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有色金屬價格走勢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為了解當前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湖南省有色金屬行業運行與發展狀況,我們在建立專項監測制度的基礎上,對該行業進行了調查。調查表明:上半年,在國家一系列宏觀經濟政策的刺激下,我省有色金屬行業開始復蘇,企業生產、銷售逐步好轉,帶動了全省工業的發展,促進了相關行業的復蘇,推動了股票市場和期貨市場的上漲,產品價格觸底反彈。但總的來說,目前企業生產經營仍然比較困難,我們預計后階段企業生產經營將繼續好轉,整體價格走勢會逐步企穩,但不同品種將出現分化。
一、湖南省有色金屬行業整體運行情況
1、企業生產逐步恢復,開工率上升。去年,由于受金融危機影響,有色金屬企業遭受較大沖擊,有近一半企業壓縮生產規模。今年以來,在國家“保增長、擴內需”的一籃子經濟刺激政策措施影響下,有色金屬行業生產逐步恢復。1-6月,全省有色金屬企業累計實現工業增加值156.3億元,占全省工業增加值的8.7%,同比增長23.4%,比全省平均水平高6個百分點。據調查,目前全省有色金屬行業開工率達到85%。1-6月,十種有色金屬產量88.6萬噸,同比增長4%,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1.7個百分點。其中,3月份增長29.7%,創2007年以來的最高峰。產量最高的是鋅和鉛,1-6月累計產量就分別高達43.5和30.3萬噸,分別占當月總產量的49.1%和34.2%;增長最快的是鉛和銅,同比分別增長45.1%和14%。
2、企業銷售逐步好轉,虧損逐步減少。企業生產經營2008年12月跌入低谷,但今年上半年,市場需求不斷回升,一季度33戶有色金屬企業市場需求DI指數比上年末提高4.2個百分點,二季度上升幅度更大,比一季度提高16.7個百分點。同時,訂貨水平不斷提高,二季度,國內訂單指數在一季度提高20.8個百分點的基礎上再提高8.3個百分點,而出口產品訂單指數回升速度稍慢于國內訂貨水平,一季度下降8.3個百分點,二季度止跌回升,比上季提高25個百分點。
隨著市場需求回升,企業銷售和利潤逐步好轉。1-6月,33戶有色金屬企業銷售收入環比增速分別為44.6%、44.6%、-44%、38.9%、31.2%。除4月份有所回落外,各月環比增速均保持在30%以上。雖然1-6月累計虧損0.7億元,但各月虧損額逐步減少,6月當月扭虧為盈實現利潤總額0.5億元。
3、產品價格觸底反彈。2008年有色金屬產品價格跌幅巨大,11份我行監測企業的鋅精礦、鉬精礦當月跌幅達40%以上。從12月份開始,有色金屬產品價格觸底反彈,2月份出現今年以來最高漲幅,如我行監測的鉛精礦2月環比漲幅高達26.9%。截至6月末,我行監測的有色金屬價格繼續保持上升趨勢,其中鉛精礦、鋅精礦漲幅較大,比上年末分別上漲了71.3%和83.7%。有色金屬價格出現持續反彈:一是政府收儲和產業振興規劃等利好政策的刺激。自去年12月以來,國家已收儲銅、鋁、鋅等品種總量100多萬噸,6月份,國務院又通過《有色金屬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進一步提振了市場信心。二是貨幣貶值預期推動有色金屬價格明顯回升。受今年貨幣市場充足的流動性及美元貶值預期等因素的影響,更多資金流向相對保值的黃金、銅等有色金屬大宗商品,有色金屬的金融屬性明顯增強,導致有色金屬價格出現超預期的強勢上漲。
4、企業投資意愿增強,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加快。在國家經濟刺激計劃下,許多有色金屬企業積極擴大生產規模、進行項目投資和技術改造,投資意愿不斷增強。二季度,全省重點監測的33戶有色金屬企業固定資產投資、設備投資、在建工程投資DI指數分別比上季提高了4.2、16.7和8.3個百分點。6月末, 33戶有色金屬企業固定資產凈值74.3億元,同比增長14.5%,比全部監測企業平均水平高7.4個百分點。
二、湖南省有色金屬行業資金供求情況
1、貸款總量略有增加,但增速遠低于全省平均水平。6月末,全省有色金屬企業貸款余額80.1億元,同比增長15.4%,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1.7個百分點。有色金屬行業貸款增長慢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該行業受金融危機影響非常嚴重,企業銷售收入和利潤下滑幅度遠高于平均水平,導致企業獲取銀行信貸資金的能力較差;二是去年該行業貸款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要高,基數較大;三是上半年我省貸款主要投向于固定資產領域,以中長期貸款為主,而從歷史上看有色金屬行業以短期貸款為主,占比高達70%以上。
2、短期貸款下降,中長期貸款快速增長。6月末,33戶有色金屬企業短期貸款同比下降8%,比去年同期低13.3個百分點,比全省平均增幅低24.4個百分點。其中3、4月份,短期貸款同比下降達20%以上,創2008年來最低水平。與之相反,由于基數小,中長期貸款快速增長,6月末,33戶有色金屬企業中長期貸款同比增長達99.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6.4個百分點,成為中長期貸款增長最快的行業。
3、企業融資渠道以銀行貸款為主。目前77.8%的企業仍以銀行貸款為主要融資渠道,采用直接融資和民間融資的均占11.1%。調查表明,當前有色金屬行業對銀行貸款的需求比較旺盛,下半年計劃申請新貸款的企業占44.4%,比全省平均水平高7.4個百分點。
三、當前有色金屬行業復蘇對宏觀經濟的影響
1、促進了相關行業的復蘇。有色金屬行業通過需求和供給兩個方面對相關企業帶來影響。從需求方面來講,主要是電能、機械設備和礦產品。隨著有色金屬行業企業開工率的上升,帶動了用電量的增加,以株冶為例,該企業上半年用電量增長3.2%,增幅比全省工業用電量增幅高3個百分點;二季度企業設備投資DI指數為4.2,環比上升了16.7個百分點;其原材料則主要是一些礦產品,來自本行業,與其它行業關聯不大。
在供給方面,有色金屬行業主要是為機械制造、交通設備和家電等行業提供原材料。問卷調查表明:盡管部分有色金屬企業停產或減產,但仍能基本滿足這三個行業企業對其原材料的需求,各季度認為本企業原材料供應不足的企業占比均不到7%;同時由于有色金屬行業價格水平仍處于歷史低位,相對降幅比它們大,因此為它們的復蘇提供了較好的機遇。
