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環境空氣質量分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0.前言
環境空氣監測是由環境監測機構規定程序和有關法規的要求,對代表環境質量及發展趨勢的各種環境要素而進行技術性監測,對環境行為符合法規的情況進行執法性的監督、控制和評價的全過程。幾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城市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城市功能區和產業結構布局的不斷優化、調整,許多城市在城市環境、城市建成區規模和人口數量、分布等方面都有了很大變化,原有的城市環境空氣監測呈現出監測點位數量上的不足或者空間分布上的不科學,不能繼續滿足城市環境空氣監測的技術要求,從而面臨著需要不斷進行優化。
1.國內的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的特點
就目前的發展情況而言,國內的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的構成特點比較簡單,環境監測部門把從監測站獲得的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再由行政部門一級一級的上報。國內的質量控制和質量保證部門都是獨立的各項操作都是由監測站的人員完成的。這樣的系統已經落后我們應該不斷的進行完善。
2.自動化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系統的主要組件
自動化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系統主要組件包括:質量保證的實驗室、中心計算機室、系統支持的實驗室、各個下屬的監測站等。(1)質量保證的實驗室的主要工作內容是對所有的監測設備的保養和審定,對檢修后的設備進行校準和技術指標的審核,制定和落實系統的質量監測的控制措施。(2)中心計算機的主要工作的內容是通過各種通通訊方式來收集各個下屬的監測站監測到的數據和監測設備的工作的信息,并且判斷收集到的信息檢測和存儲,對這些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和處理;對下屬的監測站遠程監測、診斷。(3)系統支持的實驗室的主要工作內容是儀器設備的運轉情況,對系統儀器設備進行保養和設備的維護;對發生故障的儀器設備及時的進行檢修和更換。(4)下屬監測站的主要工作內容是對環境空氣質量的全程的自動監測、收集、儲存監測到的信息,按照中心計算機的要求準時的向中心計算機發送監測的數據和儀器設備工作的狀態。
3.在現代社會加強監測能力尤為重要
不斷的完善環境空氣監測,正確的選擇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的控制點,促進國家環境空氣監測全程質量控制的能力,提高地區性的污染物質的監測水平,不斷發展農村特殊性空氣監測站和地區性的監測站的建設,使環境質量監測的結果更加貼切實際情況,符合人們的親身的感受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空氣質量的好壞影響著人們的健康,為了讓人們了解環境情況,監督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的效果,應該準確的環境監測的信息,加強環境空氣監測全程質量控制的能力。
4.順利推進保證能力建設
(1)各級環保部門應提高組織領導的能力,完善工作中遇到問題的協調機制,制定本區域內環境空氣質量監測能力建設的方案,把各階段工作的任務分配到各個部門和單位,做到部署任務、檢查問題、以便發現問題能夠及時解決問題。(2)各級環保部門應該和同級的財政部門溝通,把環境空氣監測全程質量控制能力的建設和完善加入到公共財政開支里面,國家和地方應該共同承擔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的建設和完善。(3)各級環保部門應該依據現在的發展形式對環境空氣監測的要求,規劃對監測方面的人才的培養,定期的進行人才的培訓,把培訓各類技能性的人才、專業能力較強的人才和綜合性的管理人才為主要目的,促進人才隊伍素質的不斷提高,為保障環境空氣監測全程質量的控制提供人才。
5.對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的意見和建議
針對我們國家的自動化的環境空氣監測全程質量控制發展的形式,提出了以下的幾點意見和建議。(1)把環境監測部門的責任要明確的區分開,不同時期的責任分配到個人。比如:校準日常使用的儀器,每年對儀器進行審核,對收集的數據的分析和處理,對數據的優化應該由專人進行負責。(2)從監測站收集到的數據,經手人必須要謹慎保存原始數據,經手人對數據的修改和篩選的權限要保密,以便于在以后的審核或者是調用這些數據的時候有據可依。(3)不斷的完善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的區域性的網絡系統。現在21世紀是網絡的信息時代,各種信息系統已經大范圍的運用到各個行業中去了,要把信息做到透明化是現在環境空氣監測全程質量控制的目標,不斷的發展和完善環境空氣監測的系統,促進信息的集中的處理和數據的不斷優化,提高環境空氣質量的監測。(4)要不斷的完善城市自動化環境空氣質量的監測,按照新頒布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的要求,現在地級以上的城市都需要不斷的發展和完善城市自動化環境空氣質量的,分批的把缺少的監測設備補充完整。根據地區特點的不同建立不同的環境空氣監測點位,各個監測點位之間應該具備良好的信息數據的傳輸的系統,和網絡化的監控平臺,進而提高各市、地區的城市自動化環境空氣質量的監測。
6.小結
在人們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和環保意識的日益重視的社會中, 展望環境空氣質量監測未來的發展,對各種有毒、有害氣體的探測,對大氣污染、工業廢氣的監測以及對食品和居住環境質量的檢測都對氣體傳感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納米、薄膜技術等新材料研制技術的成功應用為氣體傳感器集成化和智能化提供了很好的前提條件。氣體傳感器將在充分利用微機械與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信號處理技術、傳感技術、故障診斷技術、智能技術等多學科綜合技術的基礎上得到發展。研制能夠同時監測多種氣體的全自動數字式的智能氣體傳感器將是該領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參考文獻】
[1]楊亞洋.環境空氣監測數據分析及處理[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23).
[2]謝曉實,魏東明.關于環境空氣監測質量保證的建議[J].中國環境監測,2003(1).
