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兒童畫春天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眼中的世界; 心中的世界
中圖分類號:H31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6)02-080-001
在兒童畫創作中,我常常發現一個現象:沒觀察時,孩子們還會畫,觀察后再畫卻不會畫了!為什么會這樣呢?在大人的眼光里先想一想再看一看,不是更有利于組織畫面嗎?原來兒童的心理特征和我們是不一樣的,兒童沒有在道理上明白自己的造型語言,仔細的觀察使他們走入了生活真實的怪圈,這種眼高手低,不能自拔的現象,是忘記了自己本有的意想造型的語言,而深入了寫實生活真實的誤區。
兒童畫來源于畫眼中的世界,而畫出的卻是心中的世界,那么怎樣學會表達心中的世界呢?我以為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著手:
一、順應孩子的心理特征,引導孩子找到繪畫的規律,自由自在的表達心中的世界
兒童畫創作是兒童自己對生活認知的心理過程。它來源于生活的印象,又超越了生活的真實。所以兒童畫是兒童心靈與生活的對話。我們引導兒童作畫的要點有兩條:
第一是認識自我,相信我也會想,我也會畫。
有很多小朋友在畫畫之前都有一種畏難情緒,生怕自己畫不好,又生怕自己畫錯了。其實哪有什么對錯之分呢!小朋友畫畫只是忠于自己的情感罷了,他們一點一滴的感想都是珍貴的,都是閃光點。
第二是認識世界,我們眼前這個世界是可以通過自己的手改變的,你喜歡把它畫成什么樣就畫成什么樣。
記得有一次我給一年級上“用圓形畫動物”一課。一上課,我便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大大的圓,讓學生猜猜老師要畫什么?“畫太陽?!蔽以趫A上添畫了兩只眼睛,“畫人。”我又在眼睛下畫了嘴和胡須,“是小貓,小貓?!睂W生大聲說,我微笑著在圓上添畫了兩只長長的耳朵,“是小白兔!”學生們簡直要跳起來。他們的好奇,激動與快樂像爆炸的氣球,在教室里噼里啪啦響起來,在我的啟發下,大家迫不及待的拿起筆,畫出了許多出人意料的好作品。在老師的引導下,讓小朋友們知道通過我們的小手是可以改變眼前的世界的。你的小手就像是魔術棒,想怎么變就怎么變。自由自在的表達心中的世界是多么的暢快淋漓??!
小朋友在兒童階段想象力強而寫實性差,他們的想象天馬行空,不拘一格,我們順著孩子的心理特點,有針對性地引導孩子找到繪畫的規律,更能自由自在的表達心中的世界。如果只重視眼中的世界和具體形象的表達,會給孩子造成無從下手的感覺。。
二、抓住創造思維,尋找兒童畫新的定位,把眼中的世界變成心中的世界
兒童畫畫的欲望來源于眼中的世界,而表達的是心中的世界。以生活為本的時代已經過去,以人為本的時代已經開始了,所以我們必須重新尋找兒童畫側重點的定位。以生活為本的兒童畫重視形象,今天畫小貓,明天畫風箏,僅僅重視的是形象,不能開發智力。以人為本的兒童畫重視想象,不僅用手畫,更要用心畫,不僅畫生活,更要畫心靈。不僅培養形象思維,也要培養兒童的邏輯思維,這樣左右腦才會均衡地發展。
孩子是純真的,他們對周圍的一切充滿了興趣和好奇,他們的想象力又是很奇特的,在孩子的筆下,天空、太陽、花草、樹木等一切都變得非常豐富多彩。如畫樹,孩子可以畫出春天的綠樹,秋天的紅樹,那么可不可以畫出藍樹,黑樹,粉色的樹呢?我不刻意地限制孩子,鼓勵他們只要畫面需要,什么顏色都可以去畫,以此類推,孩子們敢于用多種手法表現事物,表現內心的情感,從而擺脫了習慣性思維的束縛。
【關鍵詞】幼兒 創作畫 輔導
有一首歌是這樣唱的,“我有一幅畫,一幅神奇的畫,捅上翅膀,自由飛翔。那是我在美的世界里徜徉?!眱和幌矚g循規蹈矩的藝術,在繪畫中他們可以超越常理和常規,也能超越時空、邁越古今。目前,國內外都非常重視兒童畫創作,經常舉辦各類兒童畫比賽,那么怎樣幫助兒童創作畫去參加比賽呢?《綱要》中指出“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庇變河掠诖竽懴胂螅绻軌蚴艿搅己玫乃囆g啟迪和引導,其幻想的翅膀便可以自由翱翔。
1 拋磚引玉――不拘一格,新奇創意。兒童畫之所以受重視。因為它能夠承載多種教育功能:它是兒童心靈的窗戶。融合著多元素質;它是一種與他人交流的形象語言,能夠啟迪兒童的心智和情感:它更是對幼兒進行創新教育的最佳載體。幫助孩子選擇畫什么,定什么內容,是比較困難的。
如何讓孩子的作品最終讓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作品內容的選擇一定是孩子自己提出的。兒童只有在畫一些喜愛的東西,特別是當某些事物成了兒童自身百看不厭的東西的時候,濃厚的感情使他不斷回味思念,當他把這種日夜思念的物體從記憶中召映到畫紙上來時,才能充分表現出兒童的靈動性與創造性,畫出自己的生活和感受。
