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地理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教學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文章首先解釋了地理信息技術的概念,在此基礎上論述了地理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包括利用地理信息系統繪制空缺地圖、利用遙感制作專題圖、開展以地區地理信息為主題的研究性活動三方面。
關鍵詞:地理信息技術;高中;地理教學
一、地理信息技術的概念
地理信息技術由地理信息系統、遙感、全球定位系統與虛擬環境、網絡GIS等其他技術組成,是指獲取、管理、分析和應用地理空間信息的現代技術的總稱。在區域地理環境研究中,它可以用作資源調查、環境監測、自然災害預防監測、國土資源管理等。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它可以用作汽車導航、參與城市多媒體信息系統的管理等[2]。而信息技術主要是管理與處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種技術的總稱。地理信息技術是信息技術中的一個部分,它指向地理空間信息,與人們的實際生活密不可分。同時,地理信息技術也是高中地理學習階段學生需要了解的一種信息技術,利用這種技術進行教學,學生能較好地了解區域地理中資源的分布情況,更加全面地分析當地的發展狀態[3]。
二、地理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
教師將地理信息技術引入教學過程,不僅幫助學生鞏固了地理信息技術的基本知識內容,而且還鍛煉了學生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鼓勵學生自己動手、自主探究,了解地區地理空間信息。
(一)利用地理信息系統繪制空缺地圖
在實際生活中,教科書與其他教學參考資料只會給學生提供重要地區的地圖信息,而一些位置偏僻經濟不發達的地區,往往不可能配置大范圍、大規模的地圖。學生在處理地理信息時,需要利用這些地區的地圖。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學習區域地理時利用地理信息技術,訓練學生繪制地圖的能力,完善教學參考書提供的地圖信息。地理信息系統是地理信息技術的組成部分之一,教師可通過指導學生學習地理信息系統的應用方法,登錄GoodyGIS網站,利用谷地的高程下載功能,依次獲取任意多個地球上的點,得到該地區的位置信息與大致輪廓,利Photoshop簡單修改谷地形成的地圖,調整地圖清晰度。學生制作地圖的過程,也是了解當地區域地理信息的過程,同樣也是加強學生利用信息技術能力的過程。
(二)利用遙感制作專題圖
遙感可以利用不同波段對物體的穿透性,獲取海平面以下的地理信息,還可以借助紫外線、紅外線或其他微波,探測地表的信息,克服眾多的自然阻礙。但由于遙感技術的專業性強,需要借助專門的特殊探測儀器,經過專業的程序處理,才能獲得信息,對于高中學生來說,這些過于專業的知識反而不利于學生的地理學習。因此,教師可以先與當地的氣象局或自然資源部進行溝通,有規模地組織學生前來參觀了解,或者聘請當地的專業人員,將傳感器上的圖像導入應用系統,利用計算機網絡系統合成存儲于應用系統上的圖片,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獲取部分圖片,繪制專題圖,加深對不同地區資源狀況的了解。在運用遙感滲透地理學科知識時,教師要把好內容審核關,太難或操作太煩瑣的知識教師要做到簡單化與泛化,要將難度減低到學生可以接受的程度,從而達到將地理信息技術與高中地理學科的良好融合。
(三)開展以地區地理信息為主題的研究性活動
GPS技術在現代社會的應用很廣泛,智能手機幾乎都支持這一功能,學生上手難度也較低,地圖、購物App幾乎都需要用到這一功能。為了加深學生對本地區自然地理條件的了解,教師可以多次開展與地區地理信息相關的研究活動。向學生提出問題:“獲取地區地理信息需要哪些工具?具體操作步驟是嗎?……”等,以知識技能競答的方式來開展,讓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時間操作中就能學習到知識,從而加深學生對于地理信息技術的認識。同時,教師也可以指定專門的地理信息技術,比如,要求學生分析全球定位系統即GPS的應用模型,思考GPS技術的應用現狀,并結合百度地圖等其他地圖繪制小區平面地理信息圖,從而達到學生地理學科素養的提升。
三、結語
地理信息技術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學習地理知識也主要是為了更好地了解我們周圍的環境,如GIS技術可以幫助我們生成周圍地區的地圖信息,RS技術可以幫助我們全方位掌握地表資源的分布情況。因此,地理教學中運用地理信息系統,可以促進學生更好地了解區域資源的分布情況,更全面地分析地區地理特征。
參考文獻:
[1]高立華.分析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調查研究[J].信息記錄材料,2019,20(1):211-212.
[2]許怡蕾.地理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現代測繪,2018,41(5):65-66.
[3]辛保蘭,周侗.“百度地圖”應用于地理教學優勢初探[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6,31(3):91-94.
作者:吳惠珍 單位:甘肅省武威市武威第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