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木工機械行業分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木工機械;發展歷程;發展方向;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TS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01-0088-01
1 木工機械新技術發展歷史和現狀
我國國木材數控加工技術的研究始于20世紀80年代, 國際數控制材技術的興起和我國引進數控制材生產線的先進設備使我國木工加工機械的情緒空前高漲,東北林業大學、清華大學等單位都參加了這些數控設備引進創新的研究。進入20世紀90年代,我國的木工機械技術開始逐漸與國際接軌。在1995年后,在黑龍江省科技廳的資助下,東北林業大學林業與木工機械工程技術中心完成了聲控步進電機、圖像控制步進電機的理論和實驗研究。最近幾年以來,我國的木工機械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國內逐漸形成了一股發展的風氣,使得國內有了1000多家木工機械制造企業。據統計,在2009年底 ,國內有195家以上的木工制造企業,使我國總體數量的一半,在這195家企業中,有180家小企業和15家中型企業。國內當時還沒有大型木工機械企業。2009年,這些小、中型的木工機械銷售收入為90.94億元,比去年增長5.93%,實現利潤總額3.39億元,同比增長13.63%。除這些以外,我國還有800多家微型木工機械企業,這些企業年銷售收入在800多億左右,這800多家企業由于規模太小,國家難以估算出其產值。目前中國木工機械制造企業從業人員約10萬多人,生產的設備臺數、企業數量和從業人員均為世界之最。使得我國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木工機械大國,也是我國GDP主要來源之一。
在21世紀,隨著國內的木工機械的制造實用化開發階段,我國家具產量居世界第一,家具產品已經出口到世界各地。由于我國制材機械的發展起步早、規模大,使得我國的木工機械數控方面有了快熟的發展。以信陽木 工機械有限責任公司為代表的制材裝備制造群體始終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不過中國木材干燥機的制造水平現在還遠遠落后于國際先進水平,其生產規模、自動化水平、工藝基準數據、設備精度等都不盡人意。因此,我國的地板加工機械還基本上停留在20年前的水平。但中國木門的專業化生產一開始就進入了數控時代,直接與國際先進技術接軌。中國木工雕刻機械的制造水平在低端設備的研發與生產上處于國際壟斷和領先的地位。
2 木工機械新技術較傳統木工機械技術的優勢
隨著我國木工機械的發展,中國的木工機械產品開發進行分析關系到行業的發展方向,沈陽帶鋸機廠、牡丹江木工機械廠、信陽木工機械有限責任公司為代表的制材裝備制造群體從20世紀60年代就開始大規模生產帶鋸機。由于中國是個擁有眾多木材的超級大國,所以我國有許多的原木需要加工,這些原木加工是由成千上萬個小型個體制材加工企業完成的,隨著新技術的發展,我國的原木加工設備逐漸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我國的原木加工產業呈現出一種新的形象,相比傳統技術而言,新技術擁有更加穩定的生產能力,更加方便的操作,使得我國的原木生產上有了飛速的發展。
中國集成材加工設備的水平提高最快,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實現集成材設備的全自動化是企業應該主攻的研發方向,提高集成生產的關鍵。使得我國在集成材加工方面走到了世界的領先水平,讓我國的集成產業有了日新月異的改變。
3 我國木工機械技術的未來開發方向
中國木工機械制造企業想要要走向世界,要稱雄世界,這個目標應該從現在就開始實施。因此,我國要重視技術的發展,我國缺少技術型的企業,因此,使得我國發展的后勁明顯不足,因此,我國未來的目標要向技術方面看齊,加大力度發展屬于我國自己的新型技術,才能在未來有更在瑰麗的進步,邁出這一步,我國就贏得了先機,否則你就永遠也贏不了其他國際的企業。
3.1 數控制材設備的開發方向
數控技術是我國向技術性國家發展的重要一步,將數控技術引入木工機械,使得木工機械實現自能一體化,是木工機械的工作更加擁有效率與準確度。木工機械的自動化是行業亟待開發的先進技術,自動化是木工機械開發的永恒主題,是數控技術的延續和終結目標。自動化是一個國家工業化水平的集中體現,我國家具工業、木制品加工工業、人造板工I的自動化依賴于木工機械行業,因此,只有讓數控木工機械技術真正實現自動化才是我國需要達成的目標與發展方向。
