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問題與改進策略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實驗教學在物理課程教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觀察、實踐、交流合作等各方面能力、培養終身學習素養的有效途徑。通過分析當前初中物理教學現狀,筆者發現實驗教學環節存在諸多問題急需解決。在下文中,筆者將分析物理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針對這些問題提出具體解決策略。旨在提高物理實驗教學質量的同時創新物理實驗教學策略,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意識和動手能力。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教學探究;方法創新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日常生活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大部分人不再是局限于對物質生活的要求,開始追求更高層次的精神文明生活。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教育的發展,也正是因為人們的期盼和督促新課程改革進程穩步推進且取得了一定的改革成果。傳統物理教學模式中,教師采用“滿堂灌”的教學策略,很少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和承受范圍。將一節課四十五分鐘完全利用,沒有預留出一定的時間供學生消化理解。尤其是在實驗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為了追求課堂效率的“極致”認為加速了實驗的過程。有的教師直接取消了實驗的過程,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播放有關物理實驗的視頻。盡管這些舉措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簡化了教學流程,但是仍然無法避免教師教的很辛苦,學生理解的很吃力這一問題的出現。教師要摒棄原有的僵化的教學模式,轉變教育理念革新教學策略,尤其是要重視物理實驗教學。重視物理實驗教學,引導學生實際動手操作實驗才能實現提高學生物理學科素養的教學目標。
一、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動手操作形式化,學生參與度較低
在競爭激烈的今天,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存在動手操作形式化,學生參與度低的問題較為常見。部分教師和學生為了追求極致的效率縮減了物理實驗的時間,其錯誤的認為理論知識的優先級高于實驗。學生對于物理實驗不感興趣或者不重視物理實驗還可以理解,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重視物理實驗的作用。當然,部分教師不重視物理實驗教學也是受到學校實驗條件的限制。學校實驗室規模較小,實驗器具老化影響教師既定的教學計劃,教師只能淡化物理實驗的影響力。
1.2教師忽略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
傳統教學模式教師占據課堂主體地位,學生只能被動接受而不是主動吸收。大部分情境中學生沒有選擇的權利和余地,只能被動接受。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很少考慮學生的承受能力以及學生“消化吸收”的效率。在物理實驗過程中,由于教師一直占據主體地位,學生被迫只能以輔助的形式參與到實驗過程中,這不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不利于對學生的培養。
1.3教師忽略了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
在物理實驗過程中,教師過于強調操作的規范性而忽 略了物理實驗需要的探究性和創新性。學生在教師的要求下按照規定完成實驗操作并取得實驗結果,但是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對學生的要求限制了學生的自由發揮空間。教師忽略了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學生只是機械的重復教師演示過的操作而沒有產生任何有價值的新想法。教師在實驗過程中輕視了提問的作用,淡化了思維訓練的意義使得學生思維發展受到一定的限制。
二、改善物理實驗環境,提高學生實驗參與度
盡管部分學校因為經費不夠充裕以及其他原因所導致物理實驗不能順利開展,但是教師仍舊需要向學生強調物理實驗的重要作用意義。教師可以將實驗室中器具進行整理和維護,盡可能將那些能夠使用的工具組裝成實驗器材。教師可以將學生平均分成幾個小組,按照組裝成的實驗器材進行分組確保每個小組都有屬于自己的實驗機會。每個小組成員之間的物理學科素養要有所差異,這有助于學生之間的相互競爭以及相互幫助。初中物理階段需要進行的實驗相對來說較為簡單,因此在部分實驗過程中參與感比成就感更重要。例如在“使用天平稱量物體質量”這一實驗中,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使用或者見識到天平。大部分商家都講電子秤作為主要稱量工具,因此學生對于天平這一器具較為陌生且好奇。學生只有實際接觸到天平才能深刻感受天平稱量物體重量的基本原理以及使用天平時應注意的使用規則。學生需要注意左邊的托盤中盛放待稱量的物品,右邊的托盤中盛放計量重量的砝碼。而在測量過程中,學生不能直接用手進行加減砝碼而是采用鑷子等工具進行該操作避免污損砝碼導致天平精度受損。使用天平稱量物體質量這一實驗幾乎沒有操作難度,需要學生遵守實驗規則注意天平的使用事項即可。盡管學生在完成該實驗以后收獲較小,但是滿滿的參與度仍會帶給學生快樂的感受。部分教師在日常實驗教學過程中反映部分學生總是不聽指揮,行為過于自由放肆。從教育行為心理學角度分析來看,學生這種行為的背后實際上代表著其需要教師的關注和重視,這是吸引教師注意力的表現。在日常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強調實驗中需要注意的具體事項以及實驗操作的具體步驟,還要考慮學生的內心需要。初中生年齡較小,生理和心理發育尚未完全對于教師較為依賴,因此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經常與學生互動交流,提高學生的實驗參與度的同時拉近師生距離。提高學生實驗參與度的同時,學生能夠感受到教師對于物理實驗的重視,其在物理實驗過程中也會思維更加活躍,對于物理實驗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師在引導其學習掌握具體實驗操作時可以提高學生的實驗效率。
三、確立學生實驗主體地位,深化實驗探究環節