關鍵詞:空氣質量 變化原因 大氣污染 防治對策
本文研究了2009年到2013年以來,資陽市城市能源消耗、氣象、空氣環境質量變化等情況,調查研究城市空氣質量變化的原因,并根據國家2016年實行的新標準要求,提出大氣污染防治對策。
1.資陽市自然經濟社會現狀
1.1自然狀況
資陽市位于長江流域中上游四川盆地丘陵區中部,北緯29。40' 32''―30。0' 29'',東經105。15' 57''―104。11' 34'',資陽市屬淺、中丘丘陵區,地勢起伏較小,山脊走向不明顯,溝沖縱橫曲折,谷坡平緩。資陽市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具有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較少、無霜期長等特點。該區以北風和東北風為主,年平均風速1.1米/秒。
1.2經濟社會發展狀況
2013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092.4億元,經濟總量邁入全省“千億俱樂部”,比上年增長10.6%。
2.城區空氣質量狀況
2.1城區空氣質量監測情況
資陽市城區共有5個空氣自動監測點位,分別為蓮花山(對照點)、雁江區環保局、雁江區法院、四三一、資陽中學,均屬國控點位,監測項目為PM10、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三項。
2.2近年來空氣環境質量及其變化情況
2009年至2013年城區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結果年均值統計情況見表1。
從統計結果,可以看出如下明顯的趨勢:
2.2.1年均濃度兩升一降:資陽市城區二氧化硫年均值濃度呈逐年下降趨勢,5年來共下降21.6%;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顆粒物年均值卻呈逐年上升趨勢,5年來二氧化氮上升了37%,可吸入顆粒物上升了21.9%。[1]
2.2.2按2012年新空氣質量標準衡量,空氣質量大為下降:按新標準《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 3095-2012)中的二級標準評價,3項指標中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年均值達標,可吸入顆粒物2009年和2010年年均值達標,2011年、2012年和2013年年均值不達標。[2]
3.大氣污染源排放情況研究
對近幾年資陽市工業能源消耗情況、大氣污染物排放、機動車等情況作了研究。
3.1經研究表明資陽地區五年間工業快速發展,但工業能源消耗沒有出現大幅增長。
3.2從2010年開始工業廢氣中煙(粉)塵及二氧化硫都出現了下降的趨勢,氮氧化物出現了上升,但隨著2012年減排工作的開展,2013年排放水平已下降到2010年的排放水平。大氣污染物排放情況統計見表2。
3.3 2009年以來,機動車增長67%,各項污染物也隨之大幅度增長。污染物增速較快主要體現在2010年和2011年,此后雖然機動車保有量仍然以較快速度增長,但污染物排放增速開始趨于平緩。
4.氣象狀況研究
氣象條件與大氣環境質量有著密切的聯系,經研究資陽市氣象條件有如下特點:
4.1無極端天氣。最近5年來氣象條件變化不大,比較平穩,沒有出現極端氣候。
4.2季節變化明顯:地面平均風速小、靜風頻率高;且隨著季節變化,明顯出現變化。春夏兩季平均風速較大,秋冬兩季風速較小;冬季靜風頻率最高,其次是春、秋、夏。
4.3降雨量分布極不均勻:夏季降雨量遠高于其他3個季節。
5.大氣污染防治存在的主要問題研究
資陽市按國家的要求,實施總量控制、節能減排等措施,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但還存在如下主要問題:
5.1揚塵污染治理力度不夠。城市大量的建筑、道路施工和渣土運輸是造成城市揚塵的主要污染源。
5.2機動車排氣污染治理困難。目前,全市機動車保有量在以每年4萬輛左右的速度增長,排氣污染日益加重,機動車排氣污染治理困難不斷增大。
5.3餐飲油煙污染治理難度大。近年來,餐飲業油煙、夜市燒烤廢氣污染已成為市民投訴最多的環境問題,一定程度影響了廣大市民的生活、學習。
5.4我市工業企業盡管上了一些脫硫設施,但二氧化硫依然排放量很大,所占污染負荷比重較大;重點企業脫硝工作尚在規劃階段,具體實施尚需時日;化工企業排放異味,在特定氣象條件下,對局部區域的影響仍然較為明顯;機械加工行業涂裝工藝產生的揮發性、半揮發性有機氣體收集治理工作尚需進一步加強。
6.環境空氣質量變化分析結論
通過研究資陽市影響空氣環境質量的各個方面,可以發現資陽市空氣環境質量出現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6.1二氧化硫濃度下降:資陽市近年來不斷加大環境整治力度、控制污染源排放、調整城市產業布局、推進清潔能源使用,使二氧化硫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因此近5年來城區二氧化硫污染水平逐年下降。
6.2 PM10和二氧化氮上升:資陽市機動車保有量及其排放的污染物近年呈大幅度上升的趨勢;資陽市最近幾年基礎建設發展迅速,根據四川省環境科學研究所研究表明,建筑施工揚塵、道路揚塵等對城區環境空氣污染貢獻已經占到重要的位置,而資陽市空氣質量受到周邊地區影響也比較明顯。在各種因素相互疊加的情況下,造成了資陽市城區環境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和氮氧化物逐年上升。
由此得出結論:氣象條件變化、建筑揚塵和道路揚塵、機動車猛增和周邊地區的影響,是資陽市城區空氣質量變化的主要原因。
7.對策措施研究
7.1實施揚塵污染整治。持續深入開展揚塵專項整治,制訂“綠色施工”標準,落實揚塵防控長效管理措施,對防控不到位的施工單位嚴肅查處,責令限期整改。
7.2實施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采取機動車達標上牌、高污染車輛淘汰、重點區域限行、綠色交通建設、油氣回收改造等措施,有效控制機動車污染。
7.3實施綜合污染整治。嚴格控制污染物新增量,加大落后產能淘汰,做到增產減污;加大水泥等行業大氣污染治理設施建設與改造,推進SO2、氮氧化物、煙(粉)塵等多污染物協同減排,加快機動車油品升級和黃標車淘汰,提高機動車減排能力。[3]
7.4加強餐飲業油煙整治及秸稈禁燒工作。開展油煙污染專項整治工作,加強餐飲服務業油煙污染治理;制訂餐飲服務業油煙污染控制計劃,新建規模以上餐飲企業燃料限用天然氣。強化秸稈禁燒工作。
7.5實施清潔能源替代。嚴格限制煤炭消費總量,加大天然氣、煤制天然氣、煤層氣供應。優化天然氣使用方式,新增天然氣優先保障居民生活或用于替代燃煤。
7.6推進煤炭清潔利用。劃定并擴大城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區范圍,逐步由城市建成區擴展到近郊。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新建高耗能項目單位產品(產值)能耗要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7.7嚴格產業環境準入。按照國務院關于有效化解產能過剩矛盾的要求,堅決遏制產能過剩行業盲目擴張。強化節能環保指標約束,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粉塵和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總量指標作為環評審批的前置條件。
7.8實行區域聯片聯防。與成都、眉山等周邊地區開展大氣污染區域聯防,從而在更大范圍與空間進一步降低空氣污染。
參考文獻
[1] 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S].
