,19(1):23-27.

        [9] 王瑩,錢素云,李壁如.我國兒科高級生命支持培訓現狀與推廣意義[J].中國小兒急救醫學,2012,19(2):189-191.

        [10] 楊子初.普及“高級創傷生命支持”培訓提高醫護人員災難應對能力[J].中國急救醫學,2009,29(11):1032-1035.

        [11] 劉春峰,宋國維,錢素云.加快完善統一的兒科急/重癥疾病的診療(技術)規范[J].中國小兒急救醫學,2013, 20(1):1-3.

        [12] 陸國平,程曄.復蘇后綜合征得預后判斷及相關因素[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13,28(6):415-418.

        [13] 王一鏜.再論發展我國急診醫學重要方針之一三分提高、七分普及[J].中國急救醫學,2010,30(2):97-98.

        [14] 薛辛東.兒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486-490.

        第2篇:兒科急救知識培訓范文

        【關鍵詞】5歲以下兒童死亡;評審;干預措施

        【中圖分類號】R-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02-0359-02

        1 資料與方法

        1.1 評審范圍

        白山市6個縣市區全部5歲以下兒童死亡人數,統計范圍從出生到差一天滿5周歲兒童。

        1.2 評審方法

        由市級婦幼保健機構組織有關專家對5歲以下兒童死亡個案進行評審,評審專家要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十二格表評審方法,從個人、家庭居民團體,醫療保健系統和其他相關部門這3個環節,根據其知識技能、態度、資源、管理系統4個方面的情況進行全面評審,確定每一例死亡是否可以避免、明確死亡因素、找出主要影響因素及干預措施。

        2 結果

        2.1 概況

        2.1.1 死亡年齡: 新生兒死亡32例,占53.3%,嬰兒死亡45例,占75%,1-4歲兒童死亡13例,占21.7%。

        2.1.2 生產方式:自然產28例,占46.7%;剖宮產32例,占53.3%%;

        2.1.3 孕齡:

        (1)足月:48例,占80%(其中37-38周18例,占37.5%;39-41周30例,62.5%);

        (2)未足月:12例,占20%(其中34周-36周7例,占58.33%;28周-35周5例,占41.77%)。

        2.1.4 死亡地點:死于醫院的27例,占45%,死于家和途中的33例,占55%。

        2.1.5 死亡之前治療情況:住院治療58例,占96.7%,門診治療2例,占3.33%,未治療0例。

        2.2 評審結果分析

        2.2.1 評審結果:可避免死亡33例,占55%;不可避免死亡27例,占45%;

        2.2.2 三個延誤評審情況:

        (1)有延誤48例,占80%(其中就診延誤26例,占54.17%; 醫療處理延誤20例,占41.67%;交通延誤2例,占4.1%)。

        (2)無延誤2例,占0.33%。

        2.2.3 死因診斷:

        (1)新生兒前五位死因是早產和低出生體重、出生窒息、其它新生兒疾病、其它先天異常、先天性心臟?。?/p>

        (2)嬰兒前五位死因是早產和低出生體重、出生窒息、其它先天異常、其它新生兒疾病、肺炎;

        (3)5歲以下兒童前五位死因是先天性心臟病、早產和低出生體重、出生窒息、肺炎、其它先天異常。

        2.2.4 主要影響死亡因素:

        (1)個人、家庭的態度問題25例,占41.7%;

        (2)區縣級醫療保健人員的知識技能問題11例,占18.3%;

        (3)區縣級醫療保健人員的態度問題5例,占8.3%;

        (4)區縣級醫療保健機構的管理問題6例,占10%;

        (5)?。ǖ厥校┘夅t療保健人員的知識技能問題3例,占5%;

        3 討論

        3.1 醫療保健機構方面存在的問題:

        (1)通過評審發現各級醫院對窒息復蘇程序和用藥方面均存在一定問題。

        產、兒科醫生沒有熟練掌握新生兒窒息復蘇技術,不能按照復蘇方案進行搶救,不能規范性用藥。

        (2)產兒科合作制度落實不到位。普遍存在高危產婦分娩時現場沒有兒科醫生,待發現異常后,再請兒科醫生會診,延誤了搶救時機。

        (3)醫療保健機構人員知識技能亟待提高,對疑難雜癥不能給予有效的處理。

        (4)對患有艾滋病、梅毒的孕產婦管理不到位,在圍產期沒有及時用藥,規范治療。

        (5)基層健康教育開展不好,不能及時將婦幼保健知識傳遞給老百姓,尤其是產篩工作的目的和意義,是個人家庭、居民團體對保健知識認識不足的一個原因。

        (6)個人家庭對重癥兒童不能積極治療,可能與醫生交待病情過重有關。

        (7)危重患兒轉院無醫護人員陪同。

        (8)市疾控中心不能對可疑艾滋病孕婦進行確診,助產機構不掌握可疑艾滋病孕婦信息,容易造成醫護人員與健康產婦的感染。

        3.2個人家庭、居民團體方面存在的問題

        (1)文化水平低的家庭主動學習保健知識的意識不強,對疾病的危害認識不足,存在僥幸心理,對醫生的依從性差。

        (2)農村低收入家庭對治療費用相對較高的重癥疾病負擔不起,從而放棄治療。

        4 干預措施:

        4.1 加強新生兒窒息復蘇技術的培訓,建立培訓制度。

        市級要定期舉辦新生兒科相關技術培訓班,培訓模式可采取專家手把手、面對面教的方式,以實踐為主,保證培訓取得實效。

        4.2加強各級醫療機構產兒科建設,建立健各縣、市產兒科急救中心。

        助產機構要加強兒科特別是新生兒科建設,必備保溫箱和常用的急救設備,市急救中心醫院應配備呼吸機,縣級助產機構要求有1-2名新生兒科醫生,市級助產機構應有新生兒科,實現產兒科合作,確保母嬰安全,同時各級助產機構要建立建全新生兒窒息復蘇搶救記錄。

        4.3 提高產前診斷技術水平。

        各助產機構要提高產前診斷水平,嚴格執行衛生部下發的產前診斷技術管理辦法,減少先天畸形的發生。

        4.4 加強孕期管理,及早發現高危因素,降低早產低出生體重的發生率。

        (1)降低早產、低出生體重的發生,應規范孕期保健指導工作,重點從孕前開始(在計劃受孕前4-6月),全面發現受孕前的危險因素并進行健康教育和指導;孕早期(停經12周內)盡早建立孕產婦保健手冊,全面記錄一般情況,詢問病史,體格檢查化驗,咨詢指導及相關知識宣傳;建議孕20-24周B超篩查大畸形,同時進行心理、營養指導,指導定期孕檢的時間;在28-36周要做高危評分一次,37周后再做高危評分1次,并對高危妊娠進行管理,提高孕產婦的自我保健意識,防止早產。指導孕產婦凡出現腹痛,陰道流水必須立即住院治療。

        (2)對不能避免早產的,要常規給予促胎肺成熟治療。

        4.5 提高對預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嬰傳播工作的管理質量。

        (1)對孕產婦提供全面、系統的綜合干預服務,規范產前、產時、產后診斷、用藥,減少兒童的感染機率。

        (2)加強預防性病知識的宣傳,減少艾滋病、梅毒感染機率。

        第3篇:兒科急救知識培訓范文

        關鍵詞 急救醫學 現代進展 系統工程

        Wean Emergency Treatment Salve Medicine Modem Times Evolve.Li Chun-lin.Mao County People’s Hospital,Mao County 623200,Sichuan,China.

        【Abstract】Objective understand now our county emergency treatment medicine actuality and historial background.Methods Adopted develop new technic and method in emergency theatment salve to currently, in order to increase medical treatment guality level and carry through andlyzed.Results from ICU puactice,doctores and nurses;iatrical instrument;received patient kind etc explained wean emergency treatment salve medicine is one systemic engineeringConclusions wean emergency treatment salve medicine modem times evolve bring evangel for vast enfant

        【Key words】 Emergency treatment medicine;Modem times evolve;Systemic engineering.

