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初三英語知識點大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和素質教育的推進,當前的中考試題傾向于寫作能力測試、閱讀能力測試、交際能力測試、聽力能力測試等方面,更加注重英語應用能力與基礎知識的綜合運用。在英語卷面上,英語基礎知識的考查有所減少,而英語知識運用能力的考查適當增加,尤其是綜合運用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的發揮。客觀上在原有基礎上極大變動了考試題的類型,強調知識運用能力的考核,而主觀上仍然保留有對英語知識的連續性與強化性。因此在初三英語復習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詳細分析近幾年的中考試題,從中總結相關的規律,并制定統一的復習計劃,注重英語基礎知識的學習,合理安排復習進度,進一步強化學生對知識運用能力的訓練,做好英語寫作教學,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擴大英語知識面,促進知識綜合運用能力的提升。
二、初三英語復習教學策略
(一)建立知識框架
英語知識具有一定的關聯性和系統性,建立知識框架、梳理知識結構有利于提高復習效果。由于初三階段的英語知識既廣又深,建立英語知識學習框架時要做到三點:①理清語法規則:語法規則也稱之為語言規則,每一節課的語法點不多且易掌握,復習時只需適當梳理學過的動詞,明確哪些動詞接現在分詞、哪些動詞接不定式,反復練習所列的動詞,即可鞏固掌握所學知識。同時語法與句型的聯系十分緊密,練習語法的同時也可以鞏固句型,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②梳理知識點:及時梳理每課中的知識點,將其歸納成句型,然后找出典型句進行記憶,這樣碰到類似的句型可以適當套用典型句,舉一反三;③巧記單詞:對每課的詞組和單詞進行理解,根據詞意、詞性用專門的筆記本進行分門別類,列成條目,利用零碎時間進行記憶。
(二)梳理思路,優化設計
中考復習靈活性大且涉及面廣,必須要全面認識學生實際、教材、大綱,梳理思路、優化設計、科學訓練,以便達到理想的復習效果。初中英語教學的大方向就是素質教育,從能力層面出發是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的基礎,因此教師可從能力立意的角度出發,系統整合零散的學科知識,梯度提升基礎性知識,以考查能力和知識為目標,全面實施對能力考查點和學科知識要求的考前演練、能力提升、系統復習,綜合單純的知識點,實現跨學科的交叉綜合。在初三英語復習教學中,需要做到以下幾點:①由于中考復習的時間較短,可以借助題型歸類或語言知識歸類的方式進行復習,總結概括課本所學知識,合理小結初中所學的內容;②加強閱讀訓練,增加閱讀量,以此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使學生憑語感猜出詞匯和語法題;③積極復習語言知識,做好聽說訓練,對語言的交際功能和實際語言加以重視。
(三)鞏固復習與全面復習
復習時應按照時間的順序整理語法、語言點和詞匯,如初一年級共有多少條語法,語言點和詞匯共有多少,哪些為不常用且易忘的、哪些為常用的,以其功能為依據做好摘錄,然后依次做好初二和初三年級的知識歸納整理,對不明白的地方及時做好標記,進而確保所學知識點的網絡分明、條目清楚。通常新舊知識加以銜接時,可以從自身的知識網絡中提取所需信息,以便新舊知識的互補,形成系統的知識概念,以動詞時態為例,從過去完成時、過去進行時、過去將來時、一般過去時、一般現在時、現在完成時、現在進行時、一般將來時,初中階段的動詞時態基本完整。另外,在全面復習過程中,必須要梳理好知識結構,從三個階段做好全面的復習:第一階段:初中分段綜合復習過程中,做好綜合練習和重點歸納,幫助學生系統梳理所學知識,溫故知新;第二階段:在中考分類題型專練和基礎語法練習過程中,采用形式多樣的練習,開發學生的思維潛能,使學生熟練考試的題型,鞏固基礎知識;第三階段:在中考模擬練習環節,鼓勵學生進行仿真沖刺演練,以便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在中考中取得優異成績。
(四)恰當點撥解題技巧
