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建筑工程造價動態管理與控制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目前建筑工程造價管理中的問題,以及如何進行建筑工程造價的動態管理與控制的應用策略,希望能改善現階段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問題,為管理人員提供行之有效的全過程造價控制方案。
【關鍵詞】建筑工程;造價;動態管理;策略
在建筑行業不斷發展的今天,建筑工程的管理問題成為很多建筑公司的重要研究方向。尤其是工程的造價問題,因為非常復雜且總會發生變化,所以成為施工及管理團隊非常重視的一項工作,其對于建筑工程是否順利和是否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造價動態管理與控制的重要作用
顧名思義,我們所說的建筑工程造價就是在整個建筑工程中所花的錢,包括各項成本和資源的綜合。因為經費或者資源都是可以調配的,所以建筑工程造價也是一個可以變動的數值。在建筑工程的整個完成過程中,造價與各個方面都具有密切的聯系,例如承包商、設計師、施工隊等,如果造價問題不能解決,那么會對整個建筑團隊都產生非常嚴重的影響,因此造價的動態管理和控制成為了建筑團隊不可忽視的一項重要工作。動態管理是對整個工程的各個環節進行監督和管理,并且能夠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動態調節,以保證工程的決策、設計等環節都不會出現任何問題,最終完成任務。一般來講,建筑工程中進行造價的動態管理與控制,是對整個環節效率的提升,對工程成本的嚴加管控,使得建筑工程的經濟利潤不斷提高,能夠保證建筑企業的穩定發展[1]。
2.目前建筑工程造價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2.1設計與決策階段
目前的造價管理過程在最開始就會出現問題,例如我們最常見的“三超”問題,普遍存在于很多建筑工程管理中,對于概算、估算、結算的把控都不夠精準,因此最終的結果不盡如人意,造價遠高于最開始的設定,會對國內的經濟發展產生不良的影響。分析問題后發現,“三超”最根本的原因其實是在最開始的決策階段,導致后續一步錯,步步錯。目前決策階段的主要問題有兩個:一是經驗和實踐經歷不足,在進行概算和估算時會出現問題,有效性和可靠性大打折扣。二是目前的建筑工程行業存在故意降低估算的“潛規則”,管理者更多的是注意施工過程等環節的把控,反而對于決策階段不夠嚴謹,因此為了立項故意降低自己所提出的估算成本,導致后續的造價控制變得非常困難。由于開始的不嚴謹,最終導致在設計階段出現問題,比如在設計階段一邊設計一邊改動一邊管理,主要是因為全過程造價控制管理者的忽視,把控并不是十分嚴謹,一般來說設計的時間并不多,對設計的質量把控就沒有那么精細,導致很多環節和情況沒有考慮到,這些都是后續施工成本變高的原因,成本資金的使用不合理,使用效率太低。另外,目前在設計階段的成本要求很高,導致很多設計者會盡可能提高設計的質量和數量,對于經濟適用性的考慮反而比較少,因此作為造價控制管理者不僅要制定合理的責任機制,嚴格要求設計人員的超支和預算,還要追究故意加大設計經費的設計人員,將設計環節規范化、系統化,這些都是目前建筑工程管理中缺失的部分[2]。
2.2施工與竣工階段
在施工階段的成本造價控制是最難的,也是最需要注意的,目前的施工過程缺少專業的監督人才,更多的是尋找監理進行旁站,監理會負責大多數有關成本造價的部分,比如合同、人員信息等,對建筑工程的質量和進度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這么重要的崗位卻缺少足夠的專業人才,另外是施工階段的外包合同并沒有專業人才進行認知,許多簽訂的合同都會出現不完整或者不嚴謹的問題,使得施工階段的預算成本大大提高,甚至波及后面的竣工階段。由于專業人才的缺乏,在后面發生問題時也沒有專業的人去解決,使得時間成本和人力成本大大提升[3]。在竣工階段,基本建筑工程就要結束了,所以在這個階段非常容易出現冒算的情況,特別是一些建筑工程團隊不重視合同,會故意進行單價的提升,導致最終的造價成本大大提高,特別應注意的是,這種現象在目前的建筑工程中并不罕見。還有取費標準不合理,也會導致造價成本升高。
3.建筑工程造價的動態管理與控制策略
針對上述提到的問題,可以發現,建筑工程的每個階段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因此為了更好地保障建筑工程的順利完工,在每個環節都應該對工程造價進行動態管理和控制。
3.1設計與決策階段