        1 概述

        當今,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及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區域一體化進程的逐漸加快,現有的小兒急救服務體系已不能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醫療及安全的需要,一個適合我國國情,又具有現代及地方特色的區域性急救網絡體系呼之待出[1]。 國內外較大的城市也緊相呼應,已建成或正準備籌建分中心。對于此種形勢和現狀,有必要提出兒科急救醫學方面的現代進展情況,以引起組織急癥搶救的領導者及醫務人員的高度重視,為提高兒科急癥救治水平,為祖國的未來著想,為兒童造福。

        2 小兒急癥搶救醫學的目的及歷史背景

        目前,我國綜合性醫院分科已越來越細,但當遇到小兒危重疑難病癥來院就醫時,當時不能馬上判斷屬于何科(內科或外科)時,就使救治的難度增大。開展急救醫學的目的,是組織搶救小組,運用現代的先進醫療設備,集思廣益,積極搶救患兒提高搶救成活率,降低病死率及致殘率,提高治愈率。

        國外小兒急救組織成立較早,1960年美國和加拿大成立了兒科ICU,西德于1965年成立。隨著急救醫學的臨床經驗積累和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國際間經常進行這方面的學術交流,因此,學術資料也不斷增多。北美兒科臨床雜志于1980年8月發表了ICU專利,并于1981年4月美國在Boston召開了“兒科危重病兒急救問題”會議。我國于1979年~1980年先后在陜西臨潼和湖南長沙召開了兩次感染性休克會議。由中國醫科大學第二臨床學院主辦的“小兒急救醫學雜志”于1994年2月創刊,1997年12月經國家科委批準轉為正式刊物,1998年第1期開始成為正式向國內外公開發表的雜志。于2004年為止已舉行了六屆全國兒科新進展、重癥診治新技術研討會,并于2005年10月10―18日在深圳市召開第七屆全國兒科學新進展,危重癥診治新技術學術會議。

        3 建立兒科ICU的實踐意義

        在醫院中建立ICU,許多醫院都積累了許多經驗。這樣做有很多好處:①提高了搶救成功率。因為有固定的搶救室和搶救設備,有經驗豐富的專業技術人員,并通過監護,可隨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能防止經驗不足或判斷失誤造成的不良后果。②能根據病情和需要及時進行生化檢測,以判斷病情及進展,隨時調整治療措施,大大提高了療效。③通過開展新技術、新方法,既提高了醫療質量又總結了經驗,并使醫患雙方滿意,提高了社會效益。

        但要引起重視的是,在開展ICU工作中,醫務人員要嚴格掌握收入ICU病人指征,對于一般輕病人不宜收入ICU,以減少病人不必要的精神壓力及經濟負擔,同時又避免加大醫護人員的過多的工作量。

        負責ICU的醫護人員,必須是受過ICU嚴格訓練,并經過崗前培訓,經考核合格者才能上崗。培訓的內容包括:心肺復蘇、機械人工呼吸、氣管插管[2]、腦復蘇、呼吸道疾病的搶救、氧氣療法、新生兒急癥及各種急癥診療等。作為ICU醫師,應具有扎實的醫學基礎及專業急救知識,能獨立判斷病情并有對應急搶救的處理措施能力。國外ICU中專業護士是護校畢業后,還要通過兩年的專業學習,才能進入ICU工作[3]。其專業學習內容包括基礎理論課及臨床實習。在ICU實習中,主要學習如何密切觀察病情,如何正確應用醫療儀器,以及對病情的判斷和特殊護理操作規程技術。

        4 ICU中的醫療器械設備

        在搶救危重病兒中,醫院的ICU應根據醫療機構的經濟條件盡可能添置必要的醫療器械設備,如監護儀、呼吸機、起搏器、除顫儀、氣管切開包等。醫護人員要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具有過硬的診療技術知識,才能達到最大產治療搶救成功效果。對患ARDS患兒應正確運用氧療,包括:①鼻導管給氧,②面、頭罩給氧,③皮囊加壓給氧,④持續氣道正壓(CPAP)給氧,⑤機械通氣,⑥高頻道氣。另外,在ICU中應備有新生兒暖箱,并有能隨時檢測血氣分析及其它生化項目,以隨時指導臨床診治工作。

        5 ICU中收治的病種

        ICU中收治疾病的種類,各醫療機構可根據當地具體情況而定,一般按常見的病種介紹如下:

        5.1 心血管疾病及休克 國外報道在ICU中收治的以心血管疾病及休克者居多。先天性心臟病收住院時,術前均需在ICU中密切觀察,有時病兒需作人工呼吸者CPAP(持續正壓)。有的患兒通過監護儀發現心律紊亂后可及時采取干預措施。

        對有感染性休克病兒收入ICU治療,必要時需作CVP(中心靜脈壓)監測,以判斷有否循環血量不足抑或心衰存在,以指導補液。

        5.2 急性呼吸衰竭 急性呼吸衰竭(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ARF)為小兒時期常見急癥之一,是由于各種原因累及呼吸中樞和(或)呼吸器官而導制呼吸(通氣或換氣)功能障礙,表現為低氧血癥伴高碳酸血癥,并由此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障礙和代謝紊亂的臨床綜合征。此癥可發生于早產兒、新生兒ARDS,肺透明膜病變,急性毛細支氣管炎、重癥肺炎、哮喘持續狀態、急性感染性神經根炎,癲癇持續狀態、化膿性腦膜炎、病腦、嚴重破傷風、嚴重中毒、以及心臟和腦外科手術前后等。治療中,除給以一般處理及對癥治療外,近年來用CPAP給氧、HFV、機械通氣[4]、液體通氣(PLV)一氧化氮(NO)吸入,體外膜肺(ECMO)[5]的運用,已作為兒科呼吸急救的特殊技術,其療效逐漸得到了肯定。

        5.3 其它,對于小兒外科的危重病兒,如意外創傷,重度燒傷,胸、腦、肺等器官的重大手術前后,均應收入ICU中觀察。

        另外,對于各種危重病兒,需要作較長時間氣管插管或作氣管切開者,因要密切觀察病情,也需收入ICU留觀,以便及時處理。

        6 急救網絡建設

        目前,建立急救網絡對于縮短搶救半徑,減少反應時間,加快反應速度,科學分流病人,合理利用資源具有積極意義。要搞好這一工作,管理尤其重要。在抓管理工作中,要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建章立制,并注重責任落實;二是要實行嚴格的準軍事化管理,使其規范化并提高效率;三是要不斷總結經驗,完善并提高。

        我國的急救網絡建設推動了小兒急救醫學的發展,并為廣大兒童的健康帶來了福音。

        參考文獻:

        [1] 沈偉鋒.試論建立區域性立體應急求援網絡體系[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04,20(1):53-54.

        [2] 謝苗榮,周保利,楊立沛,等.醫院評審的內容及我院急救系統現狀及評審標準的差別[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04 20(1):7-8.

        [3] 陳德宇.全科醫學的產生與發展概況[J].瀘州醫學院學報.1999,12:2-4.

