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電視新聞編輯素質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傳播方式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傳統的電視新聞傳播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受眾的需求。在新的社會發展背景下,電視新聞編輯要想獲得核心競爭力就必須對其工作形式進行創新,對電視臺節目編輯方式進行創新,同時提高自身工作水平。只有打造一支高素質的電視新聞編輯隊伍,并以新聞事實為依據,從受眾實際需求和新聞媒體發展角度出發,在新聞編輯中創新思想和編輯模式,才能提高電視新聞的市場競爭力。
關鍵詞:電視新聞編輯;素質;創新新聞
不同于其他傳播媒體,其最大特點在于新聞的真實性,確保新聞價值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時效性。隨著社會的進步、技術的發展,電視新聞業需要創新編輯手段。在推進電視新聞創新發展中,電視新聞編輯既需要科學合理地使用新技術、新手段,也需要重視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
1新時期電視新聞編輯工作的特點
1.1時效性和真實性
在播報新聞節目時,做好新聞編輯工作可以將現場發生的事實準確、真實、迅速地記錄下來,完整反映新聞發生的過程和結果,直觀展現現場畫面。要突出電視新聞的真實性、時效性,就要能夠合理、靈活地采用抓拍、搶拍手段。進而向觀眾展示事件真實的一面,強化電視新聞的客觀性。尤其是針對一些新聞價值高的突發事件的記錄,新聞編輯工作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例如,看到大街上的一些不文明行為、生活中的感動瞬間,可以通過抓拍和文字編輯,將人們生活中不好的事件、好的事件最真實的一面展現出來,以警醒、教育人們[1]。
1.2互動性和便捷性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生活工作的腳步也在加快,人們很少有時間和耐心去長時期閱讀長篇幅的新聞報道。而新媒體以其新穎的形式和簡短的篇幅極大地滿足了受眾的需求,受眾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快速瀏覽一篇報道,了解國內外新聞動態。面對新媒體帶來的沖擊,新時期的電視新聞必須注重互動性和便捷性,利用互聯網技術讓觀眾邊看電視新聞邊通過網絡平臺發表自己的看法,或參與某種活動,以這樣實時互動的形式來拉近受眾和電視節目的距離[2]。同時,要創新的編輯模式,運用符合受眾需求的形式與內容,讓受眾充分感受到觀看新聞的便捷性,提高對電視新聞節目的興趣。
1.3創新性和實效性
受眾心理和需求的變化,使得傳統的電視新聞,不管在形式上還是在內容上都已經無法有效吸引受眾。在電視新聞編輯方面,必須要對原來陳舊的思想進行創新,改變傳統的編輯模式和方式,挖掘出更多有價值和吸引力的新聞素材。即新聞內容要新穎而不是文字和數字的堆砌,新聞報道內容不僅是對客觀事實的呈現,還應該挖掘出新聞事件背后的故事。
2電視新聞編輯人員應具備的基本素養
2.1過硬的政治素質
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是黨的重要工作,是治國理政、定國安邦的大師。新聞編輯工作者也要適應國內外的發展形勢,從黨的全局出發,把握定位,堅持黨的領導和正確的政治方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尊重新聞的傳播規律,并不斷創新編輯方法手段,從而提升黨的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和公信力。所以,電視新聞編輯人員必備的基本素養就是過硬的政治素質,在任何時候都應該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黨的思想政治理論,及時準確地宣傳黨和國家的政策方針,引導受眾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2.2新聞專業素養
電視新聞編輯人員必須具備電視新聞專業所需的素養,比如對信息的辨別能力、編輯技術運用能力、一定的審美力以及敏銳的新聞感知能力。首先,新聞編輯應善于從細節中發現重點,明辨是非,并加強對新聞稿件內容和畫面的審查,避免出現虛假新聞。其次,在編輯新聞時應能提煉有效的有價值的信息,從受眾角度出發注重新聞編排的專業性,能抓住重點吸引觀眾的注意。此外,還應該具備敏銳的新聞感知能力,能深入研究新聞內容,增加電視新聞的深度,確保新聞傳播效果。