在復習課堂與作業講評關節,教師傳授相關知識點的同時,還要對英語主要題型的技巧及方法進行講述。第一,聽力。教師要讓學生了解考前保持穩定的心態、集中注意力的重要作用,引導學生準確抓住聽力材料中的地點、時間等要點。第二,短文填空和完形填空。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對全文主旨進行通覽,注重首尾作用,填入答案后認真檢查所選答案是否邏輯順暢與上下連貫。第三,閱讀理解。教師要指導學生捕捉關鍵詞句,對文章細節加以關注,提醒學生切記將自己的觀點當成作者的觀點。第四,書面表達。學生可以結合文章提示的內容對時態和人稱進行確定,然后以內容為依據確定句子結構和篇章結構,適當穿插簡單的基本句型,恰當選擇句子結構和關聯詞,并注意卷面的整潔,以免失去不必要的分數。
對于初三的學生來說,第二學期基本上就是一個全部復習的階段,考進重點高中比考上大學還要難,若是進入了高中實驗班的門檻,則就相當是一只腳已經踏入了重點大學的校門。因此,教師都盡其所能,幫助學生提高英語成績。
二、 初三英語復習課教學策略
1. 抓住基礎,培養能力
在復習課堂上,教師不僅要進行一般的基礎知識訓練,同時還要對考點的知識進行深入的研究,即根據往年的中考題目,把與各單元的知識考點有關的資料在課堂上提供給學生,讓他們進行練習。同時,再把這些題目進行靈活的轉變,然后進行比較。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到最基礎的知識,而且還可以逐漸培養學生的辨析能力、思維能力以及解題能力。比如,新目標九年級Unit 7中出現的use一詞,復習過程中,我們可以進行如下演變:
① She is used to (live) in the south now. (用動詞的正確形式填空)
② The Net is used to (help) mankind to get information more quickly than ever. (用動詞的正確形式填空)
③ That is the house where she used to when she was young.
A. live B. living C. lived D. lives
④ He used to in the city with his maternal grandmother.
A. living B. to live C. lived D. live
對于以上四道題,其中第①、第②小題是用來解釋use的基本用法,第③小題是一道中考的真題,而第④小題則是通過真題而演變來的新題。根據具體的實踐,可以證明像這樣的復習,不僅使得學生的基礎知識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同時他們的各種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
2. 講練結合,精講多練
所謂的講練結合,其就是指將課堂上所要解決的知識點融進各種類型的題目中去,為學生提供練習;而精講就是指對各個不同的知識點進行適當的提點,幫助初三的學生弄清楚考點的知識,然后再根據考點的知識來綜合選出一些比較典型的題目。例如:
She is enjoying Chinese now.
A. learn B. to learn C. learned D. learning
這道題的主要考點的知識是動詞enjoy, 解決該題目的重點就是了解動詞enjoy后面所要承接的動詞是什么形式。如果教師對enjoy這個動詞進行適當的提點,那么學生就會很容易確定正確的答案是D。 在這個時候教師應幫助學生展開聯想,然后進行擴散思維,將與enjoy具有相同性質的其他動詞羅列出來進行講解。如通常后接動詞?ing形式作賓語的動詞以及動詞短語還有: like, miss, stop, finish, practise, be busy, cant help, give up等。類似于這樣的復習課,雖然教師講得并不多,但是卻得到了四兩撥千斤的良好效果。
3. 講究方法,善于歸納
在復習中,由于課文的內容較多,且涉及的面廣,要是教師能夠善于利用科學的辦法來對所學習的知識進行分析和總結,則學生們就能很好地吸收和掌握所學的知識點,否則效果將會大打折扣。如,在對動詞的各種時態進行復習的過程中,由于每一種動詞時態均有其不同的特點與用法,因此要怎么樣靈活地使用正確的時態便成為消化并掌握的重點。我們可以采用如下原則:
(1) 運用時間狀語
對于英語來說,每一種時態都會有其專屬的時間狀語標志。例如: for a month, since 2011等經常在現在完成時態的句子中使用。又如: last month,three yeas ago等經常在一般過去時的句子之中使用。例如: Two small fashion stages were built two yeas ago.
