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工科專業教師科技創新能力提升路徑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工科專業教師科技創新能力提升路徑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工科專業教師科技創新能力提升路徑

        摘要:高校與科研機構同樣肩負著科技創新的使命,科技創新不僅是高校長遠發展的源動力,更是助推產業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高職院校工科專業設置涉及強國戰略的重點領域,而工科專業發揮科技創新作用的主體力量是工科專業教師,針對當前高職工科專業教師科技創新的現狀,提出相應的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的可行性措施。

        關鍵詞:高職院校;科技創新;工科專業

        2019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科技創新本質上是人的創造性活動。高校是創新人才的聚集地,也是創新人才培養的主要場所,承擔著科教興國、人才強國的雙重使命。作為高校“半壁江山”的高職院校,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為社會培養具有創新意識的高素質人才,以科技創新來服務產業發展,是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1]。

        1提升工科專業教師科技創新能力的必要性

        國務院于2015年5月印發的部署全面推進實施制造強國的戰略文件《中國制造2025》行動綱領中,提出要大力推動十大重點領域———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等,這些領域都與高職工科專業密切相關,高職院校工科專業設置涉及多數重點領域,并更加貼近產業一線[2]。而工科專業發揮科技創新作用的主體力量是工科專業教師,他們專業性較強,因此提升高職院校科技創新能力的重點是要提升高職院校工科專業教師的科技創新能力。高職院校工科專業的培養目標是為產業一線培養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必須要重視高職院校工科專業師資隊伍的建設,并將科技創新有機地融入到教育教學活動中去。在中國制造2025、工業4.0的時代背景下,產業的轉型升級、創新發展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職院校工科專業教師的科技創新能力若是不被重視,那么培養的學生的職業能力將會與社會和企業的需求脫節。提高高職工科專業教師的科技創新能力,將科技創新反哺于教學,將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和創新思維養成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從而提升職業教育的質量,這樣才能更好地為產業一線培養具備創新意識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3]。近年來,高職院校通過內培外引,教師隊伍的學歷層次明顯提升,在工科專業中,碩士教師、博士教師群體已成為主流。具有工科教育背景的高學歷人才必定是科技創新的重要承擔者,針對產業一線的技術需求、工藝流程、方式方法等進行創新,科技創新成果產出后用于產業一線,促進先進生產力的發展。因此,提升高職院校工科專業教師科技創新能力是時代和職業發展的必然要求,提升高職院校工科專業教師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勢在必行。

        2制約工科專業教師科技創新能力的因素

        為了掌握高職院校工科專業教師的科技創新現狀,筆者對部分高職院校工科專業教師通過問卷、訪談等形式進行了調查,基于調查結果得出了制約高職院校工科專業教師科技創新能力的主要因素。

        2.1高職院校工科專業教師科技創新意識不強

        調查中發現,部分工科專業教師科技創新意識缺乏,沒有意識到科技創新對高職工科專業的重要性。有的教師認為科技創新是本科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工作,不是高職院校教師的工作,沒有意識到科技創新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影響。有的教師漠視科技創新在工科教學中的融入,沒有認識到科技創新對教育教學質量提升的促進作用。

        2.2高職院校工科專業教師科技創新經驗不足

        調查結果顯示,部分工科專業教師接受高等教育后直接到高職院校從事教學工作,部分工科專業教師只有短暫的工作經歷,這些教師雖然具備深厚的專業理論知識,但普遍缺乏工程實際經驗,對相關行業科技發展和技術進步了解不深,不能在教學實踐中給學生傳授創新性知識和見解,不能在教學實踐中提高學生的科技創新素養,更不能通過產業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的融入來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而即便這些教師有主動參與科技創新的認知,但由于不懂得從事科技創新的方法,不了解科技創新的具體操作流程,沒有積累申報科學研究項目、申請技術發明專利、指導學生創新創業等方面的經驗,久而久之自身能力水平逐漸下降。

        2.3高職院校工科專業教師科技創新動力不足

        根據調查,部分高職院校工科專業的科技創新工作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科技創新氛圍不濃厚,致使高職工科專業教師缺乏科技創新動力。首先,高職院校在建設中,比較優先于教室的信息化建設、先進實驗設備的購置、校園環境的改善等方面,對于科技創新的投入經費則往往難以單獨列支,直接影響了教師科技創新的積極性。其次,部分工科專業教師教學任務比較重,很多教師除了忙于教學工作外,還要兼顧學生管理工作、實驗室管理工作,并要完成各項考核指標,致使無暇顧及科技創新能力的提升,從而影響了參與科技創新的熱情。最后,部分高職院校沒有設立完善的科技創新評價機制,多數教師感覺從事科技創新活動的付出與獲得不相匹配,學校的激勵政策不完善,極大地限制了高職工科專業教師從事科技創新的積極性[4]。

