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移動電源的設計與制作范文

        移動電源的設計與制作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移動電源的設計與制作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移動電源的設計與制作

        第1篇:移動電源的設計與制作范文

        [關鍵詞]電力公司;多功能模擬電源;終端調試;用電檢查

        中圖分類號:TM1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7)12-0275-01

        配電系統技術檢測直接關系到用電安全和操作人員的人身安全。常用的檢測工具一般是數字三用表、相序表、插座檢查器和測電筆等檢測設備或工具。在實際工作過程中,配電檢測設備或工具的功能性檢查或計量遇到了一些問題。一些帶測量讀數值的,有計量標準的設備,可以送計量站進行計量。但是很多計量站對于類似判斷接線關系正確性的插座檢查器、電源測試儀和檢查三相電接線關系的相序表等設備無法進行定量的計量和定性的檢查。設計一種配電系統模擬裝置,可協助技術人員解決上述設備定性檢查的問題。

        研制作業現場多功能模擬電源裝置,解決現場作業過程中,如終端調試、計量普查、用電檢查等,經常會遇到工器具設備無電、無法正常開展工作的情況。

        1 技術開發目標

        解決現場作業過程中,如終端調試、計量普查、用電檢查等,經常會遇到工器具設備無電、無法正常開展工作的情況。

        2 技術開發方向與途徑

        研制作業現場多功能模擬電源裝置,要求解決營銷現場作業過程中,如終端調試、計量普查、用電檢查等,經常會遇到工器具設備無電、無法正常開展工作的情況。包括一本體、分別設置于該本體相對的兩端上的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及設置于該本體上的一串并聯開關。該第一連接部及第二連接部上分別設有電連接點,該移動電源能夠通過該第一連接部與另一移動電源的第二連接部拼接在一起,并能夠通過該第二連接部與再一移動電源的第一連接部拼接在一起。該串并聯開關用于在該移動電源與其他移動電源連接時,切換相互拼接的移動電源之間的電連接方式,使拼接在一起的多個移動電源通過串聯或并聯的方式對外供電。本發明的移動電源可給不同類型的電子設備供電,并可通過與其他移動電源依次拼接來實現電容量的增加或適當調整后向外供電,且便于外出攜帶,解決了營銷現場作業過程中無電的情況。

        3 配電系統模擬裝置

        配電系統模擬裝置由輸入模塊、輸出模塊、安保模塊、“單相配電模擬”、“三相配電模擬”、狀態指示模塊等功能模塊構成。輸入模塊通過插頭適配組合可以將交流380V電源和交流220V引入配電模擬系統。其中插頭適配組合可以與自制交流220V單相三極(三線)10A或16A插頭以及自制交流380V三相四極(四線)16A或25A插頭相對接,可以實現與大多數常用已知電源(例如計量站實驗室電源)的方便對接。 “單相配電模擬”模塊可以模擬出單相三極(三線)配電輸出時缺零線(PE線)、缺火線(L線或相線)、缺地線(N線)、火線零線接反、火線地線接反以及輸出正常等接線關系。“三相配電模擬”模塊可以模擬出三相配電輸出時缺A相(U相)、缺B相(V相)、缺C相(W相)、三相正相序輸出、三相逆相序輸出等接線關系。輸出模塊通過多功能轉換插座或接線端子提供220V單相二極、三極(三線)和交流380V三相四極或五極(五線)輸出信號。安保模塊通過限流保險管,防止意外短路或其他過流事故。通過調整保險絲的大小的可以選擇不同的限流保護范圍。

        狀態指示模塊通過邏輯設計,對控制各個信號通道的物理硬件的工作狀態進行指示,提示使用者設備內部各個開關、繼電器的當前工況。

        4 配電系統模擬裝置電路

        從配電模擬系統原理圖略去與狀態指示模塊相關的指示燈驅動電路,主要反映了系統的電路控制規律。五路輸入信號(A、B、C、N、PE),可以由單相三極配電插座輸入(A、N、PE)或三相四極插座輸入(A、B、C、N)。開關K1、K2、K6、K10為雙向三檔開關,K3、K4、K5、K7、K8、K9為雙向二檔開關;F1、F2、F3為保險絲座;J1、J2、J3、J4為交流220V驅動四通道繼電器。K1用于分選是進行配電模擬還是絕緣參數模擬:K12接通時(K11端切嗔A信號輸入),J1閉合,輸出端B、C信號通路切斷,同時輸出端的N、PE信號轉接到絕緣參數模擬模塊(圖中未畫出具體原理電路)。K2用于分選是進行單相配電模擬還是三相配電模擬。K1-K6和J3、J4組合控制用來實現單相配電的各種輸出情況:K11、K23觸點接通時,K34觸點接通,信號A經由J3、J4常閉觸點到輸入端;K32觸點接通,A信號切斷,實現“缺相(缺火線)”模擬。通過K2、K5的K21、K53與K54觸點和J1、J3常閉觸點可以模擬N信號通斷情況;K4的K42、K44觸點和J1、J4的常閉觸點模擬PE信號的通斷情況。而單相電相零錯、相地錯的模擬可以通過K6控制J3、J4的吸合來實現。同樣,K7、K8、K9模擬三相電(A、B、C信號)的單路通斷,K10和J2組合實現三相電正相序和逆相序的輸出。

        5 模擬裝置調試情況

        5.1 輸入輸出阻抗測量

        用數字萬用表電阻檔(這里選某型號3/4位自動量程數字萬用表電阻測量檔)測量五路輸入信號(A、B、C、N、PE)線在K1-K10分別在各個檔位之間切換過程中,輸出端電阻值大小。在K1的K12端接通,或K6和K10的各個非空檔位切換時,輸入端測量的阻抗為繼電器的線圈電阻。

        5.2 絕緣電阻測量

        用絕緣電阻表(這里選某型數字絕緣電阻表1000V檔),對五路輸入信號(A、B、C、N、PE)線進行絕緣電阻測量。在三檔雙位開關K6和K10處于中間位置(即“空檔位”,左右兩路均不接通)的情況下,K1的K11端接通或空檔位,K2-K5、K7-K9分別在各個檔位之間切換的過程中,測量五路輸入信號的兩兩之間絕緣電阻為∞。

        5.3 輸入輸出電壓測量比較

        在系統設定的單相和三相電源正常的情況下,測量輸入端和輸出端的電壓值并比較。在外接測試儀表的情況下,通過系統操作面板校驗設備是否具備系統設定的功能。這里選用帶蜂鳴器提示和發光二極管指示插座檢查器進行單相配電模擬功能的檢查;用便攜式相位測量儀進行三相配電模擬的檢查;用某型數字自動量程萬用表和某型數字絕緣電阻表進行絕緣電阻模擬的檢查。該系統通過電路設計,可以巧妙地模擬出單相和三相電源配電網絡的各種常見接線關系,特別是各種常見電源的正確的和錯誤輸出模式。

        第2篇:移動電源的設計與制作范文

        關鍵詞:移動通信基站 防雷接地 組成 基本要求 措施

        近十年,移動通信行業迅速發展,通信網絡覆蓋全國,而移動通信基站的正常運行是移動通信暢通的保障。長期以來,移動通信基站遭受雷擊損壞設備、影響信號發射等情況頻繁發生。特別是在雷暴日數多和雷暴強度較高的地區,雷電災害事故更為嚴重。移動通信基站的供電系統和站房內設備的正常運行,是保證信號正常發射和接收的基礎,因此做好移動通信基站的防雷措施至關重要。

        1.接地防雷系統的組成

        接地防雷系統是由大地、接地極、接地引線、設備接地線、接地匯流排五部分組成。其中,大地具有無限大的容電量和導電性,是非常好的公共零電位;接地極是與大地電氣接觸的金屬部件,可使電流通過某些部件擴散到大地中;接地引線是指把接地電極與機房中的接地銅排連接起來的導線;接線匯流排是指把所有需要接地設備的地線匯集起來的銅排;設備接地線是連接接地銅排到設備之間的接地導線。

        接地極鐵路一般采用角鋼制作,每根角鋼為2.5m,垂直打入地中,然后用扁鋼把所有角鋼連接起來,角鋼的間隔一般是2~2.5m,需要的角鋼組數要根據地質情況,直到接地電阻滿足要求為止。對于特殊地質還需要加入降阻劑才能滿足接地電阻的要求。

        2.防雷接地系統的基本要求

        防雷接地系統的基本要求如下:

        ①接地電阻:包括地電極自身的電阻、土壤的電阻、土壤和地電極之間的接觸電阻、接地引線的電阻等。通常除土壤電阻外其它電阻都非常小,可忽略不計,所以接地電阻主要是指土壤電阻。如何來降低接地電阻是實現雷電流泄流的關鍵,雷電流通過引下線的全部電壓降的計算公式為:

        U=iR+Ml dI(t)/dt

        公式中,U為電壓降,kV;i為雷電流,A;R為接地電阻,Ω;M為單位長度的電感,約為1.5 μH/m;l為接地引下線的長度,m;d I(t)/dt為雷電流的陡度(雷電流I(t)對時間的微分),kA/μs。從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要使瞬間內沖擊接地電壓降值越小,就必須使接地電阻阻值變得越小,這樣設施被雷擊的機會就越小。通常不同設施對接地電阻的設計要求也不同,交換中心、基站機房內接地電阻值要求不應大于1Ω。基站、直放站和漏泄同軸電纜的接地電阻值要求不應大于4Ω,對于年雷暴日小于20d的地區,接地電阻值可不大于10Ω。鐵塔單獨設置防雷接地體時,接地電阻值不應大于10Ω。所以在接地防雷系統設計時要按規范要求,根據不同的條件,設計出合理的參數。

        3.移動通信基站防雷接地措施

        1)鐵塔及天饋線防雷

        由于移動通信基站天饋線一般都會建設在較高的位置,所以直擊雷是破壞移動通信基站正常運行的一個重要因素。這就要求我們合理的假設避雷針并且保證其與樓頂避雷帶或者鐵塔地網的可靠連接。與此同時,饋線的引雷也不容小覷。一般饋線都較長,很容易受到感應雷的影響,從而破壞基站設備甚至導致基站無法正常運行。一般對于饋線防雷,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接地處理,用來釋放感應電荷。普通的饋線需要三點接地,首先是天線下方拐彎處需要進行一次接地,再一個就是饋線中間需要接地,饋線進入機房前需要進行第三點接地。根據《移動通信基站防雷與接地設計規范》規定,如果饋線長度大于60米,還需要在中間加設一點接地。

        2)供電線路及通信線路防雷

        通信設備的防雷應主要是防止雷電感應所形成的感應過電壓、過電流對設備的損壞。對基站內的各種電子、電器設備的防雷措施主要采用限壓、分流的方法,即在電子、電器設備的電源線路上、饋線線路上及信號線路上分別安裝電源避雷器。特別應強調電源線路上的防雷,統計表明,電子、電器設備遭受雷擊,有70~80%以上是沿電源線路入侵感應雷電波所造成的,因此電源線路的電源避雷器防雷應是電子、電器設備防雷的重點。一般要采用三級保護,即在通信設備所在的建筑物的總配電柜處安裝一級電源避雷器保護,在通信設備所在的樓層或房間的分電源處安裝二級電源避雷器保護,在電子設備的用電前端安裝三級保護電源避雷器。必須通過層層設防,逐步限壓分流和放電,逐步消除雷電能量,才能確保電子、電器設備的安全。

        對于進入機房內的光纜來說,因為光纜大部分含有金屬加強筋和金屬護套,因此可采用直埋光纜或普通光纜穿鋼管埋地進入機房,埋地長度宜不小于50m,一般可從線路終端桿開始埋設,直埋光纜的金屬屏蔽層或鋼管兩端應就近可靠接地。光纜安裝時,應將光纜金屬體和光纜終端盒內專用接地母排妥善連接,同時將該接地母排直接與室外饋線接地排相連。與此同時,在光纜與機房內設備相連之前應安裝SPD。

        3)機房內設備的防雷接地

        機房內設備的防雷是基站防雷最后一道工序,也是基站防雷最重要的一道工序,萬一雷電進入機房,而機房內部設備防雷工作沒有做好,整個防雷工程將會功虧一簣。

        首先,從大的方面來說,應做好機房內設備的保護接地和工作接地。保護接地是指為了防止在通信設備絕緣損壞或意外情況下金屬外殼帶電時強電流通過人體,將正常情況下不帶電,而在絕緣材料損壞后或其他情況下可能帶電的電器金屬部分(即與帶電部分相絕緣的金屬結構部分)用導線與接地體可靠連接起來的一種保護接線方式以保證人身安全。工作接地是保持系統電位的穩定性,即減輕低壓系統由高壓竄入低壓的原因所產生過電壓的危險性,將設備的外露導電部分接地,在交直流電力系統的適當地方進行接地,交流一般為中性點,直流一般為中點。與此同時,應在用電設備的前端安裝對于移動通信機房防雷接地,為了防止地電位反擊,根據機房的地網鋪設情況,可以采用等電位連接的方案。即在交流配電箱和機房的電源SPD 附近可以安裝室內接地匯流排,為防止地電位反擊,所有室內設備的接地都要接到室內接地匯流排。如果不方便,可以安裝室內接地分匯流排,最后接至室內匯流排,再把室內接地總匯流排和室外接地排運用接地線和地網相連。

        參考文獻:

        [1]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2010)[S].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11.

        第3篇:移動電源的設計與制作范文

        關鍵詞:虛擬實驗;預考核;Flash;交互式課件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6(b)-0000-00

        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的迅速發展為教學手段的改革與提高帶來了新的可能與新的方向。近年來,計算機輔助教學課件、計算機網上教學軟件、遠程計算機教學蓬勃興起,展現了教學手段新一輪改革的發展方向與強勁勢頭,可以說,利用多媒體技術對教學手段進行改革正方興未艾。下面介紹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的一種新的應用:基于網絡虛擬實驗室的預習考核(后面簡稱預考核)系統。

        1 實驗中心的現狀及網絡虛擬實驗預考核的重要性

        自從我校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開放實驗有序進行后,學生可以在實驗中心網站上自行選定實驗時間和實驗內容,實驗模式同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變化。開放實驗要求學生課前要通過預習對所做內容進行全盤掌握,否則會使實驗效果大打折扣,而網絡預考核系統的推出可以達到督促學生預習和檢驗預習效果的目的。圖1所示為網絡預考核在開放實驗中的應用示意圖。學生遇到考核不會的情況,可以退出考核并學習實驗中心提供的課件,學會后重新開始考核。

        圖1

        以前的預考核系統采用出題的方法,這種出題的方法雖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考核形式并不直觀,內容和方式同具體實驗有很大的差別,學生對所用儀器還是很陌生,易產生誤操作。隨著計算機技術在實驗教學應用中的普及,虛擬實驗的作用和優勢日漸明顯。為了使考核方式更科學,我們采用虛擬實驗方式進行網絡預考核。同時這種虛擬實驗考核系統也是一種課件,在考核的同時完成了教學任務,可謂一舉兩得。

        “虛擬實驗”就是運用計算機相關技術模擬傳統現場實驗的環境,反映實驗的操作步驟和方法,完成有關的實驗任務,使學習者在接觸真實實驗環境和設備、器件時,已有一個初步的理解。虛擬實驗大大改變了傳統的教育手段,通過這一技術,人們可以在逼真的仿真環境中學習和探索現實生活中接觸不到的事物,研究其特點和規律。由于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高速性、共享性、數據管理方便等功能特點,虛擬實驗能夠發揮重要的教學作用。

        2 系統硬件結構解決方案

        實驗考核系統的硬件結構如圖2所示。客戶首先訪問位于系統服務器的主網站,選定內容后從資源服務器調用所需的內容,資源服務器內容的傳輸采用流媒體技術,瀏覽者可以一邊下載一邊即時觀看、操作,而不需要等到整個互動多媒體文件下載完成。多媒體互動文件在教師機制作完成后上傳至服務器進行補充或更新。

        圖2

        3 系統的軟件方案設計

        3.1 開發軟件的選擇

        對于虛擬實驗的開發,最理想的方法是采用VR(Virtual Reality的縮寫)技術,但VR技術對于一般計算機愛好者或操作者很難掌握,大面積推廣使用VR技術開發虛擬實驗不太現實。從形式上來說,網絡虛擬實驗考核系統也可看作是一種課件,能制作多媒體課件的軟件很多,但最適合實現多媒體課件網絡化應用的軟件非Flash莫屬。Flash是一種圖形編輯和動畫制作軟件,主要用于網頁的制作和網絡應用程序的開發,其優點在于:內容豐富多彩、播放效果好;文件容量小、網上運行快捷;交互性強;強大的兼容性。

