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地域文化在新農村景觀規劃中的傳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國家城市以及鄉村基礎建設逐步完善,在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現狀下,造成我國傳統文化受到外來多元文化的沖擊。農村建設趨向現代城市建設的方向發展,在為人們提供更多便利的同時,對我國特有的區域文化在農村中的體現與保留造成了破壞Q經濟以及科技屬性的突出建設,造成文化屬性的缺失,為促進我國走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需對農村進行新型規劃,通過特色性景觀規劃的設計對地域文化進行傳承。
[關鍵詞]地域文化;景觀規劃設計;新農村;傳承發展
1地域文化概述
地域文化的概念說法不一,總體上認為地域文化專指先秦時期中華大地不同區域的文化,但也有部分專家學者認為地域文化專指中華大地特定區域的人民在特定歷史階段創造的具有鮮明特征的考古學文化,同時也有將地域文化進行狹義廣義分析的。最終經過反復研究確定,地域文化專指中華大地特定區域源遠流長,獨具特色,傳承至今仍發揮作用的文化傳統。對地域文化在新農村景觀規劃設計中進行傳承,能夠促進對我國傳統文化進行傳承,同時促進新農村實現可持續化發展。
我國農村景觀規劃設計起步晚于國外,對于農村景觀規劃設計中各種的理論思想研究存在落后性以及單一化,對于地域文化的傳承存在不足,一方面對地域文化在新農村景觀規劃設計中進行傳承的思想意識不足,另一方面與設計思想相匹配的設計手段不足。且我國農村景觀在國家發展基層建設時,未受到有效的保護,導致我國農村景觀千篇一律,未對地域文化進行傳承。我國地域文化在新農村景觀規劃設計中的傳承存在片面性,部分設計方案或重視文化傳承忽視經濟發展以及便捷生活的創造,或重視對農村進行快捷生活方式的創造,從而忽視了對地域文化的有效傳承[1]。除此之外,在設計中存在環保意識不足,創新意識不足,管理意識缺乏的狀況,導致實際的景觀規劃設計方案存在破壞農村生態,規劃設計手段落后,整體系統性規劃設計不足,方案落實效果不理想等問題。
3地域文化在新農村景觀規劃設計中的傳承措施
3.1尋找地域文化傳承的平衡點
首先應保證景觀規劃設計方案對人文環境以及自然環境的保護,我國奉行綠色可持續發展戰略,在進行新農村景觀規劃設計時,應充分考慮環境可持續發展狀況,我國各地自然條件存在差異性,在不同的自然環境下,應對新農村進行不同的景觀規劃設計,尋找地域文化與自然環境的平衡點,使新農村景觀規劃設計方案,兼具自然屬性與人文屬性。其次,在景觀規劃設計時,在對原有農村景觀環境正確把握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景觀規劃設計,對其中不合理的地方進行改造,對具有先進性的地方進行保護,同時對當地農村的生態系統全面的控制。在進行規劃設計時,促進生態系統的完善與地域文化的保留,且農村生活對土地的使用具有多樣性,因此在進行景觀規劃設計時,對土地資源應進行合理的規劃,不同地域文化造成不同務農方式習慣的形成[2]。對地域文化在新農村景觀規劃設計進行有效的傳承,需要對當地的各種因素進行把控,尋找實際務農情況與地域文化傳承的平衡點。最后,應尋找地域文化在新農村景觀規劃設計中傳承的科技建設與文化建設的平衡點。在21世紀的今天,科技高速發展,為人類社會帶來新的機遇,各行各業通過對科技的應用獲得新的發展平臺,在新農村景觀規劃設計中,對先進科技進行應用,能夠為農民帶來更多的生活便利。由于科技在新農村景觀規劃設計中的應用是一把雙刃劍,應用正確能夠為人們帶來便利,應用錯誤則會導致對地域文化的破壞,因此應充分考量各類科技手段的應用方式。在進行新農村景觀規劃設計時,在保護地域文化的前提下,進行科技產物的加人,為人們提供更加便利的生活方式的同時,保護農民的生長環境,使新農村建設滿足農民生理與心理雙重需求。
3.2為地域文化的傳承提供各類資源的支持