        第4篇:兒科急救知識培訓范文

        規范診治常見病和多發病

        針對全科醫生的兒科教學,應包括不同年齡小兒主要衛生問題及社區保健,社區兒童疾病的綜合管理等。學員在短期內進一步提高處理社區兒童常見健康問題的醫療技術,掌握正確的邏輯思維方法,其中,一般急診急救技術、常見疾病的診斷和鑒別診斷能力及初級治療與預防技術是重點培訓內容。

        1強化基本技能培訓:全面、系統、正確的采集病史,系統、規范地進行體格及精神檢查,規范書寫病歷的能力是醫生最基本的技能要求,是得出診斷和鑒別診斷的重要信息來源。學員應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親自操作,規范和強化此項技能?,F代的社會—心理—生物醫學模式是以患者為的中心,患者的感受受到重視,要求臨床醫生應具備廣博的知識和良好的溝通與交流能力。

        2擴展思維,善于診斷和鑒別診斷:兒科常見病和多發病的規范化診斷和治療是全科醫生教學培訓的重點,當發現一種臨床癥狀時,能夠從多系統多視角去考慮、分析、鑒別,同時還要考慮患者心理和社會因素,逐漸建立起全科醫療的臨床思維。例如:某一患兒出現嘔吐、腹痛或皮疹等癥狀,不能單一考慮小兒內科疾患,擴展臨床思維,考慮與兒科相關的其他疾病,如急腹癥、傳染性疾病等,予以鑒別并及時處理,以免誤診或耽誤病情。

        3正確選擇輔助檢查項目:檢驗項目是疾病的診斷和鑒別診斷必不可少的輔助檢查項目之一,是指導醫生臨床用藥的重要依據。學員通過培訓要學會正確選擇相關檢驗項目和對檢驗結果進行正確分析的能力。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影像學信息更是醫生診斷和鑒別診斷所必不可少的重要依據。學員通過兒科相關科室輪轉,如影像科、電診科等,學會或提高在心電圖、X線、CT、MRI等檢查結果的分析技能,熟練運用于臨床實踐中。

        4合理用藥:帶教老師應按照嚴格的臨床路徑,規范診療患者。指導學員用藥前正確閱讀和使用藥品說明書,不僅掌握藥物的適應證,還要注意藥物的不良反應、配伍禁忌,必要時應向家屬交代可能出現的反應,避免發生不必要的醫患矛盾。近年來,濫用抗生素的使用問題備受關注以來,輸中藥制劑的患兒逐漸增多。因有些中藥成分比較復雜,其所含蛋白質或生物大分子作為過敏原導致過敏反應的發生率高,故輸液時勿與其他藥物混合使用,特別是過敏體質的患兒更應該慎用[3]。還有,喘息患兒輸氨茶堿時會出現煩躁、心動過速等不良反應,嚴重可出現驚厥等,需嚴格掌握指證,輸液時速度應緩慢,同時密切注意病情變化。因病情需要使用特殊藥物時,應向家屬明確交代可能的風險,經簽字同意后方可使用。

        正確評估病情,及時轉診

        學員通過脫水、抽搐、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及休克等重癥患兒的病情變化及治療轉歸的學習,掌握正確評估患兒病情的思路,如腹瀉病、急性喉炎等疾病。初期雖然不嚴重,但時刻考慮其并發癥的發生,需及時向家屬交代病情及可能出現的后果,同時進行必要的健康教育,使患兒爭取在病情進入不可逆階段之前能夠在綜合醫院得到綜合治療,否則重度脫水伴有血壓下降,進入休克失代償期或喉炎加重出現極重度呼吸困難時,搶救成功率就很低了。對于新生兒,需正確評估高危兒,如有高膽紅素血癥風險的患兒,需積極查找原因,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及時干預,以免病情進一步加重和遺留膽紅素腦病、腦癱等后遺癥的發生。因此,兒科專科醫生帶教時,應充分考慮社區的需求,幫助全科醫生識別危急重患兒危險程度,熟練掌握轉診指標,準確有效地進行轉診。這些培訓對確?;鶎俞t務人員的醫療安全,提高危重患兒存活率,減少后遺癥具有重要的意義。

        積極開展兒科特色教學—兒童保健教學

        目前,很多基層單位在兒童保健方面,關注范圍過窄,不注重發育和行為問題。因此,充分利用綜合醫院兒童保健專業的優勢,在培訓期間,讓學員了解影響兒童發育和行為的因素,認識各類兒童時期的發育和行為問題和疾病狀態下的兒童行為,參與評估、提供并指導使用一些簡單的篩查表格等,幫助受訓者在以后工作中拓寬思路。此外,把兒童的軀體和心理行為統一起來,也有助于全科醫生篩查出社區中有行為偏離或異常的兒童,尤其是有高危圍產因素的嬰幼兒,使其盡早地接受??茩z查評估,并協助家屬找出一些家庭、學校、社會等影響因素[5]。

        加強繼續教育

        積極參加繼續教育項目,讓學員了解國內外兒科疾病診斷和治療上的最新進展及循證醫療結果,以保證對新知識和技能的更新,特別是《兒科高級生命支持》培訓項目是不可缺少的培訓項目之一。全科醫生是社區第一線醫療服務的提供者,難免遇到突發公共衛生醫療事件的發生,需掌握緊急處理或院前急救的基礎知識和技術,但接受全科醫生培訓的學員主要來自具有一定臨床工作經驗,但知識面較窄、基礎欠扎實的社區醫生和缺乏臨床經驗的醫學院校畢業生。他們缺乏最新的心肺復蘇(CPR)知識,有的仍沿用目前認為是錯誤的CPR方法。因此,通過學習最新的CPR理念和方法,使他們對CPR有統一的認識,規范具體的實施措施,從而在臨床上正確實施CPR,改善心肺驟?;純旱念A后,使危重病患者得到更有效的搶救。

        第5篇:兒科急救知識培訓范文

        2017年兒科護士上半年工作總結以及下半年工作計劃【1】

        2xxx年即將結束,我科室在院領導的帶領下,在科室全體醫護人員的通力合作下,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時刻將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的精神放在工作第一位,本著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工作熱情和態度,切實加強院科兩級的領導,順利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項工作計劃,為2xxx年工作任務的完成畫上了圓滿的句號。現將各項工作完成情況總結如下:

        (一)政治學習

        在院領導及科室主任、護士長的組織帶領下,全體科室成員以積極態度認真學習了院領導在各政治會議上的講話,先后深入開展了以作風轉變年、作風建設年、三好一滿意,開展優質服務工程等為內容的法紀道德服務主題教育活動,深入學習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現代版的政治教育,迎接黨的十的召開。并以學習為基礎,結合工作實際,圍繞學習實踐科學發展活動有重點地匯報交流學習體會。認真貫徹黨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利用報紙、雜志、書籍積極開展學習政治理論;道德法規,認真學習法律知識;愛崗敬業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事業心,積極主動的學習護士專業知識,工作態度端正,認真負責。在醫療實踐過程中,嚴格遵守醫德規范,規范操作。

        (二)日常醫護診療工作

        截止目前,兒科全年完成業務收入1068668.48元,同比上升12.4%;其中住院686人次,同比增加18天,上升2.7%,合計4607天,床位使用率70%;聽力篩查1993人次,增加107人,上升5.8%;門診觀察輸液4113人次,科室使用一次性耗材109579.46,同比上升12.6%。

        (三)醫療安全工作

        科室全體醫務人員在科室主任及護士長的帶領下,積極響應上級號召開展了安全有感領導,牢固樹立安全第一、質量至上、以人為本的理念,在克服工作壓力大、工作環境艱苦的條件下,認真貫徹落實各項工作部署和要求,以實現優質服務為切入點,深化落實各級領導干部責任,突出風險控制,強化安全監管,質量安全基礎工作得到不斷加強。

        1.醫療安全制度

        醫療安全是科室工作的根本,為確保醫療質量,我科室把提升業務能力,增強法律意識、服務意識放在醫療安全的首位,科主任及護士長利用晨會和周例會,對科室全體人員進行醫療安全教育,組織學習醫療活動的相關法律法規。在實際醫療中,對可能引起患者不滿的情況,積極做到想在患者發現前面,做在患者提出前面。此外,制定急救應急預案,確保急危重病人在我院期間的醫療安全。

        2.安全生產規程執行情況、設備管理情況:

        進一步健全兒科各項管理制度,各項操作規程均有書面材料可查,嚴格執行儀器設備的安全技術規程操作,儀器設備完好待用。積極完善質量管理體系,科室每個人認真學習各種規章制度,每項工作嚴格按制度執行。

        工作場所干凈整潔,無亂棄廢物現象,醫療垃圾按要求處置,病房每日紫外線消毒,通風。保證用畢即斷電,無私拉電線,違章使用電器情況。3月份組織科室安全小組成員對儀器、電源、病房等進行巡檢排查,糾正不良問題,以保證醫療操作的安全進行。

        3.護理服務、醫療質量安全技術管理:

        加強護士職業道德教育和文明禮貌服務,堅持文明用語,深入開展整體的護理,積極發揮責任護士的主觀能動性,認真檢查并組織全科護士共同查房,特別加強入院介紹、出院指導、護理計劃、護理措施落實,病人對護士的滿意度調查等工作,從而大大增強了護士的責任心。逐步使護理工作制度化、標準化、規范化、科學化管理。加強病房管理,做到護理單元的整潔,在外環境較差的情況下,努力為病人創造一個清潔、整齊、安靜、舒適的休養環境。

        每月一次護理工作全面檢查,并及時反饋信息,護士長每周1次科室工作質量檢查并記錄。 重點危重病人的管理,護理人員做到熟練掌握護理急救技術,搶救程序及搶救藥械的使用,提高了危重病人搶救成功率,急救藥械有專人負責管理,做到四固定、三及時急救藥械完好率達100%。 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及護理操作規程,減少差錯事故的發生,加強基礎護理,使基礎護理合格率基本達98%,褥瘡發生率為0。 加強護理表格書寫質量管理,護士長認真把關,對年輕護士認真傳、幫、帶,努力提高護理病歷質量,護理表格合格率達到97.5%。 定期對科室出現的缺點、差錯,認真總結、分析、查找工作隱患,加強護理安全管理,防患于未燃,使護理工作到位率較高。 努力作好醫院感染管理工作。嚴格消毒、滅菌、隔離措施的落實,狠抓了護理人員的無菌技術操作,注射做到一人一針一管。重視消毒滅菌環節的管理和監測,對治療室、新生兒室等每月采樣一次。一次性無菌醫療器材等用后毀形、回收有專人管理并登記備案。

        4.科室全年發生一例醫療糾紛及醫療事故,在日常工作中服務良好,未接到任何醫療投訴,未發生任何違規操作與治療的情況,未發生一起安全事故。

        (四)教育培訓及業務考核工作

        科室全年分別對護理人員進行了病案首頁書寫、危機值、抗生素的應用、常見病特殊病例的治療及護理、兒科急救操作流程、核心制度等業務知識、技能、法律法規的培訓。并以問卷及現場問答等方式,由科室主任及護士長對全體人員每月進行業務考核,考核成績與每月考核結合??剖胰旯餐瓿蓸I務學習16次,理論考試3次,制度考核1次,護理操作4次,護理查房12次,疑難病例討論3次,合格率100%。并參加院上組織的靜脈輸液與心肺復蘇比賽,其中靜脈輸液獲得第一名。此外,針對新生兒心肺復蘇、新生兒院感規范管理、聽力篩查等重點環節,我們還外派兩名人員學習,使科室人員的業務知識水平得到了更新。

        二、存在的不足

        1.過去的一年,在病房條件與工作環境的限制下,兒科雖然在服務質量與院感上順利走過,新的一年我們將在新病房的建設中面臨挑戰,完善院感的控制。

        2.全年聽力篩查率95.2%,未通過116人,復篩80人,轉診21人,宣傳工作還有待完善與提高。

        3.現在的護士多是獨生子女,對工作的責任心和付出精神還有待提高,進一步加強醫護人員職業道德教育,以形成一支服務質量好,技術硬的互助共進的團隊。

        4.始終如一堅持隱患排查工作,突出醫療方面隱患的排查力度,確保全年無醫療差錯或者醫療事故發生。

        2017年兒科護士上半年工作總結以及下半年工作計劃【2】

        眾所周知,嬰幼兒因其年齡小,不會或不能正確表達自己的意思,加上兒科平常護理工作量大且繁瑣,家屬不易理解等原因,使得眾多護士不愿意或根本不安心兒科護理工作。兒科護士真的這么難當嗎?本人已在兒科工作了整整8年,根據經驗所得,談以下4點體會:

        熱愛兒童事業,全心全意為患兒著想

        由于是兒科,液體量少而組數多,許多藥計量難算;嬰幼兒好動,液體滲漏多,工作量大而繁瑣,往往是這邊剛加藥,那邊又腫了,不滴了,到處都在喊你,且又是一樣的著急往往從上班忙到下班,一刻鐘也沒停過,甚至到下班時所有護理記錄都沒來得及寫。久而久之,容易使護士產生厭倦、不滿情緒,覺得兒科護士太累了,跑斷了腿,有時還要受家屬的氣。如果把情緒帶到工作中,就會產生消極應付的想法,覺得工作永遠也沒可能干完、干好,只要當班時沒出問題就算了。針對這種情況,我認為護士首先必須要有熱愛兒童護理事業的思想,要有堅定的敬業和獻身精神,堅信自己所做的事業是人類最崇高的事業,因為兒童是祖國的花朵,祖國的未來,而熱愛,關心兒童是熱愛祖國的表現,要一切都以患兒為中心,處處為患兒著想。只要從內心熱愛兒童護理事業,才不會因工作繁瑣而厭倦;才能全心全意為患兒服務;才能有利于患兒的治療和護理;才能促進患兒早日康復。

        理解家屬,正確處理好護患關系

        許多護士不愿在兒科工作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認為家屬難纏,易受氣,因為現在都是獨生子女,是小寶貝、小皇帝,一但生病,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等一大群人前呼后擁,就怕寶貝遭罪。一針沒扎到血管,就罵你,認為你是在練手藝,不負責任,不當一回事,把你氣得難受、憋悶,還不能發火,針對這一情況,我們首先要保持平和心態,多從患兒父母角度來看待,考慮他們,理解他們的心情,要采取寬容與忍耐的態度,畢竟可憐天下父母心嘛!其次,要做好解釋與安慰工作,要多說對不起,使家屬也理解兒科護士的工作,減少不必要的誤會或過激行為的發生。

        勤學苦練,有過硬的穿刺技術

        我認為,這一點是特別重要,有了這一點,上面的第二點也就迎刃而解了。在兒科,沒有過硬的穿刺技術是不行的,一針見血在兒科更顯突出,尤為重要,因為患兒都是爸媽的心頭肉,打在兒身上,痛在爸媽心上嘛!而許多護患糾紛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我們要勤學苦練,多總結多摸索,熟能生巧的道理也在這里得以體現。只要我們肯下苦工夫,多學多看多練,頭皮穿刺也是容易一次成功的,而能做到一針見血在兒科干護理工作也容易多了,輕松多了。

        努力學習,能及時、準確觀察病情并發現病情變化

        前面已講了由于是兒科,許多患兒是有口難言,一切的病情都有待于護士在工作的過程中要勤于、善于觀察,才能及時地掌握患兒的病情變化,作出準確判斷,并及時向醫生匯報,使病兒能轉危為安,從而有利于治療和護理。而要做到善于觀察,就要求護士必須有扎實的醫學基本知識和技能,根據患兒的疾病有的放矢地進行觀察,減少不必要的疏忽。因此護士在工作的同時必須不斷認真學習和總結經驗,才能更好地工作,更好地為患兒服務。綜上所述,要把兒科的護理工作做好,護士必須要有熱愛兒童護理事業的思想,能正確處理好護患關系,有過硬的穿刺技術和善于觀察病情變化的本領。只有這樣,才能做好本職工作,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兒科護士。

