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工程造價學生預算軟件學習及改進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通過在南京工程學院分析工程造價專業學生學習預算類軟件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來分析教師教學和學生自主學習存在的不足,進而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最終使學生牢固掌握專業軟件技能,提高就業競爭力。
[關鍵詞]工程造價專業;預算類軟件;就業競爭力
1前言
預算軟件的運用[1]是工程造價專業學生最核心的能力之一,目前預算軟件的推廣已成為中國建筑行業的主流趨勢[2],越來越多的工程造價相關企業在招聘時都對學生預算軟件的使用提出了要求。因此,著重培養學生對于預算軟件(如廣聯達)的應用能力極為重要。通過問卷調查,以南京工程學院為例,分析工程造價專業學生在預算類軟件方面的學習現狀,以及學校的培養教學方式,并結合目前行業需求,對工程造價學生預算類軟件的學習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
2造價專業人才能力需求及培養方法介紹
從事工程造價的工作人員需要用到多方面能力,[3]主要包括具有相應的工程量計算能力,能編制施工圖預結算,熟練應用預算軟件(例如廣聯達)等;掌握工程造價管理的基本理論和技能;具備相應的計算機應用能力;能夠編制有關工程定額;熟悉有關產業的經濟政策和法規等。目前南京工程學院采用的培養方法是:通過專業課程教學(如建設法規,房屋建筑學、土木工程施工、招投標與合同管理、建筑工程造價等),讓同學們掌握必要的專業知識,再通過一系列任選課(如BIM及應用、市政工程施工工藝、安裝工程造價等),讓同學們進行專業能力的提升;以課程設計作為檢驗學習成果的方法,進而使學生達到上述的能力要求。此外,教師也積極指導學生參加一系列專業競賽,提高知識的應用能力。
3學生預算類軟件學習情況調查研究
3.1問卷調查的目的
通過在南京工程學院工程造價相關專業學生中發放問卷調查并回收,可以較為準確地了解到該專業學生在預算類軟件方面的學習現狀,再結合南京工程學院工程造價專業的培養教學計劃,分析出學生在預算類軟件學習以及老師教學方面的不足之處。
3.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和訪談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對南京工程學院中經濟與管理學院的工程管理,工程造價專業學生及校友進行了調查。問卷主要涉及以下幾個部分:①學生對造價行業的關注度。②學生學習預算類軟件的渠道。③調查學生自主學習預算類軟件的情況。④學生對老師教學方式的評價及建議。為了深入地了解學生的自主學習情況,文章作者與相關學生進行了訪談。
3.3研究結果
本研究共發放問卷84份,收回有效問卷84份。問卷分析結果表明:(1)60%左右的本專業及相關專業的學生不是很了解造價行業的發展趨勢,但半數以上的學生對造價行業較為關注。同學們大多數在課上聽老師們敘述最新的造價行業實時消息,并沒有自己去查閱相關信息,主動性尚有所欠缺。(2)同學們了解造價行業的渠道較為豐富,有網絡資源查詢,老師、親朋好友的信息分享,閱覽相關報紙雜志方法等。渠道雖多,但是同學們真正利用起來的并不是很多,導致所獲取的信息量較小且具有一定的滯后性。(3)同學們對預算類軟件的了解程度相對較低,且學習預算類軟件的渠道較少,主要以專業課老師上課教學,下載網絡資源為主,沒有充分發揮大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能做到課上聽老師教學,課后利用網絡資源、圖書館資源,外加寒暑假單位現場實習,加深實踐經驗,多位一體學習的同學相對較少。(4)同學們比較認可的學校預算類軟件教學方式有:老師上課講解軟件的相關操作;舉辦預算類軟件職業技能競賽;鼓勵并帶動學生去工地實習,近距離接觸與體會。贊同學校提供相關資源,學生自學以及網絡課程教學的同學較少。(5)同學們在學習預算類軟件遇到的問題主要有:無法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掌握軟件;缺乏實際動手操作,缺乏直觀體會;前面的基礎知識學得不精,對圖紙圖集等不熟悉。例如,在手動識別鋼筋時需要用到原位標注知識時很多同學便很難下手,一門基礎課學習不精或者說不擅長,進而會導致以后的專業課也學習起來很吃力。(6)同學們在校期間由于諸多原因(參加社團,學生工作、兼職、娛樂休息等),在預算類軟件的學習上投入的精力不是很多;近七成的同學沒有嘗試過將BIM軟件和預算類軟件結合使用;畢業校友在工作中使用較多的預算類軟件為廣聯達。