2、有色金屬產品價格變動對PPI影響較大,對CPI影響很小。有色金屬產業是湖南省的支柱產業,其價格變動對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有較大影響。上半年,有色金屬價格雖然有所反彈,但與去年同期相比,仍然大幅下跌了27.6%,直接帶來我省PPI指數下降2.5個百分點,貢獻率為36.8%。有色金屬價格變動僅通過影響工業消費品的生產成本來間接影響CPI指數,總的來看影響很小,且傳導時滯較長,至少需要半年以上。
3、促進了股票市場和期貨市場的反彈。上半年,受宏觀經濟復蘇和有色金屬產業調整振興規劃的影響,在股票市場和期貨市場上,有色金屬板塊均出現了大幅反彈。1-6月,股票市場上有色金屬板塊指數累計上漲133.6%,比同期上證綜指和深成指漲幅分別高68和56.3個百分點,其中我行監測的上市公司株冶集團、辰州礦業股價比年初分別上漲208.5%和207.7%。在期貨方面,從上海、大連、鄭州三個市場全部交易品種來看,除燃油外,有色金屬交易品種漲幅較大,其中滬銅連續指數和滬鋅連續指數累計分別上漲57.3%和27.6%,比其它農產品品種漲幅至少高20個百分點。
四、存在的問題及下階段走勢預測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1、企業生產經營仍然比較困難。從環比看,有色金屬行業復蘇明顯,但與歷史同期比,行業景氣度依然比較低。一是產品價格尚處低位,主要產品如鉛、鋅等不到歷史最高價的一半;二是上半年企業銷售收入下滑幅度比全行業平均水平高15.4個百分點;三是企業盈利能力差,全行業虧損;四是企業信心不足。問卷調查表明:本季度有色金屬企業對下季度宏觀經濟形勢和本企業經營狀況的預測指數分別比全行業平均水平低19.1和14.5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低33.3和58.3個百分點。
2、短期貸款增長慢影響企業流動性。有色金屬行業由于其生產經營的特殊性,流動資產占比一直比較高,一般在50%以上,而固定資產占比一般在35%以下,2009年6月末,其流動資產構成比例為47.6%,比全行業平均水平高3.4個百分點。由于對流動資金需求大,其貸款多以短期為主。但去年同期以來,其短期貸款增長慢,甚至是負增長,導致短期貸款余額占比不斷下降,對企業流動性造成不良影響。6月末,全部有色金屬監測企業速動比率和現金比率分別比去年同期下降2.6和1.03個百分點。
(二)后階段走勢預測
1、企業生產經營將繼續好轉。展望后階段,我們認為未來有色金屬行業生產經營既有有利條件,又有不利因素。從有利方面來講:一是隨著宏觀經濟進一步好轉,帶動下游企業對有色金屬產品需求增加,問卷調查顯示:認為下季度本企業產品市場需求疲軟的企業為27%,比本季度低16.2個百分點;而認為下季度本企業產品市場需求旺盛的企業為10.8%,比本季度高5.4個百分點。二是國家和我省有色金屬產業振興規劃政策將逐步落實,其面臨的政策環境向好。三是市場信心有所恢復。問卷調查表明,預計下季度本行業經營狀況良好的企業占18.9%,比本季度高5.4個百分點,而預計下季度本行業經營狀況不良的企業也占18.9%,但比本季度低16.2個百分點。同時該行業也面臨著國家淘汰落后產能政策以及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波動等諸多不利因素帶來的影響。但總的來說,有利因素要大于不利因素,企業生產經營將繼續好轉。
2、整體價格走勢將逐步企穩,但不同品種將出現分化。后階段,隨著宏觀經濟形勢的好轉,對有色金屬的需求將逐步回升;隨著企業價格預期的改善(本季度,預計下季度產品銷售價格水平趨升、持平、趨降的企業分別占43.3%、37.8%和18.9%);考慮到去年同期價格很低,我們認為:下半年有色金屬價格總體上將擺脫上半年這種同比大幅下跌的走勢,逐步走穩,由降轉升,但幅度不會太大。同時不同品種價格走勢將出現分化,部分有色金屬品種如銅、鉛價格上半年出現了大幅反彈,目前其國內價格比國外價格要高,但其需求并沒有明顯改善,其上漲更多的是有色金屬產品金融屬性的體現,下半年,其價格極有可能出現波動;而處于價格底部的鎢、鉬等價格將隨行業復蘇穩步上揚。
為更有利地發展我省有色金屬行業,結合當前實際,我們建議:一是搶抓機遇,加大有色金屬行業調整和重組力度;二是鼓勵企業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開發境外資源。三是完善金融服務,緩解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如金融、財政等部門可加大對有色金屬優勢企業貸款的支持力度;進一步創新信貸產品,開辦適合資源型產業的貸款業務,如開辦訂單貸款、貴金屬質押貸款等。
組長:張慶
成員:廖鶴琳 霍 楠 易清華 陳普興
唐閩湘 賀子佳 鐘加坤 黃 燦
一、上半年工業品價格運行特點
1、輕重工業品價格全部上漲。1-6月份同比,我市重工業產品價格上漲12.17%,輕工業產品價格上漲7.48%,重工業高于輕工業4.69個百分點。在重工業產品中,加工工業產品價格上漲幅度最大,達13.03%,原料工業品價格上漲10.1%,二者形成拉動重工業品價格上漲的主力。在輕工業產品中,以農產品為原料的工業品價格上漲6.95%,以非農產品為原料的工業品價格上漲7.79%。
2、近八成行業產品價格處于上漲通道。在我市所調查的30個工業行業中,有23個工業行業產品價格呈上漲態勢,三個行業持平,4個行業出現下降。從行業分類看,資源類、農副產品、建材類產品價格出現快速上漲的態勢,其中:石油加工、煉焦業價格同比上漲40.38%,電器機械及器材制造業價格同比上漲32.88%,非金屬礦物制品出廠價格同比上漲22.58%,食品制造業產品價格同比上漲18.31%,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產品價格同比上漲15.49%。公用事業行業由于受政策影響,價格運行較為平穩,其中:電力熱力生產及供應業產品價格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水的生產和供應業產品價格略微上漲。電子設備制造業和儀器儀表、文化辦公用品機械制造業由于受市場競爭影響,產品價格出現下降,其出廠價格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了0.19%和3.13%。
3、原材料購進價格漲勢迅猛。統計表明:1-6月份,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同比上漲11.97%。所調查的九大類原材料全部呈上漲之勢。其中,黑色金屬材料類上漲34.3%;農副產品類上漲18.93%;燃料、動力類上漲8.53%。主要基礎原材料購進價格漲幅都比較大,其中,焦碳上漲88%,生鐵上漲85%,橡膠上漲53%,鋼材上漲26.88%。