        2017年兒科護士上半年工作總結以及下半年工作計劃【3】

        時間匆匆而逝,2xxx年的工作即將結束,這一年來,在院領導的關心下,本著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的服務宗旨,我科護理人員團結奮進,努力工作,圓滿完成了全 年各項工作任務,現將全年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政治思想學習,轉變護理觀念,提高服務質量

        全科人員以實踐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學習全市經濟工作會議暨轉型跨越會議精神,組織全科人員學習黨的十報告,深刻領會精神實質,認真整理筆記,積極撰寫學習心得體會,創新思維,轉變觀念。科室組織人員學習醫院《關于印發2xxx年效能風暴行動實施方案》,在科室內積極開展創先爭優、三好一滿意活動,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的觀念,不斷提高思想道德修養,以人為本,牢固樹立一切為病人服務的理念,一是把病人的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病人的需要作為第一需要,把病人的利益作為第一考慮,把病人的滿意作為第一標準。加強主動服務意識,質量意識,安全意識,在進一步規范護理操作的基礎上,提高護患溝通技能,從而促使護理質量提高,確保護理工作安全、有效。二是通過了解回訪意見、和住院病人的交談,發放滿意度調查表等,獲取病人的需求及反饋信息,經常聽取醫生 的意見及時的提出改進措施,同時對護士工作給予激勵,調動她們的工作積極性,從思想上,行動上作到真正的主動服務。三是把用心服務,創造感動的服務理念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強調二次核對的執行到位,加強安全管理的責任,杜絕嚴重差錯及事故的發生。在安全的基礎上提高我們的護理質量。四是深化親情服務,提高服務質量。在培養護士日常禮儀的基礎上,進一步規范護理操作用語,護患溝通技能, 培養護士樹立良好的職業形象。通過十的學習,轉變了護理觀念,提高了服務質量強化了醫護人員的服務意識,優化了醫護理質量,充分調動了醫護人員的工作熱情,強化工作責任心,培養了護理人員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敬業精神,做到小事講風格,大事講原則,從不鬧無原則糾紛。工作中互相支持,互相理解,明確分工,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團結務實,保證了正常醫療服務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 加強業務學習,提高業務素質

        積極參加護理部組織的業務培訓、專科知識講座,除每周四參加醫院組織的業務講課,科室針對疾病特點和臨床需求,圍繞中心工作,組織人員輪流講課,利用晨交班、工作閑暇時間進行提問、復習,長期堅持,相互學習,提高了臨床基礎知識。在護理部的指導下,組織人員進行護理技術操作培訓,通過觀看技術操作錄像、示范、現場指導,參加技能比武,互相交流經驗,使新護士的護理技術操作得到了規范和統一,促進了護理技術操作水平的提高。為了加強急救知識,提高急救技能,在科主任的支持下,組織急診醫師、全體護士集中學習急救常規和搶救措施,重點培訓心肺復蘇、心電除顫、人工呼吸器、洗胃機操作規程,使醫護人員掌握了急救知識和急救器械的使用。組織每月一次的護理安全會議,及時總結,肯定成績,查找不足,分析原因,制定有效可行的措施,每月按質量標準對護士進行考核并上報護理部。通過多方面、多渠道的學習,有效提高了護士的綜合 業務素質。

        三、加強基礎護理工作,提供優質護理服務

        堅持每月一次的護理安全會議,分析護理質控檢查中存在的問題,認真總結,查找不足,分析討論,制定有效措施。組織學習護理核心制度,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進一步完善護理操作規程,保證各項治療措施落實到位。護士長和科室質控員每周不定時檢查科室工作質量,及時給予指導和改進。堅持護士長節假日、周末查房,排查護理安全隱患。護士長跟隨科主任查房,及時掌握重點病人動態信息,做好各項工作安排。在護理排班時新老搭配,使其在工作配合上優勢互補,相互借鑒經驗,保證護理安全,提高護理質量。進一步規范病房管理,指定病房管理責任護士,督促并指導衛生員做好病區保潔工作,為病人創造整潔、和諧的住院環境。對急救藥品、物品嚴格執行專人四定管理,使急救藥品、物品完好率達到100%,保證處于應急使用狀態。規范護理人員接診流程,禮貌待患,熱情服務。對重點護理人員加強指導和監督,做好傳、幫、帶工作,使年輕護士更好地成長起來。嚴格執行年初制定的業務學習、技能培訓計劃,中醫護理病歷合格率、各種護理表格書寫合格率95%,掌握中 醫傳統操作技術15種。

        四、 抓好護理人員的監控,提升安全防范意識

        科室護理工作是醫院護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優質高效的護理工作是保證醫療安全的一個重要環節,護理質量的好壞與醫療糾紛的上升息息相關,加強護理人員的監控,提高護理質量則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在日常的護理工作中要做的以下幾點。

        1、護理人員的環節監控:對新調入護士以及有思想情緒的護士加強管理,做到重點交待、重點跟班。切實做好護理安全管理工作,減少醫療糾紛和醫療事故隱患,保障病人就醫安全。

        2、病人的環節監控:新入院、新轉入、急危重病人、有發生醫療糾紛潛在危險的病人要重點督促檢查和監控。

        3、時間的環節監控:節假日、雙休日、工作繁忙、易 疲勞時間、交接班時均要加強監督和管理。

        第6篇:兒科急救知識培訓范文

        【摘要】意外傷害是突然發生的事件對人體造成的損傷,它包括中毒窒息溺水交通事故燒傷及燙傷六大類。嬰幼兒是意外傷害的高危人群。主要以誤服導致的中毒最常見,是兒童意外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1]。2007年1月至2009年9月我科共收治意外中毒67例,為全面預防意外中毒的發生,我們對兒童意外中毒的原因、毒物種類好發年齡等進行了分析,及時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以預防和減少各種意外中毒事件的發生。

        【關鍵詞】兒童;中毒;急救;防治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我科2007年1月至2009年9月共收治意外中毒兒童67例,均符合意外中毒的分類及診斷標準。其中男42例,女23例,年齡小于1歲3例,1~3歲36例,3~6歲18例,6~13歲10例。就診兒童中家居農村45例,城市22例。

        1.2 意外中毒的種類 藥物中毒34例,鼠藥中毒13 例,有機磷農藥中毒12例,高錳酸鉀中毒5例,誤服樟腦丸、油漆稀釋劑3例。

        2 急救處理

        2.1 由于中毒原因、途徑、毒物的種類、就診時間、接觸毒物劑量等因素的不同,67例兒童臨床表現各異,病情輕重不一,根據急救中毒的救治原則,迅速對生命危險者進行救護,以確保生命安全,盡快協助確診中毒的毒物進入體內的途徑和劑量,對于經口進入的應立即采取催吐、洗胃等方法清除胃腸道的毒物,一般中毒4~6小時以內洗胃最有效。但對已吸收胃排空較慢的毒物、飽餐后服毒或用了減慢胃腸蠕動藥物的患兒,即使超過6小時也要快速洗胃。洗胃液的種類應根據毒物種類而定,洗胃前要先用注射器抽取胃內容物做毒物鑒定。

        2.2 清除血液內毒物

        2.2.1 通過靜脈或口服5%葡萄糖生理鹽水或5%~10%葡萄糖以增加尿量,促使毒物排出。

        2.2.2 靜注速尿或甘露醇等利尿藥促進利尿,保護腎功能,解除某些毒物所致的肺水腫或腦水腫。

        2.3 解毒劑的應用 在清除毒物的同時,如有解毒藥或拮抗藥可以使用時,應及時使用。如氰化物中毒可采用亞硝酸鈉解毒,有機磷農藥中毒可采用阿托品和解磷定,亞硝酸鹽中毒可采用小劑量亞甲藍解毒等等。