每個學生都夢想過自己成為課堂的主角,教師要幫助學生把夢想轉變為現實。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師要確立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無論是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還是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都需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這也是學生開展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必要條件。確立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并非意味著學生完全接管課堂,而是教師要以學生為核心考慮教學活動的發展方向以及重視學生的課堂反饋。部分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總是忽略學生的意見,對于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正常訴求不能滿足。這打擊了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損害了學生心目中物理教師的想象,對于師生關系的發展產生了不利的影響。的確,部分學生的要求以及質疑完全沒有道理,但是只要是學生認真提出的,即便錯誤非常明顯教師也要認真給予回應。滿足不滿足學生的要求不重要,重要的是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質疑被認真對待且得到了教師令其滿意的答復。學生盡管年齡較小,在日常授課過程中可能會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這些正是學生對物理好奇的具體體現。教師要做的不是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是通過一些具體舉措引導學生將對物理單純的好奇轉變為對物理這門學科的喜愛。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電路連接的基本方式”實驗時,教師在確保學生人身安全的前提下鼓勵學生自行連接電路,給予學生足夠的空間和時間。初中物理涉及到的電路連接方式是基礎的并聯與串聯兩種連接方式,教師僅憑借說教完成讓學生掌握電路串并聯的特點這一教學任務是不現實的。學生將導線、電源以及小燈泡連接到統一個電路中,按照不同的排列方式和不同的連接順序依次實驗。學生在實驗過程中逐漸發現了電路連接中經常出現的三個問題即短路,斷路以及開路。學生對于自行探索得出的結論的記憶深刻程度是教師傳授知識的記憶深刻程度無法比擬的。學生對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的記憶終歸是淺薄的,對于自己試驗得出的結論記憶往往是深刻的,正迎合了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句話。學生通過自行試驗探究得出了電路連接中經常出現的三個問題以及電路連接的兩種基本形式,教師再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進行講解強化學生對于這些基礎知識的記憶。部分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發現,電路連接的兩種基本形式并非是獨立存在的,而是可以相互結合使用的。并且根據日常生活現象推斷出家庭電路是并聯串聯混合電路。教師介紹串聯電路的特點是一處產生故障整個電路都停止工作,而并聯電路互不影響。學生結合自己家中部分電器出現故障且不影響其他器具正常使用對家庭電路做出正確判斷。
四、采用提問等方式鍛煉學生思維,完善教學評價機制
提問是大部分教師常用的教學策略,在日常授課過程中通過提問學生控制課程節奏了解學生對于授課內容的理解消化程度。部分教師習慣于在實驗教學中提問,通過提問緩解緊張的實驗氣氛,通過提問激發學生的活躍思維,通過提問完成實驗過程中的操作指引。提問同時也是拉近師生關系,構建和諧交流互動環節的重要策略手段。部分學生因為性格靦腆以及其他原因勢必會在課堂上在實驗過程中“隱藏自己”,教師漠視甚至縱容這種行為是對學生的不負責。初中生年齡較小,對于課堂紀律等要求不是很重視。部分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經常注意力分散,教師可以通過提問該學生提醒學生集中注意力,并且告誡學生學習的重點難點。大部分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完全按照教師的要求操作,從開始到結束沒有任何的問題產生安全順利取得實驗結果。從某種角度分析來看這次實驗毫無意義,學生僅僅機械重復了實驗的流程,至于實驗的每一個環節所代表的含義學生并不清楚。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實驗一是為了鍛煉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二是希望學生在實驗過程中能夠發現新的問題并從中收獲啟發和思考方向。因此,在學生進行實驗操作中教師要經常提問學生。針對學生具體的實驗操作進行提問而不是漫無目的的提問,通過提問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當然,教師提問時要考慮時機,盡可能選擇相對合適的時機進行提問,以便于學生實驗的順利進行。學生在完成實驗操作后,教師要結合學生實驗的表現以及實驗探究結果等其他因素對學生的實驗進行評價。合理的教學評價有助于學生發現并改正自己的問題,且激發學生的好勝心讓學生意識到實驗也是競爭的一種形式。教師在評價學生實驗過程時不僅要考慮學生的個人表現還要參考學生對集體的貢獻。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驗,個體學生作為小組的一份子在起到一定作用的同時一定要考慮真個小組。現階段每個行業中取得的較大的突破成就都是團隊努力專研探究的結果,盡管團隊取得成功與個人的努力不可分割,但是僅僅依靠個人的單打獨斗是很難取得成就的。因此,教師要讓學生意識到團隊的重要性。教師通過提問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意識和探索欲望,通過完善教學評價機制為學生實驗畫上句號。學生需要鼓勵同樣也需要批評,物理實驗教學并非是一帆風順的,需要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吳青峰.淺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有效性的提升[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11):39-40.
[2]何臨紅.基于核心素養的中學物理實驗教學策略研究[J].當代教研論叢,2019(11):32.
[3]雷賢明.創新視角下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優化探索[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9,48(20):83.
作者:王鵬 單位:山東省寧陽縣第二十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