記得2008北京奧運會的吉祥物――福娃,這五個形象憨態可掬的娃娃在孩子心中樹立起了牢固的地位。在孩子的提議下,一幅名為《我和福娃手拉手》的作品初具輪廓。神州七號的上空讓孩子對太空產生了無限的向往?!跺塾翁铡纷尯⒆玉{駛著神州八號和外星人來了一次親密接觸。感受是兒童畫的創作源泉,在輔導孩子確定主題之時,應采用多種方式。通過講故事,看圖片。引導他們從自己的身邊開始觀察事物的特點,善于發現有意思的內容、新奇有趣的事物,激發孩子們的熱情,提高他們的創作欲望。這樣,他們就能畫出具有真實性、更有活力的作品。
幼兒期是最有創新精神的階段,孩子們大膽、浪漫、無拘無束地表現童心、童趣,隨意聯想、擬人、神化,隨意“張冠李戴”也不覺得怪異。幼兒的新奇創意精神與現代藝術是相通的。
2 反客為主――精心設計,反復推敲。有了充分的“感知材料”、新奇創意,并能展開想象,接下來就是進入畫面構圖的階段。這一階段很關鍵。幼兒畢竟年齡還小,有些技巧還不成熟,這時就需要教師根據幼兒的困難和需要“審時度勢”地為他們提供必要的幫助和適宜的引導。
盡管幼兒繪畫作品的構圖沒有成人作品罪么嚴謹。但花心思布置畫面,設計出“巧”的構圖與隨隨便便畫上去畫面效果就大不一樣。幼兒有時喜歡將很多東西畫入作品中,所有的東西都差不多大小。這樣顯得很雜,沒有重點,沒有主次。這時就要引導幼兒把主要物體往大了畫。例如幼兒作品《遨游太空》,畫面的主要事物是神州八號飛船和載著外星人的飛碟。這時就要求將主題交代清楚,飛船和飛碟一定要畫在畫紙中間顯眼的位置,并且引導幼兒,神州八號載著誰呀?外星人看見我們的飛船會怎么樣呢?讓幼兒有更多想象與創作的氛圍。另一種情況是作畫不夠大膽,所畫的物體既小又少,畫面空蕩蕩的。例如孩子在畫面上畫了一朵花就覺得沒什么可畫了,這時我們可以以引導幼兒,在這朵花的旁邊還有一朵花在和它打電話呢,小動物聞到花香都來玩了……在畫的過程中,不斷補充有意思的東西,去掉多余的或可有可無的東西,直到滿意為止。
另外背景的裝飾也很重要,它可以將主題烘托出更好的效果。作品畫面要畫得滿一些,不要太單調,有助于畫面的完整性。鼓勵幼兒和別人畫得不一樣。之所以強調不一樣是因為孩子可以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去組織畫面,擺脫一種模仿的束縛和局限,發揮兒童主動性,培養獨立性。讓作品更加有新意、有亮點,更與眾不同。
3 樹上開花――大膽用筆,大膽用色。用好顏色是完成一件好作品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色彩不僅是為了畫面更漂亮,更重要的是,色彩可以表達作者的想法和情感。幼兒可以發揮他們色彩的任意性,盡可能根據他們的需要和理解使用多種顏色,比如,畫面上色彩繽紛的鮮花盛開。到處充滿嫩綠,那表達的當然是春天的氣息;黃澄澄的梨子、紅彤彤的棗子,到處碩果累累,那表達的當然是秋天的收獲。藍色的天空、大海;金黃的海灘、沙漠;五顏六色的彩虹……因此,我們要引導孩子用色彩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在幼兒作品《海底探險》中,孩子穿上了潛水服暢游在海底中,各種各樣奇形怪狀的魚兒與海底生物在這里生長。作品完成之時,孩子給魚兒與海底生物的身體外圈涂上了金黃色,并且為海洋點綴了五彩的泡泡,使整幅作品更增添了神秘的色彩。我們有時可以把色彩玩得很鮮艷,有時也可以將色彩玩得很高雅。色彩可互相襯托對比。創作時,很多時候畫面就是靠用合適的色彩,利用色彩之間的襯托表達自己的想法。我堅信,好的顏色決定好的作品!
1.帶領幼兒走進大自然,尋找繪畫素材
教師應滿足幼兒的愿望,在美術教學中多給幼兒一些校外活動的機會,帶幼兒走進大自然,與他們一起觀察周圍環境和各種自然現象,指導幼兒看看、摸摸、想想,使幼兒產生“創作”沖動,激勵幼兒從中尋覓創作素材。如春天,可以帶領幼兒到校外去看花、認花、采花,回到教室指導幼兒畫“花”為主題的畫;秋季可以帶領幼兒到野外去拾樹葉,把收集到的綠葉、黃葉、紅葉作為素材,引導幼兒開展拼擺活動。這樣做由于幼兒興趣濃厚,動腦積極,因此技能提高很快。
2.用豐富多彩的范例激發幼兒畫畫靈感
豐富多彩的范例可以使幼兒充分感受到美,也有助于幼兒根據自己的能力和興趣進行選擇制作。幼兒完成的作品各具特色,玩起來也特別開心。如我指導幼兒畫“花”時,就把、月季或者是牽?;ǖ榷喾N花標本帶進教室,創設藝術氣息濃厚的活動環境,讓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下,邊作畫、邊欣賞,寓教于樂,有效促進幼兒繪畫智能的開發。
3.提高幼兒的繪畫技能,多鼓勵創造性繪畫活動
美術活動中的想象創造需要一定的繪畫技能。教學初期,先讓幼兒學畫,如蘋果、梨、黃瓜、胡蘿卜等常見的形狀比較簡單的物體,讓幼兒概括地說出其形狀,并把蘋果同梨、黃瓜同胡蘿卜等形似物體做比較,讓幼兒找出其共同點與不同點,畫出他們各自不同的特征,然后讓幼兒進一步表現一些他們熟悉的由若干部分組成的物體,如房子、卡車、小船、娃娃臉、魚等,先將其分成若干部分,再讓幼兒組裝起來,等到幼兒對周圍環境變化的反應不斷敏感起來,儲備了一定的表象和表現能力時,誘導他們將以上這些單個物體組成具有一定情節的畫面表現出來。如讓幼兒作畫時,出現簡單的命題或將情節簡單、角色形象熟悉的《小彩球》、《畫房子》、《動物服務中心》按故事內容表現出來,這樣幼兒可以根據自己對事物的認識和對故事的理解,充分展開想象進行創造性的作畫,在此過程中,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都會得到很好的鍛煉。