3.2 木制品及家具數控加工設備的開發方向
木制品、家具,使我國的以重大發展專業,由于我國擁有數量巨大的原木,因此需要先進的制木工藝,隨著新技術的發展,我國的原木加工設備逐漸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但是依然與國際的頂尖先進技術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我國制木技術任然需要向更高成面發展,不僅是為了與國際技術接軌,我們應該有超越其他國家的信心,使其讓我過制木技術更上一層樓。
3.3 木材干燥技術的數控開發方向
中國的木材干燥機在國際上有廣闊的低端市場,其價格極低,幾乎壟斷了整個低端市場,但是依然沒有創造出規模對于特色干燥機,干燥工業也與國際領先水平相距甚遠。因此我國下一步目標應該向特色干燥機方面發起沖擊,將干燥機技術與數控結合在一起,生產出我國特色的自動特色干燥機,使得我國干燥技術更進一步發展。
4 結語
縱觀國際木工機械新技術的發展,我國木工機械的數控技術普及即將到來。我國木工機械制造業應充分利用國際先進技術開發具有市場前景的產品,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讓數控技術為中國木工機械制造業再創輝煌。
參考文獻:
[1]熊滿珍,鮑甫成,侯元兆.發展木材工業,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J].木材工業,2005,19 (1):11-15.
[2]南京林業大學.木工機械[M].中國林業出版社,1988(11).
Abstract: The mechanical safety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production safety, the safety problem in China is still not optimistic. In the security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oday,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machinery is not only a party responsibility, must be made by the government, social organizations, enterprises, technical strength and other parties to take measures, make our country mechanical safety has a good development.
關鍵詞: 機械安全;標準;認證;機械安全設計;安全管理
Key words: mechanical safety;standards;certification;safety of machinery design;safety management
中圖分類號:TU7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3)26-0053-02
0 引言
隨著社會的進步,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機械在日常生產生活中廣泛存在,是現代化生產過程中必不可少的裝備。機械行業是現代化國家的基礎和命脈,它涉及眾多,包括金屬加工機械、起重機械、木工機械、鍛壓機械、食品機械等等。廣義來講,凡是涉及到機械的行業都可以列為此范疇。機械分布的廣泛性使其安全問題也變得廣泛起來,雖然機械行業很少出現煤礦、交通這樣的群死群傷的重大事故,但由于機械行業具有覆蓋范圍廣,行業門類眾多,各行業千差萬別等特點,在全國各地每年由于機械安全隱患導致的人身安全和健康損害的事故卻頻頻發生,這些事故輕者造成工人喪失部分勞動能力,重者造成工人致殘,甚至危及其生命。
1 機械安全、機械安全性的概念
安全是指免受不可接受的風險的傷害。傳統意義上的機械安全即為人不受機械對其造成傷害和財產免受損失的狀態。但其實機械安全還應包含另外一個層次的意思——機械安全性[3]。區分安全性與安全的概念有助于明確安全性研究的范圍和方法。機械安全性,是指機器在按使用說明書規定的預定使用條件下或時間內執行其功能,并在運輸、安裝、調整、維修、拆卸和處理時不產生損傷或危害健康的能力。機械安全性正好與傳統意義上的機械安全互補,本文針對這機械安全的兩方面應采取的措施均進行了闡述。
2 機械安全措施
