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村的飲水安全工程設計(4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飲用水安全是保障人們正常生活的基礎,但在很多地區,高氟、苦咸、污染等水質問題已嚴重威脅到群眾身體健康,解決飲水安全問題是農民的迫切需要?;诖?,以寧夏彭陽縣為例,分析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設計,提出工程運行管理的經驗及做法。
關鍵詞: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初步設計;彭陽縣
寧夏彭陽縣中部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項目區域內基礎設施薄弱,溝壑縱橫,干旱少雨,地下水埋藏較深,地表水出漏較少,且多為苦咸水(礦化度1~3g/L,含氟量為1.62mg/L),不適宜直接飲用。長期以來,當地群眾吃水靠窖水解決,近年來,由于連年干旱,當地每年都有40%以上的窖蓄不上水,每年因飲水不衛生而引起的傳染性疾病的醫療費開支人均達到50元以上。高氟、苦咸、污染等水質問題已嚴重危害到群眾身體健康,尤其是長期水量嚴重短缺、每年幾個月遠距離拉水,嚴重威脅群眾生存,解決飲水安全問題是農民的迫切需要。
1項目區概況
項目區位于彭陽縣東北部,茹河干流以北,孟塬以南,小河支流槐溝以東,城陽以西,輻射面積430km2。覆蓋彭陽縣城陽、白陽、草廟、孟塬4個鄉(鎮)28村131個自然村,現狀人口36890人,其中不安全人口15205人。
2工程水文
項目區多年平均降雨量486.8mm,主要分布在7-9月,年水面蒸發量880mm,陸面蒸發量460mm。工程區地處分水嶺地帶,兩側為丘陵、溝壑,無常流地表水。項目區多年平均氣溫7.4~8.5℃,最熱7月平均氣溫20.7℃,極端最高氣溫35℃,最冷1月平均氣溫-8℃,極端最低氣溫-27℃,最大凍土層120cm,無霜期120~160d,全年日照時間2520h,主要自然災害有干旱、熱干風、冰雹、霜凍等。
3工程地質
根據工程地質勘察結果,該地區巖性較單一,地質構造簡單,未發現對工程有不利影響的構造形跡,地質條件較好,適宜該工程的興建。輸水主、干管線均為第四系上更新統馬蘭組(Q3m)黃土,為Ⅳ級自重濕陷性,建議管床進行翻夯處理,并做好管道的防滲及地面散水處理,以防因此而引起的濕陷變形破壞。對部分砂巖段做排降水措施,并在管床鋪設0.2m的細砂;一泵站位于茹河Ⅰ級階地的第四系全新統沖洪積(Q41aL+pL)壤土及角礫上。壤土為Ⅱ級自重濕陷,厚度僅有3.0m左右,其下為非濕陷性壤土層,是很能好的基礎持力層;三泵站地處濕陷性黃土,上部為Ⅱ級自重濕陷土層,厚3.0m左右,其下為非濕陷性黃土,是很能好的建筑物基礎持力層;二、四泵站、劉塬泵站及高位蓄水池均位于第四系上更新統馬蘭組(Q3m)黃土丘陵上,均為Ⅳ級自重濕陷性場地,且濕陷厚度大于27.0~30m,建議對泵站地基進行翻夯處理,并做好灰土墊層。
4工程設計
4.1工程任務
利用縣城機井為水源,解決城陽、草廟、孟塬、白陽4個鄉28個行政村131個自然村的飲水問題,現狀人口3.69萬人。
4.2供水規模
現狀年:2016年;設計水平年:2031年;設計年限:15年;供水保證率95%。采用全日供水方式,居民生活用水定額40L/(人•d),管網漏失率按10%估算,居民設計水平年日供水量1941m3,年供水量54.5萬m3。
4.3供水水源
工程供水水源以縣城PS04#機井為水源,該機井于2003年成井,深355.6m,靜水位-0.68m,動水位21.539m,單井日出水量為3068m3。
4.4供水方式
根據《村鎮供水工程技術規范》,本工程采用供水入戶的全日供水方式,供水入戶5531戶24892人,入戶率68%。對居住較高水頭不能滿足的村莊,設集中供水房供水,共設管理房69座,控制人口11998人。
4.5供水水質
根據現有機井水質化驗結果,各項指標均滿足生活飲用水質量標準要求。
4.6主要建筑物
建水廠1座,日處理能力2038m3;建水源提升泵站1座,配套深井泵1臺,凈揚程22m,總流量101.9m3/h;建干線加壓泵站4座,分別為水廠加壓一泵站、加壓二泵站、加壓三泵站、加壓四泵站,支線加壓泵站2座(已建成);鋪設揚水管道12.07km,輸水管線11.44km,供水管線271.14km,串巷管157.63km;布置500m3蓄水池2座,400m3蓄水池1座,200m3蓄水池4座,100m3蓄水池3座,50m3蓄水池5座,10m3減壓池71座;修建各類閥井397座,聯戶閥井691座,過溝、過河、過路建筑物45處,建集中供水點69座。