(2) 運用謂語動詞所處位置
在英語句子中,雖然經常會有比較清楚的時間狀語標志,但是由于動詞出現的位置不盡相同,因而其用法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例如: He said he had been a prosecution for two months. 雖然時間狀語for two months經常在現在完成時中使用,但是因為主句的謂語動詞是一般過去時,其后的賓語從句的謂語動詞要使用過去完成時來進行填寫。
又如: They will go to my house if it does not typhoon tomorrow. 在這里tomorrow作為一般將來時的狀語標志,但是在if引導的條件狀語從句中,應該用一般現在時來表示將要發生的動作。
(3) 運用句子的含義
要是上述的兩個辦法都沒有用得上的話,那么就采用這一個原則。為了能讓初三的學生能夠靈活地來使用以上所說的三個原則,在復習的時候教師應該還要選擇一些比較典型的題目來練習。例如:
① What the word “thousand” ? (mean)
② Who at the door? (open)
③ Why she so fast when he saw her last night? (run)
④ The school about fifty years ago. (build)
關鍵詞:英語;教學;經驗總結
轉眼間三年的時光匆匆而過,又到初三總復習的時刻。回顧這三年時間,在教學中的點點滴滴又浮現于眼前。因為學習一門語言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是一個系統化的過程。在這三年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能夠系統地掌握所學知識,以及在最后的復習階段使學生能夠更準確、具體地細化知識點,聯系工作實際,我認為可以從一開始就入手,在這三年中我也是這樣做的。
首先,學生從七年級剛開始學習英語時,我就要求學生準備一個筆記本,將所學的重要短語和句型全部記錄下來,每一學期再進行一次筆記整理,將自己筆記中遺漏的知識進行完善和補充,將筆記中重復的知識點進行刪減,將相似的知識點進行歸類到同一個大項中去,這樣既可以方便學生對知識點的對比與辨析,也可以便于學生在總復習時節約時間。因為他們能夠以筆記為基礎,不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去翻書找出所學知識點了。
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每當學生學完一個功能話題,要引領學生歸納本功能話題中所學的重要知識點。比如,每學完一個話題,我就幫助七年級學生從語音、詞匯、常用短語、句子和語法來歸納,讓學生能夠初步形成知識點各板塊的內容概要。進入八年級時,進一步強化學生對詞匯、短語、常用句子和語法的歸納,同時要求學生必須背誦情景交際中的日常口語,使學生在頭腦中能夠形成用英語思維的模式。除此之外,我還要求學生在總結完之后,反思自己的所學知識,找出自己還沒有掌握或是還沒有完全掌握的地方進行補充,過一段時間再次復習筆記,這樣就更加牢固地掌握了所學的知識。
然后,在進入初三總復習階段時,我安排兩輪總復習。在第一輪復習時,以筆記和教材為基礎,重點在于詞匯、短語與句型和相似詞的辨析,夯實學生的基礎,同時強調學生對高頻詞語的掌握與運用,并結合練習進行適時檢測。這樣為學生的下一輪復習做準備。在第二輪復習時,以前一輪為基礎,再讓學生進入有針對性的專題復習。
(一)整體總結
首先,建議大家先對自己的期中考試整體情況做一個總結。想必同學們對自己的成績都有一定的期望值,至少有一定的期待。那么,這次考試,是否達到了你的期望,是否是你這段時間學習狀況的真實反映。建議同學們問自己幾個問題:
1,名次、成績是上升還是下滑?
2,如果上升,是因為題目適合你(有些同學遇到比較難的題目成績會比較好,有些反之),還是同水平的同學出現了失誤,還是自己的水平真實上升了。
3,如果下滑,問題又出在哪里(下文將進行更詳細論述)。
(二)知識點總結
知識點的總結是期中考試總結最重要的一環。這里有兩種情況很可怕,一是根本不進行總結,那么你下次可能還掉在相同的陷阱里。第二種情況是就題論題進行總結,這樣的結果是你下次可能掉在一個相似的陷阱里。
那么,如何正確進行知識點的總結?
