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生態環保背景下的綠色服裝設計思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科學技術的發展讓人類的生活更美好。但同時伴隨著現代化社會的快節奏,信息爆炸、職場焦慮、生活壓力等一系列現實問題和各種危機使得美好生活距離人們越來越遠。20世紀60年代,美國設計理論家維克多•巴巴納克(VictorPapanek)出版了《為真實世界而設計》一書,其中提到:設計應認真考慮有限的地球資源的使用問題,并為保護地球的環境服務。這一觀點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和爭議。然而,在10年后爆發的“能源危機”把全球性的生態破壞、資源浪費、環境污染、溫室效應等問題嚴峻地擺在人類面前,人類對自身生存問題的關注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建構人與自然的新型審美關系的生態研究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重視,在藝術設計領域也引發了一種新的設計思潮,即綠色設計。
一、解讀綠色設計
(一)綠色設計概念
20世紀80年代末在設計領域開始出現的一股潮流,強調生產與消費環節都需要減少對環境的不良影響,這就是最初的綠色設計(GreenDesign)思想。這種思想不僅指導設計師的設計方向,更倡導一種社會責任意識,促使社會各界關注自然、關注環境、關注人類與外界的關系。綠色設計的概念與生命周期設計、環境設計、生態設計等概念接近,所以在各種場合經常被相互替換使用。
(二)綠色設計的發展狀況
早期的綠色設計概念是單純的從材料和生產環節進行生態環境保護的思考。在各類產品制造業里,各種新型的環保材料的開發和利用一度成為創新的形式。之后,簡約主義強調盡量減少無謂的材料消耗,去繁從簡,從產品風格上給綠色設計注入了新的含義。再后來,生態環保的概念由生產層面擴展到了消費者層面,引導綠色消費也成為綠色設計策略的環節之一。直到今天,在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的課題下,綠色設計更是一個時代的設計命題,是一項從設計源頭的材料選擇,到生產加工環節,再到包裝、銷售、消費全過程的系統管理工程,在建設人類生態家園的進程中繼續發揮重要作用。
(三)認識綠色服裝設計
在服裝設計領域,綠色服裝設計的概念也順應時代潮流應運而生。關注生態平衡,講求環保,追求歷史回歸、自然回歸、尋求人文關懷,成了當下物質和精神層面的特殊要求,綠色服裝設計也成為現代服裝產業下發展的必然方向。服裝的“綠色性”是集設計師環保思想、服裝材料開發利用、服裝風格表達、無污染生產流程、穿著安全、綠色包裝和銷售等屬性于一體,全面貫穿生態環保的理念,不是簡單的從某一個層面考慮環保,而是一個系統工程。
二、綠色服裝設計的理念
(一)“師法自然”的表現
“綠色”是濃縮了大自然特征與生命本質的理想顏色,“綠色設計”也是基于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思考上提出的設計思潮。對于緊張焦慮、都市快節奏、環境污染、能源減少的現代生活狀態等一系列問題,綠色服裝設計主張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提倡使用自然界中的各種元素進行設計。在服裝材料的選用上,除了開發新型的環保纖維外,還選用純天然的動植物纖維原料,或者挖掘傳統的防染技術;在服裝色彩運用上,可以借鑒如海洋色、森林色、天空色、泥土色等一系列的自然色調;在服裝圖案設計上,可以借鑒自然界各物種的形態進行設計,如昆蟲翅膀的紋樣、花鳥魚蟲等題材來營造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在造型上,可以通過對服裝結構的重新塑造追求自然、無拘束的舒適性,強調原始服裝中那些自然隨意的風格特點和鄉村田園式的詩意美感。自然界中的元素豐富多彩、琳瑯滿目,是設計取之不完、用之不盡的靈感源泉。
(二)人文關懷的體現
當前綠色設計中的人文關懷,不同于西方文藝復興時期提倡的人性自由,也有別于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人文主義。新時代背景下的人文關懷,除了尊重人的價值、尊嚴、個性以外,更賦予了廣泛的新含義,不僅僅停留在自我感受的小個體上,還要考慮他人,在關注人文環境的同時還要關注人的生態環境;在關注人類的現在的同時還要關注人類的未來。現代設計范疇下的綠色設計更是人文精神需求的體現,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消費觀念下卻蘊藏著人類對生存發展、對自然環境和諧的共同需求。正如在綠色設計理念下,建筑設計越來越多的關注城市歷史文化背景與當下環境的協調融入;工業設計中,注重考慮以開發節能環保型產品或利用物理能源來減少對自然資源的消耗;室內環境設計中,要求綠色環保材料的使用以減少有害物質對人體的傷害;在服裝設計中,拒絕采用動物毛皮面料并替代各種新型仿裘皮面料進行設計來倡導保護動物等,這些都是新時期賦予的人文精神需求及在設計中的文化體現。
(三)可持續發展的思想