4.7機電
工程共建泵站7座,安裝水泵15臺。安裝20kVA、250kVA和30kVA變壓器各1臺,80kVA和100kVA變壓器各2臺,新架設10kV線路8.5km、380V線路4km。
5工程管理
工程建設實行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投標制、建設監理制、合同管理制,積極推行受益群眾參與式監督管理制度。工程采用參與式公司化管理模式,工程運行管理實行專管與群管相結合的運行管理辦法,管理機構按專管和群管分級設置,專管機構設供水服務中心,群管機構設農民用水協會。專管機構人員編制15人。
6經濟評價及水價測算
從項目國民經濟評價指標看,供水項目的經濟內部收益率15%,大于8%;經濟凈現值947.33萬元,大于0;經濟效益費用比1.27,大于1.0。選擇投資增加、或效益降低等敏感因子分析,均滿足規范要求,說明本項目在經濟上是合理的。水價按計入折舊費為2.69元/m3,不計入折舊費計算為1.64元/m3。根據經濟評價和供水成本分析,該工程是合理的,供水水價農戶可以承受,能滿足水管部門的運行管理要求,在經濟上是可行的。
作者:張守軍 單位:寧夏回族自治區彭陽縣水務局
第二篇:云南農村的飲水安全工程現狀解析
摘要: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實施結束了云南農村嚴重缺乏飲用水的歷史,農村供水保障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但現階段仍存在諸多問題:工程造價高、規模小;設計供水規模偏大,產能利用率低;供水成本高,水價制定不合理,水費征收率低;水質合格率處于全國較低水平。分析表明,大力發展當地經濟,進而通過投資使更多的縣實現區域規模化供水及城鄉供水一體化,是解決云南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現存問題的重要途徑。建議:從全縣角度做好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建立以政府為主體的多渠道投融資體系以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工程建設運營,進一步提高產能利用率,構建綜合考慮供水成本、節約用水、農民承受能力和財政補貼的水價形成機制,重點加強消毒和沉淀過濾,引導農民煮沸后飲用開水。
關鍵詞:云南村鎮供水;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農村飲用水水質;現狀分析;對策
農村飲水安全保障事關民生福祉,是農民群眾最關心、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1-4],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全社會廣泛關注。2005年以來,村鎮供水工作由“飲水解困”全面轉向“飲水安全”,云南省緊緊抓住中央加大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投入的歷史契機,將農村飲水安全作為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投入力度,精心組織實施,至“十二五”末,全面結束了云南農村地區嚴重缺乏飲用水的歷史,縮小了城鄉供水差距。但保障農村飲水安全是一項長期、復雜、艱巨的任務,在“十三五”鞏固提升工作財政補助力度明顯放緩[5],水源地水環境與供水水質尚未得到有效改善[6]的大背景下,云南村鎮供水工作仍存在諸多困難和問題。
1云南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現狀
1.1數據來源
本研究數據來自云南省水利廳2015年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匯總統計資料和云南省疾控中心2011-2013年水質監測數據。(1)2015年初,由省水利廳統一制表,全省129個縣級水利部門對域內所有建成和在建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進行統計,統計內容包括:工程名稱、所在鄉鎮、工程規模、水源類型、建成時間、設計供水規模、日實際供水量、受益人口、供水入戶人口、水源情況(水源水質、水源保證率、劃定水源保護區或保護范圍)、水廠水處理設施和消毒設備配備情況、水廠水質化驗室情況、水價情況(運行成本、執行水價、是否計量收費、水費收繳率)和管理人員情況等。各縣填報后,由省水利廳統一匯總整理。(2)2011-2013年,云南省疾控中心共監測農村飲水安全工程5909處,其中2011年2444處,2012年2394處,2013年1071處。每處工程于當年豐水期和枯水期分別對出廠水和末梢水采樣1次,共采集水樣23636份。水質檢測指標共18項,若其中有1項及以上指標不合格,則判定該水樣水質不合格。所有水樣的采集、保存、運輸和檢測均按照《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GB/T5750-2006)[7]中有關規定進行。