4.注重日常美術活動的開展
日常美術活動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和繼續,對豐富幼兒的生活,積累創作的素材,保留幼兒表現美、創造美的一片空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日常生活中多帶領幼兒欣賞自然景物,參加美化環境的活動,參觀自己平時的美術作品,鼓勵他們大膽盡情地畫自己心中的動物、人物、自然景物等,為幼兒提供豐富的創作素材、創作機會和良好的創作環境。幼兒作畫的素材很大程度上來源于平時生活的積累。在日常教學中我們發現,眼界寬、勤學好問的幼兒想象力相當豐富,這與家長重視家庭教育有很大關系。因此,還要多同幼兒家長聯系,進行溝通,求得幼兒家長的理解和配合,如多帶幼兒觀看自然景物、行人、馬路、商店、市場等,回家后讓幼兒用簡單的線條畫出自己看到的最美的地方。這樣通過家長長時間的支持,幼兒的記憶力、想象力、創造力都會有很大的發展,學習美術的信心也會得到不斷增強。
5.多媒體技術與幼兒美術教學的整合
5.1利用多媒體,開展美術欣賞活動。
幼兒對美術的興趣和作業能力的差別是客觀存在的,傳統的美術欣賞大多以教師出示范例、講解,幼兒作畫、講評為模式,由于形式缺乏審美感知,幼兒作品以模仿居多,在采用多媒體之后,動態的畫面形象地呈現在幼兒面前,幼兒可以根據提供的畫面,按興趣和意愿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體驗,他們在欣賞、觀看的過程中,獲得視覺上的滿足,激發其表現美、創造美的興趣,如貼貼畫畫《樣樣東西都愛吃》活動,在講到小象樣樣東西都愛吃,長得越來越大時,制作可操作的軟件,讓幼兒將畫面上的食品(蔬菜、水果)一樣樣地用鼠標拖過來喂小象,小象便漸漸地長大。如此直觀的畫面成功地感染了幼兒,收到了很好的視覺效果,在此后的操作活動中,幼兒依然保持很高的興趣。
幼兒對美的感知和領悟是需要教師去引導的,視覺和聽覺是感受美的第一渠道,在幼兒美術活動中,欣賞優美的散文詩加上動感畫面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內容,它可以使幼兒情不自禁地步入美的境界。比如,在以《春天》為主題的美術活動中,教師利用VCD,展示了花的生長、開放過程,然后引導幼兒想象:春雨、春風是怎樣喚醒花蕾的,優美的語句配以生動的畫面,引起幼兒豐富的想象,而幼兒的回答也如同畫面展示那樣斑斕多姿,很快在他們筆下展現出一幅幅多彩的春天畫卷。
5.2利用多媒體,激發幼兒的美術創造力。
多媒體有其獨特的優勢,但它并不是僅供教師演示和幼兒欣賞之用,而是為幼兒提供嶄新的學習空間,以達到啟迪思維的目的。
如活動《畫太陽》通過輕移鼠標,使太陽成為不同的角色,一會兒帶上博士帽,一會兒又成為可愛的太陽寶寶,幼兒在畫面的變化中,不斷地體驗新奇與快樂,也拓展了幼兒作畫的思維,就不會將太陽畫成一成不變的“太陽公公”了。
6.讓孩子畫得更輕松
兒童的美術表現能否畫得更輕松一點?少一些特殊的制作性(包括兒童的版畫作品),多一些繪畫性,多一些自然狀態下心靈的展現。
幼兒繪畫教育是全面教育發展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繪畫是幼兒表達自己的情緒、情感和維持心理平衡的有效途徑。它不僅使幼兒獲得美的感受、發展了幼兒美好的情感、陶冶了幼兒的性情、提高了幼兒的審美能力,還能促進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和想象思維能力的發展。幼兒園的繪畫教學主要是讓幼兒在觀察事物的形狀、顏色、結構的基礎上,充分表現自己對周圍生活的認識和情感,初步培養幼兒對美術的興趣,發展幼兒觀察力、想象力、創造力,發展手部肌肉的協調性、靈活性。
關鍵詞
繪畫 欣賞 組織
交流 主動性
繪畫是兒童心靈的窗口,它反映兒童內心的情感世界。繪畫中優美的造型和鮮明的色彩能增進幼兒愉快的、健康的情緒情感,調節和豐富幼兒的精神生活,對幼兒健康人格的形成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著名兒童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小孩子喜歡畫畫,可以說是他們的天性?!庇變嚎梢酝ㄟ^繪畫活動認識周圍的世界,表達內心感受。有位教育家說:“兒童的繪畫,是認識反映感情的抒發,生活的再現。”因繪畫是一種感受、思考與幻想相結合的活動,因此,幼兒的繪畫無論是對其智力的發展,還是個性、情感的健全,都有著不可估量的意義。所以我們應讓孩子用手、口、身、行全方位表達他們作品的機會。幼兒時期是繪畫興趣培養的主要階段,我們應該為他們打開創作的大門,讓他們在這個廣闊自由的田地里進行創作。那么,我們怎樣才能提高幼兒繪畫學習的主動性呢?
