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醫學人工智能技術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高膽固醇;高甘油三酯;血小板平均體積;血小板聚集率
血脂異常往往表現為高膽固醇(tc)和(或)高甘油三酯(tg),與某些疾病尤其是心腦血管和血栓性疾病如動脈粥樣硬化、心肌梗死、腦梗死、腦卒中和高血壓等發生和發展密切相關。血脂異常可損傷血管壁內皮細胞,促使血小板粘附,聚集和釋放,從而引起血小板各參數的變化[1]。為了探討不同濃度膽固醇、甘油三酯對血小板(plt)計數、血小板平均體積(mpv)及血小板聚集率(pagt)的影響及其相關性,根據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2007)[2],將不同含量tc和tg進行分組,對血小板參數和聚集率進行比較分析,評價這些指標對心腦血管和血栓性疾病發生風險的價值。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5月30日在我院體檢人員中,抽取測定過血小板聚集率392例,其中男性293例,年齡35~65(平均46.5±9.8)歲,女性99例,年齡35~65(平均40.4±6.7)歲,根據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2007)[2],將tc和tg分成六組,分別為對照組(tc<5.18mmol/l且tc<1.70mmol/l)、邊緣升高tc組(tc 5.18~6.19mmol/l且tg<1.70mmol/l)、邊緣升高tg組(tg 1.70~2.25mmol/l且tc<5.18mmol/l)、升高tc組(tc≥6.22mmol/l且tg<1.70mmol/l)、升高tg組(tg≥2.26mmol/l且tc<5.18mmol/l)、tc、tg均升高組(tc≥6.22mmol/l且tg≥2.26mmol/l)。排除高血壓、糖尿病及肝腎疾病,排除藥物干擾,各組間年齡和性別均無顯著性差異。
1.2 試劑、檢測方法:(1)全自動血球分析儀backman coulter lh750(美國)原裝配套試劑,電阻抗法測定plt、mpv;四通道血小板聚集儀chrono_log aggro meter(美國),原裝配套試劑,比濁法測定pagt;全自動生化分析儀olympus au2700(日本)上海豐匯醫學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試劑,酶法測定tc和tg。(2)受檢者按常規取血至檢驗,以二磷酸腺苷(adp)0.5umol/l、2.0umol/l,腎上腺素(adr)2.78umol/l、5.56umol/l作為誘導劑,4h內檢測完pagt,取最大聚集率;3ml凝固血分離血清檢測tc和tg,3h內檢測完。(3)質控:所用儀器嚴格按照sop操作,每日做室內質控,參加部省級室間質控,成績優秀。
1.3 統計學方法:使用spss 11.0統計軟件,全部實驗數據均以x-±s表示,采用t檢驗,組間均數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并行pearson相關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各組血小板參數及不同誘導劑刺激聚集率比較:見表1。各組參數與對照組比較,邊緣升高tg組、邊緣升高tg組、升高tc組、升高tg組、tc、tg均升高組結果mpv明顯升高,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0.01;與對照組比較,pagt在誘導劑adp 0.05umol/l刺激下邊緣升高tc組、邊緣升高tg組、升高tc組、升高tg組、tc、tg均升高組結果pagtadp0.5明顯升高,有顯著性差異p<0.05~0.01,pagt在誘導劑adr 2.78umol/l刺激下,升高tc組、升高tg組、tc、tg均升高組比較結果pagtadr2.78明顯升高,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pagt在誘導劑adp 2.0umol/l、adr 5.56umol/l刺激下,對照組與各組比較結果無顯著性差異p>0.05;邊緣升高tc組、邊緣升高tg組、升高tc組、升高tg組、tc、tg均升高組五組之間mpv、pagt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plt各組間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表1 各組血小板各參數及不同誘導劑刺激的聚集率結果比較(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p<0.01
