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人際關系與人際溝通技巧范文

        人際關系與人際溝通技巧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人際關系與人際溝通技巧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人際關系與人際溝通技巧

        第1篇:人際關系與人際溝通技巧范文

        關鍵詞:護患關系 溝通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211-01

        溝通是一項形成人際關系的重要方法的活動;通過溝通,人們可以與周圍的社會環境發生聯系,社會也可以由于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溝通形成各種關系。溝通的根本目的是傳遞信息,信息傳遞的過程就是溝通。良好的溝通技巧是護士的一項基本技巧及能力。護理人員在“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下與患者進行有效溝通所建立的護患關系本身就具有治療作用,能滿足患者的需要,使患者心情舒暢,機體功能得到增強。[1]

        在醫療護理工作中,醫患關系、護患關系始終是醫療人際關系中的關鍵問題。護患關系是在特定條件下,通過醫療、護理等活動與患者建立起來的一種特殊的人際關系。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和人們對自身價值認同的不斷升華,人們開始慢慢關注優質服務在護患關系中發揮的作用。護患關系是護理過程中涉及范圍最廣、關系最復雜的人際關系。護患關系的質量對營造和諧的醫療環境、保證患者得到細致全面的了解和檢查、提高醫療質量及增加患者對醫生的信任度都起著積極的作用,而護患之間溝通交流則是建立良好護患關系的關鍵和必然途徑。

        從以下幾點提高溝通技巧從而促進護患關系:

        (1)在護患者關系中護士應勝任的角色:①母愛的替代者:護理人員應像母親關愛、照顧自已的孩子一樣無微不至地關懷每一位病人。滿足病人基本需要,為其提供各種護理照顧,如呼吸、飲食、排泄、休息、活動、個人衛生以及心理、社會等方面的需要。②安慰者:當病人有疑難時,護士應給予解答。必要時給予安慰性語言,其力量比任何時侯都顯得生動、有力,容易在護患間產生情感的共鳴,進而穩定患者的情緒,幫助患者克服暫時情的困難,樹立信心,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復與治療。對于病人的抱怨嘮叨要不厭其煩,認真傾聽,耐心解答。③溝通者:護士要以無盡的愛心、高度的熱情、友善的態度,運用巧妙的語言和非語言溝通技協調好以病人為中心的各種關系。④教育者:根據病人的知識水平、文化程度、疾病類型及接受程度,為病人及病人家屬,或解答預防、治療等問題。

        (2)協調護患關系的溝通方式:語言是護理實踐中護士與患者進行交往最基本、最常用的工具。[2]在與病人交往時,應學會多用敬語、謙語等禮貌用語,稱呼病人時應根據其年齡、職業的不同去稱呼。護士應根據自已掌握的專業知識和臨床經驗耐心解答病人提出的問題,解答時盡量避免使用專業術語,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去表達給病人。對無法與護士語言交流的殘障人士,運用非語言溝通。非語言溝通是除語言信息外的其他溝通方式,包括表情、手勢、眼神、觸摸、姿勢、時間、空間等交流傳達信息,是語言溝通的自然流露和重要補充,能使溝通信息的含義更明確、更圓滿。

        (3)與病人接觸過程中,護士首先應該衣著整潔,舉止端莊穩重表現出良好的態度,熱情、主動的以微笑接待來院就診的病人,給人以能夠接觸的印象,向病人敞開心胸,讓患者感覺到被尊重被重視,拉近護患之間的關系,在病人遇到困難時,護士應主動為他們提供幫助,耐心細致地做好病人家屬的思想工作,使他們能夠正確對待病人和疾病,并繼續協同護士共同穩定患者的情緒,使病人能安心。病人會非常感激,就容易建立和諧的關系。

        小結:

        護理工作中的關系溝通是與護理工作有直接聯系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通過醫療、護理等等活動與患者建立起來的一種特殊的人際關系。護理人員在工作中應該有一個準確的角色定位,在處理各種關系時,要善于運用口語、書面語和非語言溝通的技巧,協調工作中的各種人際關系,使自已有良好的人際氛圍。通過護患溝通,使病人在安全感、信任感、舒適感、病人角色適應及護患關系等方面明顯增強。

        護患關系這一特殊的人際關系,護士應該充分發揮自已主動性和主導性的優勢,引導患者及家屬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既完成了工作職責,又有利于自已工作的開展和患者的康復,有利于雙方的身心健康。

        參考文獻

        第2篇:人際關系與人際溝通技巧范文

        關鍵詞: 護士人文修養 情緒智力教育 實施策略

        首位研究人文關懷的護理學家Leininger提出人文關懷是人的本質需求和自然屬性,是護理的本質和重心,主張護理關懷中融入對人的文化和信仰、態度等方面的了解[1]。在護理工作中對患者實施關懷時,要了解患者的處境和焦慮;Watson[2]定義“護理人文關懷”,提出十大人性關懷要素,包括培養自我和他人的認知和敏感,以及增加積極和消極情感的表達,人際交往的學習、提供良好的身心環境等。其中對情感的把握,對他人和自我的認知敏感和人際溝通都是情緒智力的主要內容。顯然在護士了解人文關懷的內涵、如何實施和有針對性地培養后,必然對護士的情緒智力產生積極和良好影響。

        1.人文與情緒智力

        1.1與人文相關概念有人文科學、人文修養、人文關懷等,這些概念相互包含、相互聯系、不可分割。其中人文修養的概念和內涵主要包括人文的思想、知識、技能和精神、心理素質等,而人文關懷既是一種思想又是一種能力。隨著人類對“健康”概念的認知變化和現代醫學模式的轉變,護理觀念逐漸由以疾病為中心發展為“人的健康為中心”,這些觀念的轉變需要護士融知識與人文修養于一體。人文修養綜合素養因人而異,對人文精神有較好的領悟需要護士具備較高的情商。李筱芹等[3]研究發現情緒智力越高的護士面對壓力時,越多使用積極應對方式,并能減輕和釋放自己的壓力。

        1.2護士要提高人文修養,離不開對人文知識的學習、人文技能的掌握和人文精神的培養。護士在關心、鼓勵和幫助病人時,能夠識別病人的情緒和情感,并使用這些信息指導自己的思維和行動,對提高病人的滿意度和促進護患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是非常重要的[4]。能夠在護患關系中了解到自己的內在關愛情感,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緒,識別他人的情緒特征就是情緒智力。重視人文教育中護生情緒智力的培養,促進護患關系由技術型向人文型轉變,對學生形成持久穩定的人文理念有重要的引導作用。

        1.3護理人文關懷能力是護士照護和關懷患者必須具備的個性心理特征,包括關懷體驗和行為兩種能力。張錦玉等在研究中發現本科護生的人文關懷能力與情緒智力具有相關性,其中在人文關懷能力的三個維度中,滿足患者基本需求能力、健康教育、灌輸信念和希望與情緒智力相關性最高[5],情緒智力高的護理本科生滿足以上三個維度的能力超過情緒智力低的學生。

        2.情緒智力

        2.1情緒智力的正式概念及結構

        “情緒智力”概念的提出者是美國耶魯大學P.Salovey&J.D.Mayer,進行了定義:情緒智力是一種情緒信息加工的能力,包括準確評價自己和他人情緒的能力,表達和調控情緒的能力[6]。而后經過多次修改后提出沿用至今的定義,即情緒智力是一種能夠認識情緒、利用知識解決問題,通過情緒識別認知活動的能力[7]。認為情緒智力是以整體方式進行橫跨認知系統和情緒系統的操作[8]。戈爾曼于1995年提出情緒智力包括認識、控制、激勵自己情緒的能力、識別別人情緒的能力及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9]。

        國外情緒智力的結構模型主要有三種:分別是P.Salovey&J.D.Mayer的能力模型、戈爾曼的混合模型理論和巴昂的理論模型[10]。

        2.2護士心理現狀及護生情緒智力現狀

        2.2.1護士心理現狀。 調查顯示,由于護士工作環境的復雜性,身心耗竭狀態的護士比例比其他醫務工作者高,日本一醫院調查433名護士處于耗竭狀態的高達25%以上[11]。國內護士群體中抑郁情緒發生率高達38%,護士在身心耗竭的狀態下控制自己的情緒能力、理解他人情緒能力等能力會下降[12],不僅影響護士工作質量,還會影響病人的情緒,給護患關系帶來負面影響。Wagner等[13]研究證實病人的滿意度與醫護人員情商分數有著密切關系,Joan[14]認為與患者密切接觸時掌握溝通技巧,可以增進護患關系和提高護患的情商水平。

        2.2.2護生的情緒智力現狀。 護理學生作為護士的后備力量,情緒智力將影響今后護理工作的質量。國內研究表明,護生的情緒智力水平受到性別年齡、是否獨生子女、城鄉等因素的影響。 2011年廖曉春[15]對不同學歷層次的護理專業學生情緒智力進行調查,研究發現,總體得分呈正態分布,總體水平不高,不同層次總分比較得出護理專業學生的情緒智力專科護生大于本科護生,本科護生大于中專護生,其中情緒運用能力方面得分最低。2013年張小青等[16]對護生情緒智力現狀再次進行分析,得出情緒智力總分高低受到家庭、學歷層次、年級、學生干部等因素的影響,總體水平有待提高。國內外許多護理專家都認識到在以患者滿意度衡量護理服務質量的今天,在校護生情商培養尤為重要,在重視護理人文課程教學改革的同時,期望提高護生情緒智力在內的各項綜合素質。

        3.護士人文修養教學與情緒智力培養的結合

        《護士人文修養》是一門針對提高護理學生人文素質和修養的課程,是護理人文素質教育的導入課,在培養護理學生綜合素質方面起到核心和引導作用[17]。當前“加強人文精神”是護理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讓人文滲透到護理專業中,人文教育與護理專業教育的結合,加強對護理專業學生人文素質培養,已經在護理教育界成為共識。人文素質的培養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18],因此我們特別重視該課程教學過程,由于該課程將護理相關人文課程如美學、禮儀、人際溝通等進行整合,結合教材特點,在教學方法上注重靈活多變、教學內容上注重趣味性和知識性相結合。雖然人文課程在很多院校均有開展,教學內容和學時不免有所出入,但基本教學目標還是比較相似的。