一、讓幼兒的眼睛動起來——欣賞美的天地
羅丹說過:“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笨梢?,對于變幻莫測的大干世界的充分認識是從發現開始的。幼兒發現了美,那么就會去欣賞美?!靶蕾p”并非表面的看看,而是深入的尋找美,觀察美,發現美。一幅我們認為很不起眼的畫,在幼兒眼中卻是一幅很美的畫。我們還可以帶幼兒到大千世界中去看看、去賞賞,你認為不好看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飛禽走獸說不定都是幼兒心里美麗的畫、描繪的素材??傊?,我們應啟發幼兒用他們的眼睛去感受、去發現他們周圍事物的“形”與“色”,并由此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刺激他們從事繪畫表現的意欲,正確引導幼兒欣賞在繪畫教育中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內容。
例如,我們在畫“春天”為主題的畫時,之前我很害怕幼兒不知道畫什么,于是我就想怎樣才能讓幼兒欣賞到春天的美呢?于是課前我準備了Flash:里面有春雨下了,種子發芽了;春姑娘飛來了,灑落大地一些五顏六色的鮮花;鮮花開了,引來了一些蜜蜂和蝴蝶嬉戲玩耍;小燕子飛來了,在柳樹上嘰嘰喳喳的叫著;柳樹姑娘甩著長長的大辮子,在隨風輕擺;小青蛙在荷葉上呱呱的叫著;小朋友跑來了,他們正在放風箏等等。他們欣賞到許多美的畫面,由此畫出了許多美麗的春天作品;有的畫池塘里有許多的荷葉和荷花,而且小青蛙坐在荷葉上呱呱叫,池塘邊還有柳樹迎風飄:有的畫星期天和爸爸媽媽到公園里去玩,去欣賞春天的花等等。幼兒畫出的美麗作品太多了,讓我看都看不過來。幼兒的眼界打開了,使幼兒在這樣的創作活動中,無拘無束全身心地投入到創作之中,他們的想象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幼兒的作品變得更有個性,更懂得怎樣去欣賞美的天地。
二、讓幼兒的小手動起來——激發美的追求
我們要給孩子自由畫畫的機會,幼兒是把繪畫當作一種游戲來對待,在這種繪畫的游戲中,幼兒的小手才能動起來,才感到無拘無束,沒有壓力,這樣,才能培養其對繪畫的濃厚興趣,也才能把自己內心的感受和幻想盡情發揮。我們在培養幼兒興趣的同時,要培養幼兒自主作畫的能力,激發他們對美的追求。兒童畫是孩子自我表現的一種方式,是他的思想表現,反映著他的經驗和感受,體現著他與周圍環境的關系,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孩子的想象力是很奇特的,在他們的筆下,天空、云、太陽、花草、樹木等一切都充滿了生機,變得豐富多彩,例如春天到了,許多小朋友畫了嫩嫩的綠綠的樹葉,可茜茜小朋友把樹葉畫成了紅色的,剛開始我以為她畫的是秋天的樹葉,又一想,她可能有自己的想法吧,她解釋說上次她和媽媽出去玩的時候,就看見過紅色樹葉,媽媽說是“紅楓葉”。于是我便讓她按照自己的想象畫春天,果然她交出了一份與眾不同的畫卷。幼兒往往把自己看得最仔細、印象最深、認為最重要的東西畫出來,這也是一種創造,是幼兒憑借自己的經驗和認識來理解、想象、創作。在這一過程中,他們的思維是活躍的、情感是積極的。由此可以看出,激發幼兒豐富的想象和創造潛能,才能激發幼兒對美的追求。
三、讓幼兒的耳朵動起來——引發美的創作
幼兒在繪畫時,教師不僅可以用專業語言指導兒童的觀察,而且可以用藝術性的語言去描述幼兒繪畫的內容,讓幼兒的耳朵動起來,教師給與適時的指導,使幼兒仔細觀察畫面,讓一幅快畫不下去的畫,變成一幅幅生動有趣的畫面,顯露出兒童的創造智慧和創作才能。
例如:有一次,在畫樹林為主題的畫時,笑笑在畫樹林時,樹畫得太小,他不怎么想畫,我看了后有意地說:“樹林里除了有小樹外,還有大樹。”笑笑一聽,高興了,在小樹旁畫了幾棵大樹,畫完還跑到我身邊告訴我:“老師,你看,樹林里有樹爺爺、樹奶奶、樹爸爸、樹媽媽、還有許多樹寶寶”。藝術美的評語還能對孩子的每一點發現、創造和進步給與溫馨的表揚、肯定,增強他們的自信心。這樣,既讓幼兒的耳朵動起來,又能自由作畫,從而引發幼兒對美的創作。
如何運用和發揮人類獨特的美術文化功能,使兒童具有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培養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個性、自由表現力的人才,無疑是今天美術教育的重要課題。
本人在美術教學實踐中,做過一些有益的嘗試,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現不敢冒昧,羅列一二,還望大家教正。
采得百花來釀蜜
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內容和信息,拓展視野,從藝術教育的角度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
我在執教《我為校園添色彩》一課時,就走遍了格爾木的大街小巷,親自繪制和拍錄了大量的格爾木校園圖片。這些當地所獨有的藝術品,經過開發、整理和展示,孩子們耳熟能詳,如數家珍,課堂氣氛十分活躍,置身于藝術氛圍的孩子們,按捺不住一試身手的欲望,巴不得把自己的內心世界用點、線、面、色展示出來。教師課堂上大量的演示,出示大量的范畫,提供學生大量的圖式,為孩子們創新求異打下了基礎,使他們的藝術個性、自我表現得到了張揚,學生們依據自己的生活經驗通過想象和聯想,勾勒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繪畫作品,這些作品或粗獷古拙,或典雅細巧,或飄逸灑脫……
這堂課,給了我一個啟迪,那就是教師要做有心人,處處留心、時時留意,平時注重積累,積累多了就有可能迸發出創造的火花,給教學帶來“精彩”,采得百花釀蜜后,香甜的滋味是悠遠的、雋永的。
不拘一格出人才
“還少兒以自由”,讓他們隨心所欲地表現自我,擺脫模仿,展示學生的藝術個性,構筑多彩的繪畫樂園。
在《感受春光 了解春天》的教學中,通過觀察欣賞、想想聯系、實踐體驗來抒發對春天的贊美,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動腦動手的創作能力,特別是回味古代詩與畫獨特的魅力,感受春天生命的韻律之美。課堂上開展詩配畫練習,使學生領悟文學與繪畫的共同點,以便創作出一批有個性、有新意的美術作品,讓學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悅。
在詩配畫練習中,學生根據詩歌所傳達的信息,充分發揮各自的豐富聯想,打破海陸空等一切空間界線,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更好地開發其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從藝術教育的角度培養他們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
實踐證明,詩配畫這種藝術活動對于學生的思維培養、啟發和豐富他們的想象力,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那一幅幅構思獨特、想象大膽的畫面充分向我們證實:置身于詩歌氛圍中的學生們,思維十分敏銳活躍,優美的意境更是為他們的想象插上翅膀。
以趣激畫,讓學生步入繪畫的天地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蔽覀冎缹W生特別愛看小人書,小人書里的傳說、童話常常使他們靜靜的坐在那浮想聯翩。我想:既然他們對童話那么感興趣,我何不就利用這一點,讓他們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飛翔呢?