4、工業品價格“高進低出”現象再次加劇。工業品出廠價格漲幅滯后于原材料價格漲幅簡稱“高進低出”。我市生產領域的“高進低出”現象始于2002年,至今已持續7年。2004年至2005年,我市工業品出廠價格漲幅依次為3.77%、4.17%;原材料購進價格漲幅依次為18.82%、17.81%。工業品出廠價格與原材料購進價格之間的漲幅差距自2004年創出15個百分點的最高紀錄和2005年創出近14個百分點的次高紀錄以來,20*、20*年連續呈現逐年縮小的走勢,這兩年的漲幅差距分別縮至2.87個、1.77個百分點;但今年以來兩種價格走勢之間的差距又有所擴大,上半年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同比漲幅比工業品出廠價格的漲幅高出3個百分點。
二、工業品價格變動的成因分析
1、國際市場價格變動對工業品價格的走勢影響較大。隨著我國經濟市場化程度的提高,國內市場產品價格與國際市場產品價格的關聯度日益密切。從近兩年價格變動情況分析,國內市場原油、鋼鐵、有色金屬等產品價格的變動軌跡,基本與國外市場價格的走勢相吻合,國際資源性產品價格波動直接左右和影響了國內市場產品價格的走勢。今年上半年,國際市場有色金屬、原油等初級產品價格持續走高,如近期國際市場石油期貨價格已突破了141美元/桶,這客觀上對工業品價格走勢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2、原材料成本上漲對工業品價格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今年上半年,我市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持續上漲,九大類原材料類中有八類高于去年,除了黑色金屬材料和電線類繼續領漲以外,今年上半年農副產品類價格的持續強勢上漲也成為帶動原材料購進價格走高的主動力。上游初級產品價格的上漲,大大增加了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本,對下游產品價格的上漲起到了明顯的推動作用。
3、市場需求旺盛支撐了工業品價格的走高。今年上半年,我市生產、生活資料類產品繼續呈現供需兩旺的增長格局,投資需求依然比較強勁,1-5月份全市完成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349.3億元,同比增長21.7%,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46.3億元,同比增長47.5%,固定資產投資的快速增長有力地帶動了相關行業的快速發展,并對鋼材、水泥等產品價格的上漲形成了較為強勁的支撐。從消費需求的角度分析,上半年全市限額以上貿易企業實現零售額237.5億元,同比增長22.9%,市場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相關行業工業品價格的走高。
4、宏觀政策對工業品價格走勢的作用不可小覷。近年來,國家、省和地方政府先后出臺了一系列調價措施,有計劃地調整了自來水、電力等產品的價格,對其他工業品價格勢必會造成輻射;國家實施的一系列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加大了對工業生產的總量控制和結構調整力度,使一些企業產品迅速扭轉了供過于求的局面,避免了行業內的惡性壓價,使部分長期低于成本的產品價格得以合理回歸;隨著新《勞動合同法》的實施和最低工資標準的提高,企業用工成本不斷提升,這都給產品價格上升提供了空間。
三、工業品價格變動對經濟運行的影響
國際期貨市場瘋了!各種大宗商品價格在屢屢挑戰著全球期貨市場投資者的神經,此前認為不可能逾越的點位被一個個相繼踩在腳下。與此同時,股市相關股票也與期貨市場牛市共舞,一同奉獻了大宗商品投資的盛宴。
期市瘋狂 股市聯動
年初以來,A股相關個股與期市的聯動效應相當充分,已經運行了兩年多的全球商品大牛市格局正在對A股市場產生直接的眼球沖擊效果。隨著原油、有色金屬、糖、棉花等期貨價格紛紛創出多年新高甚至歷史新高,G中金、中金黃金、南寧糖業、關鋁股份、中國石化等相關個股也大幅飆升,一度成為活躍市場人氣以及大盤攀升的重要因素。密切關注期貨市場動態似乎已經成為越來越多的股市投資者之間的一種時尚。
誠然,分析上市公司產品的未來市場價格,需要分析眾多影響供求的因素,但對于大宗商品來說,通過分析期貨市場價格走勢,可以大大降低分析產品未來價格走勢的難度,從而較為有效地把握上市公司今后業績的變化,并得出其二級市場股價的合理定位。因此,從這個角度而言,關注期貨市場又不僅僅是一種時尚,而是一種理智的投資理念。
一般而言,當所有人都在狂熱關注某件事的時候,其盛極而衰也許將不期而至了。目前,全球商品大牛市確實可能出現隨時見頂的隱患,但牛市延續時間和構筑大頂的過程卻注定是非常復雜的。在年初商品價格加速上漲之后出現了深幅回調,但近期又開始活躍,銅、原油、黃金等再度創出歷史新高。
商品市場的大牛市持續時間可能出乎意外,但期間的中期調整殺傷力巨大反映全球商品價格變化的CRB 指數創出歷史新高后維持在高位振蕩,商品價格在牛市前半程上漲的根本動力在于其供不應求的基本面狀況,但后半程的暴漲則更多是體現其金融屬性而非商品屬性,大量投資基金的進入助長或延續了牛市的運行。2001年以來全球的低利率環境,派生出大量的投機資金,商品市場成為其絕好的出路。
隨著全球主要經濟體進入加息過程,低利率環境發生改變。自2003年6月30日美聯儲啟動加息以來,已經通過15次加息使聯邦基準利率由1%上升到目前的4.75%,而且根據目前美國經濟狀況,市場普遍預計加息進程并不會就此結束,有望在6月底前達到5%以上。通貨緊縮政策不僅將直接削弱資源性商品的消費能力,改變近幾年來商品市場的供求格局,同時也將促使商品價格泡沫逐步破滅。而且從當前情況看,基金正在逐步撤離商品期貨市場,從這個角度而言,商品牛市的根基正在動搖。
然而,也有許多機構認為至少2006年能源和商品市場的長期上升趨勢仍將持續,其主要理由是全球經濟發展對資源類商品的需求呈剛性增長,尤其是中國、印度等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將使資源類商品長期處于供不應求狀態中,與這樣的經濟形勢相對應,資源類商品價格也將運行長期牛市。近日全球商品的階段轉弱可以歸結為牛市中局部高點所承受的心理壓力導致,同時巨大的獲利回吐壓力也是促使行情下跌的重要原因。
要準確預測這一輪全球商品市場大牛市的運行周期顯然難以如愿,綜合各種觀點,此輪大牛市的大周期應遠未結束。正如投資大師羅杰斯所言或許會持續八年以上,但在這個大牛市周期當中,必然會出現中期調整,如果不能規避其風險,帶來的殺傷力將是巨大的。
油價高漲 油股可持
