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兒科用藥護理風險管理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醫院兒科2016~2017年收治的276例患兒,將2016年收治的138例患兒納入對照組,將2017年收治的138例患兒納入觀察組。觀察組患兒中,男75例,女63例;年齡為1~12歲。對照組患兒中,男78例,女60例;年齡為1~12歲。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結果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患兒入院時進行全面檢查,正式診斷后給予個體化治療,治療期間,對照組給予基礎護理,觀察組則將護理風險管理對策落實在治療過程。(1)完善規章制度,針對兒科用藥安全,對護理工作相關的制度、崗位職責、服務標準進行優化和完善,加強醫囑核對于相應的處理流程,要求輪班護理人員能夠嚴格執行查對制度,準確遵醫囑用藥。保障護理人員合理性分配,促進人員職責更加明晰,要求護理人員處理特殊用藥、新醫囑或重整醫囑時嚴格核對,并由雙人完成確認。每天安排護理人員對全區醫囑進行查對,并根據第二天的輸液卡放置藥物,也要求有雙人進行核實,尤其注意在換班過程新增加的醫囑,若發現問題,及時補救。在用藥全程貫徹三查七對制度,最大程度避免漏藥、少藥、用錯藥。在護士站增加信息板,記錄每一班特殊用藥,細化到藥物劑量、用藥時間及注意事項,以免交接班時出現遺漏。制定護理風險預案,針對患兒,制定用藥后癥狀評估預案、應急預案、不良反應處理預案。針對護理人員,制定高效的人員協作預案等。強化責任意識,發現問題盡量在病房內完成處理,及時幫助患兒家長解決難題、回答問題。加強藥品管理,安排專門的護理人員對藥品進行管理,定期對藥品的有效期、質量進行檢查,清點藥品數量,上報藥品庫存,減少藥品過期及積壓狀況。合理存放藥品,要先進先出,藥品要有統一標簽,根據藥品的說明書,為藥品的存放環境進行設置,務必保障急救藥品消耗后盡快補充。(2)提高科室人員綜合素質,定期組織操作技能培訓,挑選有針對性的病例進行預演,強化護理人員應急反應能力,保障有緊急時間發生時應對不亂。邀請護理方面專家定期進行講座,傳授兒童用藥護理技能,講解兒童心理特點、護理技巧。培養護理人員交流能力,要求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態度和藹、用語得當,給予兒童和父母足夠的尊重,要求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重視護理細節,多站在患兒和其父母的角度看待問題,減少護患糾紛的發生。加強用藥培訓,增加護理人員的知識儲備,了解兒童常用藥物的藥理作用、用藥劑量、注意事項、查對原則,注意根據兒童的年齡和體重靈活用藥,避免用藥過量增加不良反應,發生風險。(3)規范操作,在用藥過程,藥液要現用現配,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注意藥液的配伍禁忌,準確對用藥劑量進行計算。如遇到特殊用藥,如應用氨茶堿,要有兩人進行核算,對于不足1mL的用藥量,選用合適的注射器。進行藥敏實驗前,根據患兒的臨床資料、診斷情況、身體狀況進行準確評估,明確是否有過敏史。(4)護理細節,治療開始前,和患兒父母積極溝通,搜集資料,發現患兒潛在的用藥風險,幫助其避免。用藥時,根據患兒的年齡、病情合理控制輸液速度,若有必要及條件,也利用輸液泵進行用藥。用藥全程增加巡視頻率,注意觀察患兒的病情、各項體征變化,定時檢查是否有漏液狀況,發現異常及時處理。定時問詢患兒主訴,幫助患兒處理不適。給予患兒心理干預,給予及時的安撫以及鼓勵,提高患兒的用藥配合度。
1.3觀察指標
調查兩組患兒治療期間用藥不良事件發生率及家長的滿意度。
1.4統計學方法
選擇SPSS16.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患兒用藥不良事件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兒家長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在兒科治療過程中,用藥是常用的治療手段,合理、安全用藥對患兒預后有積極的意義,而在用藥各個環節,若沒有對其中風險因素進行有效控制,不但影響用藥效果、治療效率,還可能危及患兒的生命[2]。基層醫院受到近年來二孩政策開放的影響,患兒數量劇增,針對用藥不安全因素,進行護理風險管理,是重要且必要的[3]。對此分析了基層醫院兒科用藥護理風險:①科室對藥品嚴格管理不夠到位,沒有完全按照儲存條件來存放藥品,使有的藥物效能下降,成為用藥安全隱患。定期檢查藥品配備不夠仔細,使得急救藥品用后未及時補充,影響急救效率。一些藥品混合放置,增加了工作量、藥品錯拿風險[4]。②操作不規范,沒有嚴格執行醫囑,兒科護理任務繁重,一些護理人員可能在查對醫囑過程受到打擾,有可能出現醫囑摘抄錯誤。兒科用藥復雜,且變化較快,使得醫囑也會隨時更新,若沒有做到及時的醫護溝通,會引起用藥錯誤。③用藥制度不完善,當班護理人員沒有嚴格的進行醫囑查對,在一定程度增加了用藥風險。配備藥液過程,沒有嚴格核對,能配錯藥物,拿錯藥物。用藥過程若沒有做好觀察工作,會導致用藥不良反應處理效率下降[5]。針對基層醫院兒科用藥風險,總結護理經驗,探討護理風險管理對策,將之實施于觀察組治療期間,獲得了滿意效果。基層醫院兒科針對兒童用藥風險因素,實施護理風險管理對策,能提高用藥效率和安全性,使患兒家長對醫護服務更加滿意。
參考文獻
[1]段桂仙.兒科臨床用藥安全護理風險管理[J].兒科藥學雜志,2015,21(6):47-49.
[2]冼燕珊.兒科用藥中存在的問題及合理用藥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1):54-55.
[3]董立華.安全護理解決兒科用藥的常見問題的思路分析[J].海峽藥學,2015,27(2):184-185.
[4]王美鳳.兒科臨床用藥安全的護理風險管理措施[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7,25(3):85-86.
[5]曾莉,羅順清,吳利平.護士與家屬雙人查對法在兒科用藥安全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18):102-103.
作者:何麗萍 謝嬌陽 舒莉莉 單位:三門縣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