關鍵詞:集對分析 聯系度 環境空氣質量 綜合評價
中圖分類號: X8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3(b)-0100-01
環境空氣質量監測是了解空氣中污染物濃度,評價空氣質量,實施污染控制的基礎性工作。監測及其質量評價工作應嚴格按《環境空氣質量監測規范》(試行)、《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和《環境空氣質量指數(AQI)技術規定(試行)》等規范進行。該文應用集對分析某地不同年度環境空氣質量的排序和對應等級,為客觀評價環境空氣質量、防治大氣污染提供科學的依據。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
以某地2003年―2008年的空氣質量監測數據為基本資料,以《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為評價標準,選擇SO2、NO2和PM10為評價指標(?g/m3),其實際觀測值見表1[1]。數據來自文獻,真實可靠。
1.2 統計方法
依據GB3095-1996評定等級標準值具有模糊性,應用模糊分析法計算各年度各指標的聯系度,之后用加權法(本文選擇等權法)計算各年度的聯系度?=a+bi+cj,由置信度準則(λ=0.5)判定各年度空氣質量所屬等級[2];根據集對分析理論,由于差異度系數i∈[-1,1],j=-1,前者分別取兩端極值和中間值,計算聯系度有效值,根據其數值由大到小判定不同年度空氣質量排序[3]。
2 結果
2004年各指標的聯系度分別為0.950+0.05i+0j,1+0i+0j,0.60+0.40i+0j,其聯系度?=0.850+0.15i+0j,同理計算其他年度的聯系度,根據置信度準則和有效聯系值判定的等級和i取最小值和中間值的排序結果見表2。
3 討論
環境空氣質量是空氣污染程度的具體反映,需要根據空氣中污染物濃度的高低來判斷的。在環境空氣質量評價中,主要依據《環境空氣質量監測規范》(試行)所得監測數據,比照《環境空氣質量標準》進行等級判定。但由于各指標的等級分布參差不齊,可以采用API和AQI等綜合指數評價環境空氣質量的等級。前者以GB3095-1996為參考標準,以SO2、NO2和PM10為評價指標;后者以GB3095-2012為參考標準,以SO2、NO2、PM10、PM2.5、O3和CO為評價指標,其分級限制標準更為嚴格,評價結果更加客觀。2012年,根據GB3095-1996和GB3095-2012評價我國325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達標比例分別為91.4%和40.9%,113個環境保護重點城市達標比例分別為88.5%和23.9%,差異較大。自2013年1月1日起各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和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內的74個地級以上城市,執行GB3095-2012,AQI,不再API。
由于某地2003―2008年環境空氣質量指標只有3項,所以應用集對分析綜合評價時選用GB3095-1996。該文分析表明,由計算得到的各年度聯系度,根據置信度準則判定各年度均屬一級,由聯系度有效值判定排序為2006年>2007年>2003年>2008年>2005年。與PCA法比較,前者稍有差異但基本一致,后者完全一致。因此該市2003―2008年的空氣環境質量相對較高,由于當差異度系數為1時有效值達到最高值,所以有繼續提高和改善的空間。可見,兩種統計方法均可用于環境空氣質量的綜合評價;比較而言,集對分析較PCA法計算更為簡便,原理自明,結論可靠,值得推廣應用。
國家和地方都要建立空氣質量信息系統,充分利用電視、報紙、互聯網、手機等媒介及時按新標準監測的數據,使公眾能夠從多種渠道方便快捷地獲取環境空氣質量信息。要建立區域大氣環境質量預報系統,提高風險信息研判和預警能力。當前要注意加強霧霾天氣預警監測,連續出現重污染天氣時,要及時啟動應急機制。
參考文獻
[1] 商博,于光金,王桂勛,等.基于PCA的區域環境質量綜合評價及應用實例研究[J].中國環境監測,2013,29(5):12-15.
【關鍵詞】公共場所;空氣質量;監測監督
1 公共場所范圍與空氣質量監測指標
公共場所是供公眾從事社會生活的各種場所。公眾是指不同性別、年齡、職業、民族或國籍、不同健康狀況、不同人際從屬關系的個體組成的流動人群。公共場所是提供公眾進行工作、學習、經濟、文化、社交、娛樂、體育、參觀、醫療、衛生、休息、旅游和滿足部分生活需求所使用的一切公用建筑物、場所及其設施的總稱。例如賓館、洗浴場所、美容美發場所、影劇院、圖書博物館、體育健身房、歌舞廳、超市商場、候診室候車室、食堂飯店等。
公共場所空氣質量的重要根據是我國標準室內空氣質量。綜合各個大型公共場所的特點功能明確監測使用的指標:例如空氣的溫濕度、大小流速、新風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以吸入的顆粒物、二氧化氮、笨、甲醛、揮發性物質、總數菌落等。
2 影響公共場所空氣質量的因素
評價公共場所空氣質量一般選擇微小氣候與空氣清潔程度。微小氣候主要包括溫濕度、氣流速度、熱輻射等因素。這些因素對人體產生了綜合作用。其中溫濕度帶來了極為顯著的影響。人體是通過輻射、傳導與皮膚出汗向附近空氣進行散熱。較高或者較低的氣溫會促使人感到較熱與較冷。人體較熱時會造成散熱不良進一步出現舒張血管、增速脈搏,甚至會出現頭暈等系列癥狀。溫度較低時,人體就會降低代謝功能,呼吸與脈搏也會緩慢,促使皮膚較緊,呼吸道減弱了抵抗能力。控制公共場所溫度指標包含了出于保護身體健康而編制的保證熱舒適感的最佳溫度。另外,考慮到對稱的熱輻射以及分布均勻的溫度時空,對垂直、水平溫差以及晝夜溫度也提出了相關的要求。
溫度也顯著影響了人體健康。濕度較大則會對人體散熱蒸發產生抑制,使人感到不舒服。冬天溫度較低,熱傳導加速則會使人感覺寒冷。當室內溫度較低時可吸入塵在空氣中中增加了濃度,對空氣質量造成影響。溫度降低人的呼吸道粘膜將會散失很多水分,降低了防御能力,容易患感冒等疾病。影響人體舒適感的重要因素還有室內氣流大小。最佳的風速不但有利于換氣通風與凈化空氣,并且還能很好的刺激人體皮膚,有利于調節體溫。