1.2供水類型與供水規模
1.2.1總體狀況云南省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約57.7萬處,受益人口約3511萬人。其中,日供水20m3以上集中式供水工程僅占工程總數的7.1%,但其覆蓋受益人口達84.3%,表明云南大部分農村人口通過集中供水方式解決飲水問題。全省日供水20m3以上集中式供水工程中,“千噸萬人”規?;┧こ?W≥1000m3/d)數量少,僅占0.84%,但覆蓋21.6%的受益人口;小型集中供水工程(W<1000m3/d)數量眾多,其中供水規模20m3/d<W≤200m3/d的工程數占比達到95.0%,覆蓋57.2%的受益人口。這說明云南農村集中供水以小規模的單村工程為主。供水工程規模的大小直接影響總投資和供水成本,關系到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良性發展。集中式供水工程現狀日實際供水量遠未達到設計供水規模,且工程規模越大,產能利用率越低,造成資金和產能大量浪費。1.2.2農村規?;┧こ淘颇鲜‖F狀344處農村規?;┧こ讨校髦?市)之間規模化供水狀況差異顯著,同一州(市)內各縣(縣級市)之間也存在明顯差異(以紅河州為例,見圖2)??傮w上呈現規模化供水工程數量越多,覆蓋受益人口比例越高的規律。紅河州、曲靖市、玉溪市、昆明市等地區的規?;┧こ虜盗枯^多,而普洱市、西雙版納州、迪慶州等州(市)大部分村鎮供水由小型工程完成。例如:紅河州54處規?;┧こ炭筛采w42.8%的受益人口,農村供水集中度最高;而普洱市6處規?;┧こ淌芤嫒丝诟采w度僅有2.7%,表明普洱市絕大多數農村供水由小型集中供水工程和分散式供水工程完成。本文分析了各州(市)農村規?;┧こ虜盗颗cGDP、人均GDP、第1產業GDP、農業總產值、財政總收入、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社會經濟指標的相關關系,發現規模化供水工程數量與各州(市)衡量經濟發展狀況的GDP指標和表征地方政府財力的財政總收入指標呈正相關關系(見圖3)。總體上,經濟發展狀況好、政府財政收入高的地區,農村規?;┧こ虜盗慷?,其覆蓋受益人口比例高,農村供水集中度也高。
1.3水源類型與水源地保護
1.3.1水源類型云南省山地高原地形地貌和較為豐富的水資源現狀決定了水源類型以地表水和雨水為主。水源以地表水為主的農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約占95.9%;全省約86.0%的分散式供水工程為集雨水窖,其受益人口占比71.0%,表明集雨水窖多為一戶所有。井水和泉水工程數量分別占比8.6%和5.4%,其受益人口比例為12.0%和17.0%,表明大部分井水和泉水工程為多戶共用。1.3.2水源地保護全省農村供水管理體制機制尚不健全,對水源地的管護不到位。劃定水源保護區或保護范圍的工程數量偏少,僅占14.3%。其中,規模化供水工程中劃定水源保護區或保護范圍的比例為54.9%,水源保護意識相對較強;氣象條件導致的季節性干旱使得水源保證率偏低,水源供水保證率<95%的工程數量占總比69.2%,保證率<90%的工程占比40.1%。供水規模越大,水源保證率越高。
1.4供水水質
1.4.1水處理設施與消毒設備配備率農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的水處理設施配備率和消毒設備配備率較低,分別為8.2%和8.3%,其中,規?;┧こ膛鋫渎史謩e為59.3%和57.8%,較為規范。1.4.2水質抽樣監測結果監測結果顯示,云南農村集中供水水質合格率普遍較低(7.3%~29.3%),但總體呈現逐年上升趨勢。出廠水水質略好于末梢水,枯水期水質好于豐水期,地下水水質好于地表水。豐水期合格率低于枯水期,主要是因為豐水期雨水較多且溫度高便于微生物繁殖、傳播,故水廠在豐水期要密切關注水質變化,加大水處理和消毒力度。出廠水合格率略高于末梢水,但其差異并無統計學意義,表明在輸配水過程中基本沒有受到污染?!