        3.2 課件的結構設計

        Flash是一種基于時間軸的開發工具,如果不進行結構設計,而是將所有內容都堆砌到時間軸的關鍵幀中,容易使內容混亂,不利于章節內容的組織,并且不利于開發管理,因此如何把內容組織好是Flash制作課件的基本前提。制作前要認真研究Flash的特點及實現方法,并根據其特點,合理、科學地構建合理的整體結構布局,使課件整體結構邏輯性強、結構清晰、簡單易讀。用Flash制作的文件常見結構類型有:動畫模擬演示型、單場景交互型、多場景導航型、程序腳本類、練習與測試類等。為了實現本系統的網絡化應用, 具體方法是根據化大為小的思路將課件分解為各個功能模塊,將每個模塊制作成獨立的Flash文件,利用LoadMovie命令實現各個模塊之間的相互調用。用這種思想設計出來的課件具備很強的網絡特征,有利于軟件的維護和可持續開發。例如圖3所示為電路實驗中的串聯諧振實驗預考核系統的框架示意圖,其中每個方框是一個場景。

        圖3

        利用Flash制作出來的文件既較好地實現了模塊化設計的思想,又使課件具備了很強的網絡特性。因為Flash文件在播放時,并不需要先把全部的模塊都裝載到計算機的內存中,只需先裝載主控模塊,需要時,再在主控界面上單擊控制按鈕把其它的模塊裝載運行。

        3.3 進行合理的界面設計

        界面的設計不僅要向用戶提供一個交互性強的操作環境,而且還要從用戶的感觀享受等方面進行全盤考慮。所以在界面設計時,應該把握整體,統籌安排,恰當布局,制作出和諧統一的課件,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其中要注意下面兩點:菜單力求簡明合理,層次清晰;突出重要信息。

        3.4 交互功能的實現

        Flash 提供了ActionScript 腳本編程語言,為交互式課件的制作提供了有力的開發工具。從課件交互的功能上來說,常用的人機交互方式有菜單導航式交互、基于鼠標移動的交互、幀動作交互、影片剪輯動作交互、拖曳交互和基于問答題的計分式交互等。

        菜單導航式交互主要是利用按鈕來控制內容的跳轉,需要用到簡單的ActionScript代碼。

        基于鼠標移動的交互通常出現于對重點內容或關鍵詞的一些注釋,當鼠標移動到文字或物品上時,鼠標旁會給出相應的信息,鼠標移走后信息消失。

        虛擬實驗最重要的技術之一就是如何實現情景化交互。情景化交互是指能在計算機中模擬現實生活,手動操作實驗設備的過程,包括選擇設備器材,拿起并移動設備器材,最后將設備器材在合適位置放下的整個過程。其它交互方式難以體現虛擬實驗的情景化交互,只有拖曳交互可以。所以,拖曳交互是虛擬實驗系統的關鍵交互技術,它能模擬學習者的實驗操作過程和操作方法,能在虛擬環境中獲得類似于模擬現場實驗的操作經驗,如用手拿取實驗設備和實驗儀器的操作等,從而將傳統實驗中的操作過程和操作方法移植到虛擬實驗中,充分發揮虛擬實驗的臨場性和交互性。對拖曳動作應設立判斷程序,如果拖曳動作不正確,要進行相應的提示,如果正確,使用者可繼續進入下一操作步驟。為了能形象地表現拖曳過程,采用特殊的效果表現鼠標的拖動過程。Flash中“拖曳動作”的實現主要使用HitTest()、StartDrag()、StopDrag()以及自定義函數。遇到操作較為復雜的情況,例如在實驗箱上需要連接很多線的情況,答案通常不是唯一的,需要事先列出各種可能性,然后通過ActionScript編程實現正確或錯誤的判斷。

        基于題目的交互設計主要包括評語和成績,如要統計考核成績,需要在開始定義全局變量,例如total=0;設置總分數初始為0。后面每個反饋點觸發分數的計算程序。對于正確操作和錯誤操作添加不同的代碼,通過變量的改變判斷考核通過與否。

        3.5 將Flash文件集成到網頁中

        利用Dreamweaver軟件我們可以直接在網頁文檔中插入Flash文件。Flash 文件可無縫集成到我們制作的網站中,無需彈出其他窗口,從而獲得簡潔的外觀。此外,Flash課件通過在“設置”中,選擇“HTML”選項,系統會自動生成一個同名的“HTML”的網頁文件。

        3.6 需要教師具有多方面的能力

        用Flash制作課件是一項綜合性的工程。編制課件的教師一方面應具有一定傳統教學的經驗,另一方面還要運用現代教育理念和技術解決實際教學問題,尋求教學效果的最優化。許多方面,例如課件素材的準備,元件庫的組織以及課件色彩的搭配等等,都需要認真考慮到。制作一個優秀的Flash課件,界面設計要美觀大方,不落俗套,不僅需要教師教學經驗和知識結構的支持,還要求制作者具備策劃、設計美工、動畫制作、編程能力等,教師只有不斷加強自身的信息技術素養才能制作出好的Flash課件。

        4 示例及其教學效果

        實驗教學中心過去采用文字形式的預考核方式。例如電子學實驗中關于直流穩壓電源接法的題目通常是這樣出的:

        示例1:做本次數字電路實驗應選三路穩壓電源里的( D )

        A:主路電源 B:從路電源 C:正負電源 D:固定5V電源

        示例2:TTL數字電路實驗的Vcc是( C )

        A:±12V B:±5 V C:+5 V D:-5 V

        而在實驗過程中我們發現,很多同學雖然通過了考核,到了實驗室還是會接錯電源。特別是電子學集成運算放大器實驗中±12V電源的接法,如果教師不對此特意講解,每次實驗都會有一批學生接錯或者手足無措。而采用虛擬實驗預考核方式很好地解決了此教學難點。

        以下為實現交互功能的部分代碼(因篇幅所限,只列其中一小段)。

        stop();

        t6.d6.onRelease = function() {

        red.stopDrag();

        red._visible=false;

        delete red.onEnterFrame;

        yin="單擊相應的實驗箱接線端口";

        t6.onEnterFrame = function() {

        _root.t6.createEmptyMovieClip("x1", 1);

        with (_root.t6.x1) {

        lineStyle(5, 0xBA0101, 100);

        lineTo(_xmouse, _ymouse);

        }

        };

        a1.onRelease = function() {

        gotoAndPlay("紅導線61",1);

        };

        5.結語

        開放實驗的多媒體化建設和網絡化建設是一個前景廣闊的研究領域,有很多急待解決的實際問題。虛擬實驗考核雖是剛剛開始的項目,還有許多改進之處,但可以認為是解決開放實驗科學性的一種比較好的方案。它不但是一種管理方法,還可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多自學、多動腦,培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真正起到素質教育的作用。

        參考文獻

        第4篇:移動電源的設計與制作范文

        【關鍵詞】瞬斷傳輸基站時鐘

        一、第一方面:傳輸相關原因

        1.傳輸環不規則倒換或者單板劣化導致誤碼,進而影響到基站中斷:在對各傳輸廠商的傳輸環網通過人工切換、拔纖模擬的環倒換測試中,基站沒有出現瞬斷和告警的現象。這表明按照規范設計的傳輸設備和基站間不存在配合問題,傳輸環倒換并不是造成基站瞬斷的原因。而在日常維護中,確實會出現環倒換時基站中斷的現象,其原因在于光纜中斷的過程中,會有一個受損的過程,此期間誤碼率增高;傳輸設備單板故障或性能劣化(包括SCB、OI2D、SP2D、EFT單板),保護功能無法正常啟動,也會使基站業務頻繁瞬斷。2. 2M傳輸線及接頭故障:由于工程時制作質量不高,如果存在虛焊等情況時,極易造成基站瞬斷。這種情況下,基站瞬斷通常會逐漸頻繁,嚴重時基站不再瞬斷而是長時間退服,需重新制作接頭即可解決問題。3.光端機或基站接地不良、用戶機房電源線干擾:接地不同或不良會使兩者間存在一個電壓差,這將使誤碼的機率大大增加,導致基站瞬斷以至無法正常工作,交流電源對2M纜進行干擾,這些情況下往往掛表測量時沒有誤碼出現,但可以通過測量電壓或者布放替代路由2M線發現問題所在,在確保兩者共地和2M線避開交流電源后基站將恢復正常。

        二、第二方面:環境及電源因素

        1.設備溫度過高:基站空調壞或設備過濾網堵塞可能導致設備高溫,設備溫度達到一定程度后,可能會導致設備瞬斷。2.停電原因:基站停電后,基站設備靠電池供電,當電池電壓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假設為45V),基站會中斷,基站中斷后,電池電壓能有一定程度的上升,假設升到46V,基站設備又會開通,但是開通較短時間內又會使電池電壓下降到45V以下,基站再次中斷……,這樣即會導致基站瞬斷。