        3提升工科專業教師科技創新能力的路徑

        針對當前高職工科專業教師科技創新的現狀,提出相應的可行性措施來提升科技創新能力。1)通過政策導向與扶持,激發科技創新熱情。創新是工科專業建設的靈魂,政策的導向與扶持是科技創新進步的先決條件和重要保障。只有高職院校對工科專業教師的科技創新能力有足夠的重視和支持,才能增強高職工科專業教師科技創新的意識,只有高職院校優化科技創新相關政策和扶持制度,才能激發高職工科專業教師科技創新的熱情。高職院校可以結合實際情況,為工科專業教師營造良好的外部條件和氛圍環境,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投入,酌情設立級別不同的科技創新起動基金和配套基金,在時間、精力、物力上提供保障,給工科專業教師提供施展才華的舞臺,讓工科專業教師有條件進行科技創新活動,從而激發科技創新熱情。2)通過高效的激勵與評價機制,增強科技創新動力。增強高職工科專業教師科技創新動力,需要高效的激勵與評價機制來充分調動工科專業教師科技創新的積極性。鼓勵工科專業教師申報各級各類科技創新項目,指導學生創新實踐活動,將科技創新融入教育教學。通過激勵機制,將科技創新活動與工科專業教師職稱崗聘、評優評獎、薪酬福利等切身利益結合,調動積極性。學校為工科專業教師搭建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的橋梁,爭取將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允許其擁有成果收益的分配權,從而增強其從事科技創新活動的動力[5]。3)通過“走出去”“請進來”,提升科技創新水平。提升高職工科專業教師的科技創新能力,要加大科技創新的培訓力度。一是“走出去”,鼓勵工科專業教師深入到企業一線進行專業實踐鍛煉,學習行業先進技術,參與生產實踐、技術改造、新產品研發,把在企業實踐中學到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帶到教學中去,讓學生接觸前沿的科技動態,了解到先進的專業技術。“走出去”不僅能讓高職工科教師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從而提升科技創新能力,還能在教育教學中潛移默化提升學生的科技創新素養。二是“請進來”,聘請企業和科研院所具有實際工程經驗的工程師、具有創新創業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專家到學校開展講座、培訓、技術交流等活動,以此彌補工科專業教師工程實踐經驗的不足,提升科技創新水平。4)通過組建科技創新團隊,提高科技創新能力。組建高效的科研團隊是開展科技創新工作的保障,采取團隊的方式,能鼓勵多學科交叉和協同創新,采用集體的智慧,也是科技創新的需要。高職工科專業組建科技創新團隊,一是可以打破學科、院系、單位的界限,組建跨學科、跨院系、跨學校的科技創新團隊,發揮團隊的力量,分工合作,優勢互補。通過團隊協作的方式,能提升團隊成員的科技創新能力,并能有效解決工科專業教師科研時間少的問題。二是可以和企業組建團隊,企業工程師和高職教師發揮各自特長,企業工程師豐富的實踐經驗和高職工科教師深厚的理論基礎相互融合,兩者形成合力,能更好地推進產業項目的開發,實現科技創新成果向生產力的有效轉化,促進雙方科技創新能力的提升[6]。5)通過指導學生競賽和創新訓練,鍛煉科技創新能力。鍛煉工科專業教師的科技創新能力,以指導各級高職學生專業技能競賽和創新訓練為載體,這不僅是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工科專業教師科技創新能力的契機。如高等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創新創效大賽,競賽涉及內容前沿,可專業技術的先進水平,要求學生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很強的實踐能力、較強的創新意識和團隊協作精神。在訓練過程中,要指導學生了解新技術、使用新器件,這樣就對高職工科專業教師科技創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激發他們完善自身知識結構,提高業務水平,推動自身的科技創新能力登上一個新的臺階。高職院校工科教師是科技創新的重要承擔者,是服務產業發展的主力軍。針對當前高職工科教師科技創新意識不強、科技創新經驗不夠、科技創新動力不足的問題,結合高職院校的實際情況,提出可行性措施來提升科技創新能力,使高職工科專業更好地適應時代進步,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

        參考文獻:

        [1]孫凱,王淑娟.新工科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師創新能力培養探析[J].教育探索,2018(4):109-111.

        [2]戴紅霞,王小剛.高職教師科技創新動力的“校企共勵”模式探索[J].科技創新與生產力,2017(10):38-40.

        [3]朱小峰.高職院校教師科技創新能力現狀與對策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6(15):218-219.

        [4]房世龍,史譽州.高職工科院校教師科技創新能力培養途徑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8(24):91-92.

        [5]宣振宇.論高職院校教師科技創新能力的提升[J].遼寧高職學報,2016(12):62-64.

        作者:錢穎 丁男菊 單位:無錫科技職業學院

        相關熱門標簽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 | 孕妇精品aⅴ在线 | 亚洲a√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一区2区3区乱码在线 | 亚洲天堂在线观看视频一区 | 日本性爱视频观看久久 | 亚洲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