扒嵢f人”規模化供水工程合格率最高,為55.5%;200m3/d<W≤1000m3/d的小型集中供水工程次之,為30.8%;20m3/d<W≤200m3/d的小型集中供水工程最低,只有17.4%。規模化供水工程的水質合格率顯著高于小型集中供水工程和分散式供水工程,表明發展區域規模化供水和城鄉供水一體化對提高云南農村供水水質合格率有重要作用。在被檢測的18種指標中(見圖5),氯化物、砷、溶解性總固體、氟化物、硫酸鹽、總硬度、硝酸鹽、錳、嗅和味、耗氧量的合格率均超過99%,色度、pH值、鐵、氨氮的合格率也均在96%以上,影響村鎮供水工程水質的指標(合格率<90%)主要是渾濁度、菌落總數、肉眼可見物和總大腸菌群,其中總大腸菌群檢出率最高,達75.5%,其他3個指標檢出率均在20%以下.
1.5水價狀況
全省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平均執行水價較低,約為1.55元/m3。不同供水規模的工程的水費收繳率差異明顯(57.4%~96.5%),工程規模越大,管理越規范,水費收繳率越高.
2云南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
云南地處我國西南邊陲,全省約94%的國土面積為山地、高原和丘陵,盆地、河谷只占6%;全省農村布局分散且所處海拔較高,交通不便;農民收入水平偏低,技術力量也相對薄弱。受此影響,云南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存在的問題與東部發達省份不盡相同。(1)工程造價高、人均投資少;建設標準低、工程規模小。云南地貌波幅較大、地勢高低參差,農村布局和農民居住較分散,導致工程量大面廣且輸水管道長,工程造價偏高;“十二五”期間,全省農村飲水安全工程人均投資僅530元,與工程成本相比,投資標準偏低,部分工程因此沒有配備水處理和消毒設備;在建設過程中,大多數工程的實施依靠鄉鎮水管站和村委會,受限于技術力量和建設能力,所建工程以小規模工程為主,缺乏從全縣(區域)供水的角度進行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2)工程設計供水規模偏大,產能利用率低。云南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實際用水量低于設計供水能力,利用率偏低。特別是規?;┧こ?,產能利用率僅約68%,造成建設資金的大量浪費??赡艿脑蛴?①籌資、設計時按戶籍人口計算,未充分考慮外出務工人員。統計表明[8],2015年云南外出農民工總量達453.4萬人,占全省農村人口的16.9%;②部分農村地區存在其他免費水源,農民日常用水很大一部分不使用收費的自來水。(3)供水成本高,水價執行標準低,小型工程水費征收率低。工程造價高,產能利用率低均會造成供水成本增加,加之:①單工程規模小,難以形成規模效益;②大部分地區未實施優惠電價,共同造成云南農村供水成本偏高。農村水價制定不夠合理的原因主要有:①絕大多數農村地區的水價都未考慮水資源費;②多數工程制水工藝缺乏水處理和消毒程序,水價制定未考慮在運行費中占比很高的凈化消毒費用;③管理人員主要為農民兼職,報酬較低。因此,目前云南農村供水執行水價非全成本核算的結果,并不利于工程的良性運行。并且,小型供水工程用水戶受傳統思想影響和經濟條件限制,普遍缺乏用水繳費意識,支付意愿不強,導致水費收取率較低。(4)供水水質合格率處于全國較低水平,微生物指標超標是主因。盡管農村集中供水水質合格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但總體上水質合格率仍然偏低(7.3%~29.3%,2011-2013年),明顯低于江蘇?。?](77.2%,2014年)、浙江?。?0](≤66.6%,2013年)和廣東省[11](63.2%,2011年)等沿海發達省份,也低于周邊部分省份,如廣西壯族自治區[12](49.3%,2012年)、重慶市[13](45.5%,2014年)和四川?。?4](43.5%,2011年),與西藏自治區[15](21.6%,2011年,林芝地區)、貴州?。?6](27.5%,2013年)基本相同,處于全國較低水平。云南主要以地表水作為供水水源,且劃定水源保護區(保護范圍)的比例較低,原水水質易受人畜活動、自然環境、氣候、降雨等因素的影響;小型供水工程未配備水處理和消毒設備、水廠無水質化驗室、根據經驗投藥、投藥過量或不足、消毒設備消毒劑余量顯示為“0”以及水處理和消毒設備閑置不用等工程管理不規范現象普遍存在。3建議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實施對解決云南全省農民吃水難的問題起到了關鍵作用,但目前在工程規劃設計的全局性、工程規模選擇的科學性、水價制定的合理性以及供水水質的合格率等方面都存在著諸多問題。