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電視節目包裝技術進步與藝術創新淺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數字化與信息化技術的發展,電視節目包裝也呈現出了全面發展與創新的態勢。作為技術與藝術的有機結合,電視節目包裝技術的進步推動了藝術層面的創新,為受眾帶來了更好的視聽審美體驗。本文對電視節目包裝的技術進步和藝術創新進行探討。
[關鍵詞]電視節目;包裝;技術進步
藝術創新電視節目包裝是對節目內涵的精練呈現,同時也是直接面向受眾的藝術表達形式,不僅要給受眾帶去良好的視聽體驗,更要體現出節目本身的品牌價值。作為電視節目制作的關鍵組成,節目包裝要從技術與藝術兩個層面出發凸顯節目特色,保證節目的完整性。電視從業者要明白電視節目的內容輸出必須以受眾滿意作為基本標準,要結合輿論導向與受眾需求開展電視節目的包裝工作,推動節目包裝的技術進步與藝術創新,保證融媒環境下電視節目的核心競爭力。
一、電視節目包裝的技術進步
在電視媒體行業的早期發展中,因為技術手段的匱乏與局限,許多電視畫面并未經過精良的后期剪輯與制作。隨著科技的發展,現代電視節目制作技術有了極大進步,大大提高了電視節目包裝的制作水準。其中,平面圖形制作、動畫制作、三維動畫制作等軟件的應用,將各種形象、色彩、模型、渲染、動畫等應用到電視節目包裝實踐當中。而AfterEffect軟件則實現了影像合成、動畫制作、非線性編輯等各種效果,能合理處理光線、構圖、色彩、音效等元素。
1.片頭包裝
片頭作為電視節目的開頭部分,一般會凝練節目的精華內容,體現節目的風格與思想內涵。早期電視節目的片頭包裝制作基本先由繪畫師構思繪制出字幕、圖案及場景,然后利用攝像設備進行錄制,最后通過對編實現與節目的融合。這種方式雖然操作簡單、藝術感強,但效率太低,加之時間和人員藝術素養的限制,成品往往質量不佳,節目片頭乏味單調。隨著現代包裝制作技術與系統的應用,片頭包裝有了更多元的表現形式,無論是字幕與特效,還是內容與音樂,都有了極大的技術進步。
2.三維動畫
三維動畫是一種借助計算機數字技術的電視節目藝術表現手段,是利用計算機軟件進行的三維空間的場景仿真模擬。在新版《西游記》中,許多玄幻場景如天宮、魔窟等,都在三維動畫制作技術的助力下得到精準呈現,許多以前無法實景拍攝的畫面也被表現出來,增強了畫面的感染力與表現力。如今,該項技術在電視節目包裝中日漸普及。
3.片尾包裝
片尾通常表示當期節目內容的完結,一般會羅列出參演人員姓名、工作單位以及廣告贊助等。早期電視節目的片尾基本采用“固定背景+滾動字幕”的形式,如舊版《西游記》便以截取的內容畫面為背景,搭配楷體滾動字幕。而新版《西游記》的片尾包裝,則以深紅漸變色+flash動畫為背景,配合拍攝花絮,滾動字幕則放在了畫面前層,豐富的包裝元素讓觀眾在獲取信息的同時,感受到了趣味性。
二、電視節目包裝的藝術創新
1.遵循基本原則
(1)統一化原則。電視節目包裝的藝術創新一定要重視規范統一,以體現出包裝的真正價值。電視節目包裝的載體主要有畫面、音效、色彩、LOGO等,各種元素形成統一觀感,節目才能形成整體化風格,觀眾才能通過對包裝的第一眼觀感,理解具體節目或頻道的內涵。因此,一方面,無論是電視臺還是具體的電視節目,都應遵循共同原則做統一化包裝,即電視節目包裝的藝術設計要立足全局統一規劃與推進實施;另一方面,統一化的節目包裝要遵從規范化設計,保證技術包裝的統一性。(2)獨特性原則。獨特性同樣是電視節目包裝藝術創新需遵循的基本原則。包裝的意義在于讓電視節目更具特色,通過獨特包裝讓節目形成區別于其他節目的品牌價值,這是電視臺的無形資產,只有保證節目包裝的差異化和高辨識度,才能保證自己的節目在同類型電視節目中脫穎而出,才能提高電視節目的品牌價值。(3)簡潔性原則。電視節目包裝還需遵循簡潔性原則。簡潔不等于簡單,也需要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大量的前期調研與分析,根據節目的要點內容與內涵,通過精度提煉使節目包裝簡潔化,保證在最短時間內讓受眾熟悉并了解節目內涵。因為大部分人收看電視節目是為了放松身心,如若節目包裝觀感略顯復雜,就可能導致觀眾失去耐心或記憶點模糊,這種設計不免違背了包裝的初衷。
