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網紅現象對大學生就業觀影響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網紅現象”是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而衍生出的一種社會熱潮,并受到社會大眾的廣泛關注,特別是大學生群體。當代大學生正處于價值觀亟待塑造的重要階段,“網紅現象”的傳播效應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們的價值觀,并對他們的就業觀產生或好或壞的影響。因此,本文通過分析“網紅現象”對大學生就業心理和特點產生的變化和影響,從高校、教師、學生個人三個層面出發,對大學生就業觀念的樹立進行引導,從而更好地促進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
【關鍵詞】網紅現象;大學生;就業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隨著互聯網時代日新月異的變化,“網紅”逐漸成為一種新鮮的、有趣的、特殊的社會現象。網紅現象越來越普及的同時,網紅的種類也越來越多元化,有美妝博主、美食博主、旅游博主等各種類型;同時網紅活躍的平臺也在不斷增加,如微博、快手、抖音、小紅書等。網紅們通過搜集信息、傳播自己獨特的、有人格化特征的、個性化、差異化的圖片、文字、視頻,甚至是直播,在各大平臺來獲取粉絲流量,擴大個人知名度,豐富大眾的生活。一些互聯網企業成立網紅孵化公司,打造專業網紅;有些流量網紅還注冊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獲得了投資,以老帶新,網絡紅人這一職業逐漸形成規模產業鏈。這使得“網紅現象”在促進新經濟產業的發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新增就業等方面都發揮了積極、有效的作用。與此同時,盡管“網紅現象”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對社會進步經濟發展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其中良莠不齊的負面影響也不少,比如少數網紅憑著自身的影響力在直播中公然售假售劣、發表不當言論等。大學生社會經驗缺乏,只看到網紅光鮮亮麗的一面,對其深層次的現象缺乏思考,對網紅產生的過程缺乏了解,容易盲目追風。低門檻、高收入的特點讓不少大學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對高校學生的思想、生活、學習多方面產生了較大的影響。由此可見,“網紅現象”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塑造產生了負面影響,同時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大學生的就業觀念和就業選擇。
一、大學生就業觀現狀分析
當代大學生所處的時代背景較之以往有很大改變,隨著互聯網發展而產生的各種社會現象,大學生在就業時容易受到社會環境較大的干擾,就業觀念也隨之改變,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功利化傾向明顯。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快速發展,不少大學生受到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在就業時染上了功利主義、享樂主義的習氣。據調查,大學生在專業對口與工資待遇福利兩項選擇中,絕大部分同學將工資待遇作為自己擇業的關鍵要求。對薪資要求過高,對金融、計算機等行業普遍感興趣,對制造業則比較排斥,這樣的就業觀念使一部分學生不再下功夫在自己的專業技能上和綜合素養上,限制了一部分大學生畢業后的發展,甚至使一部分大學生在就業時體現出功利化傾向,向往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的事情發生。其次是就業期望值過高。由于傳統觀念,大學生們從小都承載了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待,寒窗苦讀數十載后都希望自己擁有美好的未來,那么最直觀的體現就在于大學畢業后是否擁有一份體面的工作,工作是否有一份可觀的薪資。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初入社會,大學生們逐漸發現現實與理想的背離,工作機會與崗位與自己理想中的情況有差距,很多學生沒有找到達到自身預期的工作就選擇待業在家繼續“考公”“考編”,這就體現在了當今社會中普遍存在的就業難問題上,就業難的真正原因主要還是由于大學生對于自身期望值過高與就業單位的待遇供給不匹配形成的一種自愿失業,這也是目前大學生就業現狀的一大特點。再次是對自己缺乏合適的定位,盲目跟風。部分大學生對自己人生還沒有長遠規劃,對本專業沒有足夠的興趣和了解,對自己的職業發展沒有進行系統思考,對職業選擇問題更多的容易受到社會環境和他人的影響。