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時代語境中國產動畫的特征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從古至今,中國文化源遠流長,蘊藏著巨大的精神財富。中國傳統文化對我國動畫行業的發展和創作產生了巨大影響,動畫在很大程度上對傳統文化進行了傳承和創新。我國動畫產業現在和今后發展過程中需要謹記的一點,必須以動畫為載體,對傳統文化進行繼承和發展,從而增強動畫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實現動畫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本文分別從動畫藝術的風格、題材、形象、音樂以及娛樂文化等多角度對傳統動畫對文化的傳承進行分析探討,希望能夠為今后我國動畫行業的發展和進步提供參考。
關鍵詞:傳統文化;動畫藝術風格;傳承與創新
豐富、多樣、寶貴的傳統文化是我國能夠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原因,也是我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動力。在當今時代背景下,不論是何種產業的發展,都要自覺的承擔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重任,實現傳統文化與產業文化的融合和創新。我國動畫產業非常注重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創新,例如《哪吒鬧海》《大鬧天宮》以及《秦時明月》等經典動畫作品,不但有多種多樣的動畫創作風格,也將中國傳統文化巧妙地融入到了動畫作品之中,在推動動畫產業發展的同時,也對我國傳統文化進行了傳承。由此可以看出,我國動畫產業的發展需要寶貴的傳統文化作為支撐,而傳統文化只有得到良好的繼承和創新才能夠在當今時代、當今世界中再次煥發光彩。
一、動畫藝術在風格上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創新
與其他國家的動畫藝術作品相比,我國動畫作品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即有著濃厚的傳統文化烙印,因而有更加深刻的內涵。這是因為我國歷代動畫大師都致力于將傳統文化融入到動畫作品之中,以動畫藝術對傳統文化進行繼承、弘揚和創新。隨著動畫產業的不斷進步,動畫藝術作品的創作形式越來越豐富,更好地承載傳統文化,這也是近年來我國動畫產業發展越來越迅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20世紀中期,我國著名動畫藝術導演特偉曾強調,動畫藝術的發展和創新必須要以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創新為基礎。此后,我國動畫導演不斷地從傳統文化中尋找素材、獲取靈感,積極改進動畫藝術的形式。《鹿鈴》《小蝌蚪找媽媽》《山水情》等經典水墨動畫作品,是對我國傳統的水墨畫藝術的傳承和創新;《驕傲的將軍》《哪吒鬧海》《大鬧天宮》等作品是對我國傳統的戲曲藝術進行再創新;《孔雀公主》《九色鹿》等是以我國傳統的裝飾畫元素為基礎創作的。這些作品雖然風格各異,但在世界動畫產業中引起了反響,對于中國傳統文化在世界范圍內的傳播起到了非常大的幫助。在21世紀初期,大量歐美和日韓動畫作品涌入我國動畫市場中,對動畫產業發展造成巨大沖擊,興起了一股對日美動畫片模仿的狂潮。這一時期,很多動畫藝術的創作者為搶占市場份額,往往對美日動畫作品風格進行盲目模仿,不但無法掌握國外動畫作品的精髓,也拋棄了中國傳統文化這一寶貴的藝術財富,對我國動畫產業的發展造成了嚴重阻礙。因此,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必須要正確認識到傳統文化在動畫藝術中傳承和創新的重要意義,提升文化自信,提升國產動畫的吸引力和觀賞性,在滿足當代社會審美需求的同時,實現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弘揚和創新。
二、動畫藝術在題材方面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創新