此外,影響公共場所空氣質量的因素還包括:一是大量人員流動,人均占有空間極小;二是吸煙和食品制作產生的煙霧加重了空氣污染的程度;三是近些年來經濟迅速發展,公共場所雖然安裝了中央空調,但是缺少凈化消毒空氣的設備。在建設大部分公共場所的過程中忽略了通風設備。通過監測可知,這些公共場所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全部超出了國家標準,環境中存在著較低的空氣氧分壓。人們長時間滯留在這種環境中會出現乏力、胸悶以及心慌等現象。
綜合分析,公共場所日益凸顯了空氣污染問題。為了對人們的身心健康積極保護,迫切需要積極宣傳教育,提升人們的環境意識。目前人們已經初步認識到大氣和水污染,可是對于公共場所空氣污染還是缺乏認識,因此需要利用各種形式宣傳公共場所空氣污染對人體產生的危害。在對公共場所進行改擴建時應當注意配置相關的通風設施,并且應當由衛生部門實施衛生評價,以便保證公共場所空氣質量。促使人們認識到良好的空氣質量更加有利于身心健康。此外,還需要進一步加強衛生監督和場所空氣質量監測,提升公共場所管理者的素質。
3 公共場所空氣質量監測監督方法
(一)建立公共場所監測監督部門
1建立公共場所監測質檢實驗室
監測公共場所空氣質量的重要保證便是監測儀器,只有構建質檢實驗室,修改編制監測公共場所的各種規范、標準,檢測公共場所監測儀器質量,積極認證公共場所監測水平,徹底確保公共場所監測質量。
2補充修訂目前的規范
雖然公共場所衛生監測技術規范對現場規范監測發揮了關鍵作用,可是有些地方還是缺乏較強的操作性,實際監測過程中還是沒有考慮到一些情況,有必要對其實行補充與修訂,詳細規定監測點的位置、高度、時間、數量等,使監測現場更加規范,可以獲得更加準確的數據。
(二)安裝公共場所自動監測設備
1自動監測空氣質量裝置的安裝需要獲得國家衛生部門認可。2每月自檢至少一次,產生非正常運行或者事故狀況,應當確保及時檢查,并且儲存相關的檢查資料。3根據空氣質量自動監測裝置的操作說明、養護制度要求實行管理工作,同時設置臺賬。4及時呈報監測數據,為空氣質量自動監測裝置申報有關的年檢和驗收等工作。
(三)制定相關技術正確使用中央空調
在目前無法改進中央空調的情況下,需要制定相關的技術要求:1制定預防空調通風系統方案和控制介空氣疾病傳播。2強化新風系統,加強空氣在室內的流通。3保證清潔的空調機房與新風口附近環境,新風的引入需要達到衛生標準。4定期清洗消毒空調系統,運行空調系統之前必須更換與清洗過濾器和過濾網。5及時消毒清洗冷卻塔和冷卻水系統。6將空氣消毒除菌設備安裝在中央空調通風系統內部。
(四)處罰有關違法規定的措施
1拒絕上報或者謊報公共場所空氣質量監測數據。2無法正常使用或者自行改變公共場所空氣質量監測裝置,同時獲得的監測數據與現實情況嚴重不符。3公共場所空氣質量監測設備產生故障沒有立即上報,沒有經過批準自行停止使用或者采取對應的方法。4缺乏一定的條件造成公共場所空氣質量監測工作不能開展或者無法運行自動監測設備。5對公共場所空氣質量監測拒絕及阻撓或者在被檢查過程中造假。
4 結束語
近些年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不斷深入開展公共場所監測監督工作,人們逐漸開始提高了公共衛生意識,開始重視室內空氣質量,由于公共場所環境污染帶來的各類疾病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工作,所以,全社會普遍關注公共場所空氣質量監測,提高公共場所空氣質量,確保人類身體健康,需要從根本做起,對各種室內建筑、裝飾、使用工具所引發的空氣污染嚴格進行控制,盡可能減少污染產生的根源,同時增加監督監測工作的強度,編制更加實際有效的監測監督標準,為人們制造一個清新美好的生活工作環境。
參考文獻
關鍵詞:空氣污染;監測;建模
近年來,隨著我國工業企業的迅猛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人們也越來越重視空氣質量和居住環境,但是,在經濟迅猛發展的同時,各種不斷發展的企業也給環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壞,使得我國的空氣質量大幅度下降,在我國的大部分地區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霧霾天氣,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負面的影響,因此,治理空氣污染就成為了人們熱議的話題。但是,要治理空氣污染,必須要先做好對空氣污染的監測和建模工作。通過對空氣污染的監測數據進行建模,從而根據監測數據,對污染環境的工業進行整治,最終提高空氣質量。
1淺談空氣污染監測
1.1空氣污染監測的必要性
人類社會的發展一直都伴隨著對自然環境的破壞,這帶來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主要表現在水污染嚴重、空氣質量下降、森林面積減小三方面上,其中,空氣質量下降是對人們影響最為廣泛的,例如:pm2.5、二氧化硫等可吸入顆粒物以及有害氣體可以進入人體,對人的消化道以及肺造成較大的損害,而懸浮在空氣中的顆粒物會使空氣能見度降低,嚴重威脅人們的出行安全。由此可見,空氣污染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到了人們的正常生活,因此,必須要治理空氣污染,而要治理空氣污染,就必須對空氣質量進行監測,這樣才能對空氣質量有較深入的了解,相關部門才能正確做出決策,選擇正確的方法來改善空氣污染的現狀。
1.2空氣污染監測的現狀
建國以來,我國一直致力于發展工業,綜合國力水平大幅度提高,但是卻嚴重的污染了環境。為了改善環境污染,我國已經頒布了一系列的環保條例,并將環境監測作為環境保護的一項基礎工作,形成了較全面的監測范圍,具有很強的專業性。目前,我國已經在各地方設立了環境監測站,引進了先進的儀器設備對空氣污染進行監測。主要是對環境空氣進行監測,測定空氣中污染物的成分、含量等信息,并通過這些信息對空氣環境質量進行評價。現階段,我國的空氣污染監測主要分為環境空氣污染源監測、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特定目的應急監測等三種,在整體的環境監測上并沒有漏洞,但是由于采取的一些監測手段,設備等較為落后,導致監測結果不夠準確,因此,需要采取一些更為科學的監測措施進行彌補,同時還要加快對監測技術的革新。
1.3加強空氣污染監測的方法