        3.1 教學目標

        《護士人文修養》課程目標主要是教育護生如何成為一名合格護士,如何處理與患者、同事間的關系[19],培養學生遵守職業道德規范,了解護士承擔的責任。在教學過程中采用靈活的教學方式將人文知識內化為學生的人格和修養,培養學生對自身的認知能力、對他人的人文關懷能力和情緒控制力等情感。

        3.1.1知識目標。 使學生掌握人文修養有關概念、護士審美素質、人際關系策略、人際溝通技巧和護理禮儀等主要內容。

        3.1.2能力目標。引導學生掌握人文修養有關概念、護士審美素質、人際關系策略、人際溝通技巧和護理禮儀等內容,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職業道德、健康心理和良好溝通能力。

        3.1.3情感目標。 在教學過程中,以案例教學法和PBL教學方式探討學習課程內容。對于緒論和人際關系這些章節,采用現在網絡和媒體報道過的典型案例和學生身邊的事情。人際溝通章節分為理論課和實驗課,理論課通過觀看錄像、課堂講授常用的溝通技巧等學習護患溝通技巧,實驗課上以情景劇形式讓護生分別扮演病人及病人家屬、護士,指導學生自編、自導、自演,將每幕劇情生動表現出來。學生切身體會每個角色心理的變化,扮演病人時感受到病人身體和心理的不適,充分理解護患溝通的真正內涵,有助于學生了解自我、理解他人情緒等情緒智力培養與提高。

        3.2教學過程

        《護士人文修養》教學過程主要包括理論課和實驗課。其中理論課程22節,實驗課程計劃學時10學時,分組教學后實際是30學時,理論課與實驗課程相結合。為保證實驗課的質量,兩種教學之間沒有嚴格界限。

        理論課程主要包括:①人文基本知識:人文相關概念、人文關懷能力、科學與人文關系等;②社會學基礎知識:護士主要社會工作范圍、對象等;東西方文化與護理文化;③美學基礎、護士審美修養、人際交往理論、護患溝通、護士禮儀規范等。

        實驗課程主要包括:①護士儀容修飾(包括對護士著裝要求,面部肌膚保養、化淡妝和微笑的藝術);②護士體態禮儀訓練(包括站姿、坐姿、行姿、下蹲拾物、推車、端盤、持病歷夾)等基本姿勢的美學要求;③實踐演練(讓學生分角色練習特殊情境下的溝通技巧及學生自編自導自演情景劇)。

        4.結語

        從以上內容可得出對護生提高人文素質和培養情緒智力完全不沖突,在該課程中融入情緒智力教育,使學生不僅學會為人處世,還能促進護生人文技能和人文知識掌握。同時從該課程教學目標和教學過程中可以發現,該課程能強化學生人文知識,培養人文技能并結合學生個人情緒智力具體情況,針對性地引導學生領悟人文修養的核心要素人文精神,培養學生人文素養和人文關懷能力。

        本研究希望以情緒智力為中心,探討護士人文修養對護生情緒智力的影響,對其他護理人文課程在共同提高護生綜合素質方面提供借鑒和研究方向。

        參考文獻:

        [1]Leininger M . Caring : An essential human need[M]. Thorpfare,NJ: Charles B,Slack, 1981:24.

        [2]Watson J.Nursing: the philosophy and science of caring[M].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 1979:254

        [3]李筱芹,胡紅娟. 護士情緒智力與工作壓力的相關性研究調查[J].護理研究,2011(9): 2370-2372.

        [4]楊輝,宋麗萍等. 護士情商的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07,21(1):194-196.

        [5]張錦玉,姚萍等. 中醫護理本科生人文關懷能力與情緒智力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護理教育,2015,12(3)179-182.

        [6]Salover P, Mayer J D. Emotional Intelligence . Imagination, Cognition ,and Personality,1990,9(3):185-211.

        [7]竺培梁. 情緒智力的概念、結構和測量[J]. 外國中小學教育,2008(11):38-43.

        [8]Mayer J D, Salovey P &Caruso D R .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s Zeitgeist, as personality and as standard intelligence .Handbook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New York:Jossey-Bass,2000.92-117.

        [9]Goleman D.Emotional Intelligence .New York:Bantam Books,1995.

        [10]王靜.大學生情緒智力、人際關系與應對方式的關系研究[D].云南:云南師范大學,2014:1-64.

        [11]Cole A . Stress high anxiety[J]. Nurs Times[J].1992,88(12):26-29.

        [12]鄭潔英.影響護士“情商”因素分析及對策[J].護理管理雜志,2002,2(2):43-45.

        [13]Wagner P J. Moseley G C. Physicians’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J].Fam Med, 2002,34(10):750-754.

        [14]JoanM.Innovative leadership through emotional intelligence[J].Nursing Management,2003,34(10):30.

        [15]廖曉春. 護理專業學生情緒智力現狀及分析[J]. 護士進修雜志,2011,26(3):214-215.

        [16]張小青,劉桂萍,潘玲. 護生情緒智力現狀調查分析[J].全科護理,2013,11(6):1716-1717.

        [17]陳瑜,翟惠敏等. 《護士人文修養》課程特色與改革實踐[J].南方醫學教育,2009(3):21-22.

        第3篇:人際關系與人際溝通技巧范文

        【關鍵詞】大學生;人際交往;認知行為療法

        人際關系問題是大學生心理咨詢最常見的問題,一方面處于青春期的大學生十分渴望獲得友誼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另一方面他們又有很強的自我意識與獨立性,加之他們大多數第一次遠離家鄉親人,較缺乏社會生活經驗和自我調適的能力,使得部分學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人際關系不良問題,影響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不利于他們身心健康發展和順利成才。

        一、一般資料

        胡同學,女,19歲,大一,漢族,大專學歷,家中長女,有一弟,父母常年在外面打工,對其管教嚴格,高中階段由母親照料,弟弟正在上高中。來訪者與父母溝通較少,基本只有半個月一次電話。自述性格內向,膽小,自卑,不知道如何與他人更好的交流,覺得自己沒有什么朋友,感到內心孤獨,對什么事情都提不起興趣。最近一段時間情緒低落,睡眠質量下降。

        二、求助者主述及主要問題

        自述性格內向,膽小,與寢室同學交流不多,同學聊天的時候,也很難插話,就和其中一個同學關系好點,但平時話都不多;與別人見面時不能正視對方,在路上也很少主動和同學打招呼,自己的視線與對方的視線相遇就感到非常不好意思。由于很少與人交往,害怕交往而缺乏交往。同學們都對她很冷淡,來訪者內心感到空虛、孤獨、寂寞。對著書本也無法將注意力集中,學習效率不高。

        三、觀察和他人反映

        求助者長相清秀,穿著得體,說話聲音較小,話少但思路清晰、有禮貌;對話時很少直視咨詢師眼睛,敘述過程中顯得較為拘謹,雙腿緊閉,雙手互扣置于兩腿之間。說到內心孤獨的時侯,眼圈發紅,流淚。主動求助改變現狀的愿望明確。經詢問班上同學及同寢室室友,反應該同學內向,敏感,膽小,沒有朋友。

        四、評估與診斷

        (一)資料分析

        通過對來訪者進行測試,結果如下:

        EPQ(艾森克人格問卷):E:34;P:56;N:61;L:50。表明求助者個性內向,情緒較為不穩定,適應環境能力較差,情緒時有不穩定,易產生焦慮,緊張、煩躁等不良情緒。偶有睡眠不好,肢體不適等癥狀。

        SAS(焦慮自評量表):總分58分,表明求助者目前存在輕微的焦慮情緒。

        SCL-90(90項癥狀清單量表):軀體化1.5;強迫1.9;人際關敏感4.0;抑郁1.9;焦慮:3.5;敵對1.8;恐怖1.4;偏執0.9;精神病性0.8;其他1.2。其最顯著的是人際關敏感4.0,其次是焦慮分值較高,均已超過中國常模的2分。

        SDS(抑郁自評量表):總分47分,低于我國認定標準分50,表明求助者未出現明顯的抑郁情緒。

        咨詢師通過觀察、與求助者的交談、心理測驗結果以及求助者自己陳述的情況可以據此作出初步診斷。求助者感知覺正常,在學習時注意力不集中,思維狀態較正常,意志行為一致,個性穩定,人格完整。軀體無異常,其主癥狀是:情緒低落,焦慮。派生癥狀:睡眠障礙,社會交往狀況不好,學習狀態不好。

        (二)原因分析

        1.生物學因素:求助者為年齡19歲的女性,正值青春懵懂和人生迷茫的時期。無軀體疾病,無器質性病變基礎,求助者無明顯的生物學原因。

        2.心理學因素:來訪者胡同學性格內向、膽小,對自己不夠自信,對自己正面積極的評價較少,常常低估自己的能力,產生消極的自我暗示,“自己太內向了,性格不好,同學都不喜歡我”。消極的自我暗示就會抑制自信心,產生心理負擔,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擔心別人不喜歡自己,過于擔心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和看法,缺乏良好的人際溝通技巧。

        3.社會學因素:父親常年在外,對她關心較少,確少和父親的交流,從父親處獲得的積極、勇敢的品質較少;缺少父親的關注,會讓人產生一種自己不夠好的感覺。母親過于管束自己的孩子,孩子缺乏社會交往的經歷。當來訪者遇到問題的時候,與父母溝通較少,缺乏家庭的支持,使得來訪者壓抑自己的情緒,不良情緒難以抒發。

