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縣級電視新聞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畫面編輯
1.1畫面的邏輯性
縣級電視新聞具有播出時間短、畫面有限的特點,無法過多地使用過渡鏡頭。目前,后期制作中使用的是用非線性編輯,所有的鏡頭組接都是在電腦上完成的,視頻、音頻等素材均以素材塊的方式出現,可實現畫面次序上的隨意編輯。因此,在選擇、組接畫面時,合乎邏輯是基本要素。應根據新聞事實發生的時空轉換時間安排畫面,通過組合畫面,清晰地反映出新聞發展的全過程,解析事件發展的邏輯要點。同時,還要掌握新聞事件的主題思想,以此確定支持新聞主題思想的畫面,并將思想與畫面相結合,使畫面既可以反映新聞事件的全過程和邏輯要點,又可以體現新聞的主題思想。比如,在報道某個工程竣工剪彩時,稿件內容會按照事件的先后順序報道,畫面也應按此順序組接,一般情況下多為遠景,多交代工程的場景全貌。具體而言,全景為到會出席的領導;中景為領導剪彩;近景為領導特寫、展現剪彩的細節;最后畫面轉入參觀場景。由此可見,視覺形象層次應較為分明地按照事件的進展而變化,將新聞現場發生的一切合乎邏輯地呈現在觀眾面前,從而使觀眾如臨現場。
1.2遵循視覺匹配中的軸線規律
要遵循畫面切換的規律,即遵循視覺匹配中的軸線規律,連接好上、下鏡頭的剪接點,呈現出蒙太奇節奏。以縣級電視新聞中最常見的經驗性深度報道為例來說明,這種新聞的長度多在3min左右,需要運用的切換規律較多。其中,以筆者剪輯的《科技為先導——祥云工業跨越發展》為例,此新聞為長消息,時長204s,內容涉及“十二五以來”“年處理1.0×105t低品位氧化鋅礦的電鋅冶煉新技術和產業化示范”“低品位氧化鋅礦生產電鋅冶煉關鍵技術研究”和“鉛鋅冶煉廠廢水零排放工藝裝置研發和應用示范”等多項運用高新技術改造重點產業的關鍵技術,且采訪了2位新聞當事人。在此新聞中,如果不注意鏡頭組接,則必將造成畫面混亂。在充分理解稿件和熟悉視頻鏡頭后,從工業園區的遠景開始,運用軸線規律,將鏡頭切換至飛龍公區,展示飛龍公司正在運用的多項新技術;以動、靜畫面切換的方式,過渡到水的綜合循環利用,引出第一位采訪對象,進行同期聲剪輯,在處理同期聲過長的問題時,切換進水處理車間的不同生產場景,這樣既豐富了畫面,又遵循了蒙太奇原則,確保了新聞應有的節奏;通過軸線切換,畫面再次回到飛龍公司的全景,通過配合稿件和遵循動接靜的畫面剪輯原則,引入中天銻業公司的企業文化、生產場景,通過一個個熱火朝天的生產場景,反映出祥云工業人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詮釋引用新技術給祥云工業帶來的變化,再順理成章地引出中天公司的業績,引入第二位采訪對象,以畫龍點睛的同期聲采訪與由北向南的移動鏡頭相結合的方式結束整條新聞。此外,還應把握好新聞的長度。后期編輯時,縣級電視新聞的長度主要依據新聞的內容確定。新聞過長會令人生厭,而過短則會讓人難以了解新聞內容。因此,應根據新聞要表達的內容確定鏡頭的長度。對于比較重大的會議新聞,比如兩會報道,其內容嚴肅、氣氛莊重,政治性強,抽象的理論多,因此,新聞節奏應沉穩、舒緩,遠近景宜遠不宜近,鏡頭宜長不宜短,推、拉、搖、移的速度應緩慢、有節奏;當播報文藝表演新聞時,應活潑、歡快,鏡頭宜短不宜長,可多用近景和特寫,拍攝角度也應多變。
2聲音編輯
電視是聲音與畫面的結合,因此,要處理好聲音與畫面的關系。在縣級電視新聞節目中,運用“聲畫合一”最多的是同期聲,即將聲音與畫面同時錄進一條新聞中。它能有效地增強氣氛,使觀眾的視聽一致。因此,編輯在處理同期聲時,要考慮是否必須采用同期聲。要想在較短的新聞中運用好同期聲,就要避免拖沓、冗長的講話,并刪去廢話、廢鏡頭。同時,要做到聲畫對位,即將蒙太奇的組接技巧運用到聲音與畫面的關系中,使聲音和畫面保持完整、連貫。只有這樣,才能具有采用單純聲音或單純畫面無法產生的效果,使畫面和聲音的表現力得到新的拓展。以筆者多年的編輯經驗看,同期聲越短越好,最好控制在20s以內,且必須選擇最能說明新聞事實的臺詞。在特殊情況下,同期聲也不應超過40s。此時,還需要加入一些場景鏡頭,以改善同期聲的節奏,使其與整段新聞相融合。
3字幕編輯
字幕是電視圖像、聲音的補充和延伸,可獨立表情達意,能夠使電視畫面更加豐富、完美,在電視節目的制作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然而,字幕的制作并不是直接嵌入字幕,字幕的顏色、字體、擺放位置和出入屏方式等細節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字幕制作得當,則會為新聞增添許多色彩。以我縣目前正在播出的《黨的群眾路線》為例,除應用了同期聲字幕外,還加入了標題、標榜字幕等。這些字幕采用紅、黃、白、藍等多種顏色,且字幕采用了不同的字體大小、停留時間,給觀眾帶來了不一樣的視覺感受,從而提高了此新聞的感染力。
4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質量新聞無法靠單個環節實現,而需要每一位新聞工作者加強自身修養、提高職業素質,在細微之處多動腦筋、多下功夫。只有這樣,才能做出高質量的新聞節目。
作者:海學燕 單位:祥云縣廣播電視事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