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稅務系統財務管理規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原《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執行將近20年,自1998到現在,對于加強各類事業單位財務和會計工作、服務收付實現制的預算管理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隨著這么多年以來,很多情況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特別是我國深化財政體制改革、改革各類事業單位體制,對事業單位的收付實現制的預算管理和財務會計核算提出了新時代的要求,原《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已經不能更好的發揮應有的作用,急需要與時俱進的進行改革,適應目前新的情況和要求。
1.與公共財政預算相適應。2000年以來,不斷建設公共財政體制,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收付、政府收支分類、政府采購實施條例的等各項財政改革全面深化,原來的制度應該做出必要的調整和修訂,為了實現會計目標與相關財政改革的有機銜接,確保新的財政改革政策的實施到位,需要修訂《事業單位會計準則》、《事業單位會計制度》。
2.配合《事業單位財務規則》(財政部令第68號,以下簡稱《財務規則》)實施的需要。2012年2月,財政部了新修訂的《事業單位財務規則》,并自2012年4月1日起施行。《事業單位財務規則》在規范各類事業單位收付實現制的預算管理進一步明確,進一步加強事業單位準確核算收入、支出或者成本費用、各類結轉結余、資產、負債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亟需要修訂《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以適應事業單位新的財務管理規范要求。
3.加強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和監督、提供更加精細、科學的會計信息,確保會計信息質量。隨著近年來我國全面深化改革戰略的實施,由此而帶來事業單位各方面環境有了很大變化,原《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在很多的方面出不適應和不協調,比如基建和大賬不能很好的進行銜接、固定資產沒有計提折舊造成固定資產虛列賬表、資產列報不是太準確、各類事業單位核算財政補助不是很明晰,會計報表架構不能全面反映等,都直接和間接影響了事業單位會計信息,因此亟需進行修訂原《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另外,全國稅務系統開展的打擊“假發票”、治理各單位私設“小金庫”等專項治理工作中,要求修訂原來《事業單位會計制度》,進一步加強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和監督行為,確保會計信息的客觀性、全面性。
二、修訂原來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應該遵循的基本原則
1.修訂原來《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與修訂《事業單位會計準則》必須保持步調一致。新修訂的《事業單位會計準則》已經在2012年1 2月6日以財政部第72號令的形式正式頒布,明確規定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目標、會計四大基本假設、會計核算基礎包括收付實現制和權責發生制兩種、會計6大信息質量要求,會計要素的定義、一般會計核算計量的主要原則,這是制定所有行業《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包括《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和各行業《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基礎和依據,在全部的事業單位中起到統馭作用。新制定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和各行業事業單位也要遵循《事業單位會計準則》的規定。
2.與《事業單位財務規則》相協調的原則。新修訂的《事業單位財務規則》既保持了現行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規定要求和財務管理框架基本不變的前提下,專門針對各類事業單位的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政府采購實施條例、各類非稅收入管理等各項現代財政改革對相應的內容作了修改。新修訂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思路和定位與新修訂的《事業單位財務規則》保持高度的一致,即在維持現行事業單位核算基礎和基本會計模式不變的前提下,重點適應財政改革、著力對解決會計實務核算中的突出問題進行修訂。
3.適應現代財政制度改革科學化、精細化的原則。修訂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是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的要求。修訂后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要求事業單位區分財政補助和非財政補助,分別核算和反映事業單位的收入、支出或者成本、各類結轉和結余,進一步規范了非財政補助結余分配,要求各項收支按照政府收支分類科目進行明細核算,在財務會計報告當中專門增加了“財政補助收入支出表”,這將提供更為精細、科學的會計信息,為財政預算管理、單位財務管理發揮更好的作用。
4.提高事業單位會計信息質量的原則。這次新修訂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主要是解決各類事業單位會計實際核算中的新問題,特別是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不提折舊、無形資產不攤銷、基建賬與大賬不一致、財政補助資金核算不明晰、一些重要業務核算不規范、會計報告結構不合理等問題,在新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中做了相關改革,從而將進一步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和水平。
三、《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修訂的主要變化
1.會計制度制定的目的更加明確。
2.規范了事業單位會計報告體系,強調對會計報告的審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