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詞匯學知識點總結范文

        詞匯學知識點總結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詞匯學知識點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詞匯學知識點總結

        第1篇:詞匯學知識點總結范文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對語言知識是這樣描述的:高中學生應該學習和掌握的英語語言基礎知識包括語音、詞匯、語法、功能、和話題等五個方面的內容。知識是語言能力的有機組成部分,是發展語言技能的重要基礎。英國語言學家Wilkins(1972)指出:Without grammar,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but without vocabulary,nothing can be conveyed.然而,在當前高三英語教學課堂中,許多教師對基于教材閱讀文本的詞匯處理仍停留在字典搬家式講解、聽寫檢查、課文填空等簡單機械的模式中,很少主動創造與學生實際生活緊密相連的詞匯使用情景語境。這種費時低效的詞匯教學模式儼然讓高三英語語言基礎知識的學習成為雞肋。為此,本文重點探討基于文本閱讀高三語言知識教學的基本策略。

        二、教材分析

        《牛津高中英語》第九模塊第四單元Reading Biblical idioms in English.文本閱讀材料主要介紹三部分內容:圣經習語的定義,幾則習語的圣經故事以及掌握圣經習語的重要性。但當進入對文本語言知識點學習的時候,學生忽略了對高三課文語言知識點學習也是一次溫故而知新的過程。

        三、教學設計說明

        1.布置閱讀任務,讓學生根據閱讀任務,基于話題去整理語言,理清文本的內容和脈絡。

        【設計說明】引導學生充分運用聯想策略來理解記憶詞匯,主要是橫向聯想和縱向聯想。指導學生運用有效的詞匯學習策略可改善語言輸入的質量,減輕學生的記憶負擔。例如,相對于by and by,可以幫助學生大腦風暴這類短語:again and again,on and on,bit by bit,little by little,step by step,day by day,day after day.相對于文本中出現的in a word,可以幫助學生整理表示“總結”的表達:to summarize,in summary,to sum up,on the whole,in short,in brief,in a word,in conclusion,to conclude.語言知識,特別是詞匯知識相對零散,導致學生在進行語言輸出時,需要從大腦記憶深處臨時調集所需詞匯來滿際的需要,費時低效,而且準確度不高。

        2.創設新的情境,讓學生在新的情境中運用所學的語言知識,最終達到擴大學生語言知識儲備、提高語言運用能力的閱讀課教學目的。

        【設計說明】學用結合永遠是復習鞏固所學知識的最佳途徑。(文秋芳,2001)。創設與所讀文本內容相關的新的情境,將書本知識遷移到現實生活的情境中,給學生提供運用所學語言知識的機會。語言學習與閱讀密切相連,但不能凌駕于閱讀之上,至少不能脫離語境和上下文來孤立地學習語言知識。用選詞完成句子的練習來鞏固文章中所學的諺語,再補充其他類似文本中的圣經習語,一方面滿足學生對圣經習語學習的好奇心,另一方面至少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更多圣經習語的意義以及具體的使用的情況。

        3.探究熟詞新意,讓學生以小組合作形式,利用各種字典探究閱讀文本中重難點詞匯,及時整理歸納。

        【設計說明】組織學生以小組合作形式對文本詞匯進行深度廣度探究,進而促使學生對詞匯的熟詞新意更關注?!?015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江蘇卷)說明》針對語言知識這一項注明:“要求考生能夠運用基本的英語語法知識,掌握不少于3500個英語單詞和400~500個習慣用語或固定搭配”。同時,在語言運用這一項也做出了明確的規定:“考生應能根據特定的語境準確適用英語語法,選用恰當的詞匯;適用一定的句型、詞匯,清楚、連貫地傳遞信息和表達思想”。相較于2014年《說明》,2015年更強調在熟記3500詞匯表的基礎上關注一詞多義,熟詞新意。

        四、結束語

        英語文本是教學的憑借,它承載著話題、語言、結構等功能信息,是作者思想和體驗的載體,對其價值和內涵的發掘是進行有效教學的前提(陳嬌玲,2014)。詞匯教學的目的應該是教會學生如何學習詞匯、積累詞匯、擴展詞匯和正確運用詞匯(陳琳等,2007)。在一切為了高考的環境下,如果教師不轉變固有的教學觀念,學生不能形成有效的詞匯學習策略,詞匯的學習仍停留在死記硬背的層次,那么學生學到的只是一些零碎的語言形式,很難把語言知識轉化成語言運用能力?!安还苡檬裁捶椒▉韺W習詞匯,都要學以致用。只有在語言使用(包括聽、說、讀、寫)中才能深化和鞏固詞匯知識”(桂詩春,2006)。高三詞匯復習的最終目標是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基于文本的語言知識點的學習最終目標應該是基于高考,高于高考。

        參考文獻:

        [1]Wilkins.D.A.1972.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M].Cambridge.MA:The MIT Press.

        [2]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2015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江蘇卷)說明[M].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

        [4]陳玲.程曉堂.高洪德.張連仲.英語教學研究與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陳嬌玲基于文本閱讀的寫作教學[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4.8.

        [6]桂詩春.英語詞匯學習面面觀[J].外語界.2006.

        第2篇:詞匯學知識點總結范文

        【關鍵詞】基礎韓國語 教學 語法

        一、發音

        發音教學是學生接觸韓語的第一課,是整個韓語學習的基礎。只有把語音基礎學扎實,才能發音標準,語調地道,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韓語的興趣和堅定學生的學習信心,對順利完成詞匯和語法的學習具有重要的作用。

        1.元音和輔音

        韓國語共有40個字母,其中21個元音,19個輔音。以聲帶的氣流在口腔中是否受到阻礙為標準,分為元音和輔音。沒有任何阻礙,自由流經口腔發出來的音是元音;氣流在口腔內完全受阻后沖出,或是雖然未受阻但由于通道變窄,導致發音器官產生摩擦而發出的音是輔音。在元音階段的教學過程中,重點是學習掌握舌的形狀,舌的位置和嘴唇的形狀。輔音根據其受阻的部位分為雙唇音、舌尖上齒音、舌面硬腭音、舌根軟腭音和喉頭音;根據其受阻方式,也就是按照發音方法分為塞音、塞擦音、擦音、鼻音和閃音。

        2.收音

        收音現象是韓國語的一個特殊現象,也是學習韓語的一個難點,在收音部分的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掌握收音發音的基本規律“只具其形,不發其聲,點到為止”。收音雖然有27個書寫形式,但是實際發音只有基本的7種。盡管基本收音不多,但在學習中,學生容易進入兩個極端,即收音出聲和收音省略。實際教學中要讓學生通過反復練習改進發音。

        3.音變

        在具體的教學中,音變規則是發音教學的一個難點,主要原因是韓語音變規則多且繁瑣,學生記憶起來較為困難,強行要求記憶的話會使學生產生抵觸情緒,但如果隨著學生詞匯量的擴充,語法知識的積累,音變現象結合教學過程中詞匯和具體的語法現象進行綜合性理解記憶,比發音機械記憶效果要好很多。

        二、詞匯

        沒有語法只能傳達很少的信息,沒有詞匯則什么也無法傳達。詞匯是語言最主要和最基本的單位,可以說沒有詞匯就沒有語言。擴大詞匯量、掌握好詞匯及使用詞匯規則是學好韓語的重要前提,因此詞匯教學在外語教學中占據著重要位置。但是語言里包括的詞匯是無限開放的,讓學生快速有效地掌握詞匯是非常必要的。所以首先應該了解學習解韓語詞匯的一些技巧。