2.3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
電視新聞編輯工作者除了具備較強的業務能力外,還必須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在工作中能嚴格遵守職業規范,秉持對觀眾和社會負責的態度正確引導觀眾的思想。在工作中要加強對新聞質量的把關,規范自己的行為,在取舍新聞時端正態度,堅持為人民服務的理念,做一個合格的新聞人。
2.4新時期對新聞編輯工作者的特殊要求
2.4.1扎實的文字功底和寫作能力隨著多媒體的廣泛應用,電視新聞的素材來源范圍也在不斷擴大,信息的內容越來越豐富,編輯人員要想保證節目質量,就必須具有對各種素材進行收集和選擇的能力、文字編輯能力和扎實的文學素養,有過硬的文字功底和寫作能力才能在尊重客觀事實的基礎上進行有效的加工,強化觀眾對新聞的理解,也起到引導正確輿論的作用。首先,編輯在選題與寫作過程中須具備信息篩選和分析的能力,能提煉有效信息,并在全面了解和理解新聞作品的基礎上,遵循新聞寫作規律與要求,結合時展的需要使新聞編輯凸顯出時代性和地方特色。其次,編輯在新聞寫作過程中應該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站在受眾的角度思考問題,并切實為受眾寫作和傳播其所關心和感興趣的新聞,加強新聞的個性化傳播和傳播的針對性。
2.4.2熟練掌握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的能力新時代,觀眾受到科學技術發展的影響,對各種現代化的技術手段的接受度都比較高。因此,電視新聞節目也要保證能提供更高質量的內容,像計算機技術、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這些在編輯的工作當中都是不可缺少的。電視新聞的編輯人員要想使新聞節目能夠獲得更多人的關注以及符合新時代的要求,就必須熟練掌握這些基本技能,如此在進行編輯工作時就不會出現技術層面的問題,保證工作效率以及節目的質量。
3電視新聞編輯存在的問題
3.1時間方面的問題
電視新聞編輯時間上,還存在時間安排不合理、新聞時效性不夠、各新聞信息比重不合理的問題。要想打造豐富的電視新聞節目,首先就必須從受眾角度出發,遵循受眾收視心理和規律去合理分配各新聞的比重。然而事實上,不少電視臺在對于政治新聞、社會新聞、娛樂新聞、經濟新聞等編排上還存在比例不合理、與本節目頻道不符、與本節目目標受眾需求不符的問題。
3.2形式方面的問題
電視新聞節目的形式單一乏味就無法引起觀眾的興趣,而且還存在雷同性的問題。例如,一個節目吸引觀眾以后,其他電視臺也紛紛開辟出類似的節目,在形式和內容上進行效仿,其在短時間內會引起觀眾興趣,但時間一久就會使觀眾失望甚至失去興趣。有的新聞編輯工作者認為新聞是一種意識形態,所以不注重編輯形式的創新。而新聞編輯工作者在新聞稿件取舍編排時如果不具備創新意識,并創新技術手段,就無法提高新聞的質量。
3.3內容方面的問題
現在很多電視新聞節目都存在內容空洞乏味的問題。例如,有的電視新聞為了廣告收益不斷壓縮節目內容,或將不重要的新聞反復多次提及,甚至進行夸張的渲染[3]。這不僅是對受眾的不負責,更是對新聞本身的不尊重、對自己職業的褻瀆。如果新聞內容出現虛假成分就會使新聞失去原來的價值,大大減弱新聞的影響力,失去原來的觀眾。此外,如果新聞不能進一步挖掘更多事實真相而只是停留在表面事件的描述上,也無法充分發揮新聞的價值提升電視新聞節目的質量。
4電視新聞編輯素質創新思路
4.1電視新聞觀念的創新
觀念的創新是促使電視新聞獲得核心競爭力的關鍵,隨著受眾觀念和需求的日新月異,電視新聞編輯人員必須在思想上融入受眾的意識,采用受眾喜聞樂見的電視新聞編輯形式將人們最關注的內容呈現出來,這也成為衡量電視新聞的標準之一。電視新聞必須立足于人民群眾,被人民所接受才能使新聞獲得生命力,才能發揮新聞的價值和影響作用。所以電視新聞編輯人員需不斷創新思想,突破自我。
4.2電視新聞內容的創新
在內容上,新時期的電視新聞不僅僅是傳遞信息和知識,還應該以最簡單快捷的方式將最有價值的和人們最關注的信息呈現出來,使新聞變得信息化,使受眾認可電視才是最權威的信息平臺。另外還應該注重新電視新聞的新聞性與知識性,傳播新聞信息的同時也要注重對新知識的傳達。
4.3電視新聞形式的創新
在形式方面,必須要突破原有的報道形式,更多地采用新聞采制直播的方式,在新聞事件現場采訪并制作和播放。其次,采用新聞播出滾動的形式,即反復播放重要的新聞或及時補充新的信息。注重對報道形式不同角度的切換才能突出新聞的時效性和創新性。此外,應采用互動的形式,使新聞播報更加人性化和便捷,同時拓展信息覆蓋的范圍,在新聞播報的同時能及時獲得受眾反饋。
5提升電視新聞編輯素質的具體措施
5.1強化電視新聞節目的有效信息量