2.2 相關性分析:tc、tg、mpv、pagt進行pearson相關分析,mpv與tc、tg結果存在正相關p<0.05,r值分別是rtc=0.208,rtg=0.215;pagtadp0.5、pagtadr2.78與tc、tg結果存在正相關p<0.05,r值分別是rtc adr0.5=0.156,rtc adr2.78=0.201,rtg adr0.5=0.147,rtg adr2.78=0.198。tc、tg與pagtadp2.0、pagtadr5.56結果無相關性p>0.05,r值分別是rtc adr2.0=0.016,rtg adr5.56=0.011,rtg adr2.0=-0.007,rtg adr5.56=0.010;mpv與pagtadp0.5、pagtadp2.0結果存在正相關p<0.05,r值分別是rmpv adp0.5=0.194,rmpv adr2.78=0.187,與pagtadp2.0、pagtadr5.56結果無相關性p>0.05,rmpv adp2.0=0.007,rmpv adr5.56=0.024。
3 討論
血脂異常對人體最大危害是引起動脈粥樣硬化,造成相應器官或組織供血不足。當血小板受到某些生理或病理因素作用時,血小板被大量激活。血脂代謝異常會使完整的血管內皮受損,消耗血小板,刺激骨髓巨核細胞增生血小板,導致mpv升高[3],mpv是血小板活化的一個指標,mpv越大表示體內血小板越容易被激活,本文結果,邊緣組、升高組與對照組相比mpv升高(p<0.05~0.01)。
本文結果顯示邊緣組、升高組與對照組相比,pagt在誘導劑adp 0.5umol/l、adr 2.78umol/l刺激下明顯升高(p<0.05~0.01),有報道[5]體積大的血小板功能活躍,致密小體含量多,釋放adp、腎上腺素、血栓素等因子,促使血小板聚集,導致pagt升高,另外血管壁內皮細胞功能損傷,內皮細胞可釋放出組織因子,產生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促進血小板聚集,同時因內皮細胞表面adp酶生成減少,使adp滅活減少,促使血小板聚集[5],進一步導致pagt升高。本文提示,pagt對低濃度誘導劑adp和adr刺激的敏感性較強(p<0.05~0.01),而對較高濃度的誘導劑adp和adr刺激時二者無明顯差異(p>0.05),高濃度誘導劑不能反映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敏感度變化,這提示臨床實驗觀察血小板聚集功能時應選擇幾種適當的濃度。
mpv與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和預后密切相關,是心肌梗死的和腦梗死的危險因素之一,pagt是血小板功能變化、血栓形成的最初階段。本文分析表明,tc、tg與mpv、pagtadp0.5、pagtadr2.78,mpv與pagtadp0.5、pagtadr2.78均呈正相關(p<0.05),因此建議血脂異常人群有必要監測血小板參數及聚集功能,對預測心腦血管和血栓性疾病的發生風險具有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王志軍,柯元南,程文立,等.高脂血癥大鼠血小板活化功能分析[j].中國比較醫學雜志,2008,18(3):10-13.
[2]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制定聯合委員會.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7,35(5):390-419.
[3]孫洪武,王鴻利.臨床實驗診斷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51-114.
[4]叢玉隆,王淑娟.今日臨床檢驗學[m].北京:中國科技出版社,1997,118-123.
城市規劃管理指對城市規劃的組織與編制、規劃的實施和實施后的監督檢查等進行管理,實施城市規劃所確定的發展方針和政策的重要的和有效的機制現代城市規劃管理的本質具有二重性首先,現代城市規劃管理帶有明顯的自然屬性,這種屬性與城市的生產力發展、城市社會勞動分工緊密協作相聯系的同時它又一種社會活動,具有明顯的社會屬性。
二、城市規劃管理的功能、原則
城市規劃管理最重要的目的通過規劃的實施,實現城市的美好形象為了實現一個城市的美好形象,近年來城市規劃的一個新的目的引導和促進城市的發展,特別在經濟全球化、城市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的環境中城市規劃管理的另外一個基本目的在促進發展的同時,更好地保護公眾的利益,保護良好的生態和物質環境,實現可持續的發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城市規劃管理在實際工作中必須要遵循城市規劃理論和各項基本原則城市規劃管理的基本原則主要有可持續發展原則、法制化原則、公眾參與的原則、促進發展和保護公共利益的政策原則、堅定性和靈活性的監控機制原則。