        (三)診斷與鑒別診斷

        求助者在最近一個月以內,感覺情緒較往常尤為低落,不想與人交流,從而產生焦躁不安的情緒,影響了正常的生活與學習,說明其知情意是協調一致的,對自己的癥狀有自知力,并因內心沖突而感到不安,焦慮,想改變目前狀況,有主動求診行為,因此。按“三原則”判斷屬于正常心理變化,根據以上診斷依據診斷為:一般心理問題。

        五、制定咨詢目標及方案

        (一)咨詢目標的確立

        認知行為療法的基本目標就是協助來訪者用建設性的信念替換原有的自我挫敗性觀念,認識到非理性的觀念是許多情緒問題的來源。發現自己的優點,樹立自信心,培養對自己積極正面的認知。學會一些人際溝通技巧,從自己較熟悉的人開始,改善人際關系,提高人際交往能力。

        (二)理論原理和方法

        認知療法是根據認知過程,影響情感和行為的理論假設,通過認知和行為技術來改變來訪者的不良認知的一類心理治療方法的總稱。其基本觀點是認知過程及其導致的錯誤觀念是行為和情感的中介,適應不良行為和情感與適應不良認知有關。認知行為治療認為治療的目標不僅僅是針對行為、情緒這些外在表現,而且分析來訪者的思維活動和應付現實的策略,找出錯誤的認知加以糾正。

        六、咨詢過程

        咨詢過程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心理評估和診斷階段,主要是建立咨詢關系,收集資料,進行心理診斷,確定咨詢目標。第二階段是咨詢階段,首先幫助來訪者分析和解決問題,改變其不適當的認知,聚焦于幫助她學會那些可以改變自己思維、情緒及行為方式的知識技能。基于認知療法,咨詢的重心放在讓來訪者發掘不合理的信念上,在她辨認出自己的認知歪曲后,鼓勵她進行一系列家庭作業,對思想和行為進行記錄,找到找到可以替代原有不合理信念的新的解釋方式;增強人際關系溝通技巧。第三階段是鞏固與結束階段,使來訪者找到自己的想法、情緒及行為間聯系,把在咨詢中學到的東西運用于今后的生活中,學會多種應對技巧處理當前存在的問題,不斷完善人格,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一)建立咨詢關系階段

        本階段主要運用會談法。在咨詢開始時,介紹心理咨詢的性質和限制及咨詢過程中有關事項與規則。充分尊重來訪者,咨詢師積極傾聽求助者的傾訴,讓求助者把內心壓抑的情緒釋放出來,排解負面情緒;對來訪無條件地積極關注,咨詢師對來訪者表示理解和同情,建立良好的、互相信任的咨訪關系。用開放性問題收集詳細資料;了解來訪者的基本情況、成長經歷,尤其是重大生活事件,確定主要問題,做出分析,進行初步判斷,商定咨詢目標并制定咨詢方案。

        (二)咨詢階段

        改變錯誤認知:“自己太內向了,性格不好,同學都不喜歡我”;“想改變,但是同學已經有不好的印象了,很難改變同學的印象”。運用提問和自我審查技術,把來訪者引導到與當前情緒和行為有關的問題范圍內,要求來訪者集中注意那些具體的問題和可以觀察到的事實。引導來訪者用自我審查技術說出對自己的看法,并對這些看法進行細致的體驗和反省。求助者認為自己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是性格內向,影響其人際交往,所以希望自己能夠變得外向,認為外向的人就是積極樂觀的。與來訪者一起討論,讓來訪者認識到性格沒有絕對的內向與外向,每個人性格中都有內向和外向的成分,性格外向的同學也有感到孤單和寂寞的時候;性格內向的同學在熟悉的人面前一樣可以滔滔不絕的分享自己的經歷和感受。并以實際生活中以及電視影頻中內向但自信的人為例,使其認識到內向性格的好處,鼓勵求助者列出自己的優點,更好的認識自我,悅納自我。

        檢驗假設:認識并矯正來訪者歪曲認識、錯誤思想的一個方法是檢驗支持和不支持某種錯誤假設的證據。來訪者認為自己是一個性格內向,不受人喜歡的人,實際上,她在高中階段有自己的好朋友,大學階段有自己非常談的來的異性朋友,在熟悉的人面前還是有話可聊。檢驗假設這一過程不僅幫助來訪者認識事實,還能發現自己并非不受歡迎,擔心周圍的人不喜歡自己,不愿意主動打招呼,對自己不夠正面的評價,實際是心理學中的一種“投射效應”,是自己對自己不肯定,覺得別人也不喜歡自己,實際真正不喜歡自己的是來訪者自己。一個人的自信是由內而外的,不是靠多么美麗的服裝,而是來自于她的內心,女孩子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和事業,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找到除學習以外讓自己快樂的事情,這樣才會逐漸建立腳踏實地的信心。

        “我現在就是特別怕上臺,我們老師經常會組織上講臺發表自己的看法,我即使是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也沒有勇氣上臺說”。很多人在大庭廣眾下不敢大聲發言,生怕自己說錯話,做錯事,實際是太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讓來訪者回憶一個具體的場景,回憶當時上臺發言同學的衣服,發言的內容。來訪者表示記不得了,讓來訪者認識到就像你現在都不記得別人說了什么樣,可能根本沒有多少人會記住你犯了什么錯,在老師眼里更是這樣,學生就是學生,不犯錯誤就不是學生了。所以真的不必在意自己發言錯了,因為沒有多少同學會記得。只需要勇敢的說出自己的看法就行了。

        角色扮演:來訪者覺得覺得自己的聲音小,自己沒有勇氣,怕別人聽不見;以前就留給別人不好的印象,同學看見都不會和我打招呼。師:“不好的印象指的是?”訪:“同學都覺得我很憂郁,不愛說話”;師:與人交流,主動、熱情的打招呼是建立良好第一印象的開端,如果只是擔心聲音小嘛,我們來做個小試驗。(咨詢師起立和來訪者模擬熟人見面打招呼的場面,發現只要在4米以內的空間,來訪者的聲音都是能聽的見的,來訪者完全可以輕松的和熟識的人打招呼);希望來訪者在生活中繼續做這個小練習,看下我們主動和別人打招呼會有什么樣的反映。

        家庭作業:針對該學生在人際交往方面的自卑感和人際交往技能的不足,運用行為療法,加強實際訓練。說明人的交往能力完全可以通過有意識的培養訓練得到提高,關鍵是要克服自卑,建立信心,多實踐,不斷總結。和他一起探討人際交往應把握的四條原則(尊重、真誠、互助、寬容),傳授人際交往的基本技巧,如如何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體貼關心幫助他人,禮貌待人以及學會運用恰當的語言贊揚別人和開展積極的批評與自我批評等,鼓勵他從大處著眼,從小事做起,認真實踐,持之以恒。

        第一次作業:站在鏡子前,挺胸收腹,先做三四次深呼吸,望著鏡中發自內心面帶微笑的自己,心中默念積極的自我暗示語(貼在鏡子旁的),早晚兩次。每天都寫下一件讓自己快樂的事情。在咨詢的過程中,發現來訪者興趣不多,希望來訪者能從生活中的小事情入手,發現讓自己開心和快樂的事情,樹立起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第二次作業:練習走路挺胸抬頭,面帶真誠自然的微笑與熟悉的人打招呼;觀察班上認為人緣很好的1到3個同學,觀察并記錄下他們與人交往時的內容,神態,動作等。

        第三次作業:細心觀察身邊某同學為人處事的言行,分析其優缺點;盡可能多與性格開朗、熱情活潑的同學交往并深入交一個朋友;要求“作業”認真去做,定期檢查,及時指導。

        第四次作業:和熟悉的人打招呼,聊天的基礎上,找自己的好朋友,詢問好朋友對自己的看法,關注和發現自己和別人的優點;有意識地參加一些集體活動,如演講會、社會調查等活動。

        七、咨詢效果與評估

        對胡同學的咨詢過程包括:修正錯誤的信念,獲得建設性、積極的信念系統;在日常生活情境中完成家庭作業,將結果帶到咨詢過程中與咨詢師一起進行討論和評估。通過這六周的練習,來訪者自我感覺好了很多,開始做一些對她來說具有挑戰性的事情,發現結果并不是她想象那么糟糕,嘗試在全班同學面前發言,收效不錯,也給了她信心。咨詢師觀察,來訪者笑容多了,說話也更積極了,與咨詢師交流時有很多的眼神交流,只是可能是來訪者興趣不多,所以顯得話比較少,在以后的生活學習中,來訪者表示要多多參加社會活動,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積極樂觀的面對生活。

        參考文獻

        第4篇:人際關系與人際溝通技巧范文

        關鍵詞:大學生;人際溝通;溝通技能

        近年來,高校學生惡性突發事件均有其共性,即生活學習中小矛盾演化為執拗的過激行為,這就要求加強學生人際溝通能力培養,使學生在和諧校園習得融洽的處事能力,為進入社會夯實基礎。探究高校學生人際溝通能力,不僅有助于大學生在校內外及今后進入社會理性處理各項棘手問題,而且有利于高校開展教學改革和學生管理工作。

        一、人際溝通能力結構模型

        “狀態論”代表人物Ronald B.Adler(1983)提出有能力的溝通者應具備的條件包括:廣泛的行為方式供選擇、選擇適當行為的能力、完成行為的技能、移情/預期、認知復雜性、自我監控和對關系的卷入。“情境論” 代表人物Kathleen K.Reardon(1987年)認為溝通能力不僅與溝通目標有關,而且與社會技能有關,包括認知技能和行為技能,其中認知技能包括移情、社會期望、認知復雜性、對關系準則的敏感性、情境知識、自我監控;行為技能包括相互卷入、互相管理、行為靈活性、傾聽、社會風格。“過程論” 代表人物Sarah Trenholm(2000)認為溝通能力可分為表現能力和過程能力,其中過程能力劃分為理解能力、角色能力、自我能力、目標能力和信息能力。這些研究有助于科學地建構溝通能力模型,但是沒有加入意愿、動機等動力因素,考慮的變量不夠充分。