        治療及轉歸:67例患兒經過上述措施處理,治愈56例,好轉10例,轉院透析1例。

        3 討 論

        隨著兒科疾病譜的的變化,中毒已成為兒科急癥中常見的疾病,是威脅小兒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從以上資料可以看出,兒童中毒有以下特點:年齡分布以幼兒期及學齡前期兒童為主;在性別分布上以男性高與女性;地區分布上以農村高于城市;毒物以藥物及農藥為主,占68%[2]。幼兒及學齡期兒童為高發年齡,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特點:(1)家長安全意識淡薄,看護不周。將藥物隨意放置或缺乏醫藥知識致使兒童服錯藥或服藥過量導致中毒。(2)有些家長將鼠藥涂在餅干、花生、地瓜或饅頭上作誘餌,投放在兒童經常玩耍的地方,或用飲料瓶裝一些農藥、清洗劑、汽油等,在家長不注意的情況下發生誤服導致中毒。另外一些農村基層醫院或診所,由于缺乏兒科專業知識,未能掌握兒童用藥特點及劑量,致使藥物中毒有時也會發生。(3)由于該年齡組兒童生活經驗不足,對外界事物有強烈的新鮮感,接觸周圍事物增多,但判斷力和自我保護能力有限,易導致不良后果。

        因此,兒童中毒必須以預防為主,要從家庭因素、社會因素、學校因素著手:(1)家長應妥善保管好家中的常備藥物,將常用藥物上鎖保管,定期清理藥箱,將過期藥丟棄在安全的地方。在孩子生病時應盡量在兒科醫師和藥師的指導下用藥,用藥前應仔細檢查藥物及其有效期,不要隨意加量或濫用成人藥,要對亂用、錯用或加大劑量服用藥物的危害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2)家長、學校和幼兒園的老師應盡到監護責任,將老鼠藥、農藥等有毒物質妥善保管。不要將農藥等有毒物質存放在食品或飲料的容器內,并且必須放在孩子不能拿到的地方,用后的空農藥瓶不能隨意亂扔,以免孩子撿玩,特別是在農藥中毒的高發區農村,應加大力度普及安全合理使用農藥和貯存農藥的知識,嚴禁將農藥與糧食、蔬菜等混放在一起,盛過農藥的器皿不能再做它用,這是減少農藥中毒的有效措施。

        (3)加強對基層兒科醫師的培訓,盡早發現,盡早治療,對急危重癥患者應及時轉上級醫院救治,并普及兒科網點,讓農村等廣大邊遠地區的兒童也能得到及時的救治。

        (4)一旦發現兒童誤食了藥物或毒物,在送醫院之前家長可先用手指刺激孩子咽喉部,使滯留在胃里的藥物盡快吐出來,以減少藥物或毒物的吸收,并及時送醫院,同時一定要帶上所誤服藥物或毒物的瓶子或包裝,以便及時鑒定中毒物質的性質,便于醫生及時進行針對性治療。

        【參考文獻】

        第7篇:兒科急救知識培訓范文

        1.1培訓項目

        為了應付各種緊急情況,美國要求所有的醫師都要上過急診醫療服務體系課程,同時還規定了全職型的急診醫師不僅需要大量的急診知識,還需掌握整個急診醫療服務體系的知識。為此,美國急診醫學委員會(ABEM)、美國急診內科醫師學院(ACEP)、急診醫學住院醫師導師理事會(CORD)、急診醫學住院醫師聯合會(EMRA)、急診醫學住院醫師評議委員會(RRC-EM)、學院急診醫學協會(SAEM)聯合制訂了急診醫學臨床實踐模式。急診住院醫師培訓計劃包括內科、外科、創傷、心血管病、骨科學和產科學,以及對藥物中毒和家庭暴力的識別和干預技能等,此外還應該加強其他非專業技術的培訓,如計算機技術、客戶服務、商業管理、咨詢技巧等。美國每年有950名住院醫師通過這項培訓。美國急診醫學會還為住院醫師提供各職業階段的培訓,以確保各地的美國民眾都可以獲得同樣高水平的急診醫療服務。而全美急診??漆t師獲得批準的培訓項目共有467個。主要包括:醫院管理、臨床法醫學、臨床藥學、科研、重癥醫學、災難醫學、院前急救系統(EMS)、環境衛生、老年急診醫學、全球急診醫學等等。絕大多數急診醫學專科培訓項目屬于以下幾類:院前急救系統(EMS)、超聲、兒科急診醫學、全球急診醫學、科研、毒理學、重癥醫學、醫學模擬、醫院管理、醫學教育、災難醫學和運動醫學。

        1.2資金保障

        專科醫師在急診培訓期間的工資大致與住院醫師相似,約為每年6萬美金,而這部分的培訓項目基金一般不來源于聯邦政府,而是由接受培訓醫師所在的急診室工作盈利部分提供,另外,大多數受訓醫師都會參與科研工作,以獲取一部分的勞務報酬。

        2中國急診醫學教育培訓體系

        雖然我國的急診醫學起步較晚,但我們充分認識到急診醫學是一門涉及面廣、實踐性強的臨床醫學二級學科,是臨床各學科的基礎學科。近10多年來,我國的急診醫學迅速發展,已形成了院前急救、醫院急診、危重病監護三位一體的急診醫療服務體系(emergencymedicalservicesystem,EMSS)和一支由臨床、科研、教學相結合的急診專業人員隊伍。但全國現有專職急診醫師僅約5萬人,其中80%~90%為其他專科醫師,且學歷層次參差不齊。因此,我們必須加強急診醫學教育,尤其要做好畢業后教育工作。

        2.1教育過程與美國不同

        我國是從2010年才開始在上海先行試點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項目的。完成院校醫學教育的醫學生,將以社會人的身份參加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項目[6]。根據其學歷和培訓醫院的不同,開展2~3年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急診科的培訓。培訓結束將統一參加上海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結業考試,結業綜合考核采用客觀結構式臨床考核(OSCE)的方式??己撕细裾邔@得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合格證書,當然在此之前必須先取得執業醫師資格證書。同時有部分優秀醫師還能獲得碩士學位。完成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醫師可以選擇繼續參加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2014年上海??漆t師規范化培訓新增了急診??婆嘤柣?。通過2~3年的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急診科醫師將獲得更專業的亞??平逃?,同時優秀的醫師還將通過自身努力獲得額外的博士學位。

        2.2培訓項目與美國眾多的培訓項目不同

        我國??埔幏痘嘤栔饕ǎ涸和饧本龋ò瑸暮o急救援等)、院內急救(包含創傷、中毒等)和急危重病救治(ICU)三大類[7]。通過培訓,希望達到掌握急診病人的病情分級;掌握常見急癥的癥狀鑒別診斷,對常見急癥進行基本正確和獨立的急救診治;熟悉和初步掌握各種常用的急救技術和方法。另外在科研方面,能閱讀有關急診醫學的外文書刊并了解臨床科研方法,結合實踐,寫出病案報道和綜述。值得一提的是,上海??漆t師培訓將有2個月的集中培訓,這是培訓的一大亮點與特色,主要包括:院前急救、基礎生命支持、高級心血管生命支持、高級創傷生命支持、急危重癥搶救技術(血液凈化,呼吸支持,有創血液動力學,急診B超,營養支持,監測等)、災害醫學、急診溝通技巧等等,為培養動手能力強、應變能力快的合格急診科醫師做努力。

        2.3資金保障與美國不同

        上海是建立政府投入、基地自籌、社會支持的多元投入機制,加大對于全科以及兒科、精神科等急需緊缺專業住院醫師培訓的財政補助力度。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經費納入財政預算,探索社保基金增加劃撥基地醫院經費的長效投入機制。另外,為保障??漆t師規范化培訓工作的順利開展,上海市多部委決定設立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的專項經費,對于委派醫院、培訓醫院和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行政管理部門進行經費支持,使急診醫師畢業后教育能順利貫徹進行。

