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土壤地理學野外實習表現性評價指標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表現性評價是一種注重過程的評價方法,它針對學生在完成任務過程中的具體表現來綜合評價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文章運用問卷調查法篩選出表現性評價指標,運用層次分析法構建表現性評價指標體系并進行權重計算。同時將其應用在土壤地理學野外實習具體表現性任務中,為后續完善土壤地理學實踐教學評價體系提供相關的幫助。
關鍵詞:土壤地理學;野外實習;表現性評價;層次分
野外實習是實踐教學的一部分,是提高本科生綜合思維和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1]。傳統的實踐教學是教師講授,學生聽講記筆記,最終以實習或實驗報告作為成績評定的依據,這種結果性的評價考核內容單一,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也無法對學生實踐過程中的表現情況進行評定。起源于美國的表現性評價在一定程度上可彌補傳統結果性評價的不足,它是針對學生在真實的環境中,運用已有的經驗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實際問題,綜合考量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的具體表現來評價學生各方面的能力[2]。針對于表現性評價的研究表明,該評價方式具有激勵作用、反饋作用、高階思維培養作用,有利于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3-5]。因此,為提升土壤地理學實踐教學效果,將表現性評價引入其中,本文針對實踐教學中的野外實習環節進行表現性評價指標體系構建,促進實現“以評促學”。
一、土壤地理學野外實習現狀調查
針對目前野外實習環節普遍存在的問題,從實習教學模式和考核方式兩個方面,對佳木斯大學地理科學專業(S)2016級至2019級四個年級學生進行問卷調查。通過調查結果總結出學生重點關注的三個方面問題,結果分析如下:
(一)大多數學生選擇“小組+教師”的野外實習教學模式
在野外實習教學模式選擇上,84.34%的學生傾向于“小組+教師”教學模式,單純的任務驅動小組教學并不是學生最期望的,在學習過程中不能完全脫離教師,學生需要的是基于以學生為中心理念開展的小組教學,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發揮指揮、引導的作用。在分組方式上,86.74%的學生傾向于小組3~4人的規模進行實踐活動,這一結果表明學生對小組學習的認可和團結協作方面的需求,在考評體系中此方面應予以關注。
(二)知識理解、團結協作和綜合思維是野外實習能力的主要表現
本次調查針對野外實習能力需求選取知識理解能力、綜合思維能力、團結協作能力、發現問題、分析并解決能力、創新意識和實踐動手能力這七方面需求進行調查,其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對書本知識理解能力、團結協作能力和綜合思維能力,比例分別為68.67%、68.67%和57.83%。基于此結果,在評價體系中應對這三項指標予以考慮。野外實習最能鍛煉的實踐動手能力和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分別排在第四、第五位,比例分別為51.81%和37.35%,從側面暴露了野外實習學生動手操作機會少的問題,為此學生將“提升動手能力”這一方面的需求主觀弱化了。基于此,學生對教學模式的轉變需求期望相應增高,教師在評價體系中也應加強對實踐動手能力的要求。
(三)大多數學生選擇表現性評價作為野外實習的評價方法
針對于評價方法,89.16%的學生更傾向于表現性評價,表明學生更需要教師關注其在實習過程的表現和展示出的各方面能力,并以此為依據進行評價。在評價體系構成中,97.59%的學生贊同以實習小組為單位進行成績評定,有72.29%的學生對于是否愿意將同學間互評結果納入考核成績中持肯定態度,這一結果為課程評價體系改革和教學模式改革提供了依據。
二、土壤地理學野外實習表現性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一)層次分析模型構建
以地理科學(S)專業培養目標和土壤地理學課程目標為依據,結合問卷調查結果建立層次結構模型[6],框架包括目標層A、準則層B和指標層C。目標層A為土壤地理學野外實習表現性評價指標,準則層B包括為知識掌握(B1)、綜合能力(B2)、實習態度(B3)和任務過程(B4),指標層C由問題回答、實習作業等14個指標構成。具體指標及描述見表1。
(二)野外實習表現性評價指標權重確定
根據層次結構框架建立判斷正交矩陣,此用aij表示第i元素與第j元素比較的結果,每一層次中的元素兩兩之間進行比較,判斷其重要性,相對重要性的比例標度取1~9之間。運用公式進行一致性檢驗[7]。公式如下:CI=(λmax-n)/(n-1)式中:λmax—比較矩陣的最大特征值;n—比較矩陣的階數。CI的值越小,判斷矩陣一致性越高。經計算得出CR=0.0734<0.10,認為具有較滿意的一致性,一致性檢驗通過后對各層指標進行權重計算(見表2)。
三、土壤地理學野外實習表現性評價指標體系應用
針對于具體的表現性任務,可依據表2中指標層進行具體的表現水平確定及描述。以權重為0.5439的任務過程B4為例,對土壤地理學野外實習教學中“野外土壤剖面質地及pH值測定”實踐內容進行表現性水平具體描述(詳見表3)。
四、結語
本文運用問卷調查和層次分析法針對于土壤地理學課程野外實習環節構建了表現性評價體系。由于表現性評價涉及到具體的表現性任務,因此本文選取土壤地理學野外實習教學中土壤剖面及其質地與pH值測定實習內容,進行表現性評價具體描述,以期為實踐教學表現性評價體系研究提供參考。同時,本研究還有許多不足,在后續研究中還應多方面考慮各指標權重關系,針對不同的實踐任務設置詳細的表現性評價考核表,使實踐教學環節的考核更加全面,實現以評促學的目的。
作者:趙晨晨 顧成林 鄭云鵬 楊緒華 陳季 單位:佳木斯大學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