        圖1 人際溝通能力結構模型

        基于此,我們在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構建了人際溝通能力結構模型,具體包括:發出信息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非語言表達能力)、接受信息的能力(理解能力、反饋能力)、自我認知(自我角色認知、自我反思、情緒控制)、對他人認知(基本情況的了解、情緒感知、與他人交談興趣點、和生活習慣的了解)、情境認知、溝通傾向(溝通意愿、溝通動機、溝通積極性)。

        二、高校學生人際溝通能力狀況的實證調查

        (一)調查方法

        根據人際溝通能力結構模型,我們確定了各項維度和變量,設計了調查問卷。問卷第一部分是調查對象的基本信息,其中性別、生源地、是否獨生子女作為背景變量。

        第二部分是對人際溝通能力的調查,主要分為溝通傾向、自我認知、對他人認知、情境認知、發出信息、接收信息六大維度,所設計項目采用選擇的表達形式,請調查對象根據實際情況做出判斷,并賦以每個判斷等級1-5的等級分值,即從非常肯定的答案、比較肯定的答案、中立的答案、比較否定的答案、非常否定的答案分別賦值為5分、4分、3分、2分、1分,最后以每個維度中各項目得分的均值代表該維度的得分情況,以此分析高校學生人際溝通能力的現狀。

        調查問卷通過SPSS Statistics 17.0軟件進行了信度和效度檢測,得出本問卷的信度為0.824,效度為 0.782,問卷質量通過了信度及效度檢驗。

        我們采用隨機抽樣調查,面向寧夏多所高校學生展開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1000份,收回問卷978份,回收率為97.8%,其中有效問卷為964份,有效率為96.4%。

        (二)數據分析

        利用SPSS軟件對人口學變量和人際溝通能力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如下表所示:

        表1 性別對大學生人際溝通能力的影響

        表2 生源地對大學生人際溝通能力的影響

        表3 是否獨生子女對大學生人際溝通能力的影響

        檢驗結果表明,性別對自我認知、情境認知、接受信息能力存在顯著性影響,而對溝通傾向、他人認知和發出信息的能力沒有顯著性影響(P>0.05);生源地對大學生人際溝通能力沒有顯著性影響(P>0.05);是否為獨生子女對發出信息的能力存在顯著性影響。

        三、研究結果

        (1)高校學生的人際溝通能力(均值為2.83)總體水平較低,男生的人際溝通能力高于女生。通過對數據的分析,我們發現大學生對溝通重視程度不高,溝通積極性一般,溝通意愿不強;與他人溝通時,大學生很少站在他人立場上考慮問題、不太重視反思、對自我角色認知模糊;在溝通時對溝通時間、場合等因素欠缺考慮,溝通渠道選擇單一,有效運用肢體語言的能力不足;而且不擅于傾聽,很難識別關鍵信息。

        另外,男生在與他人溝通時相較于女生更清楚自己的角色,與他人溝通的過程中偏向于理性;男生較女生更注意與人交談的時間、場合等因素,能夠較理智地對待他人的傾訴,相較于女生能快速、準確的識別關鍵信息。

        (2)來自城市和來自農村的大學生人際溝通能力水平無明顯差異。由于我國城市化進程加快,農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加上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農村獲取教育資源的渠道增多;同時,國家比較注重農村教育問題,不斷出臺和調整農村地區教師教育政策,教育環境不斷改善,所以來自農村的大學生和來自城市的大學生人際溝通能力沒有什么差異。

        (3)獨生子女人際溝通能力高于非獨生子女人際溝通能

        力。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在溝通傾向、自我認知、對他人認知、對情境認知和接收信息能力方面差異不大。但在發出信息能力方面,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有顯著差異,獨生子女在溝通中會更重視溝通渠道選擇,能較有效的運用肢體語言進行溝通。獨生子女成長的過程中擁有較充足的家庭資源,他們取得的點滴進步都會得到父母充分的贊美,使得獨生子女建立了一定的自信心,更樂觀開朗、積極向上,客觀上促進了他們的心理健康,促進了獨生子女溝通能力的提升。

        四、提升高校學生人際溝通能力的對策

        人際溝通能力對于在校大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非常重要。對于大學生來說,與周圍的同學、老師融洽相處,能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和生活氛圍,利于完成學業,為順利進入社會奠定一定的基礎。我們可以考慮從以下三個層面來提高大學生人際溝通能力:

        (1)學校層面。學校要重視大學生人際溝通能力的培養,一方面,開設管理溝通、社交禮儀等課程,培養學生的交際觀和溝通技巧。目前,很多高校都開設了管理溝通等相關課程,但學生的溝通能力并沒有明顯提升。為了確保教學目標的實現,學校和教師應該進行教學效果測評,及時調整教學方案,重新定位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學生的角色,設計實踐教學內容,要注重情景模擬,實施體驗式教學,并以解決實際溝通問題為導向,進行技能訓練。同時,改革考試方式,實行以能力為中心的開放式、全程化考核,以此保證教學效果。

        另一方面,及時了解和掌握學生思想動態,針對可能出現心理問題的學生加以引導,使他們更好的與老師、同學、家長、陌生人等進行溝通交流,減少交際挫折、克服交際問題、排解交際心理壓力,避免不必要的傷害,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豐富在校生活,有效化解學生在交際中遇到的糾紛和矛盾,拉近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的距離,增強信任和友誼,維護學校的安全與穩定,建立和諧校園。

        (2)家庭層面。家庭教育是終生教育,是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基礎。許多父母在孩子進入大學后,就放松了對孩子的教育,認為孩子已經成人了,有學校和老師的教育就足夠了,這種觀念是錯誤的。大學生雖然能夠獨立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但是父母對于其人際溝通方面的教育是不可或缺的,要盡量給予孩子有利的成長環境。“家庭”是孩子獲得人際溝通教育最早的“學校”,以“親情”為主的人際溝通讓孩子學會了如何與父母交流,學會了為人處世的方法。大學生交際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間段主要在接受大學教育期間。所以提升溝通技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需要家庭和學校密切的配合。

        (3)學生個人層面。由于網絡的快速發展,現代社會對于溝通的要求越來越高,信息化的溝通渠道和手段加劇了人際溝通的頻率和速度,具備人際溝通能力是立足于當代社會的必然要求。作為大學生,要明確人際溝通能力的重要性,強化自己的溝通傾向;要樹立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能夠正確客觀地評價自己,在與他人比較時,要注意比較的標準。只有培養自尊自強的心理,才能有勇氣以平等心態與他人交往。與人溝通時,要懷有真誠和包容的態度,善于傾聽,學會換位思考,能夠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考慮問題,這樣才能拉近與對方的距離,減少摩擦。

        參考文獻:

        [1] 羅丙軍.提高當代大學生人際溝通有效性的策略[J].教育與職業,2015(19).

        [2] 黃勇.高職院校學生人際溝通問題及溝通能力培養探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3(22).

        [3] 江藝敏.大學生人際溝通與交流能力培養之我見[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5).

        第5篇:人際關系與人際溝通技巧范文

        溝通是人與人的交流過程,無論愿意與否、喜歡與否,人總是在各種社會關系中生活,但凡取得成功和生活幸福的人,一定是一個善于溝通的人。現實生活中,學生身上普遍存在自私狹隘、冷漠苛求、固執任性、心高氣盛等不會溝通不善溝通的弊端,尤其是不懂得珍惜同學情誼、師生情誼,不寬容友善地與同學相處與老師相處,造成師生關系緊張、生生關系冷漠。通過這樣一次與現實生活貼近的體驗活動,讓學生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學會珍視集體緣分、同學情誼、師生情誼,學會包容理解父母,掌握基本的溝通技巧,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為自己的快樂人生儲蓄。

        二、活動目標

        1. 以體驗活動為載體,讓學生感受到自身存在的弱點,有彌補欠缺的渴望。

        2. 通過真情實感的情境創設,引導學生掌握與同學、老師及父母之間良好溝通的技巧。

        3. 激勵學生克服障礙,勇于溝通,積極樂觀的生活。

        三、活動準備

        1. 多媒體課件(相關文字材料、視頻資料、背景音樂、歌曲視頻、精美圖片等)。

        2. 愛心卡片。

        四、活動對象

        高二學生。

        五、活動過程

        環節一:熱身活動,了解人際關系中溝通的重要性

        活動內容:聽音樂寫詞語。(背景音樂:《相信自己》)音樂開始后,每組成員順次到黑板寫出你們能想到的描述人際關系的詞語,且要按詞語感彩不同分成兩列書寫,每人每次只能寫出一個,音樂結束時,書寫最清楚最恰當詞語數量最多的小組獲勝。活動規則:全員參與,遺漏一人扣除一分;音樂結束還留在臺上書寫的扣一分。

        交流分享:通過這個游戲你想到些什么?引導:1. 真正理解游戲規則才能做得更好(從游戲結果看,讀懂、與文本的溝通);2. 組員之間溝通配合至關重要(從游戲過程看,交流、與同學的溝通);3. 我們期待怎樣的人際關系?我們存在怎樣的人際關系?(從板書詞語看,與心靈的溝通)

        那么人際關系與我們的人生到底有著怎樣密切的關聯?

        資料補充:1. 世界著名成功學大師卡耐基說,一個人事業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專業技術,另外的85%要依靠人際關系、外世技巧;

        2. 美國心理學教授霍華德?弗里德曼和萊斯利?馬丁經過20年的研究,從研究對象多如牛毛的生活習慣中總結出一些影響壽命的決定性因素,發表了新著《長壽工程》,列出了“長壽關鍵要素排行榜”,有六大要素,排名第一的,是人際關系。

        3. 我總結自己40年人生經驗,指出:“和諧的人際關系是一筆寶貴的財富,而良好的溝通則是建立和諧人際關系最重要的根基!沒有溝通,我們就會在孤寂冰冷中窒息而亡!”