        三、第三方面:基站設備本身故障

        1.硬件故障:MOTO GSM基站傳輸接口板NIU或BSC側的MSI板存在故障也會導致基站瞬斷,中興基站CMM板、CMB板故障可能會導致基站反復重啟;2.基站傳輸參數設置:通過合理設置MOTO??GSM系統傳輸參數,可以減少基站退服的發生和基站退服時長,其中關鍵是BER_OOS_MON_PERIOD和BER _RESTORE_MON_PERIOD這兩個參數。BER_OOS_MON_PERIOD參數是一個時間值,當E1傳輸線路誤碼在此期間的平均誤碼超過門限時,基站將自動退出服務。BER_RESTORE_MON_PERIOD也是一個時間值,當基站因傳輸誤碼自動退出服務后,只有在這個時間內,傳輸誤碼率保持低于10-6,基站才會自動恢復服務。3.電源模塊負荷過高:MOTO基站規范上要求載頻數大于等于4時,需配置2塊電源模塊,當基站載頻配置較多,而電源模塊配置不能滿足要求時,導致電源模塊負荷過高,這可能會導致基站瞬斷。

        四、第一方面:針對傳輸相關原因,采取如下措施

        1.優化傳輸環網結構、檢查網絡倒換參數、路由梳理和老舊設備替換:(1)優化網元數量過多、結構復雜的傳輸環網,將其中的小環網業務割接至其他網元,減少環網嵌套的結構,降低了因環網異常倒換造成業務瞬斷發生的幾率。(2)對匯聚層以上設備配置的保護情況按季度、月度定期進行核查整改,特別是MSP線性1+1和MS-SPRING環網的保護倒換問題進行清理。將MSP線性1+1(除特別需求如BSC外)保護統一規定為單端非恢復式倒換模式,每月進行非恢復倒換的清理,保證網絡處于正常狀態,保護設置完好可靠。(3)將承載移網基站的傳輸ASON二平面的資源情況進行梳理,減少迂回ASON網絡路由緊張的情況,避免承載基站的ASON網絡資源緊張導致基站業務重路由時間過長引發基站瞬斷。2.嚴格把關2M傳輸線及接頭施工質量、排查光端機或基站接地不良和不共地、改變業務開通方式、改進驗收測試方法:(1)針對工程質量中出現的2M傳輸線纜焊接不過關的情況加強隨工和驗收抽測的力度。(2)針對偏遠基站接地不良和基站、傳輸不共地的情況和用戶機房2M線纜受交流電影響進行專項排查并立即解決。(3)結合IBSC建設,將原通過2M電口轉接2G電路,通過155M光口與IBSC對接開通業務,通過傳輸1+1/SNCP保護等方式,全程通過VC12直接開通,去除了2M電口轉接環節,大大降低了因2M線纜故障導致的基站瞬斷和。

        第5篇:移動電源的設計與制作范文

        車體及其布局

        基于整車承載要求和既經濟又安全的條件,我們選用了重慶五十鈴FVR34P2車型底盤作為整車承載基礎。經改裝后,整車為鋼骨架鋁蒙皮直掛式廂體結構,車體外廓長9.8m、高3.85m、寬2.5m。車內裝飾遵循“防火、防靜電、防污染”的原則,采用環保材料。下圍裙箱采用鋼骨架鋼板焊接結構,用于安裝供電設備和放置系統附屬設備。

        車內布局采用各區間不隔斷式設計(如示意圖所示)。整車分為導播區(含音頻區、字幕)、技術區(含錄像區)、檢修區和后倉。導播區工作臺裝有滑軌可前后移動,在工作時將工作臺往外拉,可擴展導播區工作人員與監視墻的視覺距離。技術區設備機架前設有工作臺,設備機架后留有檢修區。主工作門外設有手動側拉工作平臺。后倉主要安裝三同軸電纜盤、電源電纜盤、綜合電纜盤和外接口板。

        值得一提的是,因車內空間有限,我們充分利用導播區工作臺下的空間安裝了機柜,機柜內安裝了6個帶滑軌的抽屜,每個抽屜內裝有固定的攝像機拖板,將攝像機固定于拖板上,既不影響導播臺的使用,又解決了攝像機的放置問題。

        為了給整車設備提供良好的用電環境,本車的外接交流供電可采用380V電或220V電,通過車上控制開關進行轉換,以適應不同環境下的外電接入。為了提高電源的抗干擾能力,車上裝有一臺交流隔離變壓器,將外接380V電轉變為雙路220V電為整車供電。為保證設備供電安全,車上采用了UPS電源和穩壓電源雙電源供電。車上所有雙電源設備由UPS電源和穩壓電源同時供電,車上其他單電源設備僅由UPS電源供電,且UPS電源和穩壓電源都設有旁路轉換開關,一旦工作異常,可將其旁路直接供電。為了避免干擾,加強用電安全,車上的設備安全接地、電源安全接地、機柜接地匯總后統一通過接地棒接入大地。

        考慮到車內有直流用電的需求,如轉播車液壓支撐系統、電纜盤電機等的用電,本車配有車載電瓶及充電機,提供直流供電。每次接通外電后,充電機自動給電瓶充電,以保證電瓶蓄電充足。因車內設備工作時會產生大量的熱量,為給設備提供良好的運行環境,在車上安裝了2臺大功率空調,其供電分別直接采用隔離變壓器后的220V交流電。

        視、音頻系統

        視頻系統是電視轉播車的核心部分,其性能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整車的性能。本車視頻系統采用主、備兩個通道,以切換臺為中心組成主用通道,以矩陣為中心組成應急切換備用通道,配置靈活,信號流程清晰。攝像機是決定整個視頻系統圖像質量的關鍵因素,本車選用5套SONY BVP-E30P攝像機系統作為有線訊道。同時,為解決有線訊道受線纜制約的問題,配置了1個無線訊道,包含1臺SONY DSR-650WSPL攝錄一體機和1套視訊SZ1B-1800移動式微波。

        切換臺是整個視頻系統的心臟,承擔著信號調度功能。根據系統規模和綜合性價比,我們選用了SONY MFS-2000切換臺主機和MKS-2017控制面板;選用了HARRIS P32*32SO數字視頻矩陣作為應急切換設備,一旦切換臺出現故障,可利用矩陣即時進行應急切換。車上的數字錄像機主要用于信號錄制及直播過程中的插播。在很少有大型體育賽事轉播的情況下,我們舍棄了昂貴的慢動作設備,選擇了2臺AJ-D930BMC和1臺AJ-D955BMC數字錄像機,既可保證節目的安全錄制,又可實現節目過程中進行插播,必要時還可很方便地進行組合完成線性編輯。

        本系統中,攝像機信號、錄像機信號、外來視頻信號及外接口板上視頻輸出信號均通過視頻跳線器與切換臺和視頻矩陣連接,利于各信號間的臨時跨接,提高了系統的安全性和靈活性。外接口板上的視頻I/O信號均通過視頻隔離變壓器與車內系統連接,以避免相互干擾。車內所有數字視頻信號均實現音頻加嵌傳輸。

        車內音頻系統主要用于音頻信號的合成和輸出,我們選擇了操作簡便的YAMAHA 01V96調音臺作為二級調音用。現場一級調音輸出的信號通過綜合電纜送達轉播車,經車上調音臺處理并根據需要將現場效果聲進行混合調整后,輸出至錄像機、車內監聽、后接口板等端口。

        通話和監視、技監系統

        轉播車的通話系統也是轉播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轉播車使用過程中,各工作崗位的交流都需要通過通話系統來完成。本車采用Clearcom通話系統,由有線通話和無線通話兩部分構成,以導播為中心,攝像、主持及現場工作人員相互間進行交流,并在外接口板上預留了通話接口,便于本車與其他轉播車級聯使用。

        為了盡量少占車內空間,并考慮顯示方式設定的靈活性,導播區監視墻以三塊松下TH-50PF20等離子屏為中心,配合2臺Miranda多畫面分割器進行畫面分割,結合矩陣進行信號調度,并實現動態源名跟隨和動態tally顯示。同時,根據多種可能出現的顯示故障,進行了多種應急顯示預設。

        為了確保車內視頻信號的技術質量,須對信號進行實時技術監測和調整。本車配置了2臺Tektronix 1741C波形/矢量示波器和6臺JVC TM-A101G彩色監視器對6個訊道信號進行技術監測; 配置了1臺Tektronix WFM6120波形監視器和1臺JVC TM-H17L2D液晶監視器, 通過切換矩陣的32*1遙控面板進行信號選擇,對系統各個環節信號進行技術監測。

        其他系統配置

        為了保證車內視頻系統的同步,車內配置了主備同步系統,提供穩定可靠的同步信號。主機選用Tektronix SPG300數字同步脈沖信號發生器,備機采用奧視BG40同步信號發生器。并在外接口板上預留了同步鎖相I/O接口,便于本車與其他轉播車級聯使用。

        TALLY系統提供信號切換使用提示,采用了青島廣電TLD系列雙色TALLY系統,利用計算機對其進行設置,操作簡單明了。時鐘系統采用青島廣電TVZ3100 GPS衛星校時鐘和DJS3000倒計時控制器,提供北京時間、開播時間和倒計時時間。

        第6篇:移動電源的設計與制作范文

        關鍵詞:車載、移動應急指揮、功能要求、系統設計技術要點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car mobile emergency command platform application analysis,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system design and product selection points are discussed.