分析結果表明,不管是工程規劃設計建造時技術力量的薄弱,還是工程凈化消毒設備的缺乏,歸根到底都是“經濟問題”。工程的“好壞”與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密切相關,即經濟條件好、政府財政收入高的地區,規模化供水工程數量多,覆蓋受益人口比例高,消毒凈化設備配備率高,供水水質合格率高,水價制定更合理,水費收繳率也更高。因此,大力發展當地經濟,進而通過政府投資使越來越多的縣實現區域規?;┧俺青l供水一體化,是全面解決云南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現存問題的重要途徑。(1)“十三五”及今后一段時期,各縣應根據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建設和運行情況進行科學分片,從全縣的角度做好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此外,國家對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相關政策已做出調整,建設資金主要由地方政府負責落實,但云南地方財政較為困難,急需拓寬投融資渠道,努力吸引社會資本參與規?;r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運營。(2)提高規?;畯S的產能利用率。對產能利用率較低的規?;┧こ?,一方面可采取管網延伸工程適當擴大供水范圍,另一方面要加大宣傳,積極引導農民使用更干凈更衛生的自來水。新工程建設前,要充分調研、科學測算,考慮“打工經濟”對農村用水的影響,不宜盲目追求規模。(3)現階段,云南農民可支配收入仍然較低,支付能力和支付意愿不強,短期內應實行優惠政策。水價的定價權應始終由政府控制,充分發揮政府監管作用。建立協調供水單位良性發展、農民用水需求和政府財政能力,綜合考慮供水成本、節約用水、農民承受能力和財政補貼的水價形成機制。(4)現階段,微生物指標和感官性指標超標是影響云南農村供水水質的主要因素,因此是否消毒是決定飲用水質優劣的關鍵因素。各級政府應積極引導農民煮沸后水價按噸計費時,人均日用水量與水價呈負相關,說明提高水價有助于限制村民的生活用水量,提高其節水意識,但是過高的水價又會造成村民生活負擔,因此制定水價應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可以根據家庭收入水平的差異來設置梯度水價,既要保證低收入家庭的基本用水需求量,又要合理抑制高收入人群對水的過度消費。水價按年計費時,村民人均日用水量的均值都超過了水價為0.8元/t時的用水量均值,說明按年計費會促進村民人均日用水量的增加,不利于節約用水。2.3各因素影響程度分析對各因素對人均用水量影響數據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見表2。如果分析結果中概率P值小于顯著性水平α(值為0.05),則認為該變量對人均日用水量產生了顯著影響,反之未產生顯著影響。通過單因素方差分析可以看出,除了洗臉盆和浴盆及沐浴器個數對人均日用水量沒有顯著影響外,其他變量對人均日用水量均產生了顯著影響。根據表2數據,如僅從單因素的角度考慮,各控制變量對村民人均日用水量的影響程度由大到小依次為:熱水器個數、飲水機個數、室內便器個數、洗澡頻率、洗衣頻率、洗衣機個數、水價、水龍頭個數、家庭人均年收入、家庭凈人口、供水時間,表明家庭用水設備和村民用水行為相對于供水方式對人均日用水量的影響較大。
3結論
通過對湖北省典型村莊用水量調研得出以下結論。(1)人均用水量為55~160L/d。(2)家庭年收入高的村莊人均用水量高(超過150L/d),家庭年收入低的村莊人均用水量低(低于60L/d)。(3)水費收取方式不同,人均用水量不一樣,水費按年收取的村莊人均用水量高,水費按表計量收取的村莊人均用水量低。(4)家庭用水器具個數以及洗衣、洗澡頻率的增加能直接導致人均日用水量的增加。(5)家庭戶均人口在2.5~4.5時,家庭凈人口數越多,人均用水量越低。(6)間歇供水對人均用水量的影響不明顯。
參考文獻:
[1]MartinN,LutzW.Population,householdsanddomesticwateruseincountriesoftheMediterraneanMiddleEast(Jordan,Lebanon,Syria,theWestBank,GazaandIsrael)[J].WorkingPapers,1999,108(4):2464.