        (一)漢字詞和外來語

        根據有關統計資料,漢字詞在韓語詞匯總數中占有約60%的比例。雖然隨著時間的推移,兩國語言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由于漢字詞在發音、構成、意義等方面都與韓語詞匯類似或接近,所以中國學生在掌握了常用漢字對應的韓語漢字詞音節后,往往就能夠達到舉一反三的學習效果。韓語詞匯中還有10%左右的外來語,外來語是指除固有詞、漢字詞以外,從外國借用而來以韓國語發音的詞。這些詞大多是是從西方國家尤其是從英國傳來的,對具有英語基礎的學生來說幫助很大。

        (二)掌握構詞方法

        韓語根據構成語素的數量,把詞分為單純詞和復合詞。單純詞是由一個語素構成,結構簡單。復合詞根據構詞要素,分為派生詞和合成詞。派生詞由前綴派生的詞和后綴派生的詞組成。合成詞是由兩個以上詞根組合的詞。韓語中的詞匯可以根據這些規律來理解詞匯的意義。尤其是復合詞的意義比較明顯。把這些有規律可循的構詞法講給學生聽,減少了學生背誦單詞的數量,同時也能夠在詞義的理解上給學生很大幫助,從而豐富學生的韓語思維。另外還有詞匯的被動式、使動式等構詞法,掌握這些構詞法都能夠使學生在詞匯學習上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通過聯系法與分類記憶詞匯

        學習一個單詞,然后根據這個詞的特點列出跟這一個單詞相同特點的詞匯,使學生有更深刻的記憶。比如“”當后面碰到元音“”時“”變成“”,這類詞還有“”“”。這樣不僅進一步記住了單詞還記住了詞匯的使用方法。此外還可以找出其同義詞、反義詞、同類詞等,不僅能不斷擴展詞匯量和加深詞匯的使用技巧,同時還可以使學生把詞匯記憶置于一個大的意義環境之下,從而讓學生聯想記憶更多的詞匯。

        三、語法

        韓國語屬于阿爾泰語系,阿爾泰語系語言區別于其他語言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它的粘著性。這種類型的語言是靠粘著在詞干后面的大量、豐富的詞尾的變化來表達語意的。與之相對的是漢語則屬于漢藏語系,是孤立語類型,是靠詞序來表達語意的。韓語的語法結構是主賓謂(SOV)結構,不同于漢語的主謂賓(SVO)。

        (一)結合使用歸納法

        韓語語法數量繁多并且復雜,有的一個語法有幾重意義,還有表達同一意義的語法有很多個,如果缺乏系統的理解和具體分析,學生可能會對所學的知識點模糊不清,在使用上會非?;靵y。應該鼓勵學生整理歸納語法,通過系統的總結相關知識點的聯系與區別的方式,使學生對知識點有整體的理解。這樣利用他們自主思考能力加深印象,也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性。

        (二)通過練習鞏固知識

        韓語的語法與漢語語法有很大的不同,學過的知識點長時間不用很快就會忘記,所以必須通過不斷的練習來鞏固。課堂上講課時教師應要求學生記熟例句,掌握語法結構,多以精彩的例句提高課堂趣味性。語法講解時可以引用生活中常見的情景、流行事件或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激發學生表達的欲望,鼓勵學生大膽的造句,并及時給學生糾正錯誤。鼓勵讓學生多說,多問。課下給學生布置作業設置一定的情景,將所學的知識點用作情景對話,或是提出某一相關話題,就其展開分組討論等方式運用所學知識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在不斷練習中鞏固所學知識。

        當前的韓國語教學,應重視對學生韓國語綜合能力的培養,注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為學生創造良好的交流環境,從而不斷提高韓國語教學水平,促進學生韓國語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李翊燮. 韓國語語言學通論[M]. 外文出版社,2010.

        [2]林叢剛. 新編韓國語詞匯學[M].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7.

        第3篇:詞匯學知識點總結范文

        1.教給學生思維的方法

        英語詞匯學習策略的使用水平與英語能力、思維水平有明顯的正相關,這就要求要注重學生思維過程的培養,完善學生的詞匯學習策略結構,力爭做到讓學生的認知結構系統化、結構化,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四位一體”教學法的詞匯教學模式重視培養學生的思維過程,教給學生學習的思維方法,如演繹、歸納、聯系、比較等。針對高三學生,首先給學生布置準備階段的任務:梳理詞匯,按發音規則整合3050個詞匯(科學系統地分配12周的時間)。例如,第1周:按元音的讀音規則、發音歸納整理英語中含元音字母的單詞;第2周:歸納和整理含元音字母組合的單詞;第3周:歸納和比較含元音字母組合的單詞等。通過音形義的系統歸納、總結,把3050個詞匯重新整合,再通過教師引領學生演繹、比較、聯想,擴充一定量的詞群,便于學生讀準讀音,準確記住詞義和詞塊,讓學生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詞匯的策略,使詞匯知識脈絡清晰,結構層次分明,由淺入深,由表及里。

        2.給予學生鍛煉思維的機會

        “四位一體”日常授課法,即4PS授課法,注重在課堂教學中給予學生鍛煉思維的機會,讓學生體驗語言,用語言做事情,重視學生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

        環節一:Preparation。課前讓學生完成教師布置的“軟作業”,例如,根據每一階段學習中的詞匯,橫向地歸納。通過學生親歷親為地歸納、演繹、比較、總結和訓練,突破各個階段的重點和難點。根據系統歸納的內容,對已學的知識進行查漏補缺,形成系統的知識結構,最大限度地鍛煉學生思維。環節二:Presentation。即授課環節,讓學生呈現在Preparation階段自己歸納、演繹的知識,同時,教師引導學生補充漏掉的詞匯,并進行分類,使得知識系統化、結構化。Presentation環節的形式很多,有討論、研討、辯式等,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參與度高,生生有互動、師生有互動。教師積極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在這個環節,學生不僅形成了良好的認知策略,而且學生們在明確的學習動機及學習任務支配下,自覺地發展了自己的學習能力,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點和任務特點選擇學習策略,能獨立自主地完成學習活動,充分鍛煉了思維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3.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

        4PS教學法的環節三和環節四則著重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

        第4篇:詞匯學知識點總結范文

        一、高職學生英語詞匯習得存在的問題

        1.缺乏英語詞匯學習的興趣。由于高職院校把英語應用能力考試成績和畢業證直接掛鉤,因此大部分學生認為英語學習很重要。但是,我國目前的英語課堂教學,多數不能提供真實的交際情景,難以進行真正的交際活動,對于英語詞匯的習得,多數是在人為設計的非自然非真實的句型操練、句子翻譯等活動中進行的,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感到枯燥無味。同時,相當一部分同學認為,英語并不能像專業課那樣在今后的工作中學以致用,而且同其他專業課聯系也不密切,這也是許多同學缺乏英語詞匯學習興趣的原因之一。

        2.缺乏正確的詞匯學習方法。高職學生記憶單詞的方法往往是死記硬背。二語習得理論的研究者很早就主張詞匯的掌握要靠廣泛的閱讀和大量的聽說活動去自然習得,不鼓勵背單詞。但筆者從事英語教學近十年來看到的卻是很多學生手拿英語詞匯表,和尚念經式地一遍接一遍地反復背誦記憶,他們所密切關注的就是如何記住眼前的單個詞匯,缺少系統學習詞匯的策略和方法。?@一方面是由于背誦是中國學習的傳統方法,在現代教學中仍處于重要位置,且對外語教學影響至深。另一方面是由于學習環境的制約。要想自然習得詞匯,就必須有一個能提供廣泛閱讀的學習環境,這樣才能在一定時間內頻繁地接觸同一單詞,從而自然而然地記住單詞。但現實卻是大多數學生學習英語只靠一本課本。沒有大量的閱讀材料。