據測算,原油開采成本約為每桶15美元,因此,20~30美元被認為是合理的市場價格。然而自2004年以來,油價開始向上狂飆,當年最高曾見于50美元大關,2005年則攻上60美元整數關,今日則更是一度躍上70美元,可謂一年一個臺階。
與此同時,石油公司大賺其錢。2005年,美國的埃克森―美孚純利達到360億美元,刷新了一家公司年盈利額的世界紀錄;香港上市的中國石油去年也以1333.6 億元凈利潤刷新了其上市以來的盈利紀錄,并一舉成為亞洲最賺錢的公司。被稱為“油神”的美國斯布恩?皮肯斯因投資石油一年狂賺15億美元。
供求關系、地緣政治、低利率背景和投機炒作是推動原油價格飆升的主要原因。在此輪原油價格大幅上漲的過程中,大量投機資金的參與是推動油價上漲的直接動力,尤其是國際基金的參與。據估計,每桶油價一年內上漲10美元,投機炒作因素就占6~8美元。由于基金手中握有大量的資金,對市場又有一定的號召力,基金在原油期貨上的炒作,使原油價格的波幅大大超過實際供求因素的影響。同時,近幾年,美元的大幅貶值與全球的通貨膨脹也助推了原油價格上漲,世界經濟又出現了通貨膨脹,這樣,黃金、原油等可以保值的商品的金融屬性就顯現出來。
總體來看,世界已經進入高油價時代。無論是原油價格,還是燃料油價格,我們都很難再回到之前的低價區域。目前,對于油價的分歧依然存在,高可至100美元,低也可達40美元一線。由于當前的油品市場已經脫離了原先單一的市場格局而變得日益復雜,2006 年的國際油市場同樣面臨著眾多不確定因素,上述的任何一個價格都有可能會出現,40美元到70美元也許是未來長期波動區間。
目前A股市場上,隨著中原油氣和石油大明被私有化,中國石化成為石油開采概念的唯一上市公司,由于其業務上中下游一體化,與中國石油相比其原油屬性尚不突出,但畢竟原油開采業務占比近一半,所以,原油價格的波動對其影響依然巨大,今年以來其A、H 股股價走勢基本作出了反應。在油價高位震蕩的大環境下,排除股改因素,低吸高拋是對該股的主要操作思路。
有色狂飆 緊盯期價
自2003年7月銅牛市行情啟動以來,價格從1750美元附近一路向上突破重重阻力,2006 年2月7日創下5067 美元高點,在4670 美元筑底成功后,近日期銅價格再度向上突破,連續改寫歷史新高,目前價格已經站上7000美元。
低利率、全球經濟增長、中國購買力旺盛被認為是以銅為代表的有色金屬價格走出大牛市的關鍵性因素。牛市前一階段即2004年以前,期銅價格走勢與全球精銅供需狀況有較強聯動性,或者說供求關系對銅價有著直接影響。而2005年至今,兩者關系發生了變化,在2004年供需缺口達到85.4萬噸后,2005 年供需缺口縮小至1.4萬噸,報告認為今年下半年銅將過剩40萬噸,銅市的基本面在發生變化。
三大交易所庫存目前已經超過20萬噸。LME現貨銅對三月期的升水也由285美元回落到80美元左右。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銅價高企,抑制了很多下游企業的消費熱情,不少企業都保持觀望,購貨并不積極。可LME3月銅價格暴漲依舊,由此可看出,2005年4月開始的本輪上漲,已不是供求關系所致。
現有的銅價已不僅是銅這種金屬價值的反映,而是包含了豐富的金融屬性。在主要儲備貨幣美元走弱前提下,有色金屬因其低風險高收益自然成為國際資本追逐對象。這就使得當期的邊際需求迅速擴大,直逼價格上升。這一部分需求的增量并不是市場真正的消費需求,此時的有色金屬在很大程度上由消費品變成投資品。不斷上升的價格進一步強化了投資者預期,市場由此進入了循環往復的自激,價格也大幅向上偏離了價值。這就是前期銅價走出井噴行情的重要成因之一。
基金一直被認為是此輪銅價走高的主要推動者和操縱者,近三年來國外基金規模擴張迅速,不少基金涌入銅市場,在市場上興風作浪,機構之間互相博弈,在屢創天價之后基金多頭陣營出現分化,已經有一些機構退出銅市場,前期投機頭寸一度為凈空,這種情況為2003 年來首次出現。因此,盡管期銅價格重拾升勢,但預測銅價正在構筑牛市大頂的觀點也不絕于耳。國際平均生產成本(1500 美元/噸),3300美元/噸附近為歷史重要區間,一旦失去投機基金這個推動力后,銅價必然出現向其價值理性回歸的過程。而全球利率變化趨勢以及投資基金的大規模進出是決定有色金屬大牛市何時終結的關鍵因素。
我國銅價走勢基本與國際銅市同步。從2002年的15000元/噸漲到2004年的近30000元/噸歷史高點,2005年5月開始,從26000元漲到目前的50000元以上,漲幅驚人!未來走勢仍將取決于外盤,但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最終能否達到60000元的水平,暴跌可能隨時降臨。
其他基本金屬的走勢基本隨“銅”而動,其中鋅價相對突出,已經有超越鋁價的趨勢。
A 股有色金屬板塊上市公司中,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隨著產品價格的大幅飆升而呈現高速增長態勢。相關個股在二級市場的表現也非常搶眼,而股價波動周期則與期價波動相對滯后,從這個角度而言,緊盯期價投資個股具備較強可操作性。建議重點關注江西銅業、G 中金。
白糖日“甜” 空間巨大
自2005年5月起,紐約期糖從每磅8美分多起步,最高漲至20美分,隨后大幅回落到16美分附近整理,近期連續反彈見18.5美分。隨之相對應,國內白糖期貨2006 年1月6日上市后即成為最活躍的交易品種,在外盤配合下,國內期價1月16日展開持續飆升行情,從每噸4700 元一口氣上漲到6300元,短短11個交易日內漲幅達35%!隨后在外盤期糖價格回落和國儲拋糖的利空打壓,國內期糖價格暴跌到每噸5000元附近企穩,3月21日開始遠期合約0701交投再度呈現價漲量升格局。
糖牛市的展開也是以全球食糖供求短缺預期與階段性全球供求緊張為背景的。近年來,,由于部分產糖國的食糖生產遭遇連年干旱的沖擊,導致全球的食糖生產步伐滯后于消費需求增長速度,2002~2003制糖年成了全球食糖市場供求關系從供大于求向供不應求方向轉變的分水嶺。也正是因為全球白糖供求失衡格局才使得全球投機基金大膽大量涌入白糖期貨市場,瘋狂拉高白糖期價,拓展糖價上升空間。
全球白糖2004~2005年供給缺口達到約200萬噸,2005~2006 制糖年全球食糖市場將出現100余萬噸的供給缺口。供給缺口預期為投機基金提供入市依據和做多動力。
此外,由于能源價格的大幅攀升,各國尋求可以替代資源類能源的渠道,燃料乙醇就是一種選擇。甘蔗可用于酒精燃料生產,食糖與酒精生產上的此消彼長使得食糖被當做特殊的能源商品來看待。低利率和高通貨膨脹也對糖價上漲起到了很大作用。已有國際指數基金染指國際農產品市場,初衷應當是借助農產品低位優勢來回避總體通脹的風險。
有關數據顯示,中國2005~2006榨季產糖總量約在950萬噸左右,比原先預期減少20 萬噸左右,而食糖消費總量為1100萬噸左右,供求缺口明顯。