動畫題材質量直接關系到動畫藝術作品的創作水平,獲得高質量的題材,動畫藝術作品幾乎就成功了一半。從這一角度來看,以中國傳統文化為內核來發展我國的動畫產業成為一種必然的趨勢。中國悠久的五千年歷史為動畫藝術創作提供了數不勝數的創作題材,不論是神話傳說、歷史故事還是民間逸聞都為動畫作品的創作提供了廣闊的選擇空間,這是其他國家動畫產業發展中所不具有的一種優勢。經典動畫作品《大鬧天宮》《寶蓮燈》等是以我國文學作品《西游記》中的故事片段作為題材。《嶗山道士》《倩女幽魂》《葫蘆兄弟》則是取材于我國的民間故事。以我國傳統文化為題材的動畫作品,在世界范圍內得到廣泛的好評。現階段我國動畫產業相比于美國和日本還存在一定的距離,動畫作品的吸引力存在較大不足。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我國動畫作品創作技術的不足,而是沒有從浩瀚的傳統文化中進行深入的題材挖掘和創新,也沒有將傳統動畫題材與當前社會中的主流元素巧妙地融合起來,導致我國動畫產業發展緩慢。因此,要深入挖掘傳統文化題材,并與當前時代流行元素進行融合,提升創作水平,拓寬國產動畫市場。
三、動畫藝術在形象方面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創新
動畫形象是動畫藝術作品的靈魂和主體。《葫蘆兄弟》《貓和老鼠》《火影忍者》等這些優秀的動畫作品之所以世界聞名,關鍵在于它們都具有生動的動畫形象,往往能夠對幾代人造成深刻影響。我國一些傳統動畫在創作中非常注重對動畫形象的創作,而且將我國傳統文化中的木偶戲、皮影戲、剪紙藝術等融入到動畫形象創作中,使動畫形象不但生動有趣而且形式獨特。在經典動畫作品《粉末寶貝》中,各種人物形象都是脫胎于我國的戲曲元素。《大鬧天宮》不但塑造了一個放蕩不羈、性格叛逆的動畫形象,而且巧妙地將我國的壁畫藝術、年畫藝術、傳統建筑藝術、戲曲藝術等都融入到人物形象中,使得動畫作品的創作水平得到了極大提升。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水平不斷提升和動畫產業的發展進步,動畫市場不斷擴大,很多動畫作品都得到世界人民的認可。然而,現代動畫作品卻不如傳統動畫作品那樣讓大家印象深刻、記憶猶新。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現階段我國很多動畫企業在動畫制作過程中過于注重對美日動畫作品風格、形象、題材的模仿,動畫作品中的動畫形象往往大同小異,缺乏內涵,缺乏創新。要提升動畫形象創作的內涵,還是要將傳統文化元素融入創作中,為動畫作品添入新的亮點。
四、動畫藝術在音樂方面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創新
決定一部動畫作品質量的兩個關鍵點:一是視覺因素,二是聽覺因素。只有實現視覺與聽覺的完美結合,才能夠保障動畫作品的質量。我國經典動畫作品不僅在畫面、思想方面十分出色,在動畫音樂的研究方面也很突出。在創作中大量應用中國傳統音樂元素,提升了動畫的藝術內涵,這也是我國傳統動畫作品經典較多的主要原因。在著名動畫作品《小蝌蚪找媽媽》中,音樂部分大多是采用中國傳統樂器琵琶、古琴進行演奏,使作品的音樂風格能夠與動畫風格相協調。《哪吒鬧海》借助中國傳統樂器編鐘和戲劇中的一些樂器進行創作,通過音樂的變化將動畫作品的精神內涵體現出來。
五、動畫藝術在數字娛樂化方面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創新
娛樂文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豐富而多樣,例如龍舞、擊鼓等,這些傳統娛樂活動在當今時代依然十分熱門,具有豐富的審美意義和商業價值。將傳統的娛樂文化與動畫作品巧妙地結合,不但有助于我國傳統娛樂文化的傳播和完善,對于動畫作品商業價值的提升也有重要意義。娛樂文化能夠在動畫藝術中得以傳承,主要是因為娛樂文化和動畫藝術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首先,娛樂性。動畫藝術作為一種大眾的藝術形式,具有極強的靈活性。動畫作品不但能夠對文化發展方向進行引導,還能夠對傳統文化實現大范圍、深層次的傳播。簡單來講,就是能夠讓人們在休閑娛樂的過程中,對我國的傳統文化進行深入廣泛了解,從而推動傳統文化的傳播和發展。同時,中國的娛樂文化不僅局限于傳統娛樂活動表演,它更是一種審美藝術,在精神內涵方面與動畫藝術相一致,因此,以動畫作品為載體,對中國傳統的娛樂文化進行傳播,能夠進一步增強動畫藝術的娛樂性,促進我國娛樂文化的發展,為我國動畫產業的發展創設更加廣闊的空間。其次,動畫藝術具有很強的教育功能,在滿足人們審美和娛樂需求的同時,啟迪思想認知。將娛樂文化融入動畫作品,以生動形象的方式將娛樂文化的知識和精神展現出來,從而增強我國人民的文化認同感,這對于精神文明建設有重要的意義。再次,娛樂文化具有極強的商業價值。盡管,我國的傳統文化并不是商業產品,但是這些傳統文化資源卻能夠憑借有效的手段轉化為文化產品,從而實現商業價值。以動畫作品為載體傳播娛樂文化,就是體現娛樂文化商業價值的一種方式。將娛樂文化融入動畫作品再推入市場,能夠將娛樂文化所具有的特色和內涵與商業品牌進行融合,為動畫產業的發展提供強大的生命力。
作者:石凈波 單位:山西傳媒學院動畫與數字媒體藝術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