空氣污染監測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所以做好空氣污染監測工作是極為重要的。工作人員首先要做的是明確監測內容,當對空氣污染源進行監測時,主要監測的是煙塵、粉塵、二氧化硫等物質;當對空氣質量進行監測時,主要監測的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總懸浮顆粒物、可吸人懸浮顆粒物等物質。其次,工作人員要對所使用的儀器進行定期的護理,防止因設備出現故障而導致無法收集數據或監測結果出現偏差。除此之外,監測工作的準確度還取決于使用設備的先進程度,所以環境檢測站的工作人員要注意引進先進的空氣污染監測儀器和空氣質量分析設備,使得工作人員可以及時地總結出空氣污染指數及相應的空氣質量等數據,這樣才能切實加強空氣污染監測工作的準確度。
2空氣污染數據建模的概述
2.1空氣污染數據建模的必要性
首先,對空氣污染數據建模是對空氣污染監測工作的補充,因為一組空氣污染數據只能代表該地區在某一時間的空氣質量,而不能反映出在接下來一段時間的變化趨勢以及對周邊地區的影響,但是空氣總是相對流動的,每個地區的空氣質量變化都會對其他地區的空氣質量造成影響,這就體現了對空氣污染數據建模的重要性。科學、合理的進行建模會大大的提高空氣質量檢測工作的效率,建模得到的數據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大片區域在近些時間段內的空氣質量變化。這樣雖然在前期的工作量會加大,但是在建模之后,就會大大減少監測工作的工作量。
2.2空氣污染數據建模的注意事項
空氣污染數據建模是一項復雜的工作,需要考慮多方面不同的因素,這其中最應該注意的是要明確空氣污染監測的監測對象,空氣污染監測主要包括污染源對環境影響的監測和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的監測,這兩種應該分開進行討論,如果是前者,建模所考慮和調查的主要因素就是污染源,從污染源出發討論對空氣造成的影響;如果是后者,應當監測的數據就變成了空氣質量,通過對空氣質量的監測,探討該片地區污染物的分布規律,從而進行治理。除此之外,還要確定污染源的狀況,不同的污染源應該采取不同的方式進行建模工作,相關人員應該事先調查清楚污染源的狀況和分布,確保建模工作的順利進行。
2.3空氣質量監測點的選取原則
合理地選擇空氣質量監測點是空氣污染建模工作的重中之重,不同的監測點應當具備不完全相同的地質地形條件,每個監測點都應當由其代表性,例如:不同的污染源、不同的海拔高度、不同的土壤條件等等,只有把所有的情況都考慮進去,建模的結果才會更加準確。除此之外,還需要考慮建模工作的實際情況,如果只是間實行的進行監測,就需要多設置一些監測點,防止出現偶然情況,使得建模結果出現較大的偏頗;如果是要進行長期的監測,就少設置一些監測點,畢竟過多的監測點會消耗掉大量的人力物力。工作人員應當充分考慮監測點的選取,形成一個覆蓋全地區的監測點網,更好的完成空氣質量監測工作。
3結束語
空氣質量監測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國的空氣質量監測工作雖然也在迅猛發展,但是其中還是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使得工作人員對于空氣質量的預報總是不那么準確,但是,相信當空氣質量的監測部門做好空氣質量監測與建模工作以后,我國的空氣質量預報的準確度會逐步提升,只有這樣,環境保護部門才能有針對性的采取一定措施來治理空氣污染,使得我國的空氣污染程度得到控制,人們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參考文獻
[1]李希燦,程汝光,李克志空氣環境質量模糊綜合評價及趨勢灰色預測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13(4)56-58.
關鍵詞:大氣環境;灰色聚類;白化函數;評價
中圖分類號:X8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6)02008903
1引言
隨著人民群眾對環境、生活質量及城市宜居度等日益關注與重視,環境問題已成為我國城市發展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之一[1]。大氣環境質量評價即利用實際采集的大氣指標樣本數據,結合相關標準,對大氣環境性質進行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客觀分析與判定。進行科學有效的大氣環境評價是了解污染現狀與規律、制定治理控制方案、開展環境趨勢預測的基本前提,具有重要意義[2,3]。
從公開文獻來看,常用的環境質量評價方法包括模糊綜合評判、灰色聚類、層次分析、神經網絡等方法,對不同的評價應用場景有著不同的適用性。大區域開放環境的大氣環境質量數據采集具有明顯的時空有限性,樣本信息表現出不完備性,這種先驗信息的不完備性、不確定性是灰色聚類應用的優勢所在,具有較強的靈活性與適應性,已成為大氣環境質量評價的重要方法[4~6]。同時,白化函數的權重處理保證灰色聚類法應用有效性的重要環節,本文在文獻[4]、[5]的基礎上對白化函數構造進行了改進,并運用改進模型對西安哄鄙態區大氣環境質量進行評價。
2灰色聚類評價方法與步驟
灰色聚類將評價對象與指標通過白化函數關聯起來,進而利用灰類完成歸納分類并最終判決。灰色聚類將對象、指標、樣本測量值與等級四者結合起來,形成一種對部分信息未知系統的類別屬性處理方法[3,4]。在大氣環境質量評價應用中,灰色聚類法主要包含以下4個關鍵環節。
2.1監測樣本的白化矩陣
將評價對象的大氣指標測量值作為樣本,構成相應的白化矩陣W,如式(1)所示
W矩陣表面共有m組監測樣本,樣本可以按空間域或時間域劃分,本文以不同地點的監測值構造樣本;同時,每組樣本由包含n個評價指標,也可稱為污染因子。本文所用的監測樣本為《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規定的主要污染物質量濃度值,第i組監測樣本的第j個指標的白化函數值對應(1)式中的xij,其取值范圍為:其中,一組樣本的每個指標都可通過p(指數因數,對應于標準的類別數)個大氣質量類別來表征,即“灰類”,用k表示,k∈[1,2,3,…,p]。
2.2樣本值的無量綱處理
