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傳統戲曲元素在歌曲創作中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傳統戲曲底蘊深厚,優美雋永,蓄積了傳統音樂文化之精髓。我國的戲曲藝術是在傳統文化審美基礎上形成的,因而與當前大眾的音樂文化審美一脈相承。所以,在當前的歌曲創作中,眾多音樂創作者從大眾審美需求出發,積極吸收戲曲元素進行全新的音樂實踐探索,誕生了很多蘊含戲韻戲腔的經典音樂作品。這些歌曲不僅風格突出、意蘊悠遠,而且文化內涵非常深厚,形成了獨樹一幟的藝術審美格調。故而,在本文的研究中,以傳統戲曲元素在歌曲創作中滲透和應用為切入點,通過歌曲創作中對戲曲唱詞、戲曲故事以及戲曲音樂的豐富融合,彰顯了戲曲元素在歌曲創作中的藝術魅力。
【關鍵詞】戲曲元素;歌曲;滲透;融合
傳統戲曲是我國傳統音樂文化的集大成者,藝術價值突出,也蘊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傳統戲曲在文化流變中得到了良好的傳承,成為了我國傳統文化之精粹。在當前的歌曲創作中,從傳統戲曲元素中汲取創作精髓,進行傳統與現代音樂的碰撞,產生了與眾不同的藝術特色。因而,在歌曲創作中,戲曲元素的滲透不僅豐富了歌曲的藝術形式,而且拓寬了傳統戲曲的傳承渠道,弘揚了傳統戲曲藝術文化魅力,增強了歌曲的藝術活力,促進了音樂創作發展。本文主要探討了戲曲元素在歌曲創作中的滲透與融合途徑,以期對現代歌曲創作與演唱革新產生參考意義。
一、戲曲唱詞在歌曲創作中的應用
在當前的歌曲創新發展中,戲曲元素的融入賦予了現代音樂與眾不同的藝術風格。尤其是歌曲創作中,戲曲元素的應用增添了音樂活力,讓聽眾產生了耳目一新的藝術感受,增強了歌曲的文化底蘊和藝術特色,形成了獨特的戲歌文化。戲曲屬于傳統文化藝術,唱詞生動形象,還體現了押韻的原則,給人和諧、優美之感,與音樂旋律相得益彰,形成了豐富的唱腔。所以,傳統戲曲唱詞文化韻味悠長,在現代歌曲的創作中得到了深度滲透,為歌曲的文化特色增添了不同的藝術色彩。在歌曲創作中對戲曲唱詞的合理運用,既能讓歌曲的風格特色顯著不同,又能形成個性化的戲曲音樂風格,還能賦予戲曲唱詞鮮明的時代文化特征。因而,通過豐富的戲詞融合,讓更多人對戲歌產生探索興趣,進而主動了解傳統戲曲藝術,以現代戲歌創作帶動傳統戲曲文化的傳承。例如,在慕容曉曉演唱的《黃梅戲》這首歌曲中,詞曲作者對黃梅戲的旋律和唱腔進行了大量改編,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加入了黃梅戲的經典唱段《女駙馬》中的唱詞,將其非常巧妙地融入歌曲創作中。以現代歌曲的創作手法和表現方式對黃梅戲《女駙馬》的唱詞進行了新穎呈現。這首歌曲,通過自然銜接,將《女駙馬》的經典唱詞與電子樂、民族樂、打擊樂和諧地融合在了一起,進行了現代歌曲的重新編排,好聽又經典。歌曲《黃梅戲》將戲曲《女駙馬》的兩段經典唱詞進行原汁原味地演繹,在極具現代感的音樂旋律中呈現,既促進了戲曲文化的傳承,又能滿足現代人對戲曲音樂的審美追求,還能提高戲歌創作的文化內涵,使黃梅戲音樂的經典唱段深入人心。在現代歌曲的創作中對于戲曲元素的吸收,完全使用戲曲唱詞的作品是比較少見的,絕大部分是在創作中加入部分唱詞,或者是引入戲曲中的念白等。這是由于戲曲唱詞與現代音樂的押韻方式不同,在旋律的編排和演唱處理中會產生很多的制約因素。所以,戲曲唱詞、念白等元素在歌曲中的融合,往往是恰到好處的,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戲曲唱詞經常會被詞曲作者巧妙地安排在間奏處,有時候也被作為歌曲開頭部分的引子,起到烘托氣氛和意境引導的作用。還會被安排在歌曲的結尾部分,以打造意蘊悠長的回味之感。但是戲曲的唱詞有的與歌曲本身的內容有直接關系,有的則沒有太大的關聯,就像慕容曉曉的這首《黃梅戲》中,戲曲唱詞與歌曲內容渾然一體,連接得非常自然,沒有給人突兀之感,卻非常的好聽、經典。而歌曲《折子戲》對京劇《秦香蓮》的歌詞引用,則只是起到了象征性的作用,歌曲與戲曲的內容關聯不大,只是用以營造氛圍。顯然,戲曲唱詞與歌曲創作的生動融合,賦予了歌曲鮮明的文化意蘊,帶來了全新的視聽享受。
二、戲曲唱腔在歌曲創作中的應用
