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淺談運用現金流量表進行財務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現金流量表是會計信息使用者在進行財務分析時常常用到的一項工具,本文介紹了什么是現金流量表,現金流量表分析財務時主要包括的內容,接著通過現金流量表分析企業財務運行狀況,最后研究現金流量表使用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現金流量表;財務分析
現金流量表能反映出企業的經營、投資和融資三項活動會給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帶來哪些影響,它主要反映的是整個企業現金的流入和流出,同時也反映現金變動。運用現金流量表進行財務分析,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企業目前的財務狀況,便于對企業財務上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解決。另外,現金流量表還可以為企業未來的財務變化和經營前景做出合理地推測。
一、現金流量表分析財務時主要包括的內容
(一)現金流量的結構分析
編制現金流量表能讓會計信息使用者對企業資產的經營狀況有一個清晰的了解。通過對表結構的分析,使用者對企業的現金收入、支出及構成可以做出直接的判斷,通過對現金流量表的評估,使用者可以更好地了解一個企業的創現能力,融資能力和財務實力。現金流量主要包括經營過程中企業產生的現金流量、企業投資過程中產生的現金流量、企業在籌集資本過程產生的現金流量三大類。企業生產經營會產生現金流量,判斷一個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是否盈利,可以比較企業銷售的商品、以及它提供勞務資本的流入現金情況和企業為了生產生活購入商品的資金、接收勞務生產所需要支付的現金流。如果一個企業在日常的生產活動中各方面經營狀況良好,供給與銷售情況平衡的的話,在這種良好經營氛圍指導下,彼此之間存在的差距越大,企業最終獲得的總體的利潤額就越多,這樣的話,企業本身的資金就可以良性運轉,最終會企業創造越來越多的利潤,企業的發展就能更加強大。同理在現金流的基礎上,作為企業經營者,我們也需要更多的關注企業銷售的商品、以及它提供勞務資本的流入現金情況和企業為了生產生活購入商品的資金、接收勞務生產所需要支付的現金流三者之間的關系,如果它們的差距變大,則說明企業運營情況良好,主營業務制造的利潤表現的比較突出。從企業目前所掌握的現金流與過去產生的現金流作比較,就很容易看出企業的經營情況,如果現金流增長率越來越高,那么說明企業未來的發展勢頭就會越好。一個企業如果進行生產規模的擴大或者對企業內部的技術水平進行更新換代,這時就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如果資金準備不充分,會使投資活動現金凈流量小于零,這時企業很可能面臨破產的風險。只有當企業資金收入遠高于企業資金支出的時候,才會出現現金凈流入,企業才可以處于健康發展的態勢,并且在資本市場中得到應有的經濟利益。從企業籌集資本的情況來看,企業所籌集到的現金凈流量與企業自身的償還債務能力是相輔相成的,如果企業的現金流入僅僅來源于股權資本,那么企業本身就不具備償還公司債務的能力。所以對企業投資運營所產生的現金流量進行分析時,可以把股權資本吸收的現金占籌資活動流入的現金比重進行計算,這就極大降低了企業的債務風險。但是在具體進行企業運行時,要根據市場資本的現實情況進行實時的分析。
(二)企業償還債務能力分析
如果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資金短缺,就會有舉債行為。進行舉債的前提是企業必須有能力償還債務。在市場情況下,企業必須保持自身良好的債務償清的信譽,才能給公眾一個良好的企業形象,如果企業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財務狀況出現風險,因無法償債而使企業生產經營陷入困境,會嚴重影響企業的利益。為避免此類情況發生,企業管理者可以客觀分析現金流量表,正確地評估企業償債能力。所以現金比率和現金流量兩個指標作為評估企業償還能力的指標再合適不過。現金比率指企業運營過程中財務賬面上可以支出的現金流及企業固定資產對應的資金總值與當前企業運行過程中對外負債的比值。一般來說,企業的現金比率20%以上為好。但是如果這一比率過高,就意味著企業流動資產沒有得到合理的運用,導致現金類資產獲利能力低,最終影響企業機會成本的增加。總而言之,在資本市場中,現金比率反映了企業是否具備償還當前債務的能力。同時,由于現金在日常應用中,具有很強的流動性,我們可以利用現金比率、流動比率等條件來分析企業的償債能力。