[2]KeshavarziAR,SharifzadehM,HaghighiAAK,etal.Ruraldo-mesticwaterconsumptionbehavior:acasestudyinRamjerdArea,FarsProvince,I.R.Iran.[J].WaterResearch,2006,40(6):1173-1178.
[3]FanL,WangF,LiuG,etal.Publicperceptionofwaterconsumptionanditseffectsonwaterconservationbehavior[J].Water,2014,(6):1771-1784.
[4]韓建秀,周朝鑫,白樂寧.城市居民生活節水的技術與方法[C]∥科技創新與現代水利———2007年水利青年科技論壇論文集.2007.
[5]樊良新.渭河流域關中地區農村居民生活用水行為研究[D].陜西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4.
作者:時元智 張學明 施海祥 繆景柱 洪大林 單位: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水文水資源與水利工程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云南省水利廳
第三篇:勐朗鎮農村人畜飲水安全工程的建設管理
農村飲水問題一直是制約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問題,飲水質量好壞,直接關系到人畜生命健康安全。進入新時期,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程不斷向前推進,加強農村人畜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對改善居民生活環境,提高生活質量有著很大幫助。但是現階段農村人畜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管理過程中,依然面臨不少突出問題,需要我們進一步采取措施,將其解決。本文主要結合實際情況,就勐朗鎮農村人畜飲水安全工程建設與管理對策進行分析,希望通過本次研究對更好提高飲水安全有一定幫助。民以食為天,食以水為先,確保飲水安全是人類生存的基本要求。進入新世紀以來,黨中央和國家政府高度重視農村飲水安全問題,要求把切實保護好飲用水源,讓群眾喝上放心水作為首要任務。農村飲水安全問題直接關系到廣大基層地區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做好飲水安全保障工作,是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同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近些年,國家高度重視農村人畜飲水安全工程建設,一大批飲水安全工程在農村得以實施,極大的改變了現階段農村飲水不安全的問題。但我們也應該清楚認識到,現階段農村人畜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管理,依然面臨不少突出問題,需要我們進一步采取措施將其解決。
1勐朗鎮農村人畜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管理存在的問題
1.1資金投入不足
農村人畜飲水安全工程建設過程中通常會涉及到十分廣泛的范圍,由于農村人口居住分散,人口密度小,使得人均管線長度較長,工程成本較高。再加上農村飲水安全意識不強,經濟支付能力較差,即便建設了飲水安全工程,實際的飲用水供給量遠遠小于工程設計的供水量,造成了資源嚴重閑置,同時也使得前期資金投入很難在較短時間內回收,影響到工程建設進度?,F階段關于農村人畜飲水安全工程建設資金,主要來自于國家財政投入,由于資金投入單一,資金投入不足,導致工程建設管理依然面臨不少突出問題。
1.2工程建設滯后
近些年,雖然我國農村經濟得到了較快發展,而且農民群眾基本解決了溫飽問題,居住環境、電力供給、交通條件也得到明顯改善,整體生活水平顯著提升,但是部分農村地區人畜飲水設施建設依然比較落后,顯著落后于其它基礎設施建設。目前,在部分農村地區,尤其是經濟欠發達地區,普遍存在著缺水問題。有些地方不能保證基本的供水設施,群眾飲水依然需要遠距離挑水、拉水,農民群眾依然采用傳統飲水方式,很難保證飲水安全。
1.3農村人畜飲水安全工程管理不當
首先,管理運行機制不完善。在廣大農村地區,由于管理運行機制建立不完善導致農村人畜飲水安全工程并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使得整個工程運行效率低下。出現該種情況,主要是因為地區重視工程建設輕視管理,將建設和管理相分離。項目工程設計過程中,不能結合地區實際情況,施工粗糙,造成了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先天性不足;其次,運行成本高。農村人畜飲水安全工程的特點是點多、面廣、規模小,服務對象多為基層農民群眾。這就使得整個工程在運行過程中,水費收入較低,運行成本偏高,由于國家財政投入力度較差,整個工程運營管理難度大。