        3.缺乏必要的英語詞匯運用機會。眾所周知,學習語言的目的是為了應用。很多同學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記住了單詞的拼寫或意思,卻忽略了單詞的用法,這并不等于記住了這個單詞。大部分高職學生的英語學習主要是在課上聽老師講,課后復習一下知識點和單詞表,加上英語基礎較差,他們很難主動用英語進行交流,因此所記憶的英語詞匯很難在交流中得到應用。也就很難在正確的語境中記憶英語匯。

        二、詞匯習得的基本教學方法

        1.歸類教學。詞的讀音和拼寫形式是詞存在的基礎,是各個詞相互區別的第一要素。英語初學者在記憶新詞時,往往不去思考、觀察和發現,而去機械地抄寫很多遍生詞,這種孤立的記憶,其效果可想而知,讀了,寫了多遍還是記不住。因此在詞匯教學中,老師應該根據英語單詞的拼讀(音)、單詞結構(形)以及詞義(意),定期對詞匯進行分類比較,去幫助學生把握詞與詞之間音、形、意的異同。

        2.詞匯操練教學法。詞匯操練法是指利用英語詞匯的字母組合可重組性的特點,采用搬字母、猜字謎、組字母、組字元等辦法,進行詞匯檢查和練習。這樣可以幫助鍛煉思維,引發聯想,激發學習興趣。

        3.構詞法詞匯教學法。構詞法實際上是英國人為學習英語而總結的傳統的單詞記憶方法。它是記憶單詞的一種有力武器,英語中近三分之二以上的詞是通過在詞根的前面或后面加上前綴或后綴構成派生詞。詞匯教學的一個關鍵就是要展示詞匯的系統性和聯系性,使學生掌握詞匯的變化和轉化規律。老師應注重指導和幫助學生記憶常見的前綴和后綴及詞根的意義,掌握前綴和后綴與詞性、詞義的關系,掌握合成詞和轉化詞的構詞規律,并幫助他們養成自覺總結構詞法規律的習慣。

        4.語境詞匯教學法。在我自身的學習過程中及教學經驗中,我深刻感受到,學生往往是背了大量的單詞,但是能牢記的單詞量卻極其有限,并且不知道如何在寫作或口語中正確運用所學詞匯,也不懂得如何提高對陌生單詞的認知或猜測能力,導致詞匯水平受局限,在詞匯學習上非常被動。針對這個問題,我們應該學會在語境中教詞匯,幫助學生在具體語言材料中認知或猜測單詞的意義。

        大量研究表明,在語境中猜測詞義并習得詞匯是詞匯學習的最佳方法。語境不僅能夠幫助學習者猜測新詞,還能加深他們的記憶,在具體的語境中記憶詞匯比孤立無聯系的詞匯記憶有效得多。畢竟,我們不是單純為了學單詞而學單詞,而是為了把詞匯運用到句子以及語篇中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因此,置身于句子或語境中的單詞才能淋漓盡致地完整地把內在意義呈現出來,進而有利于學習者的記憶與掌握。

        第5篇:詞匯學知識點總結范文

        關鍵詞:英語教學;認知策略;詞匯學習

        詞匯是構成語言的基礎,它的獲得程度會直接影響著語言中各項技能的發展。語言學家Wilkins指出:“沒有語法,表達甚微,沒有詞匯,表達為零”(Wilkind,1972)。我國的《新課標》對高中生畢業時英語詞匯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現在的英語試卷不再像以前那樣設置單選題,主要側重學生的語法和固定詞組的掌握情況,現在加大了閱讀量,在高中流傳著“閱讀決天下”這一說法,而學生要想在閱讀部分拿分,詞匯量是至關重要的。盡管很多調查結果表明詞匯學習的重要性已經受到重視,很多教師也有意識地注重學生詞匯的積累,但是詞匯教育所取得的效果仍然不理想,目前高中生詞匯學習現狀很不樂觀。學生不能掌握并運用行之有效的學習策略,在學習過程中仍采用最笨的方法,同時教師的詞匯教學也是停留在知識點的講解上,對每個單詞的用法都是遍地開花地講解和擴充,缺少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策略培訓,因此詞匯教學一直處于費時而低效的狀態。筆者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對學生認知策略的培訓研究,希望通過此項研究能真正解決學生記憶詞匯難的問題,也希望本研究能為同行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

        為了達到最佳詞匯教學效果,筆者采取分階段培訓的方法,即分為5個階段主要對5種認知策略進行培訓,每個策略的培訓時間為3周,在培訓新的策略過程中,對前一個策略進行必要的回顧,同時根據培訓進展的實際情況調整難度和速度,力爭達到最好的培訓效果。

        一、培訓聯想策略

        聯想策略是指學習者在詞匯識記時有意識地把新遇到的詞匯和以前學過的詞匯建立起聯系,這種聯系可以是多樣的,比如根據詞音聯想,根據詞義聯想,根據近義詞和反義詞聯想等,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實際情況及個人喜好進行聯想,這種聯想可能是科學的也可能是自創的,甚至是不科學的,也會有利于加快學習者對新詞匯的識記。比如wolf:狼,x音像“嗚”狼叫。新舊知識間的聯想是新知識進入人腦并被儲存在記憶庫中的關鍵,由此可以看出作為一名教師,有必要培訓學生聯想策略。下面筆者主要從以下3個方面開展詞匯聯想策略培訓教學:

        1.結構聯想

        結構聯想主要根據構詞法中的派生詞和合成詞的特點對學生進行培訓。下面是英語中常見的前后綴:

        表示人物:

        -er:teacher writer waiter

        -or:operator visitor actor

        表示否定:

        -i1:illegal illogical

        -un:unnecessary unfair

        表示重復:

        -re:restart retell rewrjte

        2.語音聯想

        常見的語音聯想包括同音聯想、近音聯想和諧音聯想。如常見的whether,通過同音聯想可想到weather,flour-flower等等。在學習ny時,學生可以利用其中相同的[ai]發音,通過近音聯想就會想到shy,try,1ie等詞匯。而對于諧音聯想,指的是單詞的發音和它的漢語意思非常類似,這類聯想也是學生們很感興趣的,比如說:typhoon:臺風,讀音像“臺風”;kongfu:功夫,讀音像“功夫”;gene:基因,它的讀音和意思特別相近。

        3.語義聯想

        語義聯想分為同義聯想、反義聯想、一詞多義聯想和搭配聯想。同義聯想說的是學習者在遇到新詞匯時,會聯想到這個詞的近義詞和同義詞的聯系方式。例如:表示“數量多”的短語有,agreatnumberof;a great many;a large number of;a quantity of;a lot of;an amount of等等。還有表示“旅游”的詞,如travel;trip;journey;voyage,sightseeing等等。表示“小”的有little;small;tiny等等,這種聯想方式有利于學習者對所學到的近義詞詞匯進行收集整理。

        反義聯想是學習者遇到新的詞匯時會由它聯想到它的反義詞的聯想方式。在英語中這樣相反或者相對的詞有很多,例如:dead-alive;succeed-fail;temporary-permanent;urban-rural等等。

        一詞多義聯想指的是看到某個詞的一個含義會馬上想到它的其他意思。比如present,看到它的“禮物”含義,學習者馬上就要聯想到“目前的”;“出席的”;“贈送”等幾個意思。再如beat,由它的“擊打”意思,我們可以聯想到“心臟跳動”;“鳥拍打翅膀”及“打敗”等含義。對于charge,我們可以根據“收費”聯想到“指控”;“充電”;“主管”等含義。

        搭配聯想是指學習者看到某一含義的詞組時會聯想到具有同一含義的其他詞組或固定搭配。通過這種聯想方式,學習者可以在掌握某個詞組的同時加深對此詞組核心詞用法的理解,同時又有利于學習者對含義相同的固定搭配進行歸納總結。

