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初中歷史生活化教學改革與實踐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當前是新科改發展的重要階段,在此階段中,學校對學生的教學管理由傳統的知識教育逐漸向著素質教育所轉變,但是在當前的初中歷史教學中,受到學科特點的影響,所以學生無法獲得綜合提高,在初中歷史的核心素養培養中,學生需要儲備較強的基礎知識,有一定的動手實踐能力。但對于歷史學科來說,其無法鍛煉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的使用能力,所以結合當前歷史學科存在的特點,對學生進行生活化教學,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培養,為學生日后發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歷史教學;教學生活化;教學策略
課堂生活化是當前重要的教學模式之一,其重要的含義是將學生在課堂所學的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達到提升學習興趣和增加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的目的。在初中教學中,歷史學科是提高學生掌握人類發展和提高自身人文素質的重要學科,但是在當前的教學中,歷史學科的教學效率較低,無法滿足當前的教學要求,因此通過使用生活化教學的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整體教學質量,幫助學生掌握良好的歷史知識。
1初中歷史生活化教學策略的實施
1.1樹立生活化教學理念,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
在當前的歷史教學中,初中歷史教師想要進行良好的生活化教學,必須想盡辦法采取一些有針對性的措施。首先,需要樹立生活化教學的理念,然后在實施生活化教學的過程中,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以達到幫助學生提高的目的。因此在目前的歷史教學中,教師首先需要提升自己的教學素質,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接受新課改的教學思想,將生活化教學理念融入到自身的教學過程中,初中歷史教師必須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方法,適應新時代的要求,與時俱進,不斷提升自己,這樣才能為學生提供最好的教學服務。其次,在進行生活化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通過不同目標的設定,教師可以掌握學生對生活化教學模式進度的掌握情況,在建立大目標的同時,初中歷史教師要詳細建立一些子目標,大目標的實現以子目標的實現為前提,教師要努力采取措施實現一個個子目標,大目標實現起來就容易多了。在目標實現的同時,學生的自信心會越來越強,反過來會更加堅定學生目標實現的動力和信心。最后,監督自身進行教學生活化的執行力,將教學生活化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幫助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和提高。沒有良好的監督就沒有堅定的執行力,教師可以建立一個個監督小組,讓學生們進行互相監督,從而做到互相督促進步,教師可以省時省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們的自立精神和堅強品質,可謂一舉多得。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才是最重要的,教師一定要轉變觀念,和學生一起進步和成長。
1.2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挖掘生活中教學素材
在初中歷史教學的生活化實施中,教師在完成教學理念和教學目標的制定后,需要關注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掌握和了解通過生活化教學方式對學生帶來的改變,對學生的變化進行相關的記錄,針對記錄進行相應的改變,使其符合學生發展要求,同時在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針對類似教材進行深度的開發,將歷史教材中的內容充分的發掘出來,并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教學內容和實際生活相聯系,做到歷史知識生活化,幫助學生得到全面發展。生活是最好的老師,初中歷史教師如果只是對學生進行簡單的理論書本說教是沒有說服力的,也是沒有吸引力的。教師應該及時掌握每一名學生的具體情況,根據學生的具體狀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在生活中讓學生們加深對歷史知識的掌握和理解。初中歷史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去當地的歷史遺跡去參觀和游覽,讓學生們實地去感受歷史的滄桑和厚重。
1.3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拉近學生與歷史的距離
情感從生活中來,最終也會到生活中去。課本的內容雖然有了改革,變得與生活聯系更加密切,但是歷史畢竟是歷史,大多講述的都是一些年代悠久的事情,有的時候還過于抽象,這就更加不利于學生的理解。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可用情景性教學來達到生活化教學的目的。比如用生活中的教學素材來反應或者模擬課本中的教學內容,這樣會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也更容易拉近學生與歷史的距離。比如在講述三國鼎立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分別扮演劉備、張飛、關羽和諸葛亮,分別重溫桃園三結義,不愿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的兄弟情義、劉備三顧茅廬,邀諸葛亮出山求賢若渴的誠意與諸葛亮后面輔佐阿斗報劉備知遇之恩的主仆情義。初中歷史教師不僅僅是讓學生了解這些歷史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們感受到他們的兄弟情義,在生活中加深與同學之間的深厚友誼,互幫互助,共同進步。
2總結
在初中的歷史教學中,歷史學科是培養學生歷史核心素養的重要學科,通過歷史教學,可以讓學生做到生活中有歷史,歷史中有生活,但是在當前的歷史教學中,缺少與實際生活的聯系,使得學生的歷史能力下降,因此通過生活化歷史教學,教師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生掌控能力,對歷史教學做到綜合提高。
參考文獻
[1]顏慧.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學中“史料”的巧妙運用分析[J].新課程(中學)2018,10.
[2]徐菊生.搭建初中歷史興趣課堂[J].新課程(中)2018,10.
[3]馮兵,向艷秋.躬行、共享、共進——“初中歷史素養培養”的實踐性認識[J].考試周刊2018,98.
[4]賀敬鋒.初中歷史板塊式教學實踐與思考——以“‘和同為一家’”一課為例[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8,19.
[5]王金權.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8,96.
[6]王靈銳.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模式探究[J].教育現代化,2018,41.
作者:王娟 單位:高郵市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