        3急診醫學教育培訓體系的建議

        3.1加強政策導向

        雖然我們的畢業后教育還處于起步階段,但這4年實踐下來,我們為各級醫療機構培養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扎實的醫學理論知識和臨床技能,能獨立、規范地承擔本專業常見多發疾病診療工作的急診臨床醫師。目前,急診醫學還屬于緊缺專業學科,據統計,上海市二、三級醫院急診和ICU醫護人員共有6022人,醫師占29.5%,其中醫師碩博高學歷的僅占25.9%。上海市100所二、三級醫院急診年工作量達到914.27萬,實際搶救和留觀均超編制。工作強度高,人員配備不足,醫護高學歷所占比例偏低是目前的主要問題。所以更需要我們加強政策導向,加快政策扶持、加大畢業后教育培訓的力度與強度,培養出更多學歷高、醫術精、醫德高的優秀急診醫師。雖然政策的推行與執行過程中有些許障礙,但我們會貫徹始終,為培養適應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衛生服務需求的醫師、為促進臨床醫師培訓和管理法制化與規范化,為提升衛生事業改革發展和提高醫院核心競爭而做出積極的作用。

        3.2加強培訓監督

        雖然在不同的醫院進行規范化培訓,但我們希望結果是同質化的。所以對于基地的標準、培訓的標準、考核的標準都做了統一的規范度量。如:急診科相對獨立的布局合理的急診區域;科室設置與人員配置;醫療設備;醫療工作量;醫療質量以及師資條件都做了細致的規范。在培訓標準里對于相關科室輪轉計劃,要求達到的培訓目標都做了一一規范。在培訓結束后將統一參加上海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結業考試,結業綜合考核采用客觀結構式臨床考核(OSCE)的方式。但好的培訓計劃還需要有力的監督機制,以求達到從“進”到“出”都規范同質的結果。對基地的督導、對師資的培訓、對考試過程的全程錄音……都是我們加強培訓監督的保障。為使急診醫學教育培訓體系越來越完善,我們一定會把監督機制落到實處,絕不走過場。

        3.3加強急診建設

        第8篇:兒科急救知識培訓范文

        【關鍵詞】 新護士;臨床帶教;技能培訓

        兒科是個專業性極強的科室, 患者是一個特殊的群體, 患者家屬對醫務人員的要求越來越高, 需要護士打針一針見血, 新護士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另外, 由于新護士對兒科臨床護理特點及技術操作不熟練, 很容易導致護患糾紛, 所以兒科護士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溝通技能和熟練的操作技能?,F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兒科新護士進行帶教及培訓。

        1 排除兒科新護士的心理壓力

        1. 1 面對兒科患者這個特殊的護理人群, 在當今家庭多為獨生子女, 都是以小孩為中心, 當小孩患病后, 前來看護的家屬總是一群, 問題多, 對護士的操作技術水平的要求也增高, 致使新護士的心理壓力加大, 溝通能力欠佳, 加劇了內心的不安和恐懼, 產生自卑心理, 做事被動, 縮手縮腳。

        1. 2 為了盡快讓新護士適應兒科, 首先要理解新護士的心理變化, 培養新護士獨立思考和操作的能力。在臨床工作中, 先由帶教老師示范操作, 并講解操作的要點及注意事項, 然后讓新護士動手操作, 帶教老師隨時提出問題, 起到帶教老師“做中教”, 新護士“做中學”的互動模式。從而培養新護士的獨立思考能力, 從而盡快熟練兒科工作。

        1. 3 培養新護士的交流能力, 幫助新護士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語言溝通是護患關系的橋梁, 是心理護理的重要手段, 是建立良好護患關系的必備條件。帶教老師應教育新護士在各項操作前多鼓勵患兒, 使護患雙方互相了解, 如遇到穿刺失敗, 應暫停片刻, 安撫家屬和患兒, 表達自己的歉意。才能得到患者和家屬很好的配合, 減少爭吵、糾紛的發生。護理操作起來才能得心應手。

        2 制定技能培訓方法與內容

        2. 1 凡被本院錄用的新護士, 統一由護理部集中崗前培訓一周。使每位新護士都能熟悉醫院的環境, 規章制度, 服務理念和操作標準。認識自己的道德責任和義務, 盡快適應臨床護理工作, 熱愛自己的職業。

        2. 2 提高新護士的業務技能, 護士長根據臨床工作實際, 制定可行的帶教計劃, 并加強新護士及帶教老師的考核, 應用考核的手段促進學習與帶教。

        2. 3 提高新護士的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帶教老師帶動新護士學習《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護士條例》及《護理差錯判定標準》等。

        2. 4 制定明確的培訓內容和計劃

        第一階段:一個月, ①熟悉醫院及科室的規章制度, 讓新護士明確各項制度, 用制度約束和規范自己的行為。新護士應熟記的制度如交接班制度、查對制度、分級護理制度、搶救制度、給藥制度、護理缺陷報告制度及各種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制度。②熟識兒科病房的環境、各班職責和工作流程, 護理工作是長期而且艱辛的工作, 帶教老師要告訴新護士每一個班型的工作流程, 使工作程序化, 避免工作慌亂, 遺漏工作出現差錯事故。③掌握院感相關知識, 兒科患兒抵抗力差, 帶教老師要培養新護士操作前后六部洗手的良好習慣, 接觸每位患兒前后都要六部洗手, 靜脈輸液止血帶一人一根, 避免交叉感染。操作完畢垃圾及時分類處理, 其他用物做預處理, 加強新護士的無菌觀念及衛生觀念。④熟悉兒科基礎護理特點及基本操作技能。小兒新陳代謝旺盛, 皮膚護理是兒科最常見的基礎護理操作, 帶教老師應指導新護士督促并配合患兒家屬做好患兒的皮膚護理, 如高熱患兒降溫時及時更換患兒汗濕的衣物, 腹瀉患兒勤更換尿片, 大小便后及時清洗臀部, 皮疹患兒保持皮膚清潔干燥, 防止患兒抓撓。

        第二階段:一個月, ①掌握兒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護理常規。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肺炎、支氣管哮喘、發熱、腹瀉等都是兒科常見病, 帶教老師應詳細講解兒科各種常見病的護理要點, 注意事項及并發癥。培養新護士對疾病的認知能力和觀察能力。帶教老師還要帶領新護士做好疾病的健康宣教工作。②掌握兒科藥物的劑量換算。藥物劑量精確計算是兒科護士的基本功, 帶教老師要指導新護士根據藥物劑量和規格制定統一的藥物配制方法。每次配藥前, 根據醫囑藥量, 帶教老師提出問題, 讓新護士準確計算藥量, 盡快讓新護士熟練掌握藥物計算方法。③掌握電腦操作技能, 各種監護儀器及輸液泵的使用, 搶救車內的藥品及用物的放置。帶教老師除培訓新護士監護儀及輸液泵的使用外, 還要指導各種儀器報警故障發生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第三階段:一個月, ①熟練掌握急救物品、儀器的使用, 危重患者的病情觀察及護理, 配合醫生進行搶救。兒科又稱“啞科”。很多患兒不會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陌生的環境及各種治療操作又使患兒產生恐懼, 帶教老師應引導新護士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嚴格遵循級別護理的原則。如危重患兒每15 min巡視一次, 并詳細觀察患兒的生命體征、面色、精神狀態、各管道通暢與否、監護儀使用狀態等, 及時做好記錄。如出現搶救, 應在6 h內做好搶救補記。②掌握兒科細小靜脈、頭皮靜脈穿刺及留置針的使用。小兒頭皮輸液難度大, 在實踐初期, 帶教老師應詳細介紹小兒頭皮靜脈的分布, 走向, 幫助找血管, 告知穿刺技巧, 然后在其指導下操作, 穿刺成功妥善固定, 一旦出現穿刺不順利, 帶教老師應立即接手, 給予補救。給予家屬及患兒情緒及心理上得安撫。③掌握心肺復蘇技術, 吸痰、洗胃、血氣分析技術, 各種有創管道的護理方法。帶教老師每周帶領新護士在護理示教室進行操作培訓, 護長每周抽考一次。