然而,隨著糖價的不斷上漲,國儲平抑糖價的舉措如期而至。不過,就供需狀況而言,國儲拍賣能否達到平抑糖價的效果仍值得懷疑。何況,如果外盤價格再度出現大幅上漲,國內糖價必然跟風而上。有分析認為,可能出現國儲拍賣銅的一幕。
一、市場話語權的內涵
目前,國內外市場話語權的概念未形成統一認識,筆者認為,市場話語權指的是在市場交易過程中,供給方和需求方的資本、規則、信息等要素相互交織、互影響價格的集中體現,其中供求關系最終是由資本和信心共同作用,集中體現于交易量和價格的大幅度波動。總的來說,市場話語權也是商家對價格走勢的影響力。
二、中國大宗商品市場話語權缺失的表現及原因分析
(一)中國有色金屬市場話語權缺失的表現
我國有色金屬市場話語權缺失現狀主要存在下面兩大方面:一是中國有色金屬的市場話語權與其在全球地位不對等。比如精煉銅的產量占全球的比例大于30%,消費量占全球比例大于40%,電解鋁的產消量均接近全部總量的50%。盡管我們在這方面占據這么大的比例,但是在價格方面的影響力較弱,市場話語權未能真正發揮其具有的優勢。二是中國資源優勢商品未能真正主導議價。從全球的范圍來說,我國稀散小金屬的存儲量和產量都是名列前茅的,在全球的金屬貿易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不過,從全球的金屬貿易市場行情來看,我國只是占有量高而已,其價格一直處于較低水平,還達不到將量高的優勢轉化成議價的優勢。
(二)我國大宗商品市場話語權缺失的原因
上述大宗商品市場話語權缺失形成的原因有很多,除了當地的政策及突發事件的影響外,還與宗商品國定價機制特別是金融化的因素有密切的關系。有色金屬定價機制的影響因素大致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主導大宗商品長期價格的是供求關系。供需關系形成有色金屬定價的重要影響因素。就中國發展來說,工業化和城鎮化發展刺激有色金屬商品需求增長,也即是說未來時間里,大宗商品的供需決定了價格總水平的上移。二是貨幣政策影響大宗商品中期價格。除了供需關系影響有色金屬的價格外,貨幣的匯率、利率的波動等宏觀金融性因素也在一步步影響著定價機制。例如美元匯率的升降都直接影響有色金屬的價格,隨著美元的貶值價格隨著走高,反而則價格走低。三是金融化因素影響短期的價格。大宗商品金融化存在的一個必要條件是供求出現缺口。與此同時,有色金屬的金融化會影響社會市場經濟的運作,特別是期貨市場,因為大宗商品價格浮動的影響因素不是單一的,市場供求關系有被有色金屬在金融市場中的將來收益狀況取代的趨勢。
三、提高我國大宗商品市場話語權的金融對策研究
通過對大宗商品市場話語權缺失的現狀及原因的分析,我們也能發現其中所存在的問題,以有色金屬為例,為增強我國大宗商品市場話語權,提出以下的金融對策:
(一)增加期貨產品種類,豐富金融衍生工具,拓寬交易范圍
就目前情況來說,我國期貨市場產品比較單一,應適當發展更多金融衍生品種,在法律允許范圍內鼓勵銀行等金融機構積極研究有色金屬金融屬性,將重點放在拓寬新的衍生金融商品服務領域,充分發揮一體化的運營模式,使資金同步影響內外盤,使大宗商品市場話語權真正落實到實際行動中。
(二)完善期貨市場風險監管機制,較大限度控制期貨市場價格的波動
期貨交易是一種投資手段,既可有效規避市場的風險,也包含巨大的投機風險。我們應該建立健全期貨市場風險監管機制,突破限制期貨市場健康發展的障礙,有效實行改革,構建期貨市場法律監管體系,從而增強我國大宗商品市場話語權。
(三)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使大宗商品市場做大做強,更具吸引力
由于大宗商品市場本身具有交易量大、影響面廣,涉及行業多的特性,一般管理很難吸引投資者,且需要投入也很多,這時更需要政府加大支持力度,根據市場建設需求出臺相關政策支持,比如稅收優惠,在財政上設立專項資金等方式扶持市場做大做強,使更多人看到大宗商品市場所具有潛在的價值,刺激市場進一步發展。
1-11月繼續保持平穩的增長態勢,從全市經濟運行情況看。工業生產穩步增長,投資規模不斷擴大,物價水平高位回落,財政收入平穩增長,預計全市國有及限額以上非國有工業企業累計完成工業增加值97.1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7.1%據初步測算,預計到年底,有色金屬及稀土新材料產業工業增加值完成3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52%占年初計劃目標任務88.7%年初計劃41.7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較快,完成投資9.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7.36%占年初計劃目標任務的144.4%年初計劃6.51億元)位居支柱產業前列。
預計到年底十種有色金屬產量達37萬噸,有色金屬及稀土新材料產業產品產量有增有減。增長6.%以上,其中銅增長8%以上,鋁增長20%以上,鋅下降4%左右,鉛下降幅度較大約35%稀土產量1.92萬噸,比去年略有下降;鐵合金及合金材料8.5萬噸,增長3%以上。重點企業產值完成情況:稀土公司預計今年實現銷售收入6.56億元,實現利潤0.31億元。華鷺鋁業公司預計今年產品鋁錠產量14.4萬噸、鋁加工1.3萬噸,新增產量1.3萬噸,預計實現銷售收入22億元,實現利潤0.8億元。白銀有色公司預計今年產品產量22.6萬噸,預計實現銷售收入85億元,實現利潤1.4億元。
表現行業增長態勢、產品產銷銜接較好,雖然今年產能及投資建設任務已全面超額完成。但下半年特別是進入第四季度,由于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工業企業增加值下滑令我市有色金屬及稀土新材料產業面臨巨大壓力。進入11月份,國有色金屬總產量出現增幅加速回落,主要原因在于經濟增速放緩導致市場疲軟、需求下降。根據上海有色金屬價格指數(SMMI走勢圖表明,年7月份上海有色金屬價格指數為2581左右,而12月初的價格指數為1400左右,開始了新一輪大幅下跌行情,12月15日以來有色金屬繼續維持震蕩行情,稀土價格走勢更為疲軟,大部分有色金屬、稀土合金材料價格已經處于近幾年來的低位,庫存大幅度上升。有色金屬市場部分價格開始脫離供求關系的基本面,與年10月相比,銅產品從每噸6萬多元下降到目前的不到3萬元,鉛從每噸2.5萬元跌到8000多元,鋅從2.6萬元跌到9000元,鋁從1.8萬元跌到1.1萬元。其中鋅產品出廠價幾乎與生產成本持平,鋁產品已跌到生產成本以下,價格暴跌令前兩年一直陶醉在高價位的有色金屬企業感到措手不及。據最新公布的發達國家11月PMI數據(衡量制造企業活動的一個先行指標)顯示,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11月的PMI數據非常疲弱,且下滑明顯,表明發達國家制造業已出現非常明顯的衰退,顯示基本金屬的需求一段時間內不容樂觀。而在國內,由于房地產、汽車和家電等下游行業均面臨下降壓力,需求回落,年有色金屬需求增速還將繼續回落,未來有色金屬價格將繼續弱勢運行。有色金屬價格的大幅下跌,不可避免的造成我市有色金屬及稀土新材料產業增加值的嚴重下滑,有色金屬及稀土新材料產業目前是市受其影響最為嚴重的行業之一,也在經歷著一場改革開放以來最嚴酷的市場考驗。