首先,同學們拿到卷子后,應對自己答這份卷子的情況進行一個全面的回想。請同學們細細瀏覽卷子中的每道題。注意,此時你關注的,不應只是錯題。而是包括你答起來不流暢的題,思維有障礙的題,以及憑運氣做對的題。這些題都是你的軟肋。
其次,同學們應著重對這部分知識進行復習。這里應該注意的是,千萬不要就題論題。如果只是這道題做錯了,改正了。那這樣的總結只是讓你多會做一道題而已,下次類似的題變一變形,可能又錯了。殊不知,一道題錯了,可能是你相關的知識體系就沒有搞清楚。
所以,同學們應該做的是,由點及面,對這部分題涉及的知識做一個更深、更廣的復習。英語錯了一道考察冠詞的單選題,那你是不是對冠詞這部分知識就沒掌握好?物理一道大題的受力分析又錯了,好好想想你的受力分析是不是一直就存在問題?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話,為什么不以這次期中考試為契機,把這部分知識疏漏處趕緊補上呢?如果又是應付了事,下次一定還會出問題。要拖到什么時候呢?
(三)考試技巧總結
考試技巧的總結上,初三的同學應尤其注意。請同學們再次回顧整個考試過程,這次你的回顧重點是在考試技巧上。請同學回想,也問自己幾個問題。
1,這次考試你的策略是什么?時間安排是否合理,有沒有出現先緊后松或先松后緊的現象?
2,有沒有出現填錯答題卡,或者一些很明顯的低級失誤?如果有,你要怎么能讓自己記住這個血的教訓?
3,具體到每門學科。英語是否沒有時間看完整個閱讀?聽力是否因為糾結前面的內容而影響了聽后面的內容?數學是否因為專注后面的某道很難的大題而沒有檢查,導致丟了一些不該丟的分。等等。
通過考試技巧的總結,想必同學們自己就能明白,在這次考試中,如果你能怎樣安排時間,安排答題順序,就能取得更好的成績。把你總結的記下來,這都是你最寶貴的經驗。高三和初三的同學們,請把你們的每一次考試當成是最終考場上的真實演練。
一、樹立信心,明確目標
信心是動力,目標是方向。我們知道初三英語生詞多,課文長而且難,聽、說、讀、寫要求高。學生在學習中將會遇到許多困難,因此,信心十足,目標明確是成功地進行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因素。首先,教師要上好課。如:備好課,吃透教材,抓住重點、難點,做到有的放矢。其次,教師要提高授課的效率,注重授課的藝術,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習興趣,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
英語學習切不可盲目,一定要制定一個切實可行、周密有效的計劃。同時老師要給學生明確各階段的學習目標,并制定相應的措施來保證目標的實施,要加大督促檢查的力度,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總結。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思想教育與知識教學互相滲透,寓思想素質教育于知識教育之中,如:向學生講述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急需大量的外語人才、北京奧運會的舉辦更需要更多的人會講英語等,讓學生認識到學英語的重要性,鼓勵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努力學好英語。
二、夯實基礎,查缺補漏
英語基礎對于英語學習至關重要,對英語基礎不好的同學更應加強這一要求。如何在較短的時間內做到這一點呢?