三、城市規劃管理中的新技術
1.GIS技術在城市規劃管理中的應用
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簡稱GIS)在計算機科學、地理學、測繪學、遙感學、城市科學等學科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日趨成熟的空間數據處理技術GIS主要特征描述、處理地理數據、屬性數據以及空間關系,能夠為自然資源與環境的開發、建設、管理、規劃及決策提供先進的技術手段,為城市規劃提供規劃、管理決策的輔助信息,并能準確真實、圖文并茂地輸出給用戶。
目前,一些城市已經建立起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統平臺的城市建設項目規劃管理電子政務平臺,實現經驗化規劃管理到科學化規劃管理的轉變,對建設項目審批過程進行監督,能夠提高透明度和辦事效率,杜絕暗箱操作,從而促進政府職能部門政務公開和廉政建設。
基于GIS、GPS和RS(3S)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相結合的“數字城市”技術為城市規劃提供了新的管理手段,圖文一體化的規劃管理辦公信息化系統已成為城市規劃管理的基礎數字城市包括了城市空間信息運行機理、空間信息運行技術系統、空間信息服務、產業體系和社會文化等多層框架它能夠為規劃工作者提供了準確坐標、時間、地理空間屬性的四維虛擬空間,創造了全新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新方法數字城市為調控城市、預測城市、監管城市提供了一種可持續、應變性強的手段。
2.人工智能
另一項新的技術就人工智能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簡稱AI,它研究、開發用于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人工智能計算機科學的一個分支,計算機科學技術的前沿科技領域人工智能的主要物質手段以及實現人工智能技術的機器就計算機,它的發展歷史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發展歷史緊密聯系的各種人工智能應用系統都要用計算機軟件去實現。
人工智能被能應用到城市規劃管理,主要決策支持系統決策支持系統輔助決策者通過數據、模型和知識,以人機交互方式進行半結構化或非結構化決策的計算機應用系統在城市規劃管理中大量的、復雜的決策都可以依靠它來輔助完成決策支持系統數字城市最頂部的數據分析決策的工具,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但由于其具有一定的社會性、主觀性、復雜性,決策支持系統只能輔助人工來完成決策而不能替代相信隨著人工智能的不斷發展完善,城市規劃管理工作將會越來越方便、合理。
3.虛擬現實技術
虛擬現實(VirtualReality)簡稱VR,借助于計算機技術及硬件設備,實現一種人們可以通過視、聽、觸、嗅等手段所感受到的虛擬幻境,又稱幻境或靈境技術虛擬現實的核心由一些三維的交互式計算機生成的環境組成這些環境可以真實的,也可以想象中的模型,其目的通過人工合成來表達信息虛擬現實綜合性極強的先進信息技術,廣泛應用于醫學、藝術、軍事、規劃等領域。
將虛擬現實技術應用于城市規劃管理才剛起步,但其優勢非常明顯的以虛擬現實技術搭建的虛擬城市,具有沉浸感和互動性的特點,能夠使用戶獲得身臨其境的感官體驗同時還可以通過數據接口在實時的虛擬環境中隨時獲取項目的數據資料,使大型工程項目的規劃、設計、報批、管理等工作變得方便快捷,有利于管理人員進行規劃方案設計及規劃方案評審虛擬城市可以模擬再現城市發展過程及規劃成果,盡可能的避免規劃設計和管理中的風險,大大提高了城市規劃管理的整體質量城市規劃管理的一個重要原則就公眾參與,虛擬現實系統可以將現有規劃方案導為多媒體文件展示在公眾面前,提高公眾參與程度。
四、結論與展望
醫學信息學是伴隨著計算機技術在生物醫學領域的應用而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其最初的標志可追溯到國際信息處理聯合會(InternarionalFederationforInfonllationprocessing,IFll〕)在1967年成立的與衛生有關的技術委員會(technicalC~ttee4,TC4)。經過10年的不斷發展,于1978年成立了國際醫學信息學學會(玩tennationalMedicalh】fo~‘iesAsseiati朋,IM認)。IM認是國際醫學衛生信息學領域內公認的領導,也是世界衛生組織(WHO)認可的非政府組織。目前,IMIA已擁有45個以上的國家級和相當于國家級的團體成員以及4個地區性聯合會。在美國,作為國家衛生服務研究和發展中心的胡RQ(TheAgencvforHealtheareRecearchandQuality)在1%8一1999年提供醫學信息學研究基金的過程可謂是全球醫學信息學發展歷史的一個縮影。從30年間AHRQ提供資助的130個醫學信息研究課題看,大致可分為3個方面(表l)川。