        Keywords: car, mobile emergency command, function requirements, system design key points

        中圖分類號:S61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 需求及現狀分析 近年來政府各部門,軍隊,武警,公安,石油石化、煤炭等行業都高度重視應急指揮能力的建設,車載移動應急指揮平臺作為固定指揮所功能的延伸與完善具有機動性高、生存能力強、部署方便迅速、功能強大等特點,在各類突發事件的應急指揮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一個現代化的車載移動應急指揮平臺不僅是一個指揮調度中心,而且是一個計算機網絡中心、通訊中心、監控中心、數據中心、信息制作中心。車載移動應急指揮平臺可以說是系統內各類信息的綜合應用點,包括數據庫的集成應用、各部門數據的綜合應用、實時監控數據及圖像的顯示、指揮決策系統的結果輸出及(包括使用通訊工具調度指令)等。

        由于車載移動應急指揮平臺系統組成復雜、設備種類繁多、通訊手段多樣(幾乎涉及到通訊的全領域)、電磁環境復雜、設備密度大、系統間抗干擾要求高。目前不少此類系統平臺存在以下問題:1、整體規劃設計不當,造成布局不合理,使用操作不便;2、在整車選型時沒有考慮車輛動力與配載配重問題,造成整車超重或者車后部過重,影響車輛駕駛的操控性和機動性和平穩性3、設備性能搭配不合理,綜合布線不規范,造成整個系統效率低下4、沒考慮到在設備密度大、電子環境復雜的情況下各子系統間相互干擾的問題造成各子系統運行不穩定,抗干擾性能低下

        2、系統要求 車載移動應急指揮平臺應能實現一旦發生緊急事件,可迅速部署到突發事件現場的二級安全區域,短時間內實現衛星、移動3G等的無線網絡接入,在指揮車內就可以對突發事件現場進行視頻和數據的實時監控,及時掌握現場狀況,可現場通過無線數據語音直接指揮,并可以把現場的圖像及數據同步回傳到后方總部,與總部進行電話、傳真及視頻會議等形式的溝通。具體歸納為以下功能:

        a、通過車載或便攜無線自組網系統或衛星系統、移動3G系統實現與突發事件現場的網絡連接,以及與現場各類技術人員的無線通話;提供與突發事件現場的網絡和電話接入功能

        b、提供突發事件現場的實時視頻監控;

        c、提供突發事件現場的實時采集數據;

        d、通過衛星等技術手段實現車載移動應急指揮平臺與后方總部的電話、傳真、視頻對話功能;

        e、現場落實應急預案;

        f、能夠獨立提供動力和電源,具備一定的野外生存能力

        3、系統設計及產品選型原則 車載移動應急指揮平臺一般由衛星通信、短波通信、超短波通信、微波通信、現場音視頻圖像采集、綜合指揮調度、無線寬帶網絡、集中控制、裝載車輛以及安全保障等子系統組成。

        在整個車載移動應急指揮平臺的設計一般都是根據國家和相關行業的技術規范以及用戶的具體需求進行整體設計和載車改造的,系統的實際使用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最初的規劃設計和產品的選擇。由于應急指揮有其特殊性,在設計及產品選型中要注意以下要點

        a、整個系統要能夠統一組網,兼容互聯。在設計選型是要考慮到各個子系統相互之間,各子系統與現場設備之間能夠實現同一組網,兼容互聯的能力。實現各個子系統之間,子系統與現場之間功能相互兼容不沖突,充分發揮整個系統的效能。

        b、要有極高的可靠性。要考慮到車載使用環境(震動、溫度、濕度、空間、重量)對產 品選型的限制,在整體設計時考慮系統穩定性、產品電源適應性、減震、散熱、輕量化、隔音隔熱、防濕熱、防霉菌、防煙霧。選擇經過大量實際應用檢驗過的,性能不斷改進后的,適應車載及野外使用且低能耗的產品。

        c、要有極高的安全性。設計時要充分考慮車體物理安全(防雷、漏電和過壓保護、抗砸,防水等)、網絡通信安全、信息安全、設備及人身安全。

        d、要有極高的電磁兼容性車載移動應急指揮平臺具有設備繁雜、連接復雜、工作頻率覆蓋寬、型號形式多、結構空間小的特點。要做到:

        1)對電臺等通信設備要采用屏蔽性能優良的接插件和屏蔽電纜;

        2)電源線和信號線分開布線,信號線按高低頻分離的方法實現三線分離;

        3)高頻電纜走線盡量短而且相互不交叉,各類電臺的高頻饋線相隔不小于50-70mm;

        4)車載發電機供電電纜與其他電纜之間間隔不小于300mm,且線徑截面積要大;

        5)利用電磁干擾的距離衰減特性,根據設備不同工作頻率,按照模擬、數字、射頻不同區域安裝的方式,合理布局設備與器件的安裝;

        e、要有極好的可維修性 設備和系統部署要便于維修維護,部件要具備標準化可互換性,主要設備和系統要具有自檢和預警功能。

        f、要具備良好的保障性設計 可迅速的開設、開通、撤收及轉移。

        g、要有充分的車輛平衡性設計 為了保證行車安全,必須嚴格控制載車平臺的最大總質量、質心高度及前后橋、左右輪的負載均衡。

        第7篇:移動電源的設計與制作范文

        提供完善合理的集成解決方案

        ―直以來,洋銘的眾多產品因使用便捷、可靠性高、售后良好而受到業界的廣泛好評。今年BlRTV展會,洋銘參展的主題是:“全方位解決方案,共創媒體新時代”,這是洋銘在“三網融合”之下提出的新口號。在“全方位解決方案”方面,林總說,對于一個產品,擁有到位的服務,用戶才會滿意,而且最好要有個集成方案,洋銘不是賣完產品就完事了,同時還提供配套完善合理的解決方案。這也許是洋銘經過多年的市場檢驗,成為用戶鐘愛產品的主要原因。林總介紹,就在剛剛結束的上海世界游泳錦標賽和深圳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兩個大賽中,洋銘的HS一550、HS-600、MS-900等移動演播室產品被應用于各個場館,林總笑稱:有的新產品剛推出就上戰場,不過我們對產品有信心、當然還因為我們有整體解決方案。任何情況都可以瞬間解決。的確,洋銘的產品不辱使命,為我們展現了精彩賽事和健兒英姿。而說到“新媒體時代”,洋銘展場的現代化是最好的體現。洋銘展出的移動導播桌、便攜式移動演播室、球型高標清攝像機……林總介紹,目前舊有的切換臺除了SE-900外,像SE-800、SE-1000等舊設備都已經光榮退伍,成為歷史。洋銘力求在BRlTV做一個明白的、清楚的設備展示,深入闡述了洋銘能提供什么樣的設備給大家。

        細分產品兩級并行

        林總向我們介紹,目前洋銘的產品展示呈現“兩級”:便攜式的移動演播室和設備完善的移動導播桌。

        便攜式的移動演播室:堅固又輕巧。整個系統重量由原來的幾十公斤,瘦身為只有幾公斤重,這確實是一個挑戰,而洋銘做到了。洋銘新推出的便攜式演播室成為本次展會的亮點。林總強調,洋銘團隊的目標是把產品重量控制在10公斤以內,而且不能影響結構和質量。展場上一臺迷彩色的HS-2000M頗為引人注意。據林總介紹,像迷彩這樣的顏色不屬于標準顏色,需要達到一定數量訂做。另外,為了避免產品的外殼被刮壞,廠商還贈送保護外殼的旅行袋。林總介紹,洋銘新推出的便攜式移動演播室HS-600、HS-2000L,重量分別是8.4和8.1公斤,而注重產品的便攜、輕巧也將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