        二、培訓查字典策略

        字典是學習語言的必備工具書,當中權威記載了一個單詞相關的所有信息。遇到比較難的或者是生僻的詞匯時,學生很難通過猜測及聯想的方式知道它的意思,這時學生就可以通過查字典來獲取,這是最直接且準確的方法。在查詞匯意思的同時,學生可以了解到它的用法及其他信息,因此這也可以促進學生對該詞匯的掌握,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指導學生正確地使用字典。例如:查有單復數、時態或分詞等詞尾變化的單詞時,指導學生應先查出該詞的原形,例如看到單詞matches,那就要教會學生先在字典中查到它的原形match,然后再找到或者推斷出matches的意思及用法。對于派生詞,應先查找這個詞的詞根,例如看到unforgettable,我們先要查到詞根forget,然后它的前后綴就都好說了。在遇到近義詞時,要側重于查找它們的用法區別,比如對于power和strength這對近義詞,教師要教會學生不但在字典中查到它們的含義,更要注意它們的用法區別,以便以后做題時會用到;查常用的動詞或介詞時,應多注意他們的固定搭配,例如看到詞匯apply時,學生既應該知道它的含義,又應該注意看它在句中要怎樣用,比如apply for和applyto有什么區別等。由以上可以看出掌握了查字典策略,就仿佛是抓住了大樹的主干部分,那么它所長出的枝葉就都盡收眼底了,這樣學生就可以通過查找一個詞匯而掌握更多和它相關的詞匯及固定搭配。

        三、培訓分類策略

        詞匯分類策略是指按照一定的標準對所記憶的詞匯加以總結和歸類以便學生記憶的策略。根據不同的標準會有不同的分類,比如說根據發音分類或者是根據構詞法分類,還可以根據詞義進行分類等等。例如:

        1.按同音詞歸類:

        例如:whether-weather;see-sea

        2.按詞根和構詞法歸類:

        例如:reasonable;valuable;action;education

        3.按詞義歸類:

        例如:large-big;rich-poor

        四、培訓上下文、猜測策略

        詞不離句,句不離篇,詞匯的意義只有在具體的語境中才能真正得以體現,在英語中一詞多義的現象是常見的,即同一個詞在不同的語境中會有不同的含義,我們以cover為例,分析它在以下幾個句子中的含義是不一樣的。

        1.The cover of this dictionary is designed byJohn.(n.封面)

        2.The journalist has to cover what happened tru―lV.(v報道)

        3.They were hoping to cover 40 miles yesterday.(v.走完)

        4.The course covers aU aspects Of business andlaw.(v.包括,涉及)

        5.Put a cover over the bowl.(n.蓋子)

        再比如contribute to這個短語,它的意思有“做貢獻”,“導致”和“投稿”,因此對于它的意義不可以一概而論,要根據上下文的語言環境,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掌握這個詞或短語的用法。所以在詞匯學習中我們要本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方法,教會學生把詞放到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通過上下文意思推斷并把握好詞匯的含義。

        在詞匯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根據語言環境、背景知識、構詞法等多個方面條件對所遇到的生詞進行猜測,這樣既能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同時也能使學生對所遇到的詞匯有更深刻的認識和記憶。

        五、結語

        如上所述,在詞匯教學時,筆者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認知策略的講解,如認知加工層次理論所陳述,對詞匯“加工”越深,記憶的效果就越好。因此在教學中,有時對于同一個詞匯,筆者會教授學生運用幾種策略對它進行“加工”和分析,比如indepen.dence,看到它有的學生想到了depend(依靠),那么猜測出independence可能是相反的意思,就是“不依靠”,那就是“獨立”,也有的學生發現它的讀音接近于“硬盼等死”,那就不盼了,因此要“獨立”,然后學生學著對要求記憶的詞匯按照學到的策略進行分門別類,這個過程學生都在積極動腦,這極大地提高了他們對策略的認識。

        通過本次研究,筆者發現絕大多數學生可以通過培訓有意識地將學習策略運用到學習過程中,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而且在高中階段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策略培訓是不沖突的,在培訓過程中W生積極參與,極大地提高了學習熱情。在幾種策略中學生對于查字典推測、聯想等相對簡單的策略的使用情況較好,但對上下文、分類策略有些難的策略使用頻率較低,這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學中繼續調整方法,同時在進行過程中又要不斷地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研究過后筆者得到以下幾點啟不:

        首先,高中英語教師要改變詞匯教學方法,詞匯教學再不能只是講解詞匯發音與用法的教學,教學的內容應該包括詞匯學習能力的培養和詞匯策略應用技巧的訓練。教師在詞匯教學過程中,應該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選擇適當的學習策略對學生進行指導和培訓,讓學生的學習從被動轉變為主動,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第6篇:詞匯學知識點總結范文

        關鍵詞: 詞源學 詞匯學習 大學英語課堂教學

        2015年暑假期間,我撰寫了《詞源學知識對詞匯學習的意義及課堂使用方法初探》①一文。此文著重探討了課堂詞源學內容可能會對學生詞匯學習產生的益處及其比較實用可行的課堂使用方法。按照此文的思路,在接下來的一個學期里,我在所教的三個班級里進行了實踐,并在學期結束之際,針對學生對該課堂補充內容的態度做了一個問卷調查。下文我將就本學期的具體做法做具體描述匯報,并將期末問卷調查的統計結果做進一步的總結分析。

        一、課堂補充詞源學知識的具體做法

        考慮到只是補充知識,不能占用太多課堂時間,我對Word Power Made Easy(作者為美國學者Norman Lewis)這本書每個章節的內容進行了總結、壓縮,把主要知識點以Power Point的形式呈現于課堂。每章內容,雖然內容長短、難度都不同,但基本都可壓縮成四至五個容量相當的Power Point 文件。例如,該書的第三章,內容是關于Personality Types (個性類型) 各種各樣單詞的詞源學知識。本章內容,我共做了四個Power Point 課件,分四次在課堂上進行補充講解。而該書的第六章,內容是關于Science and Scientists (科學和科學家) 的各種詞匯和詞源學知識。這章內容較多,難度也較大,結果就做了五個Power Point課件,分五次在課堂上補充講解。

        我制作課堂Power Point 課件的思路,延續了Norman Lewis的寫書邏輯,即先介紹與主題相關的十個單詞(一般占用一個課件,內容比較多,但生詞不多),然后圍繞這些單詞展開相關語源學知識(這部分幻燈片數量沒有單詞介紹部分多,但信息量多,生詞多)。原書本上的一節,內容基本可壓縮至一個課堂Power Point,內容多的,就自行調整拼合,盡量使得每次內容的課堂占時在十五分鐘之內。下面,我挑選內容不太多的一次課堂內容,將幻燈片的內容一一呈現,方便讀者有具體印象。例如,第七章關于Liars and Lying(說謊者和撒謊)的內容共有四節,第一節介紹主題單詞內容較多,共有13個幻燈片;最后一節的內容則只有五張幻燈片,第四節的課堂幻燈片內容是這樣依次呈現的:

        可以看到,課堂課件主要是提取參考書本的精華,先將詞源學知識呈現出來,然后舉例相關詞匯,同時要對較難生詞進行中文注釋。學生要求準備專用筆記本,對要點進行摘記。

        在過去的一個學期里,我共準備了五章內容的課件,共21個小節,每個小節平均占用課堂時間十五分鐘左右,前后補充詞源學知識共計十一周(其中一節因內容過多而分為兩次進行)。