1、立足課本,夯實基礎
我們知道,初三英語學習主要是以深化基礎知識為主。我想,在學習中要分階段學習,在第一階段要以大綱為標準,以課本為依據,按照課本的編排順序,每一冊、每一單元、每一課都要細致地學習,力求基礎,全面。所謂基礎,是指學習要抓住“三基”,即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解題方法。所謂全面,一是指學習要全面覆蓋所學知識,不遺漏任何一個知識點,二是要面向全體學生,防止“片面追求高分”現象,絕不能冷落“差生”。
2、找出不足,查缺補漏
查缺補漏主要體現在語音、詞匯、日常交際用語上。語音和詞匯的補漏工作應穿插在>教學單詞的時候進行。在教新詞的過程中及時講解有關的語言知識和單詞辯音,及時歸納所學過的單詞;在復習時要善于觸類旁通,形成語音類、單詞串,力爭使沒有掌握的語音、詞匯逐一鞏固。日常交際用語的補漏要融匯于“四會”的語言運用中。要努力使基礎知識轉化為技能,要不斷提高英語的日常交際能力,力爭做到聽得懂、說得脫、讀得暢、寫得神。
三、模擬訓練,綜合提高
查缺補漏后,學生的基礎知識已比較全面、系統、完整。但是對于重點內容還要以專題的形式進行訓練,以便于進一步突出重點。同時要強化易錯點,為達到這一目的,教師要選取高質量的模擬訓練題進行訓練,然后進行講評。那么,如何講評呢?好的講評應該在講評之前認真地分析,找出學生的錯點,并在課堂上講評時抓住這些錯點,幫助學生弄清出錯的原因,使學生及時糾正錯誤。同時 ,講評不能就題論題,而是應該抓住試題中的典型題目,講清原理,歸納方法,總結規律,并對典型題目進行引申、推廣。要做好這一點,需要注意以下兩方面:
1、課本為主,資料為輔
那種迷信資料而放棄課本的做法是本末倒置的,同時,那種排斥資料中所提供的先進信息的做法是固步自封的。無庸質疑,課本是基礎,而好的資料則是加深課本、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任何資料都不能代替課本,但資料可以突出課本的重要內容,可以提供課本中所不具有的先進理念和與時俱進的信息。因此,無論是開始復習的夯實基礎階段,還是構建知識網絡、歸納基本方法及技巧階段,都要在立足于課本的基礎上進行。但同時,也要精選有典型性和針對性的資料,這樣有利于學生掌握解題方法和解題規律。
2、講練結合,練重于講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師;初中學生;超前思維;注意
一、前言
這世界沒有過時的科技,只有落后的思維。
最近,最為人們津津樂道的無非就是喬布斯和他的蘋果系列產品了。
喬布斯對于蘋果的重要性,再次告訴我們:企業領導者的思維決定著企業的行為,領導者的超前思維會加速企業成功的頻率。
二、問題的提出
那么,作為英語老師,如何使我們自己和學生都擁有超前思維呢?如何在英語教學中合適地運用超前思維呢?
我覺得有以下幾點:
1.我們要重視超前思維的培養
教師應有敏捷的思維能力,要超前思考,要有想別人不能想,有出其不意、出人意料、出奇制勝的思想。
2.我們英語老師要具備超前思維
我們老師要不斷開拓思維,更新我們的教育教學觀念,及時了解世界發展的新趨勢,充分“折衷”運用各種英語教學法,并敢于進行適當的超前教育,敢于創新,善于總結,大膽嘗試,勇于進行英語教學的改革。這樣對我們形成超前思維會有很大的幫助。
3.要培養我們的學生擁有超前的思維能力
我們要預見學生以后的一個發展,英語學習的潛力,我們要提早地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為他們以后的英語自主學習和英語的可持續性發展學習,定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在十幾年的英語教學當中,我主要做到了以下幾點超前:
⑴超前對學生進行學習英語的思想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動力,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欲望。我采取個別談心,集體教育,適當家訪,及時督促,平時滲透等各種方法。
⑵超前教會學生拼讀英語單詞。我們英語教師要教會學生48個英語國際音標,教會他們利用英語音標拼讀英語單詞,并在平常的英語教學中不斷循環和強化學生獨立的拼讀能力。這是使學生獲得英語自學能力,實現英語學習的可持續性發展的重要環節。
⑶超前教會學生查字典。查字典是非常重要的,對一個以后能自學英語的人來說,學會了英標,就會查字典是兩大手段,作為一個英語老師,教英語入門的時候,一定要超前教學生學習音標,超前教會學生查字典。這兩點是非常重要的,這是一種未來學生能否有自學英語能力的一種很好的表現。
