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現代學徒制下的工匠精神培育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機電行業的發展需要具有工匠精神和專業技能的應用型人才,現代學徒制的推廣應用為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提供了良好條件和環境。本文主要論述了現代學徒制和工匠精神,同時介紹了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性,提出現代學徒制視域下如何培育機電人才的工匠精神的方式,希望能夠培育出更多優秀的創新型機電人才,以此來推動機電行業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工匠精神培;機電一體化技術
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主要為機電行業發展培育所需人才,該類人才需要兼顧理論和實踐。基于現代學徒制視域,培育機電一體化人才的工匠精神符合機電行業發展需求,有利于為機電行業發展提供高技術技能型人才,能夠推動機電行業的優化升級。
一、現代學徒制度和工匠精神概述
(一)現代學徒制度介紹?,F代學徒制教學基礎是學校工學任務,核心是企業[1]。現代學徒制的效果要想充分體現、作用要想充分發揮,學校除了發揮專業知識、職業素養的培育作用外,企業在人才培育環節中也發揮著主體作用。企業發展過程中結合自身發展目標制定人才需求標準,學徒制是基于學生發展和企業需求而形成的一種育人模式,該模式綜合考慮崗位需求與職業性質等,注重學徒職業素養、技能標準與知識水平的提升。
(二)工匠精神概述。工匠精神不僅可以吸收和學習最先進的技術,而且能夠秉著精心制作和精益求精的理念去打磨每一個產品,在制作產品的過程中融入創新精神。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注重產品所有細節的考量,其在制作產品的過程中追求完美,將自己的價值和人生意義都寄托于產品上,完美的產品才能帶給其成就感。另外,具有工匠精神的人能夠認真對待自己的工作,旨在為自己的客戶提供良好服務,其對自己的職業有著科學規劃[2],將自己的成長發展和企業發展聯系在一起,有著較高的人文素養和積極向上的職業態度。
二、現代學徒制視域下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性
(一)契合高職學生成長規律。高職院校機電一體化專業的學生通常都在文化課方面的成績較為一般,該專業學生在進入社會后,企業更為看重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機電一體化專業涉及到一些理論知識,倘若教師只是單純向學生輸出理論知識,可能會引起學生的反感?,F代學徒制能夠讓學生真正體會到知識是如何為生活和工作服務,讓學生領悟到教育的內核所在,工匠精神的培育促使學生認識到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學生基于這種需求不斷提高自身實踐能力,同時將理論知識應用在具體工作中,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所以工匠精神培育和高職學生成長規律相契合。
(二)現代學徒制和工匠精神高度契合?,F代學徒制傳承與延續工匠精神。一方面,現代學徒制對工匠精神培育模式進行了延續,現代學徒制模式下學生是學徒,而學徒的師傅包括學校教師與企業技術人員兩位。兩位師傅的共同培養豐富了學生的理論知識、提升了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這種培養模式和傳統工匠培育人才的模式相一致,即專業技能過硬的老匠人將自己的心得體會和技藝傳授給新入行的工匠。另外,現代學徒制對工匠精神內涵進行了傳承。工匠精神的主要內涵為制造與師道精神,即精益求精、尊師重道,現代學徒制模式下學生的教育是一種學校教師和企業師傅共同培育的“雙導師制”,學生在這種培育模式下有學生和學徒兩個身份,師傅和學生在具體的培育中會進行積極互動,雙方形成了良好師生關系。此外,現代學徒制模式下,學生知識學習是在真實工作崗位中實現,學生能夠提升知識應用能力與崗位技能,體現出學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三)工匠精神的培育為制造強國發展提供人才保障。工業革命的發展推動了各國經濟的發展,我國經過多年發展已經成為制造大國,當前正在努力朝著制造強國發展,該目標的實現需要人才的支撐,尤其是高技術技能型人才。相較于西方發達國家而言,我國制造業方面的高技術技能型人才數量并不占優勢。目前世界已經邁入了智能化制造的工業時代,機電一體化專業操作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自動化、智能化,機電行業需要的是掌握先進知識的創新型人才,因此在人才培養時更多考慮人才的智能化操作技術。此外,人才還應當具有鉆研創新、追求卓越的“匠德”精神,唯有在工匠精神推動下其才可以不斷提高產品技術質量與技術含量等,人才是我國實現制造強國目標的主要推動力和重要保障。
三、現代學徒制視域下機電一體化人才工匠精神培育的不足
(一)缺乏合理的師資結構。高職院校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師基本上都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能綜合應用諸多教學方法,但大多都不具備企業工作經歷,更多的是專注于理論研究,在工匠精神傳承方面存在不足之處,難以通過文字或是語言將工匠精神的精髓傳授給學生,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更多是接收而非應用知識,其對產品缺乏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強烈心理。
