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包裝設計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從我國傳統文化的視角出發,著重敘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大致類型、高校包裝設計教學的現狀,以及傳統文化元素在包裝設計中的應用。傳統風格的包裝設計作品中的圖案、文字、色彩、材料等信息,系統深刻地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審美觀念、文化底蘊以及民族精神,有助于將傳統文化進一步地傳播與傳承。
[關鍵詞]傳統文化;包裝設計;教學;應用
一、中國傳統文化的大致類型
中華傳統文化是民族文明、民族風俗以及民族精神的總稱,中華文化有著悠久的文明傳統,具有很強的包容性、傳承性與發展性。中國人在立體的空間中經歷了各種各樣的生活,再加上時間的綿延不絕,已經形成具有民族特點和民族生命力的傳統文化。中華傳統文化可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不同的分類,中華傳統文化以儒家、道家、佛家三家為骨干,三家傳統文化思想被合稱為“三教”。儒家文化主張“建功立業、積極進取”,道家文化主張“順其自然、聽從天命”,佛家文化主張“眾生平等”,三者相互影響、相互依存,共同構筑中華傳統文化的整體。微觀地說,中華傳統文化具有以下表現形式:民間工藝、民間藝術、風俗習慣、詩文賞析、故事傳說等。在高校中加深對中華傳統文化的了解,促使高校學生增強文化自覺、樹立文化自信、繼承并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高校包裝設計教學的現狀分析
藝術設計課程是綜合設計原理、審美能力和文化內涵的系統性課程,包裝設計課程作為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需要學生不僅具有強烈的審美意識、設計能力,還應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高校的包裝設計教學雖然取得了明顯的進步,但教學效果仍然有待提升,對其中存在的問題也需要進一步解決。教學內容方面,學生所學內容大多是傳統形式的延續,教師對包裝設計市場需求的有效分析較少,在目前激烈的市場環境競爭下,包裝已經完全脫離了產品保護的單一功能,不僅需要展現包裝功能、裝飾功能、審美功能,還需要具備獨特的文化傳承功能。由于高校教師對包裝設計中傳統文化的再現做得不夠,很多老師往往將包裝設計理解為“新潮”設計,沒有完全考慮包裝設計的文化性[1]。
三、傳統文化元素在包裝設計的應用
(一)傳統圖案在現代包裝設計中的表現在現代化的包裝設計中,運用傳統文化元素中的圖案來設計包裝是包裝設計中的一個重要方向,常見的傳統圖案有吉祥圖案紋樣、動物類圖案紋樣、植物類圖案和建筑類圖案。例如,茅臺系列酒的整體瓶身圖案用云紋裝飾,同時結合金、銀、銅三色的描金工藝展現大氣磅礴的大國氣度;《萍鄉花果傳統民食》的包裝設計采用特色剪紙表現當代喜慶的節日氣氛。在充分理解中國傳統文化意蘊的基礎上融入圖案紋樣,可使包裝設計得到“形”與“意”的完美契合,具有極強的文化歸屬感。
(二)傳統用色在現代包裝設計中的運用在中國的傳統觀念中,紅色是所有暖色中最熱烈、最刺激的顏色,通常用來慶祝中國傳統節日;黑色代表神秘、寂靜,通常形容人剛正不阿、公正廉潔的品行,黃色則代表吉祥、富貴,通常與紅色搭配。色彩文化是民族文化中最突出的部分,將傳統用色與現代包裝設計相結合,對傳承我國傳統文化、彰顯中華民族的價值情感、提高消費者的民族認同感和增強消費者的購買欲具有重要影響[2]。如故宮賀歲禮盒包裝采用“中國紅”和“中國黃”兩種色彩彰顯其親民、端莊、大氣吉祥的寓意;萍鄉儺面具主要運用紅、黃、藍、綠四種顏色表現人物的特色,加之描金貼銀展現出儺神的喜、怒、哀、樂。
(三)傳統用材在現代包裝設計中的巧用天然的竹、藤、葉等材質,體現中華民族質樸、自然的風格,表現傳統文化細膩、內向的特征,向大眾傳遞綠色、生態、和諧等理念,體現“天人合一”的哲學境界,粽子采用竹葉進行包裝設計,粽子蒸熟后的清香是為紀念屈原清高、不屈不撓的精神品質,展現中國傳統革命者的氣節。材料作為現代包裝設計的物質載體,已經從過去保護產品、方便消費的功能轉化成滿足消費者心理需求、彰顯獨特民族文化的功能,不同的材質對包裝的效果不同,因此,設計者要善于運用材料的質感來表現包裝設計中的文化底蘊[3]。