        2. 5 高年資護士擔任責任制帶教。選擇高年資有豐富臨床經驗護士擔任帶教老師, 要求帶教老師具有良好的職業素質, 扎實的理論基礎, 正規熟練的技術操作和高度責任心的護師或主管護師擔任帶教工作。護長安排老師與新護士同一時段工作, 以便帶教老師對新護士的護理工作進行檢查和指導, 培養新護士獨立思考和實際操作能力。

        2. 6 按護理部統一制定的新護士培訓考核計劃, 結合專科培訓的內容及目標, 根據新護士的培訓內容, 醫院每月進行護理操作考核和三基理論考核一次, 進入臨床三個月內, 護長安排帶教老師對新護士進行一對一帶教, 三個月后經護士長和帶教老師綜合考核評價, 合格者書寫倒班申請全科通過后可讓其單獨倒班。

        綜上所述, 兒科護理工作難度大, 臨床帶教已經成為臨床護理工作不可缺少的部分, 要做好兒科新老護士交替, 必須把好新護士入院關, 抓好新護士帶教工作。通過對兒科新護士的帶教工作, 作者體會到兒科新護士帶教不同于其他臨床科室帶教, 她們要掌握一定的專科知識, 除了自身努力外新護士也必須熱愛自己的職業, 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和愛心, 多參加醫院及科室培訓、醫院內及醫院外的知識講座和志愿者活動, 珍惜每次的學習機會, 應用自己的溝通技巧, 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通過不斷的學習和積累專業知識, 來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整體素質。

        參考文獻

        [1] 祁小磊,楊麗,高艷紅.新護士規范化崗前培訓的方法與效果. 護理管理雜志, 2009,9(5):37.

        [2] 葉天慧,陳錦秀,易永紅.兒科低年資護士核心能力培養方法的探討.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06,22(7):68.

        [3] 顯蘭,李平.系統培訓評估兒科新進護士的必要性及方法.重慶醫學, 2002,5(31):442.

        [4] 李靜,況蘭.淺談帶教實習護士的體會.中華現代護理學雜志, 2006,1(9):838-839.

        第9篇:兒科急救知識培訓范文

        2018年兒科護理工作將針對不足,狠抓內涵建設,進一步加強專科護士的培養,加強與醫院其他科室的協作配合,完善各項護理工作流程,提高護理服務質量,打造醫院形象?,F作出計劃如下: 

        為進一步提高兒科護理質量,提高兒科護理人員理論技術水平,規范護理管理,結合等級醫院工作要求,現將2016年兒科護理工作計劃如下:     

            一、加強兒科護理隊伍培訓建設,提升護理隊伍素質

        1.按護士年度培訓計劃做好護士的理論及技能訓練與考核工作。

        2.基本技能培訓考核:根據護理部制定的年度技能操作培訓計劃每2月進行一次培訓,培訓后科室護士長負責落實全體人員的考核,合格率達90%以上。

        3.基本理論培訓考核:根據科室需要,每2月組織培訓一次科室??评碚撝R培訓,考核合格率達90%以上。

        4.更新專業理論知識,提高??谱o理技術水平。隨著護理水平與醫療技術飛速發展的現狀,護士長及??谱o士組織學習??浦R,可通過請醫生授課、檢索文獻資料、組織護理查房及護理會診討論等形式更新知識和技能。同時,有計劃的向護理部申請選送部分護士外出進修、學習,提高??浦R水平。

        5、創新護士培訓模式。以滿足臨床護理工作需求為目的,在低年資護士培訓方面嘗試新的培訓方法。以理論教學、技能培訓、病房實地培訓、模擬演練等方式相結合,注重實用性、專業的護理技能培訓模式。

           二、全面深化優質護理服務工作

        按照《醫院實施優質護理服務工作標準(試行)》和《臨床護理實踐指南(2011版)》,扎實推進優質護理服務,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安全、優質、滿意的護理服務。最終達到患者和家屬滿意,社會和政府滿意,醫生和護士滿意的目標。將“以病人為中心”的護理理念和人文關懷融入到對患者的護理服務中,進一步強化服務理念,積極組織開展“天使互助”活動,激發護士的工作熱情,提高護士主動服務的能力,在提供基礎護理服務和專業技術服務的同時,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交流,給予患者悉心照護、關愛、心理支持和人文關懷。鼓勵患者主動參與個人護理計劃的制定,充分考慮患者生理、心理、社會、文化等因素,依據患者個性化需求提供主動服務。在做好規定服務項目的基礎上,提供全程、無縫隙護理,促進護理工作更加貼近患者、貼近臨床、貼近社會。

        三、加強護理質量過程管理,確?;颊甙踩?/p>

        1.繼續實行護理質量一級質控管理,提高護士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發揮科室質控小組的基礎環節監管作用,明確各自的質控點,增強全員參與質量管理意識,提高護理質量。

        2.護士長深入各小組檢查、督促、考評護理質量。查看病人、查看記錄、聽取醫生意見,發現護理工作中的問題,提出整改措施。

        3.護理指標完成90%以上,各項指標及合格率如下:

        指標

        (合格率)

        基礎護理、危重患者護理

        病房管理及消毒隔離

        護理文書書寫

        急救藥品物品完好率

        一人一針一管執行率

        健康教育覆蓋率

        合格率(%)

        90

        90

        90

        100

        100

        90

        指標

        (合格率)

        消毒供應中心護理質量考核

        護理服務滿意率

        護理安全管理考核

        分級護理質量考核

        中醫特色護理質量考核

        患者健康教育知曉率

        合格率(%)

        90

        90

        90

        90

        90

        50

        指標

        (合格率)

        手術室護理質量

        護理技術操作考核

        優質護理和整體護理質量考核

        優質護理服務目標內涵知曉率

        警示標識正確使用率

        不良事件制度知曉率

        合格率(%)

        90

        90

        90

        100

        95

        95

        指標

        (合格率)

        跌倒、墜床意外事件處置知曉率

        特殊藥品管理

        圍手術期患者護理質量考核

        合格率(%)

        90

        95

        90

        4.加強護理不良事件管理,定期分析和研究護理安全工作狀況,提出改進意見。對己發生的護理不良事件認真做好調查、及時上報,組織討論,并提出處理意見及 有針對性的改進措施,積極聽取護士心聲,改進工作流程,方便護理工作,減少不良事件發生。具體措施為:一是做好啄木鳥在行動計劃,多從全方位角度找出隱患,吸取教訓,提出防范與改進措施。二是嚴格執行護理核心制度,強調制度執行到位,加強對護生的管理,明確帶教老師的安全管理責任,杜絕差錯、事故的發生。三是強化護士長對科室硬件設施的常規檢查意識,平時加強對性能及安全性的檢查,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維修,保持設備的完好。

            四、完善護士分層管理,推行護士分層使用

        根據各層次護士的分層標準,能力要求讓其承擔相應崗位的工作內容,并在此過程中給予相應的績效考核、激勵機制等。根據科室床位使用率、護理級別比例適時進行人力資源的調配,最大限度進行人力資源優化整合。根據護士意愿及收住患者情況進行彈性排班。

        五、做好教學、科研工作

        1.定期召開實習生會議,聽取帶教教師及實習生的意見。

        2.總帶教老師,重視帶教工作,經常檢查帶教老師的帶教態度、責任心及業務水平,安排小講課,了解實習計劃的完成情況,做好出科理論及操作考試。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 亚洲成a人77777 | 一级a毛一级a做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性爱在线网站 | 亚洲日韩爽爽爽在线观看 | 亚洲第一高清尤物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