1980年的《世界自然保護大綱》是一項保護世界生物資源的綱領性文件,第一次把“可持續發展”作為一個當代的科學術語明確提出來。1981年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出臺了第一部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保護地球》文件,對“可持續發展”的概念作了進一步闡述。新世紀,在人類可持續發展的的理論背景下,綠色設計得到了更廣泛的關注和更深入的推進,設計思想的成熟和責任意識的產生使得綠色設計有了新的本質內涵,設計的目的是要保證地球能夠永續開發利用并支持所有生物生存的能力。倫敦時裝學院對“可持續”一詞運用到服裝設計中的理解為“合乎道德及責任的運用資源,不損害社會及生態平衡”,對“可持續發展”的內涵給了更深入的解讀,將“發展”與道德責任、與生態相聯系。今天的設計,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謀求的經濟發展和生活需求,可能帶來的美好和快樂,也可能帶給人類的是破壞和毀滅,設計已經成為人類發展中的一個重要因素。綠色設計作為一個新潮流,已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風格表現和設計形式的變化,更是一種設計策略的變革和導向,是人類邁向美好明天的可能途徑。
三、綠色服裝設計的表現與應用
(一)面料的綠色性
面料是人的第二層皮膚,采用環保面料是綠色服裝設計的重點。服裝面料的綠色性不應該狹隘地理解為采用由天然植物、動物纖維和毛皮加工形成的傳統的棉、麻、毛、絲等面料。即便是棉、麻、毛、絲也未必是真正安全和綠色的。如果天然纖維在種植過程中使用大量的殺蟲劑,導致纖維中農藥的殘留,制成服裝后也會對人的皮膚產生傷害。若染色時使用過量的甲醛和重金屬也會傷害消費者健康。所以,環保面料是指達到環境標志產品技術要求和通過檢測的紡織行業中,選用對周邊環境無害或少害的原材料,并按標準生產出的對人體健康無害的服用面料。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技術也為人類更好地生活而服務,新開發的包括具有可回收利用,無污染,健康舒適、功能性等特點的新型面料也都是環保生態的體現。特別是新型的功能面料的開發,因其在特定領域有著特殊要求和作用,也越來越受到企業及消費者的親睬。比如戶外運動的服裝,需要具備防紫外線、防風、防水、御寒、吸濕排汗等功能;消防員、爐前工等特殊崗位的服裝,需要阻燃的功能等。面料的綠色性更多是伴隨著科技的進步而有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二)簡約風格的體現
“少則多,多則惑”是老子在《道德經》中闡述的觀點。這個觀點延伸于設計領域也同樣合乎道理。當下的綠色設計強調盡量減少材料的消耗,重視材料的循環使用,從而使得“少就是美”“少就是多”在設計理念中有了新的含義。20世紀80年代開始的簡約風格正體現了現代人簡單而高貴的生活理念,遵循“少就是美”的設計美學原則,在服裝結構設計中,重“質”而不重“量”,重“機能性”而不重“裝飾性”,去繁存簡,以結構設計的目的滿足人體功能的需要為出發點,去“設計化”地演繹著簡約主義風格服裝設計的核心思想,側重于穿著者的舒適程度和對其所需環境的適應性和功能性上。另一方面,簡約主義風格的服裝在設計上也許會有多種穿著方式,以達到不一樣的穿著效果,以適應更多的環境變化和需要。簡約主義是所謂真正意義上的綠色服裝設計風格。
(三)綠色管理與營銷
在綠色產品從生產到消費的整個生命周期中,生產企業不應一味追求低成本而降低面料品質或違規生產流程,應本著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生產有益于消費者安全和健康的產品為己任,重視整個產品研發到生產制作的過程,進行綠色管理,并積極推行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以此來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在營銷過程中,綠色包裝是必須被關注的一個環節,既要降低包裝成本,又要降低包裝廢棄物對環境的污染,不能過度包裝,造成能源浪費、資源破壞、生態失調和視覺污染。企業應在管理和營銷上做出努力,將企業的利益和消費者需求結合起來,通過倡導生態環保理念,實施綠色包裝及綠色營銷,樹立設計師、企業與消費者的環保意識,打造良性的綠色市場經濟氛圍,推動全社會的環保生態發展,讓人與自然相互依存,且更加尊重生命和價值。
(四)綠色的消費觀念
全社會各層面都在為人類的生存和健康發展而努力。其中,消費者的消費觀念是作為企業唯一不可掌控的部分,但消費者的意識一定會影響和限制企業的生產方向。所以,消費購買環節是結果制約過程的形態表現。英國在上世紀80年代后半期曾掀起了“綠色消費者運動”,這是一項通過消費領域來觸動影響生產領域的環境保護運動,并在1987年出版的《綠色消費者指南》中將綠色消費作出了明確定義。概括而言,綠色消費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內容,即消費無污染的物品、消費過程中不污染環境、自覺抵制和不消費那些破壞環境或大量浪費資源的商品。貫徹綠色設計的理念,不僅要培養設計師和生產企業的責任意識,更為重要的是建立起全民正確的消費意識,改變傳統的不良消費觀念和消費習慣,在促進人類的健康生活狀態和良好環境上共同努力。
結語
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被認為是新世紀面臨的嚴峻考驗。21世紀,是人類反思生命、能源、環境、自然之間關系的生態時代,倡導“綠色服裝設計”的概念是現代文明及生活的標志,并成為服裝行業是否具備市場競爭力的關鍵因素。綠色服裝設計強調從產品的設計研發、生產加工、包裝銷售乃至企業管理等整個過程中都體現環保意識,在各個環節中貫穿環保的綠色理念。它也不僅限于對服裝自身和周邊環境生態保護的要求,還蘊含了設計師、生產商、經銷商以及消費者對社會的責任意識和道德觀念,是真正以人為本、關注人類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發展的人文關懷。在不斷滿足各層面需求的同時,認識到生態和環境的保護才是未來服裝行業發展的必然道路。
作者:況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