首先,我就試著給一、二年級的小朋友們描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在很遠的地方,有一個蔬菜王國,那里住著許多蔬菜小人。這些蔬菜小人的頭呀、手呀、腳呀都是蔬菜組成的,就連鞋子、裙子、項鏈、武器等也都是用蔬菜做出的,當然,蔬菜王國里的國王、王后、公主、王子、士兵、國民、廚師也都是蔬菜啦!小朋友,你能把這個有趣的蔬菜王國畫下來嗎?比如:畫一個好老好老的南瓜國王,畫一個漂亮的豌豆公主或者帥氣的胡蘿卜王子、土豆士兵,試一試,一定很有趣!”剛講完,有很多小朋友就躍躍欲試了。我再讓小朋友回憶一下曾在小人書中看到過的國王、王后等人物的形象,然后將蔬菜與人物形象進行聯想,畫出生動有趣的“蔬菜小人”。這個方法還真不錯,小朋友們一個個握著筆,歪著頭,一副全神貫注的模樣,靜悄悄的描繪著他們的“蔬菜王國”
1.興趣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通過親自動手,利用自己身邊可以找到的材料,制作一個《童話的城堡》,可以在里面鉆來鉆去,是一件多么另人激動的事!本課就給同學們這樣一個動手圓夢的機會,因為美術學習不但是知識技能的傳授,而是要貼近兒童的年齡特征與美術學習的實際水平,從而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表現活動。學生能夠選擇適合的顏色,剪出建筑的各部的基本形,擺一擺,看一看。在裝飾細節時注意添加一些有生活情趣的物品,如窗簾、小路等,只要學生在制作過程中體驗到了樂趣就是成功的學習。
2.培養學生的設計能力
在上完美術課《名字的設計》后,學生學會運用不同的形式設計自己的名字。開始我以我的名字用兩種形式展示給學生,學生選擇他們喜歡的一種形式,導入主題。說出自己的設計想法,然后開始設計繪制。整節課,學生的興趣很濃,想象力得到了發揮。設計出了多種造型的名字形狀。而且還圖上了美麗的色彩,在筆畫的形狀上學生有多種的造型。如“點”,有的學生用七星瓢蟲,還有的用水珠等表示??傊ㄟ^本節美術課的學習,學生的想象力得到了發揮。
3.培養學生的速寫能力
在上五年級美術課《手的速寫》后,學生通過觀察手的形狀、結構,將手的不同動作畫出來。先由學生說出手的功能、作用,再對照自己的手描繪出手的構造。教師先引導學生把自己的手印在紙上,在對照教師的范圖臨摹。最后要求學生將自己的左手的不同造型畫在紙上。本節課教學,我運用循序漸進的方法,逐步培養學生的繪畫能力、造型能力和觀察能力。學生了解手的功能和結構,并且將自己的手運用速寫的方法繪畫出來。在對《自行車的速寫》中,也運用了同樣的方法,使同學們了解了什么是寫生,什么是臨摹。講解時,先由學生說出自行車的結構。教師在黑板上畫出。這樣使學生在興趣中掌握繪畫技巧。學生在根據教師的繪畫步驟畫出他們所見過的自行車。
為了增加學生的繪畫興趣,又設計了一個內容。畫出未來的自行車。學生根據自行車能鍛煉身體,而且還環保的優點,創作出未來的自行車。增強了他們的創作能力。學生的想法很多,有的學生把自行車加上飛機的翅膀,用力蹬就會飛上天空。學生的想象力與繪畫的能力的到培養,從中掌握了速寫的知識。提高學生的美感。
4.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我在上低年級美術《幻想動物》時,開始我以龍來舉例。龍是由:鹿、牛、蛇、鷹等動物組成的動物。并出示龍的圖片,學生分析圖片。他們的興趣被好奇感激發出來,我再引導他們創作學生心中的怪物。先以牛頭、貓的身體的動物為例,可以由兩個或三個或更多的動物組合。接下來由學生創作,可以運用不同種類的工具制作或繪畫。學生創作出許多有趣的怪物,并為它們起了有趣的名字。本節課,我根據學生的心理的特點,以龍來激發學生的靈感,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掌握孩童的心理特點,注重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能力。
在《幻想未來的景色》的繪畫中,我通過圖片、故事的結合,給學生創造一個虛擬的未來。孩子根據教師的提示,畫出了未來的景色。孩子對未來都充滿希望,因此產生了繪畫的興趣。教師再正確的引導他們創作。由此,也會產生很大的效果。有的學生把未來的房子建在云彩上,能在天空中自由的飛翔。本節課我注重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對現實事物進行再創造。而且還能使學生在愉快的環境中快樂的學習知識。
5.美術的教育作用
在上美術課《誰最美》中,學生通過教師講故事和圖片,使學生了解故事。從中學到了美的真正含義。在教學中,我先展示圖片讓學生觀看,要求他們分析出圖片的內容。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逐步的理解圖片的意義。這時我再把圖片的內容編成故事講給他們聽,使學生進入教學情境。并且能發自真情實感的完成老師留給的繪畫內容。在美術教學中,通過圖片和故事來培養學生的品德,對學生進行美育與德育的結合,是最好的教學方法。
6.知識與興趣的結合