例如現在的大四畢業生都一味地選擇創業、考研、考公等發展方向,在每年的公務員選拔考試中,不乏一個崗位千人競爭的情況,其中更有不少國內外各大知名高校的碩士研究生報名;又比如現在微博、抖音上正發展得如火如荼的網紅經濟,面對月入十萬甚至百萬的網絡紅人,許多大學生也都渴望加入其中。由此可見,當代大學生就業觀的另一大特點則是沒有結合自身實際對未來發展進行合理的規劃,只是盲目地跟從社會流行的大風潮,這樣的就業觀念極易做出不適合自己的職業選擇[1]。最后是就業方向多元化。當今社會,“80后”“90后”已經逐漸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擔當起了時代大任,而大學生多以“95后”乃至“00后”為主,他們出生和成長在信息社會迅速發展的時代,從小接受更為開放的社會教育,同時年輕人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比較強,不再受限于朝九晚五的工作,傳統行業對其的吸引逐漸淡化,通過網絡自媒體的方式,他們更能看到新型職業,更樂意接受新興行業,大學生們的就業視野面更廣,如此一來就業觀念發生改變的同時,就業方向也更加多元化。
二、“網紅現象”對大學生就業觀的影響
隨著以微信、微博等為媒介的自媒體時代的來臨,加上抖音、快手等短視頻的快速發展,“網絡紅人”這類群體迅速崛起。例如,眾所周知的李佳琦作為目前的超級網紅,頂級流量,很多大學生都在其直播間秒殺過產品,在各大平臺粉絲達千萬[2]。做網紅很“容易”、很“賺錢”,輕輕松松坐在手機前動動嘴皮子就能月入百萬,這讓不少大學生也萌生了當“主播”、做“網紅”的念頭。因此網紅這種新興職業,不僅能幫助緩解當下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問題,滿足大學生對于關注度、知名度的愿望,也能夠滿足大學生們對于物質生活、高薪資的職業幻想,讓一個普通大學生成為名利雙豐收的成功者,這無疑是巨大的吸引力。由此可見,網紅現象對于大學生的就業觀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網紅現象”給大學生就業觀的影響主要分為兩個方面,首先是正面影響。第一,“網紅現象”傳播的社會正能量,以李佳琦為例,從歐萊雅化妝品柜員到成為如今的“口紅一哥”,也經歷了不少的艱難困苦。只身到上海創業、每年直播300多場、日直播時長平均6小時,他的成功與他的辛勤付出分不開。因此大學生通過微博、微信、抖音等自媒體認識到一群積極進取、銳意進發的當代青年人,也能激發自身的正能量。第二,網紅作為一種區別于傳統職業的新型職業,其迅速發展讓大學生看到了自主創業的希望和可能[3],其發展模式給大學生自主創業提供了更加寬廣的門路,李佳琦作為舞蹈專業畢業的大學生沒有從事本專業的工作,而是遵從自身興趣及跟隨社會潮流踏上了美妝直播的職業道路促進了大學生傳統就業觀的轉變,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學生的自主創業意識。第三,“網紅現象”能夠給大學生提供新的就業選擇和渠道,隨著大學擴招政策的不斷推行,大學畢業生人數逐年增長,人才市場供需不平衡的情況導致大學畢業生面臨的競爭壓力就越來越大,網紅們的成功可以為大學生們帶來信息,從事任何行業只要付出努力都能夠成功,拓寬了就業觀念,同時為大學生提供了更寬廣的就業渠道。其次是“網紅現象”給大學生就業觀帶來的負面影響[4]。第一,對大學生金錢觀的正確形成產生影響。低門檻、高收入的網絡紅人,靠話題、流量吸引大眾眼球并且短時間內迅積累財富的“網紅現象”,會對社會經驗匱乏的大學生的金錢觀念產生較大影響,導致大學生產生急功近利、走捷徑的思想,在就創業日益艱難的求職路上,一旦遇到挫折和不順,極易出現自我否定、消極厭世的情況。第二,對大學生職業選擇造成誤導。網紅工作擁有看似輕松、自由、高收入的表象,這吸引了許多不愿朝九晚五大學生的目光,在家直播、帶貨、拍短視頻就能夠輕松月入過萬,讓許多大學生誤以為做網紅很簡單,從而放松自己對于學業的態度,不再花時間在提高自身綜合素質上,殊不知光鮮亮麗的網紅工作背后也付出了很多艱辛和汗水,對大學生求職產生錯誤的導向,不利于大學生樹立遠大的職業理想。第三,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大學生道德素養。由于對網絡環境監管的不全面,導致一些娛樂化、低俗、甚至是違背道德的言論或者是視頻等素材在網絡中傳播。一些三觀不正、缺乏道德誠信的帶貨博主,售賣三無產品、虛假宣傳等現象屢屢發生。大學生正處于價值觀建立的關鍵時期,極易受到他人的誤導,尤其是面對網絡上喜歡的博主時,更容易受到他們的影響,從而一定程度上拉低大學生的道德素養。
三、“網紅現象”對大學生就業觀影響的引導對策