機械安全是安全生產的重要方面,機械傷害具有“量大、面廣,重則死亡、輕則傷殘”的特點。安全問題具有系統性,機械安全也不例外。運用系統的觀點去解決問題,能夠全面、有效的實現機械安全。機械生產涉及到人、機器及所處的環境,其中人包括員工、管理人員等,而機器則包括正在運行的各種設備及生產出來的機器產品,環境不但包括所處的生產場所環境的光、噪聲、空氣等,還包括外在的社會環境,如企業的管理,機構制定的標準,社會的重視,政府制定的政策等。本文認為對于機械安全的實現,需要以下四者的共同努力才能實現:政府、企業、社會機構和技術力量。
政府通過制定正確的及時的政策、法規及標準等,對企業的安全生產及生產的機械產品安全性進行指導或強制實施;企業則在遵守法律、法規及標準的基礎上,重視安全生產,采取必要措施,進行安全宣貫,加大培訓力度,得以實現安全生產,并生產出符合安全規定的機械產品,促進生產順利進行及企業產品競爭力。社會機構,包括政府下屬的認證、評價、檢測機構及相關第三方機構,以及更廣泛的包括新聞媒體等在內的各種與企業相關的機構,在機械產品安全的認證,生產設備的安全檢測,及對企業安全生產的輿論監督都起到重要作用。技術力量,包括高校學者,一些企業研究機構,甚至是在一線的操作人員,他們能夠創新方法,更新技術,提高機械產品的安全性,研究出合理方法減少安全事故,推動企業的安全技術升級。
2.1 標準 全國機械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從1997年成立至今,已制定了30余項機械安全基礎標準及通用標準[2]。但目前我國的機械安全標準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我國機械安全標準中,其A類及B類標準大都是等效采用的ISO標準或EN標準,我國標準的制定很多沒有結合我國國情或相應產品進行試驗、研究、跟蹤、比較及評估等工作,甚至出現一些標準超前現象,這些問題導致企業對有些標準的適用性產生較大的疑問并難以實施。其重要原因就是沒有在標準之前進行標準的預研工作。因此,標準制定部門應及時開展標準預研工作,及時修正制定的安全標準,使我國的機械安全標準能夠不但與國際接軌,還要因地制宜,適合我國企業情況,使得企業能夠具有可操作性。
2.2 認證 我國的機械安全認證起步很晚。1989年歐共體《機械指令》,指令要求自1995年開始,凡是指令中列出的17種危險機械和安全裝置如果要進入歐共體市場,必須通過指定的第三方機構的檢查,并加貼CE標志。而我國機械產品缺少第三方評價機構對危險機械產品的評價,鑒于上述情況我國需建立與歐共體和其他國家推行的市場準入制度相對應的認證制度,以達到貿易限制措施上的對等。1995年機械科學研究院開始籌建中國機械安全認證中心,并于1997年11月24日正式成立。中國機械安全認證中心對企業質量體系審核結果及產品安全性能檢驗結果進行審查,對符合認證要求的產品,經中國機械安全認證中心主任批準,由中國機械安全認證中心依據有關規定向獲準認證企業頒發認證證書并準許使用認證標志(認證標志如圖2)。
我國機械安全認證采用的是ISO推薦的第五種認證模式,即工廠質量體系檢查+產品安全性能檢驗+認證后監督。
2.3 機械安全設計 機械安全設計的思想是在設計時盡量采用當代最先進的機械安全技術,事先對機械系統內部可能發生的安全隱患及危險進行識別、分析和評價,然后再根據其評價結果來進行具體結構的設計。這種設計是力圖保證所設計的機械能安全地度過整個生命周期。
2.4 安全管理 管理在安全生產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人們也常常把安全管理掛在嘴邊,但目前來講,我國企業安全管理投入仍然不足,這與企業領導者的經營理念有很大關系。
企業的安全管理不僅僅指在對工人在實際生產中進行監督及安全指導,還應包括企業安全文化的建立,良好的企業文化能夠使工人的安全行為變成一種自覺,能夠有效的減少工人的誤操作和安全應變能力。還有安全培訓,這是我國企業在安全管理中普遍缺乏的,隨著國家出臺相應的政策,以及專業安全人員的增多,企業的安全管理有了一定的提高,但距真正實現機械安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3 結論
機械的安全性不僅與企業工人的安全健康密切相關,也關系到廣大消費者的人身和財產安全。我們相信,通過政府、社會機構、企業、技術力量等共同努力,在采取標準制定及執行、機械產品安全性認證、機械安全設計、企業安全管理四種措施共同作用下,對促進我國機械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將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羅一新.我國機械安全的現狀及其對策[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4(5):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