音樂是時間與視覺的藝術,他通過旋律、節奏、節拍、曲調、音色和音質、強度和力度等形式,形成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在指導兒童繪畫創作時,有選擇的播放一些音樂,用音樂的和諧美和去感染學生。在其大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使學生的繪畫創作增強藝術效果。如上創作課《為歌詞配畫》時,先放一遍《春天在哪里》的音樂。造成一種特殊的情景。學生聽完后說出歌詞中的最主要的內容,說出春天景物的特征,然后將歌曲在學生繪畫過程中反復播放。使他們增強了對春天里的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使學生自己置身于綠色的春天的懷抱之中。音樂手段的運用,給學生帶來了心理上的美的感受。促進了新知識的掌握,新技能的形成。
7.欣賞有力于學生繪畫及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在上周美術課上,我在一個班要求學生根據所定的內容繪畫。根據口述,學生發揮想象力,但畫面的效果不是很好的。有的學生說不知怎樣畫,針對這種情況我在另一個班教學時,先給他們觀看掛圖,啟發學生的興趣,在興趣中講授。結果這個班的學生不但畫的有想象力,富有兒童情趣,而且還能從快樂中學習知識。
欣賞是小學美術教育教學的三項內容之一。占有很大的比重。它要使學生懂得怎樣欣賞一幅畫,在欣賞中分辨美與丑,評價優劣,潛移默化地使學生受到教育。如上述的例子,口述教學與直觀口述教學相比較,后者存在更大的優點。
8.掌握方法,應用實際
關鍵詞 興趣 游戲 材料豐富
小班初期的幼兒由于心理、生理正處于發育之中,他們的思想境界還處在涂鴉階段,他們繪畫并不是為了描繪某個物體的形狀,只是為了繪畫過程中體現愉悅感。開展美術活動前,要把美術活動看作是一種游戲。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特別是小班幼兒,更離不開游戲。因此創設一個良好的游戲環境對幼兒開展美術活動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學家皮亞杰強調:“兒童是在周圍環境的影響下,通過主體與環境的交互作用而獲得心理上的發展?!蓖瑫r興趣的培養也尤為重要。通過激發幼兒的繪畫興趣,以教師兒童化的語言,以及為幼兒提供各種作畫材料等發展創造性思維;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創設情境文學滲入,促進創造思維的發展;采取各種形式,樹立幼兒的自信心,培養其觀察能力、表現能力,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下面就淺談我關于小班幼兒美術教育的探索
一、生動的語言拉近師生距離,富有童趣的游戲激發幼兒的興趣
美術活動時,教師應該富有童趣的語言跟孩子交流。比如《美麗的衣服》這節活動,孩子們涂顏色時,我發現有個孩子涂得一塌糊涂,身上也沾滿了油畫棒。于是我輕聲的說:“看,小熊的衣服漂亮嗎?如果讓你穿這樣的衣服,你會高興嗎嗎?”他笑著搖了搖頭,又拿起畫筆認真地涂起來了。因此,老師應該用兒童化的語言跟孩子交流,進行繪畫指導。這樣不但孩子對這節課感興趣,而且知識也會掌握得更輕松、更牢固,從而才能更好的發展幼兒的創造力。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我園一直堅持“保護天性,張揚個性的”的理念,通過游戲,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因為孩子總是對有趣的東西感興趣。因此我們應該從孩子出發,選擇有趣的東西教給他們。例如在進行毛線粘貼畫這個活動時,首先我帶領幼兒用毛線進行游戲,例如拋線團、在地上學小魚抖動、隨意的擺動等。接著出示大的春天的背景圖(粘好雙面膠),再用生動的語言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并產生創作的欲望。整個活動幼兒是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
二、了解班級幼兒情況,因材施教
在美術活動中,同一年齡段幼兒的繪畫發展水平往往呈現出不均衡性。為此我們應該通過觀察,了解每個 幼兒所處的發展階段和水平,以促進幼兒的主動學習。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思維方式。但能力有限,有的幼兒運筆的方法也不夠準確。因此在活動中,幼兒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需要教師作適當的引導和靈活的處理。教師應了解幼兒需要何種支持、鼓勵和幫助,并盡可能在幼兒感到困難和乏味前介入,以 避免幼兒產生畏難情緒,進而對學習失去興趣。對于內向的幼兒,及時鼓勵他們的進步,同時對能力強的幼兒適當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激發幼兒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展