        二、關于補充詞源學知識的問卷調查及其統計結果

        為了了解學生對這部分補充內容的學習反映,在最后一次補充語源學知識的課堂上,我做了內容如附件所示的問卷調查。

        三個班級的問卷調查統計結果如表所示:

        三、問卷調查統計結果及其分析

        從表一看到,對題目一:課堂有沒有必要補充語源學知識?三個班級認為必要選擇A選項的比例分別是75.6%、69%和95%。對題目二:補充語源學知識作用有多大?三個班級多數集中在A(幫助很大)和B(有幫助,但沒有那么大)這兩個選擇項上,三個班級選擇A的比例分別是15.6%、23.8%和25%,選擇B的比例分別是73.3%、69%和67.5%。對題目三:是否愿意語源學知識占用課堂詞匯語法講解時間?三個班級選擇A表示愿意的比例分別是44.4%、46.3%(其中有一人表示都可以)和50%。對題目四:是否愿意選修語源學課程?三個班級選擇A表示愿意的比例分別是60%、45.2%和60%。

        問題一和問題二的統計數據明顯可以肯定兩個事實:(1)大部分學生認為補充語源學知識是必要的;(2)大部分學生感覺語源學知識是有用的。

        問題三和問題四的數據有點讓人費解:既然大部分學生認為補充語源學知識是有用并且必要的,為什么會有一半以上的學生覺得課堂還是多補充詞匯語法知識好呢?回答這個問題,可能需要從題目二留給學生的自由陳述中,來深入了解學生們的各種感受和心態。下面是題目二做不同選擇的學生給出的有代表性的表述:

        選擇A的有代表性的陳述主要有:

        “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在閱讀一些文章時,會有靈光一閃便認出一個單詞的感覺,另外,在背單詞時也極其有效。”

        “學習詞源學知識可以充分了解單詞的結構,并且以點帶面地學習到大量的詞匯,極大提高了學習的效率?!?/p>

        “有助于記憶單詞,還可以舉一反三?!?/p>

        “即使是不認識的生詞,現在也敢試著猜猜看了,有利于考試?!?/p>

        “了解詞源,可以真正意義上地理解單詞,記憶更加深刻?!?/p>

        “課外閱讀猜對單詞意思的時候,感覺特別有用!”

        “感覺這方面知識特別好,希望老師繼續補充!”

        “詞源學對理解并掌握更多的單詞有很大幫助!”

        “使得我更好記憶單詞,更有意識發現單詞間的聯系了。”

        ……

        選擇B的有代表性的陳述主要有:

        “沒有強制性的考核檢查,同學們不一定會去認真復習掌握?!?/p>

        “主要是自己的問題,知識點課堂講解的時候弄清楚了,不復習過段時間就忘了?!?/p>

        “學習詞源學知識后,看到一些單詞確實有意識辨析組成部分的意思,還學習了不少其他有意思的單詞和知識,還是有提高的?!?/p>

        “詞源學知識使我們更深刻地理解和記憶單詞,我覺得很有必要學習,但是內容太多,及時占用整個課堂,也不一定學得完?!?/p>

        “詞源學中的單詞太偏,感覺用不到?!?/p>

        “詞源學知識的確讓我們更好地理解了一些單詞的構成,還能幫助我們對陌生單詞進行有依據的猜測,但總感覺考試里用到的不多?!?/p>

        “學習詞源學知識后,更多地了解了單詞之間的某些規律,對背單詞很有幫助?!?/p>

        “感覺內容挺好的,就是沒時間鞏固記憶。”

        “在教好詞源學知識后,希望有相關的練習或者其他方式來加強記憶,不然很容易忘記。”

        “有些詞太過復雜,不容易記憶,用到的機會也很少。”

        “感覺要堅持學習系統學習才會幫助更大?!?/p>

        “感覺離實際生活有些距離,可能出國旅游時會幫助挺大的。”

        “雖然內容不錯,但不應試,想多學些與考試有關的單詞。”

        “課堂時間太少,有選修課的話我一定選?!?/p>

        “有助于打開思路,開闊眼界,有助于閱讀?!?/p>

        ……

        選擇C的有代表性的陳述主要有:

        “時間短,內容多,增加學習負擔,效果也不明顯?!?/p>

        “我認為詞源學信息量大,不容易懂,對我們英語較差的學生沒有任何幫助?!?/p>

        “記了不看,隔段時間,又看不懂了。”

        “應該多補充些四六級所需要的知識詞匯。”

        “我認為該學科內容很多,應該精講,上課前的一點補充起不到明顯的作用,應該單開一門課?!?/p>

        ……

        選擇D的就只有以下一條陳述:

        “詞源學單詞太過復雜,學了幾乎用不到,還不如多學點常用單詞?!?/p>

        從以上林林總總的陳述中可以看出,課堂補充詞源學的優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1.有助于提高單詞構成意識,提高學生記憶單詞的興趣;

        2.提高猜測生詞意思的成功率;

        3.對基礎好的學生的知識結構是很好的補充;

        4.對今后實際的工作、生活會有持續性的益處。

        而課堂補充詞源學知識讓學生不滿意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幾點:

        1.時間短,沒有練習鞏固,沒有考試檢查,學生課后復習動機不強;

        2.涉及單詞比較生僻,使用頻率不高,基礎較差的學生有畏難情緒;

        3.占用課堂詞匯語法的講解時間,與期末考試關系不大,而學生目前還是很看重考試成績的。

        四、對課堂補充詞源學知識的思考和總結

        曾有學生課下找到我興奮地跟我說,他覺得課堂補充這部分知識太好了,他昨天看報紙,一個單詞從來沒見過,他下意識地利用課堂上學到的詞源學知識分析了單詞的構成部分,結果猜出的意思跟字典上的意思非常接近,特別有成就感。他希望我下學期繼續補充這方面知識,感覺對閱讀理解特別有幫助。

        也有學生在記錄課件內容時極不情愿,問其原因,就說考試基本考不到這些東西,感覺沒用。

        有收獲的學生讓我感到安慰,準備課件的勞動得到了認可;百無聊賴、無動于衷的學生讓我疑惑,懷疑自己的這部分工作是否是在浪費時間。

        本次問卷調查,讓我同時體會到了安慰和不安。

        該何去何從?

        同樣的內容,學生由于基礎不同、學習動機不同、價值觀不同,就會有著不同的學習體驗,這是客觀現實。

        我目前的思考結果是,取長補短,繼續努力。詞源學知識剛開始的確是枯燥的,似乎看起來與考試關系不大,但教師可以努力提高補充內容的趣味性,以及盡可能地建立與考試內容的關聯性。例如,我可以在講解課文詞匯的同時引導學生注意其中的語源學聯系,可以在考試閱讀材料中引導學生注意語源學知識可能發揮的用武之地,也可以在講解詞源學詞匯時更多引入恰當的例句。另外,隨著這方面知識的逐漸積累,學生所感受到的收益將日益凸顯,學習興趣亦可能隨之提高。

        總之,本次問卷調查,學生對前兩個問題的高比例認可極大地鼓勵了我,而學生陳述中提出的問題也提醒我需要在內容呈現方式上進行調整。我需要調整內容的難度,摸索出更為成熟的呈現方式,從而更高效切實地幫到學生。

        注釋:

        ①《詞源學知識對詞匯學習的意義及課堂使用方法初探》一文發表在2015年《大學英語(學術版)》第2期。

        參考文獻:

        第7篇:詞匯學知識點總結范文

        【論文摘要】“人教版”英語新教材是當今中國英語學科的主要教科書之一。本文通過自身在教學崗位上的親身教學實踐活動,分析總結出這套教材具有的一些優點和存在的部份缺陷,提出了自己對這套教材在教學過程中的一些想法。