2.實施有效策略
(1)保證節目風格整體性。電視節目包裝的藝術創新,要在認識被包裝內容多樣性的基礎上,對所包含的各種元素進行統一設計,保證節目風格的整體性。電視節目的包裝要延續頻道的風格,并基于此打造自身特色。比如,央視以藍色為主色調,在制作《新聞聯播》《焦點訪談》等節目時,同樣延續了頻道的這種風格,無論是片頭、背景還是片尾均堅持以藍色為主色調。(2)體現電視臺文化及特色。電視節目包裝的藝術創新還要重視凸顯電視臺的文化內涵、地域特色等內涵,即要通過包裝體現電視節目的文化底蘊。電視節目應當利用包裝類塑造自身獨特的品牌形象,這是電視節目脫穎而出的關鍵,更是短時間內抓住觀眾眼球、提高觀眾黏性的重要舉措。觀眾在獨特的節目風格熏陶下,會逐漸養成節目收視習慣,對節目甚至頻道形成依賴,節目也將借此實現收視率的提升。(3)重視色彩與音樂的巧妙運用。電視節目包裝中的色彩和光線同樣不可忽視,特別是色彩,作為電視節目主題、氛圍、情感烘托的關鍵載體,需要在包裝的藝術創新中巧妙運用。比如,鳳凰衛視以淡黃色為主色調,并融入一定的朱紅色,這既體現出中國黃土文化的內涵,也表現出紅色的東方神韻,再加上鳳凰鳥的臺標,巧妙地實現了精神文化內涵的融合,凸顯了濃郁的地域文化特色。而音樂同樣是電視節目包裝設計的關鍵因素。在包裝音樂的選擇上要綜合考慮節目內容。當然,音樂并不需要絕對服從畫面,有些畫面無需配樂也能達到更好的效果。(4)包裝電視節目的代言人。許多電視節目會將主持人包裝成為節目的代言人,借助名人效應形成品牌符號,從而助力電視節目的宣傳。一檔收視率較高的電視節目,主持人通常能在高曝光下成為“明星”,而一名有一定觀眾緣的“明星”主持人也會給節目帶來穩定的受眾,所以要將電視節目打造為“名牌”節目,少不了主持人與節目之間的優勢互補,兩者相得益彰,可以達到最佳宣傳效果。因此,電視節目的包裝,也要重視對節目代言人,也就是主持人的包裝。(5)電視節目包裝的系列化設計。對電視節目包裝進行系列化設計,能夠強化節目包裝的視覺沖擊,讓觀眾產生繼續收看的興趣,從而提高收視率。節目包裝系列化設計的重要目的在于提升電視節目的辨識度,強化廣告效果,打響節目的知名度。系列化設計的范疇主要包含電視節目、電視頻道的基本單元。如今,電視節目包裝領域日漸廣泛,形成了全面且復雜的包裝策略。節目系列化包裝的共性在于片頭和臺標,個性則根據節目內容形成差異。
三、結語
電視節目包裝需要重視技術與藝術的有機融合,其中制作技術是節目藝術呈現的根本保障,創新且高級的藝術表現形式是電視節目包裝的根本目的,兩者相互影響且相輔相成。隨著新媒體的崛起,傳統電視媒體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沖擊,電視媒體從業者應清醒認識到節目包裝是目前保證電視節目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手段,因此一方面要不斷豐富自身技術儲備,全面推動技術進步;另一方面要逐步提升自身藝術素養與文化底蘊,實現包裝藝術創新,創作出更多優質且有內涵的電視節目。
參考文獻
[1]林星.電視節目包裝的技術進步與藝術創新[D].華中師范大學,2016.
[2]黃信初,鄧白云.綜藝類電視節目包裝的創新策略探析[J].中國電視,2018(10).
[3]楊奕.樹立形象,突出特色——電視節目包裝創新策略探析[J].視聽,2019(02).
[4]曹衛偵.電視節目包裝的技術進步與藝術創新[J].西部廣播電視,2020(11).
[5]王茵竹.淺析電視節目包裝的藝術創新[J].中國文藝家,2019(02).
作者:封瑞 譚佳 單位:江西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