分屬不同量綱的指標測量值在進行聚類計算前需要進行歸一化處理,即數據的無量綱化處理,使計算結果具有可比性。本文采用比重法進行處理,式(2)、(3)給出了具體計算方法。
其中,y0jk表示第j個污染物測量指標隸屬于大氣質量等級k的標準化值,yjk表示評價指標j隸屬于質量等級k的標準值。x0ij表示第i組樣本第j個指標的標準化值,xij表示對應污染物樣本指標的實際測量值。
2.3利用正態分布構造白化函數
相鄰灰度等級權重的異化是傳統直線梯形白化函數的重要缺陷,一次差值函數很難刻畫不同變量之間的相互影響,相鄰權重值的線性疊加與不相鄰權重值的趨零性使白化函數丟失很多數據信息,當質量等級分布較離散時,聚類計算的偏差更為明顯。針對上述問題,本文借鑒文獻[4]、[5]的計算方法,利用正態分布構造具有曲邊梯形結構的非線性白化函數,利用指數刻畫等級權重之間的疊加關系,有效避免非相鄰等級權重的零值問題,具體函數式如下。
第j個評價指標的第1個灰類所對應的白化函數可用分段函數表示,見(4)式:
2.4聚類權與聚類系數的計算
聚類權用于表征指標對應某一灰類的權重,考慮到傳統的單一閾值計算法不能有效刻畫不同樣本指標測量值在同一質量等級范圍內的幅度變化差異,本文在文獻的基礎上對聚類權計算式進行了改進,以有效納入測量值與標準值,如(8)式: 聚類系數由白化函數與聚類權兩個因變量計算得到,用于描述評價對象隸屬于評價等級的程度,即樣本與灰類之間對應關系的強弱,也是最終評價結果的直接依據,(9)式給出了其計算式
結合表2計算出式(9)所定義的聚類系數,進而得出各等級的隸屬度值,結果如表3所示。
在評價等級為Ⅰ類的區域中,大氣環境質量優劣順序依次是濕地公園、桃花潭景區、哄卑氳骸⑷瞥歉咚馘焙喲笄牛黃蘭鄣燃段Ⅱ類的區域中,優劣順序依次是世博園區、歐亞經濟論壇會址、歐亞1號橋廣場、長安塔、
表3監測樣本灰色聚類系數與評判
采樣點位置Ⅰ等級Ⅱ等級所屬分類P1北辰立交0.38410.9842ⅡP2哄貝蟮2號橋0.51390.8012ⅡP3歐亞1號橋廣場0.49740.7691ⅡP4桃花潭景區0.94290.3863ⅠP5濕地公園0.96750.2165ⅠP6歐亞經濟論壇會址0.59310.7702ⅡP7城建博物館0.64390.8907ⅡP8世博園區0.67470.8634ⅡP9長安塔0.52700.8941ⅡP10哄卑氳0.84600.4652ⅠP11繞城高速灞河大橋0.86470.7119Ⅰ
哄貝蟮2號橋、北辰立交。其中濕地公園位于灞河與渭河交界河口地帶南端,遠離主城區,且距離涇渭工業園也較遠,水資源充沛、生態環境良好;世博園區雖然具有一定的綠地面積與水域,但其與東郊電廠、三環交通線、部分人口密集商住區毗鄰,外部大氣擴散對園區內環境產生一定影響,被評為Ⅱ類;歐亞1號橋廣場比哄貝蟮2號橋等靠近哄比角洲地帶,沿河綠地面積逐步增加、平均車流量減小、人口密度下降,空氣質量狀況好轉。
4結語
結合對西安哄鄙態區11個區域近一年的大氣監測數據,本文運用改進的灰色聚類方法對11組監測樣本進行了質量評價,并進行橫向比較討論。評價結果表明哄鄙態區大氣質量呈明顯不均衡性,特別是生態區南部,與主城區相重疊部分、與一些工業、基建污染源相臨近的區域大氣環境等級較低,交通、商業等人類活動影響的明顯;漢印㈠焙友匕堵痰仄琳獻饔貌幻饗裕仍需進一步建設。
參考文獻:
[1]未碧貴,常青,閆彩云.基于改進灰色聚類關聯分析法的城市大氣環境質量評價[J].蘭州交通大學學報,2010(3):135~138.
[2]張云海,馬雁軍,孫財濤,等.灰色聚類評價在經濟區大氣環境質量評價中的應用[J].環境科學與技術,2010(S1):426~428.
[3]卓倩,雷梓松,陳光偉,等.改進灰色聚類法在大氣環境質量評價中的應用研究[J].環境科學與管理,2014(5):176~179.
[4]胡軍,許麗忠,張江山.基于改進灰色聚類法的大氣環境質量綜合評價[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1):49~54.
關鍵詞:環境監測;持久性有機污染物;被動采樣技術;采集速度
中圖分類號:X8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09-0012-01
大氣為環境體系中的重要介質之一,在促使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在水陸間的循環傳送起到了推動作用,被動采樣技術在有機污染是監測過程中的應用,能夠確切的將某一時間段大氣濃度變化的情況反映出來[1]。本文在闡述大氣被動采樣技術的基本原理以及采集大氣環境中POPs濃度參數,結合PAS采樣速度(Rs)的計算方法,整理國際上現存對Rs測定與分析成果,展開相關論述。
1 常用PAS裝置介紹
1.1 SPMD-PAS
SPMD是由Huckins設置的,該器具最早采集水中POPs。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進程中,其也實現改良的目標,德國環境健康研究中心制造的SPMDs、是由700uL, 99%甘油三油酸酷密封在LDPE薄壁管中(膜厚:60um,寬:2.5cm,總長0.29m,其中密封有甘油三油酸酷部分長0.25 m)。SPMDs能夠將水中與大氣中的POPs采集在一起,一般是在純天然木質掩蔽箱中進行的,以防風、陽光、顆粒雜質等外界因素對其造成干擾。相關研究已經證實,附著在SPMDs表皮上的多環芳烴、多氯二苯以及多氯二苯并呋喃等顆粒能夠自行的從相中脫落,粘附在LDPE膜上被SPMDs統一采集。
1.2 PUF-PAS
PUF-PAS多數應用的是PUF碟片,表面積365cm2,重量4.40g,體積207cm3,其最大的功效是收集氣相中的POPs,同時將部分顆粒相中POPs收集在一起。該采集起中因為安裝了2個相向不銹鋼扣碗,所以風、雨、雪、大顆粒物及紫外線等外界因素對其采集效果影響不大。作為現階段應用頻率較高的PAS,PUF-PAS造價成本相對較低,操作上不存在較大難度,適用與短期采樣工作。
1.3 XAD-2PAS
XAD-2PAS是由帶有纖巧的不銹鋼網制成的細長微孔圓筒,筒中物質為60ml苯乙烯B二乙烯基苯共聚物XAD-2 樹脂粉末。該器具在采集POPs進程中的應用,因為有不銹鋼頂蓋、底端開口保護套等裝置的輔助,避免了干、風、濕沉降對采樣結果的影響。大孔篩部件安裝于開口底端,確保了空氣進入量。相關研究資料顯示,XAD-2PAS在采集POPs時采樣時間應該保持在3個月,從而使POPs的采集量有所保障。
2 被動采樣技術應用效果比較分析