愛因斯坦也認為:“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才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币虼?,教師應讓兒童自己去探索世界的奧秘,他們自己發現的世界才是真實的世界。如出示一幅簡單的圓圈,請幼兒說說它是什么,老師要給予肯定。由于小班幼兒年齡小,造型能力不夠,但他們喜歡色彩豐富的事物,可以讓他們觀察彩色畫面,說說自己看到些什么。幼兒的繪畫作品是充滿個性化的,無論孩子的作品是好還是糟糕,在他的心中,永遠是最美的。在孩子的畫中有許多值得相互學習的部分,從中可以激發起幼兒另外的想象力、創造力,因此教師應有目的的引導幼兒向同伴學習也是十分重要的。雖然幼兒年齡小,但他們的每一幅作品,教師都要進行展覽,引導幼兒樂于觀賞,能在別人的作品中尋找、發現優點。請他們說說自己都畫些什么。具體的做法:及時地介紹幼兒有創意的表現,引導幼兒在學習的基礎上想象創造。同時請幼兒欣賞一些有趣的兒童畫或名家作品兒童通過欣賞美術作品大大地開闊了眼界,在尚不識字的情況下,通過圖象了解了許多新奇的知識,使他們獲得更多的信息。提供適宜的環境,讓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有地方發揮。
四、環境\材料和教學活動的選擇要適宜
實踐證明:幼兒的藝術行為深受周圍 環境的影響。例如參觀過藝術作品展之后的幼兒,他們往往表現出比往日更加濃厚的創作興趣和熱情。這是因 為幼兒接受了來自特定環境的信息和刺激。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可通過展示幼兒繪畫及手工作品,陳設易被 幼兒理解的名畫,布置藝術圖片及裝飾品,來裝飾教育環境,并讓幼兒一起參與設計和布置,以激發他們的創 作興趣和熱情。如吹畫,這種方法比較簡單,它很適合小班幼兒進行。因為幼兒吹氣的方向和用力大小不同,所以圖畫形態各異,教師都要給予肯定。這種繪畫游戲,豐富了幼兒的想象力和聯想能力,增加了幼兒的肺活量,鍛煉了幼兒眼、口、手等多種器官的協調能力。
一、參與性
陳鶴琴先生說:“以學生的成績來布置環境最適合,最有意義。”還提出:“室內布置應以兒童的成績為主,兒童畫的圖畫、剪的剪貼、做的紙工、泥工和其他手工,都應該陳列出來,這樣可以鼓勵兒童。”我們依照陳鶴琴先生的指導,把孩子們的作品展示在主題墻上,讓幼兒更積極地參與到主題墻的布置中。
如在“我找到了春天”主題活動中,我讓孩子自己去收集和觀察春天的各種事物,如春天的動物、植物……讓小朋友用自己的眼睛看,自己的嘴巴說,自己的手去做……有的小朋友帶來了桃花、梨花、迎春花的圖片、照片和各種各樣的綠色植物,有的小朋友帶來了小蝌蚪和蠶寶寶。老師又讓小朋友分類,布置成了“春姑娘的禮物”分成了三個版面:“春天的動物”、“春天的植物”及“春天的景色”。特別是在“春天的動物”這一版面中,老師讓孩子們自由想象動手畫了許多形態各異的青蛙、蝌蚪、蠶寶寶、蝴蝶、蜜蜂……小朋友邊貼還邊說童言稚語:“漂亮的蝴蝶飛呀飛”“小蝌蚪游呀游,快點去把媽媽找!”老師把孩子們的話寫在作品下面,讓孩子們在美麗的春天里遨游,……就這樣,“我眼中的春天”這個主題墻飾自然而然地產生了,當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到春天的其他現象或問題時,老師再和孩子們一起把這些內容增添到墻飾上去。在實施主題活動“我的好朋友”中,我為幼兒創設了一個“電話連連看”版塊。在這個版塊中我讓幼兒把自己家的電話號碼記在小卡片上,然后把小卡片貼在主題墻上,并在主題墻上布置了一個可以活動的電話機。孩子們一到課間或游戲時間就會來到主題墻前,拿起可以活動的電話,根據小卡片上的電話號碼打電話給好朋友。又如在主題“六一啦”中,我用牛皮紙做了個“地球村”,然后把孩子們畫的世界各國的小朋友貼在了“地球村”里。孩子們看到了自己畫的各種膚色的小朋友住在了同一個“地球村”來慶祝六一,他們體驗到了一起參與布置環境的快樂,又鞏固了對該主題的認識。主題活動的深入開展使我們的墻面布置更加豐富生動。因此只有當環境適應幼兒的特點和需要時,幼兒才會積極去適應環境,在與環境的交互作用中獲得發展。
二、美觀性
幼兒園作為幼兒學習、生活的場所,首先應是個美的天地,要注重給幼兒美的體驗和熏陶。這不僅僅是培養幼兒美感的需要,而且是具有更深層次的意義。羅丹說得好:“美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遠景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泵佬枰覀冇眯娜バ蕾p、感受、熏陶和發現。我們不想讓孩子們成為“美盲”,因此我們要努力造就輕松、活潑、充實的幼兒園氣氛,積極創設良好的環境氛圍,充分調動幼兒的感知覺系統,指導幼兒多看、多想、多聽、多說,對孩子進行全方位的刺激,通過幼兒園環境的創設,激起孩子學習的興趣、探究的欲望,培養幼兒對幼兒園生活的熱愛。如開學初,教室墻壁上沒有任何布置,我耐心引導:“小朋友,你們看白白的墻上什么都沒有,老師要請你來布置,你想布置什么呀?”