對于電視新聞編輯工作者而言,新時期的電視新聞編輯必須要站在受眾的角度,從滿足受眾的信息需求出發,強化新聞背景知識,強化新聞和受眾之間的聯系。為使受眾加深對新聞事件的印象,對新聞有更深的了解,就必須進一步挖掘新聞事件背后的故事,并準確地表達出來。首先,要改變傳統的信息編輯和形式,增加電視新聞節目中的有效信息量,不僅要描述新聞事件狀態,還應該提煉背景資料,強化受眾對信息的理解。其次,要搶抓新聞的時效,強化新聞輿論引導的作用。要加強對選題、編排和信息量的控制,并仔細考量新聞編輯形式和內容,在尊重客觀事實的基礎上追求新聞的新穎性和便捷性。此外,在播報電視新聞時應加強和觀眾的互動,利用互聯網的互動性改善電視新聞的互動性,使信息整體傳播效果得到強化,同時激發受眾參與電視新聞的積極性,增強電視新聞整體傳播效果。
5.2強化電視新聞編輯創新
觀眾需求的多元化和個性化,使得電視新聞編輯工作也必須創新,不管是在采編還是在播出過程中,都應該具備能快速挑選出有價值的、關鍵的新聞亮點、要點,能搶抓新聞輿論走向以及和觀眾實際生活比較接近的點,這樣才能使觀眾從多方面、多角度、多環節地理解新聞的真實意圖,能更好地認識到新聞事件的價值。好的電視新聞要求編輯人員精心選取素材,并以其扎實的文字功底和寫作能力將最有價值和最能吸引觀眾的部分及時、真實地呈現出來。此外,在電視新聞傳播時,可將圖像、聲音和語言文字等結合起來,使電視新聞變得更加生動精彩。對于新聞工作者而言,其必須提高對電視新聞整體策劃和編輯的能力,提升自己的編輯技術和藝術,并能夠結合地方特色,使電視新聞不管在編輯制作還是在播放時間、畫面等方面都滿足受眾的需求。比如,在新聞節目編排方面,不能將幾條時間較長的新聞連續播出,而應在長新聞之間插一條短新聞,或者在幾條具有消極影響的新聞事件中插播幾條具有積極正能量的新聞,這樣觀眾不僅不會感到疲倦,而且會覺得節目張弛有度,更能體現節目編排的節奏感。另外,在節目節奏把握上,一條2分鐘的新聞中,不能只有30秒的現場采訪,其余時間都是錄像和解說,這樣會給觀眾一種頭重腳輕的感覺[4]。
5.3提高電視新聞編輯工作者的綜合素養
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且社會文化多元化、信息交流網絡化和信息量爆炸的背景下,電視新聞編輯工作人員必須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不僅要加強和鞏固專業知識與技能,而且還應該拓展自己的知識面,更新自己的意識和知識,盡量使自己的知識與時代前沿接軌。同時在新聞編輯工作中還要學會創新編輯手段,積極利用新技術創新新聞編輯工作,從受眾的角度挖掘新聞報道的價值,并把握好當下的輿論導向,挖掘出更多能對社會發展產生積極影響且和受眾實際生活接近的新聞元素,以獨特新穎的編排形式將更多有價值的信息呈現出來。
5.4突出地方特色
為避免電視新聞節目同質化,電視新聞編輯工作者在編排節目和播報新聞時必須凸顯地方的特色,這是和其他媒體競爭時的有效資本。每一個區域的受眾最關心的是他們身邊的人與事,所以在選題、編排時應選擇和組織那些具有當地文化特色、經濟特色的為當地人民所喜聞樂見的新聞素材。
5.5發揮電視新聞的優勢
電視新聞最突出的優勢是聲畫結合,也就是能同步將聲音語言和畫面語言呈現在觀眾面前,并有效加深觀眾的印象和理解。因此在電視新聞編輯工作中,必須要充分利用好這一優勢,編輯時應強化對同期聲的使用,選擇合適的報道體裁并合理搭配畫面文字,盡量減少畫面加解說詞的原始報道,并通過增加現場直播的形式來提高新聞的真實性和與群眾的貼近感,以激發受眾的觀看興趣。
6結語
電視新聞編輯是新聞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與其他類型的編輯工作相比,電視新聞編輯更具有政治性、準確性和實效性,因此對電視新聞編輯的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聞編輯人員的素質將直接影響新聞節目的質量以及播出后的影響程度。為提高新聞編輯的質量,促使電視新聞獲得更多競爭力,就必須要提升編輯工作者的素質,提升他們的編輯技術運用和藝術審美能力,并促使其在實際工作中緊跟時代的發展不斷探索和創新,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為電視新聞的長遠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何英.從受眾需求角度看電視新聞編輯如何創新[J].新聞傳播,2018(1):86-87.
[2]董璇齊.淺析廣播電視新聞編輯技巧[J].新聞研究導刊,2017(16):230.
[3]金國花.從受眾需求角度看電視新聞編輯如何創新[J].新聞研究導刊,2016(24):236.
[4]史蓓蓓.從受眾需求角度淺談電視新聞編輯的創新[J].新聞研究導刊,2016(4):318.
作者:宋君毅 單位:河南省安陽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