有研究人員應用3種PAS,SPMD-PAS、PUF-PAS與XAD-2PAS對某地空氣中國的PCBs與PBDEs開展監測工作,做出了如表1的統計結果。
三種PAS在對各個化合物的采樣速度(Rs)上存在明顯的差異性,初始階段PAS對POPs以線性的模式進行吸收,Rs的大小受PAS表面積與空氣邊界層質量遷移系數的影響,被動采樣介質對其影響效果不大[2]。SPMD-PAS與PUF-PAS在對城市與鄉村的PCBs與OCPs監測時,兩種被動采樣在應用效果的取得上無明顯的差異,PUF-PAS的Rs與環境風速之間存在線性關系,又與風向相關聯。對于OCPs而言,SPMDs與PUF碟片相比較形成的空白值相對較高,此時經SPUF-PAS計算測得出的POPs空氣濃度略大于SPMD-PAS計算得到的空氣濃度(25%左右),但是在SPMD-PAS與PUF-PAS的協助下計算出的POPs空氣濃度與前期應用的主動采樣監測技術取得的結果之間無顯著的差異性。另外,Paschke等人利用SPMD-PAS與固相萃取纖維對垃圾場空氣內的OCPs檢測以后,驗證了SPMD-PAS與固相萃取纖維均可以作為被動采樣工具,用于空氣質量監測工作這一結論。
3 未來PAS技術發展進程中需要重視的問題
PAS可以被劃成短期被動采樣器,幾小時到幾天;也可以被設計成長期被動器,幾星期延至幾年。短期PAS可以用于研究污染物分布、流量與流通形式,長期PAS可用來辨別污染源的類型以及對其發展趨勢。現階段,PAS采樣量估空氣中中的POPs實際濃度存在2~3倍的偏差,所以未來在對PAS技術進行研究之時,通常會從以下三點著手:一是PAS采樣效率;二是外界因素對PAS技術采樣結果的干擾程度;三是PAS技術的優化措施,例如PAS采樣箱的研制與安裝,采樣點的選擇以及采樣次數的設定等。
4 結語
由全文論述的內容,了解到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環境大氣被動采樣技術在應用之時與之相配的器具類型,分別為SPMD-PAS,PUF-PAS, XAD-2PAS。為了確保有機污染物采集與監測的質量,對PAS采樣速率與影響其效果的相關因素進行深入分析是極為必要的,同時也要對PAS借助氣體分子擴散、吸附、沉淀作用與滲透原理有一個整體性認識,從而在目標點明確的情況下,達到對大氣樣品高效率采集的目標,為大氣環境質量分析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關鍵詞:環境監測分析方法 存在問題 對策建議
一、我國的環境監測分析方法目前的現狀
當前,各個地區的環境監測部門都已經具備了多種要素、多種手段等的特點,同時也擁有了環境質量以及空氣質量的預估等對于環境監測的反饋信息可以進行編輯、處理以及的水平,可以科學地、全面地、及時地反映出區內域的環境的質量,提供環境管理部門順利展開工作的可靠的依據。
二、我國的環境監測分析方法目前的問題
根據環境監測的相關部門擁有的實驗室的分析檢測數據,與國外的環境監測的分析技術,目前仍然存在這一定的問題。具體表現在:
第一,檢測的參數基本都齊全,只是還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之處。
第二,現有的環境監測的分析方法沒有一定的系統性,選用的檢測數據不能夠全面的反映出環境質量的狀況,環境監測的分析方法還應該更加的完善。
第三,一直以來的環境監測項目還延續著從前監測項目,用于新的環境問題的監測方法還處于空白狀態。
第四,噪音的監測技術以及監測規范還需要不斷地完善。
第五,我國的生態監測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生態的監測、生物的監測等相關方法還比較少,也沒有實際的突破,沒有形成成熟的監測方法。
第六,伴隨著我國海域環境的監測工作一直以來的不斷深入,海洋環境的監測分析方法也還需要進一步的完善。
三、對目前環境監測分析方法的建議
第一,深入地完善相關的環境監測分析的方法,出臺國家方面的環境監測的標準和規范。推行標準的分析方法的研究和制定,以此來保障相關的環境質量的標準、污水以及廢氣的排放標準的運行和貫徹實施,爭取能夠把標準的分析方法更加的系統化,出臺相關的針對飲用水的水質、環境污染和空氣污染、固定廢氣的排放、固體廢物的排放、噪聲污染監測等的一系列的環境監測的分析方法。
第二,深入研究同時建立起健全的環境監測的分析方法。建設立足于環境的監測要素以及監測的對象等的環境監測的分析方法。研究出飲用水的水質、環境污染和空氣污染、固定廢氣的排放、固體廢物的排放、噪聲污染等監測項目的新對策。建立研究相關的自動監測的方法以及現場的應急預案。
第三,深入地完善實驗相關數據的質量保證以及控制,加強整個程序的質量保證以及控制,同時建立相關的環境網絡和監測系統,采用有針對性的數據進行評估監測,加強實驗數據的針對性和可靠性保障,確保監測數據的準確。
第四,深入地增強環境質量的整體分析水平。環境的質量分析一定要整體全面,要包括環境的現狀分析、環境的趨勢分析、環境的規律分析等內容,分析的結果要具有一定的整體性、客觀性和預見性。
第五,參考國內外的完善的環境監測的實驗室以及相關的管理系統、操作規范和技術標準,借鑒國內外發達完善的環境監測相關技術的發展以及成果的應用,全面的提高各個類型環境的檢測水平,這就包括: 檢測的項目實施、項目的運行參數和醒目的方法檢測等。
第六,深入地建設和完善相關的生態監測的系統,全面地、綜合地以及真實地反映出環境的質量變化。
第七,深入地強化科研工作的研究,借鑒國內外的先進技術,開拓監測數據的覆蓋范圍。同時深入地考察煙道和煙氣組成成分,配合相關的技術和溫室氣體的排放控制的要求,加強監測數據的全面性,以此來全面地反映出固定的污染物的排放標準。另外,針對于特定的工業作業區域的污染數據也要做出足夠的關注度和重視程度。
第八,深入地增強新技術在環境監測方面的應用。伴隨著科技水平的逐漸提高以及發展,包括自動化研究的增強,想要更加深入地推進和改革不同的新技術針對于環境的監測領域中的更加廣泛的應用,深入的開展和采用更加權威的監測數據和分析技術,從而不斷地提高環境的監測技術和水平。
第九,深入地加強對海岸的環境監測的能力和建設、加強對偶發事件記憶應急事件的處理和監測能力,以及建設并加強高素質人才隊伍的建設工作,更加快速地加強在關鍵技術方面的研究以及開發,這就包括比較難降解的有機污染物的分析解決技術、赤潮衛星遙感的監測技術水平、赤潮毒素以及貝毒的監測技術水平、有關污染物的生化指標的監測技術水平、生理或者遺傳學相關技術指標的監測技術水平、沉積物的毒性的監測技術水平、生物學數據的監測技術水平等,完善海水的監測技術和儲備等工作,增強近海海域的環境監測控制能力,以期能夠更加全面地開展并且完成在近海海域的環境質量、近海海域的環境區域、流入海河流的污染物的通量以及直接入海的污染源的監測等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賞識教育,有助學生樹立自信、體驗成功