二、正確面對困難。拓展新的更大的發展空間
對明年經濟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和全面部署,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為我市努力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指明了方向,非常時期,要不迷茫、不徘徊,按照“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準、工作要實”要求,正確認識當前國際國內經濟形勢,既要充分估計當前形勢的嚴峻性和復雜性,又要增強信心,抓住發展機遇,采取超常規的工作方法,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辦好我自己的事情。一要用足用活國家實施的積極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加大對產業結構調整的投入力度。二要用好國家將對有色金屬實施戰略儲備的政策,使企業渡過眼前難關。三要積極爭取國家轉型政策,國家擴大內需政策和省政府《意見》政策的支持;四要緊跟國家正在抓緊制定有色金屬、鋼鐵、石化、汽車、裝備制造、輕工、紡織和電子信息等9個重點產業的振興規劃和“十二五”規劃,力爭使各企業的重點項目進入國家規劃或得到國家政策支持。五要把調整企業經濟結構同創新體制機制結合起來,強化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和抵御風險能力,促進有優勢的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進一步增強科技對企業經濟增長的引領和拉動作用。
三、立足當前。全力以赴做好項目凝煉爭取申報工作
重點是工業,難點是企業,核心是項目。特別是有色金屬及稀土新材料產業要走向全市經濟轉型和項目建設的前臺,發揮主體作用。各企業要“走出去,請進來;跑上去,爭回來;沉下去,干起來”謀劃項目建設中要體現戰略遠光,要把堅持自主創新和技術引進相結合,把科技進步和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企業振興和發展的首要推動力量,堅持以技術創新帶動行業、產業和企業升級,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和技術,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抓緊實施一批開工建設項目,當前全市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申報爭取一批國家項目,研發儲備一批戰略項目,突出建設一批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同時,企業要搶抓政策機遇、趨利避害,結構調整中優化產品結構,承接產業轉移,大力推進多元經濟結構,策劃資源整合與控制工作,抓住低成本擴張和重新洗牌的機會,擇機主動出擊,促進有色金屬及稀土新材料產業結構轉型升級,贏得新的更大的發展。
金屬價格于2015年四季度仍處于下行通道。除了碳酸鋰漲勢強勁,同比環比均呈現下滑趨勢。全球市場環境在四季度的持續動蕩導致風險偏好一再下調,風險資產走勢堪憂。且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下游需求持續疲軟,導致金屬價格承壓。全球市場方面, 由于經濟下行壓力巨大,整體需求仍不見起色。
在中國寬松政策加碼、全球流動性寬裕背景下,基本金屬在連續降息周期后期會有較優異的表現。經濟復蘇、下游需求回暖預期以及持續寬松的貨幣環境均能支撐基本金屬價格反彈。貴金屬由于美聯儲加息落地,利空出盡,金價有望展開反彈。小金屬方面,仍看好碳酸鋰價格,下游需求持續增長,價格有望提高。
當前對金屬價格的核心影響因子包括美國加息、供給端改革和人民幣國際化(SDR),分別屬于短、中、長期影響。
美元走弱預計成為大宗反彈的導火索。20世紀70年代以來,歷往5次美國加息周期出現背景分為兩類:美國經濟在長期低利率水平下復蘇以及通脹高企階段,大宗商品價格表現截然不同。后者顯然對大宗商品是扼殺劑,而前者更多意味著美國經濟企穩,商品的供需屬性決定了大宗商品的價格走勢。
部分品種在2016-2017年將出現供給短缺情況,其他大部分品種在未來兩年均處于弱供給過剩局面,一旦需求好轉,邊際彈性明顯。2015年12月美聯儲宣布加息,美國經濟回暖本身支撐金屬價格,而美元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里受加息預期影響已經持續走高,靴子落地后,美元很可能受利好兌現下行,金價、基本金屬有望因此提振。
看好加息后金屬價格反彈,主要得益于美國經濟堅挺以及美元走低。具體品種選擇下跌空間最大的鎳、鋅、鋁和稀土,對應標的吉恩鎳業(600432.SH)、華澤鈷鎳(600693.SH)、馳宏鋅鍺(600497.SH)、中金嶺南(000060.SZ)、羅平鋅電(002114.SZ)、云鋁股份(000807.SZ)和五礦稀土(000831.SZ)。
碳酸鋰價格繼續上漲,需求端持續向好屬于大概率事件,因此核心聚焦在供給端的產能釋放進度。按照我們統計,截至2016年中,新建產能釋放有限,因此原材料行業景氣將持續。首選龍頭天齊鋰業(002466.SZ)、贛鋒鋰業(002460.SZ)。關注城投(600773.SH)、礦業(000762.SZ)。
當今時代明顯遇到一個困境:一方面人口紅利下降導致傳統需求疲弱,另一方面, 資源的過度使用以及污染積累導致供給端的運載成本高企。追求環保的、個性化的、輕便的、高性能的新材料是新時代的必經之路。石墨烯、3D打印、軍工以及工業4.0是核心四大新興產業。
關注領域:3D打印,作為分布式制造業的關鍵,未來發展不可限量,推薦金運激光(300220.SZ)。傳感器奠定物聯網時代萬物互聯基礎,預計2015年全球傳感器市值1500億美元以上,國內傳感器市場持續快速增長,年均增長速度超過20%,推薦漢威電子(300007.SZ)。碳家族材料作為新材料市場的寵兒,產業逐漸成熟,碳產業鏈關注烯碳新材(000511.SZ)、方大炭素(600516.SH)、東旭光電(000413.SZ)。軍工材料主推紅宇新材(300345.SZ)、楚江新材(002171.SZ),關注煉石有色(000697.SZ)。高端裝備新增推薦太原剛玉(000795.SZ)。