⑷超前教會學生記憶英語單詞的方法。
⑸超前教單詞。我一般在初一第一學期,就教會學生拼讀音標和查字典,我都要求學生要超前的自學后面的新單詞,每天要提前拼讀一下后面的新單詞,點出元音,劃出音節。學生的英語詞匯量的多少就決定了學生學英語的高度。
⑹超前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閱讀是工具,是打開知識寶庫的金鑰匙。我從初一開始就要求學生每周要做五篇英語閱讀,還要閱讀初中程度的英語書蟲系列的一本讀物。堅持下來,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都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⑺超前教初中的語法。我一般是在初一比較寬松的時候就開始慢慢有選擇的滲透去教初二的一些語法,到初二又開始教初三的語法,一般到初二下學期就把初中階段的主要語法學完了。再利用初三進行充裕的反復訓練和復習,讓學生真正熟練每一個語法。這樣教學就會做到游刃有余,心中有數,化被動為主動。
⑻超前滲透初中的中考知識點。我提早從初一便開始滲透初中的中考知識點,有時在評講題目中遇到一些以后中考要考的知識點便提前講,在講知識點時,一般都“整體講”如講到little,就把a little, little, few, a few 的用法一起講,每次遇到再不斷地反復,提前讓學生了解和熟悉中考考點。
⑼超前做中考題。在初一,初二開始超前了解音標,詞匯,語法和知識點的基礎上,一般我在初二的下學期就開始適當做中考題了。其中分為做有關中考語法的題目,例如采用《英語中考寶典》,還有做每年全國各省市的中考題。通過做題來檢查學生對中考英語語法和知識點掌握是否熟練,通過學生的錯題,提早知道學生不過關的語法和知識點,馬上及時反復該語法和知識點。
⑽超前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習慣。因為這是學生以后能否成為一個真正成功的有可持續學習能力的英語學習者的重要基礎。
⑾超前添加必要的附加英語學習材料。適當添加,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也可以擴展英語學習的內容,貫徹和鞏固語法的教學。
⑿超前抓好“培優促中扶差”的工作,尤其是超前預防兩極分化。
⒀超前培養學生的英語自學能力。
在我們的教學當中,應該為了學生的終身可持續性發展,大力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為他們以后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礎。只有擁有了很強的自學能力,學生才能在英語學習中不斷地超前自己學習。
超前思維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時應該注意以下方面:
一是適度原則。凡事都要講求一個“度”,過了這個度就會變成“拔苗助長”,適得其反。
二是作為老師,我們要有高度,要站在學生學習英語的終身發展的高度來進行英語教學,進行適當的超前。
三是我們老師要有科學超前整合教材的能力。
四是在進行超前時,老師本身最好已經有一次初一到初三教學的小循環,這樣才能把握中考的考點,了解中考的方向,做到超前合理有效。
五是在超前思維運用的過程中要注意及時的收集教學反饋,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斷調整超前教學的教學步伐。
小結
一、針對期中考試作整體總結
大家先對自己的期中考試整體情況做一個總結。總結一下自己成績進步或者不理想的原因,例如可以問問這次考試,你是否達到了期望?名次、成績是上升還是下滑?如果上升,是因為題目適合你?還是同水平的同學出現了失誤?還是你的水平真正上升了?如果下滑,問題又出在哪里?值得一提的是初三每一次的考試排名都非常重要,這關乎與能否考進一所好的高中學校。在總結問題的期間,衡量自己的位置也是相當重要的。
二、針對考試知識點總結
知識點的總結是初三期中考試總結最重要的一環。所以同學們要注意以下兩點:一是根本不進行總結,那么你下次可能還掉在相同的陷阱里,這就是很多老師都建議學生有自己的錯題本的原因了。二是不“就題論題”進行總結,“就題論題”的總結只會讓你在下次考試中掉在一個相似的陷阱里。
三、吸取經驗,總結考試技巧
初三的同學應尤其注意,要把每一次考試當成是中考的真實演練。當你再次回顧整個考試過程時可以針對以下幾個問題進行思考:
1、這次考試你的策略是什么?時間安排是否合理,有沒有出現先緊后松或先松后緊的現象?