在當前的歌曲創作中,對于戲曲唱腔的應用是最為豐富的,也是最能體現戲歌藝術特色的創作手法。很多歌曲對戲曲唱腔進行了豐富的引入和應用,極大豐富了音樂的表現力,呈現出古風古韻的民族音樂文化之美。我國的戲曲類型多元,每一種戲曲形式都有自身獨特的唱腔,如西皮、二黃、四平調、南梆子、吹腔等。然而,不同戲曲類型的唱腔存在差異,在韻律與節奏方面各有千秋,所以也給當前的歌曲創作提供了豐富的思路和素材。一些音樂創作人在歌曲創作中,對不同的戲曲唱腔進行了豐富的開發與應用,使歌曲的演唱方法更加多樣化,推動了戲歌藝術的創新變革。在現代歌曲創作中,對戲曲唱腔的應用,以借鑒唱腔和改編音調為主,使戲曲唱腔與歌曲旋律融為一體,展現與眾不同的音樂效果。2006年,龔琳娜演唱的神曲《忐忑》一經問世,大眾嘩然。有的人認為這是一種怪異的唱法,不在自己的審美范疇之內,有的人則認為創作者太有才華,將我國的傳統戲曲唱腔發揮到了極致。在這首歌曲中不僅唱詞汲取了戲曲元素,而且在音樂旋律中加入鑼鼓經、老旦唱腔等內容,使整首歌曲的戲曲韻味濃厚,給人以極強的震撼力。
三、戲曲典故在歌曲創作中的應用
在現代戲曲和歌曲的創作融合中,有很多詞曲創作者將戲曲故事創編到了音樂中,塑造了豐富的人物形象。歌曲創作中的戲曲典故應用,會讓聽眾產生不一樣的藝術感受,也會對戲曲典故產生新奇的想法,進而加強對音樂作品的欣賞和探究,增強現代戲歌的藝術感染力。聽眾不僅會覺得戲歌好聽,而且也會被戲曲中的故事所感染,主動了解戲曲音樂,傳播戲曲文化。以徐佳瑩演唱的《身騎白馬》為例,在音樂的創作中就融入了戲曲典故。這首歌的音樂創作素材,取自于臺灣的歌仔戲《薛平貴》中的唱詞:“我身騎白馬走三關,改換素衣回中原,放下西涼無人管,一心只想王寶釧。”大眾通過這首流行歌曲《身騎白馬》的優美旋律,對歌曲中的典故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而通過歌曲豐富的藝術感染力,激發了大眾對戲曲知識和歷史文化的探索興趣。歌曲中提到了關鍵性的人物,人們就會對薛平貴與薛寶釵的典故產生好奇心,會通過翻閱資料來了解這個典故背后的故事。這樣,不同戲曲種類中關于薛平貴和王寶釧的劇目也會被挖掘出來,不僅豐富了大眾的戲曲文化觀,也提升了大眾的藝術審美,在戲曲與歌曲融合音樂的創作中,拓展了戲曲文化傳承的新路徑。
四、戲曲伴奏在歌曲創作中的應用
在傳統戲曲的形成中,融入了豐富的民族樂器,為其增添藝術魅力。戲曲的伴奏音樂中以鑼、鼓、镲、二胡、笙、板胡、古箏、揚琴、笛子、簫等為主,因而現代歌曲的創作也汲取了戲曲伴奏音樂的風格和特征,使歌曲呈現出了個性化的音樂風格。在戴荃演唱的《悟空》中就融入了西洋樂器和民族樂器的伴奏音樂風格,在音樂的開頭還以電子音樂、鋼琴演奏、簫聲等進行了氛圍渲染,充滿了濃郁的戲曲風。尤其是簫的幽怨和鋼琴音響的交織,起到了烘托氛圍的作用,讓整首歌曲充滿了戲腔的意境。作者在《悟空》這首歌曲中,也融入了電吉他等元素,以其獨特的音樂曲調,展示了另類的音樂風格,戲曲唱腔也非常突出。再如,信樂團演唱的《onenigntin北京》就融入了豐富的戲曲伴奏音樂。戲曲音樂在歌曲中的融入,不僅渲染了氛圍,提升了歌曲韻味,也使流行音樂有了更多的時尚感,具有濃厚的戲曲底蘊,形成了獨特的音樂風格。正是這首歌曲的與眾不同,使其傳唱度很高,受到大眾的高度認可。京劇曲牌在這首歌曲中得到了豐富的展現,以流行音樂創作手法,融入了豐富的唱腔,而且將《夜深沉》這個曲牌的音樂進行了巧妙創編,生動地展現了京劇藝術的文化魅力,打開了流行音樂創作的新視野。
五、結語
總而言之,傳統戲曲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積淀了傳統音樂文化的審美精神和藝術特色。自古以來,傳統戲曲深入廣大民眾的心田,無論時代如何變幻,文化如何發展,戲曲的文化魅力永遠不會衰減。在當前的歌曲創作中,尤其是流行歌曲的盛行中,對于戲曲文化元素的創作創新,依然是詞曲創作者們孜孜不倦的追求。在璀璨的音樂文化發展中,傳統戲曲賦予了歌曲創作豐富的思路和啟示,也通過流行歌曲的演繹呈現了傳統戲曲雋永的文化魅力。因而,探尋歌曲創作中戲曲元素的滲透與融合,能夠進一步革新戲曲音樂的藝術創作,使更多優秀的戲曲元素融入歌曲創作中,形成豐富的戲曲和歌曲的交叉文化。從而,也引導更多的音樂創作人,積極探尋傳統戲曲的文化精髓,創作出更多的音樂精品,使戲曲融入現代音樂文化,得到更持久的傳播。
參考文獻:
[1]李俊威.流行音樂與戲曲元素的融合路徑——以歌曲〈悟空〉為例[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35(01):101-104.
[2]梁佳寧.戲曲元素在流行歌曲創作中的應用研究[J].喜劇世界(下半月),2020,(11):10-11.
[3]高馨月.藝術歌曲〈長相知〉中戲曲元素的滲透與作品的藝術處理[J].北方音樂,2020,(08):66-67.
[4]付廣慧.淺析戲曲元素在流行歌曲創作中的運用[J].音樂創作,2019,(07):106-113.
作者:王雅君 單位:山西藝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