4培養模式存在的不足
通過問卷調查及相應的分析后發現相關問題:同學們識圖能力弱,很多學生到了大三,識圖能力依舊薄弱,遠遠不能滿足比賽的需求,尤其體現在圖紙說明、裝修做法表、節點詳圖的識讀上;考核方式傳統,仍然采用筆試的方式考核,不能體現學生的軟件操作水平;軟件設備不足,目前實驗室的軟件仍為鋼筋算量GGJ2013和土建算量GCL2013,而廣聯達認證大賽所使用軟件為土建計量GTJ2018,未能緊跟軟件發展,且實驗室機位較少,不能滿足上課的需求;專業課程設置偏后,學生前期不能很好地利用時間進行專業方面的學習;接觸時間短,目前參加廣聯達算量大賽的同學均為工程造價的大三學生,但是大部分學生從接觸軟件到參加認證大賽僅僅只有一個半月的時間;工程造價軟件作為一種動手操作類課程,需要大量的時間來練習,才能熟能生巧,然而課堂上時間有限;學生對圖紙和圖集不熟悉,對定額、清單掌握不夠充分,對應該掌握的前續知識點學得不精。
5提高學生軟件使用水平的措施
學生在上工程造價軟件課程前,需要事先復習相關前續課程,為本課程的學習掃清障礙;教學設計需要將課上教學與課后教學相結合。[4]具體措施如下。
5.1利用BIM社團,加深預算類軟件技能訓練
以南京工程學院為例,新開設的BIM技術研究協會注重強化專業的理論知識,補充和加強教學實踐,結合大學生科技創新基金項目和各類技能競賽,引導同學們適應當前建筑業發展態勢和現代化建設需要,努力成為服務于現代化建筑業的復合型高級應用人才。以南京工程學院為例,因為教學計劃的滯后性,導致同學們學習預算類軟件的時間相對較少,并不能熟練掌握,通過BIM技術應用社團,一方面,可以讓優秀的學長學姐進行現場教學,進而同學們能在大學期間較早地了解甚至掌握這部分的專業知識,不需要再像以前一樣,囫圇吞棗,得不償失;另一方面,在學習到預算類軟件方面知識的同時,也可以了解到一些BIM方面的專業知識,作為建筑行業最前沿的科技,多掌握一些,有百利而無一害。基于“BIM技術研究協會”這樣一個社團的平臺,可以舉辦、承接各類預算類軟件比賽,為學生練習軟件提供更多的機會;同時結合大學生科技創新基金項目,對預算類軟件本身的原理展開研究,深化對軟件的認識。注重強化專業的理論知識,補充和加強教學實踐。
5.2注重計價軟件教學
加強計價軟件教學,強化學生對工程造價的組成、各種費率的取費標準等工程造價知識的認識。此外,還應通過答辯的方式對學生套用定額的準確性進行考核,防止學生出現注重建模,輕視組價的情況出現。
5.3“賽教結合”的實踐教學
以大賽帶動教學,促進賽教一體化,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與手段,以職業技能競賽為契機,通過比賽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了學生的工程造價專業實踐技能,提升學習效果。利用大賽提供的考試平臺,學生可以進行自主測試,準確了解錯誤地方并進行改正,以便更好地掌握軟件。實現畢業生零距離上崗,提高工程造價行業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水準。5.4概預算軟件課程考核方式改革概預算軟件課程屬于軟件操作課程,因此推行無紙化考試,利用廣聯達軟件考核平臺對學生學期期末進行考核,不僅可以考完即出成績,還可以分析學生的失分點,在未來的教學中加以強調。但實施過程中仍存在出現非人為因素帶來的意外狀況,比如學生在答題過程中電腦突然死機或黑屏等。
6結論
綜上所述,預算類軟件的應用能力是工程造價專業學生的就業核心競爭力,學生在進行預算類軟件的學習時,既要緊跟老師的教學步伐,盡可能多地掌握并熟練運用這些專業知識,也要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尋找資源,有目的性地自主學習,再加上必要的社會實踐及專業知識競賽,將理論專業知識轉化為自己內在的一部分,這樣才能成為滿足現代化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匙靜,王偉.淺談高職專業預算軟件類課程教學模式[J].職教論壇,2010(11):52-53.
[2]董士波.全過程工程造價管理與全生命周期工程造價管理之比較[J].經濟師,2003(12):136.
[3]賈長麟.項目系統中的工程造價管理與控制思想探討[J].管理工程學報,2005,19(b10):73-75.
[4]黃張萍,陳堅.《工程造價軟件》課程教學改革探析[J].武夷學院學報,2016(9):107-109.
[5]曾新發,孫瑜.工程造價專業“自愿工作室”培養模式建設思考[J].教育現代化,2015,5(10):127-128.
作者:俞佳豪 金通宇 王亞雯 張森森 趙佳偉 李新玥 單位:南京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