2、有沒有出現填錯答題卡,或者一些很明顯的低級失誤?如果有,你要怎樣讓自己記住這個血的教訓?
一、教師要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
初三英語復習的內容廣、難度大、知識點零碎,學生對于所學過的知識早已淡忘,所以基礎薄弱,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差。我們教師要上好復習課,提高課堂效率就要以《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為指導,結合《中考指南》的具體要求,鉆研教材,把握中考命題特點和規律,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和言語技能相結合,以提高學生的英語素養。每年把全國大部分省市的中考試題都做一遍,對優秀的題目進行分類、整理,并在課堂教學中加以引用,厚積而薄發。
二、教師要善于整合教材、系統化復習
初三的英語復習,就總體來說,一是查漏補缺,二是把所學知識重新加以歸納整合從而幫助學生建立一個完整系統的知識體系,為下面學習打下結實的基礎。
在語法的復習中整合和系統化更加有必要。初中復習階段必須把各種語法項目加以歸納、概括,系統整理,使原來獨立零散的語法知識變成一個縱橫聯系,互相制約的統一體。通過整合,幫助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梳理、歸納,總結出規律,使其系統化和規律化,便于記憶,促進運用。要適當加大每節復習課的容量和密度,使學生在語言實踐過程中,復習鞏固所學知識,從而使語言技能更加熟練,課堂復習更加高效。
三、教師要創新教學方法
怎樣才能讓復習課保持新鮮感,并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去,從而提高復習課的效果呢?我認為教師必須注意激發學生多動腦、動手及多參加課堂活動,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主體。根據學生“好動、好玩、好奇、好勝”的心理特點,英語教學要創造新穎多樣、富于啟發性、能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的情境和游戲,來喚起學生對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求知欲,達到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教學質量。如果做到以下“三新”,那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導入新
如果復習課所復習的內容都是已經講過的,學生肯定不愿意再聽,那么復習效果也肯定不好。為了激發學生在復習課上的學習興趣,我非常注意每節課的導入,如果昨天是以嚴肅性、科學性較強的提問法導入的,那么今天就換用融知識與活動于一體的游戲、競賽法導入,有時以問候法導入,有時以課件導入,有時也用傳統的朗讀、背誦、默寫法導入。總之,要讓學生覺得有新穎之處,自然就會認真聽課。
2.題型新
新授課的專題練習較多,學什么、練什么,復習課既要有專項操練,特別是拓展題目,要以舊帶新、由易到難,有時候同一個語言點我會改編成幾種不同的題型,讓學生掌握一題多變的方法,培養他們的解題能力。在評講試卷時也要根據自己研究的重點有目的地講那些題目,同時也要深入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答題情況進行分析,既要總體分析所任教班級學生的整體水平,又要逐項分析學生答題的正確率(得分率和失分率),確定講評中的重點和難點。而對于那些錯誤率較低或已反復講解的題目則一帶而過,留待課后個別解答。這樣就為其他難點和重點題的講解贏得了更多的講評時間,也發揮試卷評講的最大效果。
3.方法新
根據教學要求,英語復習課常用的復習方法應是聽說法、作業法、提問法、討論法以及與傳統教學法相結合的各種方法,使學生不厭倦。游戲是學生最樂意接受和參與的活動。
一、學生方面存在的問題
(1)學生對英語的重視程度不夠,沒有認識到學好英語的重要性。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英語已不再是一種簡單的交際工具,更是一種思想,同時也是知識庫。學會英語,不論從見聞還是見識上都會超越別人,它不但能讓我們擁有一種更好地認識世界的工具,還能掌握一種觀察和認識世界的方法和習慣。因此,為了讓學生認識學英語的重要性,我在開學初專門組織全班進行討論,總結歸納學英語的重要性,討論學好英語的方法及英語學習習慣怎樣養成等。通過這次討論,學生精神受到了極大鼓舞,并制訂了學習英語的計劃,做好了一定學好英語的準備。