        引導:作為社會人,我們任何一個也不能脫離開人際關系;作為中學生,我們每一天都離不開與同學、老師、家長的溝通,但我們中相當多的同學卻恰恰因為不敢溝通不愿溝通不善溝通不易溝通而與同學摩擦不斷、與老師矛盾升級、與父母關系緊張,嚴重影響心情影響生活。這節課我們就以“學會溝通”為主題一起來診斷一下我們的問題,對癥下藥,讓我們的青春因溝通而絢麗多彩,讓我們的生活因溝通而精彩無限!

        環節二:診斷問題,尋找我們不會溝通不善溝通的根源

        情境驗證:傳話游戲――每組各派2名同學,隨意站成2隊,每一對第一位同學領取一張紙條,上面有一句話,看完之后記住紙條上的話,聽到“開始”的指令后,第一位同學悄悄地傳給第二位同學,聲音要小,不能讓下一個人聽見,每人只能說一遍,第二位傳給第三位……依次傳下去,直到最后一位同學將自己聽到的話寫到黑板上。看哪一組既快又準 (“老虎在山上,老鼠在山下。老虎愛老鼠,老鼠怕老虎”/“牛牛放學去打球,打碎老劉一瓶油”)。

        交流分享:我們傳話的時候心里都有什么想法?為什么一句話傳來傳去就變味了呢?為什么同一樣東西、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理解呢?為什么不同的溝通會有不同的結果呢?(從過程角度,我們的表達和傾聽:緊張、不自信、懷疑、可千萬別聽錯了、他能行么等;從結果角度,我們的思想:習慣找理由,推責任,這事兒可不怨我,是他沒說明白,這事要是換我準出不了錯等。)

        總結歸納:雖然有個性、習慣、思維方式、知識經驗、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異,但最主要的卻是在為人處世時習慣“自我為中心”,往往從自己的利益、興趣、面子等角度出發,忽視了對方的個性、需要心態等。出示根源:自信不足、自我封閉、不善表達、不擅傾聽,被動等待等。

        環節三:解決問題,掌握人際溝通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1. 設置問題:從我們最近的人說起,你曾把一份真實的心里展露給同學么?你和同學溝通的最大問題是什么?你認為最有效的溝通方法有哪些?

        交流分享:與人溝通是相互的,你要別人怎么對待你,你就先怎樣的對待別人。人際溝通中,我們首先要主動敞開心扉,接納、肯定、喜歡別人,保持人際關系的主動性,這樣別人才會接納、肯定、支持、喜歡我們。學會真誠表達自己的感受并能夠及時表達是溝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巧。

        技巧之一:溝通需要真誠主動,需要及時表達。

        2. 角色體驗:師生間換位表演。學生主動選擇如下任一情境,與老師角色互換進行積極溝通和消極溝通即興表演,真切體驗為人師長的兩難。

        當學生遲到的時候,老師……

        當學生逃課的時候,老師……

        交流分享:要達到彼此的認同和理解,避免誤會和偏見,我們就要學會“換位思考”。只有設身處地多為別人著想,才能夠最大限度地理解別人,從而找到溝通的最佳途徑及解決問題的恰當方法。給出教師感悟:學會換位思考,學會尊重,就可能收獲一份面對尊長我們原本不敢奢望的理解和幸福!

        技巧之二:良好的溝通需要學會尊重,需要換位思考!

        3. 情感在線:家長心聲。講述西方寓言《母親的心》,交流分享:我們都清楚父母的愛是最無私最偉大的,但是為什么我們總覺得與家長溝通困難甚至無法溝通?我們又是否了解父母對溝通的渴望?我們是否真正理解與父母溝通的意義?

        一位母親的日記(配樂朗讀,背景音樂:《假如愛有天意》)

        又到周末了,兒子從學校回到家,感覺生活一下子變得忙碌充實起來。晚上7點,難以抑制的喜悅讓我很想和他好好聊聊,可是又碰了一鼻子灰,郁悶得很!孩子越來越大了,也越來越難以溝通了,和他的交流永遠取決于他的需要和他的心情。當他需要時,他會主動和我交流、溝通,而他的心情好壞也直接決定著他和我說話的語氣和態度。當他感覺不需要時,他就會毫不留情地拒絕我任何形式的試探流。每一次我都會很不開心,甚至很生氣,有時還會在心里發誓不再管他,但是很快就忘得一干二凈,又開始期待著下一次不管哪一種形式的交流。因為健忘,因為期待,因為歡喜,在我們的溝通里,強勢的我永遠都是被動,且帶有些許討好,突然間想起很多年前倔犟的母親在執拗的自己面前那一句哽咽的“父母的尊嚴在兒女面前,真的可以卑微到塵土里”,頓時淚如雨下……

        交流分享:青春期是逐步成熟的標志,更年期是逐漸衰老的表現,青春期的我們可不可以去嘗試理解包容或許正處于更年期的日漸衰老、記憶減退的父母或多或少的苛責與嘮叨?已經長大的我們在對父母無限的物質、情感依賴中不停歇地抱怨他們關心得太多太讓人窒息是不是有些過分?懂事的我們能不能學會面帶微笑靜心傾聽父母的嘮叨,給他們一份簡單的滿足與幸福,讓我們彼此的溝通順暢再順暢?給出教師感悟:我們習慣的以為是父母的不理解造成我們與父母溝通的堅冰,其實是我們自己從不肯為父母融化!

        技巧之三:溝通需要理解包容,更需要用心傾聽!

        第6篇:人際關系與人際溝通技巧范文

        【關鍵詞】 護理人員;軟技能;培訓;服務

        護理作為一門知識、技能、愛心合一的專業,在醫學領域快速發展的今天,對從業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適應患者越來越高的服務需求,是每個護理工作者面臨的嚴峻問題,本文就提高護理人員的護理軟技能問題進行一些探討。

        1 護理軟技能的內涵

        護理軟技能包括護理人員的觀察、思考、理解、判斷、分析等能力,是在專門的心智活動中形成的,是護理品質的靈魂與血肉,護理軟技能由縱橫兩面交構而成,縱面包括人際溝通、角色適應、口語表達、人機對話等;橫面則包括觀察、判斷、計劃、分析等。前者反映個人的基本素質,后者則是經驗積累和表達。這些因素是人文素養底蘊的外顯,沒有指領性的范圍和尺度,難以量化,以定性為主,是護理實踐工作中必需具備的能力,也是提高護理質量、滿足患者需求的保證。

        2 護理軟技能應用之思考

        護理軟技能體現在護士與患者交往的舉手投足之間,在臨床護理中正性功效強烈,因此,護理軟技能的應用已成為護士必須掌握的一種職業技能。如人際溝通交流,觀察分析等能力應用的好壞直接界定了護士做為一個助人角色所起作用的優劣。在目前護患糾紛的投訴中,最不滿意的主要不是技術問題,而是護士缺乏耐心、解釋簡單、溝通交流障礙、觀察病情不仔細、給患者以不安全感。據我院從2003-2006年的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調查問卷統計,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率有百分之五十以上來自服務性的活動。因此,護理人員必需掌握護士軟技能的內涵,注重護理服務的被接受和被滿足,規范服務行為,提高服務技巧,增強服務意識,提升護理品質,贏得患者信任,滿足患者需求。

        3 提高護理軟技能的方法

        3.1 提升護理服務的內涵是提高護理軟技能的基礎 護理是一門科技含量很高的職業,但同時也是一門藝術,一門很精細的藝術,從事這個職業的人首先應熱愛本職工作,具有良好的職業素質和職業心態,在對患者實施護理的過程中,應根據其不同的情況及要求,因人施護,科學、靈活、準確、恰當的將理論知識、自身技能、實踐經驗結合,并表現為高效、完善的護理手段、護理方式和方法,展示護理服務道德風范,傳遞護理服務美感,改變傳統的護理思維方式,抓住護理服務的核心內容,增強工作的主動性,設身處地的為患者著想。為提升護理服務內涵打下堅實的基礎。

        3.2 注重交流溝通技能培訓是提高護理軟技能的主要方法 溝通是人際交往的重要方式,也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人與人之間的信息傳遞,包括:意見、情感、思考、感覺等的交換,借著語言、文字、表情、手勢、符號等方法來傳達,適時的職業微笑、得體的言談舉止、出色的人際溝通技巧源于對人的理解,對護理內涵的深刻認識,都是以軟技能作為行為基礎的,不僅傳達信息的內容,也判斷信息的意義,無論執行任何技術或護理內容的步驟,溝通都是不可缺少的因素,因此,加強交流溝通技巧來源于知識的充實,“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1]。因此,在從事護理專業的人員在學習專業理論期間就應努力學習一些有關的課程和理論,如:心理學、人際關系學、倫理學等。在參加工作的崗前培訓中,應加大溝通技巧的培訓,特別注重語言性溝通和非語言溝通的培訓,教會護士通過肢體語言、眼神、傾聽、微笑等技巧,應用于詢問病史、護理操作、健康教育等護理活動中,可以更好地滿足患者的需求,也有助于減少患者對護士的不信任感,拉近護患關系。

        3.3 護士禮儀規范的培訓 護士的專業禮儀要求也是護理軟技能的內容之一。禮儀方面的培訓包括:護士的儀表禮儀、舉止禮儀、服飾禮儀、交往禮儀、語言禮儀和社會禮儀等[2]。在培訓中,要求護士在工作中使用禮貌用語,并注意語言的規范性、情感性、保密性等職業特點,充分尊重病人的隱私權和知情同意權,要求護士上崗時,應著裝整齊、端莊大方、舉止得體、精神飽滿,接待患者時,應熱情、親切、和藹、主動、有問必答、有請必到,護士服飾的色彩也可以多樣化,如:兒科和婦產科最好采用暖色調,給人以親切感,而急診、手術室盡量用色彩較深的顏色,避免血液污染,給患者帶來恐懼感。總之,用護士具有的內在的和外在的美為患者營造一種和諧、溫馨的人文護理環境,讓患者在一種輕松、舒適、宜人的氛圍中,愉悅地接受治療和護理。