美聯儲加息后,壓制金價反彈的最大因素已經消失。而美元受利好兌現影響,下行的可能性較大,金價有望大幅反彈。
狹義的PPI指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反映工業企業產品第一次進入流通領域的價格,它是通過調查收集部分代表企業的代表產品的價格變動資料加權計算求出的。PPI能夠較好地反映產品由于各種成本因素變化導致的價格波動情況。與反映最終消費環節商品價格變動情況的CPI不同,PPI為先行指標,通過市場機制對CPI進行傳導。追根溯源,生產環節成本的上升將成為流通環節商品價格上漲的根本推動力。因此,了解PPI運行走勢和特點對觀察和分析當前通脹壓力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PPI漲勢強勁形勢不容樂觀
今年以來,北京市PPI總體漲勢強勁。在各方努力抑制通貨膨脹的背景下,工業企業生產成本壓力表現突出,工業生產者價格上行壓力較大,形勢不容樂觀。1~5月,北京市PPI同比指數由1月份的101.6%經過2個月的短暫回調后快速攀升至102.6%。5月份,PPI上行趨勢表現更加突出,速度逐步加快,當月價格同比上漲2.6%,漲幅再創年內新高,月度間同比漲幅差由上月0.4個百分點進一步擴大至0.6個百分點;環比價格上漲0.8%,為今年以來環比漲幅最高值。
基礎性生產資料行業領漲下游產業傳導壓力突出
在輸入型因素作用下,國內煤炭、原油等能源類產品,以及鋼材、水泥、有色金屬、化工等基礎性生產資料價格加速上漲,多種產品價格漲幅達到年內高點,這是帶動PPI上漲的主導力量。作為大部分企業尤其是高技術等下游企業生產經營的必需品,基礎性生產資料價格的上漲必將推高生產成本,擠壓經營利潤,最終對下游相關產品價格帶來傳導壓力。
5月份,北京市能源類產品出廠價格同比上漲9.8%,比上月提高2個百分點,月度漲幅差比上月擴大1.6個百分點,環比上漲2.1%,比上月高1.1個百分點。主要能源產品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產品出廠價格同比上漲31.8%,環比上漲9.6%,漲幅均達到今年以來最高值;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產品出廠價格同比漲幅達到18%的年內新高,環比價格連續第5個月上漲。其他主要生產資料產品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產品出廠價格同比上漲12.4%,環比上漲2.5%,均為今年以來最高值;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同比漲幅達到60.9%的年內新高,環比繼續上行;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和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環比價格繼續維持今年以來的上行走勢。
食品行業壓力突出強力推高價格指數
今年以來,全球自然災害增多,加之游資先后炒作多種產品價格,農副產品出廠價格漲幅逐月提升。近期,由于生豬出欄量下降,市場豬肉價格大幅上漲,食品行業成本壓力再度增加。食品類已成為推動價格指數上漲的主要力量之一。5月份,主要食品行業中,農副食品加工業產品出廠價格同比上漲20.3%,漲幅比上月擴大1.7個百分點,環比上漲2.1%,比上月高1.3個百分點。其中,鮮、冷藏肉同比上漲38.9%,環比上漲4.1%,分別比上月高4.4個和3個百分點;食品制造業同比上漲5.3%,環比上漲0.7%,其中糕點同比上漲21.9%,環比上漲0.8%,分別比上月高0.9個和0.5個百分點。
購進價格持續高企企業漲價意愿強烈
反映企業采購原材料、燃料、動力產品的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今年持續高位運行,企業生產成本不斷增大。1~5月,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指數從106.8%攀升至109.5%后保持基本穩定,5月份購進價格同比上漲9.4%,受上年基期價格走高影響,同比漲幅比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環比上漲1.3%,連續5個月上漲。
原材料采購價格的上升導致生產成本水漲船高,北京市工業企業已不同程度地受到成本壓力影響,為維持利潤水平企業不得不上調出廠價格,漲價意愿表現強烈,一些價格長期處于平穩下降狀態的下游制造業,近期也紛紛調高出廠價格。5月份,北京市高技術類產品環比上漲0.3%,自3月份以來首次上漲。主要產品中,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產品出廠價格環比上漲0.4%,3月份以來首次環比上漲;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機械制造業產品價格比上月上漲0.3%;專用設備制造業產品環比價格在4月份上漲0.4%后持平。
由于多數企業提高銷售價格轉移生產成本,工業行業漲價面逐步擴大。在全市調查統計的36個工業行業中,5月份同比上漲的行業由上月的28個進一步增至29個,漲價面擴大到80.6%。環比價格上漲的行業數增至24個,漲價面達到年內高點。
未來PPI上行壓力較大流通環節價格深受沖擊
當前PPI的走勢受到了國際輸入型因素、生產成本增加、基礎建設投資導致的需求旺盛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就目前經濟形勢來看,未來一段時期內,以上因素影響有進一步加深的趨勢。此外,隨著國家資源性產品改革力度的逐步深入,企業成本將受到影響,部分高耗能企業將被淘汰,相關產品價格或將進一步走高。同時,近期長江中下游天氣狀況也將對農產品價格走勢帶來潛在壓力。
自2008年12月至2011年6月,國際黃金價格上漲70%,但隨即,金價在2013年下跌28%,創下三十年來最大跌幅,今年則延續了去年的跌勢,在年底很可能跌破1000美金的心理價位。黃金的這種過山車式的表現印證了當年凱恩斯的感嘆:“也許只有上帝才知道黃金價格的走勢。”記得去年黃金下跌之時,被媒體熱炒的“中國大媽”瘋狂出手,囤積黃金,中國需求成為黃金下跌通道中的另類風景。不到一年的時間,在1400美金以上吃進大量黃金的“中國大媽”被徹底套牢。至此,中國人才開始反思對黃金的盲目崇拜,黃金真的是一個好的保值品嗎?