首先,寸有所長,尺有所短。每個學生都有長處和短處,都是富有思想的個體,教師如果能賞識學生的長處,或某個閃光點,則往往會使學生感覺到教師的信任,于是在心里產生積極的情緒體驗,感到歡樂與幸福,從而產生追求美好事物的信心,有與困難斗爭的勇氣。愿意接受教師的指導,揚長避短。
其次,在新課程改革中,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考試仍然是少不了的評價方式之一。然而,每次考試,都有或多或少的學生退步了,或成績不盡如人意,結果受到一定打擊,失去自信。特別是學困生,更會產生自卑心理,遠離成功。怎么辦呢?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說:對于學習困難的學生,首要的任務是消除自卑,樹立自信,因為自卑是成功的絆腳石,自信是學習和事業成功的要訣。因此,教師的賞識教育,正如久旱的及時雨,會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運用賞識教育,用心地感知發現學生在考試中所反映出來的亮點,并加以表揚、鼓勵,如:用心分析學生的答題情況(包括書寫)、成績的進步與否等方面,就能幫學生找出可取之處,幫學生找回自信、樹立自信。
再次,在課堂活動時,發現學生與眾不同的回答,及時給予表揚;在課后的延伸與拓展作業本上寫上鼓勵性的評價語,如“你的答案獨特,富有新意”等;每一次質量分析,從不隨意粗暴呵斥、諷刺、挖苦,積極引導學困生、后進生、退不生,多進行曲縱向對比,將自己的現在和過去對比,進步了沒有?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夠?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這樣讓不同學生真正了解自己,增強學生自信心。
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恰如其分地使用表揚這一手段,也可以較準確地為學生提供信息反饋,使學生及時了解自己實踐的結果和進步情況,讓學生感受到自己在不斷進步,獲得成功體驗。失敗是成功之母,成功是成功之母。“成功感”是激發學生興趣的催化劑。“成功感”的增強會對其興趣而產生和保持起到促進作用。因此,賞識教育有助于促進學生對技能的掌握,更能增強學生對學習的信心,體驗成功的快樂。
二、賞識教育,有助于學生激發興趣、不斷進取
據有關調查表明,當前有相當比例的學生“喜歡活動而不喜歡上課”。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究其根源是學生失去學習興趣。賞識教育有助于學生審視自己身價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那么,如何讓賞識教育助推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新課程理念認為,教師不是知識的仲裁者、課堂的控制者,而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激勵者和合作者,是與學生平等相處的伙伴。本著這樣的理念,在課堂教學中,尤其是課堂討論、學生回答問題的時候,教師要恰如其分地開放,讓學生積極主動發言。例如在教學人教版九年級第四課第二框《計劃生育與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的“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時,在課堂討論時,先設置情景,即2013年以來,我國中東部地區發生持續大規模灰霾污染事件,波及17個省市自治區的40余個重點城市,影響人口近6億,網友戲稱“十面霾伏”。然后設問:(1)材料反映了什么問題?產生這一問題的原因有哪些?(2)“同呼吸,共擔當”,為改善空氣質量,青少年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在回答到原因的時,學生的答案多種多樣:人們的環保意識不強,隨意向大氣中排放工業廢氣;生活質量提高,汽車越來越多,汽車尾氣排放量增加;只注重經濟的發展,不合理地開發利用自然資源,忽略環境的保護;土地荒漠化、建筑工地、道路交通帶來的揚塵;有關部門監督管理不力,執法不嚴;相關的法律法規不健全……對學生如此之多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思維活動,教師要認真傾聽、積極客觀評價,這樣就容易激起學生學習的興奮與樂趣,教學效果自然也就事半功倍。誠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學生帶著一種高漲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對面前的真理感到驚奇和震驚,學生在學習中會意識和感到自己智慧和意志的偉大,從而產生驕傲。”
三、賞識教育,有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有這樣的一個故事:當年陶行知先生任育才學校校長時,一天他看到一名學生用磚頭砸同學,遂將其制止,并責令他到校長室等候。陶先生回到辦公室,見男生正在等候。陶先生掏出一塊糖遞給他:“這是獎勵你的,因為你比我按時到了。”接著又掏出一塊糖遞給他:“這也是獎勵給你的,我不讓你打同學,你立即住手了,說明很尊重我。”男生疑惑地接過糖果。陶先生說:“據了解,你打同學是因為他欺負女生,說明你有正義感。”陶先生遂又掏出第三塊糖給他。這時男生哭了:“校長,我錯了,同學再不對,我也不能采取這種方式。”陶先生又拿出第四塊糖說:“你已認錯,再獎你一塊,我們的談話也該結束了。”這一事例中,筆者認為,陶行知就是應用賞識教育,從學生的身上找到閃光之處,讓學生在老師的賞識中認識錯誤,改正錯誤,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