        3.4 護理觀察是護理工作最精細的軟技能 護理觀察是審慎且有意識的,并非臨時的或偶發的活動,它是一個連續性的過程,護士要把握護理觀察的要素:觀察患者情況及周圍設備、識別實際或潛在的危險、觀察患者周圍環境及患者對其周圍環境的反應、觀察對患者有重要影響的人及患者對重要影響人的反應、觀察患者的社會環境,有技巧有能力的護理人員隨時都會觀察且能機警的、敏銳的將觀察的資料運用思維分析,并以適當的方式反映,綜合分析得出護理的切入點。

        3.5 熟練的護理技術操作也是護理軟技能實施的基礎 隨著高科技含量的各種醫療儀器的不斷引入,護理人員操作高精尖儀器及電腦的應用機率在不斷的增多。患者在就醫時,更加注重的是護理操作的熟練程度和科技含量,這就要求護理人員要不斷地學習,對臨床應用的各種儀器應熟練地掌握,規范操作,努力學習新的護理專業知識和技能,擴大知識面,在各項操作中,動作熟練、敏捷、沉穩,給患者以安全感。同時,加強團隊協作精神,加強護理工作的自律性,進一步提升護理品質。

        醫院服務文化的內容越來越深,情感勞動及護理技術和能力從無法定論、無價值體現發展到了充分肯定、高度重視階段,作為護理專業的軟技能必將成為護理服務品牌的催生劑,大大推動護理事業的發展和前進。

        參考文獻

        第7篇:人際關系與人際溝通技巧范文

        [關鍵詞] 急診輸液室;護患溝通;持續質量改進;護理質量;護士工作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5)05(c)-0149-05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pplication effect of nurse patient communication guide in transfusion room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Methods From June 2012 to June 2013, at Transfusion Room of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of Yantian People's Hospital of Shenzhen City, 600 patients and 16 nurses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implementing communication nurses and patients or not, during June 2012 to December 2012 was as the control group, during January 2013 to June 2013 was as experimental group. The questionnaire was used, nursing quality, nursing satisfaction, SCL - 90 score and dispute of nurses and patients, nurses job satisfaction i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In control group, 286 effective questionnaire (patients) were gotten, those in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292. Results ①Nursing quality: ward management, pharmaceutical equipment, basic care, safety management, disinfection and isolation, nursing documents etc nursing quality score in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97.02±4.25) vs (91.86±3.2) scores, (96.54±4.60) vs (91.48±4.44) scores, (96.74±5.54) vs (91.06±5.21) scores, (98.58±6.12) vs (93.84±5.36) scores, (97.28±5.20) vs (94.12±4.52)scores],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 = 7.802-13.457,P < 0.05 or P < 0.01). ②Nursing satisfaction: service attitude, business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health education, patrol timeliness etc nursing satisfaction in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94.86% vs 89.16%, 96.23% vs 89.51%, 94.18% vs 84.62%, 93.15% vs 84.62%, 93.15% vs 87.76%, 93.84% vs 88.81%),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 = 4.413-13.996, P < 0.05 or P < 0.01). ③SCL-90 score and nurse dispute: anxiety factor,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factor score of complaints, nurses patients disputes, patients complaints in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12.15±2.14) vs (23.51±3.12) scores, (13.08±2.25) vs (25.12±3.28) scores, t = 42.134, 51.553, P < 0.01; 9.59% vs 14.69%, 1.71% vs 4.55%, χ2 = 3.352, 3.884, P < 0.05]. ④Nurses job satisfaction: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recognition and praise, accomplishment, scheduling and the working conditions, wages and subsidies, profession itself characteristics, management and hospital policy,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family and work balance, total score in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4.13±0.36) vs (3.08±0.18) scores, (4.35±0.28) vs (3.12±0.26) scores, (4.45±0.36) vs (3.21±0.15) scores, (3.85±0.41) vs (2.45±0.32) scores, (4.32±0.52) vs (2.86±0.28) scores, (4.44±0.46) vs (3.12±0.10) scores, (4.56±0.48) vs (2.78±0.28) scores,(4.55±0.51) vs (3.08±0.36) scores, (3.65±0.42) vs (2.65±0.28) scores, (4.35±0.42) vs (3.35±0.25) scores],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 = 34.692-54.700, P < 0.01). Conclusion Nurse patient communication guide contributes to improve nursing quality, nurses and patients dissolve patients' negative mood, reduce nurses patients disputes, patients complaints, improve patient satisfaction and nurses job satisfaction.

        [Key words] Transfusion room; Nurse patient communication;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Nursing quality; Nurse job satisfaction

        急診輸液室是醫院對外服務的一個重要窗口,由于患者發病急、病情危重,其心理狀態比一般患者更難處理,稍有不當可能導致患者病情加重,引發護患間的矛盾。研究表明,80%的護患糾紛是由于溝通不良或溝通障礙所致[1]。而我國目前護理教育中,針對護生人際溝通能力培養不足,使得進入臨床后護理人員面對不同患者的溝通需求表現出無所適從[2]。制訂急診輸液室護患溝通指引,可以為護理人員提供一個規范化的溝通指導,讓護士迅速熟悉常見工作情景中護患溝通內容,增強護士本人在溝通中的自信,從而提高護理質量,為患者提供規范化、標準化的護理服務。基于此背景,深圳市鹽田區人民醫院(以下簡稱“我院”)急診輸液室開展“護患溝通指引”規范化培訓活動,借助持續質量改進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擇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急診輸液室患者600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年齡≥12歲;②具有獨立回答問卷調查的能力;③本次研究報請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調查對象均清楚調查內容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其中2012年6月~2012年12月實施“護患溝通指引”前設為對照組,2013年1月~2013年6月實施“護患溝通指引”后設為實驗組,每組各300例,采用自擬問卷調查的形式。對照組收回有效286例,男156例,女130例;年齡16~70歲,平均(45.26±5.32)歲;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65例,高中(含中專)185例,大專及以上36例。實驗組收回有效問卷292例,男158例,女134例;年齡16~72歲,平均(44.65±5.24)歲;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69例,高中(含中專)183例,大專及以上40例。兩組調查對象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等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

        其間急診科護理人員無變動,為16名,均為女性。年齡22~45歲,平均(34.26±4.32)歲;文化程度:中專2名,大專10名,本科以上(含本科)4名;職稱:主管護師1名,護師12名,護士3名,助理護士2名。

        1.2 方法

        1.2.1 制訂“護患溝通指引” 2012年6月~2012年12月,通過分析輸液室護患溝通現狀,制訂“護患溝通指引”及評價表,征求專家意見。經專家建議,“護患溝通指引”包括“輸液流程及溝通指引”和“電話回訪流程及溝通指引”兩部分。

        1.2.2 持續質量改進 護士-護理組長-護士長三級護理人員分別采用評價量表,評估護患溝通實施情況,采用PDCA環(即計劃-實施-檢查-執行),對護患溝通內容、實施過程及效果不斷進行評價、分析與改進。最后形成“輸液流程及溝通指引”、“患者催促輸液時溝通指引”、“發生輸液反應時的溝通指引”、“穿刺失敗時的溝通指引”、“電話回訪流程及指引”。

        1.2.3 培訓方式 采用護患溝通場景模擬方式:①成立護患溝通場景演練小組,組長由急診輸液室護士長擔任,同時聘請專家指導。②情景構思:根據急診輸液室護理流程各個環節設計不同情景中,內容包括輸液技術、催促輸液溝通、輸液巡視溝通、護患矛盾化解、健康宣教、輸液反應溝通、穿刺失敗溝通、電話回訪等。每個情景編排“規范行為”與“缺陷行為”兩種,由護士選擇角色扮演,護士長對情景中環節質量進行提問。③彩排與評價:對“護患溝通指引”內容進行培訓后,要求培訓人員2周內背誦,2周后進行模擬聲場景彩排,組織專家組對模擬演示效果進行點評,并提出改進意見,第3、4周組織護理人員進行討論,1個月后正式實施。

        1.3 觀察指標

        1.3.1 護理質量 參照我院“醫院護理質量”評價標準,制訂“急診輸液室護理質量標準”,包括病房管理(3條目)、藥品器材管理(3條目)、基礎護理(3條目)、安全管理(3條目)、消毒隔離(3條目)、護理文書(5條目)6個方面,每條目賦值1~5分,滿分100分,分值越高,護理質量越好。

        1.3.2 護理滿意度 參照我院護理部制訂的“患者滿意調查表”自行設計急診輸液室“急診科患者滿意調查表”,包括服務態度、業務技術、溝通交流、健康教育、巡視及時性5個方面,分為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3個等級,以“滿意+基本滿意”計算滿意度。

        1.3.3 SCL-90評分與護患糾紛 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評估患者焦慮因子與人際關系敏感因子分值,比較實施前后護患糾紛與投訴率。SCL-90采用5級評分方法,0分:從無;1分:輕度;2分:中度;3分:相當重;4分:嚴重。焦慮包括10條目,人際關系敏感包括9個條目,分值越高,表示焦慮癥狀與人際關系敏感越嚴重。

        1.3.4 護理人員工作滿意度 參照曹穎教授的護士工作滿意度量表,包括個人及專業發展(8條目)、被認可與表揚(6條目)、成就感(6條目)、工資與補貼(7條目)、排除安排與工作條件(13條目)、職業本身特點(5條目)、管理與醫院政策(8條目)、人際關系(5條目)、家庭與工作平衡(4條目)共計9個維度62個條目,每個條目賦值1~5分,表示非常滿意、不滿意、一般、滿意、非常滿意。取平均值進行評價。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6.0對數據進行分析,正態分布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護理質量

