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課程思政在高校財政學教學中融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內容摘要】伴隨著我國社會和經濟突飛猛進的發展和進步,為了能夠與社會的發展情況相適應,國內正在大力開展高等教育改革工作,旨在將更多的高素質人才輸送給社會。在我國的經濟發展活動中,財政學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文章依據我國高校財政學教學的具體情況,分析了課程思政的內涵,提出了高校財政學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并制定了課程思政在高校財政學教學中的融入措施。
【關鍵詞】財政學;課程思政;教學改革
在高校的教育資源體系中,財政學屬于重要課程之一,主要負責對具備財政基本理論與素養的高素質人才作出培養。在開展高校財政學教學融入課程思政建設活動的過程中,需要幫助學生掌握專業知識內容,還應當培養學生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幫助學生的綜合素養得到提高,促使社會的人才發展需要得到滿足。
一、課程思政的內涵
所謂的課程思政就是利用專業課程的教學活動,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至知識的講解與技能的傳承中來,進而融合起個體的價值與工具理性。針對高校所有專業課教師來說,課程思政就是在對專業課程知識內容作出教學的前提下,指導學生轉化所掌握的知識內容,使其轉變為內在德行,并建構自身的精神系統,進而轉變為自身的素質或者能力,促使教育者具備相關的能力與方法,能夠認知并改造世界。專業課教師在對課程思政的概念作出熟悉的前提條件下,還應當對其有關內容作出掌握。關于課程思政的內容方面,主要利用融入的形式,在所有專業課程的教學活動中,將為人處事的道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規定以及民族復興的信念貫穿進來,將課堂育人的主要作用充分體現出來,確保高等教育立德樹人目標的完成。在現階段的高等教育活動中,關于所有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構成部分方面,思政課程居于主要地位,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有學生都應當開展相關學習活動。然而,在新時期,為了加快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活動的開展,高校需要為社會輸送更多的高素質全能型人才,這就要求學生應當具備科學的價值觀念,能夠明確自身所肩負的責任與歷史使命,上述目標的完成,單單依托思政課程的教育活動很難實現。在開展各科專業知識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將課程思政融入進來,可以有效推動學科專業知識和思政教育內容融合工作的開展,將二者融合成為有機整體,在具體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將思政工作滲入至所有環節中,有助于全方位育人目標的完成,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專業學科知識,同時還可以促使專業學科知識內容的深度得到提升,確保育人目標的真正實現。
二、高校財政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明確的財政學教學目標。在經濟管理專業中,財政學屬于重要課程,是應用經濟學的分支。在財政學的教學工作中,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的學習方法,積累更多的學科內容,促使所建構的知識體系變得更加健全。然而,在具體的教學工作中,關于學科與學科之間的關聯方面,教師對其關注度比較低,這樣不能夠對學生起到科學的指引作用,教師只是機械地開展教學工作,不重視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與目標,教學方式方法比較落后、單一,學生學習活動的開展只是為了應付考試。
(二)教學內容不能夠緊跟時代發展。財政學也被稱之為公共經濟學,主要針對公共部門的經濟政策與活動,開展相關的研究工作。在西方財政學的理論內容中,對有關經濟學理論與思想整合工作關注度比較高,和公共選擇理論、發展經濟學等學科存在著關聯,實現了財政學研究范疇的加大,促使財政學研究方法得到了改進。現階段,關于我國高校財政學的教學活動方面,其教學內容比較落后,具備比較低的社會時代性,主要負責研究政府財政部門的財政收支情況,相比較于國際財政學的發展,與其存在的差別非常大,不能夠緊跟我國當前的發展情況。
(三)教學方式方法比較落后。許多高校在開展財政學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通常運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方法,教師負責講解教材內容,學生只是被動的理解與接受,影響了學生自主學習活動的開展。在具體的財政學教學工作中,許多教師將教學的重點確定為財政理論知識內容,對案例教學與互動教學的利用度比較低。部分教師雖然對多媒體等現代化的教學方式方法作出了運用,但是不注重改進教學內容,致使教學內容比較古板、生硬,缺乏形象性與生動性,很難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能夠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
三、課程思政在高校財政學教學中的融入措施