由此可見,國際醫學信息學的研究是伴隨著信息科學技術的發展而迅速崛起的。在早期,由于醫學知識面廣量大、醫療數據復雜多變,大多數的醫生和醫院是依賴手工在書刊、病歷、圖片等各種文獻中去查找數據,以便作出正確決策和解決問題。當時的研究者認識到計算機在數據存儲、檢索和建立信息系統方面有著巨大的能量,并開展了醫學信息系統的研究和開發。在20世紀70年代初,Mo幣sCollen等人已經成功建立了“可集成、可擴展、變長和可變格式”的包含1百萬病人記錄的數據庫川。F瀏吐St~:等人建立了計算機化冠狀動脈樹的幾何結構,且成功應用于心臟疾病的分類鬧。當初開發成功的COSTAR(eo呷uterstoredanll〕ulato巧record)、STDR(sullllnarytinle一oriented,eo記)、RMIS(托羅nsrriefmedical11示〕nnationsystelns)等優良系統,不但有力推進了計算機在臨床及其實驗室、影像科和危重病人處理中的應用,而且至今仍對醫學信息系統的開發和研究產生影響〔7一9了。
幫助臨床醫生進行醫學決策的第一代系統出現于20世紀50年代的后期,而真正應用人工智能技術最早開發成功的臨床決策支持系統是Stanf(耐大學的Feigenbaum所領導的研究小組于1976年完成的MYCIN專家系統,用于抗生素藥物治療。其間,研究人員開發了眾多不同類型的臨床決策支持系統,如DeDorlU〕al’s急腹痛診斷系統、IN兀RNIST內科疾病診斷治療系統等:’,’0二。與此同時,應用信息學方法進行診療質量控制也是AHRQ基金資助的一個重要方面,如早期的ACMAD(出11bulato叮comedie欲auditdemonstration)、CSP(eomplieationssereeningpro-91翅lu刀),直至90年代后期“weh一即abled”臨床信息系統,充分顯示了計算機系統在幫助醫生改善醫療質量方面的重要作用〔’‘一ls]。
建立一個基于知識的電子病案(electroniCmedi-eal二ords,EMR或eo哪uter-based娜tientoe耐s,CPR)及其整合信息系統一直是關系到如何有效地檢索病人醫療數據并綜合利用醫學知識來改進醫療處理過程的重點和難點課題。早在1971一1974年間,Elcalmno醫院最先獲得了AHRQ的基金資助,研究成功了在醫院內具有管理和臨床功能的醫學信息系統(technieonmediealinformationsystem),使其護理費用減少5%,平均住院時間縮短4.7%,醫院成本全面下降仁21。隨著醫學信息學研究的不斷深人,醫學信息標準化的重要性亦日益突出,并逐步成為成為醫學信息交流和通訊的基礎。到90年代的中后期,AHRQ與美國國立醫學圖書館合作資助了l力INe(一ogie習山seoationidentifiernamesande閉es)標準的研究,并開展了與包括150廠rCZ巧(inielnatonalstand耐s)衛尹nization’5technie習。~ttee215)在內的多方合作研究,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仁’4,’5·2。
二、當前狀況
在Intemet上,用于提供醫學信息檢索服務的計算機系統種類很多。除了基于文件名和目錄名檢索的An{hie、基于關鍵詞檢索的WA巧、基于菜單檢索的Gophe:外,當前最主要且最常用的網絡醫學信息檢索工具是基于超文本的搜索引擎(seaohingen-gines)。搜索引擎可以是一個獨立的網站,也可以是附屬在其他類型網站或主頁上的一個搜索工具。它具有信息檢索服務的開放性、超文本的多鏈接性和操作簡易性的特點。近年來,由于以超文本技術建立起來的雙jeb已成為網絡信息資源的主流形式,而且Web檢索工具既以Web形式提供服務,又以Weh資源為主要檢索對象,檢索范圍還涉及到其他網絡資源形式,如usenet沃孫,herJl?等。因此,基于超文本的搜索引擎已顯得格外重要,已成為人們獲取網絡醫學信息資源的主要檢索工具,也幾乎成了網絡檢索工具的代名詞。