        實踐與構想新教材即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制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英語教科書,簡稱英語“人教版”,這套教材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點,現已正式在我省的大部分地區開始使用,現在就我在試用這套教材期間的一些想法和實踐活動作一個總結。

        一、新教材的優點和缺陷

        1.新教材具有的優點

        (1)新教材的知識點和語法具有超前性和重復性。如英語中的時態,在初中部,這套新教材中就重點完成了六大時態,即一般現在時,現在進行時,一般過去時,一般將來時,現在完成時,過去進行時,有些時態從一出現后,在以后的教材中就反復出現,并且有些時態要在以后的課本中才正式學,在前一兩個學期就有出現。

        (2)新教材注重東西文化的差異。新教材注意在原教材的基礎上增加了一些跨文化交際方面的內容。

        (3)新教材的對話與課文情景創設,更加貼近生活。新教材還增加了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名片介紹的內容,通過名片的內容可以做多種與職業、地址、工作單位、電話號碼、傳真、電子郵件等內容的有關練習,這些都是生活中經常發生,經常接觸的情景,真實、實用,有利于學生學以致用。

        (4)新教材緊扣時展的脈搏,響應黨的號召,擴充了大量信息、思想性強。大致表現在關注西都大開發、注重科學發展、關注社會、關注環境。

        (5)新教材趣味性強。新教材的話題新穎,生動有趣,增加了謎語、諺語、詩和幽默短文等內容,貼近時代生活。

        2.新教材存在的缺陷

        新教材除具有以上優點外,也存在許多的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語法錯誤明顯,教材校正不嚴肅。新教材存在明顯的語法知識性錯誤,如:第二冊(上)第53頁,Part2Askandanswer中的第六句話“HanMeiKnowsLittleabouttheweatherinSydney,doesn’tshe?”當陳述句部分出現一些含有否定意義的詞,像few、little、hardly、never等動詞時,附加疑問句部分用肯定形式。

        (2)教材容量擴大,要求提高,超過了學生的接受能力。新教材增加了語言輸入量,對學生的能力要求提高,具體體現在詞匯量,練習與教學活動量,閱讀量等的增加。

        (3)新教材課本內容分配不均。新教材的知識容量大是相比較而言的,各個知識點在課本中的分配很不均衡,有的課文幾乎空洞無物,而有的課文如果要按教學目標則需用上2~3個課時。

        二、使用新教材的幾點想法和建議

        新教材有它的優點,也有它的缺點,筆者認為在組織英語課程新教材教法中,應把握好以下幾點:

        1.新教材詞匯的教法

        在學習生詞時,應把握好三個尺度:(1)集中學習單元生詞,分散學習目標,逐步消化掌握詞匯。集中學習生活是“張思中英語教學法”的理論精髓。而且新教材的單元單詞都集中在一塊,所以我認為在學習新教材時采用集中學習單元詞匯。在集中識詞時,所有同學只需會讀詞匯,僅有少部分同學能夠拼讀部分詞匯即可。再分課分步驟讓學生在課外去掌握詞匯,教師只須在上每一節課之前檢測一小部分學生在課外記憶的情況,如此類推,在單元知識學完后再進行一遍詞匯集中鞏固,在兩個單元或三個單元完成后再讓學生在課外進行一次鞏固,教師抽查效果,這樣在半期后學期結束時再集中鞏固一兩次,這樣學生掌握詞匯的可達95%以上,只有極個別幾個學生不能完全完成詞匯學習目標(learningaims)。(2)掌握(productive)黑體詞匯,理解(receptive)常規自體詞匯。新教材詞匯量大,全部掌握課本詞匯學生倍感困難,只學黑體詞匯顯然不利于學生能力的發展。因此我在教授新教材時,制訂的詞匯學習目標是“掌握黑體詞匯,理解常規白體詞匯,有余力的學生了解workbook練習題,或課外讀物中出現的詞匯。”用“四會”分詞匯法來區分目標就是課本單詞表上的黑體詞匯需達四會(聽、說、讀、寫)目標,課本表上的白體詞匯需達到三會(聽、說、讀)目標,其它生詞匯達到二會(讀、說)目標。實踐證明這種新教材的詞匯教學法是行之有效的。由于新教材的知識環節編排具有“超前性和重復性”,所以我在初一教授的學生到了初二,他們對新教材的詞匯都記憶猶新。(3)“詞句文”結合教學,即把詞匯放到具體的句子中去學,把句子放到形象的短文中去學。現代英語教學法研究表明,在英語學習中創造學習情景,把詞匯放到具體的句子中去學。把句子放到形象的短文中去學,是促進學習者快速掌握語言的便捷途徑。

        2.新教材課文的教法

        新教材系統性高,因此提倡整體法教學,即先從課文的整體內容入手,了解課文的主旨和文法,然后再逐一學習語法與知識點,我認為在具體教學課文時應注意兩個方面:(1)遵循短文閱讀原則,運用任務型教學法組織課文教學。(2)適當調整教材內容進行教學。由于教材存在個別不足之處,我們在教學中就要敢于按照自己教學的內容對教材進行適當的調整或刪除部分不合適的教學內容。在此列舉一事例。如第二冊(上)Lesson9,我覺得如果按照新教材的編排順序,先進行對話操練再講形容詞比較級的變化規則會對學生授知識造成感覺障礙,因為對話中出現幾個形容詞的級別變化,如果停下來講語法勢必耽誤了操練對話,如果不講形容詞的比較級變化,學生又如何理解對話內容。于是,我把這兩個授課內容進行交換。先講形容詞的比較級變化規則,再講第一段對話,再進行操練,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3)主動訂正語法錯誤,在新教材中出現的明顯的語法錯誤,一定要根據正規的語法教學書在課堂上把它給予糾正。

        3.多操作練習,少語法教學,真正做到精講多練

        現行課程標準指出,英語教學要淡化語法教學,注意學生綜合運用語言能力的培養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策略的養成。反復操練是掌握與實現這一學習目標的方法和途徑。具體體現在。第一,加強基礎認知和基礎技能的培養,把握好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培養,進一步加強聽寫方面的教學,夯實根基。第二,注重學生學習策略指導,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閱讀,聽說技巧。第三,充分利用電教資源,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開放式教學,把學生的興趣和語感放在突出的位置上。

        4.從新教材中挖掘德育教育素材,搞好德育教育

        新教材中的德育教育素材點較多。內容也較廣泛,我們應在具體的教學中很好的灌輸德育思想、人文思想、社會動態、生態環境保護等內容。讓學生在學習教材中英語知識的同時,潛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道德素養和綜合實踐能力,培養學生關心社會、關心集體、關心國家、關愛家庭、關注自然、熱愛生活的良好習慣和道德修養。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2001,7.