(2)初三學生兩極分化嚴重。到了初三,只有50%~60%學生能夠聽懂、敢說英語,剩下的就像聽天書一樣。為了改變這種現象,我感覺身上責任之重大。我先讓學困生從思想上認識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幫他們分析掉隊的原因及掉隊的嚴重后果,并在聽說讀寫等方面給予具體的學習方法的指導,讓其有方可循,有矩可導。鼓勵學生多找問題,多與優等生學習,同時每天利用課余時間給差生輔導也是我的必備課、家常菜。
二、探索解決之道
針對存在的問題,從教師角度我嘗試了以下方法。
(1)找不足,查缺漏。我主要從語音、語法、詞匯、日常交際用語上下手。在教學單詞的時候,將語音和詞匯的補漏工作貫穿其中。在教新詞時,及時講解有關的語法知識和單詞辨音,總結歸納所學過的單詞;在復習時將新舊知識聯系結合在一起,形成語音類單詞串,把沒有把握的語音、詞匯逐一鞏固。例如下面這些單詞:blow、blew、blown、draw、drew、drawn,lie、lay、lain、lying(躺下,位于),lie、lied、lied、lying(撒謊),lay、laid、 laid、laying(下蛋);同義詞speak、say、talk、tell(四說)和(花費)spend、take、cost、buy、pay等也進行區分。對于日常交際用語,努力為學生創設英語交際情境,融入“四會”教學中,通過聽、說、讀、寫等手段強化口語訓練。
(2)著眼課本,狠抓基礎。初三英語教學應以深化基礎知識為主。這一階段主要按大綱要求,立足課本,緊跟課本的編排順序,對每一個單元、每一個話題都要細致地學習,力求基礎知識掌握詳細全面。在教學中做到不遺漏任何一個知識點,不丟掉任何一個學生,尤其是“差生”更不能冷落,避免“頭重腳輕,只求高分現象”。
(3)強化訓練,綜合提高。通過查漏補缺階段后,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已經比較全面、系統、完整。學生此時應加強專題練習,以便于進一步鞏固一些重點知識。與此同時,強化易錯點也是這一階段不可忽視的一點。教師要精選一些高質量的模擬練習題進行練習,然后進行講評。教師在講評練習或試卷之前應該認真批閱試題,查看、分析學生的易錯點,做好所有學生的錯題記錄,以便在課堂上講評時具有針對性,幫助每一位學生弄清出錯的原因,使學生的錯誤得到及時糾正。講評時更不能就題論題,應該對一些易錯、有代表性的試題進行重點講解,講清原理,并幫學生歸納方法,總結規律,讓其對典型試題進行引申、推廣,達到舉一反三。
(4)激發英語學習興趣,擺脫消極懈怠。一直以來,調動學生積極性是很多教師思考的問題。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如果學生有了學習的欲望,自然而然就會主動學習,積極性也會提升。試想學生如果能聽懂老師和同學的英語,能用英語表達自己簡單的思想,能讀懂簡易讀物,他們會拒絕學英語并感到英語索然無味嗎?答案不解而知。因此,每堂課我都抽五分鐘左右時間讓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口語練習,費時不多但收獲頗豐。另外,我還搜集國外尤其是歐美國家的風俗習慣、名人趣事,以圖片、文字、視頻等手段展示給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學習興趣。同時我讓學生堅持“每日一讀”,這樣不僅可以擴大他們的詞匯量,還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作為一名教師除從教學方法上不斷激發學生興趣外,還要從自身尋找原因,與學生處好師生關系,營造一種寬松愉快的學習氣氛。要時刻注意調控自己的情緒,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尤其是對差生應更多一些關愛,為學生多創造成功的機會,讓他們體會成功的喜悅。多鼓勵少批評,對學生的優點哪怕是一小點的進步都要表示認可,不能急于求成;多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幫其樹立自信心,保持學習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