首先,為地域文化在新農村景觀規劃設計中的傳承,提供充足的人才資源。我國在農村景觀規劃設計方面有專業的授課,因此在進行地域文化在新農村景觀規劃設計方案構思時,應積極引進具有先進工作能力以及素質的設計師,對方案進行全面的設計,各高校在新農村景觀規劃設計人才培養方面,應為學生提供先進的教學模式以及手段,利用各類資源為學生提供實踐平臺,培養具有專業理論知識以及實踐設計能力的人才[3]。同時對學生以及從事農村景觀規劃設計的人們進行文化傳承意識、環保節能意識、創新發展意識等培養,使其在進行設計時,能夠有強烈的歷史責任感,文化認同感,并且奉行可持續發展戰略對新農村景觀進行合理的地域文化傳承規劃設計。其次,地域文化在新農村景觀規劃設計中的傳承,需要一定科技設備、設計資源的提供,例如提供計算機支持、新農村景觀規劃設計案例信息的支持等,使設計師在進行設計時,一方面能夠通過科學技術,如互聯網技術,互聯網具有資源高度共享性、信息實時性等特征,為設計師在進行設計時實時的提供最新地域特征,使設計師立足整體把控全局,對新農村景觀規劃設計進行地域文化的有效傳承。除此之外,能夠促進設計師對各種案例進行借鑒分析,不斷提升自身設計理念與能力,且對綠色可持續發展的設計方案進行掌握,對環保規劃設計方案進行創新發展,使設計師在充足的資源支持下,在進行新農村景觀規劃設計中對地域文化的正確傳承。
3.3推進傳承方式創新發展以及管理系統建立完善
針對上述地域文化在新農村景觀規劃設計中傳承存在的系統規劃建立方式的不足,以及對于設計實踐的管理存在不足的問題,首先應積極對設計方案進行系統化景觀規劃設計的建立。在對地域文化進行新農村景觀規劃設計中的傳承時,對不同的地域文化,景觀現狀,設計方案進行記錄,促進景觀規劃精細化設計,對景觀進行合適的空間界面與尺度的設計,使農村規劃擁有足夠的空間舒適度以及合理的區位景觀事物規劃方案,對休閑區、務農區、經濟活動地區等區位進行合理的劃分,充分考慮當地的地理環境,系統的對景觀進行正確的規劃設計,且對地域文化進行有效的保護,在保護時應劃分重點,進行不同方式的保護[4],在進行地域文化景觀保護時為新農村的經濟性景觀設計提供場地,使兩者共同得到發展,促進對地域文化的傳承性保護方式,從根源對地域文化進行保護與傳承。其次,對于地域文化在新農村景觀規劃設計中的傳承方案確定后,在實際對于景觀規劃的設計施工方面應進行有效的管理,對其中施工單位選擇、施工人員能力素質、施工過程的管理進行有效的落實,防止景觀規劃設計方案施工中存在的偷工減料、投機取巧等行為,使地域文化在新農村景觀規劃設計中的傳承達到預期的效果,使設計方案落實遵守鄉土景觀保護原則以及各類相關的政策法規,在傳承的基礎上促進景觀規劃設計技術的創新發展,使新農村景觀規劃設計具有可變性,對不同區域的設計具有實用性的同時,利用農村景觀特有的觀賞性發展具有經濟屬性的旅游業。
4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各區域文化具有差異性,區域文化在農村中得到具體的體現,在農村中的傳統習俗往往能夠更好的傳承下來,新農村景觀規劃設計目的在于尋找現代科技社會與傳統文化習俗的平衡點。建設具有便捷基礎設施以及當地特色風情的農村,實際工作中對于新農村景觀規劃設計進行地域文化的傳承具有一定的難度,需要多方予以支持。促進地域文化在新農村景觀規劃設計中的傳承,保護文化多樣性以及優秀的傳統文化傳承。
參考文獻:
[1]王瓊.基于地域文化下杭州新農村景觀設計研究[J].藝術科技,2015,(1):25-26.
[2]周麗蕓.基于地域文化在城鄉景觀意象中的提升設計[J].美與時代(城市版),2017,(4):46-47.
[3]江麗.地域文化在鄉村景觀設計中的運用策略研究[J].農家參謀,2017,(17):241-283.
[4]于焱.論地域文化在景觀設計中的運用[J].冶金叢刊,2017,(3):253-254.
作者:歐陽海燕 單位: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環境藝術設計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