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推進工藝美術產業的發展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近年來,荔城區以做優莆田工藝美術城、建設北高黃金珠寶特色小鎮為抓手,通過充分挖掘文化內涵、引民資回歸、人才回流等措施,推動工藝美術產業迅速的發展。工藝城先后被授予“中國珠寶玉石首飾產業特色基地”等榮譽稱號,北高鎮獲得“中國黃金珠寶首飾之鄉”榮譽稱號。然而,產業集聚程度低、市場吸引力不足、高端人才缺乏、配套能力不夠等仍是制約我區工藝美術產業品質提升的主要問題。本文旨在通過分析制約工藝美術產業發展的因素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從而增強產業企業的危機意識和應對能力,推進荔城區工藝美術產業得健康發展。
關鍵詞:工藝美術企業;制約因素;發展對策
一、工藝美術產業發展現狀
目前,荔城區逐步形成木雕、玉雕、金銀珠寶首飾等產業集群,產品遠銷東南亞、歐美港、澳、臺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現有大中小各類工藝企業100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2家,從業人員5萬多人,擁有中國工藝美術大師1名,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40名,省工藝美術名人50余名,工藝美術師職稱以上人員100多名,中高級技工、技師800名以上,熟練雕刻工人2萬人以上。
二、制約工藝美術產業發展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荔城區工藝美術產業的影響力逐步提升,特別是2017年9月,莆田木雕亮相金磚廈門會晤國際舞臺,該區的精湛工藝又一次驚艷了世界。但是,產業集聚程度低、市場吸引力不足、高端人才缺乏、配套能力不夠等仍是制約該區工藝美術產業品質提升的主要問題。
(一)產業集聚程度低
荔城區工藝美術產業在人才、技術、信息等產業要素上集聚程度仍不高,多數企業、工作室和作坊仍處于分散經營模式,上規模企業偏少。特別是木雕、玉雕行業原料大多為天然材料,來源大多為個體私人行為,沒有合法的票據,生產企業無法抵扣增值稅,造成生產企業納稅偏高,致使很多企業不愿注冊為公司,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產業化發展。
(二)市場吸引力不足
在雕塑工藝品方面,由于材質稀貴、技藝要求和工時投入等原因,多數產品價格較為昂貴,一般用于玩家收藏,市場受眾面有限,近幾年因經濟大環境影響,產品銷路有所下滑;在金銀珠寶方面,與市場需求對接的產品開發仍相對滯后,產品與生活融入不夠、價值植入欠缺,同質化嚴重,且行業普遍缺乏營銷觀念和營銷手段,特別在產品推廣上還基本停留在“打價格戰”的層面,影響了行業的壯大和良性發展。
(三)高端人才較缺乏
眾所周知,綜合管理人才、高水平技藝與藝術創作人才、高水平理論人才都是工藝美術向高質量發展所不可或缺的。近年來,荔城區充分挖掘文化內涵,提升傳統優勢產業,在吸引民資回歸、人才回流上做了大量工作。但是,從業人員中高職稱人數占比較低、技藝人才外流、職業經理難求等用工難題仍是目前制約我區工藝美術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配套能力不夠強
終端產品的加工型企業占絕大多數,生產性和生活性配套產業發展的服務型企業匱乏,缺乏完整的產品設計研發、技術培訓、市場營銷、信息咨詢、物流儲運、投融資等現代工藝美術產業發展所必需的配套服務體系,產業鏈發育尚未形成高中低端完全的閉合。
三、工藝美術產業品質提升對策建議
下一步,依托工藝城和特色小鎮平臺,通過集聚高端要素,推動跨界融合,弘揚工匠精神,是加快工藝美術產業轉型升級,促進工藝美術產業品質提升,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一)著力人才培育,弘揚“工匠”精神
一是產教融合,構建“產學研創”互動發展機制。推動校企協同育人,依托莆田學院、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等院校,開展“訂單式”合作,對接中央美術學院、清華美院等院校,促進人才培養、科研創新、學科專業建設與產業發展有機融合,壯大工藝美術大師后備人才隊伍。二是著力引才,提升人才集聚效應。結合“壺蘭人才計劃”,制定專項優惠政策引進國家級工藝大師、科研院校專家教授等專業人才落戶莆田,創辦品牌工作室,培育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工藝美術大師。加快對工藝美術產業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術培訓和職稱評定,不斷壯大我區國家級、省級工藝美術大師儲備隊伍。
(二)強化龍頭帶動,加快轉型提升
