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內部監督管理制度在三級醫院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內部監督體系是否完善是國有公立醫院正常運行的基礎和保證,對國有三級醫院而言更加重要。特別是隨著我國醫療衛生事業逐步引入市場競爭機制以來,國有三級醫院逐漸成為自負盈虧、獨立核算、自主經營的市場主體,如何強化內部監督管理體系,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即是國有三級醫院當務之急。
關鍵詞:三級醫院內部監督管理建議措施方法
一、國有三級醫院內部監督管理的重要性
國有三級醫院內部監督管理,是國有三級醫院對其財務各項指標制定、執行、完成、考核情況的全面管理監督。它是對國有三級醫院運行中系統連續的監督管理過程。概括說,內部監督管理是利用控制論的基本原理及方法,對財務活動進行科學的規范、約束、評價,以期達到財務活動預定目標的目的。具體到國有三級醫院內部監督管理,是指醫院內設審計科在完成內審目標的過程中,對財務處理過程進行監督,包括主動監督和抽查監督,糾正偏離財務目標的行為,最終保證國有三級醫院財務目標的準確合規,實現優質的財務管理。總之,加強國有三級醫院內部監督管理水平,對于提升國有三級醫院的財務管理水平,提高國有三級醫院的經濟效益,增強國有三級醫院自主經營和自負盈虧的能力和綜合競爭力,實現提高醫院社會服務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二、國有三級醫院內部監督管理的特征
國有三級醫院內部監督管理主要特征有:一是明確的財務管理人員崗位責任制,包括:財務管理工作崗位禁止交叉;制約和監督并重;重要經濟事項多人多部門牽制;二是必須建立健全國有三級醫院各項財務規章制度,圍繞國有三級醫院經濟活動的各方面,強調從健全制度建設入手,用制度堵塞管理漏洞,責任落實到科室、崗位、人員;三是要把國有三級醫院院長作為內部監督管理建立和有效實施的第一責任人,積極組織具體科室人員監督、落實;四是國有三級醫院要結合自身業務的實際情況及業務需要,制定具體可操作的內部監督管理制度,必須把國有三級醫院內部監督管理制度作為原則性的硬規定。
三、強化國有三級醫院內部監督管理的兩點建議
提高認識,特別是提高國有三級醫院領導對內部監督的重視程度。現實中,很多國有三級醫院對自身的內部監督管理沒有足夠重視,院領導平時只強調加強財務管理的重要性而忽視內部監督管理的重要。因此完善國有三級醫院財務管理和內部監督管理是同等重要的,個別情況下,內部監督管理甚至重要于財務管理。建立健全國有三級醫院的內部監督管理制度。目前我國國有三級醫院在這方面欠缺較多,自上而下還沒有建立起一整套完備的醫院的內部監督管理制度。這就要求我們的財務人員、內審人員,積極主動的從工作實際出發,結合相關財務管理制度,敢于探索,敢于創新,建立完善醫院內部監督管理制度。只有動起來,邊摸索、邊制定、邊改進完善。筆直通過多年實踐總結認為,醫院的內部監督管理制度以下必不可少:《采購內部控制監督制度》;《驗收內部控制監督制度》;《工程建設內部監督制度》;《資產處置內部控制監督制度》;《“三公經費”內部審核制度》。國有三級醫院應根據經濟狀況和自身實際情況建立可操作的,適應自身管理要求且行之有效的內部監督制度。同時,崗位設置,人員配備,必要培訓,劃分職限等也很重要,要確保有相互配合協作,有相互制約相互監督。
四、強化國有三級醫院內部監督管理的具體方案示例
筆者所在醫院是我們地區為數不多的國有三級醫院,施行內部監督管理時間也不長,設立獨立的內部審計科也不過是最近兩三年的事。但是運行效果一直比較好,結合幾次修改完善,目前已經基本成型,走在了本地區同行醫院的前列。結合我醫院的內部監督制度,以及本人對內部監督的粗淺認識,與同行共同分享探討我醫院的具體做法。
(一)成立專門機構
可以設立內審科,也可以由相關人員組成財務監督檢查組,為國有三級醫院負責人直接領導的機構。該機構采取定期、不定期的對醫院財務計劃、運行、報告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發現的問題和不足,要及時上報院領導,并及時采取措施責令整改,或提出有效改正建議,改進和完善醫院各項財務管理水平。
(二)具體措施
1、年初預算審查主要審查年初預算編制是否合理,增加減少項目資金是否與醫院自身經營預期相符。各部門收入支出是否均衡合理。固定資產采購是否必要,是否進行統一招標采購等2、經營收入的監督財務是否統一經營核算;是否存在“賬外賬”和“小金庫”;是否應收盡收,收入指標計劃是否合理,收費項目是否合規等。收款人員是否將當日所收的款項按財務規定時間上繳,是否及時對賬。門診收款員是否按規定的收款程序和要求進行工作,有無不按規定辦理的現象。出納員是否及時將現金存入醫院銀行賬戶,是否及時對賬。備用金管理是否合規。預收資金是否及時存入醫院銀行賬戶,是否及時對賬。經營收入月報表是否與計劃核對,收入奇高奇低情況是否進行分析說明。3、支出監督檢查醫院各類貨幣資金支付是否符合財經制度,是否嚴格按照相關財務會計制度的規定進行確認、支出核算。銀行預留的大小印章否按照內部監督管理要求由專人分開保管,用印是否有實用記錄,作廢支票是否登記留存。資金支付審批批準手續是否健全,是否嚴格執行審批程序,是否存在無審批或越權審批行為。不定期核對庫存現金情況,是否帳實相符。必要的可以銀行函證。貨幣資金支出是否及時入賬,支出原始憑證是否及時有效。4、藥品、醫療設備及耗材的內部控制監督檢查藥品、醫療設備及耗材的采購是否遵照國家相關規定,是否遵循《采購內部控制監督制度》。藥品、醫療設備及耗材的驗收入庫手續是否齊全;是否遵循《驗收內部控制監督制度》。出庫手續是否齊全,出庫單是否填寫詳實。部門會計是否嚴格按照財務制度辦理出入庫手續、是否及時記賬、及時按財務科要求上報月未報表;出庫單據金額、數量、批號與入口是否一致,與臺賬是否一致。5、醫院固定資產內部監督檢查固定資產的購置是否進行招標采購,是否有可行性研究報告,是否進行集體討論。醫院固定資產是否建檔立卡,檔案與實物是否相符。醫院閑置的固定資產是否由設備科管理人員進行妥善管理,并定期進行維護養護。醫院毀損、報廢的固定資產是否辦理相關報批手續,并及時進行賬務處理。6、醫院債權和債務的內部監督檢查債權是否及時確認,審批手續是否健全,是否進行債權帳齡分析。醫療欠款是否有領導簽批。債務的執行情況是否進行分析,是否及時處理壞賬。7、經濟責任追究的監督對違反財經制度給醫院造成嚴重后果的,要追究科室負責人及相關人員的責任,看追究責任是否落實。對違反財經制度未給與醫院造成嚴重后果的,責令限期整改,并對相關責任人予以通報批評,并跟蹤落實情況。對政策、法律、法規、制度掌握不準確,業務能力不強,責任心不高的財務人員,建議醫院領導將其調離相關崗位。
參考文獻:
[1]王迎中.基于新醫改背景下的公立醫院內部控制問題分析[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7.
作者:郭艷梅 單位:赤峰市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