醫院信息系統(hosnitalin五〕m拍tionsystem,HIS)是利用計算機及其網絡通信設備和技術,對醫院內外的相關信息進行自動收集、處理、存儲、傳輸和利用,為臨床、教學、科研和管理服務的應用信息系統,主要由以病人為中心的臨床信息系統(clinicalinfo卜matio。system,cls)、以醫院為中心的管理信J息、系統(hospitalman卿mentinfonllationsystem,HMIS)和以知識為中心的醫學文獻服務信息系統組成仁’“〕。在美國和歐洲,不乏應用功能完整的HIS的成功范例。美國Regellstrief研究所的一個小組研究結果表明,在使用CIS之后,醫院的開支可減少12.6%,產生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川。在中國,Hls的建設已有十多年,以人、財、物管理為基礎的HMIS取得了長足的進展,但對提高醫療質量和臨床工作效率的CIS卻在近兩年才有少數的有識之士開始關注,以致國內現有的HIS基本上多呈只有1MIS而沒有CIS的跋腿現象。特別是在今年春天的SARS考驗面前,暴露出不少的弊端。其主要有:①HIS的應用范圍和普及程度還很不夠,幾乎沒有哪個醫院實現了完整的病人信息管理;②醫院之間由于缺乏標準化而無法實現病人信息的交換和共享;③醫院與衛生管理部門和疾病控制部門之間缺乏有效的電子化信息傳遞手段川;。
EMR是以病人為中心建立的一個完整的、終身的、縱向的、多媒體的、包含所有重要臨床信息的記錄。電子病案是CIS的核心,應該同時具有輔助臨床決策功能。近年來,EMR已經成為醫院信息化討淪的熱點,其優點越來越被人們所認識。HI刀(healthleve17,計算機之間通信的醫療衛生標準)中cDA(Chnical奴~nt,hitectu此)定義的EMR標準格式也逐漸被世界各國醫學信息學界所公認,成為EMR建設的重要依據。EMR數據的作用主要有:①直接面向病人的醫療和護理;②醫療保健質量的評估;③管理和計劃支持;④研究和教育田。當前的應用主要集中在建設醫生工作站、處理臨床用藥、診療信息和病人的部分臨床記錄。香港醫院管理局計劃到2(X科年底建成初步的EMR系統,包括病人醫囑信息處理、病人檢查和檢驗信息處理、并集成用藥咨詢和臨床數據分析的系統;而一個完整的、帶有決策支持功能的EMR系統正在一個更長遠的規劃之中。醫學信息學作為一個新的學科在美國、歐洲和中國經歷了不同的發展過程。
美國NLM早在1972年就開始支持醫學信息學研究生培訓計劃,現在不但建立了醫學信息學系、規范的學位教育,而且有了較為專門的研究中心和公認的學術單位。歐洲的許多醫學院校在如年代初也設立了醫學信息學專業,荷蘭鹿特丹的E璐mus大學同時有醫學信息學的醫學博士和哲學博士課程。我國在80年代就有4所醫學院校開辦了圖書情報專業,至今約有30所高校設有醫學信息學方向的專業,而教育部在2(X)3年才將“醫學信息學”正式列為高等教育專業目錄外專業。
三、面臨的挑戰
1.提高醫療衛生質量:通過醫學信息學的方法來改善和提高醫療衛生的質量,是醫學信息學界人士面臨的最大挑戰。如現在尚無一個基于標準的、完整的、帶有臨床決策支持功能的電子病案系統;如何將大量的醫學經驗抽象成為方便和容易使用的形式,為臨床工作提供方便和可靠的決策信息,并符合倫理和法律的要求[ls,l0]。
2.完善醫學信息系統:除了進一步改進和完善以CIS為重點的HIS、網絡化的全文文獻檢索系統外,公共衛生信息系統的建設已被一場突如其來的SARS疫情推上了議事日程。我國衛生部2(X)3年9月公布的《國家公共衛生信息系統建設方案》(草案)明確指出要用3年的時間初步完成國家公共衛生信息系統的基礎建設,力圖改變當前信息網絡覆蓋面小、醫療救治系統信息不靈、疫情報告和疾病監測時效性差、衛生執法監督信息系統建設滯后、信息整合能力落后的嚴重局面。
3、經費、人才、技術和標準:醫學信息學是一個特殊的領域,由有著不同背景和訓練水平的個體組成。我國的醫學信息機構正經歷著經費和人員改革的挑戰,留下的是否真正的醫學信息學人才?他們能夠更好地理解資料、信息及知識結構嗎?專業教育機構的課程設置是否適應國際醫學信息學發展的需要?安全保密和標準的確立與應用能否適合實際的需求工’8,,9]?
四、未來與對策
醫學信息學的未來很難預測。但它必將成為各個國家醫療衛生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S恤而rd大學的MllsenMA教授稱醫學信息學正面臨它的青春期,而它并沒有像青春期少年般的奢侈,沒有考慮為何世界會對他們不公平,他們需要進一步明確自己的目的并制定未來可達到的目標[’8]。根據當前國際醫學信息學發展的現狀,在此擬就我國未來的醫學信息學建設策略做一簡要探討。
1.加快專業人才的培養:醫學信息學研究的徘徊不前,已讓許多醫療衛生機構開始對他們在信息學中作出的投資價值產生懷疑〔‘6,’9]。究其原因,仍然是高素質的專業研究人才的嚴重匾乏。這種現象在我國顯得尤為突出。例如,現有崗位上的人員知識結構層次低,專業綜合素質差,幾乎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醫學信息系統開發和維護的專業人員。因此,加快專業人才的培養已經成為醫學信息學界的當務之急。筆者認為,不但要加快建立健全醫學信息學專業的規范教育體系,培養高素質的醫學信息學專「l人才;而且要盡快改變醫學信息學研究機構的現有用人體制,吸引有志于醫學信息學的復合人才;同時還要加強在崗人員培訓和進修,盡快適應我國醫學信息學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