        第8篇:詞匯學知識點總結范文

        論文摘要:本文分析了《牛津初中英語》教材中vocabulary板塊的特點,指出了vocabulary板塊教學中存在的誤區,探討了創新vocaubulary板塊教學、提高英語詞匯學習效率、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有效方法。

        《牛津初中英語》教材 (譯林版)每個單元均由Comic strip,welcome to the unit, Reading,Vocabulary,Grammar,Integrated skills,Study skills/Pronunciation,Main task和Checkout九個板塊構成。每個單元均以Comic strip或welcome to the unit板塊引出話題,開展一系列聽說讀寫的活動,最后以Checkout板塊結束。各板塊之間聯系密切,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充分體現單元的整體性。

        一、 vocabulary板塊分析

        《牛津初中英語》教材的編排把詞匯學習放在閱讀之后,閱讀課作為每單元最重要的課型之一,其涉及的話題成為整個單元的核心話題。而vocabulary板塊放在Reading的后面,目的就是借助Reading的話題,進一步學習與本單元話題相關的詞匯,使學生無突兀感,有學習新詞匯的欲望,為后面幾個板塊尤其是Main task部分的寫作打下基礎。

        Vocabulary部分通常分為A和B兩部分,A部分介紹要學的詞匯。通常是將要學的詞匯列在方框中,然后讓學生看著圖用方框中的詞填空,或用英文釋義介紹一些新詞。B部分是對A部分的詞匯進行運用,通常是用A部分的詞完成句子,對話或短文??梢钥闯?,教材在兩部分的編寫上不夠重視知識的傳授過程,從新詞呈現到同步練習,教材幾乎不提供過渡性學習活動。A部分強調形的檢測,B部分突出用的考查,在這兩者之間缺少形的辨別與識記環節。形式是意義輸出的前提和基礎,忽視形式的記憶而過于強調運用無異于揠苗助長。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時要合理開發教材。在教B部分之前要補充詞匯形式識記的環節。

        二、 vocabulary板塊教學現狀

        在實際的教學中經常會出現一些與教材設計意圖有偏差的做法,使vocabulary板塊教學的教學目標形同虛設,其價值喪失殆盡。許多教師認為課時緊,且該板塊內容簡單,沒有知識點可講,常將此板塊置于可有可無的地位;還有不少教師將其和welcome to the unit合在一起教,讓學生自主完成課本練習后,簡單核對一下答案就匆匆結束。導致學生整個單元學下來后,問其vocabulary部分學了什么,學生一臉茫然,毫無印象。

        三、 注重vocabulary板塊教學的重要意義

        英國著名語言學家Wilkings曾說:“沒有語法,人們不能表達很多東西,而沒有詞匯,人們則無法表達如何東西。”詞匯量的大小是衡量一個外語學習者水平高低的最重要的標志。因為影響理解和應用的最重要的因素是詞匯。學生詞匯規則知道得多了,詞匯量增大了,就會增強學習英語的信心,提高英語學習的效率。

        如果教師注重每個單元的vocabulary板塊的教學,學生就能很好的學習本單元的內容,將本單元所學的詞匯靈活的運用到后面speak up中進行對話表演;在學習main task寫作部分時,就不會有畏難情緒。如果教師初中三年能一直堅持注重詞匯部分的教學,注重訓練學生對詞匯的積累,學生就能在進行聽說訓練時不會因為不認識單詞而聽不明白,說不好英語;閱讀時遇到生詞就能運用詞匯知識去猜測詞義,從而提高閱讀速度,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在寫英語作文時就能有話可寫,善于表達。

        四、 vocabulary板塊的教學建議

        依托語境進行詞匯教學已成為初中英語教師的共識?,F行教材的編寫多圍繞中心話題展開,在特定語境中讓學生感知和學習新知。授課教師應站在單元的高度,圍繞單元主題,精心設計學習目標詞匯所要依托的語境,從語篇入手,在語篇中結束,設計多樣的詞匯練習,使學生對所學詞匯產生認知深度。在語境設計合理的前提下,本人建議采用下面方法進行詞匯教學。

        1.注重傳授詞匯基本知識

        Vocabulary部分有很多對詞匯基礎知識的介紹,如構詞法的派生法、合成法、轉化法,以及同義詞、反義詞的運用。教師在教學中通過對詞根及前后綴的分析,可以幫助學生熟悉和掌握詞的構成規律,更好的學習詞匯。如用un--,dis--,mis--,non--,in--(在字母m前用im--,在字母l前用il--,在字母r前用ir--)等前綴可以表達否定意思;用--ness,--tion,--ism,--ee,--er,--or,--ar,--ian,--ist等后綴可以構成不同類型的名詞;用--ful,--ive,--ia等后綴可以構成形容詞;用--en,en--,--ize等后綴可以構成動詞。合成法和轉化法學生容易理解,只要教師在教學中多注意總結歸納,學生很快就會形成自己的判斷力。

        2.用詞造句,熟練運用

        用學習的新詞造句是一種讓學生掌握新詞的簡單實用的方法。通過造句,學生會考慮該詞的詞性,用在句中的形式。教師可先進行補全句子,英漢互譯練習給學生作好示范,然后再進行造句練習。

        3.開展生動活潑的會話教學

        會話能夠鞏固和提高學生的語言掌握和運用水平。外語會話既是一種具有極大激勵作用、興趣盎然的練習手段,同時又是語言運用方式的一種。也就是說,它既是教學手段,又是教學目的。通過運用所學詞匯與同學對話,把呆板的詞匯運用到鮮活的生活中去了。

        4.引導學生通過閱讀增加詞匯量

        每個單元的Vocabulary部分教完之后,教師可選擇一些與本單元話題相關的閱讀材料供學生閱讀,從而進一步擴大學生的詞匯量。

        5.編寫小故事,加強作文教學

        利用新詞編寫小故事表演也是掌握詞匯的一種好方法。學生準備節目的過程就是靈活運用的過程,看別人表演的過程也是汲取別人長處,改正自己錯誤的過程。教師也可進行半開放式的寫作訓練,經過堅持不懈的訓練,讓學生不管拿到什么話題,都能寫出像樣的作文。

        五、 結束語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注重課堂示范,加強學習策略的指導,幫助學生形成有效的詞匯學習的策略;同時還要注重學生主體的積極參與,關注課堂上的精彩生成,達到最佳的教學和學習效果。

        第9篇:詞匯學知識點總結范文

        關鍵詞:英語;詞匯;問題;對策

        詞匯是學好英語的加速器,離開詞匯什么也不能表達,而積累一定量的詞匯則可以將英語學習的得心應手。但學生反映詞匯掌握很難,經常是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學了新的忘了舊的,失去了學習英語的興趣和信心。新課標對英語詞匯教學的要求又不斷地提高,因此,在英語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促進學生英語詞匯學習的有效性,是當前新課改下一線教師值得認真思考的一個問題。下面我針對當前詞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談談個人的看法。

        一、存在問題

        (一)知識點多,記憶方法少

        在講解新課詞匯時,教師經常是詳細地解釋詞匯的用法,忽視教給學生如何用行之有效的記憶方法學習不同的詞匯,造成學生在機械的抄寫和聽寫的過程中,低效重復,事倍功半。

        (二)方法單一,模式固定,學生喪失學習興趣

        好多教師在課堂中講解詞匯時,經常采用以下六步的固定套路:(1)聽錄音讀,(2)教師帶讀,(3)講解用法,(4)學生記憶,(5)聽寫過關,(6)抄寫。如此惡性循環,自然導致了學生學習興趣和信心的下降。

        (三)等級不明、用力均勻,同等對待每個單詞

        新課標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對每個單元的詞匯教學都具體標明了不同的等級,而現實是,部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沒有讓學生明確有些單詞只要求能聽懂,有些單詞則要求能聽、說、讀,而最重要的單詞則要求聽、說、讀、寫都要會,教師沒有依綱據本,等級不明,對每個單詞都用力均勻,這無形中就加重了學生的負擔,增加了學習難度。

        (四)忽視中英文化的差異,錯誤使用詞匯的基本含義

        如:“You are a lucky dog.”學生經常會按照中文的習慣將這個句子譯成“你是只幸運的狗”,而在美國卻譯成“你很幸運”;再如“It rains dogs and cats”這個句子,學生會將這句話翻譯成 “天上下著小貓小狗?!倍⑽姆g卻是“傾盆大雨”, 基于此,課堂效果自然大打折扣,詞匯學習的效率大大降低,影響了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