一般在建筑工程最開始的時候,決策和設計基本由管理層來完成,在管理層進行決策后才能夠實施。因此在決策階段就讓專業的估算人才進行工程造價估算,并對最終結果進行預測。另外,在決策階段中,最能影響到造價控制的就是估算文件,估算文件也在整個工程中占有至關重要的位置,因此在進行估算時應當注意各項指標。首先估算指標的熟知和應用一定是第一位的,如果想做出一份好的估算文件,一定是對估算文件的估算指標非常了解,熟知其有效性以及實時性,不斷進行完善和補充;其次在制作估算報告時應當主動了解和評估施工開始后的各項風險,并且將其加入估算報告里進行處理對策的共創,以保證施工開始后的風險能夠有足夠的能力去解決。設計階段要考慮美觀與經濟實用等多方面因素,因此難度也是非常大的。在設計時不能沒有根據地天馬行空,設計專業人員在進行測算和分析的時候,對建筑工程的整體需求要有清晰的認知,對于工程所限定的造價額度也非常了解,并且要嚴格執行。在完成基本的符合造價的設計后再進行優化,保持原有大部分設計的同時還能符合造價限額,這個環節可能很長,但卻是必需的,因為這將是接下來整個建筑工程的工作依據。更重要的是,設計人員為了完成造價的動態管理與控制,需要全程跟隨施工,查看方案的執行情況,并且針對其中的問題盡快做出調整[4]。
3.2施工與竣工階段
對于建筑工程來講,如果設計和決策階段是整個工程的根本,那么施工和竣工階段就是整個工程的靈魂,也是整個工程當中造價變化最大的兩個環節。一方面施工階段的造價變化因素多,另一方面造價的浮動幅度大,因此進行有效的造價動態管理與控制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整個建筑工程造價管理中的重要一環。首先在施工開始之前,想要選擇合適的企業進行監督管理,一定要選擇信譽良好、人員專業,并且制度完善的專業人才團隊進行項目的跟蹤和監督,同時將各個環節的目標進行細化,主動控制,不斷地根據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調控和完善,以保證施工階段的順利完成。另外,對于施工材料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對材料的市場情況要進行動態監控,保證能夠在使用時拿到第一手的資料,并且確定最合適的時間進行采購。在采購之前列出詳細的采購計劃,施工單位及設計單位要對采購物品情況進行評估,以保證不會發生采購的物品用不到或者不夠用的情況。當然,采購的材料一定要符合國家要求和行業標準,保證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不會發生危險,有效保證后續的建筑安全系數達到足夠的要求[5]。竣工階段需要資料的收集和整理。高度重視商業秘密的重要性,保證各項成本及資料不被外泄,另外在竣工階段,審查人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應當主動與內部人員溝通,將最終的竣工成本核算做到最好。
3.3材料差額處理
按照以往的經驗,在建筑工程中造價的大部分來源都是材料的費用,其在整個造價中的占比甚至可以達到70%以上,通過這個占比我們可以認為,如果能把材料差額處理好,那么整個建筑工程的造價管理就能完成得比較好。建筑工程中需要用到各種各樣的材料,并且種類和價格也不盡相同,因此與主體建筑的材料可以進行有效區分。目前的市場形式對于材料的各項差價一般都有明確的規定,因此在進行采購時自然要使用公布出來的,也就是最常見的,并且不會出現大的問題。在進行材料差價的調整時,一定要將各方面的因素考慮在內,把費用系數對于材料單價的影響考慮周全,并且通過動態管理的手段時刻關注市場動態,保證材料的成本會降到最低。如果是建設時間短、工程運行周期短的工程,在進行采購時不能忽略材料價格,協商后討論出最適合的材料單價是比較好的結果,能夠有效地避免因為材料費用高而導致的整體造價過高的情況。
4.結語
建筑工程發展迅速的今天,質量和效率的雙重保障才是進步的基礎,保證造價的動態管理與控制是建筑工程管理中非常重要又復雜的一項工作,在建筑工程的每一個環節都應該被重視,需要對每個環節嚴格管理,科學有效地進行控制,以提升整個建筑工程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價值。
參考文獻
[1]鄧子青.建筑工程造價動態管理及有效控制措施分析[J].中國設備工程,2021(04):71-72.
[2]劉陽.建筑工程造價的動態管理與控制分析[J].居舍,2021(06):133-134.
[3]湯治松.建筑工程造價的動態管理及控制[J].住宅與房地產,2021(06):55-56.
[4]鄒傳珍.建筑工程造價的動態管理與控制分析[J].四川建材,2021,47(02):212-213.
[5]姚靜.建筑工程造價的動態管理與控制分析[J].江西建材,2021(01):223-224.
作者:陳元元 單位:浙江建安工程管理有限公司