        實驗組病房管理、藥品器材管理、安全管理、專科護理、消毒隔離、護理文書等護理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或P < 0.01)。見表1。

        2.2 護理滿意度

        實驗組服務態度、業務技術、溝通交流、健康教育、巡視及時性等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或P < 0.01)。見表2。

        2.3 SCL-90評分與護患糾紛

        實驗組焦慮因子、人際關系敏感因子評分、護患糾紛率、患者投訴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或P < 0.01)。見表3。

        2.4 工作滿意度

        實驗組個人及專業發展機會、被認可與表揚、成就感、工資與補貼、排班與工作條件、職業本身特點、管理與醫院政策、人際關系、家庭與工作平衡、總分等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 < 0.01)。見表4。

        3 討論

        護士人際溝通能力、溝通技巧是促進護患和諧、提高患者滿意度的關鍵,是護士核心能力培訓的重點,由于人際間溝通所涉及的是一種習慣的、自然進行的、無意識的行為模式,它深深扎根于每個人的習性,因此提高個體溝通技能是一項堅難的挑戰[3]。基于從護患溝通現狀制訂“護患溝通指引”,通過持續質量改進不斷完善,形成“輸液流程及溝通指引”、“患者催促輸液時溝通指引”、“發生輸液反應時的溝通指引”、“穿刺失敗時的溝通指引”、“電話回訪流程及指引”急診輸液室護患溝通規范化的指導程序,可以讓護士護理過程中有一個可遵循的規范,增強護士在溝通中的自信,提高更加規范化、標準化的護理服務。

        要做好護患溝通,對于護士護患溝通能力的培訓至關重要,而培訓方式又起著決定性的作用[4]。本研究組前期研究發現,一味地強調護士采取死記硬背的方式,培訓效果不甚理想。后改為培訓-學習-場景模擬-現場點評-集中討論的方式,方法更加直觀、生動形象,通過設置“缺陷”、“障礙”,一則起到警示作用[5],二則可增加護士工作中的慎獨精神[6]。而且由于急診輸液室患者個體性格的差異,通過場景模擬,可讓護士置身于患者的角度,重新審視習以為常的護理行為[7],糾正護理工作中的偏差與不足[8],真正將人性化的服務貫穿于護理服務的全過程中,從而提供給患者更優質的護理服務[9]。文獻報道,通過在輸液室開展護患溝通情景模擬演練,有助于提高護理人員溝通意識、技巧與方法[10]。本研究中,實驗組服務態度、業務技術、溝通交流、健康教育、巡視及時性等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國內外文獻資料也均支持這一觀點,提示場景模擬培訓方式有助于提高護理質量[11-12]。

        “急診輸液室護患溝通指引”在強調護士主動溝通的前提下,也規范護理的各個環節,如護患溝通用語,避免了護理人員個性化及情緒化的語言,能有效縮短護患之間的距離,給患者以信任感與安全感[13]。主動溝通一則可以分散患者注意力,化解患者焦慮、抑郁、疼痛程度[14],二則可以給患者給足夠的尊重感受,三則可以更加充分的了解患者病情,提供個性化的護理服務[15]。文獻資料報道認為,護患溝通技能培訓可以激發護理人員工作熱情,提高護理滿意度[16]。本研究中,實驗組患者對服務態度、業務技術、溝通交流、健康教育、巡視及時性等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且焦慮因子、人際關系敏感因子評分、護患糾紛率、患者投訴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提示護患溝通指引有助于化解患者負性情緒,提高護理滿意度。

        護士工作滿意度測評量表有很多,本文引用曹穎教授護士工作滿意度測評量表,結果表明,實施“護患溝通指引”后,個人及專業發展機會、被認可與表揚、成就感、工資與補貼、排班與工作條件、職業本身特點、管理與醫院政策、人際關系、家庭與工作平衡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提示護患溝通指引有助于提高急診輸液室護理人員工作滿意度。可能原因有:①“護患溝通指引”給了護士一個護理行為標準與規范,工作起來更加從容,更有自信;②“護患溝通指引”優化了護患關系,醫院與患者的贊譽也給了護士工作動力,提高了工作熱情[17];③“護患溝通指引”優化了護理環節,從某種程度上減少了非護理工作時間,提高了護士單位時間的工作效率。

        綜上所述,“護患溝通指引”有助于提高護理工作質量,化解患者負性情緒,減少護患糾紛、患者投訴發生概率,提高患者滿意度,同時還有助于提高護士工作滿意度。但如何有效落實、加強監督,以及將實施效果與護士績效有機結合在一起,還需要不斷探討研究。

        [參考文獻]

        [1] 李鳳芹.提高兒科門診靜脈輸液患兒及其家長滿意度的護理體會[J].中國醫藥導報,2010,7(19):150-151.

        [2] 李艷,趙桂英.營造良好溝通氛圍實現輸液室有效護患溝通[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4):115-116.

        [3] 張水蓮,朱平先,潘秋民.現代護患溝通方法在兒童輸液中的應用體會[J].實用心腦血管病雜志,2012,20(8):1408-1409.

        [4] 胡桂玲.情景模擬法查房對提高低年資護士溝通能力的作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8):1870-1871.

        [5] Salt E,Crofford LJ,Studts JL,et al. Development of a quality of patient-health care provider communication sca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J]. Chronic Illn,2013,9(2):103-105.

        [6] 林惠萍,馬維紅,趙娜.嬰幼兒患者門診靜脈輸液護理管理工作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醫藥導報,2014,11(11):139-141.

        [7] McCallum J,Ness V,Price T. Exploring nursing students' decision-making skills whilst in a Second Life clinical simulation laboratory [J]. Nurse Educ Today,2011,31(7):69-704.

        [8] 王紅,張茜茜,許紅鳳.情景式教學在護士崗前護患溝通培訓中的應用[J].中國病案,2014,15(6):73-74.

        [9] 邱梅,張華.護患溝通技巧培訓對減少門診輸液室護理糾紛的作用[J].2013,34(26):5485-5486.

        [10] 吳顯群,陳麗麗,余容容.低年資護士綜合能力培養的方法及效果[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4,49(6):724-726.

        [11] Happ MB,Garrett K,Thomas DD,et al. Nurse-patient communication interactions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J]. Am J Crit Care,2011,20(2):e28-e40.

        [12] 安春霞,莫正霞,安麗梅.護患溝通技巧培訓對減少門診輸液室護理糾紛的探討[J].中國傷殘醫學,2014,22(14):281-281.

        [13] 陳英,李蘇靜,蔣文君.觀察輸液室應用規范護理語言減少護患沖突的效果研究[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3, 19(7):826-828.

        [14] 王俊霞,韓煥英.短時間護患溝通在兒科門診輸液室的應用研究[J].河北醫科大學學報,2011,32(7):864-866.

        [15] 王雪蓮.門診輸液室常見的引起護患糾紛的原因及應對措施[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5(3):136.

        [16] 楊麗,王臣平.大專實習護生人文素質教育現狀調查與分析[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4,20(32):4139-4142.

        第8篇:人際關系與人際溝通技巧范文

        關鍵詞 中職生 人際交往障礙 疏導途徑

        1 中職生人際交往的主要障礙

        中職生多為16至18周歲的青少年,該年齡段的學生正處于成人化的過渡時期。他們的自我意識高漲、敏感、個性不成熟,表現出獨立與依賴、成熟與幼稚并存的矛盾性,在人際交往中帶有鮮明的情緒化色彩。他們在人際交往中存在諸多的障礙,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1 心理障礙

        中職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對于自己的形象極為敏感,他們希望在與人交往中,特別是在異性心目中,留下好的形象。而這種過高的期望值反而使他們在交往中顯得手足無措、前言不搭后語。更有甚者會出現心跳加快、呼吸短促、身體抖動等情況。這些情況的出現常常使學生陷入焦慮、痛苦、自卑之中。而自卑感又更容易使他們自我孤立、缺乏人際交往的自信。長此以往,將嚴重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和日常交往。

        1.2 個

        每個人都先天的性格,有的外向,有的內向。每個人的成長環境也不同,有些學生出生、成長于優越的家庭環境,長期被父母嬌生慣養,過于以自我為中心;有些則在成長過程中受到過很大挫折,心理壓力大。每個人的興趣、愛好也不盡相同。受到這些先天或后天因素的影響,一些學生形成了不健全的人格,如固執、自我、任性、依賴等。這些障礙會影響人際間的交往,讓他們不會與人合作、與人共處。

        1.3 地位障礙

        中職學生與同齡的普通中學的學生相比,要面對的交往對象更多更廣,除了與同學、老師、家長交往外,他們還要在實習期與領導、同事、服務對象進行溝通。在家里,父母是長輩,處于上層地位;在學校,老師是學生的管理者,也處于上層地位;在實習單位,領導肯定是上級;實習同事又比自己的資歷深,地位也不會和自己完全平等;而服務對象是“上帝”,肯定要尊為上賓。不同地位的人,其價值觀不同,必然會導致在同一問題上看法的差別,從而帶來交往中的障礙。

        1.4 語言障礙

        中職學校中有很多來自外地的學生,由于之前主要使用的是方言,普通話不太標準, 部分學生在學校羞于與老師溝通;在課堂不敢表達自己的觀點,怕同學笑話;在實習單位,不敢與領導、同事和服務對象主動交流、溝通。另一方面,由于口語溝通技巧的欠缺,常常導致他們在與人溝通時詞不達意,甚至引起對方的誤解,產生矛盾。