        (五)輕語言環境,重表面意思

        英語詞匯在不同的句子和語境中表達的意思截然不同,如:Turn right at the second crossing(轉彎);His face turned red(變得);Can you turn on the radio?(打開)等。也就是說,單詞不能離開一定的語言環境,這是詞匯的多義性使然,只有把單詞放在適當的語境中,學生才能理解記憶得更深刻,避免產生厭煩的心理,從而降低對英語詞匯學習的熱情,甚至放棄了英語的學習。

        二、教學策略

        (一)利用直觀教具教學詞匯

        詞匯接近生活是初中英語的一大特點,在詞匯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實物、圖片、幻燈片等直觀教具教學,既節約時間,又形象生動,提高了學生對英語詞匯學習的興趣。如:教學book,map,pen, eraser,pencil,ruler等單詞,通過實物呈現,做到好學易記,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中,教師還可以通過誘導式教學,達到培養學生觀察力、想象力和創造力的效果。如,教學robot時,教師展示一些機器人的圖片,然后讓學生仔細觀察,發揮想象,自己設計想象中的機器人,并加以描述,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二)通過游戲活動教學詞匯

        愛玩游戲是孩子的天性,游戲寓教于樂,融知識與趣味于一體,是很好的學習方式。在教學時通過游戲活動,可以讓學生在有趣愉快的活動中快速掌握生澀難懂的英語詞匯。如,在學習了一些動作詞和祈使句的用法之后,教師可以從每組中抽出一個同學進行小組比賽,看看哪組做得又快又好。教師說指令性的句子:Sit down!Stand up!Come here!Go there!Run to the door!Open the door!Close the window!等。再如,仁愛英語七年級上冊,在學習head,face,eye,ear,mouth,nose,arm,hand,leg,foot等身體部位名稱后,教師課前先畫一幅可愛娃娃的畫,上課時貼在黑板上,讓學生上來指出身體部位,并且指出自己對應的身體部位。平時,教師還可以采用單詞接龍、單詞開花、猜單詞等游戲鞏固詞匯。游戲讓學生樂學、想學,體驗成功,感悟詞匯教學的樂趣。

        (三)創設語境教學詞匯

        離開一定的語境,詞匯將變得毫無意義可言。語境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也就是說,教師在教學詞匯,學生在學習詞匯時一定要將詞匯放在某個特定的語境之中,讓學生真正參與活動,置身于真實的交際情境中,做到身臨其境。例如,教學接打電話等日常用語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角色對話,在一講一對的模擬環境中,掌握電話用語的詞匯知識。如,

        A:Hello! May I speak to Maria?

        B:I’m sorry he isn’t in . Can I take a message for you?

        A:Ok!This is Tom . My telephone number is 5623347.

        B: All right .

        A:Thank you very much. Bye .

        B:Bye .

        還有買東西、看醫生、借東西、問路、邀請等生活的實際情景也可以在課堂上模擬設置,面向全體,激發學生學習英語詞匯的積極性,使其興趣盎然地學習詞匯。

        (四)音形結合,創新教學

        單詞是英語詞匯家族中的一分子,雖然英語詞匯家庭總量龐大,可是構詞的基本成分卻是有規律可循的。每個詞匯無論從意義上說,還是就音、形而言,猶如家族之中的成員,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關系。讓學生在詞匯學習中自己總結、自己發現,親自參與,老師只在教學中起引導作用,這樣的學習因為有了學生的親身參與,學習詞匯的能力自然大大提高了。例如,eye眼睛:y是鼻梁,兩個e是眼睛。cap鴨舌帽:c是頭頂上的帽子,a是人頭,p是旁邊的耳朵。cup茶杯:c是張開的嘴,u是杯子,p是杯子旁邊的手柄。bed床:左右兩邊的b和d是床架,中間的e是被子。elephant大象:兩個e是大象的眼睛,中間的l是大象的長鼻子,p是大象的大耳朵,h是大象的前腿,a是大象的身子,n是大象的后腿,t是大象的尾巴。

        (五)教給方法,授之以漁

        1.按語音或拼讀規則歸類

        針對不規則的英語詞匯,有時需要采用特別的方法識記,而常規的如開音節和閉音節的詞匯,則只要按普通的讀音規則識記即可。例如,catch,carry,come,go,get,keep,play等。例如,play football(踢足球),play basketball(打籃球),play the piano(彈鋼琴),play computer games(玩電腦游戲),play in the park(在公園玩耍)。拼寫相同但讀音不同的詞匯,大體可以分為三類:(1)一詞兩音,詞義不變;(2)詞義不變,讀音卻隨詞匯的性質發生變化;(3)讀音隨詞性、詞義的變化而變化。

        2.按同義詞或反義詞歸類

        讓學生學會按正反兩方面的意思識記詞匯,有助于提升詞匯教學的效率。如,take off(脫下)與put on(穿上),safe(安全)與dangerous(危險),get to(到達)與arrive at\in(到達)與reach(到達)。

        3.按詞的構造歸類

        要想把英語詞匯記得快、記得牢、記得久,學生就要學會掌握英語詞匯的構造,并尋找詞匯之間的聯系。根據詞匯構造的聯系,既可以讓學生快速掌握新的詞匯,也可以復量的舊詞。比如,schoolbag,school-boy,classroom,football,blackboard,etc.八年級上也出現了unhappy,unhealthy,unfriendly,unlucky,worker,writer,visitor,useless,careless等前綴后綴詞。

        4.單詞游戲和單詞比賽

        游戲和比賽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兩大法寶,在小升初時最為適用。通過比賽和游戲,學生思維活躍,實現了從“要我學”到“我要學”,使記憶大量的單詞成為可能。教學中教師可以借鑒好的游戲與比賽,也可以獨立創新形式多樣的單詞比賽和游戲方法。我平時用得最多就是單詞接力賽:隨機出一個單詞,可以是老師出,也可以是學生出,各個小組的同學進行接力,要求按照這個單詞的話題范圍或尾字母往下接龍,這樣的游戲使學生不認為記單詞是件頭疼的事,從而愛記單詞,達到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

        5.趣記法

        (1)諧音法

        根據字母諧音,巧妙地按照單詞字母的先后順序,編成一句話。如,stream編成:兒子(s)踢阿姨(tre)到一座(a)山(m)邊的小溪。umbrella編成:有(u)惡母(m)逼阿姨(bre)買ll(ll)把雨傘給字母a。

        (2)拆分法

        某個詞匯里面含有幾個簡單的、獨立的已學的單詞,通過拆分,把這些拆分后的獨立單詞進行組合、改編成一句意思不同的話。如:transport運輸:我把它拆分成t,ran和sport,再把它編成一句話,字母t在運輸的過程中跑(ran)去做運動(sport)。satellite衛星:把它拆分成sat,(t)ell,it和e,再把它編成一句話,坐著(sat)告訴(t)ell它(it)姨(e)都上衛星了。

        (3)聯想法

        有些單詞就像阿拉伯數字,如,good中有900,我在詞匯教學時就把它編成故事,考900的就是好的。blood看成是6100滴(d)血。bamboo想象成拔(ba)山上(m)的600根竹子。

        總之,詞匯教學要合理分析實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掌握詞匯教學的科學性,提升詞匯教學的趣味性,創新詞匯教學的多樣性。教師要讓學生學會思考,勤于實踐,勇于創新,采用靈活有效的詞匯教學方法,提升學生英語詞匯學習的興趣,不斷增加學生的詞匯量,提高英語詞匯的有效性,達到促進學生英語學習水平提升的終極目的。

        參考文獻:

        [1]余德敏.探索英語詞匯教學[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4(1).

        相關熱門標簽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最新国产Av最新国产在钱 |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 | 在线观看免费人成视频色快 | 亚洲国内精品自在自线国产精品 | 亚洲国产精品精品在线电影 | 亚洲AV日韩AV高清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