第一,從學校層面出發,強化思想引領,樹立榜樣力量。在考察北京大學時寄語:“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5]。偉大的時代需要正確的價值取向,需要真正的“網紅”,也需要那些能夠帶給我們精神鼓舞的人成為“網紅”。高校要通過舉辦多種形式的校園文化熏陶活動,讓學生參與其中,在豐富校園文化的同時,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價值觀教育,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的人生理想、積極的職業理想以及正確的名利觀,從而培育大學生擁有正確的就業觀念。對于大學生來說,身邊的老師、同學是除父母外最親近的人,如果能夠將身邊最親近的人打造成正能量的網紅,成為身邊的榜樣力量,利用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例如通過“抖音”“微博”等自媒體途徑進行榜樣力量的宣傳教育,充分發揮優秀教師、優秀學生的榜樣事跡的思想引領作用,用優秀榜樣帶動廣大學生提高自身修養、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從而增強就業路上的競爭力和思想意識。第二,從教師層面出發,傳授就業技能,傳播正能量。發揮好就業指導課上的就創業指導作用,提高對就業指導課程重要性的意識,開展必要的就業指導課程以及配備專業的就業導師,加強就業課程導師的專業技能培訓,聘請企業高管、人力資源主管等職場一線的專業人士為學生開展求職培訓,使學生通過就業指導課能夠更好地了解當前的就業形勢與政策,了解就業道路上所需要做好的準備,充分認識自身個性特點,做好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以及提高就業競爭意識,激發全面提高自身素質的積極性和自覺性等,不打沒有準備的仗,從而形成正確的就業觀,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利用思政課的“第一課堂”,加強對大學生的價值觀教育、引導和管理,充分發揮思政課教師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正面傳播作用,使大學生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提高自身思想意識,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味,帶領和引導廣大青年學生成長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一代,為實現中國夢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第三,從學生自身層面出發,樹立理想信念,提升自我修養。首先要堅定理想信念,樹立遠大抱負,理想和信念是一個人的精神支柱和動力源泉,遠大的理想、崇高的信念能點燃人生的激情[6]。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不被眼前一時的利益所蒙蔽,提高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把自己塑造成為政治堅定、思想成熟、科學文化知識和專業知識過硬,德才兼備的合格大學生。其次要了解自己,對自己有明確的定位,正確認識社會發展和自身發展的關系,在充分認識自我后,了解自己的興趣所在,不盲目跟風,明白自己喜歡干什么,想做什么職業,確定自身適合的職業發展道路和方向。最后,做好職業規劃,科學規劃自身發展目標,通過對就業形勢、就業政策的了解,對職業定位以及目標設定做好提前準備,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通過社會實踐充分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這樣能夠在就業時獲得相應的經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重要的是克服不勞而獲的思想,明確無論自身選擇什么樣的職業都需要努力付出,即使是做光鮮亮麗的“網紅”也需要付出辛勤的汗水才能取得成績,只有不斷提升自我,多充實自己,加強專業技能和知識,戒驕戒躁,才能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發揮能量,做出有價值的事,向更高的目標努力攀登。當前社會,是開放的網絡信息化時代,在社會發展的同時,面對新時代的大學生,高校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更需要與時俱進,面對良莠不齊的網絡環境,高校、高校教師要針對“網紅現象”對大學生就業觀產生的影響進行分析,充分吸收“網紅現象”對大學生就業發展正向的指導作用,規避“網紅現象”對大學生不良職業觀、就業觀的影響[7],規避不良思潮的干擾和沖擊,充分發揮優秀網絡紅人的正能量作用,充分發揮主流思想的引導作用,引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學生本人也要提高辨別不良信息的能力,堅定自身理想信念,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拓寬就業渠道,不局限于傳統就業觀念,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偉大事業貢獻出自己的力量,做好新時代的接班人。
作者:石晨迪 單位:常州大學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