小朋友可興奮了,有的說:“我想在上面畫上美麗的花朵?!庇械恼f:“我想布置成溫馨的家園!”有的說:“我最喜歡評超級寶貝!”還有的說:“我最喜歡奧特曼……”大家各抒己見,創意濃濃,仿佛我們的眼前就是那一幅幅美麗而有意思的主題墻了。于是我讓小朋友以舉手表決的方式確立了主題“小鬼當家”。我和小朋友一起制作了許多不同形狀的可愛的小房子,讓孩子自已選擇喜歡的房子,并討論“什么樣的寶寶才是最棒的?”于是,大家相互交流決定把好寶寶分為守紀律、有禮貌、吃飯香、愛發言、午睡乖五項。小朋友的照片貼在小房子上,每個星期讓孩子自己評,評哪個小朋友哪項有進步,就在小房子上貼上紅五星。因為是孩子自己確定的主題,自己設計的內容,自己感興趣的畫面,小朋友改變以往不關心的情況,自由活動時經常有小朋友去討論。評比時,小朋友暢所欲言,說出了許多教師平時經常沒注意到的朋友身上的優缺點。孩子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及審美觀都得到了充分發揮。
三、互動性
《綱要》中指出:“幼兒的發展依賴于生存的環境,幼兒每時每刻都在與環境發生交流,環境是幼兒發展的資源,幼兒只有與環境交互作用,才能獲得發展?!币虼?,為了讓幼兒更好地發展,主題墻就要讓幼兒、教師、家長共同參與,實現有效的三維互動。
關鍵詞 幼兒繪畫輔導策略
一、利用童話語言,激發幼兒的繪畫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幼兒從事活動的重要條件,幼兒對繪畫有了興趣,才能充分調動幼兒畫畫的積極性,帶著良好的意愿,興致勃勃的參加美術活動,變“要我畫”為“我要畫”。
孩子的世界也是充滿童話的世界,沒有一個孩子不喜歡聽童話故事的。利用童話的語言指導幼兒不斷提高繪畫水平,是幼兒容易理解和樂于接受的方式,有一次,一個孩子在畫葫蘆時,下筆時畫得太小了,想畫另一張,我有意地“誤解”道:“葫蘆媽媽身邊長了一棵葫蘆寶寶,你先畫了小寶寶,媽媽長得什么樣,快畫出來給大家看看吧!”孩子一聽,高興了,馬上回到座位,在小葫蘆旁邊畫了另一些小葫蘆,畫完還跑到我身邊告訴我:“你看,葫蘆媽媽生了這么多小寶寶?!蓖捠降脑u語還能對孩子的每一點發現、創造和進步給予溫馨的表揚、肯定,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我還結合孩子感興趣的童話故事,畫出簡單的幾個的形狀,在班內開展了畫故事的活動。讓幼兒發揮自己的創作意識,畫出故事,然后對照畫面,把故事講給大家聽。既發揮了幼兒繪畫水平和創造性思維,又提高了幼兒語言表達能力。我還多次讓幼兒重復的畫他們喜歡的事物,在重復畫畫的過程中,熟練了孩子們畫畫的基本能力,使筆下的物體從簡單到復雜,由意似到形似,逐步完善,增強了他們小小的自信心。
二、把兒歌溶入繪畫中,讓幼兒享受繪畫的樂趣
兒歌,淺顯易懂,易學易記,語言詼諧,為幼兒所喜愛。把兒歌溶入到繪畫教學中,可以幫助幼兒把握繪畫對象的主要特征,而且幼兒一邊背誦兒歌,一邊進行繪畫,口手并用,常常能把自己帶入到繪畫的意境中去。例如,在教畫小老鼠時,我一邊畫,一邊背誦:“一口大鍋底朝上,粘上兩塊水果糖,四個釘子砸個眼,鍋把彎彎細又長”。把老鼠分成鍋、糖、釘子等幾個簡單的部分,既生動有形象,兒童把兒歌背下來后,一只只活靈活現的老鼠便躍然紙上了。
三、注意保護童心、童趣,發揮幼兒繪畫的想象力
幼兒繪畫是幼兒自我感受的反映,是幼兒對現實生活中美好事物有所感受、有所理解后,運用繪畫語言,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表達出自己的感情。因此在幼兒繪畫的輔導中,要注意保護幼兒的童心、童趣,加強對幼兒想象力的正確引導,而不能用條條框框對幼兒橫加限制。比如,有一次我讓孩子們畫大象,童童小朋友畫完后,又在大象的肚子下面畫上了一個小朋友。我問她:“你能給我講講你畫的畫嗎?”他說:“天下雨了,在大象肚子下面避雨多好呀!”孩子奇異的想象很有新意。于是我進一步啟發他:“可是你能不能讓人家看出她是在避雨呢?”他想了想,又拿起筆,一邊說著“下雨了,下雨了?!币贿呍诋嬅嫔咸砩狭艘坏赖赖挠杲z。就這樣,一副內容、構思很好的《下雨了》便誕生了。
四、注重豐富孩子的生活經驗,調動幼兒繪畫的積極性
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可以說是豐富幼兒作畫感的源泉,幼兒要透過親身的經驗,才能描寫出生動、真實、充滿情感的作品,不會總是畫一些內容空洞、缺乏變化的畫。這樣的作品,即使在技術上還不成熟,但也能打動看畫人的心,并且孩子更能在繪畫過程中得到滿足。
有些幼兒愛畫相同的形象,始終沒有變化,時間長了容易形成一定的概念或模式,這樣會影響繪畫水平的提高,對于這樣的幼兒在教他們畫圓時,我先讓他們玩拍皮球、傳球等球類游戲,使他們在游戲中感知圓形物體的形象,然后我又用圓形把熊貓、兔子等生動有趣的圖案,魔術般地展現在他們面前,進一步激發了他們想要表現圓形的愿望。這樣,他們在畫圓時,就會帶著濃厚的興趣,并能主動地用圓形表現太陽、蘋果、花朵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