        設備更多的移動導播桌:適用的創新。為了解決轉播車空間的問題,洋銘公司別出心裁地設計出“移動導播桌”概念,所有的轉播設備都擱在這個“桌”上,現場轉播時既可以在車內也可以將導播桌搬到車外轉播。移動導播桌設計的非常巧妙:桌腿有輪子方便移動、桌面可以收藏騰出空間、桌架可以靈活拆卸、桌旁有拉手方便搬運……這次展會上洋銘展出的移動導播桌上又添了很多設備,使之更加完整。例如,電源設備從配電箱到電源供應控制中心有PD2、PD4、PD5和PD6四種,從而滿足不同的需要。同時配有雙電源、配電箱。洋銘直倡導“綠色導播設備”這概念,采用低耗能鏡面,同時在直流電12V下工作,因此,300瓦以內,無需專線,普通辦公室環境就能完成操作。除電源以外,移動導播桌上還配備了便攜式CCU(攝像機控制器)、示波器、高端的錄像機。說到高端檔錄像機,林總介紹洋銘新推出的HDR-500。這款硬盤錄像機采用新的MXF 0P1A文件編碼格式,兼容大部分非線性編輯軟件、可錄制SD或HD影像格式,SD/HD―SDI、HDMI、AES/EBU及模擬聲音輸入輸出,外同步的輸入還有四個聲軌,同時具有監聽功能,更重要的是其檔案格式已經具備最新的NTFS兼容性。這樣就避免了此前FAT32格式,因為不能存儲單個體積大于4GB的文件,長時間錄制的文件被分割儲存的弊端。因此,NTFS檔案格式將長時間錄制的文件單獨、完整地儲存,更有利于后期的制作和管理。如此設備完善的導播桌,可以說把整個演播室都移動起來了。林總幽默地說,有人問我“移動導播桌”的概念會不會太創新了,我說創新在于適不適用。適用的創新才是用戶所需要的。洋銘根據轉播車的大小和轉播規模,提供0BV-3000、OBV-2000和0BV-900高標清導播桌。

        球形攝像機組合高效拍攝系統

        在實施EFP電子現場制作時,專業人員不足,往往成為困擾用戶的難題,今年的展會上,這個問題得到解決。洋銘開發的PTC-100球形攝像機能夠方便的組合成個單人導播系統,因為人力成本的增加或者環境不容許攝影人員現場操作攝像機等因素影響,經常需要運用遠距控制的攝影機來滿足會議室、大型宴會廳,學校精品課程錄制教室或無人攝影棚的環境下的拍攝需求。這種球型的高標清攝像機,最適合無人錄播系統。 個攝像機可以定四個機位,而三個攝像機便可同時控制12個機位,采用變焦鏡頭,擁有四個景別,四個攝像機角度。因此,拍攝時可謂做到面面俱到。并且,不僅可以預設,可以臨時單獨手動控制,也可以影像追蹤。當記者問到這個攝像機能直接和低于計算機的錄制系統連接、遙控、自動切換,是否不需要洋銘的切換臺。林總給予否認并解釋到:以前,標清的攝像機只需要連接計算機和專業板卡即可實現操作,然而目前,對于高清攝像機與計算機連接,在操作過程中,會因為占用CPU、GPU大量資源,導致計算機不穩定,所以高清必不可少的需要切換臺。洋銘使用的切換全滿足高清精品課程錄制系統的需要。展會現場展示的由第三方廠商集成的高清精品課程錄制系統由三個機箱構成,一個內置洋銘高清切換臺做高清切換,一個做實時的網絡直播,還有個機箱集成了所有的控制裝置,包括影像追蹤、音頻控制、以及攝像機遙控。林總告訴我們這款球型高標清攝像機有望在明年的第一季正式推出。

        積極研發寄望明年BIRTV

        第8篇:移動電源的設計與制作范文

        SE-800的技術特點

        衡量專業視頻切換臺的標準有視頻技術標準和使用標準。傳統的切換臺應用于演播室、轉播車、后期制作和播出,現在后期制作由非編代替,切換臺只用于演播室和現場節目制作。所以,衡量切換臺的標準就是演播室和現場節目制作的質量標準和操作標準。對當前的電視節目制作,就是要達到標準清晰度電視的高標準,比如我們常用的廣播級錄像機,信號通道帶寬達到5.5MHz,信噪比達到50dB以上。我們選擇了標準信號源以模擬分量方式通過系統,以復合方式輸出到波形監視器,結果顯示,SE-800的信號通道質量遠遠超過我們想像的低價格切換臺。為方便比較,我們以完全同樣的方式,將信號源通過BetacamSP錄像機的電電通道,作為測試的對比和參照。

        今天數字信號處理和傳輸已經基本普及,大量的視頻設備使用SDI連接,成本也相當高。在短距離連接和簡單制作領域,模擬分量信號仍然是高質量的。這是因為,在標準清晰度領域,模擬分量通道能給視頻提供足夠的帶寬。模擬分量信號是數字信號的源,SDI信號也是模擬分量信號通過模/數轉換來的;簡單制作意味著模數轉換的次數比較少,信號損失也就比較小。SE-800的模擬分量輸入通道質量經測試明顯高于傳統的廣播級模擬分量設備,能夠滿足當前專業領域視頻制作的要求。

        SE-800的一個突出技術特點是DV視頻信號輸入/輸出,大大提高了系統的兼容性和方便性,滿足了用戶對數字領域的需求。而復合、Y/C方式輸入/輸出使系統具有最大的靈活性。可以說,各種攝像機都可以選擇其最合適的方式輸入系統。對原來使用低檔模擬切換臺的用戶,使用DV接口能大幅度提高視頻質量。SE 800切換臺上設置了一路疊加SDI輸出和輸入和最終SD輸出,是專門為數字字幕機設置的接口,就是在制作字幕時減少因為A/D轉換造成的視頻信號劣化,從而最大限度地保持視頻質量。系統同步是專業制作非常重要的需求,影響到切換的質量和藝術效果,SE 800設有BB(Slac Burst)信號(帶色同步的黑場信號,包含所有同步信息)輸出,可以滿足基本的系統同步需求,系統中不用再設置同步機。

        對基層的節目制作用戶,沒有外同步功能的攝像機,尤其是DV攝像機,他們也有演播室和現場節巨制作的需求。針對這些需求,SE-800特別設計了4:2:2取樣的雙幀同步器,視頻信號可以在切換母線上同步,這樣,最基本的系統也可以保證切換質量。

        洋銘科技特別為SE 800設計了控制單元RMC-90,可以遙控切換臺并發出提示(Tally)和觸發(GPl)信息,提示信息可以連接到四聯監視器TLM-404,發出紅、橙、綠三種顏色顯示,代表節目輸出、待切和自由;提示信息也可以連接到攝像機控制單元(CCU),傳輸到攝像機,為表演者和攝影師顯示提示信息。所以,SE 800的操作功能也可以滿足演播室和現場節目制作的基本操作需求。

        如何組建演播室系統

        根據SE-800的技術特點,組成什私樣的演播室系統呢?一般的規律是:組成系統的產品應有相同或相近的技術指標。洋銘科技的SE-800產品是具有專業品質印平民產品,用行業內的技術術語說是具有部分廣播級指標的專業產品。所以,產品的目標就是講究質量的專業用戶,與之配套的產品也是面向這些用戶群

        SE-800技術指標

        一個標準的EFP系統除了通道指標要達到廣播級外,還要滿足制作高檔節目的操作要求。

        系統同步 被同步的視頻信號才能實現平順的切換和穩定的輸出。同步的內容包括場同步、行同步和色同步。SE-800具有一路BB輸出,是同步的發出端。

        后臺調整 對多臺攝像機進行統一的調整也是平順切換的重要條件,可以保證切換視頻信號的一致性。所以要在后臺用攝像機控制單元(CCU)對攝像機進行調整。調整的內容包括光圈、自平衡、增益、主黑電平、色差等。使用CCU調整的好處是:細致、準確、方便、靈活、穩定。

        基于DV的系統

        SE-800的重要技術特點是DV信號的輸入和輸出,對大毫氏端的DV攝像機來說,實現DV信號的輸入/輸出就保證了整個數字平臺的完整性,對提高整體的制作質量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提供DV平臺就把大量的低檔ENG攝像機納入了高端的制作領域。