如果現金比率越高,說明企業自身償還債務的能力就越強,反之,說明企業不具備足夠的償還債務能力。現金比率對于債權人和債務人的影響不同,如果比率大,則對債權人債權就有了足夠的保障,但是債務人獲得的利潤也相應減少。若債務人擁有大量現金,盡管償債風險會降低,但獲利能力也會被削弱。理論上,最理想的狀態是債務人保持一定的償債能力,將現金比率控制在百分之二十左右,不發生債務危機即可。一個企業是否能正常運轉、財務狀況良好,最直接的反映數據就是現金流量比率,所謂現金流量比率,指促進企業發展所需要的大部分現金來源。公式表示為:現金流量比=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期末流動負債。企業取得的現金收入,必須滿足企業經營活動的基本支出,包括企業正常生產的原材料的購買,企業員工工資的支付,企業運營所需繳納稅金等等。除此之外還要滿足償還債務所需的資金,主要包括債務本金和利息。只有企業合理利用經營所得資金,將資金合理的分配利用,才能保證整個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從債權人角度來講,如果該指標小于1,說明這個企業在現階段沒有足夠的進行債務償還能力。但該指標不能過高,過高的現金流量比率說明企業的現金資源利用率差,這種情況很可能是因為企業管理者錯誤決策導致的資金閑置。所以在企業經營中如果無需進行付現交易,讓企業的資產以現金形式保存而不是在資本市場中流動起來,那是對企業資源的浪費。
(三)企業的支付能力
企業的支付能力是指企業對個償還債務和支付正常生產生活所需應交款項的能力。衡量一個企業的支付能力的數學方法是計算某一時點支付能力系數和臨近支付能力系數;支付能力系數略大于1為好,小于1表明支付付能力較弱。甚至無力償付債務。其計算方法為:期末支付能力系數=期末貨幣資金余額/逾期未付款項數額。臨近支付能力系數=臨近用于償付債務的資金/臨近需支付的款。企業支付能力的強弱決定了企業資金流的現狀,以及企業財務狀況良好與否的重要標志。如果一個企業的支付能力太強,表明它們貨幣資金流動不暢,不能充分發揮資本運營的作用,支付能力太弱,容易引起資金鏈斷裂,造成企業的生存危機,直接影響企業的生存與發展。企業的支付能力是經營者在企業發展中做出投資決策的重要依據,如果企業的支付能力不足,那么說明它償還債力的能力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間接的不能滿足企業的正常發展,結果企業就不能在未來的運營中發揮自身的作用。這樣的話,企業要想發展壯大,就不能給投資者提供足夠的信心,企業就融不到資金,它的發展就舉步維艱。如果企業的支付能力足夠強,企業可以考慮向外借款來發展自己,而在最終的生產中,企業有能力支付投資者較大的利益,企業就可以做出分派股利的決策,回報投資者。
(四)企業的收益能力
企的除去所需交納的稅后的利潤除以凈資產得到的比率叫做凈資產收益率,由此公式可知企業經營狀況的好壞,直接來說就是收益的多少。反映企業經營賺錢能力的大小,如果它們的比率越大,就說明企業的收益能力越強,經營投資的狀況越好。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平均凈資產×100%。總資產報酬率(資產所得率)的計算公式為:總資產報酬率=(利潤總額+利息支出)÷平均資產總額×100%。由此可以看出企業所有資產的獲利能力。作為債權人,可以向企業提供一定的資金支持,這樣就形成了企業總資產的負債,而債權人通過對企業進行必要的投資來收取一定的利息,對企業(債務人)來說這部分資金是企業的應該對外支出的利息。目前,市場情況下,絕大部分企業采用股份所有制,作為股東可以出資投資企業的項目,到年底可以從企業獲得的凈利潤所得的分紅。凈利潤是除去交稅后的利潤,所以成本費用利潤率的公式改為成本費用利潤率=營業利潤額÷成本費用總額,更為合適。當企業沒有對資產有效利用時,企業就會得不到想要的資產報酬,企業只能通過將資金大量周轉的方式來獲得很高的銷售利潤率,同時要加大對企業經營管理者的培訓力度;如果一個企業的成本費用利用率低,那就說明了企業對成本費用的控制能力以及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有待還需要進一步提高,需加強企業內部管理,節約支出,提高經營質量。
二、運用現金流量表進行財務分析的三種方法
比較企業資產負債和利潤之間關系的時候我們常常會用到現金流量表,它是在綜合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利潤表與現金流量表獲得企業的財務信息。下面通過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現金流量表和資產負債表綜合分析