(一)科學設置有關課程。在教學活動中,課程居于基礎地位。在進行高校財政學教學活動時,為了將課程思政融入進來,應當以學科或者相關的建設規律為根據,對學科和教材體系的進步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課程思政的融入不單單是活動的加大,而是在學科與課程的教學活動中,將其滲透進來,并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確保立德樹人這一目標的實現。在開展財政學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高校需要對有關的思想教育和價值引導內容作出明確。關于學科的建設活動,在明確培養方案與教學大綱的過程中,相關內容應當與我國的具體情況相符合,注重將思政教育的要求與規定落實到教學目標、內容與方式中去。在進行具體工作的過程中,還應當激勵思想政治教師參與進來,并對相關內容提出可行性意見與建議,這樣可以對專業課程與課程思政的融合工作,起到一定的強化作用。在課程思政與高校財政學教學的融合工作中,教師還應當以學科與課程的特征為依據,不斷對二者的切入點作出進一步發掘。
(二)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關于課程思政與高校財政學教學工作的融合工作方面,教師居于至關重要的地位,發揮著一定的引導作用。為了能夠將教師的主導作用高效體現出來,關于課程方面,需要認真開展相關的設計工作,在設計活動內容中,除了分析學生的學習需求、設計相關目標之外,設置教學過程與編訂課程大綱等也屬于重要內容。在進行具體工作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率先開展學習目標的設計活動,學生所處的學習階段不同,所設置的學習目標也應當有所差別,通過學習目標的設計,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內容。關于教學過程設計與課程大綱的制定活動方面,教師需要強化對思政教育的關注度,不斷提升相關的能力和水平,大力改進課程建設活動,充分發揮出自身的主導作用,確保學生可以對財政思政教學情況作出系統掌握,實現學生愛國主義思想的培養與提升。
(三)強化教材內容編寫。關于財政學教材的有關內容方面,除了對我國的具體情況作出考量之外,還應當緊跟國際發展步伐。財政學的理論和具體的社會經濟問題存在著十分緊密的關聯。所以,為了確保課程思政與高校財政學教學融入工作的順利開展,在現階段的財政學教材內容中,還應當將西方財政學理論的最新變化情況體現出來,在對各國的財政問題作出研究活動的過程中,需要對一系列的知識內容作出吸收與運用,比如,福利經濟學、制度經濟學、公共選擇理論等,這樣還可以對有關理論知識內容作出補充。伴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進程的加快,在財政學的教學活動中,其重點內容之一就是,需要深入確定政府與市場邊界,并對政府的職能做出明確。與其他國家有所不同,受到我國政治體制的影響,在政府活動中,將財政收入、財政支出與國有資產管理包含進來,與西方財政學教材內容相比較,在我國的有關教材中,應當將國有資產管理等理論內容劃入進來,究其原因在于,國家財政的重要職責之一,就是開展國有資產的管理工作。
(四)實施差異化教學工作。在進行課程思政與高校財政學教學融合工作的過程中,關于財政學教學內容的選擇方面,教師應當將所有專業的特征與不同之處表現出來,還應當依據具體的需求,對教學內容作出明確。比如,在將課程思政融入高校財政學教學工作時,倘若學生屬于財稅專業,教師對其所提出的要求應當更加嚴格,需要對更加系統的內容作出講解,將理論分析活動作為側重點。倘若學生屬于非財稅專業,關于講解內容的選擇活動方面,應當依據具體的專業特征來進行。在全球資源配置的教學內容中,關于工商管理類的學生方面,只需掌握消費地稅產地稅這一結論即可。關于金融學專業的學生方面,教學內容的重點應當確定為公債、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關于工商管理學類專業的學生方面,稅收原理與稅收制度等有關理論知識內容屬于重點內容。
(五)全面開展整體規劃工作。在將課程思政融入高校財政學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想確保有關工作的順利完成,需要認真開展整體規劃工作。在進行具體規劃工作時,有關領導層應當充分發揮專業特色的基礎作用,深入貫徹并落實馬克思主義思想,通過該思想,指導相關工作的高效開展,將頂層管理的作用充分體現出來,提升改革方式方法的科學性與系統性。關于專業教師方面,學校還可以利用教學督導的形式,定期組織開展相關的培訓與教育活動,不斷豐富教師的專業知識內容,促使教師的相關工作能力和水平得到提升。為了確保課程思政與高校財政學教學融入工作的順利完成,還可以組織成立課程思政實現小組,將其行政職能充分體現出來,真正落實課程思政教育活動。高校的部門與部門之間還應當加強溝通與交流,大力開展合作活動,針對當前的資源,充分開展相關的整合活動,為二者融入工作的完成提供重要的幫助。
四、結語
課程思政屬于全新的教學理念的范疇,通過相關的教育工作,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和思想政治水平。所以,在開展高校財政學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當不斷提升對課程思政的關注度,大力開展相關建設工作,并利用多元化的措施,確保課程思政建設活動的高效開展,進而將更多的高素質財政學人才輸送給社會,為社會的繁榮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作者:章曉雯 單位:貴州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