引導轄區善藝工藝、天下尋寶、藏云堂、金威首飾、穿金戴銀等龍頭企業利用現有優勢,加快產品創新,強化品牌建設,創新銷售模式,同時,通過戰略聯盟,積極引導分散的不具備技術設計能力的家庭式小型生產企業、小而專的家庭作坊、工作室加盟龍頭企業,發揮優勢互補、技術集聚的效應,推動精品化生產,提升產品品質和效益,著力培育壯大若干個產值超10億元的關聯度大、主業突出、創新能力強、帶動能力強的產業龍頭,提高龍頭企業核心競爭力。
(三)強化質量創新,提升產品品質
一是加快技術改造。引導企業淘汰落后產能,引進先進綠色的生產工藝。大力支持企業建立技術研發中心,高度重視專利和標準化建設。堅持保護傳承與發展創新相結合,鼓勵校企加強產學研合作,引導企業主動與國內外科研院校進行技術對接,保護傳統工藝美術工藝技法的同時,不斷開發新技術、新工藝,研發具有高新技術的產品。二是發揮協會作用。引導行業協會在維權、服務、評價等方面發揮作用,加強行業自律,提升企業品牌意識,嚴格落實企業質量主體責任,鼓勵企業綜合考慮市場需求,不斷提升創新能力,激發品質提升內生動力;鼓勵企業參加國內專業標準化技術組織,主導或參與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的制定修訂工作,增強話語權。三是建設誠信體系。強化企業產品質量可追溯體系和誠信體系建設,建立“質量失信企業黑名單”制度,倒逼企業提高產品品質,提升產品內涵。
(四)推動融合嫁接,提升文化內涵
一是主動融入,深挖作品內涵。引導和鼓勵產品設計研發時,以莆田得天獨厚的木雕、金鑲玉等優良傳統工藝制作技法為基礎,不斷傳承和創新,利用“媽祖故鄉·莆田工藝”優勢,把莆仙媽祖文化、佛教文化加入當代設計理念和資源,打造獨具“中華魂”文化精髓的工藝美術產品。充分發揮媽祖、南少林等地方特色文化,開發媽祖、佛教系列等文創產品,延伸旅游工藝品、香制品、佛教文化藝術品、城市雕塑、仿古建筑及飾品產業鏈,進一步提升我區工藝美術產業影響力。二是跨界融合,探索多元發展。促進工藝美術與相關產業跨界融合,培育和發展以工藝設計與體驗為核心的創意新興文化產業業態。同時,探索新技術、新經濟、新業態條件下的多元發展路徑,如拓展“互聯網+工藝美術”等商業模式,支持行業協會建立垂直電子商務平臺,深化與知名電子商務平臺合作,推動打造線上“海峽藝博會”
(五)完善產業鏈條,提升配套能力
一是積極創建區域品牌。依托北高黃金珠寶特色小鎮和工藝美術城,加強區域品牌創建和運作,積極申報國家級和省級產業示范基地等,擴大產業示范基地的引領、輻射作用。二是延伸完善產業鏈條。圍繞雕塑工藝品、珠寶首飾、文化創意等,延伸產業鏈條,彌補產業鏈缺失環節,拓展發展自動化木工機械、數控雕刻設備、激光雕刻設備、自動化成型設備、智能展柜、新型顏料等產業鏈,形成原料供應、研發設計、市場采購、生產加工、品牌創作、專業市場、電商銷售等配套延伸的完整產業鏈條。三是拓展產業融資渠道。設立產業基金,強化對工藝美術產業的金融支持;搭建產業融資對接平臺,協調各銀行機構對工藝美術產業正常放貸,鼓勵各銀行機構根據工藝美術產業發展的實際情況,推行商標質押、出口退稅單證質押等新型抵押方式;支持符合條件的工藝美術企業在境內外上市,或“新三板”掛牌,或發行企業債券和短期融資債券,提高直接融資比例。
(六)注重“內外并舉”,拓寬市場渠道
一是深耕國內市場。充分發揮對臺優勢,逐步提升藝博會、藝鼎杯、百花獎、爭艷杯等工藝美術展覽與創作競賽的影響力,吸引全國同行業和世界各地的客商來莆田投資、辦廠、旅游和購物;推動企業創新商業模式,實現木雕、玉石雕、銅雕等從“收藏品”向“收藏品與消費品并重”轉變,金銀珠寶首飾從婚慶剛需品向時尚消費品轉變;對接“互聯網+”,實施線上線下并行,依靠線下專業市場,鼓勵企業通過直播、淘寶、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開展進行展示、交易、推廣等活動,拓展工藝美術產品市場空間;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制生產、開展體驗式消費等方式,拓寬產品受眾范圍;不斷完善工藝城四A級旅游景區軟硬件功能,打造工藝品現場加工展示經典窗口,加深工藝美術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二是開拓海外市場。通過開展“莆田工藝中國行”活動,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發展倡議,組織企業抱團參加國外專業藝術展會,開拓“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市場。
參考文獻:
[1]張蘭.民間工藝美術品的市場化運作與發展[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7(20).
[2]邱云生.民間工藝美術品產業發展及對策探討[J].經濟體制改革,2010(04).
[3]黃寶慶.王武.汪天亮著.福建工藝美術史[M].福建美術出版社,2004.
作者:陳志華 單位:莆田市荔城區工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