        2 中職生人際交往障礙的疏導途徑

        人際交往障礙是學生成長過程中常見的一種心理問題,對于這種共性的問題,可以由學校、教師共同予以關注和疏導。具體的疏導途徑有以下幾種。

        2.1 建立學生心理檔案,設立心理咨詢室

        近年來,隨著全社會對心理健康問題的重視,許多學校開始著手新生進校的心理普查工作。這項工作的開展,將為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以及學生管理提供必要的參考,也為即將開展的各項心理健康教育奠定基礎。經過科學嚴謹的心理普查工作,陸續建立起學校學生的心理檔案,并加以妥善保管,為日后的個案輔導做好資料的準備。在建立新生心理檔案的同時,對于性格有缺陷的學生,如存在人際交往障礙的學生,對于檔案要予以歸類,對于這些學生予以適當的關注,防患于未然。

        學生心理檔案的建立和分析,應該由專業的心理輔導員或心理咨詢師負責。因此,學校有必要設立相關的心理咨詢室,安排專門的心理教師對于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行研究。目前,有很多學校已經設立的心理咨詢室,但是其作用發揮不大。主要原因是心理咨詢室里未能安排專職的專業心理咨詢師。許多學校的心理咨詢師由心理或德育老師兼任,他們只能利用課余時間給予學生相關的幫助,而這樣的時間是有限的。更重要的是,他們的心理學專業知識不足,咨詢經驗欠缺,不能給予學生更加專業的心理指導。還有些學校的心理咨詢室設立已久,但學生卻并不知道或者不愿意前去咨詢。這就需要學校加大對于心理咨詢室的宣傳。并通過正面的引導,鼓勵學生在有心理困惑時積極主動地走進心理咨詢室。要讓學生意識到,有心理困惑并不等同于有心理疾病,在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例如人際交往障礙、學習適應問題,這些都是正常情況。但是這些問題需要借助于心理咨詢師的專業疏導,才能得以很好的解決。

        2.2 開展人際交往講座,實施團體干預活動

        心理講座因其時間集中,受眾群體大的優勢,可以對于學生,尤其是剛入學的新生,在人際交往中存在的或將面臨的普遍問題進行答疑解惑。因講座所講內容具有主題性和普遍性,往往收效較好。所以,有針對性地開展一次以如何化解人際交往中的問題為主題的講座是非常必要的。在講座中應從以下方面入手:一是給學生分析職業學校的環境與以前的環境的差異,引導學生做好心理準備;二是向學生宣講人際交往中科學有效的適應技巧,以便他們能較快地適應中職生活;三是給學生耐心地分析新的人際關系特點,啟發引導學生樹立端正的人際交往態度,掌握有效的人H交往方式,鼓勵他們在正常社交的同時進行個別交友,使他們盡早地獲得進入新環境的歸屬感。可以通過學生中存在的一些個案分析,引導學生找到合理適當的社交方式。

        團體干預活動是針對學生心理發展中的共性問題進行預防。如果在學生中出現了新的人際交往方面的問題,可以將具有共同問題的學生集中起來,開展團體的干預活動。如果是全校范圍內的活動,可以向學生介紹一些心理學知識,分析學生中普遍存在的情緒問題,對學生中出現的特殊情緒問題進行深入剖析,使學生認識到不良情緒帶來的消極后果。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一些有針對性的、行之有效的調試體驗。班級范圍內的活動,班主任老師可以利用主題班會課,針對班級內部出現的人際交往的問題進行討論、解決,也可以結合學生將要面臨的人際交往方面的挑戰,未雨綢繆,提供一些經驗。這樣會更有針對性。例如案例討論法:針對學校發生的一些因人際溝通不當而引發的打架事件進行分析,引導學生學會正確的溝通方式、克服不良行為、培養自制力。主題活動法:開展一些青春對對碰活動,通過游戲、演講、拓展訓練等團體活動的形式,達到人際互動,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與人溝通的能力。

        2.3 樹立教師交往典范,創建民主團結班風

        對于學生來說,每天接觸到最多的人是教師,班主任及任課教師人際交往的方式對他們的影響很大。因此,教師必須要提高自身的素質和人際交往的能力。通過定期參加心理健康培訓,增加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在平時的師生交往中,注重培養自己敏銳的觀察力,對學生存在的一般的人際交往問題能提供及時有效的幫助。在師生交往中存在著正式與非正式兩種形式。相比正式交往,非正式交往更具有方便性和隨意性。然而非正式交往是建立在需要、情感、興趣、愛好等方面較為接近或一致的基礎上的,并且是在輕松、自然的情境中進行的,所以非正式交往往往更重要。所以每位教師既要注重師生間的正式交往,更要重視師生間的非正式交往,這樣才能給予學生在人際交往方面更有意義的幫助。因此,教師要樹立個人魅力,以正確的態度與學生交往,建立民主的交往模式。民主的氛圍能夠幫助中職學生塑造積極的個性,并對他們的人際交往起著積極而深遠的影響。教師在示范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人際交往時,要從思想上真正的信任學生、尊重學生,學生得到教師的尊重、信任,就能暢所欲言。

        學生日常生活的集體就是自己所在的班級,加強班級管理,樹立良好的班風才能促進學生的良好人際關系的發展。教師應通過加強班級建設來引導學生,充分利用班級的非正式群體來促進學生間的積極交往。與此同時,教師應建立班級的正確輿論環境,在班級非正式交往過程中引а生形成正確的輿論,例如:如何選擇交往的對象,如何形成正確的交往方式等。教師要維護正氣,抵制歪風邪氣,使班級風氣積極向上,學生間的非正式交往得以健康的發展。

        2.4 加強家校溝通,重視家庭環境影響

        家庭是學生日常生活的重要場所之一,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的形成離不開健康、和諧的家庭氛圍。學校和教師應經常性地與家長進行溝通,召開家長會,開展相關的中職生人際交往的主題講座,或者以短信形式發送一些教育類的短文。讓家長逐步了解中職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征及在人際交往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同時讓家長自己明確在人際交往中所起的示范作用,掌握正確的疏導方法。這樣,家長可以有意識地發揮好榜樣作用,同時能夠更好地從專業角度觀察、發現孩子的人際交往障礙,及時疏導孩子的問題。也可以與教師進行溝通,反饋問題,從而獲得更加及時、專業的幫助。

        參考文獻

        [1] 黃麗霞.中職學生人際交往心理的輔導[J].教育教學論壇,2015(28):53-54.

        [2] 桀淑坤.青少年心理咨詢案例分析與輔導[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

        [3] 孫焱,朱薇薇.職校生心理健康狀況成因及疏導途徑――中職生人際交往障礙心理咨詢案例分析[J].連云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12(23).

        第9篇:人際關系與人際溝通技巧范文

        雖然上過無數個“溝通技巧”訓練課程,志平還是覺得,“人際關系”實在是一門莫測高深的“學問”!盡管自己常常在各個場合中善用從課程里學來的“技巧”,可是自己不但沒有變得更有自信,相反的,志平常常覺得若有所失,感覺自己很差勁!久而久之,自己也變得越來越退縮和消沉……

        麗玲在某家酒店擔任公關。照常理說,麗玲在與人接觸方面,應該是“八面玲瓏”,“沒得說”……然而實際情況正好相反!別看麗玲在顧客面前顯得溫柔得體,和她共事的伙伴幾乎每天都在談論她的是非,說她“勢利眼、擺架子、潑辣”!所以盡管她得到顧客們的好評,在顧客背后的麗玲,給人的印象卻是“自我中心、仗勢欺人”,不但人緣不佳,還常常被人冷落,而她自己似乎也樂得孤獨……

        “溝通”不只是一種技巧,更是一種“心理姿態”!

        心理學家認為,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由于受到父母和環境的影響,形成了個人的獨特經驗,成為“生命劇本”。一個人在成長后,往往會依據這個生命劇本繼續生活,并養成了對自己、對他人的獨特看法和溝通方式。

        在溝通過程中,一個人在心理上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別人,往往決定了他與別人互動的成效。這種看待自己和別人的心理姿態,就稱為“心理定位”。

        人際溝通中常見的“心理定位”主要有以下幾種:

        我不好,你好

        這些人在與人建立關系時,常常抱持著“自己很不好,別人都比我行”的姿態和人交往。換句話說,這種人對自己沒有什么信心,常常覺得自己比不上別人,不斷貶低自己,所以顯得比較自卑、壓抑和消沉,上述案例中的志平極可能就是這種類型!

        “我不好,你好”的人在童年時,很有可能生活在被批評和挑剔的環境之中,處處都必須仰賴成人的照顧,才得以生存;所以一直覺得自己是不行的,別人都比自己來得偉大、來得強!

        二、我好,你不好

        這種人經常認為自己是對的、優越的,別人都不比自己好,因此他們喜歡挑剔和責怪他人,不太愿意和其他人建立信任關系。這類人給人的印象常常是高傲自負,不可一世!即使犯了錯,他們不但不覺得自己需要承擔,反而會將責任歸咎給其他人,情形和案例中的麗玲有些相似。

        經常以“我好,你不好”來溝通的人,很可能在年少有過“被傷害”的經歷,在掙扎和求取生存的過程中,他們發展出“我好”(我靠著自己的努力活過來!),“你不好”(你傷害我!)的生活信念,以致遇到事情時,使用攻擊、責備他人的方式來進行溝通,很少進行自我檢討!

        不好,你也不好

        這些人既不喜歡自己,也不喜歡別人,所以行為顯得特別孤僻!由于他們覺得自己和別人都“不好”,因此不太容易和別人建立關系,性情顯得孤立、缺乏人生目標,甚至對生命的意義抱持懷疑的態度!

        許多“我不好,你也不好”的溝通者在成長歷程中,往往缺乏成人的關愛和照顧,以致在生活中頻頻出錯,結果卻招來責罵,因此發展出“我不好”(我笨手笨腳總是犯錯),“你也不好”(你失責,卻只會罵人)的心態。

        發現優點、創造優點,讓“我好,你也好!”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性色AⅤ在线播放 |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久久久不卡 |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二区 | 日本免费高清一区二区三区最新 | 污网站国产大片 | 中文国产日韩欧美二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