        DV接口也是EEZ-1394接口,是以tEEE-1394協議傳輸以DV方式編碼的數字視頻信號。這種協議方式決定了它的傳輸特性,一般的1394電纜傳輸DV信號的有效距離在3-5米之內,這種特性不能滿足演播室和現場節目制作的要求。

        為實現在DV平臺上進行現場節目制作,洋銘科技專門研制了DV電纜和電纜中繼器、分配器,將DV電纜傳輸的有效距離增加到40米和通過中繼達到200米。由于DV信號內包含了聲音信號,由攝像機話筒拾取的聲音信號也輸入到切換臺,通過SE-800調整輸出成為節目音頻信號,使系統更加簡單、完整。

        與切換臺配套的演播室周遍產品

        作為演播室的核心產品,SE-800是性能價格比非常突出的,而與它配套的其它產品不是價格高就是質量不夠,所以洋銘科技自己開發演播室的配套產品。

        DVK-100摳像機

        摳像是當前小型演播室常用的技術手段,可以在低成本條件下獲得豐富的節目變化。DVK-100摳像機為市場提供了非常經濟的虛擬演播室功能,一般專業用戶都能買得起。

        它的特點是 二路前景輸入和一路背景輸入,Y/C或復合視頻接口。亮度鍵和色鍵摳像

        全硬件操作方式,簡單、實用。PPT-1 00 這是一個用純軟件方式實現VGA到DV轉換的方

        攝像機 CCU除了輸出高質量的分量信號外,還提供返送視頻通道,使每個攝像機尋像器上可以看到切換臺輸出信號的畫面。在多機位系統操作中,返送視頻售息是給攝像機操作者的重要參考信息。

        監看 對包括攝像機在內的和,切換的依據;對輸出節目、待切書目和切換方式也要設置專門的監看。使用四聯裝液晶監視器TLM-404可以方便地與SE-800配套使用,監視器上有三色提示燈顯示切換信號的狀態。

        通話和提示 在使用CCU的情況下,系統通話和提示都很方 便,CCU本身有通話耳機接口,可以和攝像機上的耳機通話,把幾個CCU并起來就可以實現CCU和每個攝像機通話,如果是對每個攝像機獨立的通話或通話范圍還要擴大到攝像員以外其他人,就需要單獨的通話設備與每個攝像機CCU連接,有選擇地通話,還可以利用通話通道監聽節目聲音。

        實現多路DV視頻的流暢切換要依賴SE-800內裝的二路TBC幀同步器,攝像機不再需要外同步,多路輸入視頻信號是在被選上切換母線后同步的。

        由于DV電纜不能為攝像機提供電源、通話和提示,這些功能要單獨解決。我們為這些用戶專門設計了獨立的通話和提示系統,每個攝像機配有通話/提示單元,有專用電纜連接到系統。從通話/提示單元引出通話耳機和提示燈供攝像師使用。案,由電腦直接從1394接口輸出視頻到SE-800的DV輸入接是VGA到DV轉換的最簡單途徑。

        MP-6000光盤錄像機

        具有分量和DV、Y/C、復合視頻輸入/輸出接口,平衡式音頻輸入/輸出。內置TBC和3D噪聲濾波器,能有效改善和穩定視頻信號。這樣的配置是針對高質量需求的用戶對信號質量和穩定性的要求,

        DAC系列數字模擬轉換器

        洋銘科技為實現以DV為平臺的整體解決,滿足各種需求,開發了多種DV對模擬信號互轉器。對高質量和低成本都可以找到對應的產品。

        單箱載EFP系統

        對SE-800,其產品的系統性和集成性有利于集成超小型系統。市場上正好缺少一種符合EFP操作規范,穩定可靠、操作簡單、運輸方便的,能集成在一個飛行箱內,一插即用的EFP系統。我們用SE-800配合JVC系列演播室攝像機實現了這個需求。

        Switchboxl單箱載標準型EFP系統

        一個標準的EFP現場節目制作系統具有廣播級信號標準和標準EFP操作方式是必須的,所以必然要選擇與標準EFP攝像機配套。JVC演播室攝像機配備的攝像機CCU(RM-210)正好能滿足信號指標、操作方式的和把3訊道系統裝在一個飛行箱的多個條件。可以選擇的攝像機有好幾種,KY-D29,KY-27,KY-19和GY-

        Switchbox2單箱載DV現揚制作

        Switchbox2相比Switchboxl,最大的區別是省略了攝像機CCU,依靠SE-800的多輸入和雙幀同步功能,DV攝像機或任何攝像機都可以接入系統。DV信號通道的建立保證了系統建立在數字平臺上,有穩定的質量保證。DV信號的傳輸則依靠長DV電纜和電纜中繼器。

        DV電纜不能提供系統所需的提示和通話信息通道,所以Switchbox2要專門設置通話與提示系統。具體的方案是將DV550。這后一款攝像機即是EFP攝像機,也是ENG攝像機,很適合中小用戶的多用途需求。

        對箱載巨FP系統,操作的方便性取決于一體化結構設計,SE-800要和控制器RMC-90一起使用才能實現提示功能。箱載EFP系統內,用電設備有10個以上,有AC也有DC,一堆電源很不方便,也是系統的不穩定因素。專門設計的一體化電源,將AC、DC電源做在一U的標準機箱內,使用和操作都很方便,提高了系統穩定性。輸入與輸出是系統在使用中經常使用的功能,箱載EFP系統內設備非常緊湊,不希望信號線直接連接到設備上,所以設計了專門的輸入/輸出接口,所有的接口都連接到面板上。Sw[tchboxl的提示信號譯碼器置入通話控制器,通話和提示信息再一起輸出到接口板上,專門設計的多芯電纜將提示和通話信號傳輸到攝像機通話包,從通話包上分出通話耳機和提示燈。

        Switchbox2的一體化結構,一體化電源,和輸入與輸出接口板采用了和Switchboxl基本相同的方法,不同的是專門設計了通話和提示接口板。

        單箱載EFP與演播室系統

        一個小規模電視臺不可能有多個演播系統,大部分的節目制作在演播室進行。所以移動演播室的設計也要考慮在固定演播室的集成。演播室有比較寬松的場地、設備和制作環境,可以容納更多的操作人員。對一個小型電視臺,演播室是設備最集中的地方,設備使用即要考慮演播室應用,也要考慮后期制作的需求。所以,要設計一個簡單有效的系統,將移動式EFP系統包含在演播室系統內,和其它演播室設備和后期制作設備一起工作。

        需要再次集成的設備有:摳像機、字幕機、光盤刻錄機、非線性編輯機、視頻監視器等,還可以根據需要集成硬盤錄像機、制式轉換器、流媒體服務器、節目資源庫等。由于系統的多功能、多用途,在集成時可以用分配器、跳線器和矩陣來分配和調度信號最簡單的操作改變系統功能。

        第9篇:移動電源的設計與制作范文

        關鍵詞:配電柜安裝 ;電流互感器;安裝工程;調試;

        中圖分類號:TU758文獻標識碼: A

        1.成套0.4KV―35KV的動力配電柜安裝

        基礎槽鋼的制作與安裝,對于盤柜的就位與美觀起到關鍵性的作用。按圖要求選擇槽鋼型號,槽鋼應平直無裂痕跡象,基礎槽鋼小的(長6米以內,寬在0.5―1米左右。)可在場地平正處一次性框架成形制作。基礎槽鋼大的(長10米以上,寬在1―3米左右。)應在配電室內就地加工制作。由于施工現場混亂、成本、習慣等方面原因存在,一般不考慮使用水平測量儀,水平尺對于較長的基礎槽鋼水平測量,作用不大。所以選擇透明塑料軟管是件找基礎槽鋼水平的一種簡易且有效果的工具,塑料管的長度一般為20米左右,管的直徑為10毫米,塑料管的兩端各綁在直徑30毫米,長度為1米7左右的木棒上,其中一端塑料管可以活動(移動端),然后在兩木棒上計量好同樣的尺寸固定1米的鋼板尺,測量基礎槽鋼水平的水位高度為1米5左右,這樣的高度是為了由于施工現場比較混亂,水位高水壓相對增加,一般人的高度,眼睛正好平視,盡量減少操作誤差。在安裝的基礎槽鋼前側(盤面)拉上一根16#的鐵絲,兩端用10毫米以上的鐵膨脹螺栓固定拉緊,以校正基礎槽鋼側面的垂直度,為了操作方便鐵絲離槽鋼側的間距宜為30毫米。第一次粗測為基礎槽鋼未焊接形成的框架前后、兩側、中間等幾點,大致了解基礎的水平度,并找出基準點(高位點)。然后再作細致工作,如:墊鐵、找平、固定等,當基礎槽鋼焊接時,水平測試標準點固定不動,水平測試移動點為1米左右,焊接前后反復測試,以達到規范標準。當基礎槽鋼整體焊接固定后,槽鋼框架的水平面與外側焊接處用磨光機處理平整,并及時刷好防腐油漆。配電柜的安裝就位,盤柜如無質量問題或在長途運輸中未造成太大的變形扭曲現象,按設計圖紙及國家規范要求一一依次螺栓或焊接固定。如配電室是左右兩排柜且有母線橋時,首先應考慮母線橋兩端的兩個柜先安裝就位,按圖紙與盤柜的實際尺寸量好中心線進行固定。在使用線墜過程中,測量盤面與側面的垂直度,盤柜的到位與盤柜已固定后要進行反復測試,以給下一塊盤柜的安裝情況做到心里有數。盤柜的移動與就位過程中,所用的撬棍、滾杠、扳手等工具,一定要掌握好使用力度。當配電柜都安裝就位后,配電柜的盤面、側面、整體等垂直度都應符合國家規范要求。最后是母線的安裝連接,也是內在質量與設備安全的重要一關,母線與母線的搭接處應涂上電力復合脂,使用力矩扳手緊固螺栓。在母線的連接過程中應注意相對相、相對地的安全距離。核實母線的截面積平方毫米是否達到圖紙設計要求。當母線全部連接固定后,擦干凈柜內所有的支持絕緣子與穿墻套管,檢查與清理盤柜內留下的任何材料、工具等雜物,經各方驗證后才能封蓋,配電柜的安裝也就到此告一段落。