四、傳統文化元素與包裝設計教學的融合
(一)立足中華民族本土文化世界上的每一個民族由于自然地理條件、價值觀和思維方式的不同,導致多元文化中都能彰顯自身的民族特色,包裝設計不僅展現其藝術品質,更要表達產品的精神,知識經濟時代,越來越多的包裝設計者認識到“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因此,包裝設計教學應立足于本土文化,將中華民族特有的價值理念、民族精神融入產品的包裝設計成為當前主流。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根基,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的歷史積淀中生根、發芽、成長并日益茁壯,現代包裝設計的發展也要以中華文化作為根基,中華傳統文化中蘊含的質樸、寧靜、芳香的東方之美,以現代包裝的形式被展現得淋漓盡致,二者的交融讓彼此都別開生面,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二)深刻把握傳統文化理念包裝設計中的圖案、色彩、用材、文字等信息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彰顯,也是民族情感的深刻表達。中國傳統儒家文化提倡“仁者愛人、克己復禮”的人性化發展理念是中華民族對“中和之美”的追求;道家思想中的“清凈無為、返璞歸真”的貴柔思想是中華民族“天人合一”的哲學境界;佛教提倡的“眾生平等”思想主要彰顯中華傳統文化的和諧理念。不管是儒家的“中庸之道”、道家的“清凈無為”,還是佛家的“眾生平等”,都是中華傳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設計者準確把握傳統文化中蘊含的思想理念,是將現代包裝設計發揮到極致的基礎。
(三)處理好民族性與時代性的關系作為中國的設計師,要讓自己的包裝設計作品既要具有文化歸屬感,又要彰顯時代感,用中華傳統文化理念思考包裝設計的民族性,任何的包裝設計都離不開特定的文化環境,這也包括特定文化中產生的民族精神,不同自然條件、社會條件、民族語言、習慣思維、價值觀念等的差異導致與眾不同的民族文化。包裝設計的民族文化觀念在很大程度上彰顯著包裝設計的民族性和時代性。在經濟全球化和科技迅猛發展的社會形態下,滿足大眾的價值觀念、審美觀念、文化需求的多樣性和層次化,設計者的重任是設計出符合時代需求的產品。包裝設計中蘊含的民族性與時代性是缺一不可、相輔相成的,只有將各個民族、各個時代獨具特色的設計風格、設計理念、設計手法進行創造性融合,才能使包裝設計的品質、文化、藝術等總和獲得設計市場和消費市場的青睞[4]。傳統文化應用于包裝設計教學之中,能迅速吸引受眾,喚起受眾的審美與價值認同,提高設計作品的文化內涵和時代品位。
五、結束語
在中華五千年歷史長河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包裝設計相融合,使其蘊含的文化理念、哲學思想、價值觀念等思想得到彰顯,同時也讓設計的產品重新煥發新的生命活力。高校要充分挖掘傳統文化的藝術價值,在現代包裝設計課程中融合創新,創造富含地域文化情感和特色的文化產品,其包裝設計更具民族性和本土性。因此,在新的發展形勢下,為使我國傳統文化元素與包裝設計更好地融合,設計者必須深刻把握傳統文化理念、處理好民族性與時代性的關系,創造出具有一定民族特色的和時代氣息的優秀包裝設計作品。
參考文獻
[1]田貴坤.現代食品包裝設計中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融入[J].包裝與設計,2017(12).
[2]歐陽莉.凌杰現代包裝設計中傳統文化的影響因素研究[J].包裝工程,2017(24).
[3]郭志強.傳統文化意蘊在包裝設計中的表現方式[J].包裝工程,2018(24).
[4]李鵬斌.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包裝設計中的應用[J].包裝工程,2014(08).
作者:姚松奇 單位:萍鄉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