事實上,關于黃金可以保值、增值本來就是一個天大的謊言。中國人在投資任何東西之前,都從來不去做基本的功課,比如,黃金的價格歷史走勢如何、黃金投資的基本法則、決定黃金價格的因素等。在人類投資的歷史上,一直存在著“黃金幻覺”。但無論是黃金的價格走勢,還是收益,黃金根本就算不上一個好的投資品。上一次黃金的價格高位是1980年的870美金,按照通脹計算,那個時候的870美金相當于現在的3000美金左右,而事實上,即使在過去所謂的黃金的“黃金十年”,經歷10年的上漲和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貨幣放水之后,黃金的最高價格也沒有突破2000美金,黃金在所有投資品里的增值幅度甚至不如白菜、大蒜,即使在有色金屬中,它的漲幅也排不進前五名,連破銅爛鐵都不如。近幾年,中國投資黃金的人數暴增,中國步入了黃金交易大國。但普通投資者對黃金交易的風險卻一無所知,他們甚至認為黃金會永遠漲下去,黃金是最誠實的貨幣。他們并不知道黃金市場的定價權集中在國際上幾大炒家的手中,黃金作為投資市場上的“小盤股”,其價格的歷史走勢從來都是暴漲暴跌,并沒有投資者想象的那么忠實。2013年以來的黃金價格的暴跌,只是歷史重演而已,并不一定可以驚醒那些仍然做“黃金美夢”的人。
眾所周知,黃金本身并沒有任何價值。西方名著《烏托邦》中描述:“烏托邦人非常驚訝地聞知黃金這種本身并沒有什么價值的東西,卻到處為人所崇拜。”它只不過是,人類發明了信用貨幣以來,作為紙幣的監督者而存在。從現代意義上而言,這種崇拜的根源恰恰在于人們對紙幣的天然的不信任。作為和美元一直玩蹺蹺板的伙伴,在全球開動印鈔機的情況下,黃金幾乎成了美聯儲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的反向指標,然而,在美國經濟總體逐漸向好,美聯儲即將于2015年徹底終結量寬政策的情況下,全球未來出現大通脹的概率很低,黃金的長期避險價值雖然依舊存在,但短期而言,如果美聯儲不多印鈔票,黃金的避險價值將大大降低,這是黃金價格持續暴跌的最根本原因。考慮到2015年美國鐵定加息,這意味著未來黃金價格將依然處在下行通道,黃金的成本不過700美金左右,加上全球黃金需求,特別是中國黃金需求的下降,黃金最苦的日子還沒有到來。
被套牢的“中國大媽”應該反思,但更應該反思的是中國人的投資理念。“中國大媽”這個詞非常形象地說明,中國人的投資與真正的投資還有很遠的距離。
當然,站在人類歷史的長河,黃金的最終走勢毫無疑問是向上的。比如,滬港通來了,上海自貿區的個人對外投資賬戶開了,這些能帶來什么機會,究竟如何投資,鮮有人去關注和學習,他們只是急吼吼地帶著錢殺進去再說,進場的資金遠遠多于投資的智慧。
經驗性的投資邏輯在今年基本失靈,高通脹并未給煤炭股帶來整體投資機會,三、四季度煤炭消費淡旺季轉換并未拉動板塊整體上揚……年初至今獲得正收益的煤炭個股寥落晨星,怎一個“冷”字了得。
由于限價本輪煤炭板塊盈利水平并未隨PPI上行。市值占比較大的動力煤公司(71%)和無煙煤公司(15%)凈利潤同比增速向下,僅有煉焦煤上市公司(14%)與PPI變動趨勢保持一致。究其原因在于2011年重點合同電煤遭限價。為避免高物價進一步上行,政府在高通脹期間通常實施“穩煤價、保電價”的特殊手段。在2010年底,政府要求2011年重點合同電煤價格不得上漲,政策調控力度超以往,這是煤炭板塊盈利水平與PPI走勢背離的主因。
興業證券分析師劉建剛表示,目前,由于影響重點合同電煤漲價的因素趨于弱化,下半年高通脹退潮;現貨煤與重點合同電煤維持高價差―2季度中國神華的現貨煤與重點合同電煤價差達到179元/噸,預期2012重點合同電煤將提價,即預期年底重點合同電煤將提價。并建議關注重點合同煤比例高和產量確定性增長的低估值公司。國投新集、中國神華、中煤能源,重點合同電煤占比分別為 70%、55%和54%。
當前正值冬季儲煤時期,在冬儲煤需求支撐下,電廠存煤積極,動力煤需求繼續增加,大部分地區動力煤價格走勢強勁。近期鋼材市場疲軟、部分焦化企業限產,但由于部分地區煉焦煤資源偏緊,目前煉焦煤價格仍基本保持穩定,少數地區走高。未來偏緊的供給可能支撐焦煤價格持續穩定。
基于此,招商證券分析師盧平建議機構投資者左側建倉。目前煤炭股具有配置的相對收益,絕對收益則將取決于宏觀經濟的好轉,或者嚴厲的調控措施預期轉向。維持行業推薦投資評級。推薦兩類股票:明年10倍P/E的煤炭股:中國神華、中煤能源、蘭花科創、神火股份。資產注入預期較強的股票:潞安環能、冀中能源、大有能源。
當前重點煤炭股2011年PE14.7倍(歷史主要區間10-20),高于滬深300 2011年PE10.5倍平均水平。煤炭估值相對其他行業處于自己歷史中樞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