        2.變壓器差動保護中電流互感器的二次接線

        電力變壓器差動保護裝置在設計中,有時往往忽略或忘記標注電流互感器二次線圈的極性和二次電流方向。在工程安裝施工中有時因種種原因將互感器二次線圈的極性接錯,造成變壓器實際無故障而引發跳車事故。對此,在工程施工過程中都因引起重視,變壓器兩側電流互感器二次線圈按環流原則串聯,差動繼電器并接在差回路臂中,在正常運行和變壓器外部故障時,兩側二次電流均衡條件下,差動繼電器中流過的二次電流為零。一般情況下,設計電流互感器的繪圖,變壓器的一次(高壓)側電流互感器的L1端朝向電源線路,變壓器的二次(低壓)側電流互感器的L1朝向負載線路,而變壓器兩側電流互感器的二次端子K1都與互感器L1同端。由于各種原因有的設計圖紙對于變壓器兩側電流互感器的二次電流方向問題,不畫出方向,有時畫出的方向與該側變壓器的一次電流方向相同,有時畫出的方向與該側變壓器的一次電流方向相反,這給工程施工的電氣安裝人員來說,對變壓器差動保護原理不太了解去領會圖紙意圖而安裝帶來一定的困難。因為互感器二次電流的方向,對差回路臂中電流的理解,差動保護的工作原理,在電氣理論上有一定的深度。由電工原理和試驗可知,一般情況任何瞬間電流互感器的同極性端,其二次電流方向與一次電流方向相反。如:Y,d11型變壓器,因其兩側線電流之間有30度的電位差,在保護裝置的差動回路中就會出現不平衡電流,如電流達到繼電器動作值,變壓器處于正常運行狀態或變壓器外部線路故障也會發生差動繼電器誤動作,為了消除不平衡電流的影響,就要消除差動保護中兩臂電流的相位差,將變壓器一二次側的電流互感器相應接成D,y11型,從而把互感器二次電流的相位校正過來。如果變壓器為Y,d1型,將變壓器一、二次側的電流互感器相應接成D,y1型。三角形接線怎樣屬于11型與1型,在未搞清楚的情況下隨意連接,不但不能將相位校正過來,反而促使繼電器誤動作而無法投入運行。首先認定時鐘刻度數字11、12(0)、1點,依次定為左、中、右,以B相電流互感器二次繞組定為中,作基準。假如將互感器三角形側連接成11型接線時,其接線方法為:將B相互感器二次繞組K1端向左(因11點在時鐘12點的左邊)連接A相互感器二次繞組K2端,按此形式類推,將C相互感器二次繞組K1端連接B相互感器二次繞組K2端,將A相互感器二次繞組K1端連接C相互感器二次繞組K2端。如果是將互感器三角形側連成1型接線,其接線方法為:將B相互感器二次繞組K1端向右(因1點在時鐘12點的右邊)連接C相互感器二次繞組K2端,依次類推,A相互感器二次繞組K1端連接B相互感器二次繞組K2端,C相互感器二次繞組K1端連接A相互感器二次繞組K2端。最后從三個互感器的K1或者K2端根據差動繼電器的型號要求作出輸出,掌握以上接線原則和接線要領,變壓器差動保護裝置,無論是設計圖紙的繪制還是實際的接線操作,對于在電氣的安裝與調試過程中都會帶來工作效益。

        3.三相交流電動機的轉動方向測試

        電機由于與機械設備連接無法脫開或者脫離工作相當煩瑣,且會帶來質量方面的問題,但電機按工藝要求又不能反轉。有的情況是高壓大容量電機,雖說它能脫離機械設備試車,如按工藝要求方向反了,再改變電機的電纜接線,就會帶來相當大的麻煩工作,甚至浪費材料。碰到以上兩種問題就應先對電機的轉動方向進行測試,然后再進行電機接線,這樣也就提高了工作效益。試驗方法如下:準備1#電池兩節,指針式萬用表一只,開關一只,一平方毫米導線兩米,首先把兩節1#電池串接起來,正極的一端接在電機三相的任一線上,把萬用表的檔位選擇在直流毫伏檔上,正極的表棒接在電機剩下兩相的任一線上,電機的另一相線接在萬用表的負極表棒上,并經線連接后再接開關一端,開關的另一端接在電池的負極上,當準備工作做好后,合上開關,按工藝要求用人力轉動電機方向,如萬用表指針方向反打,電機三相線的其中任意兩相互換一下,如萬用表的指針方向正打,那么就把電池的正極定為A相,萬用表的正極表棒定為B相,剩下的一相定為C相,測試的次數宜不少于3次,且在轉動的一瞬間,電機的軸承不能有微小的正反方向擺動。經以上方法對電機的轉動方向測試,只要操作正確,按所測相序接線,當電機通電后就會按工藝要求的方向轉動。

        測試的接線方法如圖:電池

        A萬用表 開關

        B

        電動機 C

        4.技術絕招

        記得大連鋼廠所施工的空分項目,在電氣的調試過程中,一臺同步電機的繼電保護中,當時一只型號為LCD―1A的差動繼電器需用移相器對其動作特性與電流比復平面特性曲線檢驗錄制,由于調試設備的運輸路途遙遠,移相器損壞。在工期緊無設備的情況下,本人經思索想到了利用三相交流電原理配置變壓器(Y/―11)、表記等電氣元件,在繼電器的兩個一次繞組端子為⑼―⒃,⑿―⒀進行檢驗錄制,一次繞組端子為⑿―⒀控制好額定電流。第一,端子號⑿―⒀經壓降設備(水電阻)接上變壓器Y側A相與B相電源,端子號為⑼―⒃經壓降設備(水電阻)接上變壓器側A相與B相電源,角差為30度;第二,端子號⑿―⒀經壓降設備接上A相與N點電源,端子號為⑼―⒃經壓降設備接上N點與B相電源,角差為60度;第三,端子號⑿―⒀經壓降設備接上A相與N點電源,端子號為⑼―⒃經壓降設備接上B相與N點電源,角差為120度;第四,端子號⑿―⒀經壓降設備接上A相與N點電源,端子號為⑼―⒃經壓降設備接上N點與A相電源,角差為180度;第五,端子號⑿―⒀經壓降設備接上A相與N點電源,端子號為⑼―⒃經壓降設備接上A相與N點電源,角差為0度。以上第一至第五步一一做好閉鎖區與動作區的電流記錄,這樣繼電器的電流比復平面特性曲線基本上可以繪制,對繼電器是否合格也有個判斷。

        5.結語

        以上幾點工作方法在安裝與調試中所總結,只有不斷努力學習,刻苦鉆研新技術,使自己的技術知識水平不斷進步,才能為企業的生存與發展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陳家斌電氣設備安裝及調試水利水電出版社2008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国产精品精品在线电影 | 日本一本到精品综合视频 | 日本色婷婷在线观看网站 | 亚洲日本aⅴ片在线观看 | 日本高潮A级按摩中文片 | 亚洲特黄在线免费视频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