2農村人畜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管理對策分析
2.1切實做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規劃建設工作
農村人畜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管理,應該按照國家基本建設程序,落實好工程項目法人制、監理制和招投標制度。在各個環節管理和控制工程建設過程,強化工程建設管理,確保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科學高效。首先,在工程建設之前,要做好科學規劃。不同地區自然環境,地理條件有著巨大差異性,因此在農村人畜飲水安全工程建設之前,一定要做好規劃工作。要深入農村地區,進行廣泛調研,科學論證,并結合當地實際情況,科學統籌;其次,進一步規范農村人畜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審批程序,從源頭上把控工程質量,實現水務規劃、水質監測等各個部門有機統一,科學配置建設資金、人力成本和機械設備,提高項目資金利用效率。同時還要進一步發揮政府的職能監督作用,應該加強工程在前、中、后期的動態化全程管理。
2.2因地制宜,合理建設農村人畜飲水安全工程
農村人畜飲水安全工程建設需要圍繞合理利用工程建設資金開展,進一步完善工程建設程序。為了切實保證工程建設的合理性,通過制定并嚴格執行各項建設制度,把好項目工程設備建設關、材料采購關、施工隊伍選擇關、質量監督管檢查驗收關,實現資金有效利用,統籌安排。并按照先報備后撥付資金的方式,實行財務公開,防止資金不合理利用,提高資金利用效率。同時為了確保更多資金投入到農村人畜飲水安全工程中,可以結合地區實際情況,從當地經濟實際出發,是實事求是的評測地方財政和群眾的籌資能力,積極吸納社會資金,核算好工程建設成本,優化工程設計思路,確保資金使用合理,資金投入到位。
2.3建設完善的管理機制
農村人畜飲水安全工程,在建設過程中,應該按照國家相關規定的要求,進一步明確工程所有權,完善明確的管理責任機制。農村人畜飲水安全工程應該按照工程大小和受益范圍,建立管理機構,并配置專業的管理人員,落實好管理人員各項責任,確保責任到人。通常情況下,鄉鎮飲水安全工程應該由鄉鎮水利管理站以企業的形式直接管理,農民群眾自建的水池、水窖由本人管理。同時,管理機構還應該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制定水源保護、工程維修、用水制度、節水措施以及水費征收等相關規章制度。除了工程維護費用由地方財政支付之外,剩余項目在開展過程中所花費的費用由村民共同承擔。水費征收標準要按照工程養護要求、設備更新以及人員工資收支情況綜合確定。
作者:魏文勇 單位:665600云南省普洱市瀾滄縣勐朗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第四篇: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建設管理問題探討
[摘要]近年來,莒南縣緊緊圍繞“城鄉供水一體化、區域供水規?;⒐こ坦芾韺I化”的工作目標,充分利用水庫眾多、水量充足,水質較好的優勢,突出抓好水庫集中供水和管網延伸工作,先后爭取市級以上投資1.47億元,建成了覆蓋全縣農村的5座凈水廠和3座加壓站,讓58萬名農村群眾用上安全放心水,農村飲水安全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截至目前,全縣現有“千噸萬人”以上供水工程6處(包括5處農村集中供水廠、縣城城區水廠),覆蓋570多個村莊,另有單村集中供水工程150處,全縣農村自來水普及率97.5%。尚有26個“遠高難”自然村未通自來水。
[關鍵詞]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管理
1建設管理情況