現金流量表和資產負債表結合的目的是通過對比現金流量債務比率、現金流量比率以及現金到期債務比率,得到一個企業的資金信息,反映一個企業的資金供應能力的強弱。如果現金流量債務比率小于債務利息率,則企業的最大付息能力不足,不符合隨時供應資金的能力,則可能會因為資金短缺導致企業破產。現金到期債務比率說的是企業是否具有償還債務的能力,如果它的值高,說明企業流動資金比較充足,企業就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實現債務償還。
(二)現金流量表和利潤表的綜合分析
我們通過將現金流量表和利潤表結合的方法,可以對盈利現金比率以及銷售現金比率做出客觀地評價。如果盈利現金比率小于1,也就是指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沒有實現現金的流入。現金比率反映了企業的銷售收入和現金收入的比例是否合適。該比例越大越好,如果企業的銷售現金比率大于1,企業不僅可以收回前期的投資,作業產品銷售方的企業還可以收取對方的預付款;如果銷售現金比率小于1,表明企業沒有取得多余的現金收入。
(三)現金流量表表內分析
對于現金流量表的分析,我們主要就是對其結構進行分析。我們可以得出的結論可以分為以下兩種情況:一是對同一時期進行分析,二是對不同時期進行分析。在同一時期這種情況下時,我們可以通過分析現金流入百分比,這個百分比指的是企業在籌集資金過程中對各個項目產生的現金流入和籌集資金活動過程中產生的現金流入的比值,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入與總現金流入的比值也可以作為分析數據。這樣通過分析這兩個比值,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哪個項目在活動中占的比重最大。我們把企業各項活動的現金流出占總流出量的比重來確定現金流出,判斷企業資金的重點去向。因此,我們還可以對企業的現金流入、流出之比進行分析,通過分析,我們可以得到企業投資1元的現金可以得到多少的回報。對于企業不同時期的數據進行分析,我們可以比較企業同一指標的不同結果,判斷企業的現金投資動向,以此推測企業未來的發展。
三、使用現金流量表時我們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不能僅憑某一年的報表進行分析
我們在資金數據的采集上要全面才能對企業財務狀況做出準確的分析,因此絕對不能僅憑某一年的報表,應該選取連續幾年的報表數據進行分析。因為我們在進行分析時更注重的是整個現金流量的發展趨勢。而這個趨勢絕對不是通過某一年的數據就能得到,因此我們必須選取連續幾年的報表數據情況,得出企業現金流是如何變化的。并且這種分析方法還可以讓我們了解更多企業資金的變化細節和相關信息。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分析的得到的變化細節和相關信息來判斷現金流量結構分布是否合理,用來預測企業將來的發展方向。
(二)將多種報表的資料進行結合
要對企業現金流量做出客觀分析,必須將多種報表的資料進行結合,通過分析報表資料,對企業的償債能力、財務彈性、盈利能力有一個全面評價。全面評價并非一概而論,我們要對某些項目進行重點分析,分析企業的償債能力,除了資產負債率,還可以分析資產的流動比率、速動比率,這樣綜合起來的結果才更客觀、有效。
(三)注重過程的分析
分析企業現金流量是一個全面的過程,我們不能僅僅依據期末和期初現金變化量直接判斷一個企業資金流動的好壞。要分析現金流量的各種因素帶來的影響,比如計劃或預算中可能發生的偶然性事件,因預先安排造成的差異都要納入考察。
(四)合理運用分析結果
通過統計得到的數據,直接反映了企業的資金流動狀況,也間接地說明企業的發展狀況,雖然根據這些數據我們可以預測企業未來的現金流動,但是也并不能因此完全掌控未來。所以,要理論與企業財務實際相結合,才能使企業規避風險并且實現自身利潤的最大化。
四、結語
通過本文,我們可以認識到運用現金流量表分析企業財務狀況的合理性和重要性,現金流量表可以極大的影響企業管理者制定決策以及實施投資計劃等活動,同時現金流量表也是分析一個企業資金動向的重要工具,因此企業管理者要充分發揮現金流量表在財務分析中的作用,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張丞斌.基于現金流量表的財務分析.山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02).
[2]宋媛媛.基于現金流量表的財務分析.全國商情(理論研究),2010(17).
[3]劉開瑞.淺析企業支付能力指標.財會月刊(會計),2001(22).
[4]徐長雙.企業獲利能力評價指標的改進和完善.現代商業,2011(24).
[5]于玲.現金流量表常用的財務分析方法及建議.商業會計,2011(32).
作者:宋卓 韓躍 單位:大連財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