(二)缺乏先進的教學課程體系。高職院校更為側重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在具體課程設置中對人文素養課程不夠重視,一個技術過硬、道德低下的人并不符合行業和社會的發展。學校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場所,更應該通過課程引導學生形成良好道德。另外,高職院校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課程體系的滯后性體現在理論和實際相脫離,學生將兩者的學習割裂開,在具體應用中未能體會到知識是為崗位工作服務,學生產生了“學習知識無用”的錯誤認知,學生未能在具體實踐中領悟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三)未充分發揮校企合作的作用。校企合作模式對企業人才補充、學校教學質量提升、學生技術能力提高等皆具有積極意義,可一些高職院校機電一體化專業構建的校企合作模式并不理想。部分高職院校和企業形成了合作關系,可是學生在進入企業實習前對企業的文化、服務理念等掌握并不充分,學生的實習過于敷衍,學生將企業實習作為教學任務而非提升自己技能的機會,這種偏差思想認知影響了學生的行為。此外,企業未能將校企合作作為補充人才、宣揚企業理念的一種有效手段,在具體實踐中可能不會安排真正的技術人員去教學生,讓學生徹底成為一個不接觸實際工作的“打雜”人員,打擊學生實習的信心和積極性,不利于學生工匠精神的培育。
四、現代學徒制視域下機電一體化人才工匠精神培育的措施
(一)建設具備工匠精神的優質師資隊伍。高職院校在機電一體化人才的工匠精神培育中已經意識到教師團隊的重要性,院校開始聘請企業技術骨干或是行業專家為學生授業解惑,可是這些人員主要是以兼職教師形式教授課程,帶有較大流動性,不利于穩定教師團隊的構建,對教學質量與教學任務皆有一定影響,兼職教師和學生的關系不穩定?,F代學徒制視域下,高職院校內的教師團隊能夠在專業知識、道德素養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引導,院校還應當意識到參與一線生產制造的能工巧匠對學生專業技能、職業素養等方面的影響,將專業教師和能工巧匠兩者有機結合起來,打造一支知識和技能兼顧的優秀師資隊伍。專業相關理論知識以及實訓等有關教學任務由專業教師帶領學生完成,學生以學徒的身份,在能工巧匠的指導下展開有關生產與實習等。相較于專業教師而言,能工巧匠在專業技能方面的優勢更為突出,自身具有良好工匠精神,其不但會給學生傳授自身積累的職業技巧,而且還能以身作則的教導學生,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愛崗敬業、精益求精等工匠精神,學生在無形熏陶中逐漸培育自身的工匠精神。
(二)設置融入工匠精神的課程體系。學徒主要是通過課程這一載體完成課程的學習[3]。機電一體化專業注重學生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的共同培養,該專業課程體系帶有較強實踐性,理論通過實踐得以豐富,同時理論能夠對實踐進行指導。傳統專業課程結構主要圍繞專業知識展開,其注重學生知識探索能力的培育,將學生知識接收量作為教學的主要考核點,現代學徒制則側重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培育,學生角色發生變化,其在真實工作環境中領悟和應用知識,學生在提升實踐能力的同時,也會體會到認真對待本職工作的重要性,意識到自身發展和精益求精的良好工匠精神息息相關。在理論課程中,在具體崗位中融入職業道德、素養以及精神,引導學生對不同職業崗位對應的職業素養有一個明確認識[4]。在實踐課程中,讓學生意識到設計和生產優質產品才是企業發展、自身立足的根本所在,才可以更好服務客戶,促使學生更好領悟工匠精神。除了理論教學和模擬實踐外,學校和企業形成合作關系,為學生提供實習機會,學生在具體崗位的實際工作中領悟職業崗位所應當具備的職業素養,促使學生將工匠精神從思想意識付諸到實際行動中,培育自身的工匠精神。
(三)通過校企合作培育工匠精神。學校能夠借助櫥窗、校報與廣播等形式加強對工匠精神的宣傳,在校園文化中融入工匠精神與企業文化。通過工匠精神相關活動的舉辦培育工匠精神,例如讓優秀企業家來學校舉辦相關講座。企業和學校之間產教研方面的合作能根據企業人才發展戰略為其輸送更多優秀人才?,F代學徒制之所以有一定的運行難度,是由于學校與企業對人才的發展目標不統一,兩者分別以育人和用人為目的,企業未能充分擔起自身的育人責任?,F代學徒制視域下,企業應意識到自身是人力資源的受益主體,同時需要擔負起傳播企業文化與工匠精神的重任,通過和學校合作來培育更多技能型人才,以人才來推動自身的穩定發展。
五、結語
現代學徒制中的學徒是學生和徒弟的結合體,學校教師教授豐富其理論知識,企業匠人引導提升其實踐能力,讓其可以領悟到工匠精神的真諦。建設優秀師資隊伍、優化課程體系、校企合作等都屬于培育機電一體化專業人才工匠精神的有效措施,具備工匠精神的人更符合現代技術型人才發展目標,對整個機電行業的健康良性發展具有積極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陳建林.運用現代學徒制培養具有工匠精神的汽修人才——以浙江交通技師學院為例[J].農機使用與維修,2017(6):74-75.
[2]陳琳.基于現代學徒制的高職學生工匠精神培養——以南京科技職業學院為例[J].內燃機與配件,2019(16):278-279.
[3]王鈞.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現代學徒制教學模式探討——以眉山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7(9):216-217.
[4]劉明明.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下“工匠精神”培育研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2):159-159.
作者:高利波 吳世芳 單位:青島職業技術學院 生物與化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