在領導重視,精心組織之下,縣委、縣政府各級領導十分重視農村飲水的安全工作,同時將該村的飲水安全工程列入了縣委市政府提出的“全縣十二大民生實事”,成立了以縣政府主要負責人為組長的民生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而且納入全縣科學發展綜合考核體系。各相關部門、各鎮街密切配合,認真研究國家省市制定的優惠政策,緊緊抓住國家投資機遇,積極向上爭取國家、省、市的項目扶持,向下取得鄉、村和農戶的全力配合,使農村飲水安全工作走上了高起點、大規模建設的軌道。相關部門單位在項目用地、用電、稅收等政策方面給予優惠,全縣農村飲水安全工作形成了“上下聯動、各方參與、齊抓共管、運轉協調”的良好工作格局。嚴格管理,建管并重??h政府出臺了農村公共供水管理辦法、農村公共供水工程維修資金籌集辦法等措施進一步推動和規范化建設項目。另外,為了提升隊伍的建設水平與可行性,除了嚴格執行相關建設程序外,還要切實管理好隊伍的設備、管材以及工程驗收等方面的具體工作。在確保工程建設質量與成本全面符合市場要求的同時,堅持誰投資、誰所有、誰管理的基本原則,通過供水公司標準化建設以及市場化運作的技術手段來實現每一項水價得到公示,實現讓群眾喝上干凈水的基本目標。標準化定價,確定每方1.5~1.8元的低水價,讓大多數家庭每月水費開支10元錢左右,就能用上和縣城一樣的自來水。供水單位的收費模式要做到按戶按月記賬收費,每戶一表,公開透明,這樣在為正常運行和養護維修工程方面的資金得到積累,同事避免了加重農民負擔的搭車收費和亂收費問題,運行機制就形成了良性循環的以水養水模式。提升效益,促進發展。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建設,不僅對廣大群眾的飲水難問題從根本上得到了解決,而且在以往農民買水、找水、擔水的負擔減輕,取水時間上很有效的縮短了,農村勞動生產力方面得到極大解放。新建社區樓也用上了水量足、水質好的集中供水。通過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直接受益者就是農民自身,在提高農民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水平的同時,農村的經濟、收入等均得到了提高,這對新農村建設的提高和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發揮了很積極的推動力。
2存在的主要問題
(1)水質方面存在的問題。單村基本上沒有水質凈化設備雖然全縣大部分單村供水工程已經配備消毒設備,但是如何保證設備正常運行使用還有待下一步監管。(2)國家投入與農村需求之間存在矛盾。目前上級對該縣下達的扶持資金為493元/人,減輕了縣、鎮投資和農民自籌資金的壓力。但國家每年下達的指標數量有限,不能滿足目前農村實際供水需要。(3)項目建成后后續管理情況多種多樣,這對可持續發展的農村供水事業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影響。個別供水工程交由個人管理,供水水質、水量得不到保證。(4)地方配套資金負擔較重。近年來,國家投入增加,從2012年起縣級配套資金由原來的40%降為13%,但實行相對的集中性供水和統一聯片供水,這就需要興建一定的供水或水源工程,且后期對這些工程的運行維護也需要相應的資金,對于地處革命老區、財政較為薄弱的莒南縣來說,負擔仍然很大。(5)因農村自來水工程建設,牽扯到國土、環保、公路、交通、鐵路、電力、通訊及縣直相關部門的工作,縣級部門解決不了,職責權限之內不好解決,尚需要上級主管部門予以商定、協調解決。
3幾點建議
(1)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是社會公益性的項目,在建設管理方面財政和政策的扶持要進一步強化,在飲水安全工程中提高人均投資的標準。農村飲水安全項目尤其是收到中央、省、市扶持的,資金配套方面縣鄉要足額到位。對單村集中供水工程在2007年以前已經建成的,由于各種原因例如低標準的工程建設、不善的管理、老化失修的工程設施、污染的水源水質等,導致部分解決后的村居飲水問題又重返困難的情況,進行改造提升這部分供水工程。(2)對于城鄉供水一體化要積極推行,管網延伸覆蓋面的增加要在已經建成的水廠基礎上進行。集中供水工程得到實施,不但水量和水質要安全有保證,而且減少在用水村居和單位投入人力、物力在飲水工程上,這樣對后續管理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更有利,在農村飲水安全工程中實現正常運行和保證長期的良性循環。(3)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這是一個非盈利性質的項目,所以在工程運行管理方面需要財政專項資金撥付支持。管理體制以水利(水務)部門為主來統一管理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專業技術維修隊伍和管理人員需要配備到位,需成立專業管理機構對全縣供水工程運行全面負責管理。另外,農村飲水安全的公共服務性也要考慮到,需要設置監管機構,機構主要處理群眾日常投訴和水質監管。同時可以考慮政府補償機制的建立,這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才能得到一定的保障.
作者:盧連杰 楊靜 單位:莒南縣水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